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自生,复合材料,电子束,组织,梯度,合金,机理。
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论文文献综述
贾丽娜,郭喜平,易良玉[1](2008)在《热处理对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真空自耗电弧熔炼法制备了母合金锭,分别在1400、1450、1500和1550℃下保温24h进行了热处理。采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仪和X射线衍射仪对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热处理后的组织仍然由(Nb,Ti)ss和(Nb,Ti)5Si3相组成。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大块六边形和板条状硅化物逐渐融解破碎成细小硅化物;共晶团中的片状(Nb,Ti)5Si3也逐渐球化和细化。经1450℃,24h热处理后,球化成颗粒状(Nb,Ti)5Si3的平均粒径最小,约为5μm。经1500℃,24h热处理后,组织有轻微的粗化现象,并且有孔洞出现。热处理后,颗粒状(Nb,Ti)5Si3中的Ti含量增加,而Nb含量减少。1450℃,24h是比较合适的热处理工艺。(本文来源于《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期刊2008年05期)
丁旭[2](2004)在《新型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定向凝固技术及组织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定向凝固难熔金属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承温能力高、室温断裂韧性好、高温强度高和高温持久寿命长等性能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用超高温结构材料。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自耗熔炼法制备了铌—硅基RMICs材料的母合金锭,并采用电子束区熔(EBFZM)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了定向效果良好的Nb-Nb_3Si/Nb_5Si_3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并对其定向凝固工艺参数和组织之间的对应规律、组织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凝固组织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断裂机制。 实验发现,熔区内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随着区熔速率(R)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铌—硅基RMICs材料原始铸态组织由初生Nb基固溶体和在其间分布的Nb基固溶体+硅化铌共晶团组成;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定向凝固共晶组织中硅化铌强化相细化、数量增多、分布趋于规则和均匀,定向效果显着;在相同抽拉速率条件下,区熔试样的组织从起始段到终止段发生了改变。根据X射线衍射和TEM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确定了Nb基固溶体、Nb_3Si相和Nb_5Si_3相为RMICs材料的组成相,发现了Nb基固溶体与Nb_3Si相的位相关系为[(?)]_(Nb3Si)//[(?)]_(Nb)。 原始铸态试样和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试样的室温拉伸均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和硅化铌强化相间距与尺度的减小,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有提高,σ_b最高可达778.4MPa,K_(IC)达到了46.3MPa·m ~(1/2);试样的拉伸断口基本表现为脆性解理断裂的花样,裂纹沿基体/强化相界面绕过强化相进行扩展,在裂纹扩展方向存在解理台阶,并形成撕裂棱。原始铸态试样的断口没有明显的韧窝存在,而定向凝固试样的断口形貌中,在强化相的表面有一些非常细小的韧窝,韧窝内为二次沉淀的Nb基固溶体小颗粒。 由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高温度梯度的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能够制备出组织细化、定向效果良好的铌—硅基RMICs试样,并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西北工业大学》期刊2004-03-01)
丁旭,郭喜平[3](2003)在《新型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综述了作为一种新型超高温金属结构材料的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该材料的成分设计特点,介绍了该材料密度低、承温能力高、室温断裂韧性好、高温强度高和高温持久寿命长等性能优势。(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03年11期)
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定向凝固难熔金属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由于具有密度低、承温能力高、室温断裂韧性好、高温强度高和高温持久寿命长等性能优势,有望成为新一代航空发动机叶片用超高温结构材料。 本文采用真空电弧自耗熔炼法制备了铌—硅基RMICs材料的母合金锭,并采用电子束区熔(EBFZM)高温度梯度定向凝固装置制备了定向效果良好的Nb-Nb_3Si/Nb_5Si_3共晶自生复合材料,并对其定向凝固工艺参数和组织之间的对应规律、组织特性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凝固组织对室温力学性能的影响及其断裂机制。 实验发现,熔区内固液界面前沿的温度梯度随着区熔速率(R)的增加呈线性增加。铌—硅基RMICs材料原始铸态组织由初生Nb基固溶体和在其间分布的Nb基固溶体+硅化铌共晶团组成;随着抽拉速率的增大,定向凝固共晶组织中硅化铌强化相细化、数量增多、分布趋于规则和均匀,定向效果显着;在相同抽拉速率条件下,区熔试样的组织从起始段到终止段发生了改变。根据X射线衍射和TEM选区电子衍射分析,确定了Nb基固溶体、Nb_3Si相和Nb_5Si_3相为RMICs材料的组成相,发现了Nb基固溶体与Nb_3Si相的位相关系为[(?)]_(Nb3Si)//[(?)]_(Nb)。 原始铸态试样和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试样的室温拉伸均表现出脆性断裂的特征。随着抽拉速率的提高和硅化铌强化相间距与尺度的减小,材料的室温拉伸强度和断裂韧性均有提高,σ_b最高可达778.4MPa,K_(IC)达到了46.3MPa·m ~(1/2);试样的拉伸断口基本表现为脆性解理断裂的花样,裂纹沿基体/强化相界面绕过强化相进行扩展,在裂纹扩展方向存在解理台阶,并形成撕裂棱。原始铸态试样的断口没有明显的韧窝存在,而定向凝固试样的断口形貌中,在强化相的表面有一些非常细小的韧窝,韧窝内为二次沉淀的Nb基固溶体小颗粒。 由以上实验结果及分析可以看出,采用高温度梯度的电子束区熔定向凝固技术能够制备出组织细化、定向效果良好的铌—硅基RMICs试样,并可提高材料的力学性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论文参考文献
[1].贾丽娜,郭喜平,易良玉.热处理对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组织的影响[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8
[2].丁旭.新型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定向凝固技术及组织控制[D].西北工业大学.2004
[3].丁旭,郭喜平.新型铌-硅基共晶自生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