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共同工作性能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混凝土,钢管,性能,工作,结构,荷载,框架。
共同工作性能论文文献综述
曹万林,刘子斌,刘岩,张宗敏,王如伟[1](2019)在《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复合墙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了一种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复合墙抗震节能结构。为研究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与复合墙共同工作性能,进行了3榀足尺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复合墙试件与1榀足尺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纯框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复合墙分为无洞口墙,带窗洞口墙和带门洞口墙。对比研究了结构的承载力、刚度、延性、滞回特性和耗能,分析了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与复合墙共同工作机理,提出了结构水平承载力的实用计算方法。结果表明:在合理装配连接条件下,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与复合墙共同工作性能良好;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复合墙结构比纯框架结构水平承载力高,耗能能力强,刚度退化快,变形能力好;复合墙洞口面积及洞口类型对结构性能有显着影响,门窗洞口降低了结构水平承载力和初始弹性刚度,而对结构的累积耗能影响不明显;提出的实用计算方法能够较好地计算结构的承载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张元植,罗金辉,李元齐[2](2019)在《考虑粘结作用及抗剪栓钉传力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考虑粘结作用及抗剪栓钉传力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ABAQUS程序中的材料本构模型、钢管、混凝土界面模型和抗剪栓钉简化本构模型。通过与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充分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精确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只考虑粘结作用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和考虑粘结作用+抗剪栓钉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数值参数分析,主要考察巨型柱截面尺寸、管壁宽厚比、粘结强度、栓钉布置间距等对竖向荷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作用对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有限,单纯依靠粘结传力,钢管、混凝土两者不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设置抗剪栓钉提高了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最后建议不应完全依赖粘结作用与抗剪栓钉传力,在设计时应通过设置足够的传力构造来保证巨型柱钢管、混凝土共同工作。(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期刊2019年05期)
王永强[3](2018)在《H型钢加固混凝土板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产、生活空间的要求越来越高,虽然重新建造建筑物能够满足人们生产生活所需要的大跨度、大空间,但是这会造成极大的浪费。因此,既有建筑加固改造的方法被普遍接受。该方法可以通过较少的投资、较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旧建筑物进行使用功能的提升是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功能提升带来的最大问题是楼面荷载的改变,若楼面荷载大幅度增加,原有楼板设计的承载力、变形等要求将不能满足。因此,需要对原有楼板进行适当的加固处理。楼板加固的方法很多,但当楼板上荷载增加较大或楼板跨度较大时,可采用在板下增设梁,减小板的跨度,从而减小板的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处理。在楼板底面增设H型钢梁,通过采取一些措施使混凝土板与H型钢形成组合梁结构共同工作是最简单的加固方法。但目前实际工程加固设计时并未考虑H型钢梁与混凝土板共同工作,仅按钢梁进行设计,原因是对于该组合结构的受力性能还未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制作了12个二次成型的H型钢加固混凝土板的构件,型钢通过螺栓与混凝土板连接,形成整体构件(组合梁)。型钢梁与混凝土板的连接方式有:钢梁与楼板通过植栓连接;螺栓直接穿过楼板将混凝土板与钢梁连接。植栓连接又考虑了不同的植栓深度,两种连接方式均又考虑了锚栓数量(锚栓间距)以及结合面的处理方式。通过静载试验研究了该“组合梁”结构的受力性能。通过本试验研究得到如下结论:1.采用型钢梁加固混凝土板,通过采用植栓或穿过楼板设置螺栓连接件的方式,可使型钢梁与混凝土板具有一定的共同工作性能,形成组合梁,其承载力远大于钢梁的承载力。2.采用型钢梁加固混凝土板形成的组合梁构件,从加载到破坏可分为四个阶段:弹性阶段;混凝土板开裂阶段;型钢梁与混凝土结合面产生滑移阶段;构件破坏阶段。3.在荷载作用下,钢梁与混凝土板结合面将产生微裂缝并产生滑移,但构件并未因失去承载力而发生破坏,此时,螺栓连接件承担了结合面处的剪力,钢梁与混凝土仍具有一定的整体工作性能,但截面的应力分布发生变化,构件的受力机理发生变化,钢梁不仅要承担整体弯矩,还要承担局部弯矩。4.构件最终是由于锚栓连接件被切断发生破坏。对于植栓深度较小的构件,也可能由于锚栓被拔出钢梁与混凝土板脱离发生破坏。对穿过楼板进行连接的构件,如螺栓孔未灌实,也可能型钢与混凝土板相对滑移变形较大而破坏。型钢与混凝土板用结构胶粘贴而锚栓连接件相对较少的构件,钢梁与混凝土板之间的粘结起到主要作用,粘结发生破坏后,锚栓很快被切断发生破坏。5.结合面采用结构胶粘贴,会延缓结合面处微裂缝的出现,增强构件的整体工作性能。6.拧紧螺帽时所施加扭矩(预拉力)大小,对构件的受力性能将会产生一定影响。锚栓连接件施加的预拉力大,构件的承载力小。分析原因为,由于施加预拉力使得锚栓在构件未受荷载作用前已经受拉应力作用,当构件受荷载作用时,锚栓又受剪应力作用,锚栓在拉应力和剪应力共同作用下发生破坏,锚栓破坏,构件则发生破坏,因此,施加预拉力使得构件的承载力降低。7.植栓深度对构件的承载力有一定影响,植栓深度大,质量容易得到保证,不会发生锚栓锚固破坏。8.当型钢梁端部支承在混凝土梁上时,应考虑钢梁传给混凝土梁的集中荷载作用,对混凝土梁采取加固处理措施。9.组合梁上部有集中荷载作用时,型钢梁上翼缘会产生局部屈曲失稳,所以,若受集中荷载作用,在集中荷载作用位置处型钢梁应设置加劲肋。10.当采用型钢梁加固混凝土板,通过设置螺栓连接件将型钢梁与混凝土板形成整体,可按组合梁进行计算,但应将承载力乘以一个折减系数,折减系数建议取0.85,且应适当增加锚栓连接件的数量。(本文来源于《山东建筑大学》期刊2018-04-01)
齐卫东,张华刚,方强,李莉,马克俭[4](2017)在《混凝土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人字形密肋网壳由密肋平板在脊线处相交构成.为了解网壳屋盖与下部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共同工作性能,基于位移法求解了屋盖的内力,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比计算了点支承屋盖和整体结构屋盖的内力及变形.在此基础上考虑下部结构抗侧刚度、屋盖矢跨比和肋刚度的影响计算了25个算例.结果表明:顶层抗侧刚度和矢跨比是影响屋盖内力的主要因素,屋盖轴力和矢跨比呈非线性关系;屋盖具有较强的拱向传力性质,脊线类似于拱的系杆;与点支承屋盖相比,共同工作使横隔下弦的内力明显增大,并引起下部楼盖轴力,且屋盖边梁应按双偏心受力构件计算承载力;顶层采用异型柱是调整屋盖内力分布的有效措施,当异型柱演化为短肢剪力墙时,建议墙肢长度取屋盖一个投影网格长度;增大矢跨比有利于降低屋盖挠度,屋盖内力分布对矢跨比较为敏感,矢跨比不宜低于1/6;过大的肋刚度对提高屋盖整体承载力意义不大,肋截面高度可取屋盖跨度的1/40~1/50.(本文来源于《空间结构》期刊2017年04期)
曹万林,王如伟,刘文超,任乐乐,贾穗子[5](2017)在《装配式轻型钢管框架-轻墙共同工作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提出一种适用于低层或多层农房建筑的装配式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轻墙结构,框架由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梁、柱及连接节点螺栓连接而成,轻墙为单排配筋再生混凝土薄墙板,框架与轻墙之间通过构造钢板进行螺栓连接,形成共同工作的受力体系.框架承担主要竖向荷载,同时与轻墙共同工作提供水平抗侧力.为研究钢筋间距、墙体厚度对装配式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轻墙结构中框架与墙体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进行了4个装配式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轻墙试件及1个空框架试件的低周反复荷载试验,分析了配筋间距、墙体厚度对试件损伤演化过程、滞回特性、承载力、延性、刚度以及耗能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轻墙结构具有良好的共同工作性能,有明确的两道抗震防线;轻墙破坏形态为剪切破坏,随后框架压弯破坏,装配式连接构造安全可靠,结构具有良好的延性;缩小配筋间距、增加墙体厚度可提高轻型钢管再生混凝土框架-轻墙结构的延性和耗能能力.(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17年12期)
陈德劲,查晓雄,李松波,余敏,徐礼华[6](2017)在《受拉内配加劲件钢管混凝土塔架内外钢构件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内配加劲件钢管混凝土构件在非全截面受拉时的内外钢构件共同工作性能,设计了主材构件分别为内配钢筋和内配型钢的钢管混凝土塔架缩尺加载试验,分析内外钢构件的荷载-应变曲线和内外钢构件应力比值。试验结果表明,内配加劲件钢管混凝土在非全截面受拉时,内外钢构件能够共同工作并且两者应力比值为1。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进行数值模拟,并将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进行比较,两者吻合较好;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内外钢构件应变发展规律基本一致,内外钢构件变形协调;当桁架在侧向荷载作用下达到承载力极限状态时,内部钢构件和主管也分别达到了屈服应力,主管中的内部钢构件可以完全发挥材料强度,内外钢构件可以共同受力。(本文来源于《建筑结构学报》期刊2017年S1期)
齐卫东[7](2017)在《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混凝土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是混凝土空间结构的一类创新体系,丰富混凝土壳体结构的形式,该网壳的研究开创了大跨度混凝土壳体的新领域。结构具有自然排水坡度,耐久性和耐火性能好,符合绿色建筑理念。密肋平板在脊线处交汇,采用装配式施工,施工便捷,促进施工水平的提高,简单评述了混凝土人字形密肋折板网壳的学术价值和科学意义。混凝土人字形密肋网壳用作民居建筑的屋盖时,壳体的推力将由下部结构平衡,从而会影响下部结构的受力性能。为了解网壳屋盖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本文对网壳屋盖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静动力及关键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顶层抗侧刚度和矢跨比是影响屋盖内力的主要因素,屋盖轴力和矢跨比呈非线性关系;屋盖具有较强的拱向传力性质,脊线类似于拱的系杆;与屋盖点支承相比,共同工作将使横隔下弦的内力明显增大,并引起下部楼盖轴力,且屋盖边梁应按双偏心受力构件计算承载力;顶层采用异型柱是调整屋盖内力分布的有效措施,当异型柱演化为短肢剪力墙时,建议墙肢长度按屋盖一个投影网格长度;增大矢跨比有利于降低屋盖挠度,矢跨比不宜低于1/6;过大的肋刚度对提高屋盖整体承载力意义不大,肋截面高度可按屋盖跨度的1/40~1/50;脊线刚度的增加主要影响脊线自身构件内力的增加,对屋盖整体刚度没有影响;网格数越密,不仅能够提高屋盖整体刚度,而且能够降低相应构件内力。采用PKPM软件计算结构,程序选筋考虑结构轴力的影响。矢跨比的变化对下部框梁轴力影响显着。框梁轴力对框梁配筋面积有影响。不同失跨比框梁轴力对框梁配筋面积的影响不大。屋盖点支承和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的自振频率分布均较为密集,共同工作时,屋盖不宜简化为理想点支承作抗震设计;屋盖矢跨比对整体结构前叁阶频率的影响较小;提高顶层抗侧刚度有利于增大结构整体刚度;增加异形柱高厚比,除结构平向刚度外,可提高整体结构拱向和扭转刚度;增大屋盖肋刚度时,结构整体刚度仍主要受下部结构刚度控制,屋盖肋截面在满足承载力需求前提下可按较小的高跨比确定;屋脊类似于屋盖拱向肋的系杆,不会影响结构整体刚度;在肋截面尺寸不变的前提下,网格划分越密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整体结构的刚度。(本文来源于《贵州大学》期刊2017-05-01)
方欣[8](2014)在《桩—土共同作用下承受荷载的管桩受力机理及工作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桩基础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基础沉降及差异变形小、抗震性能好及具有对各种地质条件的适用性强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近海采油、大型桥梁工程建设、海岸码头及大型动力机器基础等实际工程中。随着土木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结构的高度越来越高、且由于地址条件的日益不确定性及建筑结构与环境的关系日趋紧密,研究管桩基础在横向荷载作用下及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变形及破坏机理可以更好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如下:①研究竖向荷载与水平荷载下作用下管桩与土共同作用的方法,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优缺点,因此在数值计算过程中,需要选择与工程相适应的计算方法,以提高计算结果的精度。②建立符合实际的大直径管桩模型,其中探讨了有限元建模时应注意单元选取原则及单元的选取;对比分析了叁维及二维有限元管桩模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桩体的受力计算结果,得出用二维有限元模型可以代替叁维模型进行管桩—土共同作用下的受力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能够满足要求。③研究竖向荷载作用下不同管桩参数对管桩受力性状及工作性能影响,得出不同结构参数对管桩的受力性状的影响程度,为选取合理的管桩参数以提高管桩的安全性及其工作性能的发挥提供依据。④探讨了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管桩参数对管桩受力性状及工作性能影响,得出水平荷载作用下不同结构参数对管桩的桩身弯矩及水平位移的影响程度,以及竖向荷载对水平荷载作用下桩体的承载能力影响,并提出桩体受力破坏的结构构造措施,以提高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基的安全性。(本文来源于《重庆交通大学》期刊2014-12-01)
罗金辉,李元齐,沈祖炎,傅学怡[9](2013)在《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数值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超高层建筑结构中大型转换梁(或转换桁架)与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连接处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中钢管与核心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针对提出的节点内直接设置分配梁的构造,采用ABAQUS软件对3种不同构造措施的4个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1∶5缩尺模型的轴压试件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得到的轴压荷载-位移曲线、混凝土工作承担系数曲线和破坏模态均与试验吻合良好,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有效性.在此基础上通过有限元分析考察了分配梁刚度和管壁宽厚比对仅设置分配梁和分配梁加环板2种构造的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分析表明,管壁宽厚比对超大截面矩形钢管混凝土柱钢-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影响较小;增大分配梁的刚度可以较大地改善钢-混凝土的共同工作性能.(本文来源于《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3年10期)
张然,张新培,田志鹏[10](2013)在《多遇地震作用下板式楼梯与框架共同工作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目前地震作用下板式楼梯框架地震反应研究不足的现状,本文建立了不含楼梯和含两个板式楼梯的两个5层钢筋混凝土框架模型,并进行了多遇地震作用下的弹性时程分析,讨论了板式楼梯与框架共同工作时对框架梁柱内力的影响以及楼梯各构件的地震反应,结果表明,直接与楼梯构件连接的框架梁柱的内力受到较大影响,楼梯梁、梯柱以及梯板的内力绝对值相比静力计算的值有明显增大,梯板存在较大拉压力。(本文来源于《四川建筑科学研究》期刊2013年01期)
共同工作性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采用数值模拟手段对考虑粘结作用及抗剪栓钉传力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进行分析。首先介绍了ABAQUS程序中的材料本构模型、钢管、混凝土界面模型和抗剪栓钉简化本构模型。通过与相关文献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充分验证了本文理论模型的合理性与精确度。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只考虑粘结作用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和考虑粘结作用+抗剪栓钉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进行数值参数分析,主要考察巨型柱截面尺寸、管壁宽厚比、粘结强度、栓钉布置间距等对竖向荷载传递的影响。结果表明,粘结作用对混凝土共同工作性能的影响有限,单纯依靠粘结传力,钢管、混凝土两者不能够很好地共同工作;设置抗剪栓钉提高了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最后建议不应完全依赖粘结作用与抗剪栓钉传力,在设计时应通过设置足够的传力构造来保证巨型柱钢管、混凝土共同工作。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共同工作性能论文参考文献
[1].曹万林,刘子斌,刘岩,张宗敏,王如伟.装配式轻型钢管混凝土框架-复合墙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9
[2].张元植,罗金辉,李元齐.考虑粘结作用及抗剪栓钉传力的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分析[J].建筑结构.2019
[3].王永强.H型钢加固混凝土板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8
[4].齐卫东,张华刚,方强,李莉,马克俭.混凝土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J].空间结构.2017
[5].曹万林,王如伟,刘文超,任乐乐,贾穗子.装配式轻型钢管框架-轻墙共同工作性能[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7
[6].陈德劲,查晓雄,李松波,余敏,徐礼华.受拉内配加劲件钢管混凝土塔架内外钢构件共同工作性能试验研究[J].建筑结构学报.2017
[7].齐卫东.人字形密肋网壳与下部结构共同工作性能分析[D].贵州大学.2017
[8].方欣.桩—土共同作用下承受荷载的管桩受力机理及工作性能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2014
[9].罗金辉,李元齐,沈祖炎,傅学怡.巨型钢管混凝土柱共同工作性能数值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0].张然,张新培,田志鹏.多遇地震作用下板式楼梯与框架共同工作性能研究[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