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Ⅲ型干扰素(IFN-λ)是一种新发现的能够抗病毒、抗增殖以及具有免疫调节等生物学活性的细胞因子。在抵御病原微生物侵害的同时,不会产生类似Ⅰ型IFN的一定程度血液及神经毒副作用,有望成为临床疗效高且副作用小的新型干扰素药物。我国于2017年首次合成出猪Ⅲ型干扰素[1],主要作用于黏膜上皮细胞,在肠道等黏膜组织抗病毒、抗细菌感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乳酸菌是“公认安全”的,存在于人与动物体内的益生菌,有天然的抗菌、增强机体免疫力的作用。乳酸杆菌是唯一没有致病性的乳酸菌菌种,一些筛选过的植物乳酸杆菌能够直接口服,不仅对胃液中的强酸以及小肠内的胆盐有极强的耐受能力,并且能够定植在肠道内。因此,植物乳酸杆菌可被制作成为一种口服类活菌载体,分泌、递送目的蛋白,在增强机体免疫能力、刺激机体黏膜免疫应答反应的同时,对许多疾病进行靶向性治疗。为获得猪Ⅲ型干扰素λ1(pIFN-λ1)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表达验证及生物活性研究,本研究从猪肺巨噬细胞系CRL2845细胞总RNA中通过RT-PCR技术扩增出猪Ⅲ型干扰素λ1(pIFN-λ1)基因序列,对其进行遗传进化分析以及信号肽预测。同时将扩增获得的猪Ⅲ型干扰素λ1(pIFN-λ1)基因克隆至pMD-19T Simple载体以及pcDNA3.1真核表达载体,使用常规质粒的转化、筛选、提取及酶切鉴定方法,获得重组质粒p19T-pIFNλ1和重组质粒pcDNA-pIFNλ1。通过脂质体转染CRL2845细胞48h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RT-PCR)、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t assay,IFA)手段对pIFN-λ1的表达及胞内定位进行分析。通过qRT-PCR方法,对收集的转染细胞总RNA进行干扰素刺激基因ISG15和干扰素相关基因OAS1、PKR、IFITM3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利用携带报告基因的重组痘病毒VTT-EGFP感染瞬时表达pIFNλ1的CRL2845细胞,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pIFNλ1的抗痘病毒效果。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从猪肺巨噬细胞系CRL2845中获得pIFNλ1基因,并在CRL2845细胞内成功表达,且瞬时表达后能诱导干扰素相关基因OAS1、ISG1的表达,并对痘苗病毒感染CRL2845细胞具有抑制作用,抑制率为38%。结果表明,瞬时表达pIFNλ1可以选择性诱导干扰素相关基因的表达,同时具有抗病毒活性。为获得一株能够在植物乳杆菌LP18中表达pIFN-λ1蛋白的重组乳杆菌,本研究利用Trizol总RNA抽提试剂盒对植物乳杆菌LP18进行基因组提取,通过PCR手段从植物乳杆菌LP18基因组中扩增出1320信号肽基因序列。以从猪肺泡巨噬细胞系CRL2845细胞中扩增获得的pIFN-λ1为模板,通过PCR、融合PCR技术,获得含有靶向肽M及His标签的扩增产物1320-λ1-MH。使用双酶切手段酶切质粒pSIP411,回收载体片段后通过无缝克隆技术将扩增产物1320-λ1-MH与载体片段连接,获得重组质粒pSIP-1320-λ1-MH。通过电转化技术,使用乳酸乳球菌NZ3900作为中间宿主,将重组质粒pSIP-1320-λ1-MH电转进入植物乳杆菌LP18中,对阳性克隆进行筛选后,通过Western blot手段对pIFN-X1蛋白的表达进行分析。同时利用原核表达系统优化策略,从诱导温度,诱导时间、诱导浓度及重组菌传代次数这四个方面对pIFN-λ1蛋白的表达进行优化。结果显示,本研究成功从植物乳杆菌LP18基因组中扩增获得1320信号肽基因序列;通过融合PCR、无缝克隆技术成功获重组质粒pSIP-1320-λ1-MH;成功获得一株能够顺利表达pIFN-λ1蛋白的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同时获得优化表达条件为:37℃、100ng/mL诱导剂条件下培养12h可获得pIFN-λ1蛋白最佳表达量,为体内活性实验奠定基础。为了研究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在动物体内的生物活性功能,本研究通过构建小鼠肠炎沙门氏菌灌胃致死模型,将120只小鼠分为预防组与治疗组,每组设6个小组,每个小组10只小鼠。利用生物统计学及流式细胞术,通过对小鼠的体表毛发情况、精神状态、体重、采食量、细菌体内分布情况及死亡率进行分析,验证重组乳酸杆菌LP18-pIFNλ1的体内活性,对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的预防和治疗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预防组中,重组菌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预防组小鼠的死亡率为70%,其他组死亡率均为100%;治疗组中,所有组小鼠死亡率均为100%,原因可能是因为肠壁结构受损,导致重组菌无法定植,从而没有治疗效果。重组菌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预防组能显著提高小鼠CD3+CD4+、CD3+CD8+双阳性细胞的数量(*P<0.05),且显著高于LP18组和PBS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具有体内抗肠炎沙门氏菌功能,且能够刺激小鼠机体产生细胞免疫应答。本研究成功构建出一株能够表达pIFN-λ1蛋白的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并对其蛋白表达进行优化;同时进行体内实验,对重组植物乳杆菌LP18-pIFNλ1的体内生物活性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为后续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彬尧
导师: 朱国强,金宁一
关键词: 猪型干扰素,植物乳酸杆菌,重组植物乳杆菌,优化表达,肠炎沙门氏菌
来源: 扬州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
专业: 生物学
单位: 扬州大学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编号2017YFD0501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编号31802224)
分类号: Q78
DOI: 10.27441/d.cnki.gyzdu.2019.000408
总页数: 80
文件大小: 5397K
下载量: 77
相关论文文献
- [1].一株具降胆固醇功能的海洋源植物乳杆菌的筛选及其益生性能分析[J]. 现代食品科技 2020(02)
- [2].植物乳杆菌对非酒精性脂肪肝小鼠的肝保护机制[J]. 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 2020(04)
- [3].植物乳杆菌生理特性及益生功能研究进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01)
- [4].植物乳杆菌发酵苹果汁及菌体活性保持[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9(12)
- [5].植物乳杆菌的研究进展[J]. 乳业科学与技术 2017(06)
- [6].植物乳杆菌的功能性及工业化应用研究进展[J]. 中国乳品工业 2018(03)
- [7].植物乳杆菌对羊奶发酵品质的影响[J].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8(17)
- [8].植物乳杆菌素合成及其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J].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18(05)
- [9].乳制品中选择性分离与计数植物乳杆菌的方法[J]. 食品与发酵工业 2018(09)
- [10].泡菜中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J]. 食品安全导刊 2017(Z2)
- [11].德国苜蓿中植物乳杆菌包埋工艺及特性研究[J]. 食品工业 2016(11)
- [12].植物乳杆菌发酵保藏三华李果坯工艺研究[J]. 轻工科技 2017(01)
- [13].植物乳杆菌163产抗菌物质的发酵条件优化[J]. 食品工业科技 2017(06)
- [14].魔芋甘露寡糖对植物乳杆菌和粪肠球菌共培养时发酵行为的影响[J].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17(02)
- [15].基于植物乳杆菌的发酵豆乳制品研究[J]. 食品工业 2017(07)
- [16].胡萝卜片中富集植物乳杆菌的工艺优化[J]. 食品科学 2017(16)
- [17].植物乳杆菌基因组研究进展[J]. 中国科技信息 2017(12)
- [18].比较基因组学揭示植物乳杆菌ZJ316的生境适应性及潜在益生特性(英文)[J].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2016(08)
- [19].植物乳杆菌发酵培养物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中国畜牧杂志 2014(23)
- [20].植物乳杆菌来源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J]. 应用化工 2015(08)
- [21].植物乳杆菌谷氨酸脱羧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J]. 湖北农业科学 2015(17)
- [22].娃哈哈推七大新品 主打营养和健康[J]. 中国食品 2016(23)
- [23].植物乳杆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J]. 科学养鱼 2013(12)
- [24].植物乳杆菌在青梅汁中的生长及苹果酸乳酸发酵特性研究[J]. 现代食品科技 2013(12)
- [25].不同生长因子对植物乳杆菌固体发酵的影响[J]. 当代化工 2020(01)
- [26].不同植物乳杆菌发酵液抑菌活性及其主要有机酸组成比较(英文)[J]. 食品科学 2019(05)
- [27].不同水平的植物乳杆菌代谢产物对肉鸡生长性能、粪微生物菌群及绒毛形态的影响[J]. 中国饲料 2019(04)
- [28].植物乳杆菌在肉鸡生长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 饲料博览 2019(05)
- [29].新分离植物乳杆菌的药敏性和抑菌性试验[J]. 中国兽医科学 2019(07)
- [30].一株植物乳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J]. 饲料研究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