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培养成熟论文-滕兆刚,霍宁,岳康

体外培养成熟论文-滕兆刚,霍宁,岳康

导读:本文包含了体外培养成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未成熟卵母细胞,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

体外培养成熟论文文献综述

滕兆刚,霍宁,岳康[1](2019)在《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发育潜能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 vitro fertilization and embryo transplantation,IVF-ET)周期所获卵子均未成熟时,其体外培养发育潜能探究。方法 25例IVF-ET周期所获卵子均未成熟(未成熟卵149枚),通过实验室体外过夜培养所有未成熟卵子(M1期,142枚;GV期,7枚),培养成熟卵子(M11期,98枚)行体外单精子胞内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后进行72h体外培养;回顾性分类统计IVF-ET周期中IVF、ICSI和Half ICSI的正常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比较它们间的差异。结果 IVF周期与Half ICSI周期中的IVF部分在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ICSI周期与Half ICSI周期中的ICSI部分在受精率、正常卵裂率和优胚率均无统计学差异;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与ICSI周期在受精率和优胚率有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与HalfICSI周期中的ICSI部分在受精率和优胚率有统计学差异,在正常卵裂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所获卵子均未成熟周期的未成熟卵子经体外培养能部分成熟,并具有继续发育潜能,但其受精率和优胚率均明显低于体内成熟卵子的相应指标;且他们最终临床结局较差。(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9年08期)

付蕾[2](2019)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不孕症的医学定义为1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30年前全国初婚女性不孕症总发生率约为6. 89%[1]。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晚婚晚育者、卵巢功能不全者、年轻化肿瘤患者等都逐年增多,中国不孕症患者比例大幅上升。2012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发生率高达12. 5%,已接近发(本文来源于《中国妇幼保健》期刊2019年06期)

杨小芹,李杏,白永坤,孙尔维[3](2018)在《MRP8、MRP14及MRP8/14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表型成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髓样相关蛋白8(MRP8)、MRP14及其异二聚体MRP8/14对小鼠骨髓源性树突状细胞(BMDC)表型成熟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及纯化小鼠BMDC,分为对照组、1μg/m L MRP14处理组、1μg/m L MRP8处理组、1μg/m L MRP8/14处理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后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MHCⅡ)的表达情况。结果 MRP14、MRP8及MRP8/14均能促进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40、CD80、CD86表达,MRP14、MRP8均能促进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MHCⅡ表达,且MRP14和MRP8/14促进BMDC表达CD80、CD86的能力强于MRP8。结论 MRP14、MRP8及MRP8/14通过增加BMDC表面共刺激分子的表达而促进BMDC的表型成熟,且MRP8、MRP14及MRP8/14叁者促进DC表达各种共刺激分子的能力不同。(本文来源于《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期刊2018年07期)

段云娇[4](2018)在《uPA与uPAR对体外培养牛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明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与其特异性受体uPAR对体外牛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可能作用,本研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探讨了未成熟的牛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cumulus-oocyte complexes,COCs)中uPA和uPAR的蛋白定位与表达;采用地衣红染色技术研究了体外成熟培养3h、6h与12h后uPA对牛卵母细胞核成熟进程的可能影响;采用竞争性酶联免疫吸附技术检测了体外成熟培养6h后uPA、Amiloride(uPA活性抑制剂)与uPAR一抗对牛COCs和牛卵母细胞中cAMP水平变化的可能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uPAR在牛卵丘与卵母细胞上均有表达,而uPA仅在卵丘细胞上表达。(2)与对照组相比较,添加外源uPA分别处理3h、6h与12h后,牛卵母细胞核成熟进程均被显着延迟(P<0.05);该作用可以被uPA活性抑制剂Amiloride抵消。(3)体外成熟6h后,添加外源uPA能够提升牛COCs与卵母细胞中cAM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着(P<0.05);同时利用Amiloride抑制uPA活性与uPAR抗体阻断受体信号后,uPA对cAMP的促进作用被明显抑制。综上,本研究推测:uPA能够促进体外成熟过程中牛COCs与卵母细胞内cAMP的产生,从而延迟或者阻滞了牛卵母细胞的核成熟进程;卵母细胞内增加的cAMP水平,可能源于卵丘细胞;而uPA是否能够刺激牛卵母细胞自身产生cAMP,还需进一步试验验证。(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王礼宁[5](2018)在《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蛇床子素(OST)对破骨细胞(OC)分化成熟的影响,研究其作用的分子机制;以探究蛇床子素抗骨质疏松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建立破骨细胞诱导培养体系:采用特殊的骨髓单核细胞提取装置分离骨髓单核细胞;观察骨髓单核细胞生长的形态学特征;通过CCK-8法观察骨髓单核细胞的生长特性;通过流式细胞法验证通过此方法获得的单核细胞纯度;通过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染色法(TRAP)和降钙素受体(CTR)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破骨细胞;通过小鼠RAW264.7细胞系构建破骨细胞诱导培养体系:观察RAW264.7细胞系生长的形态学特征;通过TRAP染色法鉴定破骨细胞;使用CCK-8法筛选出对骨髓单核细胞和RAW264.7细胞系均无细胞毒性的10-6mol/L、10-5mol/L浓度组,以溶剂对照组(DMSO)为阴性组,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基(RANKL)组为对照组;使用TRAP染色法观察OST对两种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时TRAP阳性细胞数、融合指数的变化;使用骨陷窝的甲苯胺蓝染色和扫描电镜法观察两种细胞向破骨细胞分化过程中骨陷窝的个数、总面积和平均面积的变化;使用细胞骨架肌动蛋白环(FITC-Phalloidin)荧光染色法观察OST对骨髓单核细胞诱导而来的破骨细胞形态结构的影响;使用吖啶橙染色法观察OST对骨髓单核细胞诱导而来的破骨细胞凋亡的影响;使用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观察OST对RAW264.7细胞系中转录因子NFAT和NF-κB的表达情况的影响;应用q-PCR技术检测OST对RAW264.7细胞系中相关破骨基因NFATcl、CTSK、MMP-9、TRAP、INTE-BETA3、C-SRC 表达的影响;应用 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OST对RAW264.7细胞系中NF-κB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膜p65、IκB、p-IκB、核p65表达的影响。结果:成功建立大鼠骨髓单核细胞诱导破骨细胞的培养体系;大鼠骨髓单核细胞可在体外稳定增殖一周左右的时间;流式细胞术结果显示CD11b在原代大鼠骨髓单核细胞中的表达率高达98.6%,纯度较高;并通过TRAP染色和CTR免疫荧光染色成功鉴定;成功建立小鼠RAW264.7细胞系诱导破骨细胞的培养体系;并通过TRAP染色法成功鉴定。OST可以明显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和RAW264.7细胞系在RANKL刺激下生成的TRAP阳性细胞数和融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浓度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OST可以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和RAW264.7细胞系诱导分化过程中骨陷窝个数和骨陷窝总面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髓单核细胞的骨陷窝平均面积OST组较对照组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浓度组间无差异(P>0.05)。RAW264.7细胞系的骨陷窝平均面积几组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OST还可以抑制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的破骨细胞功能结构的出现;另外,OST可以促进骨髓单核细胞分化成的破骨细胞的凋亡,且高浓度组促凋亡效果更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OST还可以明显抑制转录因子NFAT和NF-κB的启动,同时也下调下游基因的表达,OST组的荧光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抑制效果仍然不如阳性对照组;OST 还可以抑制 NFATc1、CTSK、MMP-9、TRAP、INTE-BETA3、C-SRC 这些破骨特异性基因的表达,除了 Integrin-BETA3、C-SRC外,两浓度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OST可以使得NF-κB信号通路上的IκB的磷酸化和NF-κB p65向细胞核转位,抑制NF-κB信号通路上相关蛋白的表达。结论:本研究证实了蛇床子素可以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的表达而引起NFATc1等相关转录因子的下调来抑制破骨细胞的分化成熟。且OST抑制破骨细胞分化的最佳浓度区间在10-6mol/L-10-5mol/L,为以蛇床子素为有效成分的新药研究进一步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南京中医药大学》期刊2018-03-22)

朱保应,周建,高玉海,石文贵,魏振龙[6](2017)在《低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和矿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比较研究50 Hz 1.8 mT正弦电磁场(SEMF)和50 Hz0.6 mT脉冲电磁场(PEMF)对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和矿化的影响。方法:原代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传代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SEMF组和PEMF组。SEMF组和PEMF组每天接受电磁场处理一次,每次90 min。电磁场处理2 d时,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实时定量RT-PCR检测Ⅰ型胶原(Collagen-1)、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Osterix(OSX)和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的蛋白和基因表达;电磁场处理第6天和第9天时,采用碱性磷酸酶(ALP)试剂盒检测ALP活性;电磁场处理第10天时采用偶氮偶合染色检测ALP活性;电磁场处理第12天时,以茜素红染色观察钙化结节形成情况并作定量分析。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EMF组和PEMF组的Collagen-1、BMP-2、OSX、Runx-2蛋白和基因表达水平均显着升高(P<0.01或P<0.05),且Collagen-1、BMP-2在PEMF组中的mRNA表达量显着高于SEMF组(均P<0.05)。电磁场处理第6天时,PEMF组ALP活性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SEMF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9天时,PEMF组和SEMF组ALP活性均显着高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而PEMF组和SEMF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EMF组和SEMF组偶氮偶合染色面积均大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且PEMF组染色面积大于SEMF组(P<0.05)。茜素红染色结果显示,PEMF组和SEMF组钙化结节染色面积显着大于空白对照组(均P<0.01),且PEMF组钙化结节染色面积大于SEMF组(P<0.01)。结论:50 Hz 1.8 mT SEMF和50 Hz 0.6 mT PEMF均能促进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和矿化,其中PEMF效果更为明显。(本文来源于《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7年06期)

李所,李啸晨,康锦丹,朱海瑛,郭庆[7](2017)在《DNA甲基化抑制因子5-AzaDc对犬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核成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旨在研究DNA甲基化酶抑制剂5-氮-2-脱氧胞苷(5-Aza Dc)对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研究比较添加不同浓度5-Aza Dc(1、2μmol/L)处理不同时间(1、2、48、72 h)观察的犬卵母细胞成熟情况,并通过DNA甲基化的免疫荧光染色,观察5-Aza Dc对DNA甲基化在犬卵母细胞中的分布情况及趋势变化。结果表明:添加2μmol/L的5-Aza Dc处理48 h,所有卵母细胞均脱离GV期,并且与对照组相比显着提高进入GVBD-MⅡ期的比率(28.3%vs.87.1%);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成熟卵母细胞的DNA甲基化染色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核内,并未在细胞质中出现,DNA甲基化程度显着降低,并使染色质凝集。综上所述,添加2μmol/L的5-Aza Dc处理48 h可以通过抑制DNA甲基化水平提高犬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率,短时间的抑制DNA甲基化水平对犬卵母细胞的减数分裂恢复有积极促进作用。(本文来源于《中国畜牧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郭思琪[8](2016)在《小鼠多能干细胞成功体外培养出成熟卵细胞》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期,日本科学家Hikabe等首次在体外以小鼠多能干细胞为材料培育出成熟且具有生育能力的小鼠卵细胞,且培养出的卵细胞在受精后能够发育形成健康的下一代。相关研究成果于"Nature"上在线发表。这一报道为卵细胞发育研究提供了范本,有望促进科学家将类似的技术运用在人类干细胞上。(本文来源于《海南医学》期刊2016年20期)

周国萍,秦似龙,徐野,成彦彬,张水文[9](2016)在《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在自然周期获取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技术(IVM)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性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41例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助孕的PCOS患者,共43个周期。获未成熟卵母细胞482枚,进行体外培养成熟后行单精子卵胞浆内注射,受精后取优质胚胎移植宫腔内。统计其获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和妊娠率。结果 43个周期体外培养成熟卵子320枚、成熟率为66.39%;用于受精363枚、受精329枚、受精率为90.63%卵裂279枚、卵裂率为84.80%,其中40个周期进行了胚胎移植,周期取消率为6.97%,19例患者妊娠,移植周期妊娠率44.18%。结论 IVM技术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期刊2016年10期)

韩丹[10](2016)在《不同浓度褪黑素对ICSI周期中未成熟卵子体外培养成熟及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1.将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加入IVM培养液中,培养ICSI周期中人未成熟卵母细胞,探索不同浓度褪黑素对人类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以及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2.根据对加有褪黑素的IVM液中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与不加褪黑素培养成熟的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分析,初步探索褪黑素在人未成熟卵体外培养成熟中的作用机制。方法1.将来自于ICSI周期中的602枚未成熟卵子随机加入含有不同浓度褪黑素的IVM液中进行培养,培养24h后对成熟的卵母细胞行ICSI受精,ICSI后16-18h观察受精情况,挑选出正常受精卵进行囊胚培养。根据在IVM液中所加褪黑素浓度的不同,实验分为6组(0,10~(-11)M,10~(-9)M,10~(-7)M,10~(-5)M,10~(-3)M),未加褪黑素组为对照组,其余5组为实验组。比较每组中卵子的成熟率,受精率,卵裂率,囊胚形成率以及优质囊胚形成率情况。并且通过a CGH技术对优质囊胚的染色体进行检测,判断非整倍体发生概率。2.将来自对照组中经过IVM培养成熟的13枚卵子和MT=10~(-5)M组中IVM成熟的15枚卵子进行线粒体膜电位的检测。用JC-1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将成熟的卵母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进行染色,在倒置荧光显微镜下,分别在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模块下进行观察,及时拍照。然后用Image J软件测量同一卵母细胞的红色荧光和绿色荧光强度值,得到二者荧光强度比值,通过红绿荧光强度比值来反应线粒体膜电位强度。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10~(-9)M,10~(-7)M,10~(-5)M组优质囊胚率均显着增高(75±4.4%,63.5±5.4%,60±4.7%VS 11.1±5.4%,p<0.05),且10~(-9)M组优质囊胚形成率最高。与对照组相比,10~(-3)M组卵裂率及囊胚形成率均显着降低(73.8±1.2%VS.90.2±0.6%;2±0.2%VS.16.4±0.6%;p<0.05)。本研究共获得30枚优质囊胚,随机选取11枚优质囊胚行a CGH检测(1枚来自对照组,10枚来自实验组),对照组中1枚优质囊胚为非整倍体,核型为49,XX(+1,+15,+17);另外实验组中2枚胚胎染色体异常,分别为46,XX(+11,-15)(10~(-11)M组);和46,XX(-7(q36.2~q36.3))(10~(-7)M组),其余8枚(4枚来自10~(-9)组,1枚来自10~(-7)组,2枚来自10~(-5)组,另1枚来自10~(-11)组)均为正常胚胎。2.与对照组相比,10~(-5)M组成熟卵母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强度比值明显增高(0.58±0.3 VS.0.35±0.17,P<0.05)。结论1.在IVM培养液中加入合适浓度的褪黑素能改善ICSI周期中人未成熟卵母细胞的IVM结果,获得更多的染色体正常的优质囊胚,其中最佳褪黑素浓度为10~(-9)mol/l。2.合适浓度褪黑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改善卵母细胞的质量。(本文来源于《安徽医科大学》期刊2016-03-01)

体外培养成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不孕症的医学定义为1年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性生活正常而没有成功妊娠。据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统计,30年前全国初婚女性不孕症总发生率约为6. 89%[1]。近年来,由于社会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晚婚晚育者、卵巢功能不全者、年轻化肿瘤患者等都逐年增多,中国不孕症患者比例大幅上升。2012年《中国不孕不育现状调研报告》显示:我国育龄人群中不孕不育发生率高达12. 5%,已接近发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体外培养成熟论文参考文献

[1].滕兆刚,霍宁,岳康.未成熟卵体外培养发育潜能探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9

[2].付蕾.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技术研究进展[J].中国妇幼保健.2019

[3].杨小芹,李杏,白永坤,孙尔维.MRP8、MRP14及MRP8/14促进体外培养的小鼠骨髓来源树突状细胞的表型成熟[J].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2018

[4].段云娇.uPA与uPAR对体外培养牛卵母细胞核成熟的影响[D].内蒙古农业大学.2018

[5].王礼宁.蛇床子素对体外培养破骨细胞分化成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8

[6].朱保应,周建,高玉海,石文贵,魏振龙.低频率低强度电磁场对体外培养大鼠颅骨成骨细胞成熟和矿化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

[7].李所,李啸晨,康锦丹,朱海瑛,郭庆.DNA甲基化抑制因子5-AzaDc对犬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核成熟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2017

[8].郭思琪.小鼠多能干细胞成功体外培养出成熟卵细胞[J].海南医学.2016

[9].周国萍,秦似龙,徐野,成彦彬,张水文.未成熟卵母细胞体外培养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性不孕症的临床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6

[10].韩丹.不同浓度褪黑素对ICSI周期中未成熟卵子体外培养成熟及后续胚胎发育的影响[D].安徽医科大学.2016

标签:;  ;  ;  ;  

体外培养成熟论文-滕兆刚,霍宁,岳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