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_杨昭明,时盛博,段丽君,张调风

导读:本文包含了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青藏高原,季风,西伯利亚,侧根,冲积扇,主根,水化。

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文献综述

杨昭明,时盛博,段丽君,张调风[1](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春季冷空气次数变化及其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台站1961—2015年春季(3—5月)地面气温观测资料,统计整理了春季各月冷空气过程的强度指数I(含次数)序列,应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区域冷气次数的变化特征及其成因。结果表明:在变化的趋势上,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春季冷空气过程次数的气候变化倾向率为-0.290次/10 a,减少的趋势不显着;柴达木盆地区、南部区的减少趋势与青藏高原东北部一致,东部区的增多趋势与青藏高原东北部相反。在周期变化上,青藏高原东北部和3个分区,3、5、7、8年准周期出现的频次相对较高,25年等其他准周期出现的频次相对较低。1991—2015年(1961—1980年),500 hPa层贝加尔湖地区春季高度值持续偏高(偏低)是导致青藏高原东北部春季冷空气过程次数持续偏少(偏多)的主要成因之一。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巴尔喀什湖至贝加尔湖低压槽、里海至咸海高压脊持续偏强,容易引导北方南下的冷空气从偏西北路径和偏北路径影响中国,青藏高原东北部位于冷空气南下的通道上,冷空气过程次数容易偏多;相反,冷空气过程容易次数偏少。(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27期)

李林,李晓东,校瑞香,申红艳[2](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的异质性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1961-2016年西宁等青藏高原东北部13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南海季风指数、西伯利亚高压指数等大气环流特征量数据,分析近56年来气候变化与高原主体的差异性及其可能的气候成因。研究表明:近56年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暖趋势十分显着,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高达0.39℃/10 a,呈现出叁次明显的阶梯性增高态势,并于1994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虽然经历了2002年左右由少到多的变化,但并未出现明显突变,年降水量具有3年、5年的准周期,而年降水日数微弱减少,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年际波动主要受到东亚季风、高原季风和南海季风的年际振荡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西风环流的作用并不明显,植被覆盖的恢复既是对2002年以来降水量增加的具体反应,同时也对于气候变暖趋势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本文来源于《自然资源学报》期刊2019年07期)

周林虎,胡夏嵩,刘昌义,徐志闻,许桐[3](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4种灌木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特性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开展青藏高原东北部黄土区4种灌木植物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强度试验,探讨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特性关系,为深入研究植物根系固土护坡力学机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西宁盆地长岭沟流域作为研究区,对生长期为3 a的柠条锦鸡儿(Caragana korshinskii)、中宁枸杞(Lycium chinense)、白刺(Nitraria tangutorum)和霸王(Sarcozygium xanthoxylon)4种优势灌木主根和侧根进行室内单根拉伸试验,确定其主根和侧根抗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及其与根径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4种灌木主根和侧根根径、抗拉力、抗拉强度和杨氏模量之间的关系。[结果]柠条锦鸡儿、中宁枸杞、白刺和霸王主根抗拉力分别为侧根的28.45,13.21,11.01,7.35倍,主根抗拉强度分别为侧根的0.67,1.17,0.68,1.22倍,主根杨氏模量分别为侧根的2.00,2.39,2.82,2.48倍。[结论] 4种灌木植物主根抗拉力均显着大于侧根;柠条锦鸡儿和白刺主根抗拉强度小于侧根,而中宁枸杞和霸王主根抗拉强度大于侧根;4种灌木植物主根杨氏模量显着大于侧根,说明其主根相对于侧根不易发生形变,对边坡浅层稳定性贡献亦显着于侧根。(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通报》期刊2019年03期)

田原,余成群,查欣洁,高星,于明寨[4](2019)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一文中研究指出特殊的地理和人文环境致使青藏高原天然水拥有独特的水化学性质并保存着较完整的原生状态,但随着人类活动强度的持续增大,可能导致当地水环境及水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通过对青藏高原存在人类活动的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进行水样采集、分析与测定,并探讨了当地天然水水化学性质的区域差异及其成因规律。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不同边界地区天然水的物理性质、水化学性质和成因均存在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是地理环境、地质条件等综合作用的结果;水样pH的平均值为7.75,总溶解固体(TDS)的均值为171 mg/L,总硬度(TH)的均值为168 mg/L,总体来看水质较好,大部分能够满足国家和世界卫生组织(WHO)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适宜饮用;水样中Ca~(2+)和Mg~(2+)为主要阳离子,HCO_3~-和SO_4~(2-)为主要的阴离子,主要由碳酸盐的风化和蒸发岩的溶解共同控制且碳酸盐岩风化的过程更为强烈;各边界地区天然水中的生物源物质均远低于国家和WHO标准,表明目前这些地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仍较小。(本文来源于《地理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闵秀云[5](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黑碳是化石燃料或生物质不完全燃烧产生的富含碳元素的有机连续统一体,广泛赋存于大气、土壤、沉积物等不同环境介质中,对全球碳循环、地球辐射热平衡、气候变化、土壤生态系统变化、环境质量变化等有重要影响。青藏高原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的地形地貌、特殊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极端脆弱等特性,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地区。与青藏高原其他区域相比,东北部地区受人类活动干扰更为显着,但关于该区域土壤黑碳的环境地球化学研究却十分有限。基于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表层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研及室内实验等工作的开展,深入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的分布特征、土—气交换及特殊生物质黑碳对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本论文取得如下研究结果:(1)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表层土壤主要由碱性壤土构成,土壤电导率和阳离子交换量平均值分别为14.13 mS/cm和13.27 cmol(+)/kg。研究区表层土壤中黑碳总量范围为0.504~74.381 g/kg,均值为5.152 g/kg;烟炱组分黑碳含量范围为0.400~15.200 g/kg,均值为1.719 g/kg。研究区表层土壤总黑碳和烟炱组分黑碳平均含量分别约占土壤总有机碳含量的33.94%和19.99%,且表层土壤黑碳呈现显着的区域分布差异。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与总碳、总有机碳均显着正相关(p<0.01);表层土壤黑碳总量与Ca元素呈负相关(p<0.01),表层土壤烟炱组分黑碳与Ti元素呈显着负相关(p<0.01),而与Zn、Pb、Cd呈显着正相关(p<0.01)。土壤机械组成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的分布,壤土中黑碳总量大于黏土,而烟炱组分黑碳在黏土中较易富集。不同分区的表层土壤黑碳含量存在显着差异,其中矿业区表层土壤黑碳总量和烟炱组分黑碳含量最高,背景区表层土壤黑碳总量和烟炱组分黑碳含量最低。土壤黑碳δ~(13)C_(BC)值的变化范围是-36.92‰~-21.07‰,平均值为-24.62‰,也存在一定的空间分布差异,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可能主要源自C_3植物的燃烧,C_4植物的贡献则相对较小。上述结果表明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可能受生物质和化石燃料来源的共同影响,与青藏高原的“高原效应”(如相对较低的含氧量)、当地居民使用燃料、相对频繁的人为活动(如采矿、工业和运输等)、气候条件等多个影响因素有关。(2)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的气溶胶黑碳含量变化范围是0.184~4.920μg/m~3,平均值为1.135μg/m~3。其中,工业区气溶胶黑碳的平均含量最高,农牧区气溶胶黑碳的平均含量最低;城镇区的气溶胶黑碳平均含量仅次于工业区,盐湖区气溶胶黑碳平均含量与矿业区相似,低于城镇区,但高于背景区。上述研究结果表明该区域气溶胶黑碳可能受排放源、人类活动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共同影响。研究区表层土壤黑碳与气溶胶黑碳之间的线性相关性不显着,表明二者之间可能存在更复杂的非线性相关关系。黑碳的土—气交换模拟结果表明,研究区域黑碳的土—气交换行为确实存在,仅需特别注意模拟计算过程中个别参数的不确定性所导致的结果不确定性。(3)实验室内制备特殊生物质黑碳,模拟黑碳进入土壤不同情景,探讨特殊生物质黑碳对研究区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质黑碳理化性质受热解温度影响,生物质黑碳进入土壤后,对土壤pH值、电导率、阳离子交换量和CHN元素含量等产生明显影响,土壤的微观形貌特征、孔结构和比表面积也随之发生改变,对土壤机械组成有一定影响,而对土壤官能团和矿物组成的影响不明显。因此,在研究青藏高原土壤生态系统时也需关注黑碳对土壤理化性质的潜在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期刊2019-05-01)

刘峰文[6](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先民木材利用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变化的过程、规律和机制是广受关注的前沿科学问题,受到地理学、人类学、考古学等多学科领域学者的高度重视。研究过去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对于揭示人地关系的时空演化历史和规律具有重要的意义,也可为应对当前和未来气候环境变化给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挑战提供借鉴。青藏高原东北部考古遗存丰富,不同空间自然环境差异显着,对全球气候变化相应敏感,是过去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的热点地区。近年来该地区史前时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基于新石器-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农作物遗存和动物遗存的鉴定和分析,从史前人类对动植物资源利用策略的视角在人类定居青藏高原过程与动力的研究取得了突破。然而,由于缺乏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遗址出土木炭遗存的系统鉴定和分析工作,该地区古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策略却并不清晰,是亟待加强的研究工作。该工作可为深入研究青藏高原东北部史前人类生存的环境背景、史前人类适应不同海拔环境的生存策略,以及史前时代不同阶段人类活动对植被的影响提供关键的材料和证据,对理解青藏高原史前时代人与环境相互作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选择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遗址出土的木炭遗存作为研究对象,开展了系统的树木种属鉴定和统计分析工作。共在青藏高原东北部25个考古遗址(包括24个调查遗址和1个发掘遗址)采集木炭样品162份,完成8084块木炭遗存的种属鉴定。结合青藏高原东北部已发表的植物考古和动物考古资料和数据,综合分析了该地区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不同时段和空间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策略。在此基础上,通过与研究区及周边地区高分辨率古气候记录,以及考古学研究资料的对比研究,探讨了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青铜时代人类对木材利用策略的时空变化过程,及其与区域环境、气候变化、跨大陆文化交流和生业模式的关系。基于本文的工作,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与新的认识:(1)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人类对木材资源的利用受到居住地周边林木资源的制约。先民对木材资源的选择很可能存在倾向性,首选针叶树种,其次选择阔叶树种和灌木。(2)青藏高原东北部马家窑文化先民与宗日文化先民对木材资源的采集利用均以针叶树种为主,但种属上存在差异。其中,宗日文化先民主要采集云杉属,而马家窑文化先民主要利用松属。宗日文化先民仅利用了野生沙棘的果实,而马家窑先民则利用了5种果树的果实。齐家文化先民利用的木材资源以松属等针叶材为主,利用的果树种属达到6种。辛店文化先民利用的木材资源中,针叶树种与阔叶树种数量百分比相近。卡约文化先民利用的木材种类中,则以阔叶树种为主、针叶树种为辅,果树利用的种属为7个种属。诺木洪文化先民利用的木材中灌木为绝对主导,未发现果树遗存。(3)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先民对木材资源的利用策略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先民利用的木材资源种属数量逐渐降低。4600-4000 BP,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活在不同海拔地区的先民均将针叶树种作为其主要利用的木材资源,但海拔2800 m左右的先民利用的木材中云杉属最多,而海拔2500 m以下区域先民利用的木材中的松属最多。3600-2300 BP,1700-2100masl、2400-2800 masl和2800-3100 masl区域先民利用的木材资源组合特征分别是阔叶材和针叶材并用为主、阔叶材为主和灌木为主。(4)青藏高原东北部不同海拔地区先民木材利用策略在不同时段呈现出不同特征。2500 masl以下地区,5200-3600 BP先民利用的木材资源中整体上以针叶树种为主,但阔叶树种的比例逐渐增加,3600-2300 BP先民利用的木材以阔叶树种为主。2500 masl以上地区,4600-4000 BP,宗日遗址先民主要以利用针叶树种为主,且其在木材资源中的比例呈现增加趋势。至3600-2300 BP,阔叶树种和灌木分别成为卡约文化先民和诺木洪文化先民利用的主要木材。(5)新石器至青铜时代,青藏高原东北部先民木材利用策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该地区自然植被的空间差异是导致5200-2300 BP人类对木材利用策略出现时空差异的重要原因。4600-4000 BP的气候变化可能通过影响宗日文化区的自然植被变化,进而对其先民的木材资源利用策略产生影响。3600-2300 BP,跨大陆文化交流影响促使人类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定居的空间范围和强度显着增大,尤其是在卡约文化区,导致人类活动对木本植被组成的扰动显着增强,是影响该时期青藏高原东北部人类对木材资源利用空间差异的重要因素。人类生业模式的差异是影响5200-2300 BP研究区先民木材利用策略的另一个因素,以农业生产为主的人群比以狩猎采集和牧业生产为主的人群利用了更多的果树资源。本文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首次开展了系统的木炭遗存鉴定和分析工作,为全面认识史前时代晚期该地区人类适应生存环境变化的植物资源利用策略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撑。此外,本研究也为探讨在史前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流出现和强化背景下,关键节点地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模式的变化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本文来源于《兰州大学》期刊2019-05-01)

高琳曼[7](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河流域冲积扇的沉积演化及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冲积扇记录了水文过程和环境变化,反映了构造活动、气候条件/变化及系统内部调节作用等信息。本文以青藏高原东北部平安盆地内发育的河流冲积扇为例,探讨了半干旱气候条件下以河流动力作用为主的冲积扇沉积特征、演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本研究在野外对沉积剖面进行了详细沉积学(沉积物组成、沉积结构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的描述和记录,采集了 147个粉样样品和15个光释光年代样品,分别用于沉积物粒度分析和光释光年代测试。本文具体结论如下:(1)平安露头厚~22 m,从底部到顶部可划分为六个沉积单元,构成叁个沉积相组合:(a)底部是基质-颗粒支撑的砾石,磨圆度以次圆状-圆状为主,分选较差,发育粗略水平层理和板状交错层理;(b)中部是横向延伸大于150 m、以水平层理为主的砂层,上覆互层的红棕色粉砂和浅黄橙色粗粉砂-砂,夹杂穹状沙丘;(c)顶部是黏土含量较高、块状结构的粉砂,含弱发育的古土壤,颗粒偏细。整套沉积序列揭示了从高能量冲积扇、低能量冲积扇到河漫滩相的沉积环境变化过程。(2)光释光测年结果(钾长石pIRIR290)表明平安露头发育于距今~168 ka-124 ka。其中,砾石沉积为主的高能量冲积扇发育于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MIS 6)。在深海氧同位素6阶段向5阶段转换期(MIS 6/5)和末次间冰期,发育以砂和粉砂为主的低能量冲积扇和顶部的河漫滩沉积。(3)露头中部发育特殊沉积结构的穹状沙丘:形态对称且向上拱起,对称的穹状层理发育。单个沙丘和沙丘组合的宽度和厚度均呈正相关关系,其比值平均值为7.5;表明沙丘的堆积和形成与植物发育有关。沙丘底部较平坦,没有明显的冲刷槽;各个沙丘之间以及同一沙丘不同部位沉积物的粒度分布曲线相似,峰值分布范围窄(集中在56-79μm),为分选较好的极细砂和粗粉砂。因此迭积发育的穹状沙丘可能是在灌丛植物发育的条件下,风动力搬运冲积沙而堆积、形成的沙丘,揭示了半干旱环境中冲积过程和风积过程的交互作用。(4)平安盆地河流冲积扇的发育,可能是对小峡地区沿断层的构造抬升活动的响应:小峡发生构造抬升,河流在小峡地区快速下切,形成峡谷,而在峡谷的上下游发生堆积作用,在上游形成堆积状阶地,在下游发育冲积扇。但冲积扇的沉积特征和演化过程主要受河流冲积扇系统内部的调节作用,同时,也与半干旱背景下的气候变化有关。(本文来源于《南京大学》期刊2019-05-01)

赵雪,侯小琳,周卫健[8](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云杉中记录的过去60年间大气碘含量变化(~(127)I和~(129)I)》一文中研究指出碘是合成甲状腺的必须元素,在哺乳动物的新陈代谢中起关键作用。陆地环境中碘主要来源于大气沉降,但是由于大气碘具有多源性特征且不同来源不易区分,目前大气碘的来源和传输问题仍不清楚。人类核活动向环境中释放的人工放射性~(129)I已远超其天然产量,由于其来源固定、强挥发性和亲生物性等特征,保存在时间序列样品(如沉积物、冰芯、珊瑚等)中的~(129)I被广泛用于示踪其来源和相关大气传输过程等。但中纬度陆相环境仍然缺乏有效的(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方小敏,方亚会,杨一博,叶程程,昝金波[9](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地层新进展及其对亚洲干旱-季风系统演化和风化剥蚀记录的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西宁盆地,以几乎连续堆积的新生代细粒沉积物和产出中国早中新世标准动物群——谢家动物群而着名。此后在其他不同的层位也陆续发现了大量晚新生代不同时代和环境下的动物群化石,为详细研究地层年代、内陆干旱化与粉尘堆积历史、亚洲季风演化、青藏高原东北部隆升过程和河流发育等提供了重要的地层基础。然而,不同研究团队对含谢家动物群化石层位的地层所进行的古地磁年代测定,给出了(本文来源于《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9-04-19)

杨昭明,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10](2019)在《青藏高原东北部强冷空气次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青藏高原东北部68个国家气象站资料,统计了1961—2015年各站和全区月、季、年强冷空气的次数资料,利用气候诊断方法分析了强冷空气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结果表明:在空间尺度上,1961—2015年强冷空气次数全年20站、春季11站、夏季17站、秋季12站、冬季8站,呈显着的减少趋势。在时间尺度上,1961—2015年以来,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减少0.401次,呈显着的减少趋势;该区域夏季和秋季平均强冷空气次数每10年分别减少0.094、0.119次,也呈显着的减少趋势,春季和冬季每10年分别减少0.087、0.076次,减少的趋势不显着。在时段尺度上,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1983—2014年呈显着减少趋势,而1962—1982年仅存在减少的趋势。1961—2015年青藏高原东北部年平均强冷空气次数减少是由年平均最低气温显着升高和年大风日数显着减少而导致的。(本文来源于《气象科技》期刊2019年02期)

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利用1961-2016年西宁等青藏高原东北部13个气象台站气温、降水等气象资料以及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南海季风指数、西伯利亚高压指数等大气环流特征量数据,分析近56年来气候变化与高原主体的差异性及其可能的气候成因。研究表明:近56年来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暖趋势十分显着,年平均气温气候倾向率高达0.39℃/10 a,呈现出叁次明显的阶梯性增高态势,并于1994年前后发生了由冷到暖的突变,同时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年降水量及四季降水量均没有明显变化趋势,虽然经历了2002年左右由少到多的变化,但并未出现明显突变,年降水量具有3年、5年的准周期,而年降水日数微弱减少,降水强度呈增加趋势;该区域气候变化的年际波动主要受到东亚季风、高原季风和南海季风的年际振荡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而西风环流的作用并不明显,植被覆盖的恢复既是对2002年以来降水量增加的具体反应,同时也对于气候变暖趋势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参考文献

[1].杨昭明,时盛博,段丽君,张调风.青藏高原东北部春季冷空气次数变化及其诊断分析[J].中国农学通报.2019

[2].李林,李晓东,校瑞香,申红艳.青藏高原东北部气候变化的异质性及其成因[J].自然资源学报.2019

[3].周林虎,胡夏嵩,刘昌义,徐志闻,许桐.青藏高原东北部4种灌木主根和侧根抗拉力学特性比较[J].水土保持通报.2019

[4].田原,余成群,查欣洁,高星,于明寨.青藏高原西部、南部和东北部边界地区天然水的水化学性质及其成因[J].地理学报.2019

[5].闵秀云.青藏高原东北部地区土壤黑碳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青海盐湖研究所).2019

[6].刘峰文.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石器至青铜时代先民木材利用策略研究[D].兰州大学.2019

[7].高琳曼.青藏高原东北部湟水河流域冲积扇的沉积演化及影响因素[D].南京大学.2019

[8].赵雪,侯小琳,周卫健.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云杉中记录的过去60年间大气碘含量变化(~(127)I和~(129)I)[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9].方小敏,方亚会,杨一博,叶程程,昝金波.青藏高原东北部新生代地层新进展及其对亚洲干旱-季风系统演化和风化剥蚀记录的控制[C].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7届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2019

[10].杨昭明,时盛博,张调风,马占良,李万志.青藏高原东北部强冷空气次数变化特征及其影响[J].气象科技.2019

论文知识图

河西走廊一祁连山及其邻区活动地块划...~2005年沼泽草甸湿地动态变化分...青藏东北缘构造图中国大陆现今地壳运动速度场(相对于...青藏高原东北部共和盆及LG(拉干)...青藏高原东北部活动断裂分布及海...

标签:;  ;  ;  ;  ;  ;  ;  

青藏高原东北部论文_杨昭明,时盛博,段丽君,张调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