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校园网论文-陈博

下一代校园网论文-陈博

导读:本文包含了下一代校园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校园网,网络架构,智慧校园,改造方案

下一代校园网论文文献综述

陈博[1](2019)在《面向下一代的校园网改造方案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近几年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全面展开,传统的叁层校园网架构已不能很好承载日益丰富的校园应用,粗放式的校园网管理方式已经不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本文针对校园网架构的现状进行了面向下一代的校园网可演进架构方案的研究分析。(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9年18期)

崔志伟[2](2016)在《基于IPv9的下一代校园网设计与实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2015年9月,ARIN(美国网络号码注册机构)表示,北美地区可以使用的IPv4地址已经耗尽,这也是继亚太、欧洲、拉美IPv4地址耗尽的又一区域,在IPv6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预示着包括校园网在内的整个互联网络未来发展都将受到地址枯竭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在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同时,校园网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同硬件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差、网络设计不够灵活、可扩展性差、实验需求环境硬件依赖性强等,这些问题在校园网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近年来面对突出的IPv4地址枯竭以及网络安全问题,IPv6发展形势缓慢的情况下,具有国家知识产权的IPv9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已经实现了部分地区网络运营。并且在目前形势下,中国组成的专家已经参与撰写了 ISO未来网络技术报告中的两部分,即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命名与寻址和第五部分未来网络安全需求等。这些意味着中国专家首次在国际上主导全新框架的网络核心技术领域的设计中成功发挥了重大影响,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在网络中争取更多的网络空间主权;同时虚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基于软件实现的网络虚拟化忽略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加灵活高效地设计网络结构,解决当前形势下校园网络面临的问题,使网络的设计实现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业务。针对当前校园网络问题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本文创造性提出基于IPv9下一代校园网设计与实现研究,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加入IPv9协议,分析虚拟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的可行性和映射算法;首先分析IPv9技术和网络映射技术发展应用,然后分析下一代校园网特点和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方案用到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映射算法仿真分析。(本文来源于《北京邮电大学》期刊2016-01-19)

李奇[3](2014)在《IPv6环境下一代校园网的实现》一文中研究指出世界范围内互联网普及速度非常迅速,沿用至今的互联网协议IPv4因地址空间不足等问题无法满足互联网发展的需要,已成为发展的瓶颈。IPv6作为下一代网络协议,其为下一代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提供了完善的支持。IPv6校园网是中国下一代互联网(CNGI)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怀化职业技术学院网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以IPv6环境下的校园网取代现有IPv4校园网的可行性方案,并实现其应用。(本文来源于《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叶镒娟,徐锋,厉晓华,鲁东明,程艳旗[4](2013)在《基于智慧校园的下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针对原有校园卡系统平台功能不完善、可扩展性能差、综合分析决策能力不足等问题,通过分析支撑智慧校园的校园卡建设新需求,明确了加强人财物管理、深化数据应用的下一代校园卡建设目标,提出以叁大核心数据库和五大应用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分层框架设计的系统方案,为新时期校园卡服务建设提供解决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信息化》期刊2013年05期)

[5](2013)在《澳大利亚PARADE学院携手博科和MYCOM部署下一代校园网》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澳大利亚Parade学院部署了博科高性能校园网,为了更好的应对越来越多的学生引入始终在线的平板电脑以及更多联接需求等挑战,以期让用户体验到革命性的变化。这所在墨尔本北部郊区拥有两个校园的天主教中学现已部署企业级网络,以便更好地24/7全天候管理其流量负载。澳大利亚Parade学院的历史(本文来源于《办公自动化》期刊2013年05期)

吴乃忠[6](2012)在《基于扁平化架构的下一代高校校园网的建设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叁层或更多层架构的校园网在高校网络建设初期对校园应用和高校信息化的推进发挥了巨大作用,但随着高校校园网各类业务、应用和用户承载的快速拓展以及对校园网络精细化管理的要求提升,基于扁平化架构的下一代校园网应运而生,高性能、精细化和易管理无疑是下一代校园网建设的叁大目标。(本文来源于《电子世界》期刊2012年18期)

余海芸,黄丹霞,冯莉[7](2012)在《浅析下一代校园网规划建设方案》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针对高校当前信息化工作中遇到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互联网最新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并在原有校园网的基础上,从结构设计、管理体系建设、基础设施和应用系统建设以及安全等方面对校园网进行规划设计。(本文来源于《价值工程》期刊2012年07期)

刘紫燕,黄义成,胡锋[8](2011)在《业务感知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QoS研究与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软交换技术的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分组化的、开放的、分层的网络体系结构,是未来网络的发展方向。本文通过研究当前软交换网络QoS的解决方案,提出了基于业务感知技术的贵州大学下一代校园网动态QoS模型。通过在OPNET中建立下一代校园网的网络模型,并对相关业务的QoS性能进行仿真,结果表明业务感知技术能为下一代校园网中的QoS提供一定的保障。(本文来源于《计算机工程与科学》期刊2011年08期)

谭爱平,成亚玲[9](2011)在《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建设》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校园网二期改造工程为背景,从高职院校网络建设现状出发,分析IPv4协议在地址资源、网络安全、网络结构、管理及服务质量方面局限性的基础上,阐述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的主要特征、IPv6校园网建设原则。结合原有IPv4信息资源和应用系统应用,将原有校园网网络升级为IPv4/IPv6双栈网络平台,为推动高职院校建设IPv6校园网及各种新兴IPv6应用起到了积极示范效果。(本文来源于《职业教育研究》期刊2011年08期)

林强,陆海[10](2011)在《以CNGI-IPv6升级为契机构建下一代校园网》一文中研究指出CNGI建设前的校园网2002年,同济大学开始全面建设校园网。由于学校多校区办学,有4个分校区,最远的分校区离主校区有30多公里,受到建设资金和跨城区光缆敷设等条件的限制,要想尽早实现校园网在所有校区的全覆盖,需要在建设机制和体制上进行创新。(本文来源于《中国教育网络》期刊2011年06期)

下一代校园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15年9月,ARIN(美国网络号码注册机构)表示,北美地区可以使用的IPv4地址已经耗尽,这也是继亚太、欧洲、拉美IPv4地址耗尽的又一区域,在IPv6发展严重滞后的情况下,预示着包括校园网在内的整个互联网络未来发展都将受到地址枯竭的影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校园网在不断整合教育资源,为教师、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的同时,校园网络还存在很多问题。如不同硬件设施之间的兼容性差、网络设计不够灵活、可扩展性差、实验需求环境硬件依赖性强等,这些问题在校园网络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日益突出。近年来面对突出的IPv4地址枯竭以及网络安全问题,IPv6发展形势缓慢的情况下,具有国家知识产权的IPv9技术积极推广应用,已经实现了部分地区网络运营。并且在目前形势下,中国组成的专家已经参与撰写了 ISO未来网络技术报告中的两部分,即报告中的第一部分命名与寻址和第五部分未来网络安全需求等。这些意味着中国专家首次在国际上主导全新框架的网络核心技术领域的设计中成功发挥了重大影响,未来我国将进一步在网络中争取更多的网络空间主权;同时虚拟技术得到迅速发展,基于软件实现的网络虚拟化忽略了网络设备之间的差异,可以更加灵活高效地设计网络结构,解决当前形势下校园网络面临的问题,使网络的设计实现更灵活地适应不同的业务。针对当前校园网络问题和互联网发展趋势,本文创造性提出基于IPv9下一代校园网设计与实现研究,在现有网络基础上加入IPv9协议,分析虚拟技术应用到校园网的可行性和映射算法;首先分析IPv9技术和网络映射技术发展应用,然后分析下一代校园网特点和设计方案,介绍设计方案用到的关键技术,最后对映射算法仿真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下一代校园网论文参考文献

[1].陈博.面向下一代的校园网改造方案研究[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9

[2].崔志伟.基于IPv9的下一代校园网设计与实现研究[D].北京邮电大学.2016

[3].李奇.IPv6环境下一代校园网的实现[J].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

[4].叶镒娟,徐锋,厉晓华,鲁东明,程艳旗.基于智慧校园的下一代校园卡系统设计[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

[5]..澳大利亚PARADE学院携手博科和MYCOM部署下一代校园网[J].办公自动化.2013

[6].吴乃忠.基于扁平化架构的下一代高校校园网的建设研究[J].电子世界.2012

[7].余海芸,黄丹霞,冯莉.浅析下一代校园网规划建设方案[J].价值工程.2012

[8].刘紫燕,黄义成,胡锋.业务感知技术的下一代校园网QoS研究与仿真[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11

[9].谭爱平,成亚玲.基于IPv6的下一代校园网建设[J].职业教育研究.2011

[10].林强,陆海.以CNGI-IPv6升级为契机构建下一代校园网[J].中国教育网络.2011

标签:;  ;  ;  ;  

下一代校园网论文-陈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