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检查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后的改良护理

CT增强检查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后的改良护理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城东分院N影像科福建省泉州市362000)

摘要:目的对CT增强检查中造影剂外渗至局部皮肤组织的患者,进行不同方法护理,以观察其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CT室行CT增强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14例患者,采取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再予10%浓氯化钠湿纱布外敷,并当天予水胶体敷料贴敷,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的策略,作为干预组与前期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CT室行CT增强检查发生造影剂外渗的15例患者进行对照,对照组仅在外渗后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再用50%硫酸镁纱布湿敷,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对两组外渗情况、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相比外渗局部皮肤组织疼痛程度明显降低,发热肿胀时间、外渗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满意度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投诉率降低。结论CT增强检查造影剂外渗的14例患者,采取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再予10%浓氯化钠湿纱布外敷,并当天予水胶体敷料贴敷,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的策略,效果显著。

关键词:患者;CT增强;造影剂外渗;护理

CT在医疗检查中广泛应用,增强扫描时高压注射器已经作为增强扫描的常用加压注射设备。但在使用高压注射器注射造影剂时,常发生造影剂外渗现象,一旦出现可使相邻组织出现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造成医疗安全不良事件[1]。经过改良护理,在处理造影剂外渗事件中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来我院行CT增强检查的15例造影剂外渗患者作为对照组,常规采取处理措施,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再用50%硫酸镁湿纱布持续外敷,至外渗局部皮肤组织消炎消肿,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男11例,女4例,年龄50~84岁,平均60±9.6岁。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CT室行CT增强检查的14例造影剂外渗患者作为干预组,除采取常规处理措施,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再予10%浓氯化钠湿纱布外敷,并当天予水胶体敷料贴敷,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的策略。男10例,女4例,年龄48~82岁,平均67±7.8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疾病及使用高压注射器推注造影剂的流速、流量、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

1.2护理

1.2.1对照组

(1)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前尽量回抽残留局部的造影剂。

(2)外渗局部皮肤组织,予50%硫酸镁湿纱布直接外敷,保持纱布未干状态,持续至局部消炎消肿。

(3)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

1.2.2干预组

(1)发现造影剂外渗,立即停止注射,拔针前尽量回抽残留局部的造影剂。

(2)外渗局部皮肤组织,予10%浓氯化钠湿纱布外敷,保持纱布未干状态。

(3)经上述处理,数小时后,静脉外局部皮肤及留置针穿刺伤口用0.9%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予水胶体敷料贴敷,贴敷的范围以大于肿胀范围1-2cm为度。

(4)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

1.3观察指标

用软尺每天定时(9时,16时)测量肿胀部位周径(测量部位取隆起最高点,并设为固定点),并做好记录。

每天测量时肉眼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照相存底,以便前后时间对比分析,并做好记录。

每天定时一次(16时),用疼痛测评量表,询问患者疼痛程度,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减轻与否;同时询问患者发热肿胀是否减轻,并做好记录。

1.4评价指标

将干预组与对照组外渗情况和外渗恢复时间,进行统计、对比、分析。

干预组患者经不同于前对照组的护理后,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分别对其满意度进行调查。问卷为在我院常规使用的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表基础上增加有关此次造影剂外渗处理措施满意度。问卷经相关专家审定,效度合理,信度可靠。

1.5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干预组与对照组疼痛程度分布情况第一天无明显差异,第二天、第三天疼痛程度分布情况有显著

差异;干预组第三天发热肿胀情况只有7.1%,对照组仍高达33.3%;第三天干预组外渗恢复达92.9%,而对照组只有66.7%。两组患者外渗发生后局部皮肤组织疼痛程度、发热肿胀时间、外渗恢复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干预组与对照组各项评价指标比较【n(%)】

2.2干预组与对照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表3。

表2干预组与对照组问卷调查满意度

3讨论

高压注射器作为医学影像系统中的辅助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各种血管造影检查,CT增强造影扫描和MR增强扫描中。高压注射器的作用是保证在一定时间内将足够量的高浓度造影剂快速注射到检查部位,以达到显影所要求的浓度。所以,使用高压注射器时,对患者的血管要求,穿刺部位,留置针型号,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等有着更高的要求。也因此,发生造影剂外渗现象不可避免。药物外渗,指静脉输注过程中,腐蚀性药液或非腐蚀性药液进入静脉管腔以外的周围组织。高渗溶液是指将细胞(或生物体)浸入某种溶液中时,水从细胞向外部渗出,这种溶液称为高渗溶液。造影剂由于其药物本身的高渗透压性,为保证造影效果其注射速度快,注射压力大,对血管壁冲击力大,即使确定留置针在血管内,仍然能出现造影剂外漏[2]。

一旦出现造影剂外渗,相邻组织可出现肿胀、疼痛、发热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皮肤组织溃烂、坏死。所以,应积极采取措施,及时处理。对照组,采取传统方法,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外渗局部皮肤组织,予50%硫酸镁湿纱布直接外敷,保持纱布未干状态,持续至局部消炎消肿,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干预组,除采取常规处理措施,先回抽残余造影剂,外渗局部皮肤组织,予10%浓氯化钠湿纱布外敷,保持纱布未干状态;经上述处理,数小时后,静脉外局部皮肤及留置针穿刺伤口用0.9%生理盐水清洗,待干后,予水胶体敷料贴敷,贴敷的范围以大于肿胀范围1-2cm为度,造影剂静脉外渗肢体予抬高制动。

伤口敷料应用于伤口的目的是预防伤口污染和损伤、吸收渗液、减轻水肿并提供一个适宜的愈合环境[3]。伤口的愈合是以湿性愈合理论为基础,充分利用密闭环境进行伤口床的准备。干预组通过伤口敷料即水胶体敷料,对皮肤的完整性起到保障作用,避免了后期因造影剂外渗对皮肤完整性的破坏,而出现血淋淋的创面,增加患者和家属的心理负担,进而引发对医院的满意度降低。也避免皮肤完整性受损,而增加感染机会,增加患者的痛苦。此外,使用水胶体敷料,透明材质,可以随时观察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渗液渗血情况。

外渗当日对局部外渗引起的肿胀,用10%浓氯化钠外湿敷,起到很好的加强消肿作用,避免用50%硫酸镁外敷后残留白色结晶于完整或破溃皮肤外表面。

对照组中发生投诉2例,干预组未发生投诉现象,说明改良后的护理措施,对患者起到更好的保护,减轻不适,提高患者满意度。

参考文献

[1]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2014.5.1

[2]杨顺碧,袁红梅等.系统化护理干预对增强CT检查中造影剂外漏发生率及满意度的影响[J].重庆医学,2014,43(27):3683.

[3]中国压疮护理指导意见.2013版

作者简介:姓名:庄培卿,性别:女、民族:汉、籍贯:泉州,出生年月:1982.5,研究方向:影像护理,学历:本科,职称:主管护师、毕业院校:福建医科大学、作者单位名: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

标签:;  ;  ;  

CT增强检查患者发生造影剂外渗后的改良护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