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调小说论文_王丽云,刘巍,于丽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复调小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视角,独白,巴赫,小说,手法,麦克,双重性。

复调小说论文文献综述

王丽云,刘巍,于丽萍[1](2019)在《伊恩·麦克尤恩小说《黑犬》中的欧洲危机和复调叙事》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叙事文学的叙事声音可以是独白式,也可以是多个声部的复调式。英国当代最着名和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伊恩·麦克尤恩在小说《黑犬》中采用的是复调叙事,用叙述者杰里米的声音与故事主人公的声音构成对立,既表现了自己内心的矛盾和困惑,也真实地展现出欧洲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出现的文化危机。《黑犬》的诗学追求是呈现对立与多元,而不是像传统小说那样在作者的统一意志下展开情节或灌输给读者僵化统一的作者意志。同时,《黑犬》的结局具有开放性和未完成性的特征,把最终的解释权交给了读者。(本文来源于《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吴龙桓[2](2019)在《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复调书写》一文中研究指出小说《灿烂千阳》运用复调的技巧展示了杂语和它们各自所对应的意识,它们在共时作用下产生对峙,实现情节的急转和剧变,既是作者精湛写作技巧的展现,又是强烈情感的力量来源。各种杂语又进行对话,甚至在一个人物身上进行多种声音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揭示了阿富汗人的灵魂世界。对位法则下不般配的俯就、闹剧场面和临界点上的人物所体现的狂欢化精神则是对阿富汗男权世界的反抗。胡赛尼的复调书写是小说成功的原因所在,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西方社会的穆斯林为打破偏见积极寻求该群体与西方主流社会对话的积极姿态。(本文来源于《外国语文研究》期刊2019年02期)

彭沐涵[3](2019)在《从《波动》看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及其现代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复调小说"理论是在对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做出的独创性总结。理论着重关注了小说的"对话性"。通过对作者与主人公之间、不同主人公思想意识之间以及主人公内心独白话语间对话关系的发现,揭示出了文本"对话"的实质以及由此造成的文本意义的开放和多元,形成了"复调小说"与"独白小说"的根本对立。随着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横向传播和纵向发展,其广泛的影响力和艺术涵盖的局限性同时得以凸显。该文选取小说《波动》,着重分析其对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继承和运用,把握文本的"对话性"特征,揭示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艺术适用性。同时也关注《波动》体现出的对于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调整和突破,从而看到该理论的现代性发展。这一过程,对于深刻认识巴赫金复调理论的内涵、其对于小说创作的深远价值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广泛外延是极其有益的。(本文来源于《文化创新比较研究》期刊2019年04期)

刘玉霞[4](2019)在《铁凝长篇小说的复调元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米兰·昆德拉曾说"世界是人的一部分,世界是人的状态"~((1)),作家的文学创作与人及其所处的世界分不开,尤其是长篇往往包含着对社会、历史、现实及人的存在状态的审视与思考、质疑与探询。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与人性的幽深,铁凝认为"文学不可能对生活提供简单答案,好的作品都是多意的,开放性的,存在一种‘建设性模糊’"~((2)),可以说正是这种"建设性模糊""使铁凝的叙事走向了更为广阔的人性领域"~((3))。在铁凝的(本文来源于《小说评论》期刊2019年01期)

列夫[5](2019)在《复调小说理论的矛盾探析及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提出复调小说理论以来,中外文论界一直存在着不同意见的争论。而导致这一问题争论不休的关键点,就在于巴赫金在"外位性"这一重要理论的原论述上,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失,从而也导致后人对这一理论的后理解上也存在着一定的误解。所以,从巴赫金先后发出的两种不同声音入手,可以提出巴赫金的外位性理论实际存在着一直被人忽视、理应从中揭示出的外位性的"双重含义"问题。只有厘清这一重要问题,才会使我们采用新的眼光,对这一外来文论的是非得失做出进一步实事求是的判断,从而更加深入、合理、完整地把握巴赫金的复调小说理论和外位性理论的实际内涵与意义。同样需要反思的一个问题是:我们在中外文论的交流中,不应该仅仅扮演一个接受者、被影响者甚至是失语者的角色,而是应该变被动为主动,形成独立自主的审美判断力,不断建构中外文论交流中的互动关系,这也是中国文论话语建构中应当树立的一种品格。(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9年01期)

钟锦宸[6](2018)在《对小说《罪与罚》中复调与独白写作手法的探索与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对优秀作品的写作手法进行研究是分析该作品的重要环节。在《罪与罚》中,作者运用了复调与独白的写作手法,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作品中复调与独白的"微型对话",研究了复调与独白的"结构框架形式"以及"多旋律感情"。(本文来源于《青年文学家》期刊2018年26期)

耿庆伟[7](2018)在《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文本复调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天涯孤女"萧红对于故乡有着剪不断理还乱的复杂情绪,故乡留给她的不仅有苦涩的创伤,也有记忆的芬芳。其写作背景从未离开过故乡,不过她的故乡情绪却是复调的,思乡的蛊惑使其作品始终回荡着还乡的旋律,对家的失望又让其作品深寓着不绝如缕的深深叹息。作为一位执着于现实的作家,小说《呼兰河传》的书写在温情脉脉的叙述中始终隐藏着一颗焦虑不安的痛苦灵魂,文本叙事中交织着批判与诗意的叙事张力,主题指向上则将民族国家的内容嵌入多元多质的文本深处。由于采用了复调叙事,萧红将深情的乡土眷顾与无望的精神皈依、国民性批判与启蒙主义、女性意识与国家意识融入文本之中。批判的意识与咏叹的声音同时迸发,从而使小说产生了仿佛复调音乐一样的审美效应。不同主题的融进形成了隐在的内文本间性,生成了小说文本的多声解读的批评景观。(本文来源于《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8年05期)

于飞[8](2018)在《品评戴维·洛奇小说狂欢与复调手法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狂欢化与复调式艺术特征是英国当代作家兼文学评论家戴维·洛奇所主张和所运用的小说创作手法。戴维·洛奇笔下的小说和文学评论着述多有问世,狂欢化手法的运用体现出狂欢精神与文学创作融合后衍生出的意义和品味;复调式手法的运用体现出文学作品中作者和读者乃至小说中人物和人物之间的共时性与双声性。戴维·洛奇具有狂欢化与复调式艺术特征的作品与文学评论值得细细品评,从中领悟其文学创作的喜剧风格与笑之过后的感悟,从中领悟其文学理论的别具匠心,而本文对戴维·洛奇狂欢与复调手法的运用是以其小说创作手法来论及的。(本文来源于《风景名胜》期刊2018年09期)

田梦林[9](2018)在《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巴赫金借"复调"一词来概括陀思妥耶夫斯基小说创作的基本特征,他认为陀氏笔下充满了多种不同声音的对话和争辩,从而使作品形成一种多声部合唱的审美现象。巴赫金认为,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对人的思想、人的探索加以对话式理解这个领域里的一座高峰,而他本人最主要的理论便是对陀氏复调小说的理论研究。(本文来源于《名作欣赏》期刊2018年26期)

杨倩[10](2018)在《论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以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萧红的《呼兰河传》用儿童的视角描绘了东北小城人民的生存状况和民族风情。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策略使儿童声音和成年声音在对话中形成了独特的复调审美效果。(本文来源于《安徽文学(下半月)》期刊2018年07期)

复调小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小说《灿烂千阳》运用复调的技巧展示了杂语和它们各自所对应的意识,它们在共时作用下产生对峙,实现情节的急转和剧变,既是作者精湛写作技巧的展现,又是强烈情感的力量来源。各种杂语又进行对话,甚至在一个人物身上进行多种声音的对话,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也揭示了阿富汗人的灵魂世界。对位法则下不般配的俯就、闹剧场面和临界点上的人物所体现的狂欢化精神则是对阿富汗男权世界的反抗。胡赛尼的复调书写是小说成功的原因所在,也体现了作者作为西方社会的穆斯林为打破偏见积极寻求该群体与西方主流社会对话的积极姿态。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复调小说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丽云,刘巍,于丽萍.伊恩·麦克尤恩小说《黑犬》中的欧洲危机和复调叙事[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

[2].吴龙桓.小说《灿烂千阳》中的复调书写[J].外国语文研究.2019

[3].彭沐涵.从《波动》看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及其现代发展[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

[4].刘玉霞.铁凝长篇小说的复调元素[J].小说评论.2019

[5].列夫.复调小说理论的矛盾探析及其对中国文论发展的启示[J].中国文学批评.2019

[6].钟锦宸.对小说《罪与罚》中复调与独白写作手法的探索与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8

[7].耿庆伟.萧红小说《呼兰河传》的文本复调性[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

[8].于飞.品评戴维·洛奇小说狂欢与复调手法的运用[J].风景名胜.2018

[9].田梦林.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研究[J].名作欣赏.2018

[10].杨倩.论儿童视角的复调叙述——以萧红小说《呼兰河传》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8

论文知识图

[4?压1州朝妇鲍照挽钱种联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3)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1)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3)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2)河南大学鉴定验收项目(7)

标签:;  ;  ;  ;  ;  ;  ;  

复调小说论文_王丽云,刘巍,于丽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