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太平洋共同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太平洋,共同体,基辛格,美国,美利坚合众国,平潭,巴马。
太平洋共同体论文文献综述
王庆福,彭璐[1](2019)在《《大太平洋》: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自然类纪录片叙事的新突破》一文中研究指出伴随着全球化的加速,生态环境问题正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在自然纪录片创作中对生态哲学的思考也逐渐深入。文章以《大太平洋》为例,从人类命运共同体视角切入,结合叙事学理论,分析该纪录片在自然类纪录片创作中的新突破。(本文来源于《声屏世界》期刊2019年06期)
陈德正,梁甲瑞[2](2018)在《发展海洋外交 构建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根基,积极推动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构建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打造新型“南南合作”的典范,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后,在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中国与(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18-12-06)
陈晓敏[3](2018)在《太平洋共同体伙伴关系加快满足该地区教育需求》一文中研究指出新西兰、澳大利亚政府与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于2018年5月承诺投入1280万欧元推动太平洋地区教育发展。澳大利亚政府承诺未来5年内资助980万欧元,新西兰政府承诺3年内资助290万欧元。除资金支持外,澳大利亚教育研究理事会将提供相关技术支持,使太平洋共同体关系更加坚实,进一步满足该地区的教育需求。(本文来源于《甘肃教育》期刊2018年11期)
马俊[4](2017)在《《克劳备忘录》思考:太平洋共同体能否完成对克劳的超越》一文中研究指出如果不是基辛格博士用《论中国》一书的整篇后记,分析并批判了《克劳备忘录》,几乎没有普通人会去阅读20世纪初一名英国外交部官员所写的这份国务文书——甚至不会知道它的存在。基辛格为什么要唤醒这份被遗忘在档案馆架端、落满灰尘的历史文献?19(本文来源于《第一财经日报》期刊2017-02-13)
邓黎[5](2015)在《在他域的生活秩序中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人类学发展史上的一座里程碑,《西太平洋的航海者》(Argonauts of the Western Pacific)是英国功能主义学派大师马林诺夫斯基的经典着作。马林诺夫斯基在着作中显示出了其开创性的田野工作方法,描述了一个叫"库拉"(kula)的经济现象,它牵扯了一系列独特的社会组织、风俗信仰、巫术力量、神话传说、经济生活和技术知识,浸透了土着人的生存智慧、思想观念、野心欲望和虚荣自负,是一种联结社会的纽带,亦体现了人类学家对人类命运的终极关怀。(本文来源于《才智》期刊2015年19期)
王立新[6](2015)在《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失败努力: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活动与影响(1925—1945)》一文中研究指出作为太平洋地区最早出现的国际非政府组织,太平洋国际学会从一个旨在促进亚太地区国家间相互理解和培育太平洋共同体意识的知识团体逐渐演变成以影响政府政策为目标以及服务于美国和盟国战时需要的思想库,并在冷战初期受到美国国会的指控而解散。学会开展的学术研究、圆桌讨论和教育活动虽然有助于消除国家间的误解,对太平洋战争时期的美国政策也具有一定影响,并推动了美国的亚洲研究,但其试图通过培育太平洋共同体意识来改善太平洋地区国家间关系的目标并未实现。个中原因除了学会无法控制的外部国际环境的巨变外,还与其自身的局限性有关,包括各国别理事会的民族主义立场和学会组织者对科学和理性的天真信奉。(本文来源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1期)
罗凤灵,黄冉[7](2013)在《通过跨境经济一体化实现泛太平洋经济共同体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节选)——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席赵利济在2013·中国太平洋论坛上的主题演讲》一文中研究指出两种力量正在改变这个世界。一种是扩张的力量,这是一种离心力;另一种是汇聚的力量,这是一种向心力。这两种力量主导着历史不断前进发展,大国和文明的兴衰都是汇聚力与发散力的体现。老子曾言道:"大成若缺。"罗贯中在《叁国演义》里也曾写过类似的感悟:"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近年来,全球化进程越来越快。在1969年,阿姆斯特朗登陆月球并从月球上拍摄地球的照片,提醒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近半个世纪以来,人们见证了愈发强烈的离心力对世界的支配和影响。(本文来源于《太平洋学报》期刊2013年12期)
李雾[8](2011)在《基辛格“论中国”》一文中研究指出华夏传统不足以刻画今日的官员 亨利·基辛格博士的《论中国》(On China),2011年S月在美国才出版,在中国似乎已成历史。书中还在说孔子像竖立在天安门广场东侧,是个“戏剧性的象征动作”,表明华夏传统DNA重新显现;但在中国,这一(本文来源于《南方周末》期刊2011-07-14)
欧树军[9](2011)在《“太平洋共同体”来了》一文中研究指出四十年外交实践与战略研究经验、五十多次访华、六百页巨制,让基辛格的新着《论中国》成为美国《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英国《卫报》以及中国媒体的最新宠儿。出生在德国的犹太裔美国人基辛格,是美国务实政治外交政策的开创者,在中美恢复外交关系的谈判中居功至伟。《纽约时报》的评论指出了本书更大的看点:中国的历史塑造着中国的外交政策和世界观。基辛格认为,美国例外论是传教式的,而中国例外论是文化意义上的,中国不会强迫别的国家改变自己的信念。这种差(本文来源于《社会观察》期刊2011年06期)
张燕冬[10](2011)在《中美共建“太平洋共同体”——专访亨利·基辛格博士》一文中研究指出脆弱的中美战略基础?问题不在于美中关系的标签,而在于美中关系的内涵。两国发展合作关系不是一方施予另一方的恩惠,而是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美中两国的诚意将在诸多问题上受到考验(本文来源于《领导文萃》期刊2011年10期)
太平洋共同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发展中国家是中国外交的根基,积极推动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构建符合双方的共同利益,也有助于打造新型“南南合作”的典范,实现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习近平总书记“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后,在国际社会引起积极反响。中国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太平洋共同体论文参考文献
[1].王庆福,彭璐.《大太平洋》:人类命运共同体视阈下自然类纪录片叙事的新突破[J].声屏世界.2019
[2].陈德正,梁甲瑞.发展海洋外交构建中国-太平洋岛国命运共同体[N].社会科学报.2018
[3].陈晓敏.太平洋共同体伙伴关系加快满足该地区教育需求[J].甘肃教育.2018
[4].马俊.《克劳备忘录》思考:太平洋共同体能否完成对克劳的超越[N].第一财经日报.2017
[5].邓黎.在他域的生活秩序中建构想象的共同体——《西太平洋上的航海者》述评[J].才智.2015
[6].王立新.构建太平洋共同体的失败努力:太平洋国际学会的活动与影响(1925—1945)[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7].罗凤灵,黄冉.通过跨境经济一体化实现泛太平洋经济共同体和东北亚的和平稳定(节选)——东北亚经济论坛主席赵利济在2013·中国太平洋论坛上的主题演讲[J].太平洋学报.2013
[8].李雾.基辛格“论中国”[N].南方周末.2011
[9].欧树军.“太平洋共同体”来了[J].社会观察.2011
[10].张燕冬.中美共建“太平洋共同体”——专访亨利·基辛格博士[J].领导文萃.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