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温病学派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温病学派,吴门医派,湿热病,六经传变
温病学派论文文献综述
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1](2018)在《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查阅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湿热病着作,对这些医家在湿热病及六经关系上的论述进行总结,发现湿热病与六经辨证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进行讨论及总结。(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18年11期)
刘景源[2](2018)在《从“复脉辈”的临床应用看温病学派对《伤寒论》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期刊2018-07-28)
钱钧,邓金钗,王莎莎,石镇东,郑小伟[3](2018)在《小议温病学派对经方的运用拓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伤寒杂病论》被奉为"医门之圭臬,医家之圣书",所载经方组方严谨、理法分明、功专效优,广为后世所沿用,历经千年久用不衰,为后世治疗学和方剂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成为左右方剂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温病学派领会经方要旨并善于活用,在汲取张仲景学术思想的基础上,对经方多有继承和发挥,本文就此做一梳理。1活用经方,展应用之畛域温病学派在临床实践中广泛运用仲景方,通过辨证论治,将经方应用于温病和内伤杂病的治疗,常常以(本文来源于《浙江中医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王凤梅[4](2017)在《温病学派之运气学背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本研究将从运气学角度就温病学派的背景进行探究,以分析温病学派产生的运气学因素,以此能够为探究温病学派产生的原因提供多角度因素,揭示运气学与温病学派的内在规律。方法: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与定性分析法。具体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文献资料进行归纳整理。结果:以《黄帝内经》运气七篇为主导,陆懋修《世补斋医书》等所提出的"大司天"运气学理论为依据,其中通过阐述所选取的温病学派十四位代表医家所处的"大司天"背景,论述各代表医家温病学术思想形成的原因,并与其它学派相比较,分析可见温病学派产生与发展时期所处运气大司天期间,占有主导地位的外感热病主要为温热性质的,从而形成了诸多医家研究温病学的昌盛局面,由此形成和发展了温病学派。结论:一、温病学派代表医家一生均经历过火热之气的运气学背景,与伤寒学派、温补学派等形成对比;二、运气学理论与中国古代气候、物候、病候等存在一定关联性;叁、温病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存在运气学背景因素。(本文来源于《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6-01)
段润章,张福利,宋颖星,马伯艳[5](2016)在《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证治心传》是明末医家袁班的临证随笔。其中的相关篇目清晰勾勒出温病诊疗纲要,对温病学的发展本应起到开创性作用,却由于战火未得刊行,未能发挥其应有的历史贡献。但独立于袁班着作发展的温病学派主体理论却与之不谋而合,如病因上皆重视季节因素的作用,病机上都有营卫、气血的分层,传变上皆认为有顺传、逆传的规律,深刻体现了中医学发展过程中的历史必然性。(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2期)
杨钊田[6](2015)在《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用药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1.研究背景痹证是指由于风、寒、湿、热等邪气闭阻经络,影响气血运行,导致肢体筋骨、关节、肌肉等部位出现疼痛、麻木、重着、酸楚,或关节屈伸不利、肿大、变形等症状的一类疾病。现代医学中的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均属于中医痹证范畴。这类疾病往往病情复杂,缠绵难愈,中医药对于本病的治疗具有明显优势。成熟于清代的温病学派代表了我国古代中医学的鼎盛水平,本研究将对温病学派代表医家治疗痹证的用药规律进行探索,总结温病学派对痹证的诊疗特点,为临床中医药辨证施治风湿病提供参考和借鉴。2.研究目的对温病学派代表医家治疗痹证的医案进行研究,挖掘其用药的特色,分析各医家的用药规律,总结其常用药物、方剂,归纳用药的异同点。同时,探索痹证不同部位、不同症状的用药特点,从而更好的总结和继承温病学派痹证诊治的学术思想,拓展辨证思路,指导临床用药。3.研究方法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对于清代温病学派代表医家治疗痹证的医案进行系统的收集和整理。将医案中的信息(病位、症状、方剂、药物)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录入Excel表格,建立痹证数据库。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频次、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分析,探索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用药规律。同时,尝试从病位及症状两条思路进行研究,寻求温病四家治疗痹证不同部位、不同症状的用药特点。4.结果4.1叶桂治疗痹证的用药,以甘温之药,补益气血为主。最常用的药物为茯苓、当归、桂枝、白术、炙甘草、苦杏仁、防己、枸杞子、生姜、薏苡仁。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18组,核心药物为桂枝、茯苓、当归、炙甘草、防己、白术等,以温补气血、行气利水为主。4.2吴瑭治疗痹证的用药,以辛温之药,利水渗湿为主。最常用的药物为桂枝、防己、苦杏仁、茯苓皮、陈皮、薏苡仁、半夏、石膏、滑石、枳实。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15组,核心药物为桂枝、防己、茯苓皮、杏仁、薏苡仁等,以温阳利水、清热除湿为主。4.3王士雄治疗痹证的用药,以甘寒之药,清热药物为主。最常用的药物为川楝子、丝瓜络、竹茹、黄柏、栀子、知母、石斛、黄芩、当归。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12组,核心药物为丝瓜络、川楝子、当归、竹茹、石斛等,以养阴血、清湿热、通络止痛为主。王氏治疗痹证,喜用丝瓜络、川楝子二药。4.4薛雪治疗痹证的用药,以甘温之药,补益药物为主。最常用的药物为当归、茯苓、桂枝、白术、黄芪、枸杞子、人参、防己、防风、炙甘草。关联规则分析得到核心药对10组,核心药物为当归、黄芪、桂枝等,以补益气血、行气固表为主。5.结论5.1叶桂治疗痹证的方剂,多用伤寒经方,其治痹思想,源于仲景而多有发挥。叶桂与薛雪治疗痹证方法相似,均为扶补正气,尤以温补气血为主。相对而言,薛氏用药温养之力更强,叶氏辅以行气利水、祛风除湿之法。吴瑭认为痹证的病机多为湿热痹阻经络,治疗侧重祛除湿热邪气,然而遣方时,多寒凉药与温热药并用,治法以温阳利水、清热除湿为主。王士雄认为痹证多为阴虚挟有湿热所致,治疗常用甘寒、苦寒之品养阴血、清湿热。同时王氏喜用丝瓜络、川楝子,通经络、和气血、止痹痛。5.2温病学家治疗痹证,不脱整体辨证的思路,治疗重点在于对核心病机的把握。5.3温病学派治疗痹证用药规律:①扶助正气,以温补气血为主,重视补益肾元,以叶桂、薛雪为代表;②祛除邪气,以清热利湿为主,以吴瑭为代表;③重视宣通脉络,善用辛味药物;④久病入络,治疗需活血化瘀,常用虫蚁搜剔之品;⑤注重整体,辨证论治。(本文来源于《中国中医科学院》期刊2015-05-19)
陈霖柏[7](2014)在《清代温病学派蓬勃发展考略》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将就清代温病学派蓬勃发展事宜作个研究。其一,叙述清代温病学之状貌概况;其二,以标志温病学派在清代发展到达鼎盛时期的"温病四大家"为代表,对发展蓬勃的清代温病学之治理状况及其对后世的影响作进一步的剖析。(本文来源于《兰台世界》期刊2014年34期)
郭永胜,张思超[8](2014)在《论温病学派对仲景湿病治法的继承与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湿病治法理论源于《内经》,张仲景结合临床实践,开创了湿病辨证论治的先河,为温病学派最终将湿病治法体系化奠定了基础。湿为客邪,因势利导,予以出路;湿阻于中,芳香燥化,泻之于内;湿为杂气,多兼他邪,治宜有分;湿邪发病,内外相引,治重求本。从以上四个方面探讨了温病学派对仲景湿病治法的一脉相承与创新发展。(本文来源于《山东中医杂志》期刊2014年10期)
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9](2014)在《刘完素寒凉治法对温病学派治疗学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辛凉宣透法、甘寒清热泻火法、苦寒清热泻火法、淡渗利湿泻火法、通腑泄热法、甘寒养津法、滋养肝肾阴液法为温病学派大家治疗温病的7种常用方法。笔者对河间学派刘完素寒凉治法与上述7种方法的源流关系加以梳理,以便从治疗学角度审视河间学派对温病学派产生的巨大影响和温病学派对河间学派的创新发展,从而促进温病学理论和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本文来源于《河北中医药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段润章,马伯艳,张福利[10](2014)在《温病学派形成历程中的两种学风之对比——由历史看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一文中研究指出温病学派形成过程中,如吴瑭所言有"不能脱却《伤寒论》蓝本",以及与之相对能够脱出《伤寒》"圈子"的医家,综合对比两类医家,给予了今人极大的,关于中医理论该如何去继承与创新的启示。(本文来源于《第二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辩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期刊2014-05-24)
温病学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温病学派论文参考文献
[1].夏豪天,吴元建,丁婷,章一凡.浅论温病学派及吴门医派医家对于湿热病在六经层面上传变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2018
[2].刘景源.从“复脉辈”的临床应用看温病学派对《伤寒论》的发展[C].第四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温病学辨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2018
[3].钱钧,邓金钗,王莎莎,石镇东,郑小伟.小议温病学派对经方的运用拓展[J].浙江中医杂志.2018
[4].王凤梅.温病学派之运气学背景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17
[5].段润章,张福利,宋颖星,马伯艳.由《证治心传》的埋没看温病学派发展[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
[6].杨钊田.温病学派代表医家痹证用药规律研究[D].中国中医科学院.2015
[7].陈霖柏.清代温病学派蓬勃发展考略[J].兰台世界.2014
[8].郭永胜,张思超.论温病学派对仲景湿病治法的继承与发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4
[9].冯瑞雪,张紫微,张再康.刘完素寒凉治法对温病学派治疗学的影响[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
[10].段润章,马伯艳,张福利.温病学派形成历程中的两种学风之对比——由历史看中医理论的继承与创新[C].第二次全国温病学论坛——暨辩治思路临床拓展应用高级研修班论文集.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