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基体论文_张志坚,冉文华,章建忠,崔峰波,沈伟锋

导读:本文包含了树脂基体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树脂,基体,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热膨胀,氰酸。

树脂基体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坚,冉文华,章建忠,崔峰波,沈伟锋[1](2019)在《不同树脂基体GFRP棒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环氧树脂(EP)、酚醛树脂(PF)、聚氨酯树脂(PU)和不饱和聚酯树脂(UP)用作树脂基体,通过拉挤成型制备了系列的玻璃纤维增强热固性塑料(GFRP)棒,并测试了其弯曲和剪切性能以及玻纤含量,比较了这4类GFRP棒的性能差异。结果表明PU棒的表观性能最好;EP棒的力学性能较好,PU棒和UP棒次之,PF棒较差。(本文来源于《玻璃纤维》期刊2019年04期)

李蕊,乔梦嫣,杨佳,贾佩星[2](2019)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圆柱夹杂引起的界面残余应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填充物会引起界面残余应力,这将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使用寿命。将不同弹性模量或不同直径的圆柱金属丝作为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填充物以制备试样。在显微光弹测试系统中获取平面偏振光场中试样的光弹条纹图,同时利用Berek补偿器进行补偿获得非整级次等差线条纹级次,并结合试样界面处环向残余应力值等于径向残余应力值的弹性力学解对圆形界面处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条件下,随着圆柱夹杂弹性模量的增大,圆柱体抵抗环氧树脂基体收缩变形的能力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增大;而随着圆柱夹杂直径的减小,界面残余应力也增大,同时发现夹杂圆柱体的弹性模量对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比夹杂圆柱体的尺寸对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更大。(本文来源于《工程塑料应用》期刊2019年08期)

魏波,周金堂,姚正军,钱逸,钱昆[3](2019)在《环氧树脂基体的原位增韧技术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自20世纪初环氧树脂问世以来,其优异的胶黏性能、可加工性能、耐化学腐蚀性能等特性使环氧树脂被广泛应用于涂料、包装、电子产品的制造和封装等众多行业。近年来,环氧树脂优良的热稳定性、电绝缘性和物理、力学性能,使其作为复合材料的浸润基体在航空航天、武器装备等众多国家前沿技术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采用不同新型树脂模塑传递技术对以环氧树脂为基体的复合材料进行制备与加工,得到的产品具有收缩率小、整体性均一、耐腐蚀性能优良的优点,同时可以兼顾材料对电气性能和力学性能的要求。迄今,环氧树脂在航空工业仍处于主导地位。随着世界各国航空前沿技术的竞争愈演愈烈,对航空复合材料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航空航天相关的先进复合材料制备技术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环氧树脂在固化时形成的叁维网状立体结构,一方面显着提高了材料的物理强度、硬度,但另一方面,这种结构的形成往往伴随着过高的交联密度,进而导致材料质脆、易裂,在某些极端环境下易发生脆性断裂,限制了环氧树脂的应用和发展。因此,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处理,提高最终制品的冲击强度,拓宽其应用领域,一直是航空复合材料领域的研究重点。经过多年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尝试,研究者们已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各种增韧方案和增韧机理的相继建立大幅拓展了环氧树脂的应用范围。目前,国内外较为成熟的对环氧树脂进行增韧的方案大多属于原位增韧的范畴,即通过在原有均匀分散的环氧树脂多相体系中引入增强相或形成一种新相,保持浸润基体内部不同相的均匀空间分布状态,最终达到对环氧树脂制品增韧的目的。其中增韧效果优异的方案主要有:(1)在环氧树脂基体中引入橡胶粒子,或是添加热致液晶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核壳结构聚合物等添加剂进行增韧;(2)通过预先设计,将环氧树脂与第二组分形成互穿/半互穿网络聚合物进行增韧;(3)添加具有特殊功能性的纳米粒子对环氧树脂基体进行增韧。对环氧树脂增韧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对环氧树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简要梳理,从理论研究较为成熟的宏观上对树脂体系进行增韧和近30年来发展迅速的使用纳米改性剂进行增韧两方面,对增韧效果较好的一些原位增韧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列举了近年来报道的重要成果,同时客观评价了不同技术的优缺点。最后分析了环氧树脂增韧技术面临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方向,以期为制备轻质、高性能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9年17期)

柏木兰[4](2019)在《ABS树脂性能中基体SAN树脂的作用探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选择4种SAN树脂(X、F、C2、N型),依据特定比例掺混到ABS树脂当中,探讨基体SAN树脂丙烯腈含量、相对分子质量对ABS树脂性能产生的影响,望能为此领域研究有所借鉴。(本文来源于《石化技术》期刊2019年06期)

高锋,白刚,肖伟,杨帆[5](2019)在《石墨烯微片/氰酸酯多功能树脂基体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制备集导电、导热、低热膨胀系数于一体的功能型氰酸酯树脂,采用石墨烯微片(KNG-150)改性氰酸酯树脂,对改性前后的粘度、电导率、热导率、热膨胀系数、力学性能以及断面破坏形貌进行分析,并通过理论计算和试验测试综合研究了石墨烯微片对氰酸酯热膨胀系数的影响。结果表明:石墨烯微片可以综合提高氰酸酯的导电、导热性能,并降低氰酸酯的热膨胀系数,但是石墨烯微片的加入会造成氰酸酯粘度增大,同时降低其力学性能。(本文来源于《玻璃钢/复合材料》期刊2019年05期)

罗超,曹海建,黄晓梅,金博伦,王洪[6](2019)在《树脂基体种类对叁维中空夹芯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不饱和树脂和环氧树脂为基体,与叁维中空织物分别复合成中空夹芯织物复合材料,利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分别对2种复合材料的拉伸、压缩和弯曲性能进行测试,研究了树脂种类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不饱和树脂与固化剂质量比为100∶2,固化温度为70℃时,复合材料具有最佳的拉伸、弯曲和压缩性能。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弯曲和压缩性能远优于不饱和树脂基复合材料,而拉伸性能则相差不大。(本文来源于《化工新型材料》期刊2019年03期)

魏文康,虞鑫海[7](2019)在《环氧基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以MTHPA(甲基四氢苯酐)为固化剂,XY-748(C_(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为稀释剂,DMP-30[2,4,6-叁(二甲氨基甲基)苯酚]为促进剂,CTBN(端羧基丁腈橡胶)为增韧剂,再辅以扩链剂D-248改性混合环氧树脂F-47/E-51,制得了无溶剂新型环氧基体树脂;并对基体树脂的变温拉伸剪切强度、凝胶化时间、固含量、吸水性、介电性能、体积电阻率、接触角与表面能等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此新型环氧基体树脂具有优异的力学性、介电以及疏水性能。(本文来源于《中国胶粘剂》期刊2019年02期)

李延春,啜岳林,宋岩[8](2018)在《基体SAN树脂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优选X型、F型、C2型和N型四种SAN树脂按照一定比例掺混到通用ABS树脂中,研究基体SAN树脂相对分子质量和丙烯腈含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适当提高基体SAN树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调节丙烯腈含量,使其接近接枝SAN的丙烯腈含量,有利于改善ABS树脂的冲击强度。掺混配方实验证明,当ABS粉料∶H型SAN树脂∶N型SAN树脂为40∶50∶10时,制得的ABS树脂综合性能最为理想,冲击强度达到30 k J/m2,熔体流动速率为1. 04 g/10 min。(本文来源于《广州化工》期刊2018年24期)

李世超[9](2018)在《耐低温环境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表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当前技术水平下,发展重型运载火箭是人类实现星际旅行与深空探测的前提。低温推进剂贮箱作为运载火箭中质量和体积占比最大的部件,其轻质化水平决定着火箭的总体服役性能。在新一代轻型低温推进剂贮箱的众多候选材料中,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因其优异的综合性能而被优先考虑。然而,作为低温推进剂贮箱的结构材料,碳纤维复合材料必须面对严苛的超低温环境(液氧/液氢:-183/-253 ℃)。本文针对复合材料基体树脂(环氧树脂)存在质脆、韧性差和耐冲击性差等缺点,通过向环氧树脂中引入柔性分子链和纳米粒子增强相的方法来改善环氧树脂在超低温下的力学性能。然而,鉴于液氧的特殊性(树脂基体需面临液氧相容性问题),本文首先通过98J液氧冲击试验从4种商用环氧树脂型号中筛选出与液氧相容性相对较好的NPEF-170环氧树脂,以该型号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进行改善树脂低温力学性能的方法研究。此外,本文对NPEF-170环氧树脂进行Br元素接枝改性,研究了 Br元素对环氧树脂液氧相容性的影响机理。随后,本文提出了 一种通过向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引入柔性有机硅(-Si-O-Si-)分子链来改善环氧树脂超低温力学性能的方法。同时,为了避免有机硅在环氧树脂中发生相分离,提出了通过向有机硅分子结构中同时引入环氧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方法来改善有机硅在环氧树脂中易析出的问题。其次,为了克服柔性有机硅分子链在改善环氧树脂韧性的同时会降低树脂的室温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向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同时引入柔性有机硅分子链和Nano-SiO2增强相的方法来提高环氧树脂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和冲击强度,并分析探讨了柔性分子链和纳米粒子对环氧树脂的增强增韧机理。最后,分别以未改性和改性树脂为基体,以T300碳纤维正交编织布为增强相,采用真空注塑成型工艺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对比分析了两种复合材料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研究了超低温环境、液氮浸泡30天处理和室温/超低温热循环80次处理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总结起来,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98J液氧冲击试验判定双酚A型环氧树脂、NPEF-170型环氧树脂、TDE-85型环氧树脂和AFG-90型环氧树脂的液氧相容性,测试结果表明4种环氧树脂体系的液氧冲击敏感性程度依次为:NPEF-170型环氧树脂<AFG-90型环氧树脂<TDE-85型环氧树脂<双酚A型环氧树脂,说明NPEF-170型环氧树脂与液氧的相容性相对较好。通过研究Br元素接枝改性NPEF-170型环氧树脂的液氧相容性,发现Br元素可促进环氧树脂与液氧相容。(2)利用硅烷水解缩合反应设计合成了 一种含有环氧基的柔性有机硅聚合物PSE-Ⅰ,通过红外光谱和1H-NMR核磁共振图谱表征了 PSE-Ⅰ的分子结构,并将其引入环氧树脂分子结构中来改善树脂的低温力学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SE-Ⅰ的引入可明显提高环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和冲击强度。室温下,PSE-Ⅰ改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KIC值和冲击强度相比未改性树脂(6.16%、1.27MPa·m1/2、73.05kJ/m2)最大分别提高了 70.94%、8.66%和7.16%。超低温下,改性树脂的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KIc值和冲击强度相比未改性树脂(174.10MPa、2.49%、2.34MPa m1/2、35.33kJ/m2)最大分别提高了 18.62%、25.70%、11.11%和22.28%。然而,PSE-Ⅰ在提高树脂韧性的同时,会降低树脂室温下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与室温环境相比,超低温环境会使环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和冲击强度显着降低,而KIc值会明显升高。此外,有机硅分子结构中引入环氧官能团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有机硅在环氧树脂中出现相分离,但当PSE-Ⅰ添加量过多时,有机硅分子在环氧树脂中的相分离现象逐渐显着。(3)为了进一步避免有机硅分子在环氧树脂中出现相分离的现象,设计合成了一种分子结构中同时含有环氧基和苯基官能团的柔性有机硅聚合物PSE-H。研究结果表明苯基和环氧基的同时引入可有效改善有机硅分子在环氧树脂中易析出的问题。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SE-Ⅱ同样可明显改善环氧树脂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室温下,PSE-Ⅱ改性树脂的断裂伸长率、KIC值和冲击强度相比未改性树脂最大分别提高了71.56%、31.50%和12.60%。超低温下,改性树脂韵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KIC值和冲击强度相比未改性树脂最大分别提高了 11.16%、33.78%、30.34%和14.77%。与PSE-Ⅰ的情况相似,PSE-Ⅱ在提高树脂韧性的同时会降低树脂室温下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4)为了克服柔性有机硅聚合物(PSE-Ⅰ/PSE-Ⅱ)在提高树脂韧性的同时会降低树脂室温下的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的缺点,以PSE-Ⅱ为有机相,以Nano-SiO2为无机相借鉴原位聚合法设计制备了一种PSE-Ⅱ/Nano-SiO2纳米复合材料。树脂固化物切片透射电镜图表明Nano-SiO2粒子在环氧树脂中具有较好的分散性。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纳米复合材料可同时提高环氧树脂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断裂韧性KIC值和冲击强度。室温下,PSE-Ⅱ/Nano-SiO2改性树脂的拉伸强度、弹性模量、断裂伸长率、KIC值和冲击强度相比未改性树脂最大分别提高了 9.30%、25.50%、54.55%、48.82%和21.36%;超低温下,改性树脂相比未改性树脂最大分别提高了 17.07%、4.30%、26.91%、33.33%和 28.45%。(5)分别以未改性和PSE-Ⅱ/Nano-SiO2改性树脂为基体,以T300碳纤维正交编织布为增强体通过真空注塑成型法制备了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PSE-Ⅱ/Nano-SiO2改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CFRP-Si epoxy)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力学性能均优于未改性树脂制备的复合材料(CFRP-Neat epoxy)。超低温下,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相比室温出现轻微下降,而拉伸模量和弯曲模量相比室温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复合材料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弯曲破坏均首先发生在材料拉伸侧,并伴随中间层纤维的分层破坏和纤维拔出破坏。经液氮浸泡30天处理和室温/超低温热循环80次处理后,复合材料在室温和超低温下的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本文来源于《大连理工大学》期刊2018-12-14)

王强,李欣屹,常天英,胡秋平,白金鹏[10](2018)在《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现如今各类航空复合材料大量应用在航空飞机制造领域,而不同基体树脂的复合材料具有不同的性能优势,其物理性能关系到复合材料的设计、使用与检测。为研究不同种类的航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在太赫兹频段的光谱特性与介电性能,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THz-TDS)在0.2~1.0THz频段内研究了3类不同航空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环氧树脂3238A/玻璃纤维EW180A,氰酸酯树脂9915/玻璃纤维QW120A,双马来酰亚胺树脂QY8911/玻璃纤维ZW100A的光谱吸收和介电色散特性,计算得到了不同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的折射率n、吸收系数α、介电常数实部ε′和介电常数虚部ε″,并结合改性添加剂进行了基体树脂的对比分析,以及结合增强体玻璃纤维进行了复合材料的对比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Debye模型对树脂体系中偶极子的弛豫过程进行了理论计算,并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拟合分析。研究表明,对于ε″和α,均以QW120A/9915<ZW100A/QY8911<EW180A/3238A和9915<QY8911<3238A的顺序增大,这是由于在树脂体系中含有的极性官能团和分子越多,偶极子取向极化引起的弛豫运动则会越剧烈,介电耗损就越大;随着交变电场频率的增加,偶极子因弛豫运动落后于电场的变化,需要更多的能量克服材料内粘滞阻力,引起介电耗损增大,导致ε″和α随之增大,并且均未有明显的吸收峰;由于树脂体系中分子链结构和极性基团的含量不同,对于各类复合材料和浇注料,氰酸酯树脂的ε′和n均最小,介电性能最好也最稳定,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和环氧树脂介电性能次之,稳定性稍差,顺序为QW120A/9915>ZW100A/QY8911>EW180A/3238A和9915>QY8911>3238A;在聚合物树脂内部,偶极子的极化行为由于弛豫运动而受阻尼影响,滞后于交变电场的周期性变化,导致取向极化的程度相对减弱,ε′和n呈现反常的色散现象,即ε′和n随频率的增大而降低,而对于复合材料,玻璃纤维作为无机非金属材料弱化了聚合物树脂中极化行为的影响,均未出现反常色散现象;由于混合型树脂体系中不同极性的基团发生极化响应的机制不同,导致实际介电耗损高于拟合结果,而ε′和n并不受影响,因而在使用Debye方程进行拟合时,ε″和α的拟合结果稍有误差。首次报道了不同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在太赫兹频段的介电性能差异、光谱特性及其规律,给出了环氧、氰酸酯和双马来酰亚胺三种不同航空树脂及其玻璃纤维复合材料在太赫兹频段的基础参数,为太赫兹频段下固体电介质材料透波性能的研究补充了新的内容,为航空复合材料的太赫兹无损检测提供了重要参考,并且对航空复合材料性能改进、吸波复合材料、光电半导体材料、太赫兹超材料和高性能雷达罩等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光谱学与光谱分析》期刊2018年09期)

树脂基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中的填充物会引起界面残余应力,这将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与使用寿命。将不同弹性模量或不同直径的圆柱金属丝作为环氧树脂基体中的填充物以制备试样。在显微光弹测试系统中获取平面偏振光场中试样的光弹条纹图,同时利用Berek补偿器进行补偿获得非整级次等差线条纹级次,并结合试样界面处环向残余应力值等于径向残余应力值的弹性力学解对圆形界面处的残余应力进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相同直径条件下,随着圆柱夹杂弹性模量的增大,圆柱体抵抗环氧树脂基体收缩变形的能力增强,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增大;而随着圆柱夹杂直径的减小,界面残余应力也增大,同时发现夹杂圆柱体的弹性模量对复合材料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比夹杂圆柱体的尺寸对界面残余应力的影响更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树脂基体论文参考文献

[1].张志坚,冉文华,章建忠,崔峰波,沈伟锋.不同树脂基体GFRP棒的研究[J].玻璃纤维.2019

[2].李蕊,乔梦嫣,杨佳,贾佩星.环氧树脂基体中圆柱夹杂引起的界面残余应力研究[J].工程塑料应用.2019

[3].魏波,周金堂,姚正军,钱逸,钱昆.环氧树脂基体的原位增韧技术研究进展[J].材料导报.2019

[4].柏木兰.ABS树脂性能中基体SAN树脂的作用探究[J].石化技术.2019

[5].高锋,白刚,肖伟,杨帆.石墨烯微片/氰酸酯多功能树脂基体研究[J].玻璃钢/复合材料.2019

[6].罗超,曹海建,黄晓梅,金博伦,王洪.树脂基体种类对叁维中空夹芯织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J].化工新型材料.2019

[7].魏文康,虞鑫海.环氧基体树脂的制备与性能表征[J].中国胶粘剂.2019

[8].李延春,啜岳林,宋岩.基体SAN树脂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J].广州化工.2018

[9].李世超.耐低温环境复合材料树脂基体的设计、制备及性能表征[D].大连理工大学.2018

[10].王强,李欣屹,常天英,胡秋平,白金鹏.航空复合材料及其基体树脂的太赫兹光谱特性研究[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2018

论文知识图

本论文研究思路(1)针对双邻苯二甲...基体试件破坏碎片复合材料内部树脂基体收缩趋势...在颊尖桥施加集中载荷在颊尖桥处直径...纤维表面残余应力分布复合材料内部处热应力分布规律

标签:;  ;  ;  ;  ;  ;  ;  

树脂基体论文_张志坚,冉文华,章建忠,崔峰波,沈伟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