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个性化批评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批评,文学批评,柯勒律治,诗歌,传统,本体论,作品。
个性化批评论文文献综述
姚一琳[1](2017)在《媒介批评视域下新媒体“个性化定制新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被称为“智媒元年”的2016年,机器算法对媒体信息分发机制的改变成为新媒体最明显的发展趋势,基于用户兴趣的“算法分发”逐渐成为互联网新闻的主要分发方式。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带来的信息膨胀和碎片化加速了用户对个性化新闻资讯的需求,而基于社会关系来传播信息的社交媒体——微博在历经行业调整后也开始向基于兴趣的垂直化领域发展。与此同时,涵盖“个性化定制”主要元素的个性化资讯客户端和社交应用正成为网民获取新闻最主要的两个渠道。由此,“个性化定制新闻”的媒介形态俨然成为新媒体环境下的热点“款式”,从趋势和渠道上都呈现正态分布。然而在其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中,也滋生了不少值得关注和警惕的问题。本文在媒介批评的视域下对“个性化定制新闻”这一新型媒介形态进行批判式剖析,从形成这一传播形态的技术工具和组织形式这两个方面的媒介维度展开论述,最后立足于宏观理论视野及反思性的价值立场对其合理性发展进行总结展望。笔者肯定个性化定制新闻作为新媒体的热门形态而存在的功能和价值,但在研究思路上跳脱“功能主义传播观”的学术立场,摒弃对个性化定制新闻所依托的媒介秩序及社会认同的合理性预设框架,从社会学、媒介环境学派、批判学派等学术视角中汲取理论营养,从多元路径和健康的怀疑主义出发,对个性化定制新闻的技术迷思进行“祛魅化”地解剖,并从新闻专业角度试图揭开个性化定制新闻传者图像的“非专业面纱”,从而深入剖析个性化定制新闻这一媒介形态的内在逻辑和深层肌理,呈现其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矛盾和悖论。本文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采用了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参与观察法。经研究发现,在技术工具方面,个性化的过滤技术会将受众置于“算法”建立起来的泡沫中,产生以自我为中心的“过滤气泡”效应,从而在受众个人层面制造窄化的“信息茧房”,在社会层面触发“群体极化”的社会效应;另外,算法技术的不成熟导致过滤的欺骗性,算法不透明、标签化、泛娱乐化等都是现阶段存在的非常严重的“伪”个性化定制问题。在组织机构方面,由于个性化定制新闻的开创者基本上是拥有算法过滤技术的科技公司,因此在传者图像上与传统媒体有着大相径庭的差异性,“个性化”的定制路径为受众设置个人议程而忽略公共议程设置的责任,机器算法取代人工编辑的“把关”身份也让人对新闻质量产生担忧,最重要的是技术公司进军传媒业对新闻专业主义的解构,通过嫁接媒体属性的桥梁获取商业利益后最终拒绝将自身定位为媒体行业。最后,笔者从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消费逻辑与公共领域的理论视角对此进行了批判式反思,并冀望通过过滤平台的算法改进、主流媒体的价值坚守、行业部门的监督监管,以及作为受众的用户媒介素养的提升,来共同促进个性化定制新闻的在新媒体发展体系中的良性归位和健康发展。(本文来源于《广西大学》期刊2017-06-01)
吴琪[2](2014)在《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精英文化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大众文化的流行。这种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的最重要之处在于,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并赋予大众文化经验和价值的话语以合法性。大众文化并非是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4-01-06)
牛学智[3](2011)在《“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话语、历史与意识形态》、《思想在人生边上》到《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叁部着作(论文集)约一百万字的文学批评文章。就王春林的产量、批评实践的时间、批评的对象,悉心分析这叁部着作中所隐含的批评思想、批评理念和批评理想,也即这叁部书所构成的王春林个人文学批评史,完全可以成为总结王春林批评思想、文学审美态度、价值取向的理由。但我对王春林的批评实际上一直在"等待"。原因是,王春林才刚过不惑之年,通常所说的学人的可能性也许还正处在巨大的调整期,说不定突然一天王春林就变了,甚至于变得面目全非;另外,批评中的人内心似(本文来源于《五台山》期刊2011年05期)
田茫茫,王艳坤[4](2009)在《浪漫主义批评中的非个性化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诗歌的非个性化理论是英国浪漫主义批评的重要成果之一。在柯勒律治、赫士列特和济慈看来,诗人唯有超越自我个性的局限,才能以博大的精神去体察万物,描绘万物,使笔下的一切生气灌注,千姿百态。而莎士比亚之所以成为伟大艺术的典范,就在于他成功地实现了这种超越,他的艺术是一种非个性化的艺术。(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9年04期)
李梅英,张显翠[5](2008)在《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与新批评派》一文中研究指出"非个性化"理论是艾略特诗歌理论的核心内容,包括艺术情感、传统、客观对应物叁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核心概念。"诗不是表现情感,而是逃避情感;不是表现个性,而是逃避个性。"受"非个性化"诗论的影响,新批评派提出了诗歌"本体论"。"非个性化"诗歌理论在理论发展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来源于《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11期)
牛学智[6](2008)在《“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二十年来,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差不多伴随了文学特别是长篇小说创作从"新时期"到"新世纪"的全过程。在量的积累上,他的批评逐渐显示出了清晰而鲜明的风格,"作品论"中的"细读"品格体现的别样的批评理念,既寄存着他个人的文学理想,也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种"主义"批评的反照镜子。尤其他为新世纪长篇小说立"史"的尝试,从实践的层面,可能给"重写文学史"之后的再重写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方向。(本文来源于《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8年01期)
高兰[7](2007)在《谈弗·雷·利维斯小说批评中的非个性化原则》一文中研究指出非个性化是利维斯衡量其伟大小说和小说家的重要尺度。通过对这一尺度的诠释来捕捉和说明利维斯评价标准的实质,推敲和体味这一标准在其重要评价中所具有的丰富意蕴,这对于我们正确理解和评价利维斯的批评事业无疑是至关重要的。(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07年05期)
蔡徽,陈曦[8](2006)在《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批评理论》一文中研究指出艾略特是20世纪活跃在世界文坛上的伟大作家、诗人和重要的文学批评家。他所倡导的传统观和非个性化的批评理论开创了文学批评的一个崭新时代。本文从艾略特对17世纪两位着名诗人约翰·邓恩和约翰·弥尔顿所持的截然不同的观点着手,从正反两个方面诠释他的批评理论,即在对待传统与创新的问题上提倡的是一种有古有今、传统与创新共存的文学观。(本文来源于《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期刊2006年05期)
朱先树[9](2005)在《在个性化与多样化格局的后面——对当代诗歌的印象批评》一文中研究指出讲堂链接:上一讲中,吕进先生从中国传统诗学的美学角度,谈到了今天的新诗语言与散文语言的多处不同,值得习诗人思考和实践。朱先树从事诗歌评论多年,对中国新诗的发展有着俯瞰性的全面的了解。下面请他谈谈新时期以来对中国新诗的梳理和反思。(本文来源于《诗刊》期刊2005年03期)
朱合欢[10](2002)在《日趋个性化的新批评群体》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20世纪90年代的文学朝着多元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90年代的文学批评也日益摆脱了公共话语。前不久,花山文艺出版社推出了“上海新批评文丛”。 这套丛书的(本文来源于《社会科学报》期刊2002-05-09)
个性化批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市场化原则和消费主义的普及,精英文化日渐式微,代之而起的是大众文化的流行。这种文化观念具有强烈的反传统倾向,它的最重要之处在于,破除了精英文化高贵血统的一枝独秀,并赋予大众文化经验和价值的话语以合法性。大众文化并非是乌合之众享用的文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个性化批评论文参考文献
[1].姚一琳.媒介批评视域下新媒体“个性化定制新闻”研究[D].广西大学.2017
[2].吴琪.大众文化时代文学批评走向个性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
[3].牛学智.“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J].五台山.2011
[4].田茫茫,王艳坤.浪漫主义批评中的非个性化理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5].李梅英,张显翠.T.S.艾略特的“非个性化”诗歌理论与新批评派[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
[6].牛学智.“个性化”理论背景中的文本细读式批评——王春林的文学批评及新世纪长篇小说研究[J].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7].高兰.谈弗·雷·利维斯小说批评中的非个性化原则[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
[8].蔡徽,陈曦.论艾略特的传统观与非个性化批评理论[J].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06
[9].朱先树.在个性化与多样化格局的后面——对当代诗歌的印象批评[J].诗刊.2005
[10].朱合欢.日趋个性化的新批评群体[N].社会科学报.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