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人民医院甘肃平凉744300
摘要:目的:探析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3)、观察组(n=44)。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施行协同护理,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协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协同护理;心功能;心理状态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发病急、病情重等特点,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的不断变化,我国心血管疾病发生率越来越高,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率也随之提升,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配合恰当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本文通过对我院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研究,探讨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现总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收治的87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观察目标,根据计算机数表法分为2组,即对照组(n=43)、观察组(n=44)。对照组中,女性20例,男性23例;年龄在50-77岁之间,平均为(64.8±4.4)岁。观察组中,女性19例,男性25例;年龄在52-75岁之间,平均为(63.7±4.6)岁。统计分析患者上述资料可知,2组对比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此研究获伦理委员会批准,2组患者自愿参加,且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施行常规护理,即给予健康教育、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施行协同护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由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说明有关协同护理模式的内容,以此获取其配合。在充分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及构建良好护患关系的基础上,说明协同护理模式的操作流程及目的,便于患者认识到自我护理的重要性,以此让患者从被动接受护理转变为主动学习护理,从而加快自身康复。(2)个性化教育:护理人员应和患者及其家属详细探讨病情,并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安排患者承担一些护理内容,同时指导患者学会护理与观察,强化沟通。根据患者的兴趣爱好、文化水平、家庭背景开展针对性心理疏导,有效消除患者负性情绪,以此增强患者干预积极性与遵医嘱行为。(3)指导、鼓励与监督:在患者出院时,根据康复计划于目标,给予日常护理。对每项护理内容予以赋分,并由患者及其家属予以打分,此外,护理人员也要对患者康复状况予以打分,找出患者康复不佳的原因,从而制定恰当的处理措施,加快患者康复。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1)心功能:于患者出院3个月后,用彩色多普勒血液仪测定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2)心理状态:抑郁: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抑郁越严重;焦虑: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评分越高,焦虑越严重[2]。
1.4统计分析
将2组患者的观察数据导入统计学软件SPSS21.0中进行分析,用()的形式表示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及抑郁、焦虑评分,并对数据进行t检验,如果P<0.05,表示2组数据比较存在明显差异。
2.结果
2.1对2组患者的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进行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详见表1。
3.讨论
近些年来,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率与病死率越来越高,其发病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有着很大的联系[3]。现今,越来越多的学者认识到急性心肌梗死防治不可只是依赖药物治疗,应对患者展开相应护理干预,以此提高治疗效果。有关文献报道,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恰当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及心理状态,并提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减少患者病死率。
协同护理模式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主要就是在责任制护理基础上,鼓励患者积极参加护理工作,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相关文献报道[4],协同护理模式可明显提高慢性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护理能力,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改善预后。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明显大于对照组患者(P<0.05),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小于对照组患者(P<0.05),抑郁、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研究结果与郝宴等人的文献研究结果十分接近,即观察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分别是(58.5±2.6)%、(32.1±2.2)mm、(45.5±3.2)mm,同对照组患者的(51.3±2.9)%、(38.8±3.1)mm、(51.9±4.3)mm进行比较,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患者抑郁、焦虑评分分别是(43.6±4.1)分、(42.5±3.9)分,同对照组患者的(48.9±4.4)分、(49.9±4.5)分进行对比,差异明显(P<0.05)。
总而言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协同护理,可明显改善患者各项心功能指标水平,减轻患者抑郁、焦虑程度,临床应用效果非常好,值得进一步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赵力立,曹明英,姚朱华等.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4,29(16):1463-1465.
[2]赵阳,严金川,李林凌等.急性心肌梗死区域化协同救治中的护理干预[J].护士进修杂志,2015,22(9):828-830.
[3]寇洁,杨巧芳,高传玉等.医护协同工作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一年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16):1178-1182.
[4]张真真.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4):11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