导读:本文包含了大叶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叶,长岛县,海底,生理,紫菜,森林,水域。
大叶藻论文文献综述
吴亚林,高亚平,吕旭宁,王晓芹,李凤雪[1](2018)在《桑沟湾楮岛大叶藻床区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态贡献》一文中研究指出桑沟湾楮岛大叶藻(ZosteramarinaL.)床周边存在大量的底栖菲律宾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为摸清菲律宾蛤仔的生理活动与大叶藻的相互作用,2016年5~7月,在菲律宾蛤仔和大叶藻集中分布区,评估了菲律宾蛤仔种群资源量,现场流水法测定了菲律宾蛤仔个体水平的摄食、代谢生理,围隔实验法探讨了种群水平蛤仔与大叶藻的相互作用。结果显示,桑沟湾楮岛大叶藻床海区菲律宾蛤仔的平均生物量为(572.00±20.23) ind./m~2,大(壳长为3.50~4.10 cm)、中(壳长为3.00~3.50cm)、小(壳长为2.00~3.00cm)规格各占9.01%、43.60%和47.38%。菲律宾蛤仔的排氨率、耗氧率、滤水率、摄食率分别为(0.44±0.15)~(1.40±0.35)μmol/(ind.·h)、(0.21±0.02)~(0.33±0.08) mg/(ind.·h)、(0.69±0.38)~(0.83±0.66) L/(ind.·h)和(2.57±0.41)~(3.41±0.68) mg/(ind.·h),且都随体重的增加而增大。围隔实验设有3个实验组(蛤仔组、大叶藻组和大叶藻+蛤仔组),1个空白组,每组3个平行(大叶藻30茎枝左右、蛤仔15个左右),实验进行4 h。研究表明,蛤仔组、大叶藻+蛤仔组和大叶藻组间的溶氧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蛤仔组与其他3组的氨氮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蛤仔组、大叶藻+蛤仔组与空白组的水体颗粒物浓度存在显着差异(P<0.05),大叶藻组与空白组差异不显着(P>0.05)。桑沟湾楮岛海区菲律宾蛤仔养殖面积约为0.5 km~2,蛤仔每天可以过滤46 t海水中的悬浮颗粒物,并为大叶藻提供0.4 t的氨氮。本研究为深入揭示大叶藻海区菲律宾蛤仔的生态作用提供了基础数据。(本文来源于《渔业科学进展》期刊2018年06期)
王金虎,刘新国,苗春雷[2](2018)在《大叶藻又回来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条条嫩绿的海草,在山东长岛县北长山乡的海水中随波摇曳。长岛水产研究所所长孙海林告诉记者:“这是大叶藻,它的出现,意味着长岛的海洋环境越来越好。”大叶藻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生长的基础,对海水水质的要求很高。一直以来,长岛生态环境优良(本文来源于《经济日报》期刊2018-10-22)
潘金华,张壮志,李晓捷,江鑫,韩厚伟[3](2018)在《中国黄海封闭与开放水域大叶藻种群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明黄海海域不同生境下大叶藻(Zostera marina L.)种群特征,自2011年2月至2012年6月,对黄海山东半岛两处不同大叶藻生境[烟台四十里湾海区(开放水域生境SSL:37°02.531′N,122°32.693′E)和荣成爱莲湾海区围堰池(半封闭水域生境AL:37°14.925′N,122°35.716′E)]种群季节动态规律和繁殖状况进行了跟踪观测。结果显示:处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的爱莲湾大叶藻种群平均峰值植株高度、地上/地下干重生物量、种群植株密度、繁殖枝密度(107.42cm,754.84g/113.21g·m-2,364株·m-2,109.21株·m-2)显着大于开放水域生境四十里湾大叶藻种群(66.98cm,487.63g/127.63g·m-2,273.21株·m-2,69.21株·m-2)(P<0.05)。两生境下大叶藻种子大小存在显着差异,开放水域生境四十里湾大叶藻种群种子大小(平均长4.17mm,宽2.02mm,重11.13mg)显着大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爱莲湾种子(平均长3.43mm,宽1.75mm,重6.97mg)(P<0.05)。处于半封闭水域生境的种群具有更高生物量和种群密度,产生更多繁殖枝,但是种子远小于开放水域生境大叶藻种群产生的种子,表明浪冲击生境下大叶藻种群具有更强的有性繁殖拓殖能力。(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苗春雷,石其鹏,罗世娇[4](2018)在《大叶藻,又回来了》一文中研究指出一条条嫩绿的海草,在长岛县北长山乡的海水中随波摇曳。长岛水产研究所所长孙海林趟在水中,看了又看:“大叶藻,终于又回来了。”大叶藻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生长的基础,对海水水质的要求也很高,难怪他惊喜万分:“它的出现,意味着长岛的海洋环境(本文来源于《烟台日报》期刊2018-07-22)
杨晓琪[5](2018)在《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链调节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以海洋高等植物—大叶藻为研究对象,采用叶绿素荧光和基于iTRAQ的定量蛋白质组差异研究质谱技术,考察环境胁迫下光合电子传递动力学变化,分析其调节机制在抵御环境胁迫中的重要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链光响应特征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考察大叶藻电子传递对不同光强(20,200和1200μmol photons m~(-2) s~(-1))的光合生理响应。结果表明,中光和高光降低了光系统II(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Fv/Fm)和P700和PC氧化速率(V_(PSI)),表明光系统I(PSI)和PSII光抑制的发生。Fv/Fm下降波幅低于其它高等植物40%,而且恢复速率缓慢,表明PSII回弹力不足。与PSII相比,PSI回弹力较高,围绕PSI的环式电子传递(CEF)保持较高活性。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延迟荧光I_1衰减曲线快组分和次快组分的波幅(L_1和L_2),电子从PSII传递至质体醌库的概率(y_(ET2o))以及PSII单元之间的连通性均降低,热耗散的能力增加。主成分分析揭示了V_(PSI)和Fv/Fm贡献于同一组分,这与PSII和PSI高连通性一致,表明两个光系统紧密协作,可能有助于对高光环境的适应。低光显着增加了PSI和CEF的活性,进而增加了光捕获能力。而且,L_1、L_2、y_(ET2o)和电子传递至PSI末端电子受体概率的增强证实电子传递运转平稳,可能有助于光能利用效率的增加。2.高温和光照对大叶藻电子传递链的交互影响采用叶绿素荧光技术,检验导致大叶藻退化的主要环境因素—高温和有限光对光合电子传递链的交互影响。结果表明,高温和有限光显着增强了大叶藻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在临界高温30oC下,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随光强增加持续升高,表明整体光合性能的提升。效应大小评估分析表明光强是影响性能指数的首要因素,光系统II(PSII)对于光强变化十分敏感。延迟荧光I_1点衰减曲线快组分波幅的显着降低以及不完全恢复证实PSII供体侧严重受损,然而PSII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下降波幅较小,表明反应中心弹性不足。同PSII相比,光系统I(PSI)对于高温更为敏感。高温显着增强了PSI活性、质体醌(PQ)再氧化能力和电子传递至PSI末端电子受体的概率。而且,高温迭加高光显着激发了围绕PSI的环式电子传递。在临界高温下,较高的PSI活性和显着激发的环式电子传递通过缓解PQ库过度还原从而维持光合电子传递链的平衡,有助于整体光合性能提升。因此,我们证实了有限光降低大叶藻对临界高温的耐受性,这可能是导致大叶藻退化的一个内在贡献因素。3.大叶藻PSⅡ光抑制:起源于放氧复合体直接损伤采用叶绿素荧光和基于iTRAQ的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大叶藻响应高光过程中光合性能和叶绿体蛋白组差异表达变化。高光胁迫导致PSII受体侧原初醌电子受体(Q_A)还原程度不断增加而质体醌(PQ)库再氧化能力迅速增强,减缓PQ过度还原而导致的受体侧光抑制的发生。而且,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PSII光化学活性呈现线性降低趋势,K点相对荧光持续升高,放氧复合体(OEC)持续钝化,而且PsbP和PsbQ蛋白丰度下调并且难以恢复。因此,上述结果表明大叶藻在自然光环境下PSII供体侧光抑制的发生。该光抑制的主要特征有:(1)起源于供体侧放氧复合体直接钝化,该机制占主导地位;(2)可见光直接导致的锰簇失活,不依赖于电子传递链氧化还原状态;(3)PSII受体侧Q_A~-向次级醌电子传递受体的电子传递受阻和OEC持续钝化导致构型变化有助于P680维持稳定水平,使得锰簇失活之后无~1O_2形成,D1蛋白含量无明显净损失。此外,高光胁迫下大叶藻最大相对电子传递速率和光能利用效率的显着提升,细胞色素复合体,光系统I和ATP合酶协调运转,从而保持良好的光合性能。(本文来源于《烟台大学》期刊2018-05-30)
邓文浩,吕新芳[6](2018)在《大叶藻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叶藻(Zostera marina)是典型的海洋盐生植物和重要的盐生植物资源,本文从形态、生理和分子叁个方面叙述了大叶藻对高盐环境的响应。传统研究多以形态结构的适应和生理机制的调节为主;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大叶藻基因组序列信息的相继公布,涉及其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日渐增多,为研究典型耐盐植物的耐盐机理提供研究基础。(本文来源于《植物生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路晶晶,郭冉,赵春龙,崔兆进,夏辉[7](2017)在《青苔和大叶藻对刺参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苔和大叶藻对刺参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试验选取720头平均质量为0.35 g的刺参,随机分为3个组,每个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80头刺参。以青苔、大叶藻和海带为主要藻类蛋白质源,分别制成3种不同配合饲料饲喂刺参,海带组为对照组,青苔组及大叶藻组为试验组。试验期8周。通过评估刺参的生长性能、体壁营养成分、消化酶活性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评价青苔和大叶藻对刺参健康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青苔组和大叶藻组增重率较对照组分别增加了29.15%和24.13%,饲料系数较对照组降低了10.39%和15.58%,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青苔组和大叶藻组刺参脏壁比、肠重比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体壁水分含量显着高与对照组(P<0.05);大叶藻组体壁粗灰分含量显着高于青苔组和对照组(P<0.05);青苔组和大叶藻组刺参肠道淀粉酶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青苔组体腔液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着高于对照组和大叶藻组(P<0.05),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酸性磷酸酶(ACP)活性均高于对照组和大叶藻组,但各组间无显着差异(P>0.05);大叶藻组体腔液碱性磷酸酶(ALP)活性显着低于对照组(P<0.05),与青苔组无显着差异(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青苔和大叶藻作为饲料原料应用于刺参饲料中是可行的;以生长性能指标为基础,结合抗氧化及非特异性免疫指标,刺参生长效果为青苔组>大叶藻组>海带组。(本文来源于《动物营养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吕新芳,于培,邓文浩,颜莹,段惠岚[8](2018)在《大叶藻基因组铵根转运蛋白AMT的生物信息学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大叶藻基因组中8个铵根转运蛋白(ZmAMTs)基因特征、氨基酸组成成分、理化性质以及二级结构进行预测和分析,同时还分析了大叶藻与拟南芥、水稻、烟草及百脉根的AMT基因家族之间的联系。大叶藻基因组中8个AMT基因分为AMT1 (5个成员)和AMT2 (3个成员)两个子家族,所编码的蛋白质含有9~11个跨膜区,且均为疏水性蛋白质,二级结构均由α螺旋、直链延伸和无规卷曲三种形式构成。除此之外,大叶藻AMT家族蛋白具有相似的叁维结构,多数成员定位于细胞质、质膜和叶绿体膜上。本研究对大叶藻铵根转运蛋白进行了详细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可为今后深入研究该家族基因的结构特征和功能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期刊2018年10期)
王璐瑶[9](2017)在《大叶藻长成“海底森林”》一文中研究指出提起大叶藻,很多威海人可能有些陌生,但一说海草房,人们就会感到非常亲切和熟悉,这种胶东地区独有的海草房所用的原料,就是大叶藻。2006年,环翠区水产研究所所长原永党带领科研小组攻关大叶藻资源修复课题,现如今,大叶藻资源修复不仅在实验室取得成功,(本文来源于《威海日报》期刊2017-06-26)
刘伟妍[10](2017)在《温度对矮大叶藻氮营养盐吸收及叶际可培养细菌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营养盐是维持海草新陈代谢所必需的营养物质之一。贫营养环境和富营养环境对海洋沉水植物的生长有不同的影响。不同的温度环境因子对海草营养盐的吸收程度也存在差异,叶际微生物对海草的生理代谢和生态功能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全球温度升高对矮大叶藻叶际微生物的影响还不清楚。温度环境因子的胁迫对海草叶际微生物中的细菌的影响也同时存在。本文研究利用氮稳定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室内实验模拟四个温度等级生长环境,研究矮大叶藻受温度胁迫(26℃、28℃、30℃和32℃)后对四种含15N营养盐吸收率的变化,并且通过梯度升温胁迫实验,利用培养分离、RFLP分型、测序和系统发育分析等手段,研究了温度升高对矮大叶藻叶际可培养细菌的影响。结果表明:矮大叶藻对不同营养盐的吸收各有偏好,当不同温度影响过后,矮大叶藻的营养盐吸收机制和叶际可培养细菌的丰度、组成、多样性、分布都发生了改变。在不同温度等级培养矮大叶藻后,对其地上、地下部分进行了四种氮源同位素标记的营养盐吸收实验。结果表明:(1)矮大叶藻生物量和部分形态学指标在不同温度等级培养前后差异不显着。总生物重、地下部分生物量、叶长、叶宽、茎长、茎粗、根长等在温度胁迫培养后均无显着差异,只有地上部分生物量指标在不同温度等级培养过后存在显着差异,并且只有32℃与26℃和30℃存在显着差异。(2)不同温度模拟实验结束后,矮大叶藻的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δ15N‰值均存在显着差异。经过含15N不同种类营养盐处理后,地上部分的四种营养盐处理组δ15N‰值均高于对照组,氯化铵处理组显着高于对照组。氯化铵处理组的δ15N‰值在26℃时与28℃和32℃存在显着差异,在30℃时的δ15N‰值与28℃和32℃也存在显着差异,说明矮大叶藻地上部分对氯化铵营养盐的吸收可能受温度变化影响严重。尿素处理组的δ15N‰值在26℃与其他叁组均存在显着差异,28℃时与30℃和32℃也存在显着差异;地下部分四种营养盐处理组δ15N‰值同样都高于对照组,氯化铵处理组的δ15N‰值显着高于对照组,并且26℃时与28℃和30℃存在显着差异,32℃与28℃和30℃存在显着差异,且28℃时值最高,32℃时最低。尿素处理组的δ15N‰值在26℃与其他叁组均存在显着差异26℃与28℃和30℃存在显着差异,28℃与30℃和32℃存在显着差异,30℃与32℃存在显着差异。谷氨酸处理组的δ15N‰值在26℃与28℃和32℃存在显着差异,28℃时与30℃存在显着差异,30℃与32℃存在显着差异。(3)氯化铵处理组和谷氨酸处理组中,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15N营养盐的吸收率均为26℃最高,其他叁组相差不大,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硝酸钠处理组地上部分地下部分15N营养盐的吸收率最低。(4)四个温度等级,矮大叶藻地上部分含15N氯化铵处理组的吸收率显着高于谷氨酸处理组、硝酸钠处理组、尿素处理组。地下部分15N营养盐吸收率也以氯化铵和谷氨酸组两组值较高,其余两组中尿素处理组略高于硝酸钠处理组。(5)随着温度的升高,叶际可培养细菌的数量先增加后降低,32℃数量最多。共分类获得363株菌株,分为24个OTU,均来自α变形菌纲和γ变形菌纲,未发现所有温度梯度共有的OTU。海单胞菌(Marinomonas)为最优势的类群,其在28℃相对丰度最高,达到86.8%;假单胞菌(Pseudomonas)和Thalassospira属细菌随温度升高锐减;海杆菌属(Marinobacter)和弧菌(Vibrio)在30℃被富集;而32℃时,红螺菌科(Rhodobacteraceae)和玫瑰杆菌(Ruegeria)激增。26℃和32℃时细菌的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28℃最低。(本文来源于《吉林农业大学》期刊2017-05-01)
大叶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一条条嫩绿的海草,在山东长岛县北长山乡的海水中随波摇曳。长岛水产研究所所长孙海林告诉记者:“这是大叶藻,它的出现,意味着长岛的海洋环境越来越好。”大叶藻生长在潮间带和潮下带,是海洋生物生长的基础,对海水水质的要求很高。一直以来,长岛生态环境优良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叶藻论文参考文献
[1].吴亚林,高亚平,吕旭宁,王晓芹,李凤雪.桑沟湾楮岛大叶藻床区域菲律宾蛤仔的生态贡献[J].渔业科学进展.2018
[2].王金虎,刘新国,苗春雷.大叶藻又回来了[N].经济日报.2018
[3].潘金华,张壮志,李晓捷,江鑫,韩厚伟.中国黄海封闭与开放水域大叶藻种群动态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4].苗春雷,石其鹏,罗世娇.大叶藻,又回来了[N].烟台日报.2018
[5].杨晓琪.大叶藻光合电子传递链调节机制研究[D].烟台大学.2018
[6].邓文浩,吕新芳.大叶藻耐盐机理的研究进展[J].植物生理学报.2018
[7].路晶晶,郭冉,赵春龙,崔兆进,夏辉.青苔和大叶藻对刺参生长性能及免疫指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7
[8].吕新芳,于培,邓文浩,颜莹,段惠岚.大叶藻基因组铵根转运蛋白AMT的生物信息学特征[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8
[9].王璐瑶.大叶藻长成“海底森林”[N].威海日报.2017
[10].刘伟妍.温度对矮大叶藻氮营养盐吸收及叶际可培养细菌的影响[D].吉林农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