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新功[1]2003年在《第十四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第十四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在美国印地安纳波利斯结束了,赛前被认为是历届参赛最强阵容的中国队,经过小组赛和复赛总共8场比赛,结果是以1胜7负的战绩,最后排名第十二位。中国男篮此次在世锦赛上的失利,原因是多方面的,差距是全方位的。内线队员巴特尔和小巨人姚明两大中锋显示出强大的威力,可以同世界强队的中锋抗衡。但是外线队员,特别是组织后卫却是全队最为薄弱的环节,使中国男篮整体技、战术水平不能充分地得以发挥。 组织后卫是一个球队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教练员场上的助手,是战术变化和进攻节奏变化的轴心,是整个球队的灵魂。如果一个球队缺少了灵魂,即使有再强大的中锋也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代表着世界篮球最高水平的比赛NBA也能证明这一点。 本文正是基于中国队组织后卫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在进攻能力方面的比较,制定了相应的进攻能力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以期获得定量、定性的结果,为中国男篮组织后卫在今后训练和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通过录像观察、统计,对中国男篮组织后卫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在进攻能力方面的指标进行系统的比较、分析,找出差距与不足,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 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专家访问法、特尔菲法、数理统计法等。通过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如下: ①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得分能力不强,并且得分手段比较单一,只侧重整体组织,而不注重个人攻击。②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的控制球、支配球能力比较差,不能组织有效的进攻。主要表现在传球技术不过硬;传球方式比较单一;传球的速度比较慢;传球的隐蔽性不强。并且观察、判断能力差,助攻、妙传球的次数不多。③中国男篮组织后卫队员的突破能力不强,很难突破对方的防线,打乱对方的防守部署。④组织发动快攻的 河北师范人学体育学院2003届硕卜毕业论文意识不强,由于过分求稳,贻误了许多快攻的机会。⑤虽然具有一定的抢篮板球意识,但在冲抢前场篮板球方面还要进一步加强。⑥我国男篮组织后卫比较年轻,没有大型比赛的经验,在关键时刻,心理素质不过硬,情绪不稳定,失误、违例的次数明显增多。⑦在控制比赛节奏方面存在明显的不足,在比赛关键时刻,控制不了局势,最终导致先赢后输的局面。⑧我国男篮组织后卫的身体素质不强,尤其是爆发力,身体力量差,对抗能力不强。 总之,通过对中国男篮组织后卫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在进攻能力方面的对比研究,可以看出,中国男篮组织后卫存在着很大的差距与不足。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仅仅是训练上的不足,还包括运动员选材、还有在篮球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了我国男篮组织后卫后备人才的缺乏。为了早日实现我国篮球的腾飞,为了使我国男篮能在2004年奥运会上,或者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有历史性的突破,就必须重视对我国男篮组织后卫的培养,提高他们各种能力,特别是在进攻方面的能力。
王欢[2]2009年在《我国CBA优秀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后卫的重要性越来越引起我国CBA联赛各球队的普遍的重视。主要原因是缺乏技术全面且组织指挥能力强的后卫,这样使全队的集体作战能力大大折扣。目前整个CBA后卫的水平都不尽人意,对各支队伍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而且成为我国CBA联赛向高水平攀升的制约因素。鉴于现状,如何尽快改善我国CBA后卫的现状,培养高水平的后卫人才,已经成为我们面临的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CBA优秀组和一般组后卫在联赛中所表现的进攻能力进行分析研究,制订了相应的进攻能力的技术指标,对他们的常规进攻数据进行比较,找出他们在比赛过程中的各种特点,并借鉴NBA优秀后卫的特点,提出相应的对策。这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CBA优秀后卫的进攻能力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有:文献资料法、录像观察法、专家调查法、对比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研究结果如下:(1)我国CBA优秀组后卫的投篮点区域比较集中,分布广泛,尤其是远投得分,具有一定的超远距离投篮得分能力。(2)我国CBA联赛各位置队员得分所占比例极不平衡。中锋的得分数据占了全队较大的比例,在中锋位置上大多数时间是由各队外援承担的,说明外援在全队中的重要地位。CBA优秀后卫在整个队的得分体系中,3分球得分作用很明显,其他得并不明显。(3)我国CBA优秀后卫在突破投篮、运球上篮和罚球得分方式上能力较强,表现出较好的攻击能力。(4)我国CBA优秀组后卫在控制球、支配球能力较强,尤其突破能力和组织发动快攻方面。(5)我国CBA优秀后卫在抢前场篮板球方面有较强的能力和意识。(6)我国CBA优秀组后卫在阵地战上运用传切配合和突分配合战术方面较强。表现出一定运用战术能力的熟练性和合理性,遇到对手紧逼防守时,能够很好地控制比赛,选择有效的进攻战术。本文针对研究结果,通过对比分析研究,总结了造成我国CBA优秀后卫进攻能力弱的深层原因,并依据篮球运动的基本理论,结合我国CBA优秀后卫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提高后卫进攻能力的对策。本文为CBA联赛各队培养全面型后卫,提高后卫的进攻能力提供了理论支持和依据。
穆水强[3]2014年在《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伦敦奥运会男子篮球B组小组赛,中国队在与西班牙队、俄罗斯队、澳大利亚队、巴西队及英国队的比赛中,五战皆败,排名小组最后,未能实现小组出线的既定目标,这是中国男篮近十年来首次没有在奥运会或世锦赛这样的大赛中出现。2011年7月20日,饱受伤病伤害的姚明宣布退役,中国男篮自此失去了旗帜性人物、步入后姚明时代,以往在比赛中巨大的内线优势不复存在。穷则思变,缺少姚明的中国男篮在本届奥运会上技战术打法和以往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外线进攻、整体配合及攻防速度等方面取得了一些进步,但在与同组对手比较中还存在明显差距。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视频观察法、数据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及对比分析法对中国男篮所参加的5场比赛及伦敦奥运会男子篮球B组其他5支队伍所参加的10场小组比赛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参赛队员的身高、体重及年龄对比分析得出中国队在身高上还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在身体充实度方面较差,对抗时处于劣势;在球员年龄构成上与对手相比有较大差异。希望通过对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投篮次数、命中率、助攻、篮板球、抢断、失误、盖帽、犯规、被侵犯、快攻得分、二次得分、内线得分、外线得分等各项攻防指标进行观察统计并深入分析研究,找出中国男篮与对手在攻防两端导致产生差距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及建议,为中国男篮在后姚明时代继续创造佳绩及中国篮球的发展与提高提供理论支持。
鲍亮[4]2009年在《训练学视角下对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失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进攻失误作为正式篮球比赛技术统计中的一项指标,其对比赛结果的重要影响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在现代篮球比赛向着高智慧、高体能、高强度、高对抗、高速度、高技术的方向发展的同时,决定了进攻失误在激烈的比赛中的出现存在着很大的必然性。比赛中出现进攻失误次数的多少反映了队员在控制、支配球的能力的高低或者球队技战术水平的高低以及在对抗激烈的比赛中运用技、战术的能力,它不仅可以反映出队员的个人技术问题,也可以很好的揭示整支球队存在的战术问题。为了了解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男子篮球队(以下简称中国男篮)在比赛中进攻失误的情况,特选取中国男篮与同组对手5场比赛及复赛对手1场比赛,共6场比赛作为调查对象。与此同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小组赛及复赛对手的比赛录像中的进攻失误的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进攻失误进行概念界定和对其表现形式进行分类,找出导致进攻失误的主要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为中国男篮的训练和比赛提供一些参考依据。研究结论:(1)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共参加6场比赛,先后战胜了安哥拉男篮和德国男篮,取得了2胜4负的成绩。通过对中国男篮在北京奥运会与对手比赛中出现进攻失误的情况统计发现:进攻失误是造成中国男篮出现4场比赛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2)进攻失误是指在没有完成完整的进攻行动之前,由于进攻一方处理球不当、技术动作不规范或因对方严密的防守,而失去了对球的控制,或将球权转移到对方手中的失误,其直接后果就是完成进攻次数的减少,或者被对手利用失误直接快攻得分。它反映了队员在激烈对抗中运用技战术、体能、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能力的高低。(3)对进攻失误的表现形式进行了分类,进攻失误可分为传接球失误、运球失误、进攻犯规失误、违例失误、被封盖并失去球权失误5类。(4)对中国男篮的进攻失误进行分析发现:中国男篮的失误次数与对手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中国男篮的传接球失误比重最大,表明了中国男篮整体传接球技术水平相对较低,运动员助攻能力、实现战术配合能力较差。其次是运球失误,表明中国男篮队员控球、运球、护球能力差,视野不开阔。可见中国男篮的队员传、接球和运球基本技术在实战运用中是薄弱环节。虽然违例、进攻犯规和投篮被封盖并失去球权失误比重不大,但也反映出中国男篮基本技术动作不规范、不到位。(5)中国男篮与对手的6场比赛中,前场Ⅱ区和Ⅲ区进攻失误次数较多,其主要原因是双方在此区域的争夺激烈、对抗最强,加上边线、端线、3秒区的限制,增加了攻击难度从而造成了战术配合空间小,导致进攻失误次数较多。(6)在北京奥运会男子篮球比赛中,中国男篮在后卫位置上的进攻失误次数与对手有显着性差异,其在中国男篮总进攻失误次数上所占比重最大。在前锋和中锋位置上的进攻失误与对手差距不明显。传、接球失误是中国男篮后卫进攻失误频率中出现最多的进攻失误。(7)从中国男篮和对手进攻失误发生时间段的对比分析得出:中国男篮在第二、四节的进攻失误较多,且与对手存在显着性差异。(8)造成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技术因素、战术因素、体能因素、心理能力和运动智能因素以及其它因素。(9)针对中国男篮进攻失误的影响因素,要提高中国男篮训练和比赛的水平,减少各种进攻失误,研究认为所应采取的对策是:①加强篮球技术基本技术训练;②加强球队整体战术配合训练;③加强体能的训练;④加强心理能力、运动智能的训练;⑤加强其它因素的发展。研究建议:(1)要重视队员的篮球基本技术训练,提高队员传接球和运球能力,提高队员的整体水平以及球队对战术的理解和运用。同时,提高我国篮球运动科研水平,加强队员体能训练和对抗性训练,把体能训练与篮球技战术训练相结合,提高在高强度对抗下运用技战术的能力。(2)中国男篮应该和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强队多交流,多学习,加强战术创新,增加大赛经验,提高队员的心理素质。(3)提高CBA、CUBA联赛的质量以及裁判员的执法能力,努力提高教练员的执教水平,从而全面提升中国篮球的整体水平,推动我国篮球事业发展。(4)本研究主要是通过一些量化的数据指标,来分析在北京奥运会中中国男篮与对手比赛中出现进攻失误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但在研究中还有一些指标,如队员的心理能力、比赛经验、判断能力等不易量化,只做出定性的分析,期待在后续研究中作进一步分析。(5)本文从训练学视角对北京奥运会中国男篮和对手的进攻失误进行研究。研究过程中有很多问题还没能很好的解决,论文的撰写也存在很多不足,譬如:调研对象的样本量和选择面比较狭小:调查问卷对进攻失误表现形式的归纳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对进攻失误的研究不够深入和细致,尤其是对体能和运动战术两大要素对进攻失误影响的研究不够细致;问题的分析还缺乏微观的数据指标(包括生理生化指标,训练负荷指标等)支持等等,这些问题还需要在今后的研究中进一步加以完善。
孙斌[5]2010年在《29届奥运会男篮B组赛中国男队主力队员与对手主力队员之间攻守能力的对比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现代篮球运动的发展,“更高、更快、更全、更狠、更准”的篮球运动发展趋势日益突显。但从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篮B组小组赛上看,中国男篮中锋依然强大,足以与各国对手优秀中锋抗衡,甚至还略占优势,但锋线队员以及后卫队员攻击性不强,进攻方式单一,已成为中国队的软肋。篮球是一项集体性对抗项目,如果说中锋是一个球队的顶梁柱,那么前锋就是球队的桥梁与纽带,后卫就是球队的灵魂指挥者,每个位置的作用都不容忽视,每个位置队员的发挥都影响比赛的最后结果。本文基于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中国队优秀主力中锋、前锋、后卫与对手的优秀主力中锋、前锋、后卫在比赛中的表现,通过各项进攻能力与防守能力的数据对比,并通过录像观察、数理统计,多角度、深层次的进行比较分析,找出中国队优秀中锋、前锋、后卫的优势与不足,以其为中国篮球事业发展和基层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在本届奥运会男篮B组小组赛中,中国队的优秀中锋姚明在进攻能力以及防守能力上相对于对手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篮板球能力,但由于中国队进攻方式单一,对手防守严密,犯规较多,导致姚明的总命中率不高,且姚明身高体大,移动速度慢,补防多引起姚明犯规较多;在前锋线上中国队的优秀前锋易建联和朱芳雨虽然得分能力与对手的优秀前锋相差不大,而且在篮板球、封盖、抢断上具有一定优势,但是进攻方式单一主要依靠中远距离投篮,突破能力不强,助攻少,无法给对手内线造成太多杀伤力,从一定程度上加大了中国队内线的进攻压力。后卫是中国队最大的弱点,根据数据上的对比分析,在进攻方面中国队后卫对抗能力较差进攻过分依赖内线队员,投篮意识不强,得分能力较差,失误过多,从比赛录像上看中国队后卫传球速度较慢且意图明显;快攻意识不强,运球时间过多,贻误许多战机,在防守方面,中国男篮后卫防守积极性、防守意识、防守动作的合理性等方面都落后于世界优秀后卫,特别是抢断球的能力与对手具有很大差距。通过本文的研究结果,结合中国男篮的现实情况,希望中国男篮在以后的比赛训练中继续发挥中国队各位置的优势,改进不足与缺点,能在今后的国际赛事中取的更好的成绩。
白迪[6]2008年在《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外男篮外线队员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15届世界男篮锦标赛的比赛已经结束,中国男篮在参加的6场比赛中,仅战胜了塞内加尔队和斯洛文尼亚队,而与其他欧美球队的4场比赛中,均以失利告终。因而,对于任何一个关心中国男篮的人来说,在充分审视国际篮球飞速进步之余,都会深刻反思中国男篮与世界男篮存在的差距。应该说,比赛输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男篮在拥有本届世锦赛评选的最佳中锋姚明的强大内线实力的支持下,仍然没有取得较好的成绩,外线队员实力较差的原因暴露无疑。本文正是基于中国队外线队员和与赛队外线队员在本次世锦赛中的临场表现情况,通过对有关防守能力方面相关因素的比较分析,结合制定的相应具体指标,进行对比研究,从中获得定量、定性的结果,为中国队外线队员在今后的训练和比赛中提供有益的参考。研究过程中,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专家访谈法、专家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发现:(1)中国队外线队员在体现防守传球能力的停运上逼、逼迫仓促传球、干扰向威胁区传球、抢断和传球失误方面同与赛队外线队员存在差距;在体现防守运球能力的逼迫对手向边角运球、造成对手运球失误、逼迫对手被动停球、推进干扰率、抢断和防守犯规方面中国队同与赛队外线队员存在差距。(2)在体现防守突破能力的未干扰对手突破后投篮、未干扰对手突破后传威胁球、抢断和防守犯规方面中国队同与赛队外线球员存在差距;在防守投篮方面,中国队外线球员给予对手的干扰强度不够,防守对方快速移动中的投篮能力较差。(3)中国队外线队员在防守无球队员切入篮下接球、摆脱后接球、传球切入后接球次数等方面与对手存在差距;在抢防守篮板球方面,中国队外线队员在挡抢获得率、无挡抢获得率、防守篮板球抢获率同与赛队存在差距。(4)中国队外线球员在防守战术基础配合方面表现出协防意识不强,补防不积极主动,夹击时队员之间缺乏默契性、针对性。而在防守进攻基础配合方面,中国队外线球员之间缺乏默契,脚步移动较慢,手臂的干扰能力和抢断能力较差。(5)中国队外线队员在防守快攻方面,临场表现出防守快攻的意识较差,拼抢前场篮板球不够积极,在封堵一传和接应点以及防守快下队员方面均同与赛队存在差距
钟典模[7]2011年在《第16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后卫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16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上,中国国家男子篮球队在小组赛中一胜四负,尤其是与土耳其队的比赛中替补上场,大比分输给对手。同样是一胜四负的国家还有波多黎各和科特迪瓦,他们与中国队形成叁角关系,最后中国队凭借得失分率挺进16强。在与立陶宛的复赛中,中国队以67:78惜败对手,中国队与立陶宛队的比赛中在第一节和第叁节单节领先的情况下,由于二、四节失分过多,最终未能挽回局面。从中国队参加的六场比赛来看,存在的问题是:个人进攻机会多,相互配合进攻少,进攻技术方法单一;中国队内线的进攻能力强,后卫线的进攻能力相对较弱。防守战术中中国队主要是采取2-3区域联防和人盯人防守。攻击性的压迫式防守采用较少,联防时漏人多,防守的区域过小,对方很容易投叁分。后卫水平不高,是制约中国男篮水平逐步提升的原因之一。后卫队员是球队在场上的组织者和指挥者,是战术变化和进攻节奏变化的枢纽,是整个球队的灵魂。如果这一环节薄弱的话,会影响到全队整体水平的提高。球队水平的提高,要靠全队水平的整体提高,整体水平的提高不仅仅是指各个位置的水平提高,更重要的是包括替补队员在内的攻防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依据官方网站统计的常规数据,利用录像反复观察,并取得各数据的准确性,通过对数据的深入认真研究,找出中国队后卫与世界强队后卫攻防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差距,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望提高中国男篮的训练水平和比赛能力,为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绵薄之力。通过比较研究,得出结论如下:1中国队后卫平均身高不占优势,体重较轻,身体对抗时处于下风。2中国队后卫队员得分能力不强、得分方式不多。3中国队后卫的过渡性传球多,攻击性的传球少(助攻)。4中国队后卫总体失误的次数明显减少,但关键的时刻求胜心切容易出现失误。5中国队后卫队员的发动快攻的速度快,快下以后各个位置的球员位置分散不是很好,使最后的攻击变得很仓促。6中国队后卫在区域联防战术中防守能力不足,人盯人防守战术表现较好。7中国队后卫的替补队员的进攻能力和防守能力与世界强队的替补队员之间存在非常显着的差异。
王佩祥[8]2012年在《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前场篮板球的比较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篮球运动是由两支队伍参与的运动,每个队伍出场五名队员,目的是将球投入对方球篮得分,并阻止对方将球投入本方球篮得分,篮球运动是以投篮为中心的对抗性体育运动之一。篮球运动中,最富盛名的世界大赛当属奥运会篮球比赛以及世界篮球锦标赛,这两大赛事分别为四年举办一次,每次都会吸引大批的世界篮球优秀运动员以及各个地区的篮球爱好者,奥运会篮球比赛共有全世界12支队伍参加,世界篮球锦标赛共有24支队伍参加,两个大赛都会角逐出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强的篮球队伍,但是世界篮球锦标赛由于参赛队伍多,可以使广大篮球爱好者观赏到更多国家地区水平的篮球队伍,所以观赏性高于奥运会篮球比赛。中国男篮共参加了八次世界篮球锦标赛,分别在1978年第八届菲律宾世锦赛上获得第11名;在1982年第九届哥伦比亚世锦赛上获得第12名;在1986年第十届西班牙世锦赛上获得第9名;在1990年第十一届阿根廷世锦赛上获得第14名;在1994年第十二届加拿大世锦赛上获得第8名;在2002年第十四届美国世锦赛上获得第12名;在2006年第十五届日本世锦赛上获得第九名;在2010年第16届土耳其世锦赛上获得第16名。在万众瞩目的第16届土耳其世锦赛中,中国队凭借在小组赛中一胜四负的成绩,以及在对阵科特迪瓦、波多黎各的的得失分率闯进了十六强,但中国队在淘汰赛中不敌对手立陶宛,最终获得了中国男篮在世锦赛历史中最差的排名,第16名。中国队在第16届世锦赛失利的原因有很多,在参加的六场比赛中,中国队仅获胜一场,五场告负,究其原因有很多,比如:进攻的失误,2-3联防的漏洞,年轻球员的经验不足,防守篮板球的丢失,以及进攻篮板球的丢失,尤其是中国队在每一场比赛中的前场篮板球的抢获数量输给了任何一支与赛队,本文从中国队与对手身高的比较、中国队与对手年龄的比较、中国队和与赛队前场篮板球数量的比较、中国队和与赛队中锋、大前锋抢获前场篮板球数量的比较、中国队和与赛队小前锋抢获前场篮板球数量的比较、中国队和与赛队后卫抢获前场篮板球数量的比较这5个方面进行研究,通过对比赛的观察、数据的整理统计,得出科学的结论。这次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观察法、数理统计法、问卷调查法,结合篮球比赛中争夺前场篮板球的技战术特点,对第16届土耳其男篮世锦赛中国队和与赛队在六场比赛中抢获前场篮板球的数量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找出中国队与对手在争抢前场篮板球各方面的差距,分析原因,探究如何弥补中国男篮在前场篮板球抢获方面的不足,为中国篮球在未来的世界大赛中提出意见并供其参考。为了改进中国男篮争抢前场篮板球的不足,缩小与对手在争抢前场篮板球方面的差距,并且使得中国队能在未来的世界型大赛中取得新的突破,通过对本研究的分析提出以下建议:1、继续增加对类似于易建联、张兆旭等高大优秀篮球运动员的培养,增加中国队的高度实力。2、加速锻炼年轻队员,在保持有规律训练的基础上多与世界各国进行篮球比赛交流,以赛代练,使年轻队员早日适应国际比赛的强度和氛围,关键时刻让年轻队员派上用场。3、培养内、外线队员积极拼抢前场篮板球的意识,多几次二次进攻得分的机会。4、在保持中国队员灵敏、迅速的基础上多进行力量训练,获得在激烈拼抢的力量优势。5、着重培养郭艾伦、于澍龙等年轻又有激情的控球后卫。
郭祺[9]2015年在《现代篮球快攻战术解析与发展特点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快攻战术作为篮球战术体系中主要组成部分,在现代篮球强对抗、快节奏的比赛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届世界大赛,篮球强队在运用快攻战术方面呈现出了新的发展特点,一场比赛中快攻得分已占到全队得分的叁分之一,是追分和拉开比分的重要手段。可以说,以速度争取主动,以争取时间来控制比赛,最终赢得胜利,已成为世界一流球队必须具备的条件。在世界篮球格局不断变化背景下,我国篮球在亚洲已失去绝对优势,现阶段正处于振兴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如何提升篮球训练水平和战术素养,尤其是如何转变篮球战术理念,对快速提高我国篮球竞技水平尤为紧迫而重要,而快攻无疑是重中之重。本研究以篮球快攻战术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视频观察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基于第一届男篮世界杯前八强比赛及第30届奥运会中国男篮小组比赛视频分析的基础上,对快攻的概念、分类、应用条件等进行了梳理,在总结快攻战术发展特点的同时,指出我国篮球快攻战术存在的问题,并对为我国篮球快攻战术的发展和合理运用提出相应的建议。其中主要结论如下:1、快攻:攻守转换时,一方队员随时随地通过各种方式获得球时,以最快速度组织简捷快速攻击,利用对手防守布阵未稳之际造成攻守的各种态势(优势、均势、劣势),在前场果断合理的造成投篮、被犯规及失误等攻击结果的一种进攻技战术。快攻以来源、推进方式、参与人数和发起位置等不同可为不同类型快攻,并共同形成了快攻体系;其中短传、长传、运传结合和运球突破四种是基本的快攻方式。2、发动快攻机会仍然以抢断球和篮板球为主要方式,但以篮板球发动的快攻比例下降,掷界外球发动的快攻得到重视,而后场端线球发动的“追身打”快攻成为亮点;无接应快攻发动次数大幅度提升,而有接应快攻呈现出向中场附近接应、机动灵活及点多面广的特点;单纯的长传和短传推进方式减少,个人运球推进和团队之间运传配合推进方式增加,已成为快攻推进阶段的主要表现形式。3、快攻完成速度快、参与人数少,人数优势快攻次数减少,人数均、劣势快攻所占比例增加;快攻成功率高,中距离投篮得分方式减少,上篮(扣篮)一直是最可靠的得分方式,而追身叁分次数增多成为快攻新的得分方式。主要建议:1、意识层面:应强调在快攻战术的理念及训练方法方面的转变,可加强与欧美强队交流,并合理借鉴;加强运动员与教练员快攻意识的培养,丰富快攻战术手段,树立队伍要以“快、准、狠”的指导思想进行训练和比赛。2、技术层面:重视篮球运动员个人能力的培养,加强快攻针对技术的训练,尤其是个人突破、传接球、运球等技术,为成功完成快攻战术奠定基础和保障;同时,也加强运动员防守快攻积极性和侵略性的训练,培养运动员敢于对抗,善于对抗的能力。3、教练员与运动员都应掌握快攻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并更新战术理念,在全队平时训练和比赛中加强快攻战术训练的比重,优化队伍结构,使快攻各个阶段更加合理多样化。
参考文献:
[1]. 第十四届世锦赛中国男篮与世界强队组织后卫进攻能力的对比分析及对策研究[D]. 韩新功.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2]. 我国CBA优秀后卫进攻能力的分析与对策研究[D]. 王欢. 北京体育大学. 2009
[3]. 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与对手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 穆水强. 江西师范大学. 2014
[4]. 训练学视角下对中国男子篮球队进攻失误的研究[D]. 鲍亮. 武汉体育学院. 2009
[5]. 29届奥运会男篮B组赛中国男队主力队员与对手主力队员之间攻守能力的对比分析[D]. 孙斌. 江西师范大学. 2010
[6]. 第15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外男篮外线队员防守能力的比较分析[D]. 白迪. 首都体育学院. 2008
[7]. 第16 届世界男篮锦标赛中国后卫攻防能力的比较研究[D]. 钟典模. 西北师范大学. 2011
[8]. 第16届男篮世锦赛中国队与对手前场篮板球的比较分析[D]. 王佩祥. 山东师范大学. 2012
[9]. 现代篮球快攻战术解析与发展特点研究[D]. 郭祺. 成都体育学院. 2015
标签:体育论文; 中国篮球论文; 篮球后卫论文; 篮球战术论文; 组织后卫论文; cba联赛论文; 男篮录像论文; 中国队论文; 世锦赛论文; 男篮cba论文; 篮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