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_殷晓燕

导读:本文包含了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水稻,地表,旱作,水分,氮素,利用率,生物学。

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文献综述

殷晓燕[1](2004)在《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淡水资源的不足和大量耗竭将严重影响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人们对消耗我国农业用水80%左右的传统水稻栽培提出了挑战,其中水稻旱作栽培作为一种有效的农业节水途径而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地膜覆盖旱种水稻和利用半腐解秸秆替代地膜的覆盖旱种水稻都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旱作水稻的研究多采用育苗移栽后旱种的管理方式,这不仅耗时费力,而且与移栽水作水稻相比,旱作移栽还存在活棵所需时间长、成活率低等一系列问题。本试验采用旱直播地膜覆盖育苗技术,克服了上述缺陷,通过2001年和200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了直播旱作(包括覆膜、覆草和裸地)水稻和常规水作水稻的生物学特征以及产量构成的差异,旨在探索旱作水稻的增产途径;同时通过田间~(15)N微区试验和在相同条件下设立的无氮区试验,研究水稻在旱作和水作两种生态条件下对土壤氮素和肥料氮素吸收和利用的差异,为水稻旱作的进一步推广以及水稻旱作过程中的氮素养分管理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与常规水作水稻相比,不同地表覆盖的直播旱作水稻均有不同程度的减产,减产幅度介于2%-18%之间;旱作处理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处理水稻产量分别比裸地处理高出8%和4%。不同处理之间水稻的收获指数没有明显差异,然而2002年旱种水稻栽种密度增加的前提下,收获指数下降明显。将课题组中在不同土壤条件下覆盖旱作处理水稻的产量进行比较发现,秸秆覆盖在轻度盐碱土上的增产效果明显,明显好于地膜覆盖处理。 对试验中不同处理水稻的生长发育特征及产量构成因素的研究表明,直播旱作水稻的生育期比常规水作水稻有所延长,推迟4-10天成熟。旱作水稻出叶缓慢,株高、叶长和叶宽均有所下降。就旱作后水稻的叶面积指数、地上部生物产量等群体指标而言,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栽种密度有所提高,达到水作水稻的水平。对旱作水稻产量构成因素进行分析表明,旱作条件下有效穗数、结实率和千粒重都可能成为旱作水稻产量的主要限制性因子。我们认为,旱作水稻产量进一步提高的潜力在于在栽种密度、水分管理、氮肥施用量等多种因素中找到优化方案,从而使产量构成因素的叁方面有效穗数、每穗粒数以及千粒重充分协调以达到增产的目的。 以相同条件下不施氮肥小区作为参照,对氮肥施用后旱作水稻生物产量、含氮量以及吸氮量增产效应的研究结果表明,旱作水稻氮肥的肥效明显低于传统水作处理。就氮肥表观利用效率而言,试验中旱作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利用效率较低,介于15%-43%之间;水稻旱作后氮素生理利用率有所提高,介于27%-53%之间,尤其是半腐解秸秆覆盖旱作处理,2001年其氮肥生理利用率可高达52.7kg/kg N,与同条件下的水作稻相比,氮肥施用后在同样多吸收1kg氮素的情况可增产籽粒21.9kg。 对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氮素吸收利用特征的研究表明,与水作水稻生育前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期大量吸收氮素不同,直播旱作水稻较水作水稻更注重中后期对氮素养分的吸收,在生育后期氮素吸收速率呈上升趋势。旱作水稻中后期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以土壤氮素为主;幼穗分化后水稻的土壤吸氮量占阶段吸氮总量的69.5%,比水作水稻多17.8%。早作条件下水稻当季吸收的氮素以土壤固有氮为主,而水作则更依赖于肥料氮的供给.旱作水稻在生育后期,从土壤中吸收的氮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作水稻中后期的供氮问题. 以2002年为例,对早作水稻生育期内土壤矿质氮时空变化的规律进行研究表明,旱作水稻土壤中矿质氮以硝态氮为主,表层和亚表层硝态氮含量的变化受施肥和降雨的影响较大.基肥施用后,覆草处理氮素的生物固持现象明显,表层土壤矿质氮含量比裸地旱作处理下降了28 .3 kgNhm一,降低了矿质氮淋失的可能性。不同生育阶段土壤氮素表观盈余的计算结果表明,在旱作水稻旺盛生长的分集期和抽穗期旱作处理都表现出不同程度上的土壤氮素表观亏缺;然而就全生育期旱作各处理土壤氮素的盈余量而言,平均高达134魄Nhm一2,生育前期氮肥的大量投入是氮素盈余的主要原因。 综上所述,直播旱作水稻与水作水稻在氮素吸收利用特征方面存在着明显差异,因而在直播覆盖旱作水稻的氮肥管理中,应该注意区别于传统水作水稻注重基肥施用的施肥模式,坚持基肥少施,适度增加穗肥力度的氮肥施用原则,以实现增产增效的目的.(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黄新宇[2](2004)在《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既是水稻生产大国,又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传统的水稻淹水种植方式耗水量巨大,据估测水稻的灌溉用水量约占我国年农业用水总量的65%~80%,因此对我国而言开展旱作水稻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地表覆盖旱作水稻是一项崭新的栽培技术,具有节水、省工、节本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然对覆盖材料的研究多局限于塑料地膜,对不同覆盖材料效果比较的研究鲜见报道;且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所积累的资料也不全面、系统。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的灌溉量、水分损失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旨在阐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节水机制,为地表覆盖水稻旱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于2001和2002年在盐城农科所试验场进行了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田间对比试验,并于200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网室进行了微区补充试验。试验设覆膜、盖草和裸露3个旱作处理和1个常规水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旱作后生育期较常规水作明显延迟。与水作水稻相比,旱作水稻各生育阶段均推迟约2~7 d;旱作水稻全生育期比水作延长4~10 d,且主要是在播种-拔节期,延长6~10 d。水作水稻出叶速度比旱作快,尤其是拔节期,旱作覆膜出叶略快,但与其它旱作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水稻旱作明显矮化,株高较水作降低21.4~42.2cm,差异显着,矮化幅度为裸露>盖草>覆膜。旱作水稻总分蘖数高于水作,各处理间为覆膜>盖草>裸露,覆膜旱作分蘖数虽多,但其成穗率却最低。 地表覆盖显着影响稻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低顺序为覆膜>盖草>裸露。除苗期外,水作稻田5cm和10cm土壤平均温度均明显低于旱作。旱作处理间覆膜>裸露>盖草,且差异显着。覆盖处理的增温作用与覆盖材料有关,尤其在播种-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较裸露提高1℃以上,在拔节-孕穗期和孕穗-抽穗期处理间差异变小,覆膜处理平均提高仅0.5℃左右,盖草处理则几乎无增温作用。 水作水稻籽粒和稻草产量均显着高于旱作各处理,旱作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从产量构成看,旱作不如水作合理,过多的无效分蘖大大降低了分蘖成穗率,且造成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低,最终产量低于水作处理;旱作处理的穗数和每穗实粒数间差异不明显,覆盖处理略好于裸露处理,而覆膜旱作水稻的千粒重则低于其他不同地表援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两处理。 水作处理灌水量远远高于旱作处理,差异极显着;旱作处理中覆盖处理比裸露处理节水,以覆膜处理灌水量最少.水作处理的田间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4~o.skg,m一3,旱作处理达水作的3倍,差异极显着;覆膜和盖草两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都与裸露处理差异显着.水作处理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与旱作各处理间差异均极显着,早作高达水作的8一16倍,覆盖处理也明显高于裸露处理。 因此,旱作水稻通过合理的地表履盖措施可以达到水作水稻的产量水平.地表履盖旱作处理能明显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降雨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灌溉水生产效率和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干早地区的节水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以地表覆盖半腐解稻草效果最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Dittert[3](2004)在《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水作水稻和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 :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 3 5~ 3 7倍 ,旱作稻田灌溉水生产效率是水作稻田的 1 0 6~ 1 6 4倍 ,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也达到水作的 3倍左右。尽管地表覆盖有较好的保墒增温效果 ,但因水分胁迫使旱作水稻生育期较水作延长 4~ 1 0d ;旱作中的覆膜处理保墒增温效果最好 ,灌水量最低 ,其耕层土壤温度比其他旱作处理平均高 1℃ ,生育期延长时间最短。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处理的水稻产量分别为 95 74、 85 1 8、 84 81和 7833kg·hm-2 。覆膜处理虽在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上略高于盖草处理 ,但差异不显着 ,且覆膜处理存在成本高 ,污染土壤等缺陷。因此盖草不失为一项较好的替代水稻覆膜旱作的技术。(本文来源于《南京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4年01期)

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尹金来[4](2003)在《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全生育期内水分需求特征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作稻田当季用水总量是旱作稻田的3倍多,旱作盖草处理的灌溉量为434.5m3/hm2,仅相当于水作的24.6%。不同处理的水分利用效率为:盖草>覆膜>裸露>水作,且旱作与水作间差异极显着。水作、覆膜、盖草和裸露的产量分别为:8250,7207,7867,7253kg/hm2,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盖草旱作与水作间产量差异不显着,这表明盖草旱作是一项效果最好的技术。(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03年03期)

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我国既是水稻生产大国,又是世界上水资源严重短缺的13个国家之一。传统的水稻淹水种植方式耗水量巨大,据估测水稻的灌溉用水量约占我国年农业用水总量的65%~80%,因此对我国而言开展旱作水稻生产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意义。地表覆盖旱作水稻是一项崭新的栽培技术,具有节水、省工、节本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然对覆盖材料的研究多局限于塑料地膜,对不同覆盖材料效果比较的研究鲜见报道;且在水分利用效率方面所积累的资料也不全面、系统。本研究通过对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的灌溉量、水分损失量、土壤水分和温度状况、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行比较,旨在阐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节水机制,为地表覆盖水稻旱作技术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于2001和2002年在盐城农科所试验场进行了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田间对比试验,并于2003年在南京农业大学网室进行了微区补充试验。试验设覆膜、盖草和裸露3个旱作处理和1个常规水作对照。研究结果表明: 水稻旱作后生育期较常规水作明显延迟。与水作水稻相比,旱作水稻各生育阶段均推迟约2~7 d;旱作水稻全生育期比水作延长4~10 d,且主要是在播种-拔节期,延长6~10 d。水作水稻出叶速度比旱作快,尤其是拔节期,旱作覆膜出叶略快,但与其它旱作处理间差异不显着。水稻旱作明显矮化,株高较水作降低21.4~42.2cm,差异显着,矮化幅度为裸露>盖草>覆膜。旱作水稻总分蘖数高于水作,各处理间为覆膜>盖草>裸露,覆膜旱作分蘖数虽多,但其成穗率却最低。 地表覆盖显着影响稻田土壤温度和水分,各处理土壤含水量高低顺序为覆膜>盖草>裸露。除苗期外,水作稻田5cm和10cm土壤平均温度均明显低于旱作。旱作处理间覆膜>裸露>盖草,且差异显着。覆盖处理的增温作用与覆盖材料有关,尤其在播种-拔节期和抽穗-成熟期,较裸露提高1℃以上,在拔节-孕穗期和孕穗-抽穗期处理间差异变小,覆膜处理平均提高仅0.5℃左右,盖草处理则几乎无增温作用。 水作水稻籽粒和稻草产量均显着高于旱作各处理,旱作处理间差异不显着。从产量构成看,旱作不如水作合理,过多的无效分蘖大大降低了分蘖成穗率,且造成每穗实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的降低,最终产量低于水作处理;旱作处理的穗数和每穗实粒数间差异不明显,覆盖处理略好于裸露处理,而覆膜旱作水稻的千粒重则低于其他不同地表援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两处理。 水作处理灌水量远远高于旱作处理,差异极显着;旱作处理中覆盖处理比裸露处理节水,以覆膜处理灌水量最少.水作处理的田间水分利用效率仅为0.4~o.skg,m一3,旱作处理达水作的3倍,差异极显着;覆膜和盖草两覆盖处理间差异不明显,但都与裸露处理差异显着.水作处理的灌溉水生产效率与旱作各处理间差异均极显着,早作高达水作的8一16倍,覆盖处理也明显高于裸露处理。 因此,旱作水稻通过合理的地表履盖措施可以达到水作水稻的产量水平.地表履盖旱作处理能明显节约灌溉用水量,提高降雨的利用效率,从而大大提高灌溉水生产效率和田间总水分利用效率,对于干早地区的节水增效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中以地表覆盖半腐解稻草效果最好,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参考文献

[1].殷晓燕.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水稻的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特征[D].南京农业大学.2004

[2].黄新宇.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与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4

[3].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K,Dittert.水作与地表覆盖旱作水稻的生长和水分利用效率[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

[4].黄新宇,徐阳春,沈其荣,周春霖,尹金来.不同地表覆盖旱作水稻和水作水稻水分利用效率的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03

论文知识图

田间试验小区分布图一5不同地表覆盖直播旱作和常规水作水稻...

标签:;  ;  ;  ;  ;  ;  ;  

水稻地表覆盖旱作论文_殷晓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