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中国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代馨[1]2016年在《中国大学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过度教育现象在世界范围内普遍存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发展中国家都曾不同程度的出现过度教育现象。过度教育的概念是由美国学者弗里曼于1976年首先提出的,他观察到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大学毕业生和中学毕业生的收入差距急剧缩小且有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在低于自身学历水平的工作岗位上就业,弗里曼将这种现象称为"过度教育"。此后,过度教育问题引起经济学家和教育学家的广泛关注与研究,并指出在发展中国家过度教育更多的表现为大学生失业。1998年我国出于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及缓解就业压力等层面的考虑提出实行高校扩招计划,并于1999年出台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自此我国的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模式开始向大众化教育模式转变,高等院校招生规模迅速增加,到2003年我国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7%,提前7年实现目标。高校毕业生人数由1999年的101万人增长至2015年的749万人,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3.34%,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在此背景下,我国大学生的过度教育现象愈发明显,劳动力市场中的人才"挤占效应"、"学历高消费",高等教育收益率下降以及大学生就业难问题不断升级。研究过度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过度教育不仅使劳动者的生产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削弱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还会使雇员对工作的满意度下降进而影响其劳动生产效率,损害社会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同时,过度教育会影响人们对教育投资的积极性且不利于社会稳定。因此,本论文致力于研究大学生的过度教育问题,分别从过度教育发生率、过度教育收益率以及失业叁个维度来研究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的具体表现,进而全面而综合地掲示我国大学生的过度教育问题;并分析过度教育的制度与政策成因,进而寻求政策上的改进,力图缓解甚至解决大学生过度教育问题,进而实现大学生就业环境的改善与就业质量的提高。本研究共由叁个部分组成,分别为过度教育的研究综述、过度教育的度量、成因分析与政策建议,主要研究方法与内容安排如下:第一部分,研究综述。该部分的内容安排为:(1)交代过度教育的定义和内涵,以及过度教育表现的叁个维度;(2)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关于过度教育形成机制的研究文献,包括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信号理论、工作竞争理论、工作匹配理论、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以及教育质量差异论和技术变迁理论的主要观点并进行评述,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关于过度教育的实证研究回顾:一是,过度教育发生率测量方法的评估与文献综述;二是过度教育收益率测度的模型与文献综述。这部分内容重在呈现当前关于过度教育的研究进展,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与实证基础,有利于后续内容的展开。第二部分,过度教育的测度,从过度教育的叁个维度上具体展开,分别测量过度教育的发生率、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以及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失业与待就业规模。首先,在过度教育发生率方面,本研究使用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与政策研究"(批准号14BSH107)以及2012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经济增长中的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批准号11JJD790052)的调研数据来分析我国大学生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情况,利用标准差法和众数法作为衡量手段,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过度教育发生率的总体水平以及个体特征、企业所有制及行业差异,并进一步通过构建logistic模型来分析过度教育发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其次,关于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本研究使用2014年的样本数据来分析我国大学生过度教育收益率,基于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分析大学生收入水平的个体特征差异、企业所有制与行业差异,同时通过构建ORU模型和Verdugo-Verdugo模型来估算过于教育收益率情况;另外,关于过度教育背景下的失业,本研究根据教育部近年来公布的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指标与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大学生就业报告》分析近年来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与待就业规模,直观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情况。同时,基于奥肯模型分析总量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的拉动作用,并通过分析人社部网站近年来公布的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人才的求人倍率指标及应届高校毕业生失业情况,分析大学生人才在劳动力市场上所面临的供求情况。第叁部分,过度教育的制度成因及政策建议。本研究从我国的就业体制、产业发展政策以及企业的人才选拔标准与工资激励叁个层面来分析制度与政策对过度教育的影响。其中,关于产业发展政策对过度教育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采用比较劳动生产率指标来分析产业结构与大学生就业结构的协调性问题;关于企业的人才选拨与工资激励对大学生过度教育的影响,本研究主要通过Mincer工资方程来反映不同所有制企业的用人标准。最后,结合过度教育的表现及其制度成因,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不仅证明了我国大中城市的劳动力市场中存在一定程度的过度教育现象;同时,由于劳动力市场中存在行业分割、企业所有制分割以及性别歧视使过度教育现象更加突出;另外,产业发展政策不合理和企业的人才选择与激励也是催生过度教育的重要因素。具体如下:第一,我国大中城市存在过度教育现象,(1)在过度教育发生率方面,2014年样本平均过度教育发生率在15%以上,且随劳动者学历层次的提高而增加,通过截面数据的比较发现劳动力市场中岗位学历水平有所提高,验证了工作竞争理论和教育信号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2)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是负的,ORU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过度教育收益率和教育不足收益率均低于适度教育收益率水平;Verdguo-Verdugo模型的回归结果表明过度教育的收入效应为负值,发生过度教育的劳动者收入水平显着低于同等学历水平上适度教育劳动者的收入,验证了人力资本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3)大学生已成为劳动力市场中的弱势群体,近年来大学生的求职难度不断增加,应届高校毕业生中迫于就业压力而选择创业与升学比率持续增加,受雇全职的比例不断下降,劳动力市场上新成长失业青年中应届高校毕业生占50%左右,规模高达50万人以上。第二,不同所有制企业和行业的过度教育发生率不同,这一结果验证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在民营企业和集体企业就业的大学生劳动者的过度教育发生率显着低于国有企业,在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和叁资企业就职的劳动者过度教育发生率与国有企业不存在显着差异;与市场化程度相对较高的行业,如制造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和IT业相比,受政府行政管控较为严格的行业中劳动者过度教育发生率更高,包括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金融业、电力、热力、燃气和水的生产及供应业、社会公共管理服务业、房地产业、教育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等8个行业。第叁,性别歧视的存在使女大学生更容易发生过度教育。从教育收益率及大学生的求职结果来看,女大学生存在一定的教育过度现象。ORU模型、Verdguo-Verdugo模型以及Mincer工资方程的回归结果均表明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女大学生的收入水平显着低于男性,且这种现象无论在内资企业还是外资企业广泛存在;同时,在求职过程中女大学生遭遇严重的性别歧视,其就业搜寻次多比男生高得多,获得就业机会较少。第四,产业经济结构不合理导致过度教育现象的发生。基于奥肯定律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总量经济增长并没有有效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水平,进一步分析发现产业结构发展失衡导致大学生在各经济部门畸形分布,进而导致过度教育现象产生。其中,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极为不协调,与之在国名经济中的地位相比,其对大学生人才的吸纳能力较弱;第叁产业是大学生就业的主要领域,但大学生在产业内部的分布结构失衡,主要表现为与生产相关性较小的社会服务业吸引了过多的大学生人才,而与生产相关性较大的生产性服务业和流通性服务业吸引的人才数量较少。第五,用人单位招聘时对求职者的要求以及其对大学生的工资激励特征均反映出学历偏好,这将促使劳动者不断追加自身的教育投资,进而造成过度教育现象普遍存在。我国大多数企业在招聘时往往将求职者的学历作为门槛,并且对劳动者的学历施以更高的工资激励(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对"干中学"工作经验的工资激励力度较小。基于上述五点结论,本研究提出叁点政策建议:一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我国粗放的经济发展方式内生于财政分权体制与地方官员激励机制,对此笔者认为改进措施有二:第一,在现有的分权体制下建立科学的政绩考核指标并进行税收制度改革,平衡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第二,废除分权模式,借鉴西方公共财政体制的模式,进行户籍制度与土地制度改革,充分发挥"用手投票"和"用脚投票"机制。在产业发展政策上,加快工业化进程,增加工业行业的技术生产水平,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进而调整大学生的就业结构,使大学生人才的就业领域从社会服务业逐渐转向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二是,加强体制改革,推动经济市场化。消除相关垄断行业的进入与退出壁垒,鼓励民营资木和外商资本的进入,使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金融体制改革,取消政府对银行利率及信贷投放的干预,加快发展在公开市场上的直接融资方式。政府应在税收政策、监管政策、体制改革走向以及未来经济发展战略等方面为社会提供一个稳定的公共政策环境,同时完善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叁是,效仿日本模式提出高等教育应实行前瞻性发展。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出发,适应产业结构调整和科技发展为前提,培养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本研究的主要贡献有叁点:第一,提出了一个可用于过度教育问题研究的框架。当前我国关于过度教育的研究文献主要集中在对过度教育发生率和过度教育收益率的实证分析,然而Coombs(2000)与Maynard and Feldman(2011)等人指出过度教育在发展中国家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失业现象,基于此本研究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要从过度教育的发生率、收入效应及失业率叁个层面综合分析我国过度教育的情况,致力于为过度教育的分析提出一个研究框架;第二,构建了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的计量模型。关于过度教育背景下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分析,本研究除采用绝对与相对数据来描述大学毕业生的失业与待就业规模外,尝试构建大学生就业率与经济增长的计量模型。目前关于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之间的研究大多为定性与简单的数据描述,而对二者进行建模分析的研究并不多见。本研究引入奥肯模型对经济增长与大学生就业的关系进行经验验证,定量分析高校扩招以来,经济增长对大学生就业拉动作用;第叁,厘清过度教育的相关制度与政策成因。全面分析影响大学生过度教育的相关政策与制度性成因,从就业体制、产业发展政策及企业的用人标准与工资激励层面分析过度教育的形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提出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建议,试图有效解决大学生的过度教育问题。

朴志红[2]2006年在《中国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大学毕业生的日益增多,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日益成为了一个全社会为之神伤的字眼。大学生就业难的报道不时出现在各种媒体上面,而对此专家给出的药方也是五花八门,有人认为大学生太多了,使毕业生供过于求,打破了市场的均衡机制,因此有必要减少大学生的招收数量;还有的认为很多大学生过于偏向所谓的“大城市、好单位、高工资”的标准,因而导致了很大部分人处于自愿失业状态,所以有必要加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他们树立扎根基层,奉献西部的志向,让更多的人才流向祖国最需要的基层和西部;还有的认为政府对大学投入的不够,尤其是对一些非重点大学,对这些非重点大学来说,无论是师资、教学环境还是硬件投入都远远不能够满足学校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导致了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下降,使之不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与此同时,很多高校为了增加收入,改善各方面的条件,通过扩大本科生、自考生和高职生的招生名额来扩大收入来源,而这也似乎成为了一些高校的生财之道,成为了他们牟利的有效手段。本文不完全赞同上述观点,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经济学的原理,提出了制约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无论是城乡的二元劳动力市场,还是城市内部的二元劳动力市场,日益严重的分割现象制约着人才的流动和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使得大学生不能够在体制内实现自己的一技之长,进而成为了待业大军中的一员,本文除了在理论方面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原因和现状外,还在模型中分析了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分割在影响大学生就业方面的表现和根源。然后以内部劳动力市场为例说明了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选择工作岗位的制约,本文认为由于主要劳动力市场的进入障碍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的退出障碍以及内部劳动力市场的入口排队式进入企业,降低了大学生择业的效率,增加了大学毕业生“毕业即失业”的概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针对劳动力市场分割制约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出路设计和对策建议。本文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大学生就业问题出现的现状及背景;第二部分介绍了学者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认识分析和理论综述;第叁部分从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和市场分割模型的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问题;第四部分分析了内部劳动力市场对大学毕业生进入企业,成为核心员工的影响;第五部分提出了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出路和对策;第六部分为总结。

成长群[3]2010年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生就业更是各种类型就业中的“本”中之“本”。因为大学生就业不仅仅牵扯到大学生本人的利益和幸福,而且还牵涉到大学生群体背后那些更庞大的群体——数以万计的家庭的根本利益。更重要的是,大学生就业还涉及到国家人力资本储备与增长的问题,这直接影响到国家经济繁荣与社会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所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把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作为执政的首要责任之一。当前和今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一方面是社会经济的高速增长,而另一方面却是劳动力就业弹性的持续下降;一方面是大学生人口比例很低、大学生人力资本储备很少的状况,而另一方面却是大学毕业生高比例的失业情形;一方面是出现“用工荒”,而另一方面却是“人才高消费”、大学生“无业可就”……。在这种特殊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之下,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显得格外“棘手”。本课题便是在这种大背景之下所作的一种探索。本文以探究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为主线,以解决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为核心,通过对中国当前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分析,提出了解决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新思路,以便为相关决策提供理论支持。首先,采用“就业因素”为主线的研究“新范式”界定与构建了四大类就业理论,即供给一需求就业理论、结构就业理论、增长就业理论与信息就业理论,其目的是为研究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寻找理论依据和新视角。接着,借助中国教育部学生司的统计数据、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的调查数据,对大学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进行了翔实的分析和探究。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明确了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和分类就业的难易状态与程度。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情况,1999~2009年处于“中警情就业”和“重警情就业”区间,也可以理解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和“就业特别困难”之间。大学毕业生分类别就业情况,从大学毕业生学历层次看,本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状态在“就业一般困难”与“就业严重困难”之间的临界区域,而专科毕业生的就业难易状态则在“就业严重困难”和“就业特别困难”之间的临界区域;从所学学科看,工学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教育学、法学、医学的毕业生“就业特别困难”,文学、哲学、经济学、历史学、农学和管理的毕业生就业程度在“就业一般困难”和“就业严重困难”之间,军事学毕业生由“就业危机”转向“就业无困难”;从不同院校类型看,“985”院校和“211”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一般本科院校和高职高专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科研院所和军事院校的大学毕业生则呈现出由“就业严重困难”向“就业特别困难”发展的倾向,独立学院的大学毕业生就业在“一般困难”和“严重困难”之间变动;从大学所在地区看,地处京津沪地区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一般困难”,其他地区大学的毕业生就业“严重困难”;从性别比例来看,男性大学毕业生与女性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程度大致相当,均为“就业严重困难”的程度。在中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理论透视与事实判断相结合的维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展开探究,得出了一些有根据的结论:中国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主要是结构性问题和制度性问题,而非总量性问题。然后,通过对湖北大学生就业调查,得到大学生对就业前景、收入期待、就业地区期待、就业单位期待、求职因素与就业信息获取等方面数据资料,验证了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最后,借鉴就业相关理论,在中国大学毕业生总体就业和分类就业的难易状态与程度,以及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性质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即政府必须在明确其职能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增长优先论向就业优先论的转变,确立并实施以大学生就业优先的经济发展战略,着力建构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体系、高等教育投资风险防护体系、大学生劳动关系协调体系;大学需要在其准确定位的基础上分类办学,必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设置,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培养大学生良好就业观和创业精神,以实现大学生就业为导向的目的;而作为大学生本人来讲,需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转变就业观念、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提升就业能力;同时用人单位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构建公平的竞争机制。

李善乐[4]2011年在《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理论与实证》文中指出自2003年以来,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日益突出,合理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了民生工程中的一件大事。它关乎着我国高层次人力资源是否得到合理配置,关乎着我国高等教育投资能否得到回报。大学生的就业观念引导着大学生的就业行为,而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是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研究对了解大学生就业观念,进而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借鉴了国内外现有的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的基础上,首先分析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叁种类型即一、二级劳动力市场分割、区域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制度性劳动力市场分割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制约;其次,本文应用2011年东北高校毕业生抽样调查数据,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筛选出影响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四个变量:性别、专业、生源地、学历。基于此,本文应用Logistic模型对以上四个变量在大学生选择农村、中小城市、大城市就业的影响机理做了回归分析。最后,本文给出了研究结论,并针对引导大学生去农村就业给出了政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第一,性别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基层的就业的影响是显着的,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去农村就业影响不显着。女生较男生更愿意去中小城市就业,去基层就业,而男生较女生更愿意去大城市就业。第二,生源地对大学生就业地选择的影响是显着的,大学生更乐意去生源地所在的地域就业。第叁,学历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是显着的,学历越高,就业地域选择的城市的规模越大。第四,专业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大城市、中小城市和基层就业的影响是显着的,但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农村就业的影响是不显着的。第五,性别、生源地、学历和专业对大学生是否选择去基层就业的影响都是显着的。

陈永杰, 卢施羽[5]2011年在《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蚁族”的出现:一个社会政策的视角》文中提出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近年来愈演愈烈,从2003年的56.3万上升到2010年的近200万。大学生就业困难甚至失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其中又以"蚁族"问题最为瞩目,因为它牵涉到了教育公平、户籍改革、社会流动等一系列极具争议的社会议题。"蚁族"指代的有就业困难的弱势大学生,他们的出现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现状有着根本的联系,这个群体的长期存在则是由于这一结构现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同时相关的就业政策又缺乏足够的回应性。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制度是长远纾解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根本途径,这包括了对劳动力市场分割现状作出逐步调整,以及进一步完善回应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相关社会政策。首先回顾了我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出现的制度背景及发展变迁,并结合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探讨了现阶段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形成的结构性原因,继而尝试以社会政策的角度剖析"蚁族"群体出现的根本原因,指出社会政策需要在什么方面作出回应,最后通过梳理促进大学生就业的相关政策文件,讨论现行政策在回应性上的不足之处。

姜世健[6]2010年在《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文中指出自1999年我国实行扩招政策以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不断增长,入学人数迅速扩大,而伴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的同时则是近年来在社会上引起广泛重视的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而针对大学生就业难,有许多学者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但结论却不尽相同:如有的认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难,根本的原因在于高校扩招,高等教育规模太大,而也有许多研究者指出,当前大学生存在的就业难,主要是结构性的就业难,而不在于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因为,我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很小,因此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扩大高等教育的规模。由于不同研究者的结论很不一致,这使得在如何看待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上存在着巨大的分歧。而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争鸣的问题,它更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就当前众多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来看,绝大多数仅限于简单的描述,缺乏深入的、令人信服的分析和论证,而且当前的研究尤其缺乏国际比较的视角。我们知道,世界上已有许多国家早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就进行过高等教育规模的大扩张阶段,因此深入研究它们所走过的道路便具有特别重要而现实的借鉴意义,而且这也会有助于我们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进一步的理解和深刻的认识。因此,本研究就力图从国际比较的视角来研究我国的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本研究首先考察了有关就业的各种理论,在对这些理论进行进一步分析的基础上,确立了主要从总量性和结构性两大维度来研究大学生就业的供求矛盾问题;接下来本研究对我国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进行了一番历史考察,以求先从纵深的角度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有个基本认识;然后我们又从上述理论分析的两个维度进一步考察了我国大学生的供求矛盾问题;接着我们又主要选取了两个国家——日本和印度,研究了它们在上世纪高等教育规模大扩张时期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最后进行了一番国际比较,得出了一些结论。而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当前我国大学生出现的就业难问题,其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供大于求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一个主要原因。二、期望收入偏高也是造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叁、因大学毕业生在不同层次、不同学科专业、不同性别方面的就业率的差异而导致的非自愿性结构性失业是导致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四、因知识技能不足而导致的非自愿性结构性失业也是就业难的原因之一五、因劳动力市场分割而造成的自愿性失业也是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之一,同时,通过研究我们还发现:一、高等教育的规模与经济发展有很强的关系。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高等教育规模的大小的判定要依不同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而定,不同国家之间也不宜盲目进行比较。如果经济发展水平低(如印度),那么即使高等教育入学率并不高,那么也很容易出现高等教育规模相对过大的情形,由此而造成大学生的就业困难。二、政府应在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上发挥积极作用。在印度,由于各种政治力量的作用,使得高等教育的规模不断膨胀,政府在控制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问题上有心无力,这导致了印度的高等教育规模大大超过了其经济发展水平,从而造成高等教育质量低劣,并且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而日本在1970年代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后,政府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一方面限制大学规模的扩张,另一方面则研究进一步发展职业教育的新措施,从而使得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张抗私, 王振波[7]2013年在《劳动力供给、地域选择与政策含义——基于大学生行为的实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业地域选择是影响大学生就业难易程度的重要因素。本文基于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分析了叁种劳动力市场分割模式对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的影响与制约。通过构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Logistic模型,利用2011年东北地区14所高校毕业生的抽样调查数据,得出性别、专业、生源地和学历等因素对大学生就业地域的选择具有显着影响。在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灵活引导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完善补偿机制和缩小城乡差距等对策建议。

何仕[8]2014年在《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代中国,研究大学生就业问题,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就业经济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就业理论为指导,揭示就业经济理论和实践发展的内在联系,立足于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现实需要,以经济学之“药”疗治中国大学生就业之“疾”。就业是民生工程。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统包统配”、改革开放初期“抽成调剂、分级安排”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由一定范围的“双向选择”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转变。高等教育从“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大学毕业生就业难问题凸显,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考察分析当代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并以厦门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工程学院、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和闽南理工学院等不同办学层次高校的毕业生就业进行的实证分析,认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毕业生供求形势日趋严峻:方面,高校连年大幅扩招,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另一方面,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国际金融危机等导致毕业生市场需求动力不足。二是毕业生结构性就业矛盾日益凸显:毕业生扎推一二线城市、国企、大企业就业,同时高校毕业生类型不同,就业率差异明显等。叁是多数毕业生的就业期望难以实现。梦想与现实存在差距,跳槽频繁。四是“被就业”现象时有发生,就业统计掺杂水分。同时,出现了“北漂”、“蚁族”、“啃老族”以及“海待”“零薪就业”、“公务员热”等特殊就业现象。就业问题归根到底是经济问题。从经济学角度剖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突出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经济转型,拉动就业乏力。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放缓等诱发结构性就业矛盾,加剧就业困难。二是高等教育不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资源配置跟不上跨越式发展步伐、人才培养模式的趋同性、专业结构改革滞后等,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失衡。叁是就业体制与制度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的“二元”制度分割、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导致毕业生择业流动困难和就业歧视。四是就业市场存在的问题:劳动力市场“多峰迭加”,市场就业信息不对称等,影响毕业生就业。针对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现状和就业难的原因,比较借鉴日本、印度、英国等国大学生就业实践的经验与教训,提出了破解大学生就业难的经济学思考:一是稳定经济发展,拉动就业需求;二是实施创新驱动,增强就业发展动力;叁是发展绿色就业,拓宽就业市场;四是着力扶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五是适应经济发展,深化高教改革。

胡立[9]2016年在《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文中研究指明高等职业教育就业问题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和难点。运用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学的平衡理论来研究高职毕业生就业生态问题及其原因,可以更合理的为高职教育的就业问题提供理论依据。高职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即毕业生与学校、企业及用人单位、政府之间的一种适应关系,通过相互适应从而实现从学生进入职业教育--毕业--新一批学生进入职业教育这一输入--输出--反馈(再输入)过程中系统的协调,实现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的平衡和良性发展。高职教育的高就业率并不能全部体现出其就业生态平衡性。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平衡是指在能使毕业生知识与技能适应社会需要、满足个人职业期待,并能与社会经济发展环境相互适应的情况下,各要素竞争共生,各子系统协调发展,整个系统充满生机活力的动态平衡。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是以毕业生﹒就业﹒环境叁者之间关系为核心的动态、互生的系统。各生态因子之间是彼此联系、动态发展的,是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中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论文从生态学理论的主体与环境这一视角,按照“生态系统是否平衡(现状)--影响生态系统平衡的要素(生态因子)--怎样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主体与环境的适应)”的逻辑思路,在宏观层面展开对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研究。本研究在对湖南省六所高职院校的1892名应届毕业生和624名往届毕业生就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从高职教育的就业观念、就业制度、就业结构和就业质量四方面分析了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现状。本研究通过把调查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Logistic二元回归等方法对影响高职教育就业生态系统平衡的因子进行分析与探索。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侧重从主体与环境的角度进行分析,并把学理的研究和质的研究两种方法综合起来运用、思考。研究首先分析了高职毕业生就业主体与就业观念环境的互动关系。毕业生自身就业动机受学校、家庭、社会观念等方面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应往届毕业生薪资期待、理想工作岗位、就业价值等调查发现,“让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就业观念环境有待优化。只有帮助毕业生主动适应社会就业环境,使毕业生就业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并满足个人职业期待与理想,才能提高自身对外来观念的免疫力,达成主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观念子系统的平衡,实现高职教育就业观念环境的优化。研究接着探索了就业主体与学校人才培养、企业参与育人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本研究通过对毕业生工作满意度、专业对口度、课程设置等要素的调查发现,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受学校课程提供、企业校外实践和实习状况、学生为达到岗位胜任能力而主观努力等因素影响。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与技能、习得职业能力才是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活的“常态”,否则就很难保障高职教育就业质量,高职教育就业质量子系统就会失衡,高职教育就业质量环境也会不断恶化。研究对毕业生与就业制度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通过对政府、企业、学校就业制度对毕业生的潜在影响的分析发现:就业制度子系统是毕业生群体在这些就业制度环境等影响下实现平衡的。如果政府和院校就业制度的执行情况不利于毕业生个体成长,再加上企业人才选用不科学、长效培训机制缺乏等,这样极易造成就业制度的不合理,使这个子系统失衡,使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恶化。高职教育就业制度环境是使毕业生就业符合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是政策保障。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就业主体与就业供需环境进行分析。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生态受就业观念、就业质量、就业制度等因素影响,从而使就业结构子系统实现整个就业群体的供需与用人单位供需之间的平衡,也反映了高职教育就业供需环境的整体和谐状况。只有把握好毕业生这一主体和周围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才能实现毕业生从输入--转换--输出过程中生态系统的平衡。学校、用人单位、政府通过预测就业生态行为、建立就业生态预警监测机制,共同营建以就业质量为核心的就业生态评价体系,在此基础上促进职业能力为导向的动态课程体系建设,营造以就业价值为核心的社会观念生态圈。

许彦[10]2011年在《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文中提出就业问题纷繁复杂,既是经济问题,又是社会问题,甚至是政治问题。单就经济领域而言,就业问题既涉及西方主流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也涉及劳动经济学、制度经济学等,相关研究汗牛充栋,观点各异。如果我们抛开其他因素,就业问题可以视为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在中国研究就业问题,离不开人口基数大这一基本背景,正是由于如此,我国转型以来,始终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种压力又使就业问题被简化为就业数量问题。3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已取得了巨大成就,人口总量和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这也意味着我国转型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断,就业问题也显现出新的特征。一方面,经济增长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断减弱,就业数量问题日益严重;另一方面,劳动者报酬占GDP的比重逐年下降,劳动关系日趋紧张,劳资冲突、劳资纠纷不断,就业质量问题不容忽视。本文基于对历史的总结、对现实的反思、对未来的展望,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以期为研究、解释和应对我国就业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在我国转型的新阶段,就业的作用已不仅仅是劳动者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就业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成果、提升生活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就业问题也从解决“岗位”向既要解决“岗位,又要解决‘待遇’”转变。就业是民生之本,“十二五”规划明确指出,我们要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这就要求我们以新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当前我国的就业问题。本文认为,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我们研究就业问题、发展就业理论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于就业问题的研究,我国长期以来都是以西方就业理论为指导,将经济增长放在第一位,劳动者就业要服从于经济增长的需要。这从本质来讲,就是以GDP为本,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只讲就业数量,不讲就业质量的就业思路。本文提出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研究就业问题,就是将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视为我国就业问题中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坚持以劳动者为本,以实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为基本思路,以实现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落脚点。本文分为8个部分:①导言。本文认为,随着我国转型的不断深入,就业数量问题与就业质量问题交织在一起,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严重。发展就业理论,为正确认识、分析就业难题,为政府宏观调控提供理论支持,已成为我国经济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挑战之一。本文研究的目的,就是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提出新的分析框架来分析和研究当前的就业问题。本文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方法,以宏观分析、微观分析、规范分析、实证分析、逻辑分析和历史分析等方法作为主要研究方法。②文献综述。本文梳理、归纳和评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马克思就业理论、西方就业理论、经济发展与就业演进理论、发展观理论等。③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的演变和现状。本文通过对我国转型期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演变的研究,分析了当前“高增长、低就业”的就业数量问题、“低工资、低保障”的就业质量问题。④我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的主要症结。基于上述分析,本文总结出叁大主要症结:产业结构调整缓慢是主要的客观因素,就业制度缺陷是主要的主观因素,而外向型经济发展模式选择是主要的外部压力。从而可以看出,就业问题产生的最主要的根源在于我国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和就业问题解决思路时,缺乏科学发展观。⑤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由此,本文提出了分析我国就业问题的新的分析框架,指出应从以“GDP”为本转变为以劳动者为本、应以就业为纽带,将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协调统一在一起。本文提出了分析框架的切入点和落脚点;提出了对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进行评价的新思路;提出了实现“双促进”(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并指出了新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⑥案例一:从“民工潮”到“民工荒”。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对农民工就业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农民工就业的历程,揭示了农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分析为主要的分析方法,结合学界对“刘易斯拐点”的认识,探讨了“民工潮”和“民工荒”现象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⑦案例二:大学生就业难。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对大学生“就业难”的案例进行了研究。回顾了大学生就业的历程,指出大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以双重就业循环机制分析为主要的分析工具,探讨了“大学生就业难”产生的原因,并对此进行了理论解释。⑧政策建议。本文指出,缓解我国转型期的就业问题,就要树立科学发展观为政府就业调控的基础,要将“调结构、转方式”视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的根本出路,要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维护劳动者权益,提高劳动者素质,推进就业数量的提高和就业质量的改善。另外,本文结合案例分析,就农民工就业问题和大学生就业问题也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主要观点可以归纳为以下5点:①就业数量问题与就业质量问题是就业问题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就业数量的增加并不意味着就业质量的改善,研究我国就业问题就必须将两者统一起来;②经济增长既要不断增加物质产出,更要以实现劳动者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的。就业不仅仅是劳动者为经济增长提供生产要素,就业也是劳动者分享改革成果、提升生活水平、促进自身发展的重要途径。③我国转型期的就业问题日趋严重,正是源于我们在选择经济发展模式和解决就业问题思路中缺乏科学发展观;④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就业分析框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劳动者为本为分析的切入点,以实现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为落脚点,以就业与经济发展互动为就业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以双重循环模型为基础的就业机制和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就业分析框架的政策含义。⑤通过对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的案例分析,说明了该就业分析框架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证实了分析框架的解释力度,并由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本文可能的创新可以归纳为以下4点:①思路创新。本研究将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结合在一起展开研究,改变了以往以就业数量研究为主的研究思路。从研究的逻辑上分析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引致问题的主要症结,提出了新的分析框架,分析了典型案例,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本研究为综合分析就业数量问题和就业质量问题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②视角创新。本研究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的视角来分析和研究我国当前转型期出现的一系列就业问题。这一研究视角坚持以劳动者为本,以实现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的相互促进、劳动者发展和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为落脚点,并以此提出了完整的分析框架。虽然研究显得很粗浅,但这本身是为进一步发展我国转型期就业理论的一次有益尝试。③分析方法创新。本研究提出了双重就业循环机制,这一机制将就业数量和就业质量的分析纳入了一个统一的分析模式中,将就业数量与就业质量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将劳动者发展与经济发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为我们更全面地研究就业问题提供了一种可以借鉴的分析方法。④观点创新。本研究以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分析框架对农民工就业和大学生就业进行了分析。本研究认为,“民工潮”产生的原因在于我国实现了第一重就业循环,而“民工荒”产生的原因恰是因为农民工长期在第一重就业循环中从事低质量的工作,人力资本提升缓慢。经济增长使第一重就业循环逐渐向第二重就业循环转变,对人力资本的要求提高,而满足这一要求的“高技能农民工”不足,从而产生了“高技能民工荒”。而大学生就业难又在于我国第一重就业循环向第二重就业循环转变缓慢,难以满足大学生人力资本补偿的要求,从而产生了大学生就业难。本文用科学发展观视角下的分析框架进行了分析,从不同的角度对我国两个重要的就业问题进行了解释。

参考文献:

[1]. 中国大学生过度教育问题研究[D]. 代馨. 东北财经大学. 2016

[2]. 中国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D]. 朴志红. 东北财经大学. 2006

[3].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D]. 成长群. 武汉大学. 2010

[4]. 大学生就业地域选择:理论与实证[D]. 李善乐. 东北财经大学. 2011

[5]. 大学生就业困难与“蚁族”的出现:一个社会政策的视角[J]. 陈永杰, 卢施羽. 公共行政评论. 2011

[6]. 关于我国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研究[D]. 姜世健. 南开大学. 2010

[7]. 劳动力供给、地域选择与政策含义——基于大学生行为的实证分析[J]. 张抗私, 王振波. 财经问题研究. 2013

[8]. 当代中国大学生就业的经济学研究[D]. 何仕. 福建师范大学. 2014

[9]. 主体与环境:高等职业教育就业生态系统的平衡[D]. 胡立.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10]. 中国转型期就业问题研究[D]. 许彦. 西南财经大学. 2011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大学生就业:劳动力市场分割的视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