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社群大小的敌友指数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杨玉飞[1](2021)在《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传承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成就一次又一次地震撼了世界,改变了世界各国、特别是西方国家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固有成见,中国共产党的治国理政问题越发成为一个“显学”。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是深刻植根于中国历史和文化环境的。中华优秀政治理念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与智慧象征,构成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经验源泉。中国共产党是在对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不断传承和发展中,实现国家的富强发展之路的。中华优秀政治理念已经融入到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多个层面,深刻体现出中华优秀政治理念发展的内生性、动力性与时代性逻辑。本文致力于分析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内在关联,探讨中国共产党如何传承发展中华优秀政治理念。本文系统运用了包括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等各种理论资源,结合相关历史经验材料与数据,充分运用文本分析法、历史分析法以及比较分析法等相关方法。深入探讨了中国共产党在政权、政党以及国家治理层面与中华优秀政治理念之间的密切联系。通过系统的政治类型学以及严密的历史发生学而分析,本文深刻地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传承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主体内容与基本对象,运用历史发生学解释逻辑与政治效用评价逻辑,探讨了二者间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从而剖析出中华优秀政治理念得以延续至今的生成原因与演化动力,解读出中国共产党为何要传承、且加以驾驭并发展的政治考量。通过系统性地阐释,本文提出了“民本思想”与“人民为本”、“权威一统”与“全面领导”、“天下一家”与“命运同体”等三组政权层面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为天下先”与“复兴使命”、“严于修身”与“党性锻炼”、“忠信为本”与“党纪铁律”、“爱民近民”与“群众路线“”、“知行相资”与“与时俱进”等五组政党层面的传承与发展关系;“重贤用能”与“德才兼备”、“事要相合”与“总揽全局”、“民殷国富”与“共同富裕”、“和合文化”与“和谐文化”、“德法相济”与“德法共治”、“安国保民”与“党管军队”等六组国家治理层面的传承与发展关系。中国共产党诞生于中国文化沃土,是映衬着中国文化底层智慧逻辑的历史性产物。中国共产党在未来的治理实践中,应不断构建并完善中国共产党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治理体系(政治逻辑体系、制度逻辑体系以及政策逻辑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全面推动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传承与发展,强化中国话语体系的理论自觉。
孙可文[2](2021)在《“伊斯兰国”对东南亚的渗透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许凯[3](2020)在《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研究》文中指出计算机生成兵力(Computer Generated Forces,CGF)是作战仿真领域的关键前沿技术之一。意图识别行为是CGF认知行为建模的重要研究方向,可有效解决现有模拟仿真系统中CGF行为模式固定可预测、对抗与协同能力不足、态势分析与处理水平低等问题。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是考虑战场竞合关系条件下,对一般意图识别行为的泛化研究,有助于CGF更富策略性地识别敌友作战意图。研究面向CGF的策略型意图识别理论对于提升CGF态势感知能力及在此基础上的智能决策与人机交互水平具有重大意义。论文的主要贡献如下:(1)构建了围绕假说空间动态识别与推理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通过分析作战仿真系统中CGF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的建模需求与认知行为基础,明确了策略型意图识别在态势感知中的地位作用与影响因素,提出了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在认知行为模型架构上的两类实现方式,构建了围绕假说空间动态识别与推理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梳理总结了与其他认知行为的信息交互关系。(2)提出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非对抗非合作意图识别方法,可有效用于动态网络阻断决策问题针对意图识别与规划决策等其他认知行为的综合应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非对抗非合作意图识别方法,分别采用粒子滤波方法实现意图高效推理,采用启发式和逆强化学习方法对被识别者决策行为进行建模。基于意图识别方法解决动态网络阻断决策问题,提出基于主观置信的阻断资源分配方法、动态网络阻断模型的重构方法,实验结果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有效性,较好提高了识别与决策质量。(3)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欺骗路径规划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意图识别中欺骗行为建模问题针对现有意图识别方法缺乏欺骗行为表示与推理能力的问题,以路径规划问题为应用背景,提出了一种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欺骗路径规划方法,较好地解决了意图识别中全局优化、资源可控、不同概念可叠加的欺骗行为建模问题。特别地,针对大地形上的计算效率问题,结合基于子目标图的空间表示方法改进已有方法,实验结果证明了方法的可扩展性及有效性。(4)提出了一种采用混合整数规划的策略型意图识别建模方法,可有效用于对抗条件下的单方控制与双方博弈问题建模针对对抗条件下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采用混合整数规划的策略型意图识别建模方法,可有效用于对抗条件下路网阻断决策问题中的单方识别控制与双方识别博弈。其中单方识别控制包括面向识别者的意图模糊消解模型和面向被识别者的意图模糊增强模型,双方识别博弈则基于双层混合整数规划进行描述。实验结果证明本文所提方法在控制识别过程、实现双方博弈的有效性。(5)提出了层次化协同行为模型和一种基于时间约束模型的策略型意图识别算法,解决了环境部分可观情况下的队友意图识别与协同问题针对合作条件下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意图识别的层次化协同行为模型和一种基于时间约束模型的策略型意图识别算法,着重分析了行为树与意图识别研究中常见的与或树、分层任务网以及正式语法等表示模型的转换关系,解决了环境部分可观情况下的队友意图识别与协同问题。最后,论文对研究工作进行了深入总结,并给出了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研究问题和理论方法。
吴帮吕[4](2020)在《基于网络特征融合的链路预测算法研究》文中提出链路预测在病毒传播预测、交通流量预测、好友推荐、检测欺诈交易等不同领域发挥着实际应用价值,研究高鲁棒性、高准确率的链路预测算法是一项有实际意义的工作。传统的链路预测算法大多以节点间的相似性为依据,难以适应不同领域具有不同特征的网络。为了提高预测精度,增强预测算法的鲁棒性,论文利用网络嵌入技术学习网络的低维稠密表示,并结合网络特征,利用社区结构信息,社区关系和共同邻居社区信息,研究融合网络特征的链路预测算法。论文主要工作如下:(1)论文在分析近十几年来代表性的链路预测算法基础上,复现了五组如Salton指标等共计17种具有代表性的链路预测算法,通过实验对比,发现上述方法在对不同网络进行预测时,表现出的性能差异较大,进而分析了影响预测效果的因素。(2)利用网络嵌入表示,提出了一种融合网络特征的链路预测算法(LP-NFNE)。首先利用网络嵌入技术node2vec得到描述节点拓扑位置的特征,并将其与网络特征融合,构造描述边特征的特征向量;分类器采用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训练,进而实现对未知边的预测。最后,采用USAir等12个公用网络作为实验网络,与17种代表性链路预测算法进行实验对比,验证了本文算法的性能和鲁棒性更好。(3)提出了一种结合社区关系和共同邻居社区信息加权的链路预测算法(CER)。论文研究了利用网络特征信息改进基于节点共同邻居定义相似性方法的思想。论文提出一种融合社区关系和共同邻居社区信息加权的链路预测算法,该算法结合节点的相似性、节点所处社区间的相似性、节点共同邻居的社区信息三个信息来度量两个未知节点的链接概率,以提高预测效果。最后,在USAir等9个具有社区结构的网络上与Salton指标等四组基线对比,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易亮[5](2019)在《话语创新与两岸语境融合 ——以“两岸命运共同体”为视角的分析》文中提出自2007年“命运共同体”的字眼首次出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以来,该概念就开始频繁被大陆运用至对台政策宣示当中。特别是“十八大”之后,命运共同体概念的受重视程度有增无减,不仅屡屡被大陆用来表述两岸关系,而且逐渐拓展至其它领域,以致于延申出诸如“中巴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等一系列新论断、新主张。对于如此重要一个概念,大可从政治、社会、历史等诸多角度展开解读。但是,考虑到“命运共同体”在原初层面首先表现为一种政治话语,所以以语言作为面向进行研究自有其特殊的意义。当然,语言的面向也不少,比如词源、断句、修辞等等,本文选取的则是其中的语境。这不仅是受Wodak的话语历史观、福柯的权力谱系学以及马林诺夫斯基的语境主义之启发,而且还考虑到两岸在语言形式上几无实质差异的事实。也就是说,尽管两岸使用的是同样的“命运共同体”,但两者之间肯定存有差异,而这些差异更可能来自于语境,而非字面。一旦选择了语境研究作为面向,那么就必须找到相应的话语分析工具予以支持,而系统功能语言学正好合适。因为,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话语分析理论框架,系统功能语言学将语篇分析和语境研究统合进一个系统内加以把握,这为比较研究两岸在命运共同体概念上的不同政治语用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分析视角。所以,本文也以此为基础将关注点聚焦于话语创新视阈下的两岸语境融合问题。当然,这同时也表明了论文的主要创新点:一是研究视角上的独特性,即以语境作为切入点;二是方法论上的独到性,即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作为分析工具。在此基础上经研究发现:现代汉语中的“命运共同体”内涵丰富、外延甚广,两岸在实际语用时表现出不一样的侧重,反映了截然相反的意图。大陆方面侧重于以“命运共同体”为理念,系牢双方间的文化情感纽带,营造“两岸一家亲”的宏观语境;台湾方面则倾向于以“命运共同体”为幌子,试图人为割裂双方间的历史文化连接,建构有利于“台独”的宏观语境。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除了一些人的刻意误导外还与台湾独特的历史文化、社会心理和政治民主化经历存在很大关系。所以说,从语言的角度来看,大陆弘扬“两岸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是一次以话语创新为方式化解两岸语境冲突,推进双方语境融合的伟大实践,属于对台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这一工作既要坚持原则、站稳立场更要开拓思路、把握主流,才能更有效地讲好“大陆故事”,传播好“大陆声音”。
李丽[6](2018)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已经成为西方国家推销其意识形态的主要媒体工具。“能否顶得住、打得赢,直接关系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和政权安全”。因此,如何将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最大正能量”;如何抢占思想舆论制高点,在多元中立主导、在多样中谋共识、在多变中定方向,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基于问题意识,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运用文献研究法、理论与实践结合法和多学科交叉研究法,厘清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构成要素、生成过程,并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新发展,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提升对策。全文共五章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主要内容是厘清基本内容,夯实学理基础,重在研究解决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什么”的问题。首先,在系统梳理相关概念的基础上,从“话语”的角度提出网络思想教育话语权是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在网络空间的主导力、影响力和传播力;本质是思想引领权、价值塑造权和话语主导权;主要特征是话语内容的权威性、话语表述的大众性、话语影响的持久性和话语传播的广泛性;构成要素是网络议题设置权、网络舆论引导权、网络交锋主动权和网络空间治理权。其次,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思想进行系统梳理,尤其是总结提炼出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由网络舆论观、网络安全观、网络利益观和网络治理观四个部分构成,实现最新理论成果介入;此外,对传播学中的议程设置理论、传播过程理论、“把关人”理论、意见领袖理论进行梳理。第二部分(包括第三章)的主要内容是探究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主要因素、生成过程和形成机理,重在从动态、过程性角度探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如何生成”的问题。首先,基于传播过程理论(5W),分析了影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主要因素包括话语主体的主导力、话语内容的说服力、话语方式的亲和力和话语载体的辐射力;提出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阶段包括网上互动、价值博弈、主体主导和客体内化四个阶段;凝练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形成机理包括形成上的多元耦合机理、过程上的引领认同机理、结果上的整合共生机理。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的主要内容是聚焦现实境遇,提出提升对策,重在针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机遇、挑战、困境提出对策。首先,从国际地位看,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从历史方位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从理论基础看,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益成熟;从技术支撑看,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些都为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提供了机遇和条件。然而当前,“西强我弱”的整体格局没有改变,西方话语霸权和多样化社会思潮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且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有待完善、话语主体和话语载体建设亟待增强等因素都极大的影响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基于此,本文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提出提升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总体思路、主要策略和具体任务,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总之,本文认为,新时代牢牢掌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应以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为指引;以“培育向上向善网络文化、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为方向;以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话语体系、加强话语主体和载体建设为主要策略;以争夺和抢占网络议题设置权、网络舆论引导权、网络交锋主动权和网络空间治理权为具体任务,加强互联网内容建设,营造清朗网络空间,凝聚正能量。
夏晓娟[7](2018)在《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文中研究指明梅内姆执政时期(1989-1999年)是阿根廷社会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对阿根廷的发展具有历史性意义。尽管受到新自由主义改革的负面影响,但在国内外系列利好因素的推动下,阿根廷民主政体保持相对稳定,政治民主化取得积极成效,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军事改革有利于军政关系的调整,政府变被动为主动,将军队归置到民选政府体制之内,肃清了威胁民主政体的军方威权因素;法制革新强化了对行政权力的规制,有利于促成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有效制衡局面的形成;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有利于公民权利的维护,体现出民主在基层的稳步推进;政治文化得以扬弃,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如政界高层协商与合作的加强,民众依法维权意识的普及,政府之民众民主价值观养成教育的开展等,均体现出民主化已深入国民意识之中。
王峥[8](2017)在《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研究在国际关系理论、外交学理论以及政治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性地建构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分析框架,即从双边关系的整体来看(第一层次),双边关系中领土争端问题的性质和程度构成了关系的内环境因素,双边关系行为体的权力条件和指标性关系条件构成了关系的外环境因素;从双边关系行为体自身的角度来看(第二层次),关系行为体内部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构成了行为体自身的内环境条件,行为体与外部国家的关系情况构成了行为体的外环境条件。以争端水平为标志的内环境条件决定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密切度高低,以情境结构为特征的外环境因素影响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稳定与否,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正是在双重环境的制约与作用下,在关系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演变出不同的关系样式和状态。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同种领土争端的双边关系会存在关系状态差异性?影响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因素是什么?研究对象是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本研究的案例是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运用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理论框架分析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差异性的原因,是本文的基本思路。论文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本研究的背景知识、文献回顾以及理论视角和方法论等。第一章是论文的理论框架部分,主要分析了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理论的逻辑结构和双环境框架,然后在此基础上梳理了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重环境条件及其对双边关系状态的影响机制。第二章是论文的历史回顾部分,主要介绍了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发展历程,以及三对双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演变进程。第三章主要分析冷战后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状态以及特征,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描述性分析。第四章分析了影响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中越关系和中马关系的主要因素,从多重纬度解析双边关系发展的影响机制。第五章是论文的理论验证部分,也是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差异性的解释性分析,分别从南海争端产生时间的先后差别以及关系双方围绕南海争端进行博弈的程度来分析南海问题对双边关系的影响,然后从关系双方的内部性权力条件和外部性关系条件分析外环境对关系的作用。第六章主要对影响南海争端下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和系统因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总结了三对双边关系未来演变的基本路径。结语部分主要对本文的分析过程进行总结,回答本研究的主要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学识性的理论再思考和政策性建议。
曾召国[9](2012)在《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经济学因疏离伦理学而出现的“贫困化”趋势是备受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道德伦理因素是能够对人类行为产生实质性影响的真实力量,因此,完全将它们排除在经济学的理论视野之外,必然会损害经济学本身的的价值和实践相关性。最近几十年来,作为对这一趋势的消极反应,许多学者提出必须以恰当的方式恢复经济学与伦理学之间的联系,重建经济学的伦理之维。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是这一研究进路中的灵魂人物。40余年来,森以一系列极富原创性的研究成果,将重建经济学伦理之维这项重要的学术事业带入了一个全新的境界。森的相关研究实际上可以被解读或诠释为一个严整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该体系由五大既相对独立又紧密联系的理论板块所构成:一是森对主流经济学理性观——尤其是“自利最大化”理性解释——的理论批判,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宽泛”理性观。森在这方面的基本观点是,人类具有多样化的动机类型,或者说,人类的实践理性具有自由而开放的秉性。人们不仅可能基于自利而行动,也可能形成超越自我利益的其它目标,还可能做出超越自我目标的选择。因此,经济学不应该以任何机械的公式来概括理性,而应该将理性宽泛地理解为行为者“合理的自我省察”。森的“宽泛理性观”,不仅是对“自利最大化”假设的反叛,也是对盛行于道德和政治哲学中的各种理性观念的反叛。此外,森还提出,在人的理性与自由之间存在紧密的互依关系。这一认识为森在发展观方面的一个重要论点——人的能动性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奠定了基础。二是森立足于“信息基础分析方法”,对三种重要的规范伦理学——功利主义、诺齐克的“便觉约束权利观”和罗尔斯正义理论——所做的系统批判。三是森提出的一种既区别于(功利主义所示范的)传统“后果论”又区别于“义务论”的规范评价框架,即森所谓的“广义后果论”。它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其一,拒斥所谓的“顶端后果”,主张将评价聚焦于包容更丰富信息的“综合后果”;其二,拒斥“位置中立”的客观性观念,代之以“位置依赖的客观性”观念,并以此说明“综合后果”评价能够容纳各种“行动者相对性”价值;第三,反对将价值排序的完备性作为后果论的先验要求,主张不完备排序的可允性。在森的整个经济伦理思想体系中,这一评价框架占据着统摄全局的“元理论“地位。四是森的多元主义道德价值或道德“善”理论。森区分了四种具有内在意义的价值或“善”,即:“福利成就”、“福利自由”、“能动性成就”与“能动性自由”。它们之间有着极为复杂的联系。其中,主要被用来表征个人“福利自由”的“可行能力”概念,是森提出的着名“可行能力发展观”的理论基石。五是森的“可行能力发展观”。它最集中地展现了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的实践相关性。其要旨是:在规范性层面,发展的根本目标与最终评价尺度,应该是人们享有的可行能力或真实自由;在经验性层面,以人们的能动性为纽带,以各种必要的社会安排与公共行动为条件,人们所享有的各种不同类型的可行能力或“真实自由”之间,能够形成互补互促的因果性关联。在此意义上,发展的根本动力是人的能动性,发展的主要手段是不断扩展人们享有的各种具体自由或“工具性自由”。在可行能力视角下,饥荒、贫困、经济不平等和社会正义问题,以及包括市场、公共行动、民主在内的多种制度要素的价值,能够得到恰当的评价。这五个理论板块,构成了阿马蒂亚·森经济伦理思想中最根本、最抽象、最具创造性的部分。从内容上看,它实际上由森在理论上的“三破三立”所构成,即:“破”主流经济学的理性选择假设,“立”其“宽泛理性观”;“破”三种最具影响力的规范伦理学框架,“立”其“广义后果论”评价框架;“破”聚焦于GDP或人均收入增长率、工业化或现代化水平、技术进步或资本积累率等物化目标的传统发展观,“立”其“可行能力或自由发展观”。在这一思想体系中,一以贯之的思想精髓体现为三点:一是森强调人类理性能力的开放本性,主张确立“伦理相关的的动机观”;二是森倡导聚焦于“可行能力”,主张确立“伦理相关的社会成就观”和发展观;三是重视“人际依赖性”,主张建构面向实践的经济学与伦理学。森的经济伦理思想体系,为那些试图恢复经济学与伦理学两大智识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的研究者,以及那些试图对当代西方道德和政治哲学做出批判性反思的研究者,提供了一种值得重视的、视野开阔的分析框架。
李成[10](2011)在《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文中研究指明保障少数民族平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是我国宪法平等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50年代,我国提出在高等学校录取中间对少数民族考生执行成绩稍差,得从宽录取的录取优惠政策。经过60余年的发展演变,业已形成一套较为成熟的优惠政策体系。我国高等学校录取中针对少数民族的优惠政策建诸于对少数民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高等教育水平整体落后于汉族的基本判断之上。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被认为具有天然的正当性。然而,此项优惠政策以个人与生俱来,与后天努力毫无瓜葛的民族成分作为调配高等教育资源的指向,又存在着如何与宪法民族平等条款和公民平等权利条款相协调的理论与实践问题。应当看到,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是以实质平等克服形式平等的内在缺陷,真正落实宪法和法律有关各民族一律平等,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民族关系的必然要求。录取优惠政策虽立足于个人“民族”,但政策的授益性质没有产生损害少数民族或汉族公民人格尊严的法律效果,并不构成民族歧视。此外,结合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理论与政策的历史演进路径,实现各民族间的事实平等是中国共产党民族平等政策的重要目标;各民族间事实平等的实现方式有赖于处于相对优势地位的汉族向处于相对劣势地位的民族同胞做出暂时的牺牲。这也是我国宪法有关“各民族一律平等”条款的应有之意。在这个意义上来说,高等学校录取中间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录取优惠并不与宪法平等的规定相抵触。基于个人民族成分的录取优惠政策是特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一种临时的特别考量,其实施需要相应的社会土壤。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整体水平落后于汉族,少数民族在占有教育经费、师资、教育设施等方面的不足以及语言上的先天劣势为高等学校录取中间针对少数民族考生设置的优惠政策提供了实施的社会基础。与此同时,现行以优先录取和加/降分为主要形式的录取优惠政策已经实施多年,但并未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考虑引入配额制等措施以快速改善少数民族高等教育的落后局面。
二、社群大小的敌友指数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社群大小的敌友指数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传承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评阅小组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
答辩决议书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依据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和中华优秀政治理念契合性研究 |
(二)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政治理念的认识发展史研究 |
(三)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政治理念的策略和原则研究 |
(四)研究的拓展空间 |
四、研究方法说明 |
五、研究思路与章节安排 |
六、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政治理念的认识发展历程 |
一、建党初期至抗日战争时期 |
二、抗战前后至新中国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三、新中国三大改造完成至文革结束 |
四、改革开放至今 |
第二章 政权层次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
一、“民本思想”与“人民为本” |
(一)“民本思想”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民本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本思想”的传承与发展——“人民为本” |
二、“权威一统”与“全面领导” |
(一)“权威一统”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权威一统”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权威一统”的传承与发展——“全面领导” |
三、“天下一家”与“命运同体” |
(一)“天下一家”的基本内涵 |
(二)中华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天下一家”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天下一家”的传承与发展——“命运同体” |
第三章 政党层次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
一、“为天下先”与“复兴使命” |
(一)“为天下先”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为天下先”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为天下先”的传承与发展——“复兴使命” |
二、“严于修身”与“党性锻炼” |
(一)“严于修身”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严于修身”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严于修身”的传承与发展——“党性锻炼” |
三、“忠信为本”与“党纪铁律” |
(一)“忠信为本”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忠信为本”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忠信为本”的传承与发展——“党纪铁律” |
四、“爱民近民”与“群众路线” |
(一)“爱民近民”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爱民近民”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爱民近民”的传承与发展——“群众路线” |
五、“知行相资”与“与时俱进” |
(一)“知行相资”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知行相资”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知行相资”的传承与发展——“与时俱进” |
第四章 国家治理层次的中国共产党与中华优秀政治理念 |
一、“重贤用能”与“德才兼备” |
(一)“重贤用能”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重贤用能”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重贤用能”的传承与发展——“德才兼备” |
二、“事要相合”与“党政分工” |
(一)“事要相合”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事要相合”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事要相合”的传承与发展——“总揽全局” |
三、“民殷国富”与“共同富裕” |
(一)“民殷国富”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民殷国富”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民殷国富”的传承与发展——“共同富裕” |
四、“和合文化”与“和谐社会” |
(一)“和合文化”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和合文化”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和合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和谐文化” |
五、“德法相济”与“德法共治” |
(一)“德法相济”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德法相济”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德法相济”的传承与发展——“德法共治” |
六、“安国保民”与“党管军队” |
(一)“安国保民”的基本内涵 |
(二)中国古代优秀政治理念中的“安国保民”思想 |
(三)中国共产党对“安国保民”的传承与发展——“党管军队” |
第五章 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分析 |
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论阐释 |
二、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制度安排 |
三、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和经验 |
四、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亟待解决的问题 |
五、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作战仿真与计算机生成兵力 |
1.1.2 认知行为建模与策略型意图识别 |
1.1.3 CGF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面临的挑战 |
1.2 研究意义与应用前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意图识别方法沿革与分类 |
1.3.2 策略型意图识别理论方法研究现状 |
1.3.3 研究现状总结与分析 |
1.4 研究内容、主要创新点及组织结构 |
1.4.1 研究内容 |
1.4.2 主要创新点 |
1.4.3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CGF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 |
2.1 CGF态势感知与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 |
2.2 认知行为模型架构基础上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 |
2.2.1 认知行为模型架构 |
2.2.2 典型的认知行为模型架构 |
2.2.3 标准认知架构与策略型意图识别的实现设计 |
2.3 CGF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框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非对抗非合作意图识别行为建模及其在经典决策问题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1.1 基于意图识别的决策行为模型框架 |
3.1.2 最短路网络阻断问题及案例 |
3.2 动态最短路局部网络阻断模型 |
3.2.1 模型定义 |
3.2.2 模型重构与算法 |
3.3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意图识别 |
3.3.1 意图识别模型与推理算法 |
3.3.2 被识别者决策行为建模 |
3.3.3 基于识别中间结果的阻断资源分配策略 |
3.4 计算实验 |
3.4.1 场景和实验设置 |
3.4.2 意图识别算法测试 |
3.4.3 MXSP与 DSPLNI模型对比 |
3.4.4 基于逆强化学习的对手行为建模测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混合整数规划的欺骗路径规划方法及其可拓展性研究 |
4.1 引言 |
4.1.1 欺骗与欺骗路径规划 |
4.1.2 基于畴理论的概率意图识别方法 |
4.2 基于量级的路径欺骗最大化模型 |
4.2.1 问题定义 |
4.2.2 单真目标基于量级的欺骗最大化模型 |
4.3 基于子目标图的欺骗路径规划 |
4.3.1 预处理阶段 |
4.3.2 处理阶段 |
4.3.3 案例分析 |
4.4 计算实验 |
4.4.1 基于量级的欺骗路径规划评估 |
4.4.2 基于子目标图的欺骗路径规划评估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抗条件下的策略型意图识别控制与博弈研究 |
5.1 引言 |
5.2 相对意图不确定性指标 |
5.3 策略型意图识别控制与博弈 |
5.3.1 策略型意图识别控制 |
5.3.2 策略型意图识别博弈 |
5.4 计算实验 |
5.4.1 识别控制效果评估 |
5.4.2 识别博弈效果评估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合作条件下基于协同行为模型框架的策略型意图识别研究 |
6.1 引言 |
6.1.1 CGF协同行为理论与通用框架 |
6.1.2 意图识别与决策行为建模 |
6.2 基于在线规划识别的团队层次化协同模型 |
6.2.1 基于STEAM的协同行为模型框架 |
6.2.2 环境部分可观条件下的规划识别 |
6.2.3 策略型意图识别在协同中的应用 |
6.3 决策行为模型的表示转换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工作总结 |
7.2 未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4)基于网络特征融合的链路预测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链路预测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相关网络基础知识概述 |
2.1 引言 |
2.2 复杂网络的定义 |
2.3 复杂网络的拓扑特征 |
2.3.1 度分布特征 |
2.3.2 节点距离和节点间紧密程度特征 |
2.3.3 节点特征 |
2.3.4 边特征 |
2.3.5 节点中心性特征 |
2.3.6 网络社区结构特征 |
2.4 网络嵌入算法 |
2.5 经典的链路预测算法 |
2.5.1 基于共同邻居数量定义的链路预测算法 |
2.5.2 基于共同邻居度信息定义的链路预测算法 |
2.5.3 基于路径信息定义的链路预测算法 |
2.5.4 基于全局随机游走定义的链路预测算法 |
2.5.5 基于网络嵌入的链路预测算法 |
2.6 链路预测问题描述和评价指标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融合网络特征的链路预测算法 |
3.1 引言 |
3.2 融合网络特征的链路预测算法 |
3.2.1 算法框架描述 |
3.2.2 节点的拓扑特征提取 |
3.2.3 网络特征提取 |
3.2.4 特征融合方法 |
3.2.5 基于随机森林的链路预测算法 |
3.3 基线方法与数据集 |
3.4 数据预处理 |
3.5 搜寻最优参数实验 |
3.6 链路预测实验结果 |
3.6.1 评价方法为AUC |
3.6.2 评价方法为Ranking Score |
3.6.3 评价方法为Precision |
3.7 参数敏感性分析实验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合社区关系和共同邻居社区信息加权的链路预测算法 |
4.1 引言 |
4.2 结合社区关系和共同邻居社区信息加权的链路预测算法 |
4.2.1 算法描述 |
4.2.2 社区发现算法 |
4.2.3 社区相似性度量 |
4.2.4 加权节点对相似性 |
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1 数据集和对比算法 |
4.3.2 搜寻最优参数λ实验分析 |
4.3.3 链路预测实验结果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话语创新与两岸语境融合 ——以“两岸命运共同体”为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案 |
第一章 两类“命运共同体”:文本背后的话语分歧 |
第一节 共同体:一个包罗万象的概念 |
第二节 命运共同体:一个意涵丰富的概念 |
第三节 话语分析:两岸不同语境下的“命运共同体” |
第二章 “两岸命运共同体”的话语规则 |
第一节 团结互助的民族观 |
第二节 实事求是的历史观 |
第三节 求同存异的矛盾观 |
第三章 三重维度下的“台湾命运共同体 |
第一节 想象的共同体:历史夹缝中的“民族主义” |
第二节 镜像的共同体:外群体偏见的自证预言效应 |
第三节 现实的共同体:政治民主化与共同体意识的嬗变 |
第四章 话语创新:实现两岸语境融合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中外政治传播思想的发展脉络及在两岸关系中的历史实践 |
第二节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背景下大陆对台工作中的话语创新实践 |
第三节 高风险社会背景下的两岸关系走向 |
第四节 新形势下以话语创新推动两岸语境融合的实践逻辑 |
结语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在有的领域中马克思主义被边缘化、空泛化、标签化” |
(二)“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阵地、主战场、最前沿” |
(三)党中央对意识形态工作高度重视 |
二、研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评述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现实意义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一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基本内容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概念界定 |
(一)话语和话语权 |
(二)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要特征 |
(一)话语内容的权威性 |
(二)话语表述的大众性 |
(三)话语传播的广泛性 |
(四)话语影响的持久性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构成要素 |
(一)网络议题设置权 |
(二)网络舆论引导权 |
(三)网络交锋主动权 |
(四)网络空间治理权 |
第二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的思想资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思想 |
(一)统治阶级的思想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
(二)先进的“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进去” |
(三)“最高限度的马克思主义=最高限度的通俗化” |
二、中国共产党人关于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思想 |
(一)“政治工作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 |
(二)“必须牢牢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的重要原则” |
(三)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 |
三、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 |
(一)网络舆论观——“让党的主张成为时代最强音” |
(二)网络安全观——“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 |
(三)网络利益观——“让互联网更好的造福人民” |
(四)网络治理观——“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
四、传播学相关理论 |
(一)议程设置理论 |
(二)传播过程理论 |
(三)“把关人”理论 |
(四)意见领袖理论 |
第三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生成过程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生成基础——话语主体的主导力 |
(二)生成核心——话语内容的说服力 |
(三)生成关键——话语方式的亲和力 |
(四)生成重点——话语载体的辐射力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四个阶段 |
(一)网上互动 |
(二)价值博弈 |
(三)主体主导 |
(四)客体内化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生成的三个机理 |
(一)多元耦合机理 |
(二)引领认同机理 |
(三)整合共生机理 |
第四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现实境遇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时代机遇 |
(一)国际地位——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 |
(二)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三)理论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日益成熟 |
(四)技术支撑——信息技术飞速发展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自身问题 |
(一)话语体系有待完善 |
(二)话语主体建设亟待增强 |
(三)话语载体建设有待提升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面临的外部挑战 |
(一)西方话语霸权挤压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二)多样化社会思潮弱化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三)网络的自身特征削弱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
第五章 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提升对策 |
一、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总体思路 |
(一)用习近平网络强国战略思想指引话语方向 |
(二)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
(三)画出网上网下最大同心圆 |
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主要策略 |
(一)构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体系 |
(二)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主体建设 |
(三)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载体建设 |
三、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建设的具体任务 |
(一)争夺网络议题设置权 |
(二)抢占网络舆论引导权 |
(三)掌握网络交锋主动权 |
(四)落实网络空间治理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7)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第一章 阿根廷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一节 政治民主化理想之溯源 |
第二节 政治民主化的历史演进 |
第三节 梅内姆就任时面临的严峻形势 |
第二章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的转型 |
第一节 阿根廷军政关系回溯 |
第二节 军事改革与军政关系转型 |
第三节 军政关系转型与政治民主化 |
第三章 宪政改革与行政权力的规制 |
第一节 传统宪政体制的主要特点 |
第二节 宪法修改与总统权力规制 |
第三节 司法体制改革艰难启动 |
第四章 社群组织、舆论媒介的发展与公民权利的维护 |
第一节 社群组织蓬勃发展 |
第二节 人权组织及女权运动的维权成效 |
第三节 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 |
第五章 政治文化的扬弃与民主促进共识之加强 |
第一节 政治文化与民主化的关系 |
第二节 传统政治文化的主要特点 |
第三节 90年代政治文化的新动向 |
第六章 新自由主义改革对政治民主化的负作用 |
第一节 改革社会成本对民主质量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体制转型对民主化经济基础的制约 |
第三节 监管失衡对民主责任机制的挫伤 |
第四节 联邦与地方畸形的关系与民主不平衡性 |
第七章 政治民主化稳中有进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全球民主化浪潮与多边国际组织的推动 |
第二节 国内适宜民主政治成长的氛围与土壤 |
第三节 梅内姆的“自由与民主”情怀与治国理政能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和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分析 |
(一)国内研究现状分析 |
(二)境外研究现状分析 |
三、研究方案设计 |
(一)理论视角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创新与困难 |
(四)研究内容和研究重点 |
第一章 海洋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第一节 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双边关系的内涵与特征 |
二、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一般特征 |
二、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三、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的双环境结构 |
第三节 海洋领土争端下双边关系分析的理论视角 |
一、海洋领土争端下的双边关系特点 |
二、宏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三、微观因素与海洋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冷战后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与南海问题 |
第一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现状及特征 |
一、南海情况概述 |
二、南海的主权声索与争端现状 |
三、南海争端的总体特征 |
第二节 三对关系中南海争端的历史与发展 |
一、南海争端的起源与发展 |
二、中菲、中越和中马的南海争端史 |
三、中菲、中越和中马南海争端差异性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一、中菲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二、中越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三、中马关系的历史与现状 |
四、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史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政策差异 |
一、对华政策的差异 |
二、南海政策的差异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定位的差异 |
一、关系定位的差异 |
二、争端定位的差异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差异性特征 |
一、负向性中菲关系 |
二、钟摆性中越关系 |
三、正向性中马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第一节 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民族矛盾 |
四、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海洋国家 |
第二节 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同志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党内派系斗争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越南民族主义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因素:陆地国家 |
第三节 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影响因素 |
一、国际层面的国家因素:不结盟国家 |
二、国家层面的国内政治因素:领导人特征 |
三、国家建构层面的民族建构因素:多民族互动与融合 |
四、国家战略层面的海洋经济战略:海陆国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一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争端水平差异 |
一、南海争端下中菲关系的争端水平 |
二、南海争端下中越关系的争端水平 |
三、南海争端下中马关系的争端水平 |
第二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情境结构差异 |
一、宏观因素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二、微观机制与南海争端下的双边关系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和稳定性差异 |
一、三对双边关系的密切度比较 |
二、三对双边关系的稳定性比较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南海争端下中菲、中越和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 |
第一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单元因素 |
一、域内因素 |
二、域外因素 |
第二节 影响三对双边关系未来发展的系统因素 |
一、南海问题行为体结构变迁 |
二、南海地区权力结构重构 |
第三节 三对双边关系的未来走向及中国应对 |
一、中菲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二、中越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三、中马关系的未来趋势及中国应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9)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之处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 研究目的 |
三、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四、 森的生平与学术历程简介 |
五、 有关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的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森对经济学理性观的批判性重建 |
第一节 主流经济学中的理性观 |
一、 “选择的内在一致性”理性观 |
二、 “自利最大化”理性观 |
第二节 森对“自利最大化”理性观的批判:“承诺”行为的可能性 |
一、森论“自我”与“承诺” |
三、 森对承诺行为的第一种解释释:“遵循规范”行为 |
四、 森对承诺行为的第二种解释:“社会认同”行为 |
第三节 森的宽泛理性观 |
一、 理性即“合理的自我省察” |
二、 “宽泛理性观”与预测性经济学 |
三、 “宽泛的理性观”与伦理学 |
第二章 森对三种传统规范伦理学的批判 |
第一节 “信息基础”分析方法 |
第二节 森对功利主义的批判 |
一、 功利主义的理论结构 |
二、 “福利主义”信息基础的狭隘性 |
三、 “总和排序”:漠视分配和不恰当的平等观 |
第三节 森对诺齐克“边界约束权利观”的批判 |
一、 功利主义的“工具-权利”观念 |
二、 诺齐克的“约束-权利”观念 |
三、 森的“目标-权利”观念 |
第四节 森对罗尔斯正义论的批判 |
一、 罗尔斯的正义理论概述 |
二、 森论罗尔斯正义论中的积极要素 |
三、 森的批判之一:“基本社会益品”指标缺乏灵活性 |
四、 森的批判之二:“原初位置”与“封闭的公正观” |
五、 森的批判之三:“完美正义”的狭隘性 |
第三章 森的广义后果论评价框架 |
第一节 后果论伦理学与“行动者相对性”批评 |
一、 后果论伦理学 |
二、 “行动者相对性”批评 |
第二节 森的“位置依赖的客观性”观念 |
一、 内格尔的“无从之见” |
二、 森的“位置依赖的客观性“观念 |
第三节 森论后果论如何容纳“行动者相对性”价值 |
一、 “顶端后果”与“综合后果” |
二、 森论“综合后果”对“行动者相对性”价值的容纳 |
第四节 森论“综合”后果评价的排序“不完备性” |
第五节 广义后果论框架在森思想体系中的“元理论”地位 |
第四章 森的多元主义价值(“善”)理论与可行能力 |
第一节 森的多元主义价值(“善”)理论 |
一、 西方伦理学中的价值或“善“观念 |
二、 森的道德价值或“善”理论之基本要素 |
第二节 “福利∕能动性”二元区分 |
一、 能动性与福利概念的基本含义 |
二、 福利动性的本质区别:两种不同的“人的观念” |
三、 能动性评价的“位置客观性” |
四、 福利与能动性之间的依赖关系 |
第三节 “成就/自由“二元区分 |
一、 福利成就与功能活动 |
二、 福利自由和可行能力 |
三、 能动性成就与能动性自由 |
第五章 可行能力与经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以可行能力看待发展 |
一、 可行能力作为发展的“构成性”目的 |
二、 可行能力作为发展的主要手段 |
三、 发展的根本动力:人的能动性 |
第二节 以可行能力看待经济不平等和经济正义 |
一、 当代西方哲学中的正义和平等概念 |
二、 森论“什么的平等” |
三、 森论正义的基本要求:“基本可行能力”平等 |
第三节 以可行能力看待剥夺 |
一、 饥荒问题 |
二、 贫困问题 |
第四节 可行能力视角下的市场制度 |
一、 一般性评价:市场的道德地位 |
二、 自由或可行能力视角下的市场制度评价 |
第五节 可行能力视角下的民主制度 |
一、 民主思想的全球性根源 |
二、 民主的要义:超越“选票民主”的“公共推理” |
三、 民主的三种价值 |
回顾与评价 |
一、 研究回顾 |
二、 评价: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的精髓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附件 |
(10)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已有研究综述 |
(一) 国内研究状况 |
(二) 国外研究状况 |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内容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四、研究意义 |
第一章 高等学校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历史嬗变 |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 |
一、法律关于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二、教育部规范性文件关于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第二节 地方层面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 |
一、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关于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规定 |
二、高等学校对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执行情况 |
第三节 针对少数民族考生的特殊优惠形式 |
一、设立民族大学/民族学院 |
二、在高等学校中开办少数民族预科班/民族班 |
三、专为西藏、新疆少数民族考生制定的特别录取优惠措施 |
第二章 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的法律基础 |
第一节 围绕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法律争议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与宪法平等 |
一、宪法形式平等:消除身份差异的同等对待 |
二、宪法实质平等:尊重先天差异的区别对待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与民族歧视 |
第三章 中国语境下的民族平等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苏维埃俄国(苏联)的民族平等理论 |
一、苏维埃俄国成立前列宁和斯大林的民族平等理论 |
二、苏维埃俄国成立后俄共民族平等政策的转变 |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苏俄民族平等理论的继受与发展 |
一、民族平等是党领导国内革命斗争的必然选择 |
二、民族平等是党团结中国各族人民共同抵御外辱的必然要求 |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对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发展 |
第四章 少数民族考生录取优惠政策的社会基础 |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在高等学校入学中的弱势地位 |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占在校大学生比例低于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比例 |
二、少数民族未能充分享受高等学校扩招带来的利益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在享有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 |
一、教育经费严重不足长期困扰民族教育 |
二、基础设施难以满足现代化教学需要 |
三、民族地区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
第三节 少数民族学生在语言方面存在先天劣势 |
一、民族教师汉语教学能力偏低 |
二、少数民族学生缺乏学习汉语言的良好环境 |
三、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普遍较低 |
第五章 比较法视野下高等教育领域的族群录取优惠制度 |
第一节 美国:多元化外衣下的种族配额制 |
一、肯定性行动在美国的兴起 |
二、美国有关高等学校录取少数族裔优惠政策的司法争讼 |
三、美国高等教育领域肯定性行动的前景 |
第二节 印度:宪法承认的种姓配额制 |
一、补偿性歧视的宪法架构:优待的对象与内容 |
二、补偿性歧视的宪法边界:印度最高法院对优待的限缩 |
三、补偿性歧视的宪法逻辑:宪法利益之间的整合与平衡 |
四、补偿性歧视的隐忧:优待对象遴选的政治化与种姓身份的逆向确定 |
五、印度补偿性歧视理论及实践的启示 |
第六章 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的改良与完善 |
第一节 优惠方式的多元化:配额制的引入与适用 |
一、通过配额制快速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人数 |
二、配额制在政治、职业领域已经获得广泛运用 |
第二节 实施配额制需要注意的问题 |
一、配额制的实施应当主要针对特定民族 |
二、配额制的实施应当针对少数民族内部的特定阶层 |
三、配额制的实施应当注意与基础教育与就业相衔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社群大小的敌友指数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优秀政治理念的传承发展研究[D]. 杨玉飞. 吉林大学, 2021
- [2]“伊斯兰国”对东南亚的渗透及对策研究[D]. 孙可文. 外交学院, 2021
- [3]面向计算机生成兵力的策略型意图识别行为建模研究[D]. 许凯. 国防科技大学, 2020(01)
- [4]基于网络特征融合的链路预测算法研究[D]. 吴帮吕. 云南大学, 2020(08)
- [5]话语创新与两岸语境融合 ——以“两岸命运共同体”为视角的分析[D]. 易亮. 厦门大学, 2019(08)
- [6]网络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研究[D]. 李丽. 东北师范大学, 2018(12)
- [7]梅内姆时期阿根廷政治民主化研究(1989-1999)[D]. 夏晓娟.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8]冷战后南海周边主要双边关系研究 ——南海争端下的中菲、中越和中马差异性关系探究[D]. 王峥. 外交学院, 2017(09)
- [9]阿马蒂亚·森的经济伦理思想研究[D]. 曾召国. 武汉大学, 2012(07)
- [10]宪法视域中的高等教育机会平等与少数民族录取优惠政策[D]. 李成. 上海交通大学, 20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