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砂体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层,地区,准噶尔盆地,鄂尔多斯,构型,规律,腾格。
砂体分布规律论文文献综述
周丛丛,白振强[1](2019)在《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砂体分布规律与聚驱效果关系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详细解剖精细解剖了大庆长垣北部四个二类聚驱区块,研究了二类油层砂体空间分布状况。二类油层河道砂体具有"北切迭、中分流、南断续"的分布格局规律。北部二类主要发育切迭型砂体,砂体的连通性好,聚驱提高采收率值高;中部二类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砂体,厚薄砂体交替分布,聚驱提高采收率值低;南部二类主要发育断续分流河道砂,主体砂体内部镶嵌河道砂体,聚驱提高采收率值位于二者之间(本文来源于《化学工程与装备》期刊2019年08期)
苏诗航[2](2019)在《白音查干凹陷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一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音查干凹陷为二连盆地西缘川井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翁特地区位于凹陷的东部。研究区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和地层岩性均较为复杂,岩电响应特征不清,地层对比标志不清,前人在沉积体系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以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一段为研究目的层,以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岩心观察描述、岩心分析化验、钻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开展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地层对比以标准井、标志层为依据,在沉积旋回、次级旋回控制下,将腾格尔组地层划分为腾上段、腾下一段和腾下二段,每段划分叁个砂组。本次研究腾格尔组下一段TX1、TX2和TX3砂组的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借鉴前人在物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碎屑成分和重矿物组合与分布等分析方法,确定翁特地区物源来自盆地东南部斜坡带方向。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物源方向由西南部转变为东南部。研究区目的层段地层水矿化度低,自然电位曲线岩电响应特征不清,无法用于识别岩性和沉积相。自然伽马曲线岩电响应特征相对清楚,但在某些井段也出现了失效情况。因此,测井相分析和砂体识别采用以自然伽马曲线为主、井径和声波时差曲线为辅的综合判别方法。根据岩石的颜色、成分、粒度、磨圆度、分选性、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等特征分析,认为翁特地区的沉积体系包括叁种类型:来自盆地南部临近高地的洪流在湖盆边缘沉积形成洪积扇,入湖沉积形成扇叁角洲;来自东南部方向的河流入湖形成辫状河叁角洲。尽管存在叁种沉积体系,但以辫状河叁角洲为主,亚相以叁角洲前缘为主。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两侧的漫滩席状砂、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翁特地区距离物源区近,湖盆边缘坡度大,河流进入湖泊时流速快速降低,沉积物快速堆积,碎屑物质机械分异作用弱,砂泥岩分异不充分,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混合岩性地层发育。因岩性混杂、岩电响应复杂,砂泥岩识别十分困难。单纯利用读取自然伽马半副点的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砂泥岩,有些井段测井曲线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如:自然伽马幅度异常大,应判断为砂岩,但井径严重扩径;自然伽马幅度异常大,但声波时差测量值很大,测量值甚至超过泥岩。岩电对照分析,这种曲线相互矛盾的井段,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均为无效储集层。为了准确识别出有效储集层、剔除夹层,本次识别过程中,利用各种曲线岩性响应特征综合判断,显着提高了研究区混合岩性的砂岩识别精度。(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田静颖[3](2019)在《白音查干凹陷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二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音查干凹陷位于二连盆地西缘,是一个中生代晚期形成的单断式箕状凹陷,盆地具有北断南超的构造特征。凹限可划分为叁大地质单元,即西部洼陷带、东部洼陷带和两洼之间的毛呼低凸起。西部洼陷形成的时间早,持续沉积的时间长,是白音查干凹限的主要生油区。东部洼陷形成的时间晚,为凹限的次要生油区。翁特地区位于白音查干凹陷东部洼陷带的南部斜坡带,是白音—翁特断裂构造带上的一个叁级构造。研究区位于白音查干凹限东部洼陷带,目的层段为腾格尔组下二段地层,即腾格尔组四至六砂组地层,主要研究内容为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白音查干凹限南部斜坡带沉积体系多,物源方向不明确,存在多物源方向、多种沉积体系交替沉积的情况。物源区地形坡度大,碎屑物质供应充足,沉积时机械分异作用弱,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混合岩性发育,有效储集层识别难度大。针对研究区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前人地质研究成果为基础,以沉积学、测井学等理论为指导,利用叁维地震、钻井取芯、岩芯分析、测井等资料,进行沉积相和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并取得了一些新的地质认识。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二段地层对比标志不清,沉积旋回性不明显,单纯依靠测井资料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容易窜层。本次利用叁维地震资料约束,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开展工作,显着提高了地层对比精度。目的层段沉积体系多,研究证实了前人的观点。但研究认为,洪积扇沉积体系仅在盆地边缘发育,洪积扇规模不大。扇叁角洲沉积体系欠发育,主要沉积体系类型为辫状河叁角洲,工区范围内以发育叁角洲前缘亚相为特征。各种沉积体系的物源方向不同,冲积扇和扇叁角洲沉积体系的物源方向来自南部和西南部,主要沉积体系辫状河流来自东南部方向。针对研究区地层岩性混杂、有效储集层识别困难的问题,本次研究采用多种曲线组合应用的方法来识别砂泥岩,较好地解决了储层识别的难题。(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李晓敏[4](2019)在《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上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音查干凹陷地处二连盆地西缘川井坳陷的北部,是一个中生代沉积盆地。西部洼陷是整个白音查干凹陷中重点的油气勘探对象,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目前已发现有桑合、翁特等多个含油区块。针对白音查干凹陷翁特地区主要目的层段腾格尔组物源方向不清、沉积相和沉积体系类型不确定、岩性复杂、岩电响应特征不清等问题,本次对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上段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体系与沉积相、古地貌与物源方向、砂体分布规律等内容进行了研究。在典型层序界面控制下,应用标志层、骨架剖面、旋回控制、次级旋回控制等方法进行地层对比,采用井震结合的方法校正地层对比结果,建立了全区等时的地层对比格架,将腾格尔组上段划分叁个砂组。应用重矿物资料、地球物理学和沉积学等方法,确定腾格尔组上段物源来自东南方向。通过岩心观察与描述、岩石学研究,认识到目的层段沉积体系包括冲积扇、扇叁角洲、辫状河叁角洲等叁种类型,但本区沉积体系以辫状河叁角洲沉积体系为主,亚相是叁角洲前缘。目的层段地层岩电响应特征不清,根据岩电响应的特点,筛选自然伽马、井径和声波时差曲线作为测井相分析、沉积相研究、砂体识别的基础曲线。通过岩芯相和测井相分析,在剖面相和平面相展布研究的基础上,确定目的层段沉积微相主要为分流河道、漫滩席状砂、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等叁种微相。部分井段自然伽马幅度异常大,但井径曲线却严重扩径,采用读取自然伽马曲线半幅点方法识别出的砂岩不完全正确。根据地层岩电响应特征,砂岩识别过程中采用自然伽马与井径和声波时差曲线组合的方法来识别岩性,解决了砂岩识别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9-05-01)
王俊[5](2018)在《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砂体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浅水叁角洲储层是松辽盆地南部重要开发目标之一,复杂的砂体空间迭置关系造成了该类储层剩余油分布复杂的现状,深化储层内部结构的认识,是该类储层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对陆相沉积储层的构型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曲流河砂体和叁角洲前缘河口坝砂体,关于水下分流河道储层的认识主要集中于水下分流河道复合河道层次,对其砂体内部构型的相关认识尚不清晰,极大的制约了此类储层的进一步开发和剩余油挖潜工作。本文以松辽盆地南部乾安地区白垩系上统高台子油层为例,综合利用岩心、地震、测井和开发动态资料,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建立和沉积微相类型确定的基础上,基于地震沉积学和正演模拟方法对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构型进行了表征,最终建立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的构型模式。基于重矿物组合特征的分析,对区内高台子油层沉积时期背景进行了分析,明确该沉积期物源供给主要来自于盆地西南部保康水系。通过细致的岩心观察描述,结合测井曲线响应特征,综合识别各类相标志,并进一步展开单井相和剖面相研究,详细论述了研究区上白垩统高台子油层发育的沉积微相类型。在地震资料进行相位调整后,建立地震同相轴与岩相的相互对应关系;在典型地层切片上识别出3类主要水下分流复合河道砂体,各类砂体具有不同的地震相特征。复合道内单一河道砂体空间迭置关系可分为3类,分别与6类测井-地质识别标志相对应;根据密井网区测井资料建立6类识别标志的实际地质模型,并进一步基于单一河道组合砂体连接部位的独特地震响应特征,通过正演模拟建立6种单一河道组合正演模型。在密井网区划分结果拟合得到研究区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宽/厚比经验公式的指导下,通过寻找与已建立正演模型特征相符的井间地震响应,完成了非密井网区水下分流复合河道内单一河道砂体的识别。利用对子井资料对单一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部增生体进行了表征,研究区主要发育侧积和垂积2种类型增生体,其中侧积增生体界面产状为6°~10°,垂积增生体界面产状为0°~4°。最终建立了研究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Ⅲ~Ⅴ级构型模式。从剩余油宏观分布的影响因素和控制因素出发,结合研究区目前的剩余油赋存状态,探讨了水下分流河道砂体内不同级次构型要素控制下的剩余油分布规律和特征。(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期刊2018-09-01)
柳妮,张宗斌,叶勇,吴丛文,于景维[6](2018)在《高分辨层序格架内精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精细勘探的要求下,依赖新的方法研究短时间尺度内砂体分布规律是现今的研究热点。以准噶尔盆地东部阜东斜坡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露头、岩心、地震以及测井资料建立高分辨层序地层格架,将相关年代的时间地层分割成具有同步沉积演化序列的等时岩石组合体;利用优选的多种地震属性进行降维处理并融合,将相关时代岩石组合所反映的地震特征进行展现,两者结合恰好将相关时间域内砂体分布进行预测。研究发现,头屯河组SSC1—SSC10内多个砂体由北东-南西向迭置前积,其中厚度较大且连续性较好的砂体为主要勘探目标,预测砂体厚度同钻井钻遇砂体厚度基本一致,研究结果可为相似区域精细砂体预测提供新的思路。(本文来源于《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06期)
杜殿发,郭乔乔,郑洋,张根凯,张雪[7](2018)在《砂体迭置关系与剩余油分布规律》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不同砂体迭置类型下水驱流线及剩余油分布规律不明确的问题,以孤东油田七区西区块的地质条件为基础建立概念模型,利用流线数值模拟方法,对储层内部砂体迭置构型进行深入分析,模拟不同空间迭置类型下的油水渗流状态,观察流线的分布及变化,剖析剩余油的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砂体迭置对流线分布、剩余油的驱替有重要影响作用,剩余油分布呈现迭置区域上部高于下部,边缘区域高于中心区域的规律。流线趋向于保持在原砂体内渗流,泥岩及迭置面的存在改变了流线的方向,造成泥岩、泥岩附近和迭置交界面处易形成剩余油富集区。该研究对认识层内剩余油的分布规律、提高流线驱替效率及油藏开发后期的方案调整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8年04期)
孙启蒙[8](2018)在《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腾格尔组上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位于二连盆地西缘川井坳陷西北部白音查干凹陷南斜坡,凹陷形态狭长,整体为豆荚状,弧背指向北,长轴呈NE~SW展布,具有典型的单断箕状形态和北断南超的特征。其西部洼陷面积大、断层较为发育,圈闭类型多,地层沉积厚,是白音查干凹陷的主体。中原石油勘探局于1993年中标二连盆地白音查干凹陷风险盆地勘探权后正式接该区全面的勘探工作。截至目前,探区已发现了阿尔善组、腾格尔组和都红木组叁套含油层系,油藏类型包括稀油和稠油两种类型。本次研究,在进行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利用钻井、测井资料进行砂泥岩识别,根据识别出的单砂体,计算各小层的累积砂体厚度,为研究本区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奠定基础。综合应用钻井、测井、岩心观察描述以及化验分析资料,确定本区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等特征,并结合本区腾格尔组上段岩石学特征确定岩石类型,认识到研究区目的层段具有近源、快速沉积的特点,是导致地层砂泥岩分异不充分、岩性混杂的主要原因。由于地层水矿化度低,自然电位曲线岩电响应特征不清;靠近盆地边缘的部分井区地层岩性混杂,又造成了自然伽马曲线岩电响应特征不够清晰;由于两种主要的岩性识别曲线不同程度失效,沉积相与砂体识别研究困难。为此,综合应用了井径、声波时差、自然伽马曲线,提取其中的有用信息,较好的将岩性信息刻度到测井曲线上,建立了适合本地区复杂岩性特点的测井相识别图版,解决了复杂岩性地区测井相图版难以建立的难题。本次沉积相研究过程中,以岩心观察、试油试采资料为基础,充分借鉴前人研究成果,通过细致的测井相分析取得以下认识: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西南部为细粒的辫状河叁角洲相,发育水下分流河道、河口沙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达尔其东部地区发育冲积扇相、扇叁角洲相。(本文来源于《长江大学》期刊2018-05-01)
许贵华,林树枝[9](2018)在《厦门岛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分布规律统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厦门岛花岗岩分布广泛,花岗岩球状风化体(俗称孤石)问题十分突出。文章基于某地铁(厦门市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和厦门市轨道交通2号线一期工程),对地铁沿线孤石样本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如下结论:厦门地铁沿线各车站区间内孤石发育率各不相同,孤石风化程度以中风化为主,主要分布在强风化层中,孤石竖向分布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孤石中心高程主要分布在-35m~15m(黄海高程)区间内,孤石厚度集中在0m~4m范围内。(本文来源于《福建建筑》期刊2018年01期)
徐慧子[10](2017)在《涧峪岔油田长6油层组砂体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涧峪岔油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陕北斜坡中部。主要产油层位为长4+5、长6段。油田采用注水开发方式生产,近年来,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加快,水驱效果变差,为了分析原因并调整注水开发方案,进行砂体结构特征及空间展布规律研究显得十分必要。本论文以沉积岩石学、测井地质学、层序地层学为指导,以测井相分析为手段,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确定了研究区目的层位的沉积相类型为叁角洲前缘沉积,并开展单井相和连井相研究,刻画沉积相平面分布特征。依据测井相特征,对砂体进行垂向结构、迭置类型、边界识别等进行研究。根据砂体发育特征,结合沉积微相背景和测井曲线的岩电响应规律,运用基准面旋回原理,对研究区目的层位的砂体进行成因分类。依据沉积相特征,结合砂地比、砂厚、油层厚度分布的统计,确定目的层砂体及有效砂体平面上的展布规律,进而通过油藏剖面分析油气分布规律,利用注采对比剖面分析砂体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长61段的砂体主要为分流河道砂体及河口坝砂体,单砂体具有4种基本垂向结构类型,多层砂体发育多种迭加结构,砂体垂向接触关系有3种,砂体边界的识别主要利用测井曲线差异、砂体厚度差异、砂顶层位高程差异等。运用基准面旋回原理,将本区砂体成因类型分为3大类:分流河道成因、河口坝成因、分流河道与河口坝复合成因。在砂体划分和内部结构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砂体结构对注水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产层砂体与注水砂体的砂体厚度连通比例越大,注水效果越好,多层迭置型砂体的注水效果较好。(本文来源于《西安石油大学》期刊2017-06-19)
砂体分布规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白音查干凹陷为二连盆地西缘川井坳陷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翁特地区位于凹陷的东部。研究区沉积环境、沉积体系和地层岩性均较为复杂,岩电响应特征不清,地层对比标志不清,前人在沉积体系方面的认识存在分歧。本文以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一段为研究目的层,以地质学理论为指导,以岩心观察描述、岩心分析化验、钻井、测井等资料为基础,开展地层划分与对比、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地层对比以标准井、标志层为依据,在沉积旋回、次级旋回控制下,将腾格尔组地层划分为腾上段、腾下一段和腾下二段,每段划分叁个砂组。本次研究腾格尔组下一段TX1、TX2和TX3砂组的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借鉴前人在物源方面的研究成果,应用碎屑成分和重矿物组合与分布等分析方法,确定翁特地区物源来自盆地东南部斜坡带方向。与前人研究成果相比,物源方向由西南部转变为东南部。研究区目的层段地层水矿化度低,自然电位曲线岩电响应特征不清,无法用于识别岩性和沉积相。自然伽马曲线岩电响应特征相对清楚,但在某些井段也出现了失效情况。因此,测井相分析和砂体识别采用以自然伽马曲线为主、井径和声波时差曲线为辅的综合判别方法。根据岩石的颜色、成分、粒度、磨圆度、分选性、沉积构造、粒度概率曲线等特征分析,认为翁特地区的沉积体系包括叁种类型:来自盆地南部临近高地的洪流在湖盆边缘沉积形成洪积扇,入湖沉积形成扇叁角洲;来自东南部方向的河流入湖形成辫状河叁角洲。尽管存在叁种沉积体系,但以辫状河叁角洲为主,亚相以叁角洲前缘为主。主要沉积微相类型为水下分流河道、河道两侧的漫滩席状砂、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翁特地区距离物源区近,湖盆边缘坡度大,河流进入湖泊时流速快速降低,沉积物快速堆积,碎屑物质机械分异作用弱,砂泥岩分异不充分,泥质砂岩和砂质泥岩等混合岩性地层发育。因岩性混杂、岩电响应复杂,砂泥岩识别十分困难。单纯利用读取自然伽马半副点的方法无法正确识别砂泥岩,有些井段测井曲线出现了相互矛盾的现象。如:自然伽马幅度异常大,应判断为砂岩,但井径严重扩径;自然伽马幅度异常大,但声波时差测量值很大,测量值甚至超过泥岩。岩电对照分析,这种曲线相互矛盾的井段,岩性多为泥岩、砂质泥岩、泥质砂岩,均为无效储集层。为了准确识别出有效储集层、剔除夹层,本次识别过程中,利用各种曲线岩性响应特征综合判断,显着提高了研究区混合岩性的砂岩识别精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砂体分布规律论文参考文献
[1].周丛丛,白振强.大庆油田二类油层砂体分布规律与聚驱效果关系影响研究[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9
[2].苏诗航.白音查干凹陷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一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9
[3].田静颖.白音查干凹陷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下二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9
[4].李晓敏.翁特地区腾格尔组上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D].长江大学.2019
[5].王俊.乾安油田高台子油层砂体构型及剩余油分布规律[D].中国石油大学(北京).2018
[6].柳妮,张宗斌,叶勇,吴丛文,于景维.高分辨层序格架内精细砂体分布规律研究——以准噶尔盆地阜东斜坡区中侏罗统头屯河组为例[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7].杜殿发,郭乔乔,郑洋,张根凯,张雪.砂体迭置关系与剩余油分布规律[J].特种油气藏.2018
[8].孙启蒙.白音查干凹陷达尔其地区腾格尔组上段沉积相及砂体分布规律研究[D].长江大学.2018
[9].许贵华,林树枝.厦门岛花岗岩球状风化体分布规律统计分析[J].福建建筑.2018
[10].徐慧子.涧峪岔油田长6油层组砂体特征与油气分布规律研究[D].西安石油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