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汉江走廊论文_何红

导读:本文包含了陕南汉江走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陕南,汉江,走廊,旅游,聚落,区域,新石器时代。

陕南汉江走廊论文文献综述

何红[1](2013)在《陕南汉江走廊区域旅游协作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旅游协作是实现边缘地区旅游经济突破发展和提升区域旅游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陕南汉江走廊是典型的旅游边缘地区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区域旅游协作意义重大。实现区域旅游协作的具体举措包括: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政策引导;完善协调机制,坚持利益共享;编制协作规划,凸显叁大效益;改善投资环境,坚持多元投入;立足地域特色,共塑品牌形象;培育区域中心,构建产业集群。(本文来源于《国土资源科技管理》期刊2013年02期)

李慧[2](2012)在《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南汉江走廊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富绕,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开发潜力,亟待旅游业带动汉江走廊区域发展。本文首先从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出发,通过对陕南叁市各自旅游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经济背景、旅游投资、交通区位、政府政策的分析,得出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已具备。其次对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查阅陕西统计年鉴所得汉中、安康、商洛叁市近10年来旅游客流总量、旅游收入总额、GDP总值、叁次产业GDP、旅游就业人数5项原始数据,运用增长弹性、产业结构、旅游就业带动、经济贡献率4个指标,从速度、质量、效益3个角度,对陕南旅游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通过陕南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等探讨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社会发展;通过陕南叁市环境的改善和当地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来探讨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环境的改善。最后针对陕南汉江走廊现有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依据“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陕南汉江走廊旅游资源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对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点轴模式进行了构建,确定了以“两点、叁轴、叁板块”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建立了陕南汉江走廊“点”、“轴”、“面”的空间结构。依据“点——轴系统”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串联各旅游节点,形成旅游发展轴,构建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从而优化陕南汉江走廊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本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来源于《西安科技大学》期刊2012-06-30)

黄芸玛,孙根年,陈蓉[3](2011)在《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初始条件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区域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是旅游研究中的新问题。提出了旅游开发初始条件新概念,并对其特征、分类及旅游初始条件与旅游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研究目的:旅游初始条件与旅游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以陕南为例,通过分析旅游初始条件,为陕南旅游发展决策提供依据。研究方法:用定性的方法及主成分分析方法对陕南叁市1998~2008年初始条件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然后又从2002~2008年时间序列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从定性分析的角度来看,陕南旅游发展的初始条件有了很大的改进,尤其2007年以后,旅游发展各项指标都有了显着改进。(2)从定量评价来看,陕南各市旅游发展的初始条件在空间表现出明显的差异,从西到东逐渐衰减,依次为汉中、安康和商洛。(3)从时间序列分析来看,2002~2008年陕南叁市的各项指标增长显着,旅游发展的初始条件已具备。(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学术版)》期刊2011年02期)

张毓,孙根年,卢璐[4](2010)在《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系统搜集了汉中、安康、商洛2002—2008年旅游收入、旅游客流量和GDP数据,利用"速度、质量、效益"模型,基于经济贡献率、增长弹性、拉动系数、产业结构和旅游就业5个指标,对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陕南3市旅游发展刺激陕南需求、拉动陕南内需,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3市旅游发展优化了陕南产业结构,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增加就业机会、促进了社会公平;3市旅游发展带动了陕南的经济增长;3市旅游发展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程度各有不同,体现在不同层面,揭示了旅游发展带动区域经济的动态过程。(本文来源于《资源开发与市场》期刊2010年09期)

陶卫宁[5](2003)在《明清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乡村聚落类型的地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聚落的命名反映了人类在聚居时对不同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的选择和适应。明清时期 ,走廊内由腹地的平原和低山丘陵区到两侧的中高山区都有人口的分布 ,受不同自然地理条件的影响 ,聚落的类型也比以前丰富。特定历史条件下的经济及社会活动使走廊内也出现了一些特殊的乡村聚落。明清时期走廊内有大量人口以家族或宗族为单位迁入 ,宗族势力的巨大约束及内聚作用使走廊内出现了大批以家族命名的乡村聚落。(本文来源于《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期刊2003年03期)

陶卫宁[6](2003)在《陕南汉江走廊新石器时代考古聚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陕南汉江走廊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基本上分布在汉江及其主要支流所形成的平原台地和河谷阶地上。根据聚落的选址特点,可以将区域内的聚落分为平原台地型和河谷阶地型两种。文章以考古发掘资料为主要依据对这一区域内聚落的地理环境进行了微观个案研究。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聚落规模和文化层的堆积都有差别,聚落中居民的生产方式也不一样。这种比较研究充分阐述了新石器时代走廊内的人地关系。(本文来源于《经济地理》期刊2003年04期)

陶卫宁[7](2000)在《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导 论: 区域历史地理学理论与实践的再探索 区域历史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基于这一点,本章从现代地理学的一些理论问题和实践出发,阐明了进行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研究方法的革新,并针对研究区域提出了具体研究方案。 一、地理系统二象牲理论的提出与区域地理学 地理事物(自然、人文)是事物地域化形成的。因此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其他学科研究对象地域化的结果。地理事物对自己所定义的地域空间发生充填,也就是使空间特化,这种特化了的空间就是区域,我们称之为地理事物的区域性;地理事物是相互之间发生不可忽视的联系而形成结构、并且有动力状态的地域化事物,这种结构与状态的综合外在表征就是景观。也就是说,地理事物有一种依赖于地域特点,受制于相互联系的运动和行为,我们称之为地理事物的环境性。 环境性与区域性是地理系统的二象性。这就要求地理科学研究者从两个角度来解析其研究对象。第一个角度是把研究对象认识为环境,把握对象的内部结构和联系。在这里,状态和结构是基本分析范畴,它们的演化主要是定义在时间域上的;第二个角度是把研究对象认识为区域,研究区域这一现象的空间联系和空间过程。在这里,地理空间是基本参考系。在更多情况下,这二者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任何地理过程,总是发生在一定的区域中,是一定环境中的内部现象。 既然区域性是地理事物(自然、人文)的一个基本特征,区域化原理也是现代地理学理论体系赖以建立的一个支点,以区域为研究对象的区域地理学理应受到重视和得到发展。区域地理学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必须在原有的以简单描述区域特性和区间差异为核心向更高层次迈进一步。即充分吸收现代区域科学的方法,以地理事物的环境——区域二象性为理论基础,注重对区域特点、地域内部组织结构和联系(即环境)、空间联系及其规律或模式(区域)的研究。地理系统二象性理论的提出为区域历史地理研究的复兴与加强提供了新的契机。 二、地理系统和地理过程地位的确定与区域历史地理学 综合性是地理学一贯坚持的基本原则之一。归结到方法论上就是系统性。 一 且 一地理系统是指“地球表层具有一定分类意义、可以表征的地域范围内,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与功能的动态统一体。”也可以称之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过程是地理系统状态或结构单向演化的表现。地理过程是随着地理系统与生俱来的,有系统就有过程。过程分析包括机制过程和时间过程分析。时间过程也就是历史地理学(含区域历史地理学)所强调的“历史”。历史观念对地理系统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叁、区域及本文研究区域的选定 对于“区域”这个概念,具有根本意义的一点是,一个区域各组成部分之间在特征上存在高度相关性。历史地理研究的“区域”就是指在人类活动参预下形成的具有历史发展共同性及某种共同经济文化特征的人地关系地域综合体。在这里,历史文化指标是占有重要地位的。行政区划是阶级社会以来历史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动态的历史范畴,具有历史继承性特征。尤其是一些历史悠久的相对稳定的行政区域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这个行政地域单元内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和民族的同一性。从历史发展角度看,陕南汉江走廊(行政区划上的现今陕西省汉中、安康两地区,后同)这个区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归属在同一政区内(府、州等二级统县政区)。就是被拆分后,也一直表现出很紧密的联系。而且,合的趋势总是大于分的趋势。 四、论题研究与人地关系研究的提出 论题地理学亦称系统地理学,即按论题,系统分析各个地理要素的相互关系及存在的问题。这是区域研究的纵深发展。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即研究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自从二次大战后,全球性的资源、能源、环境、人口、粮食等等问题显得日益突出。这是人地关系失调、人地关系地域系统内部主要过程失控的反应。人们将这些问题归纳为PRED问题(P—population人口,R—resource资源、E—environment环境、D—de-velopment发展)。本文选取以下几个因索,以PRED问题为中心,对陕南汉江走廊这一区域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的结构、功能、机制与过程及其历史演进的规律做一研究,以期阐明区域开发各阶段的特征及发展趋势。其具体内容包括: 1.历史政区及地理研究 2.历史人口地理研究 3.历史聚落地理研究 4,历史区位与交通研究 5.历史环境与灾害研究 6.综论: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区域地理系统的演化及其现实意义第一章 历史政区地理研究 一个区域政区的设置、变化和发展受到区域地理条件(自然、人文)、区域间的地缘关系、区域的经济开发和区域社会组织内部矛盾运动(人(本文来源于《陕西师范大学》期刊2000-05-01)

陕南汉江走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陕南汉江走廊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物产富绕,生态环境良好,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水乳交融,具有发展旅游业的良好基础和开发潜力,亟待旅游业带动汉江走廊区域发展。本文首先从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出发,通过对陕南叁市各自旅游资源禀赋、市场需求、经济背景、旅游投资、交通区位、政府政策的分析,得出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初始条件已具备。其次对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经济、社会、环境发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查阅陕西统计年鉴所得汉中、安康、商洛叁市近10年来旅游客流总量、旅游收入总额、GDP总值、叁次产业GDP、旅游就业人数5项原始数据,运用增长弹性、产业结构、旅游就业带动、经济贡献率4个指标,从速度、质量、效益3个角度,对陕南旅游开发带动区域经济增长进行了探讨;通过陕南当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复兴、民族特色产品的开发等探讨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社会发展;通过陕南叁市环境的改善和当地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来探讨旅游开发带动陕南汉江走廊环境的改善。最后针对陕南汉江走廊现有旅游开发模式存在的问题,依据“点——轴系统”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陕南汉江走廊旅游资源和空间分布的特点,对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的点轴模式进行了构建,确定了以“两点、叁轴、叁板块”为中心的开发模式,建立了陕南汉江走廊“点”、“轴”、“面”的空间结构。依据“点——轴系统”理论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可以串联各旅游节点,形成旅游发展轴,构建各具特色的旅游区域,从而优化陕南汉江走廊旅游空间结构,实现本地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陕南汉江走廊论文参考文献

[1].何红.陕南汉江走廊区域旅游协作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2013

[2].李慧.基于点—轴理论的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模式研究[D].西安科技大学.2012

[3].黄芸玛,孙根年,陈蓉.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初始条件分析[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1

[4].张毓,孙根年,卢璐.陕南汉江走廊旅游开发带动区域发展的实证研究[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0

[5].陶卫宁.明清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乡村聚落类型的地名研究[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03

[6].陶卫宁.陕南汉江走廊新石器时代考古聚落研究[J].经济地理.2003

[7].陶卫宁.历史时期陕南汉江走廊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0

论文知识图

阮家坝遗址地形图马家营遗址地形图李家村遗址地形图龙岗寺遗址地形图陕南3市旅游收入、第叁产业、GDP的比...3市旅游发展的经济贡献率

标签:;  ;  ;  ;  ;  ;  ;  

陕南汉江走廊论文_何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