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熔焊成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熔焊成型,分层算法,相交序列,仿真
熔焊成型论文文献综述
赵冬梅,来旭辉,万立中[1](2018)在《柱坐标熔焊成型分层算法研究与仿真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成型加工的模型数据通过STL(Standard Template Library)文件表示,由于逐层堆积的成型特点,分层算法是获取叁维轮廓数据的主要途径。针对现有的柱坐标熔焊成型设备,在总结目前主流分层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对模型分次排序精简的分层算法,逐次对叁角面片进行删减、排序和毗邻关系搭建,最终筛选出完全有效的相交序列,降低了内存资源消耗,提高了分层效率。通过软件仿真和多次分层测试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现代制造工程》期刊2018年04期)
许燕,来旭辉,周建平,薛瑞雷,伊里哈木·阿布都热木[2](2017)在《熔焊成型焊缝质量控制与实验验证》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GMWA堆焊成型系统,包括电源、焊枪、自动送丝机、机械臂、AD信息采集卡等,可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成型参数,进行误差补偿和反馈修正。针对成型过程中的热输入累积和散热不均导致的熄弧端塌陷问题,构建成型质量模糊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通过成型质量模糊控制模块的修正,可以获得堆积厚度均匀的墙体零件,经实验验证该模块的效果良好。(本文来源于《铸造技术》期刊2017年12期)
邓红敏,许燕,周建平,张树哲[3](2016)在《极坐标下熔焊快速成型中工艺参数与焊缝尺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基于极坐标模式的熔焊快速成型设备为实验平台,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这叁个影响焊缝尺寸的因素作为实验研究对象,设计并进行多组实验,通过具体的实验数据总结出各因素对焊缝尺寸的影响。通过BP神经网络的建模,实现对焊缝的焊前预测,总结出该平台下的工艺参数与焊缝尺寸的关系,并强调了它对焊缝轨迹和实验设计的深远意义。(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与研究》期刊2016年05期)
张树哲[4](2015)在《金属熔焊快速成型运动控制系统软件研究开发》一文中研究指出快速成型技术(RP)是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制造技术,该技术基于零件模型数据,采用材料堆积成型,因具有产品质量高、开发周期短等特点得到快速的发展。结合了快速成型与焊接的金属熔焊成型技术,与一般的金属制造相比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零件韧性好、致密度高等特点,成为金属制造业的重要走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金属零件设计的复杂性要求提高,对于金属快速成型机设备的开发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为了更好的成型出具有圆形、圆弧以及复杂曲面的零件,本课题设计了基于极坐标的金属熔焊快速成型设备。本文对运动控制系统操作软件进行研究、开发与运用,设计了金属快速成型运动控制系统软件,该软件集成了数据处理、图形显示和加工控制等功能,通过软硬件的调试使软件达到加工的目的,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简要介绍了快速成型技术中各工艺方法及技术流程,对金属熔焊成型技术现状进行分析。其次,从硬件和软件方面对快速成型系统进行结构设计,软件开发采用Delphi软件,根据软件功能需求将软件划分为数据处理、加工控制和监测显示叁大主模块,细化各主模块中的功能模块并对其中的重要功能模块进行详细介绍,如文件读取、分层处理、轨迹填充、图形显示、运动状态监测、多线程处理等。最后,调试及优化软件,并通过典型的焊接实验,调节焊接电流、电压、焊丝直径、焊接速度等相关参数,探寻最佳参数组合,使其达到焊接质量的最优效果。(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期刊2015-06-30)
徐健宁[5](2009)在《智能金属结构熔焊成型技术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结构在军事、航空航天、汽车和医学等领域得到了广阔应用,使其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智能结构在复合材料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由于金属结构制备和传感器埋入等技术尚未解决,金属智能结构的设计与制造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本文采用一种将光纤传感器在熔焊成型过程中埋入金属结构内部的方法来实现智能金属结构的制造。熔焊成型金属零件由全焊缝组成,其致密度高,满足金属零件的强度和性能要求,而且以焊丝作为熔焊成型的材料,成本低。本文针对GTAW熔焊成型技术的特点和光纤智能金属结构的制造要求,对熔焊成型工艺,熔焊热过程进行了研究。实现了熔焊过程的实时控制,并采用电弧钎焊技术,将保护后的FBG传感器在熔焊成型过程中埋入金属结构中,本文完成的主要工作如下:(1)建立了智能金属结构熔焊快速成型系统,该系统能够实时获取焊枪在成型过程中的位置,根据熔焊成型的要求对焊接工艺参数进行自动调整。成型过程中,能够实现焊机的起弧、熄弧以及送丝机的送丝、停丝的自动控制。同时还可以对光纤传感器的进行保护。(2)在分析金属熔焊成型过程的基础上,对影响熔焊成型的因素进行分析,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作为可控的影响因素。采用二次回归旋转设计,建立了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送丝速度这叁个因素与成型零件几何尺寸的关系模型,并分析了这叁个参数对零件几何尺寸的影响。对一般的金属结构件进行解构,得到了单道多层、单层多道和倾角叁种基本结构,采用实验与建模相结合的方法,找到了相关的控制参数,实现了基本结构的可控成型。(3)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熔焊成型热过程,得到了熔焊成型中的温度分布情况,分析了采用不同的成型轨迹对温度场分布的影响。对得到的金属结构进行金相分析,得到了在金属结构不同位置的金相组织。发现在熔焊金属结构表面组织为快冷的针状马氏体、贝氏体混合组织,而在金属结构内部为类似于正火组织的等轴晶组织,也是因为该原因,在金属结构表面的硬度要高于金属结构内部的硬度。通过拉伸试验可知,采用熔焊成型方法制备的金属结构力学性能达到或者超过焊丝熔敷金属的力学性能,并且在沿焊缝方向可以承受更大的载荷。(4)研究了焊接电压与焊接电流、电弧长度之间的关系,得出了在焊接电压、焊接电流和电弧长度叁者之间的函数关系。设计了基于焊接电压反馈的熔焊快速成型尺寸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通过采集焊接电压来间接测量焊缝高度,并以此焊接电压作为反馈量,通过模糊控制器来实时调整焊接参数以达到控制焊缝尺寸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调整焊接参数并对焊缝尺寸进行控制。明显提高成型精度。(5)提出了一种分段成型-铣削的金属成型技术,将热加工与冷加工结合起来,克服了熔焊直接成型零件尺寸精度不高,表面粗糙度大的缺点,与传统的去除成型技术相比又具有较少的加工余量,使用该方法进行了多种金属零件的制备。获得了较满意的结果。(6)采用实验和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光纤传感器在埋入金属结构过程中的受热与受力情况,确定埋入位置应与熔池距离为5mm。将电镀后的光纤传感器采用感应钎焊的方法封装入一金属块中达到保护的目的,将该金属块在熔焊成型中埋入金属结构,得到了能够感知外部温度变化的金属结构。(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9-12-24)
胡华,张华,李玉龙,徐健宁,张光云[6](2008)在《熔焊成型中堆积轨迹对成型质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分析熔焊成型零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熔焊件表面成型质量评价指标.在焊接工艺参数和路径间距相同的情况下,采用不同的堆积轨迹进行薄板熔焊成型实验,分析轨迹对薄板熔焊成型表面成型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合适的堆积轨迹.(本文来源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期刊2008年S1期)
徐健宁,张华,胡瑢华,张光云[7](2008)在《熔焊快速成型中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几何尺寸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熔焊快速成型过程中焊缝几何尺寸与成型零件的精度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在TIG熔焊快速成型中,首次采用了二次通用旋转回归设计方法设计了试验方案,通过试验数据的统计检验,求出了置信度较高的以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为因子的熔池形状回归方程。(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08年04期)
朱政强,张华,胡瑢华,徐健宁,付明丽[8](2008)在《基于熔焊快速成型零件的组织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基于熔焊快速成型技术的低碳钢零件的组织和硬度进行了研究。采用钨极氩弧焊技术,采用合适的焊接工艺,在Q235母材上进行简单零件的逐层堆积成型试验,并进行了金相分析和硬度分析。试验结果表明:焊缝组织为铁素体+珠光体,中间层的晶粒细小,而顶层组织粗大。因为后一层焊缝对前一层焊缝有热处理的作用,故采用多层焊可以细化晶粒,改善组织,获得成型美观的零件。硬度测试结果表明母材的硬度最低,中间焊道由于后道焊缝的回火作用有所软化以致硬度降低,最后的焊道硬度最高,接近焊材的真实硬度。(本文来源于《焊接技术》期刊2008年03期)
张光云[9](2008)在《TIG熔焊成型中焊缝几何尺寸的建模与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熔焊快速成型是目前能够直接成型金属零件的一种快速成型技术。成型零件由全焊缝组成,组织致密度高,满足使用中的强度和硬度性能要求。由于采用焊接加热热源和焊丝原料,该技术制造成本低,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针对TIG熔焊成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对焊接参数与焊缝几何尺寸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现了对成型焊缝几何尺寸的控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建立了TIG熔焊快速成型系统平台,该系统能够在焊接过程中对焊接设备进行实时监控,满足了熔焊快速成型的要求。2、建立了在一定焊接条件下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叁个焊接参数与单道焊缝熔宽和余高尺寸的BP神经网络模型。利用此模型可以合理选取所需的焊接工艺参数,并能够对该参数条件下所能获得的焊缝熔宽和余高尺寸进行准确预测。3、分析了多道焊缝堆焊时相邻两道焊缝中心间距对焊缝熔宽、余高以及上表面质量的影响,找到了焊缝成型质量相对较好的间距作为多道焊缝堆焊成型的路径间距。4、设计了基于焊接电压反馈的焊缝尺寸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在焊接过程中根据不同的焊接情况做出反应,实时调整焊接电流、焊接速度和送丝速度叁个焊接参数以满足成型零件的尺寸要求。试验结果表明,应用该系统能够提高成型零件的尺寸精度,获得了较好的零件成型质量。(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8-06-13)
胡瑢华[10](2007)在《基于TIG堆焊技术的熔焊成型轨迹规划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智能材料结构在军事、航空航天、汽车和医学等领域的广阔用途,使其越来越成为研究热点。目前智能材料结构在复合材料零件的设计与制造中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对于金属零件或工模具,如何在制造过程中埋入传感器的技术尚没有解决,因此研制一种新型金属零件快速成型方法是智能金属结构制造的关键问题。熔焊成型零件由全焊逢组成,致密度高,满足强度、性能要求,而且以丝材作为熔焊成型的材料,成本低。本文针对TIG熔焊成型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光纤智能金属结构的制造要求,对熔焊成型技术中路径间距、堆积轨迹等进行研究,从而确定适合制备智能结构件的轨迹规划。本文主要完成的工作如下:1、建立一套适合智能金属零件制造的熔焊快速成型系统平台。该系统由熔焊成型执行机构、焊缝质量智能控制硬件以及相关软件组成,集分层、轨迹规划、堆积成型、焊缝质量控制监测和通讯为一体。2、分析STL文件存在的缺陷,并建立STL模型拓扑结构。根据熔焊成型层高变动的特点提出在线采集高度的自适应分层容错切片算法,每层熔焊成型后采集成型件的高度,经过处理后得到下一层的截平面,然后进行分层处理。3、针对熔焊成型零件存在的缺陷,提出了熔焊件表面成型质量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采用实验方法定量分析不同的路径间距对熔焊成型件表面质量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选择合理的路径间距,保证零件成型质量。4、针对光纤智能金属零件的制造要求,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熔焊成型过程不同堆积轨迹、焊接速度和时间间隔对温度场的影响,为熔焊成型轨迹规划提供理论依据。5、根据成型零件的特征,分析不同特征零件可采用的堆积轨迹,并通过实验分析零件成型时不同的堆积轨迹对成型质量的影响,从而选择较适合熔焊成型的堆积轨迹。6、基于VC++编程实现适合TIG熔焊成型的分层处理、堆积规划、数控自动编程以及熔焊成型系统控制软件。在建立的熔焊成型系统上,通过实验验证所研究的熔焊成型轨迹。实验结果表明该研究能获得适合TIG熔焊成型的堆积轨迹。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基于熔焊成型特点,提出在线采集的自适应容错分层算法和熔焊成型件的表面成型质量评定体系。基于该评价体系,定量分析了不同的路径间距、堆积轨迹对成型件表面质量影响,从而得出了适合熔焊成型的路径间距和堆积轨迹。(本文来源于《南昌大学》期刊2007-12-01)
熔焊成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建立GMWA堆焊成型系统,包括电源、焊枪、自动送丝机、机械臂、AD信息采集卡等,可实时采集焊接过程中的成型参数,进行误差补偿和反馈修正。针对成型过程中的热输入累积和散热不均导致的熄弧端塌陷问题,构建成型质量模糊控制策略。结果表明,通过成型质量模糊控制模块的修正,可以获得堆积厚度均匀的墙体零件,经实验验证该模块的效果良好。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熔焊成型论文参考文献
[1].赵冬梅,来旭辉,万立中.柱坐标熔焊成型分层算法研究与仿真验证[J].现代制造工程.2018
[2].许燕,来旭辉,周建平,薛瑞雷,伊里哈木·阿布都热木.熔焊成型焊缝质量控制与实验验证[J].铸造技术.2017
[3].邓红敏,许燕,周建平,张树哲.极坐标下熔焊快速成型中工艺参数与焊缝尺寸的关系[J].机械设计与研究.2016
[4].张树哲.金属熔焊快速成型运动控制系统软件研究开发[D].新疆大学.2015
[5].徐健宁.智能金属结构熔焊成型技术研究[D].南昌大学.2009
[6].胡华,张华,李玉龙,徐健宁,张光云.熔焊成型中堆积轨迹对成型质量的影响[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8
[7].徐健宁,张华,胡瑢华,张光云.熔焊快速成型中焊接工艺参数与焊缝几何尺寸的关系[J].焊接技术.2008
[8].朱政强,张华,胡瑢华,徐健宁,付明丽.基于熔焊快速成型零件的组织性能[J].焊接技术.2008
[9].张光云.TIG熔焊成型中焊缝几何尺寸的建模与控制[D].南昌大学.2008
[10].胡瑢华.基于TIG堆焊技术的熔焊成型轨迹规划研究[D].南昌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