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化品位,现代水利的文化主潮(论文文献综述)
郑琼[1](2020)在《基于体验感测度的水利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以都江堰景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文旅融合的不断发展和体验经济时代的到来,以旅游体验的视角进行水利文化旅游开发研究很有必要。本文以都江堰为例,探究了影响水利文化旅游体验感的因素之间的关系、影响程度及结构方程模型,提出了较有针对性的开发对策,为水利文化旅游开发提供一些参考。首先阐述了体验经济理论、具身理论,综合了国内外学者们对旅游体验的定义,阐述了都江堰水利工程、水利文化、水利文化旅游资源等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水利文化旅游研究现状。随后,根据国家《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以及学者们对水利文化分类相关研究,构建了都江堰水利文化资源构架,梳理出都江堰景区水利文化旅游资源统计表。进而在体验经济理论、具身理论以及总结学者研究的基础上进行了研究假设,构建水利文化旅游体验影响因子关系模型。从游客基本信息、旅游意向、旅游感知、旅游体验感受等方面,以都江堰景区游客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收回的592份有效问卷。最后,利用SPSS和EXCEL软件进行信度效度分析、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因子影响强度分析、路径分析、T检验分析以及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本文研究结论有:在体验感方面,3个因子体验感平均值分别为3.679、3.463、3.292。因子1(旅游环境)的旅游体验感满意度最好,因子2(水利文化资源开发)次之,因子3(水利文化活动)第三。在体验感满意度影响方面,经计算可得3个因子影响游客体验感满意度值分别为1.549,1.018,0.938,因子1(旅游环境)影响旅游体验感满意度强度最大,因子2(水利文化资源开发)次之,因子3(水利文化活动)第三。三个因子体验值的总和为3.505,都江堰水利文化总体体验感满意度合格,距离5分非常满意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同时,数据分析可得水利文化开发,旅游环境,水利文化活动等3个维度与水利文化旅游游客体验感之间均呈现正向影响,各自的路径系数为0.159、0.268、0.574、0.684、0.922、0.225,研究假设H1一H6成立。模型拟合指标均达标,模型路径关系成立。测量路径(即测量关系)均呈现出显着性,从而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SEM。最后,根据分析结果,结合游客基本人口学特征、旅游意向、旅游感知的倾向,从影响游客体验感的旅游环境、水利文化开发和水利文化活动等方面提出水利文化旅游开发对策。
张卫军[2](2016)在《“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文中研究指明当代中国电影批评思潮中的政治性根源于詹姆逊所谓中国电影作为“第三世界”文本的政治性,也与电影批评家所具有的“第三世界”知识分子身份相关。同时,这种政治性又必须要被纳入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语境中来考量。作为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领域中的重要倾向,“去政治化”和“政治”并不是一种相互取消的关系,相反,“去政治化”本身是一种新的政治在当代思想文化中的表现。当代中国思想文化领域里“去政治化”可分为“去社会主义政治”和“去传统政治”两个层次,前者可细分为“去阶级论”、“去革命化”、“去民族主义”等不同方向,后者则可分为“去民族传统”、“去道德化”等不同方向。这些不同方面既体现出“去政治化”的倾向,也透露出“政治化”的诉求。90年代以来盛行的多种中国电影批评思潮都体现出这种双重面向。这种双重面向体现出了“去政治化”的辩证法,它要求我们放弃对这一概念的单向度理解。“现代性”批评思潮关注现代性主体的建构,并参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中现代性空间建构的讨论;通过对谢晋电影、“第五代”、“第六代”影片的批评,将关注的重心引向文化传统的批判以及国民性批判;这一批评思潮对民族主义的反思也成为新世纪电影批评讨论的热点;随着新世纪一批人道主义电影杰作的出现,“现代性”批评通过阐发这些电影中的人道主义理念,展开对之前过于政治化的“阶级论”、“英雄主义”价值观以及和人道主义相抵触的传统价值观的反思。从“现代性”电影批评思潮关注的这些话题中,可以看出“去政治化”和“政治性”双重面向的辩证统一。后殖民电影批评重点以“第五代”电影为批评对象,这一批评有效揭开了“第五代”电影的跨文化运作模式与策略,指认出这些电影遵循的“自我东方化”书写套路,迫使“第五代”不得不放弃他们谙熟的模式而选择改弦更张,一定程度影响了中国电影发展的方向,对80年代以来社会文化思潮中盛行的西方中心观念也起到消解作用。但这一批评思潮在今天流露出一种令人不安的趋势,即极度的去国族中心,在一些批评家那里成为批评“中国中心论”,拆解中国主流文化和少数族裔、边缘群体之间“压迫性”关系的方式。后革命电影批评以其“去革命”倾向顺应了90年代以来的“去政治化”潮流,这一批评思潮在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实践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早期革命电影的重新解读,对左翼电影的解读,倾向于消解其中的革命性,将其还原为大众文化性质的文本;或者运用精神分析方法,呈现革命叙事背后隐藏的欲望向度;对“17年”革命电影的解读则致力于挖掘革命叙事中的反人性特质,或者揭露其意识形态构造的秘密。二是分析后革命时代对革命叙事的戏仿重构及逆革命叙事的书写方式。第三则体现为对新的革命叙事或类革命叙事的寻找,在此过程中不惜对许多文本做泛政治化的解读。作为补充,本章最后部分则关注新世纪出现的革命叙事影片所引发的批评界的分化以及对这些影片的对立性阐释。对意识形态批评思潮的分析集中于三个重点,一是它对主旋律电影的批评,二是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以揭示当代电影对欲望的钳制和对身体的意识形态规训,三是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以汪晖对谢晋电影伦理和政治的置换的考察为典型。在此基础上对这一批评思潮本身的批评,包括对意识形态批评包含的“去国族化”倾向和反体制追求的呈现,以及对“泛意识形态化”后果的分析。意识形态批评倾向于将道德解读为意识形态询唤的结果,其后果势必要走向“去道德化”。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如下几个选题都有密集的关注: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从女性主义的角度关注这些电影中的女性表现,从而对新中国建国初期的女性解放成果进行重新评价;对女性导演及其作品的关注,女性主义批评以是否具有“女性意识”为标准,对这些作品中“女性的不可见”,女性意识的缺席进行揭示;对新时期男性导演的女性题材的批评,指出这些作品隐藏于其女性主义表象下的男权幽灵。最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政治化”倾向表现在,由于认为一切占主导地位的话语都是男性话语,女性主义倾向于将这些强势话语都屏蔽掉,导致它与国族话语、革命话语的激烈冲突;同时,由于认为伦理话语也是被男性主导的话语,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也体现出一种“去伦理化”倾向。
李徽昭[3](2014)在《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文中提出“诗书画”同一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历史传统,受此潜在影响,20世纪以来,中国作家以不同方式关注、介入并思考着传统书画、民间美术、现代美术,在木刻艺术、传统书画等美术类型发展上提出了诸多值得探究的观点与见解,这些美术论述与现代中国作家的文化艺术实践及其文学文本有着复杂的内在关联,与文学思潮、文学文本构成了审美表意实践共通而又有所差异的张力关系。本着学术探究与创新的出发点,本论文对这一现代文学与美术的学科交叉地带进行了尝试性探索。论文主体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从美术、文学思潮汇通角度呈现现代作家美术思想的宏观文化背景。对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与美术思潮进行了比较阐释,还原了“五四”时期文学革命与美术革命的历史情境,指出美术与文学范畴由交融到分立过程中的工具功能化特质,进而对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增多的艺术跨界现象进行解读,分析其现象、缘由、趋势。同时解读了1927至1977年文学与美术大众化思潮中的协同并进关系,透析出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思潮的宏观脉络,从而对比审视20世纪八十年代文学与美术中的伤痕、寻根、先锋思潮,由于其全民参与的大众化实践方式,也可以说是对半个世纪文艺大众化的内在呼应式的历史反拨。第二部分,对典型的作家群体与个体的美术思想进行比较分析与解读。群体角度主要选择美术论述较多,可阐释余地较大的新月派诗歌群体来解读。在论述新月派群体美术关联基础上,从总体视角阐释新月派群体及其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并具体探讨新月派核心人物闻一多与徐志摩的美术思想。个体角度主要选择与美术关联度较深、影响较大的典型作家来论述,如鲁迅、沈从文、丰子恺、汪曾祺、贾平凹等。具体的美术类型阐释上则选择影响较大的木刻艺术及与文学关联较多的传统绘画、书法进行解读。具体来说,首先,从美术视角对鲁迅、沈从文进行比较解读,指出作为美术家的鲁迅、沈从文在绘画经历、书法风格、美术兴趣上的不同,沈从文爱好古典书画,鲁迅则较多关注民间美术,这种差异与二人审美取向有着内在关联。鲁迅、沈从文都集中关注过木刻艺术,且都注意到木刻艺术地方色彩问题,不过,就木刻艺术发展趋向,鲁迅显然比沈从文乐观,也印证了二人审美取向的差异。其次,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解读传统绘画与文学的关联论述,他们以文学方式实践着源自传统书画的文化意识,其文学文本的美术书写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美术思想。汪曾祺、贾平凹与丁玲小说中传统书画与现代美术的不同画家形象及美术书写,显示了文化发展中美术类型的不同意味,现代美术与传统绘画由此承担着不同的叙事功能。再次,从审美现代性角度阐述作家书画的传统渊源、审美特征,在现代语境下提出“作家书画”类型独立的观点。面对艺术市场全球化趋势,提出“去艺术化”的中国书法文化精神再造命题,进而阐释当代中国作家的系列书法文化观,指出书法创作者精神文化修养和生命投入的重要意义。第三部分,对作家美术思想中的留白、地方色彩范畴的文学实践进行拓展探究。通过文本细读,论述文学创作的结构形式、人物塑造、刹住结尾三种留白方式,提出文学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方言运用、形式技巧三种形态,指出留白与地方色彩范畴的思想价值及实践意义,这或许是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新传统,是中国文学面向世界的文化主体意识建构的一种可能。总体而言,本论文以文学立场透视20世纪中国作家不同的美术论述,由美术视角介入文学研究,用文学思维透视现代作家的美术思想,作家群体及个体与不同美术类型相结合,文学思潮与美术实践相联动,以美学、美术史、思想史、比较文学等多角度的交叉思维方式,解读了新文学成长与现代美术发展间的密切互动关系,审视了新文学作家文学观念与美术观念互为渗透与影响的现代艺术现象,梳理了一百多年来中国文学、美术协同发展的历史经验,开拓了新文学研究的新视野,为美术与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交叉研究提供了新的学术生长点。
魏帅[4](2013)在《大汶河水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水资源日益紧张的背景下,它也逐步发展成为能引起全球关注的热门话题。200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将第十四个世界水日的主题定为“水与文化”。水为何如此重要?水文化为何在当今如此引人关注?因为水与人类的生产生活休戚相关;水文化蕴藏着当前社会非常需要的文化营养,它会告诉我们该怎样与水相处,怎样面对我们的生活。事实告诉我们,要想实现人与水的和谐相处,在科技手段之外,更需要解读水文化,发现水文化的精神内涵,借助水文化来进行自我反思和自我定位。让文化为人类个体和人类社会的发展服务,这既是在生活中传承水文化,同时也是在不断丰富水文化的内涵,不断为水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大汶河,古汶水。发源于泰莱山区,汇泰山山脉、蒙山支脉诸水,流入黄河。早在《诗经·齐风》中就有“汶水汤汤,行人彭彭”的佳句,以简约的笔触生动地再现了当年大汶河两岸“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和喧嚣;清朝名士姚鼐笔下也留下了“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的画面,汶水如画,令人向往,而如今的大汶河早已不复往昔。本文选择大汶河水文化这一研究对象,基于历史与现实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历史上对大汶河的治理过程中,不仅涌现了众多有杰出贡献的治水名人,而且在治水过程中留下了众多水利工程设施,这些是大汶河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汶河有着丰富的水文化内容,值得我们去开发。与此同时在国家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以及大运河申遗的背景下,开发大运河水文化势在必行。另一方面,从现实考虑,当前的大汶河开发利用中存在的诸多弊端,导致如今的大汶河生态环境恶化,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是水文化的缺失,对水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造成的。同时,作者自幼生活在大汶河岸边,对这条河流不仅倍感亲切,更深切的希望大汶河能真正实现复兴,重塑辉煌。这种强烈的“地方感”促使自己选择大汶河水文化作为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的选题。在利用大量元、明、清乃至民国的方志资料、文史资料、笔记史料的基础上,并辅以正史、实录等资料,企图真实的描述大汶河的历史,为今天充分挖掘大汶河水文化的文化价值,开发与保护大汶河水文化,带动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一种带有历史眼光的建设性意见。
王冰冰[5](2012)在《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新时期至今的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汉语小说创作及部分译作为研究对象,以主题研究及社会文化批评为主,以性别研究作为重要理论依据,探讨性别话语与民族、国家、身份等话语之间或隐秘或外显的联合、博弈甚或耦合,试图对多元话语中多重主体位置的形成、分裂及弥合等问题进行纵深发掘。因此本论文并非是对于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的一次全景式扫描、概括与整理,而是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文本,同时关注文学生产机制的研究,考察当下文化语境中,多元文化、多重身份对于构建多元文化景观的综合性作用。本论文的主体部分由四章构成。第一章考察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女性经验与民族意识之间的复杂关联。对于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而言,女性话语与民族国家叙事及民族话语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其间构成的张力,值得进一步考察与探究。虽然民族国家叙事并不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广泛涉猎的主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内蕴复杂的优秀之作,如蒙古族女作家乌兰、韩静慧的一系列反侵略战争题材的中短篇作品及回族女作家白山的长篇小说《冷月》等等。其间乌兰、韩静慧的写作,尤为鲜明地体现出面对主流及宏大叙事之时,女性话语及经验的某种游离特征,因此本文选择这两个女作家的小说创作作为本章重点分析对象。比之民族国家话语,在面对本民族的历史文化与集体叙事之时,女性意识、性别话语与民族意识及身份认同的关联则更为隐晦繁复。梅卓(藏族)、黄薇(蒙古族)、庞天舒与白玉芳(满族)、霍达(回族)这些执着于民族历史叙事的女作家,她们那些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传统、民间传说作为题材的作品,其间女性经验与民族记忆的复杂交缠,使文本一定程度上成为多重叙事动力穿透的空间,成为多重话语与主体位置对话、交流的场所。并且她们作品的复杂之处在于,虽然体现出对于民族历史及文化的认同、协商而非疏离,但其间某些独立的、未曾融入的女性意识及女性主体性却以更为微妙隐晦的方式存在,反而使这些文本成为女性意识与民族意识间不断协商的场域,也更具分析与考察的价值。第二章在现代/传统、全球/本土这一组坐标系内,通过对多元文化语境内,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历史记忆如何融入当下,从而产生现代、传统、性别之间的冲突这一问题的探究,考察当下多元文化全球化语境下民族文化经验的转移与冲突。景宜(白族)、杜梅(鄂温克族)、董秀英(佤族)、叶梅(土家族),黄雁(哈尼族),杨金焕(拉祜族),这些优秀的、从上世界80年代就开始了她们文学创作的少数民族女作家,在她们以民族传统为书写对象的作品中,启蒙意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怀旧想象与女性立场、经验的复杂交织,传达出对传统与现代这组命题的更为深刻的思考与质询,对我们在全球化语境中应采取的文化立场及文化策略也有着极大的启示意义。因此本章选择她们的一些代表作品进行分析与细读,她们对于传统与现代这两套话语的敏锐洞察,为看似整一、宏大的现代性历史进程提供了流动的、多层次的、充满了弥合与断裂的叙述。其文本内部多重语码之间的冲突与矛盾,在构成内在意义的多义与丰窗的同时,印证着现代性及全球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繁复多元与歧义丛生。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身份认同愈加混杂,多重身份及主体位置之间的交叉互渗日益频繁,身份认同的紧张与焦虑导致文本世界内部的分裂。虽然文本世界的分裂渗透着作家作为现代个体的紧张感与缺乏归属感,但却未必没有益处。身份的多元化、民族文化疆界的拓展与重构,对于民族文化之间对话场域的形成,协同对话局面的出现不无裨益。第三章便着重探讨追少数民族女作家创作中体现出的对于他者文化的宽容与理解,探讨她们的女性经验与边缘立场如何打破民族文化之间的界限,而使一种建立在主体间性之上的平等交流成为可能。蒙古族女作家黄薇、达斡尔族女作家萨娜、藏族女作家央珍、永基卓玛、格央等在一些具备鲜明的民族色彩的作品中,用自己的方式与尝试与汉族写作者展开对话,在她们的文本中尝试建构或想象一种更为合理、健康、平等的主体间的文化交流行为与模式。证明了少数民族作家的文化身份认同建构与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并不存在矛盾与冲突之处。相反自我与他者之间界限的僭越与消融,可以为一种主体间良性、互动的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开启有效的路径。而对全球化语境中日益混杂的经验,各民族如何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重新界定并重构文化疆界,如何在与他者文化的接触过程中不断消解、重建、拓展自我文化的边界,将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命题。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实践,她们在多元文化语境中作为民族主体的书写行为,一定程度上为两种或多种文化之间的互补融合,提供了某种可行的、且更具想象力的途径。第四章则以当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中出现的淡化民族色彩的女性化、个人化写作潮流为分析对象,尝试对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做一次检视与梳理。当下少数民族女作家开始更为关注自己作为现代女性及都市知识分子的身份,作为后现代社会的孤独个体的某些更为私人化的感受。这使她们的创作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民族意识,同时也可以看成是她们以个人的女性经验对民族记忆的某种渗透与改写。这是在全球化时代日益多元混杂的文化语境之中,民族身份认同呈现多元化趋势的表征,也是少数民族女作家女性意识日益鲜明的体现。少数民族女作家作为民族主体与性别主体在文本中所呈现的不同视界,应均被纳入研究视线,以期为少数民族女性写作的检视、研究与推进,提供一个更为完整的研究基础。
黄振华,陈雷,邱信蛟,姜银光,杨玲[6](2011)在《大型引黄灌区越镇渠道生态景观设计模式》文中认为随着现代水利的发展,在"保护自然、恢复生态"的呼吁声中,社会向水利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功能水利转向资源水利、生态水利、景观水利,用回归自然、恢复生态、以人为本、人水自然和谐等新理念进行设计。本文结合内蒙古临河市北边渠景观设计,阐述了引黄灌区渠道在含沙量大和冻胀问题严重的情况下,景观设计中的一些新思想和新探索。
黄权生,罗美洁[7](2011)在《“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水利旅游开发初探》文中指出"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建设是湖北区域性的"西部开发",是广义国家整体"西部开发"的一部分,其开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指出鄂西的水利旅游资源和水利文化是"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开发的重点,科学合理的水利旅游开发有利于"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生态环境的保护。本文还对鄂西水利旅游文化开发提出了一些建议。
刘倩[8](2010)在《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课题来源于石家庄市区西北部防洪生态工程,该项目立足于建设优秀的生态城市,打造“水与城市建设、水与景观、水与文化、水与经济”相融合的滨水区环境。城市的发展与水有着密切联系,很多城市是从紧邻水域的乡村发展而来,与水域相近的空间逐渐发展演变成城市滨水区。滨水区作为城市公共开放空间中最具活力的特定地段,经历了形成、繁荣、衰退、复苏这样复杂而曲折过程。城市滨水区在发展过程中也随之带来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滨水区从原来的“希望之地”沦落为缺失美感的“沮丧之地”,唤醒了人们的生态意识。人们对自然与生态的呼声愈加强烈,因此城市滨水区的再开发过程中必须考虑人与自然以及社会与环境间的关系,本文试从生态美学的视角探讨在城市滨水区设计中如何满足人的生态审美观和健康生活方式的需求,探索生态美学对城市滨水区各构成要素的深层次指导意义。首先,本文提出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研究的时代背景、现状、目的与意义,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过程中探讨生态美学和城市滨水区的相关理论。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炼挖掘生态美学思想对解决城市滨水区现存问题的指导意义,提出滨水区设计与经济、人文、历史、环境等因素息息相关,本研究希望遵循生态美学来构建城市滨水区,实现滨水区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构建生态美学思想下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新思维。其次,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研究,在分析比较传统设计程序的基础上归纳出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城市滨水区的设计程序。通过对生态美学基本要素的分析,运用整体分析对比的方法对城市滨水区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研究,旨在滨水区的各要素中充分体现生态美学,反映生态美学指导下滨水区的人文关怀。最后,用设计实例进一步证实生态美学对城市滨水区的设计有着重要意义和现实依据。
赵彩君,武军[9](2009)在《对宝鸡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文中认为分析了宝鸡水资源和水利旅游开发利用状况,结合地域人文特点,展望了宝鸡水利旅游经济发展前景,提出了水利旅游资源开发途径,对宝鸡水利旅游发展方向做了积极的探讨。
孙潇[10](2006)在《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情节系列剧是美国电视剧的一种主流形态,它是在晚间黄金时段播出的,每周一集讲述一个基本独立的故事的,着重描绘情节与人物的系列化电视剧。上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情节系列剧逐渐进入了黄金时代,它不仅以越来越考究的品位与越来越自由的创意超越了僵化的好莱坞,在美国国内被当作上帝一样被崇拜,而且在全球范围广为流传。本文就是要分析使它成为流行文化的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作者从美国情节系列剧风靡国内外的现状入手,先按照科幻剧、罪案剧,医院剧、冒险剧、奇想剧、伦理剧、青春剧和政治剧等类型进行系统性的梳理,对这些类型剧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然后指出微观层面上其叙事策略的四大特征,即叙事结构的开放性与封闭性,情节发展的循环性,情节内容的丰富性和煽情性,纪实性叙事和对“梦境”的营造;并解读其中蕴籍的宏观的文化内涵:在社会文化层面上,情节系列剧类型的繁荣体现出主流文化,商业文化,精英文化三者的融合,在现实层面上,其话语传达着当代性与民族性的精神,在电视文化层面则反映着后现代思潮“导向通俗”的特质。通过这些研究最终为中国电视剧的进步提供一点参考。
二、文化品位,现代水利的文化主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文化品位,现代水利的文化主潮(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体验感测度的水利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以都江堰景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 |
1.4.1 问卷调查法 |
1.4.2 文献研究法 |
1.4.3 实地调研法 |
1.4.4 统计分析法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概念及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体验经济理论 |
2.1.2 具身理论 |
2.2 相关概念 |
2.2.1 旅游体验 |
2.2.2 都江堰水利工程 |
2.2.3 水文化 |
2.2.4 水利文化 |
2.2.5 水利文化旅游 |
2.2.6 水利文化旅游资源 |
2.3 水利文化旅游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1 国外水利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
2.3.2 国内水利文化旅游研究现状 |
2.4 旅游体验与水利文化旅游的互动关系 |
2.4.1 旅游体验的类型 |
2.4.2 互动关系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都江堰水利文化资源现状调查研究 |
3.1 都江堰水利文化资源构架 |
3.2 构架解析 |
3.2.1 水利物质文化 |
3.2.2 水利制度文化 |
3.2.3 水利精神文化 |
3.3 都江堰景区水利文化旅游资源梳理 |
3.4 水利文化旅游资源特征 |
3.4.1 社会经济价值极高 |
3.4.2 治水理念科学智慧 |
3.4.3 水利历史文化浓厚 |
3.4.4 自然人文景观优美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都江堰水利文化游客体验感调查与分析 |
4.1 研究假设及模型构建 |
4.1.1 维度汇总及优化 |
4.1.2 研究假设 |
4.1.3 模型构建 |
4.2 问卷设计与发放 |
4.2.1 问卷设计 |
4.2.2 问卷发放与数据收集 |
4.3 样本特征统计分析 |
4.4 游客旅游意向分析 |
4.4.1 平均消费 |
4.4.2 了解途径 |
4.4.3 主要目的 |
4.4.4 游玩时间 |
4.4.5 了解程度及期望 |
4.4.6 旅游纪念品选择 |
4.5 游客感知分析 |
4.5.1 展示形式 |
4.5.2 产品开发期望 |
4.5.3 感兴趣的资源 |
4.5.4 希望的展现形式 |
4.5.5 旅游印象 |
4.5.6 水利资源保护 |
4.5.7 科教态度 |
4.5.8 游中游后分享 |
4.6 游客体验感影响因素分析 |
4.6.1 信度分析 |
4.6.2 效度分析 |
4.6.3 因子分析 |
4.6.4 验证性因子分析 |
4.6.5 因子体验感分析 |
4.6.6 路径分析 |
4.6.7 T检验分析 |
4.6.8 结构方程模型SEM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游客体验感测度的都江堰水利文化开发对策 |
5.1 设计原则 |
5.2 整体构思 |
5.3 旅游开发主题和旅游形象定位 |
5.3.1 都江堰水利文化旅游发展主题 |
5.3.2 都江堰水利文化旅游形象定位 |
5.4 旅游环境方面 |
5.4.1 美化自然景观环境 |
5.4.2 完善基础设施 |
5.4.3 优化旅游服务 |
5.5 水利文化资源开发方面 |
5.5.1 休闲观光产品 |
5.5.2 研学产品 |
5.5.3 夜游产品 |
5.5.4 康养产品 |
5.5.5 文创产品 |
5.5.6 旅游线路 |
5.6 水利文化体验活动方面 |
5.6.1 举办国际国家级水利文化活动 |
5.6.2 打造沉浸式文化演艺 |
5.6.3 新兴科技体验产品 |
5.7 重视营销品牌效应 |
5.8 保障机制建设 |
5.8.1 整合管理资源 |
5.8.2 强化人才支撑 |
5.8.3 联动社会力量 |
5.9 本章小结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未来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的去政治化/政治化 |
二、去政治化与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思潮 |
第一章 90年代以来中国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问题 |
第一节 关于当代电影中现代性主体建构的讨论 |
一、当代电影中的“成长”主题与现代性个人主体建构 |
二、对当代电影中现代性国族主体建构话题的讨论 |
第二节 现代性视角下的电影空间建构及批评 |
一、对左翼电影中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二、对前30年电影中“上海”都市空间表现的批评 |
三、对90年代以来电影中“上海摩登”怀旧性表现的批评 |
第三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启蒙立场、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 |
一、“反封建”主题与“超稳定结构”批判 |
二、启蒙或反启蒙:谢晋评价的争议 |
三、对“第五代”的文化批判与国民性批判的评价 |
四、“第六代”启蒙立场的争论 |
五、现代性立场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四节 现代性视野下对电影中民族主义的反思 |
一、两部电影引出的民族主义批判 |
二、民族主义的“反人性化”与人道主义的人性化 |
三、当代电影超越民族主义战争视角的可行性 |
四、对电影批评中民族主义批判的反省 |
第五节 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中的“人道主义”话语 |
一、人道主义对抗阶级意识 |
二、电影批评中人道主义与英雄主义的冲突 |
三、立足人道主义立场对传统价值观的批判 |
第六节 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反思立场 |
一、对激进反传统立场的质疑 |
二、当代电影批评中的反思现代性立场与传统意识的回归 |
三、当代电影批评中的现代性立场论争:精英主义或平民主义 |
四、现代性反思视角带来的电影批评局限 |
第二章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得与失 |
第一节 针对“第五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一、对“第五代”后殖民书写套路的指认 |
二、关于“自我东方化”及其后果的讨论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视角的进入 |
四、对第五代“大片”的后殖民批评 |
第二节 新世纪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实践 |
一、对“第六代”电影的后殖民批评 |
二、对一些跨国制作的后殖民批评 |
第三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意义和影响 |
一、对“东方主义”叙事模式的挑战 |
二、对回归“中国性”的召唤 |
第四节 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批评 |
一、对后殖民电影批评中“文化冷战思维”的批评 |
二、对后殖民电影批评的“非正义性”的指控 |
三、关于后殖民批评中的“自我悖反” |
第五节 后殖民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
一、以“后殖民性”取代艺术性评价 |
二、以“民族性”取代国族一体性 |
第三章“后革命”电影批评与“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一节 追寻后革命时代电影中的革命“幽灵” |
一、对“第五代”的泛政治化解读 |
二、“第六代”与新的“反抗性”的发现 |
三、关于后革命时期电影中的“类革命”叙事 |
第二节 对“革命时代”革命电影叙事的“再解读” |
一、对左翼电影的“去革命”解读 |
二、对新中国“前30年”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解构 |
第三节 关于“后革命时代”电影中革命叙事的讨论 |
一、电影中革命者形象变化的讨论 |
二、革命电影“去意识形态化”的争议 |
三、回到“革命动力学”的问题 |
四、对当代电影中“倒置的革命叙事”的讨论 |
第四节“共识”的破裂:新世纪电影革命叙事的对立性阐释 |
一、对立性阐释之革命的重新呼唤或革命的消解 |
二、对立性阐释之人民伦理与个体自由伦理 |
三、“大历史”与“小历史”的对抗 |
第四章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政治投射 |
第一节“主旋律”电影批评 |
一、关于“主旋律”电影意识形态策略的探讨 |
二、“政党电影”:对主旋律的一种批评 |
三、主旋律电影的危机及其意识形态根源的讨论 |
四、主旋律电影:作为意识形态操作的反例 |
五、对“全球性主旋律”及“商业主旋律”的批评 |
第二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身体和欲望的关注 |
一、关于电影中的身体规训与身体缺失的讨论 |
二、对中国电影中欲望缺席的批评 |
三、身体和欲望解放背后的“人性化”批评逻辑 |
四、“人性解放”主题与当代电影中的“去道德”倾向 |
第三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对伦理与政治关系的关注 |
一、关于谢晋电影的“政治伦理化” |
二、从政治伦理化到政治情感化 |
三、对新世纪电影“政治伦理化”的批评 |
第四节 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倾向与反体制追求 |
一、批判的“绝对律令” |
二、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去国族化”:对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的解构 |
三、意识形态电影批评的反体制追求 |
第五节 电影批评中的“泛意识形态化”及其后果 |
第五章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性别政治与去政治化倾向 |
第一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对“17年”电影的再解读 |
一、女性的“被看”与女性的“非性化” |
二、女性的“被拯救”或“拯救” |
第二节 对女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导演的性别意识问题 |
二、女性导演作品体现出的女性非独立性 |
三、女性主义:逃脱中的“落网” |
四、女性电影表达的“主题先行” |
第三节 对新时期以来男性导演作品的批评 |
一、女性形象背后的“男性自恋” |
二、女性“同情”背后的“出卖” |
三、“欲望化的女性”折射出的男性性饥渴 |
第四节 女性主义电影批评中的“去政治化”倾向 |
一、女性话语与国族话语、阶级革命话语的冲突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去道德化”倾向 |
第五节 女性表达与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困境 |
一、女性形象描写的困境 |
二、女性主义电影批评的“格式化”路径 |
三、女性主义电影批评在中国语境下的阐释困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与的项目 |
后记 |
(3)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20世纪中国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一、“文学”、“美术”的交融与分立 |
二、现代作家与美术的相遇 |
三、作家言说美术的动机与方式 |
四、现代文学与美术思潮汇通形态 |
五、美术关联的现当代文学研究 |
六、作家美术思想的探索路径 |
七、作家美术思想研究内容概述 |
第一章 “革命”思潮与日常话语——20世纪早期与末期的文学、美术思潮 |
第一节 观念“美术”、“文学”与新文化运动 |
一、“革命”前的美术与文学 |
二、文学与美术的共同“革命” |
三、“革命”与美术、文学的功能化 |
第二节 日常生活、艺术跨界与主体互换 |
一、文学、美术的日常生活书写 |
二、日常生活审美与艺术跨界 |
三、艺术跨界与审美共通感 |
四、艺术主体互换的当代意义 |
第二章 大众化思潮及其现代反拨 |
第一节 大众化思潮中的文学与美术 |
一、大众化奠基:1927—1941年的思潮交汇 |
二、大众化规范:1942年《讲话》的发生 |
三、大众化实践:1949—1976年的发展高峰 |
第二节 现代美术与八十年代文学思潮 |
一、美术、文学的共同“伤痕” |
二、美术与文学的“寻根”思索 |
三、形式的美术先知与文学探索 |
第三章 新月派的美术关联及典型观念 |
第一节 新月派与现代美术 |
一、美术与新月派的关联 |
二、新月派的美术实践 |
三、新月派诗学观念的美术影响 |
四、新月派跨界实践的意义 |
第二节 闻一多的美术文化观 |
一、美术、文学兴趣及互为他者 |
二、美术的中西比较及功能认知 |
三、工艺美术实践与评介 |
四、美术介入下的文学创作与研究 |
第三节 徐志摩的现代美术观 |
一、艺术共通的良好感知 |
二、美术批评与期刊美术设计 |
三、中国美术之路的思考 |
四、与徐悲鸿的美术论争 |
第四章 美术创造与木刻论述——美术视域中的鲁迅、沈从文 |
第一节 作为美术家:鲁迅与沈从文比较 |
一、天性与爱好成就的画家 |
二、书法家的艺术创造 |
三、美术史家的文化思索 |
第二节 木刻艺术:鲁迅与沈从文的思想交汇 |
一、木刻版画与鲁迅、沈从文 |
二、同中有异的地方色彩观 |
三、木刻其他问题的观点交汇 |
第五章 传统绘画及其文学转换——以汪曾祺、贾平凹为中心 |
第一节 文学、绘画关联论 |
一、丰子恺的远近法与写生论 |
二、汪曾祺的小说留白观 |
三、贾平凹的诗性绘画观 |
四、文学绘画关联论的当代意义 |
第二节 美术书写:汪曾祺、贾平凹、丁玲比较 |
一、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美术家形象 |
二、美术书写的文化意蕴 |
三、《梦珂》中的美术书写:丁玲的反差 |
第六章 作家书画与当代书法问题 |
第一节 现代美术与作家书画 |
一、作家书画渊源及其类型独立 |
二、作家书画的现代面向 |
三、作家书画的文化意义 |
第二节 当代书法问题及其精神重建 |
一、“艺术书法”与“文化书法” |
二、当代书法的艺术困境 |
三、“去艺术化”与“再人性化” |
四、书法文化精神重建的可能 |
第三节 当代作家的书法文化观 |
一、当代前辈作家书法文化观 |
二、当代新作家书法文化观 |
三、作家书法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七章 美术思想的文学实践——以留白、地方色彩为例 |
第一节 绘画留白的文学转化 |
一、画论视域中的留白 |
二、文学留白观 |
三、留白手法的现代小说呈现 |
四、文学留白的现代价值 |
第二节 地方色彩:理念、文学呈现及意义 |
一、鲁迅、周作人等的地方色彩观 |
二、“地方”与地方色彩问题 |
三、地方色彩的风景风俗形态 |
四、地方色彩的方言文化形态 |
五、地方色彩的形式技巧形态 |
结语 美术面向: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拓展可能 |
一、读图时代的文学与美术 |
二、现代文学新因素 |
三、文学史书写新思路 |
四、文论研究新场域 |
五、不足之处或未竟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书画艺术问题的作家访谈 |
一、点与线是中国书画的舍利子——就中国书画访谈作家王祥夫 |
二、美是对平庸的一种拯救——与作家李浩笔谈中国书画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4)大汶河水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0 引言 |
0.1 研究现状 |
0.2 研究目的 |
0.3 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
1 水文化视野下的大汶河 |
1.1 大汶河的历史地理概况 |
1.1.1 大汶河流域概况 |
1.1.2 史书记载的大汶河 |
1.1.3 大汶河的源头之争 |
1.1.4 大汶河水系 |
1.2 历史文化之河——大汶河 |
1.2.1 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大汶河 |
1.2.2 汶河古渡 |
1.2.3 齐鲁必争汶阳田 |
1.3 水文化的形成 |
1.4 大汶河水文化的独特内涵 |
2 大汶河物态水文化 |
2.1 水利工程与大汶河 |
2.2 水利工程的奇迹 |
2.2.1 “北方都江堰”—一戴村坝 |
2.2.2 南旺分水枢纽 |
2.3 水利工程兴修的利弊 |
3 大汶河制度水文化 |
3.1 治水文化 |
3.1.1 大禹治汶水考证 |
3.1.2 郭守敬与大汶河治理 |
3.1.3 治水老人白英 |
3.2 管水文化 |
3.2.1 管水文化与大汶河 |
3.2.2 元、明、清水利法规的颁布和水利职官的设置 |
3.2.3 元、明、清水利管理的利弊 |
4 大汶河精神水文化 |
4.1 大汶河与民间信仰 |
4.1.1 与戴村坝有关的民间信仰 |
4.1.2 与白英有关的民间信仰 |
4.2 大汶河与民风习俗 |
5 大汶河水文化的传承和复兴 |
5.1 大汶河水文化的缺失 |
5.2 传承和复兴大汶河水文化的意义 |
5.3 传承和复兴大汶河水文化的可行性措施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选题研究现状 |
二 研究方法与问题意识 |
三 新时期以来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创作概述 |
(一)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民族历史叙事 |
(二) 全球化时代的民族与本土 |
(三) 现代语境中的民族传统 |
(四)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生态关怀 |
(五) 痛苦的现实主义: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底层写作” |
(六) 少数民族女作家的“女性写作” |
第一章 女性与民族国家:多重话语的冲突与耦合 |
第一节 女性作为“中间地带”:消解民族国家叙事的“语法” |
一 打破民族国家叙事的界限:草原母亲的力量 |
二 战争中的民族女性:宏大叙事的“剩余” |
第二节 弥合与分裂:民族叙事与女性话语 |
一 从女人心事到民族史诗:藏民族历史叙事的弥合之路 |
二 蒙古女性的“寻根”之旅 |
第三节 “女神”故事:女性话语与民族认同 |
一 白山黑水间的“女神”:介入民族历史的女性 |
二 流动的女性身份:身份认同的多元与混杂 |
三 “战争神话”:还原民族战争中的女性生存 |
第四节 “穆斯林的葬礼”与“失去的记忆”:协商多重身份 |
一 《穆斯林的葬礼》:民族身份、女性意识与“新启蒙”叙事 |
二 “是谁失去了记忆”:全球化时代的丽江女性 |
第二章 全球化时代少数民族女作家的本土写作 |
第一节 讲故事的女人:女性与民族传统/记忆 |
一 讲故事的女人:鄂温克女人的记忆 |
二 “现代”与“乡愁”:白族“新女性”与民族传统 |
第二节 “边城”女性:对现代性的质询与反思 |
一 遭遇现代的乡土与湘西世界:土家龙船寨的命运 |
二 蛊女、“红妖”与边地小镇:女性与民族传统 |
三 “回看”现代—城市的女人:民族女性的力量 |
第三节 红尘拉萨:全球化时代的本土空间 |
一.拉萨与上海:全球化魅影 |
第四节 延吉与首尔:朝鲜族底层/女性的跨国之旅 |
一 朝鲜族女性底层劳动力的跨国之旅:第一/第三世界的性政治 |
二 可见的女性与不可见的劳动:阶级还是性别? |
三 首尔与延吉:前世与今生? |
第三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文化交流 |
第一节 阅读他者:从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题材创作谈起 |
一 “自然化”的文化他者:从“汉写民”现象谈起 |
二 被叙事“穿透”的他者:不同的“藏婚”故事 |
第二节 自我/他者之间:消融的界限与开放的历史想象 |
一 自我与他者的位移:跨越民族与阶级的认同 |
二 消融的自我界限与开放的历史视野 |
第三节 走向主体间性的文化交流与民族写作 |
一 良性文化交流模式的建立 |
二 文化交流视域下的身份认同与民族写作 |
第四章 全球化时代的女性话语:少数民族作家的女性写作 |
第一节 女性系谱:女性记忆与经验的生产 |
一 “红肚兜”与“盘瑟俚”:女性技艺—记忆史 |
二 爱情、“耗费”与写作 |
三 双重镜像与自恋主体:另一种记忆—写作—生产 |
第二节 反控制叙述:女性写作的策略 |
一 反控制叙事之一:凝视的倒错 |
二 反控制叙述之二:精神分析与女性话语 |
第三节 表象时代的女性写作 |
一 现实?幻像? |
二 “地下电影”:界限的消失与现实主义的介入 |
结语:全球化时代女性意识与民族经验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当代少数民族女作家作品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后记 |
(7)“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水利旅游开发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概况 |
2 建设“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必要性 |
2.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湖北“西部开发”的必要条件 |
2.2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是鄂西生态保护环境的必要条件 |
2.2.1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面临严峻的生态环境压力 |
2.2.2 鄂西圈水利工程建设和水利旅游开发都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
2.3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水利旅游文化开发价值 |
3 “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的水利旅游开发策略 |
3.1 消除行政壁垒 |
3.2 打造水利立体交通网络和旅游线路 |
3.3 跨越省际举行水利旅游文化节 |
3.4 实现鄂西水利品牌的整体定位 |
(8)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时代背景与现状 |
1.1.2 研究的学术背景 |
1.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论文涉及的领域及研究方法 |
1.2.1 涉及的领域 |
1.2.2 研究方法 |
1.3 论文的研究组织和框架 |
1.3.1 论文研究的目标和需要解决的问题 |
1.3.2 论文的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美学与城市滨水区的理论研究 |
2.1 生态美学的形成背景 |
2.1.1 生态意识到生态审美观的发展过程 |
2.1.2 后现代主义营造生态美学时代背景 |
2.1.3 深层生态学世界观的形成 |
2.1.4 生态美学突破传统美学局限性 |
2.2 生态美学及对城市滨水区指导意义 |
2.2.1 生态美学基本要素分析 |
2.2.2 生态美学的基本内涵 |
2.2.3 生态美学对城市滨水区的指导意义 |
2.3 城市滨水区基本概念 |
2.3.1 生态意识下滨水区的演变 |
2.3.2 城市滨水区的含义与特点 |
2.3.3 城市滨水区功能演变过程 |
2.4 城市滨水区设计的新思维 |
2.4.1 兴起城市中滨水区设计的困惑 |
2.4.2 生态美学成就城市滨水区的兴起 |
第3章 基于生态美学的城市滨水区设计研究 |
3.1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程序 |
3.2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目标与原则 |
3.2.1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目标 |
3.2.2 城市滨水区的设计原则 |
3.3 城市滨水区构成要素的设计 |
3.3.1 自然要素 |
3.3.2 人文要素 |
3.3.3 人工景观要素 |
3.3.4 交通要素 |
第4章 基于生态美学的城市滨水区设计实践 |
4.1 项目现有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4.1.1 项目地理位置的基本情况分析 |
4.1.2 气象水文情况分析 |
4.1.3 项目的设计依据 |
4.2 确定基于生态美学的设计理念 |
4.2.1 项目基于生态美学的设计定位 |
4.2.2 确立基于生态美学的设计原则 |
4.2.3 生态美学指导下形成的设计理念 |
4.3 基于生态美学的项目分析与设计 |
4.3.1 基于生态美学的污水处理方案分析 |
4.3.2 基于生态美学的水体设计 |
4.3.3 基于生态美学的种植设计 |
4.3.4 基于生态美学的交通要素设计 |
4.3.5 景观建筑小品与服务设施 |
4.4 设计规划图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对宝鸡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资源和水利旅游开发利用状况 |
2 地域人文特点 |
3 水利旅游的文化品味 |
4 水利旅游经济发展前景 |
5 水利旅游资源开发途径 |
5.1 统一规划, 保护开发 |
5.2 准确定位, 特色开发 |
5.3 秉承浓厚的地域、乡土文化 |
6 结语 |
(10)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引论 |
第一章 当今美国情节系列剧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情节系列剧—美国国内电视绝对的收视主力军 |
第二节 美国情节系列剧未来的发展趋势 |
第三节 美国情节系列剧通过辛迪加市场流行于国外 |
第二章 美国情节系列剧的叙事策略 |
第一节 叙事结构的开放性与封闭性 |
第二节 情节发展的循环性 |
第三节 情节内容的丰富性和煽情性 |
第四节 纪实性叙事和对“梦境”的营造 |
第三章 美国情节系列剧作为一种流行文化的内涵 |
第一节 社会文化层面上情节系列剧类型的意义 |
第二节 话语精神在现实层面上的追求 |
第三节 后现代思潮在电视文化层面上的反映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四、文化品位,现代水利的文化主潮(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体验感测度的水利文化旅游开发研究 ——以都江堰景区为例[D]. 郑琼. 桂林理工大学, 2020(02)
- [2]“去政治化”时代中国电影批评中的政治—对90年代以来电影批评思潮的一次考察[D]. 张卫军. 上海大学, 2016(02)
- [3]20世纪中国作家美术思想研究[D]. 李徽昭. 陕西师范大学, 2014(02)
- [4]大汶河水文化的历史与传承探究[D]. 魏帅. 中国海洋大学, 2013(03)
- [5]多元文化语境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书写[D]. 王冰冰. 中央民族大学, 2012(10)
- [6]大型引黄灌区越镇渠道生态景观设计模式[J]. 黄振华,陈雷,邱信蛟,姜银光,杨玲. 水利规划与设计, 2011(04)
- [7]“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水利旅游开发初探[J]. 黄权生,罗美洁. 亚热带水土保持, 2011(02)
- [8]基于生态美学思想的城市滨水区设计与研究[D]. 刘倩. 湖南大学, 2010(04)
- [9]对宝鸡水利旅游资源开发的几点思考[J]. 赵彩君,武军. 陕西水利, 2009(06)
- [10]美国电视情节系列剧叙事策略与文化内涵研究[D]. 孙潇. 南京师范大学, 20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