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集安市头道镇中学134211
摘要: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的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地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自主能力求知欲望创新意识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教是为了用不着教”。这句话既道出了教学的目的,又道出了学生掌握方法后能自主地获取知识,并去寻找其发展。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应以学生全面、主动、和谐的发展为中心,这就是要求教师合理地运用学习策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对待问题要敢想、敢问、敢做,让他们在数学王国里自由地探索,从发现中寻找快乐,主动获取知识,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和做数学的乐趣,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
下面,我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谈一些粗浅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习主动性
根据教材的教学内容和初中生的心理特点,我常在导入新课时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
例如,在教学“倒数”时,一上课,我就用挑战性的语气说,同学们,今天我们进行一次特别的考试--学生考老师,你们只要任意说出一个数,老师马上就可以告诉你们这个数与谁相乘的积是1,说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出一大串()×()=1的填空题。学生考老师,同学们多高兴啊,此时学生纷纷说出不少的数字,老师都能很快的一一说出两数之积等于1的例子,起初学生感到怀疑,可是经过验算确认老师的答案准确无误,于是学生由怀疑到信服,这么多人都难不倒老师,老师真神了!学生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诀窍”,想赶快揭开心中的“迷”,于是产生了强烈的求知欲,学生就会带着浓厚的兴趣去学好这部分的知识,成了主动探索者,主动攻克难关,从而学好数学。
二、组织讨论,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在教学中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发现问题,探索新知,这对学生自己来说印象感受最深,理解得也最深刻,极容易掌握问题的规律、性质和联系。如在教学分数除以整数时,在课前复习,我出了这样一道有三种解法的题,前两种解法很片面,学生经过讨论知道第三种算法最恰当。让学生知道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最后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法则,在法则的推导中,使学生整体地把握知识,真正参与到知识的形成过程中,去掌握认知策略,从学会到会学。
三、提供实践材料,放手让学生去做
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实践材料,使学生通过使用自己的学具,动脑,动手,动口,参与教学的全过程,这样不但能改变学生当观众的局限,而且静坐在课堂的气氛也变成了活泼求学的气氛。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时,课前我先让学生各自用硬纸板制作了三个直径不同的圆,同时发给每个学生一张实验记录表。上课后老师讲完实验规律,就让学生分组合作,动手实验,测量直径,测周长,并口报结果,作出记录,这样学生分别计算每一个圆的周长除以直径所得的商,填进所准备的记录表中。然后让学生观察各自得出的数据,思考:圆周长与直径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学生通过实验、计算、观察、分析发现圆不论大小,它的周长总是直径的三倍多一些。再要求学生用绕线法加以验证,让学生确信无疑,从而推导出周长与直径的关系和求圆周长的公式。这样学生凭借老师提供的条件,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实践活动得出的结论,印象深、记得牢。这种由师生共同创设的教学活动,学生的参与程度高,全班学生智力活动的潜力得到有效地挖掘和发展。
四、以语言的幽默让学生乐思
正如前人所说,好的课堂教学要有幽默、要有笑声。的确,幽默是一种润滑剂,恰当的幽默即可缓解师生之间的矛盾和尴尬的局面,又可使学生在欢乐的氛围当中获取知识。
例如在求百分率的练习时,有一名“小马虎”在求出米率时倒除了,结果大于百分之百,我走到他跟前,带着善意幽默地说,“小马”同志,等你以后开碾米厂时,我们全班同学可以都到你那里去碾米啊,因为你那儿出米率高啊。到时你可别赖账啊!他看了看,然后摸摸头,一伸舌头,在笑声中找出错误的原因并改正过来了,这样既巩固了知识又促进了思维,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创造条件、大胆放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的全过程,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化难为易,而且有利于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