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学量论文_宋阳

导读:本文包含了力学量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力学,动量,参考系,函数,定义,水稻,矩阵。

力学量论文文献综述

宋阳[1](2017)在《玻姆力学与量子力学中关于力学量的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玻姆力学是另一种形式的量子力学。最早由德布罗意提出,后来由玻姆发展。与传统量子力学相比,玻姆力学赋予了微观粒子以"轨迹"的概念,并用玻姆-牛顿方程来描述微观粒子的运动,方程中包含了经典势能项和量子势能项,以氢原子为例,只要知道核外电子的初始位置,原则上就可以计算出在外场中电子在未来任意时刻的位置、速度、加速度以及能量,并且在量子势能的作用下还可以(本文来源于《2017年第九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7-07-18)

岳莉,吴位巍,张颂,潘南红[2](2014)在《坐标系转换中的力学量》一文中研究指出选择参考系,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建立坐标系,以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结果说明,力学量的大小不会因坐标系的转换而改变.(本文来源于《凯里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3期)

刘明[3](2012)在《关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矩阵元的教学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试图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矩阵元的一般定义出发,通过讨论它在一些具体表象中的表示,进而从本源上弄清算符矩阵元,平均值及对角元是本征值诸公式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通过典型例题的设计与解析,从而解决学生在学习力学量算符矩阵元求解中的困惑,从根本上解决学生在学习海森伯矩阵力学中遇到的困难。(本文来源于《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2年08期)

路俊哲,周昱,魏蔚,马晓栋[4](2011)在《任意力学量表象之间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详细推导了任意力学量表象之间波函数的变换关系、任意力学量表象中的平均值公式和任意力学量表象之间算符的变换关系,并对其意义进行了解释和说明。(本文来源于《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1年03期)

东方,刘玉波,陈博[5](2011)在《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力学量测量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已经在系统智能检测领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本论文针对传统的数据融合算法未考虑传感器自身可靠性这一不足,分析了面向传感器可靠性的数据融合算法,并在多元力学参数检测系统中加以应用,给出了系统的总体框架,并对数据融合的具体应用进行了分析,这对于进一步提高力学参数的智能传感检测及数据融合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本文来源于《宇航计测技术》期刊2011年03期)

何庭蕙,刘泽佳,汤立群,林侠,钟旭华[6](2011)在《活体水稻力学量的田间测量及水稻力学性能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水稻茎秆是典型的生物复合材料,属于复杂的多层组合结构[1]。在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中,稻秆特殊的生理结构赋予其优良的力学性能。但由于大自然环境的恶劣,水稻在成熟期间出现茎倒伏现象仍然是水稻生产的突出问题。倒伏严重制约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的提高,是农学家们迫切希望解决的难题。(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期刊2011-05-27)

唐亮[7](2011)在《多因素作用下的力学量传感与测试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力学试验,作为力学学科的重要研究手段和组成部分,始终以从被试对象或现象中获取并提炼能够反映其客观现象本质的信息为终极目标。力学现象本质信息的提取过程就是一个在繁杂力学环境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力学试验的成败则取决于力学信息获取的手段和方法、力学信息的表征、力学信息的分析与应用以及试验过程中的人为因素。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一方面,力学试验涉及领域快速扩展,复杂程度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研究与工程实际的需求对试验精度和实验数据的可靠性不断的提出新的挑战。如何在实验中提高测试精度,改进和创新测试方法,从而有效减少和消除来自整个测试过程的误差和失误还有众多问题亟待解决。特别是在多因素作用下的复杂力学量传感和测试、测量信息的不确定度控制以及有效信息的加工与应用是一项具有极强科学意义和现实意义的工作。本文以力学测量综合误差控制和力学信息的提取与应用为主线,对金属材料力学性能测试中的变形测试精度问题、高拉扭比复合载荷作用下的多维力传感器设计问题,生物力学中本构实验现存的若干困难的应对方法以及“部件”层次的各种力学量测试的方法,基于力学特征量采集与识别方法等若干多因素作用下力学量传感与测量问题进行了广泛的探讨。具体的工作和成果包括:①探讨了力学测试技术中最重要的两个被测量:力和变形量的传感及测试方法。对在标准试验中最常用的电阻应变式变形传感器——电子引伸计的设计与制造,特别是弹性体及传感臂在结构的设计和材料的选择上作了深入的分析。为了消除试验中偏心拉伸所带来的影响,设计了一种高精度的双侧电子引伸计。同时利用理论分析以及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在金属标准拉伸实验中,上下夹具偏心对变形测量结果带来的影响,并对变形测量中出现的变形值“反走”这一特殊的现象出现的机理做出了分析与验证。②针对薄壁微管拉扭试验中载荷测量的特殊需求,研制了一种基于薄梁拉——弯变形的对称一体化结构的高拉扭载荷比复合式传感器,解决了拉扭传感器在这一特殊应用下诸多精度问题,满足了试验要求,为类似的高拉扭比载荷传感器的设计提供了具有参考价值的设计实例。③在生物力学交叉学科中的实验领域,针对生物软组织在本构实验中分层分束,含水性高,常规夹持易受损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适用于生物软组织材料的冷冻夹持夹具,并结合所设计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分束张力测量的部件试验,实践了混合数值——实验的材料参数反推识别方法,在生物材料的参数获取和修正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④面向生物识别领域设计了一种基于“力感知”键盘的力学特征量的生物学特征识别方法,这种方法利用了人员的击键施力行为,结合按键力度力学特征量的传感、采集以及特征数据的存储等,进而对力学特征信号的时变特征采用曲线形态特征判别分析的方法,对不同人员之间以及同一人员在不同状态下的施力行为进行了识别。文章最后对本文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提出了几个可深入研究的方向。(本文来源于《重庆大学》期刊2011-04-01)

佟丽娜[8](2011)在《基于力学量信息获取系统的人体摔倒过程识别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今社会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摔倒发生率高、后果严重,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医疗问题和社会问题。通过科学的手段有效预测及检测老年人摔倒,从而减小老年人摔倒带来的伤害问题已成为国内外新的研究热点,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及应用意义。然而,国内外目前对老年人摔倒行为过程的研究尚无针对性的模型,对于不同摔倒过程与相似运动状态识别的误判问题比较突出,尤其是对摔倒冲击状态前的预测问题研究尚起步不久,还有许多关键问题尚未解决。本文研究致力于通过力学量信息获取的相关理论探索解决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其检测准确性及预测时效性。论文的主要工作及贡献总结如下:(1)通过分析人体摔倒行为过程的运动生物力学特性,明确了人体上躯干部位作为摔倒过程识别研究参数提取的特征部位,并据此选择了摔倒过程中上躯干加速度变化及偏离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变化作为检测及预测人体摔倒的特征信息量。(2)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对人体摔倒运动过程中及其它日常生活行为过程中的上躯干合加速度及偏离竖直方向的倾斜角度分类,使用最优分类界面上的合加速度及倾角值作为人体摔倒检测方法的阈值信息。分析合加速度阈值、倾角阈值与摔倒过程的时间关系,提出并实现了基于叁轴加速度和两轴角速度传感器的人体摔倒检测算法,及基于叁轴加速度传感器的人体摔倒检测算法。(3)提出了一种基于人体运动过程中运动状态序列时序分析法的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方法。首先融合人体运动过程中特征部位的加速度信息为表征该运动过程特点的加速度时间序列。其次,将人体运动过程作为随机过程研究,研究人体摔倒行为过程中各运动状态之间的转移规律,以及各运动状态下加速度时间序列的出现规律。由于人体摔倒预测研究需要在人体与低势物体碰撞前做出决策,因此建立描述人体摔倒过程中与低势物体碰撞前的过程段的隐马尔可夫模型(HMM),则待识别运动过程在当前时刻前某时间段内的加速度时间序列在模型上的输出概率反映了该时间段内人体运动过程与模型描述的运动过程段的匹配程度,可以评估当前时刻人体与低势物体碰撞的风险,从而实现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最后,通过支持向量机对不同运动过程加速度时间序列在模型上的输出概率划分阈值,设计并实现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算法。(4)搭建了人体摔倒识别传感信息检测实验平台,进行了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方法的实验研究工作。在实验样本范围内,本文提出的基于人体运动状态序列时序分析法的人体摔倒过程识别方法可以有效的区分人体摔倒行为及其它日常生活行为,在摔倒检测方面取得了100%的敏感性(Sensitivity)和100%的特异性(Specificity),摔倒预测区间为人体与低势物体碰撞前的200~300ms。以上研究工作成果,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关于人体摔倒检测及预测研究方面的知识。(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1-03-01)

刘显宗[9](2010)在《力学的基本概念(2) 动量是双质点系独有的力学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动量是双质点系在连线方向所具有的力学量,动量的定义式只能取双质点系的一个质点为参考系.只有牛顿力作用的动量定理是作定向运动的双质点在连线方向上的一种力学规律.(本文来源于《枣庄学院学报》期刊2010年02期)

马晓栋,周昱,路俊哲,魏蔚[10](2010)在《坐标表象与任意力学量表象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讨论坐标表象和任意力学量表象的关系,首先分析了具有连续本征值的算符本征函数δ函数归一化的由来,在此基础上研究得出一个结论,即任意力学量算符在坐标表象中的本征函数和坐标算符在任意力学量表象中的本征函数互为共轭复数,又根据这个结论对本征函数封闭性的物理意义做了一种新的解释.(本文来源于《大学物理》期刊2010年03期)

力学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选择参考系,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性质,建立坐标系,以定量描述物体的运动.通过分析具体实例,结果说明,力学量的大小不会因坐标系的转换而改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力学量论文参考文献

[1].宋阳.玻姆力学与量子力学中关于力学量的讨论[C].2017年第九届全国青年计算物理学术会议论文集.2017

[2].岳莉,吴位巍,张颂,潘南红.坐标系转换中的力学量[J].凯里学院学报.2014

[3].刘明.关于量子力学中力学量算符矩阵元的教学思考[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

[4].路俊哲,周昱,魏蔚,马晓栋.任意力学量表象之间的关系[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

[5].东方,刘玉波,陈博.基于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力学量测量系统研究[J].宇航计测技术.2011

[6].何庭蕙,刘泽佳,汤立群,林侠,钟旭华.活体水稻力学量的田间测量及水稻力学性能统计分析[C].中国科协第235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极端复杂测试环境下实验力学的挑战与应对.2011

[7].唐亮.多因素作用下的力学量传感与测试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2011

[8].佟丽娜.基于力学量信息获取系统的人体摔倒过程识别方法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1

[9].刘显宗.力学的基本概念(2)动量是双质点系独有的力学量[J].枣庄学院学报.2010

[10].马晓栋,周昱,路俊哲,魏蔚.坐标表象与任意力学量表象的关系[J].大学物理.2010

论文知识图

与Vunculin蛋白在气道平滑肌细...含量对多孔BN/Si3N4复合陶瓷的抗弯...反应介质中贮液对糠醛得率的影响基于量子力学的结构模拟方法在5ng/ml的TNF-α作用下,12%力学损...试块图片

标签:;  ;  ;  ;  ;  ;  ;  

力学量论文_宋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