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量子网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量子,网络,不等式,贝尔,保真度,光量子,密钥。
量子网络论文文献综述
桂运安[1](2019)在《首次试验验证量子网络二元隐变量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记者8月28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潘建伟院士团队与合作者近期在国际上首次试验验证了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了新的道路。成果8月27日在线发表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光子学》(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8-29)
吴长锋[2](2019)在《量子网络中二元隐变量理论首次实证》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合肥8月28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合作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8-29)
于浩,张影,卓文合,完颜绍澎,刘金锁[3](2019)在《基于量子隐形传态和MDI协议的量子网络》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密钥分发利用量子力学特性来保证通信安全,它使通信的双方能够产生并分享一个随机的、安全的密钥,用于对传输数据进行加解密。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MDI-QKD)是量子密钥分发(QKD)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解决QKD协议中因为测量设备引起的安全漏洞,在保证协议安全性的同时延长通信距离。分析了量子网络中量子隐形传态原理,针对MDI-QKD协议的特殊性,提出将量子隐形传态应用到MDI-QKD协议中。该协议将Alice制备的量子态在量子网络中通过隐形传态的方式传送给David,然后David与通信的另一方Bob一起运行MDI-QKD协议。阐述了基于量子隐形传态的MDI-QKD协议的实现流程,并引入了量子态的保真度参数,对MDI-QKD协议的密钥率进行了分析。仿真实验表明量子隐形传态对MDI-QKD协议的增益效果十分明显,可以大幅度延长密钥的安全传输距离,保证了安全协议对测量设备的不依赖性,有效避免了QKD系统中测量器端的所有攻击。(本文来源于《量子电子学报》期刊2019年04期)
桂运安[4](2019)在《中科大首次实现全光量子中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桂运安)记者近日从中科大获悉,该校教授潘建伟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为构建远距离光纤量子网络开辟了新途径。成果日前在线发表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远距离量子通信中,信(本文来源于《安徽日报》期刊2019-07-06)
蒋瑜香[5](2019)在《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全光量子中继》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7月2日,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教授及其同事陈宇翱、徐飞虎等在国际上首次实验实现全光量子中继器的原理性验证,为构建远距离光纤量子网络开辟了新途径。该成果于近日在国际学术权威期刊《自然·光子学》上在线发表。在远距离量子通信的过程中,(本文来源于《合肥晚报》期刊2019-07-03)
晋楠[6](2019)在《量子网络渐行渐近》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 今天的互联网并不安全。从不安全的通信链接到云端数据缺乏保护,漏洞无处不在。但如果量子物理学家获得成功,这些弱点很快就会像渡渡鸟一样消失。量子物理学家想要建立一个量子网络,在这里,信息的创建、存储和移动都以一种反映量子世界奇异行为的方式进行。这种系(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报》期刊2019-06-21)
李坤昌[7](2019)在《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量子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全球化通信网络的搭建成为必然趋势。伴随着网络用户规模越来越大,网络链路传输面临着严重的传输阻塞和信道噪声等通信问题,网络编码应孕而生。网络编码在解决网络拥堵等问题表现出了十分优越的性能,为大规模网络传输成为可能。把网络编码的思想应用在量子通信领域,出现了量子网络编码,量子网络编码结合了网络编码和量子通信的优点。在量子网络编码研究中,研究者们力图在量子通信网络的高效性方面取得突破。由于目前量子信息的完美无损传输还处于理想状态,因此实现量子信息的近似克隆(接近于无损传输)就成了一种可行的替代方案。本文主要关注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的协议的设计、传输效率、资源消耗、安全性和模拟演示问题。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并针对协议性能(包括传输保真度、资源消耗和安全性)进行分析和对协议过程模拟演示。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提出了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首先,通过把普适克隆应用在杯型网络和蝶形网络中,提出了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其次,设计了ACR操作,这个操作是预共享纠缠的扩展,用于完美传输信息,并把这个操作应用在协议中,提出了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的改进协议,并考虑推广到更一般的网络模型中;最后,对提出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进行性能分析。通过理论分析,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是可行的,并且具有较高的传输效率和安全性。二、设计实现了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的模拟演示。综合考虑这个演示的功能要求,主要包括网络拓扑的演示,详细协议过程演示,输入输出的详细过程以及对各个协议传输保真度的比较。首先,设计展示了协议中设计到的编码操作的定义和解释;其次,设计展示了协议过程每一步的操作和结果,使得过程更加明朗;最后,设计实现了协议性能的对比效果展示。考虑到上述模拟演示功能,采用更容易实现图形界面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来编写这个模拟演示。通过分析,设计实现的模拟演示可以完成协议过程的演示任务。(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9-06-05)
刘艳红[8](2019)在《基于原子系综的量子网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信息科学是量子力学和信息科学的交叉学科,近年来伴随着量子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量子网络的构建倍受科学家关注。量子网络由许多节点和通道组成,它的实现需要产生和表征节点间的量子相干和纠缠。量子网络的基础是量子互连,它以可逆的方式将量子态从一个物理系统转换到另一个物理系统。量子网络中的这种量子连通性可以通过光和原子的相互作用来实现,从而允许纠缠在网络上分布以及量子态在节点之间传输。因此,量子网络的构建首先需要制备在量子节点间传输的量子态,即可以和节点相互作用的非经典光场的制备;接着将制备的非经典光场与节点相互作用,实现量子态的转移,以构建非局域的节点间纠缠。在连续变量领域,通常利用光学参量过程实现非经典光场的制备,它的非经典特性一般用光场的正交分量或偏振分量间的量子纠缠来描述。其中光场的偏振分量和原子的自旋波均可以用斯托克斯算符来描述,这样更有利于讨论光场和原子的相互作用,并且光场偏振分量的测量不需要本地振荡光,因此我们开展了对偏振非经典光场的制备和应用研究。量子态是量子信息处理的基本元素。在远距离量子通信中,无论是光纤还是大气介质中,量子态会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引入损耗而使其量子特性降低。量子中继将量子存储﹑纠缠蒸馏以及纠缠交换几个基本原理结合,克服了由于远距离传输引入的一系列损耗,原子节点可以作为量子中继器。量子存储可以实现不同物理系统间量子态的转移,并且与纠缠蒸馏和纠缠交换相结合为量子网络的构建提供了有利条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偏振压缩光场和偏振纠缠光场的制备系统,包括一个外部倍频腔和叁个光学参量放大器。外腔倍频系统产生的二次谐波用作光学参量放大器的泵浦光。实验中,分别利用一个﹑两个和叁个简并光学参量放大器产生了正交压缩态光场﹑EPR纠缠态光场以及叁组份GHZ纠缠态光场,并且经过偏振分束棱镜耦合后将其转换为偏振压缩和纠缠态光场。2.理论提出了实现双原子系综纠缠的方案。首先利用拉曼机制实现两组独立的光与原子混合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实现两个原子系综之间纠缠。3.实验制备了连续变量叁组份GHZ纠缠态光场,并在叁个距离为2.6米的铷原子系综中利用EIT机制实现了叁组份纠缠态光场的存储,通过量子态映射的方法建立了叁个原子系综间的量子纠缠。随后,将被存储的纠缠光场通过叁个光学通道释放,通过对释放光场关联方差的测量验证了原子系综间量子纠缠的存在。4.量子网络的发展依赖于远距离量子节点之间高质量的纠缠,在实际应用中不可避免的退相干限制了纠缠的质量。将一对EPR纠缠光通过量子通道分发到两个独立的原子系综建立原子系综的纠缠后,二次制备EPR纠缠光场与有关联的两个原子系综再次干涉实现原子系综的纠缠蒸馏。该方案仅需原子系综量子存储以及平衡零拍探测,克服了由于远距离传输可能引入的相位噪声,实现了更高量子关联度的原子系综间的纠缠,而且该方案可以拓展到更多组份的原子系综之间,用来蒸馏和纯化多个节点间的纠缠。5.高效率的量子存储可以用于量子计算﹑量子网络以及纠缠蒸馏等方面。理论研究并分析了腔增强连续变量量子纠缠存储的模型,并且在实验中将热原子系综放置在光学谐振腔内,通过增强光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光学存储效率。所完成的研究工作创新之处如下:1.实验制备的与铷原子D1吸收线对应的偏振非经典光场,可以直接和原子系综相互作用,并且偏振分量的量子噪声的测量不需要本地振荡光,降低了测量系统的复杂性。并且可以将实验方案扩展到多组份偏振纠缠光场的制备。2.首次在实验上利用量子态映射的方法实现了叁个远距离原子系综之间的确定性纠缠,而且实验方案引入的额外噪声小,可以方便拓展到多个量子节点。3.理论上提出了仅需要高斯操作和平衡零拍探测技术就可以实现的原子系综间的连续变量纠缠蒸馏,避免了较为复杂的非高斯操作和效率较低的单光子探测。(本文来源于《山西大学》期刊2019-06-01)
李正达[9](2019)在《线性光学量子网络的关键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网络不仅在理论上可以无条件安全地传递信息,还拥有巨大的信息处理潜力,因此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成为当前信息领域研究的前沿热点。而由于光子具有不易退相干、易于操控、易于探测等优点,线性光学量子网络在量子密钥分发、量子私密共享、分布式量子计算等许多量子信息研究领域中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文中,我们基于线性光学量子网络,主要在叁个方面:构建量子网络的基础技术验证、量子网络中的多体量子关联性验证、量子网络在量子信息和量子基础物理研究中的应用,做了相关研究。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如下:在量子网络的基础技术验证方面,我们首先在实验上实现了基于十二光子纠缠网络的全光量子中继器,得到了与无量子存储器的多信道并行纠缠交换方案相比更高的纠缠分发成功概率。其次,我们针对量子网络中的多体量子纠缠态开发了具有更高蒸馏效率的随机纠缠蒸馏技术,从而实现了对量子纠缠资源的有效回收。这两项技术的研究对建设广域量子网络有着重要意义,并能在未来的实用化量子网络中发挥作用。量子网络各节点间量子关联是区别于经典网络的主要特征,也是保证量子网络安全性的基础。基于线性光学量子网络我们在这方面完成了叁个具有前瞻性的实验探索。首先,我们利用传统的最优纠缠目击方案分别成功分析了多节点量子网络的内在纠缠结构。然后,考虑到实际过程中测量装置的不完美性可能带来对量子纠缠的误判,我们进一步利用与测量设备无关的纠缠目击方案验证了量子网络中的多体量子纠缠。再次,我们基于多体量子系统的量子导引性质开发了一套识别量子网络中经典节点个数的方法。这些研究在评估未来量子网络的安全性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另外,基于线性光学量子网络我们还完成了两个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实验。首先,我们在实验上实现了量子私密共享(3,3)阈值方案,并证明其满足了量子私密共享的叁个要求:私密性、可靠性,和分享纠缠的能力。其次,我们在线性光学量子网络中成功地扭曲了一个不受控制的自由演化二能级系统的时间。这一研究为我们理解时间的本质这一永久性的课题提供了新的见解,并在量子纠错中有着重要应用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期刊2019-05-27)
吴长锋[10](2019)在《给纠缠态“做个CT” 让未来量子网络更安全》一文中研究指出量子通信研究领域,中国在赛道上已经领先一个身位,无论理论研究还是技术应用和项目实施落地,都已走在世界的前列。两个多月之前,中国科大成员李传锋、陈耕、张文豪等人在测量设备“不可信”的条件下,实验获知了未知量子纠缠态的保真度,首次在国际上实现了量子纠缠态的自(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9-03-21)
量子网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科技日报合肥8月28日电(记者吴长锋)记者从中国科大获悉,该校潘建伟、张强等与合作者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在关闭定域性、测量独立性以及纠缠源独立性等漏洞的基础上,实验实现了对量子网络中的二元隐变量理论的实验检验,为量子网络中量子非定域性的实验研究以及应用开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量子网络论文参考文献
[1].桂运安.首次试验验证量子网络二元隐变量理论[N].安徽日报.2019
[2].吴长锋.量子网络中二元隐变量理论首次实证[N].科技日报.2019
[3].于浩,张影,卓文合,完颜绍澎,刘金锁.基于量子隐形传态和MDI协议的量子网络[J].量子电子学报.2019
[4].桂运安.中科大首次实现全光量子中继[N].安徽日报.2019
[5].蒋瑜香.中国科大首次实现全光量子中继[N].合肥晚报.2019
[6].晋楠.量子网络渐行渐近[N].中国科学报.2019
[7].李坤昌.基于近似克隆的量子网络编码协议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9
[8].刘艳红.基于原子系综的量子网络研究[D].山西大学.2019
[9].李正达.线性光学量子网络的关键问题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9
[10].吴长锋.给纠缠态“做个CT”让未来量子网络更安全[N].科技日报.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