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爆炸式反应装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装甲,射流,防护,效能,弹着点,深度,包络。
爆炸式反应装甲论文文献综述
孙建军[1](2019)在《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防科技的快速发展,装甲防护技术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装甲防护技术经历了从均质装甲到复合装甲再到爆炸反应装甲的发展历程;爆炸反应装甲自发明以来一直被认为是坦克、装甲车辆等最有效的防护措施之一;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效能作为评估装甲防护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在现有的文献中关于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方面的研究未见系统报道;本课题就是基于此背景提出的,针对这方面研究的空缺,拟提出关于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面较为完善的研究,主要包括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和双层平行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研究,以期达到对爆炸反应装甲的各结构参数进行效能评估,并对今后新结构爆炸反应装甲的提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仿真、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提出了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理论模型,并给出了单层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法;其次,在单层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双层平行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方法,并根据效能评估方法编制了metlab程序;再次,运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建立仿真模型,采用控制变量法,对单层、双层平行爆炸反应装甲的部分结构参数的防护效能进行了模拟,并将理论评估结果与模拟结果对比分析;最后,选取部分结构参数设计了试验,对效能评估结论与仿真结果进行了验证。研究表明:通过数值模拟结果与效能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二者的相对偏差不超过10%,符合工程计算的要求,初步验证了爆炸反应装甲效能评估理论模型的正确性;同时在数值模拟的基础上设计实验,通过对实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效能评估结果的对比分析,发现叁者吻合较好,说明爆炸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结论可靠;爆炸反应装甲的效能评估方法涵盖了影响爆炸反应装甲防护效能的尺寸效应(L、W)、倾角效应(θ)、间隙效应((35)h)、厚度效应(h)、材料效应(?)、夹层炸药的爆轰压力(P_(CJ))、反应装甲距主装甲的距离(Z_0)等;可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各结构参数进行效能评估,如反应装甲的质量和空间效能评估,面/背板的厚度、尺寸、材料、法线角和爆炸反应装甲与主装甲的距离等结构参数的效能评估;同时编制metlab程序,实现对爆炸反应装甲防护效能评估的简易化。(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9-06-03)
聂源,蒋建伟,王树有,刘瀚[2](2018)在《爆炸反应装甲对爆炸成型弹丸侵彻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揭示叁明治结构爆炸反应装甲(ERA)对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效应的影响,开展了铜质杆式EFP对披挂典型斜置角ERA主靶板的侵彻效应实验。采用脉冲X光摄影方法拍摄了EFP与ERA相互作用的图像,并获得了EFP对主靶板的剩余侵彻深度(RDOP)。实验结果表明,EFP对披挂ERA主靶板的RDOP随着ERA斜置角的增大而呈非线性下降,相对无ERA时的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D为装药口径)时,当斜置角为0°和30°时,EFP的RDOP和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变化较小;当斜置角从30°增大到60°时,EFP的RDOP从0.50D减小至0.19D,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则从41%迅速增大到77%.随着ERA炸药层厚度的增大,EFP的RDOP减小、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增大。其中,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时的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比ERA炸药层厚度为0.018D时平均增大8%.(本文来源于《兵工学报》期刊2018年08期)
孙建军,李如江,万清华,张明,杨玥[3](2018)在《爆炸反应装甲防护包络的数值仿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得到爆炸反应装甲的防护包络(即爆炸反应装甲与射流的接触面上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应用叁维有限元分析软件LS-DYNA,对弹着点处于不同位置时反应装甲的抗弹性能进行数值仿真,并开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实验结果吻合较好。不同弹着点处的抗弹性能存在较大差异,抗弹性能最优区并非反应装甲的对称中心或其附近区域,而是距反应装甲底端22.7倍及46.9倍射流直径处;反应装甲的有效抗弹区域约占65.8%,有效抗弹区内的抗弹性能较边界区提高约37.5%,反应装甲下部的防护效能较上部好。(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5期)
刘迎彬,石军磊,胡晓艳,孙淼,张明[4](2018)在《双层楔形飞板爆炸反应装甲干扰聚能射流的数值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得到干扰聚能射流能力更好的爆炸反应装甲,在经典爆炸反应装甲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双层楔形飞板爆炸反应装甲。利用ANSYS/LSDYNA-3D仿真软件对3种不同方案进行了模拟计算,分别对各方案中飞板飞行形态、逃逸射流特性、射流的动能变化以及聚能射流对靶板的侵彻深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夹层炸药引爆后,楔形飞板在向外飞出的同时具有一定的旋转特征,合理的摆放结构能够增大飞板与射流的作用面积;聚能射流在穿过反应装甲后,动能急剧下降,穿深能力降低,方案二聚能射流侵彻深度最浅,方案叁次之,方案一最深,表明方案二具有良好的防护效果。对楔形飞板的研究丰富了爆炸反应装甲的结构设计,为反应装甲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本文来源于《高压物理学报》期刊2018年04期)
吴攀[5](2017)在《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抗射流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陶瓷材料具有高硬度、高抗压强度、耐高温以及低密度等良好的力学性能,在过去的30多年里被广泛应用于装甲防护。与金属材料相比,陶瓷材料对各个速度段的射流都具有很高的防护能力。所以现阶段开展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抗射流的性能研究,并与均质钢面板爆炸反应装甲对比分析,对新型爆炸反应装甲的研制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价值。首先,研究了陶瓷材料在冲击载荷下的破坏形式和陶瓷材料对射流的干扰机理及模型。对射流侵彻陶瓷材料和均质钢进行数值仿真计算,结果表明,陶瓷材料较强抗射流性能的主要原因,是其剪胀现象对射流的横向干扰而不是强度。其次,对比研究了相同面密度的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与均质钢面板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效果。仿真计算结果表明,相同面密度的AL2O3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效果明显好于均质钢面板爆炸反应装甲。分别建立了射流侵彻3/3/3型陶瓷面板和均质钢面板爆炸反应装甲的数值仿真模型,从后效靶的剩余穿深可以看出陶瓷面板反应装甲的优越性,并通过实验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最后,研究了总厚度一定的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对抗射流的干扰效果。分析了爆炸反应装甲作用后的射流速度、头部直径以及对后效靶的剩余穿深,探究了合适的爆炸反应装甲结构,实现了对射流的最佳干扰效果。(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期刊2017-06-30)
李辉,张峰庆[6](2016)在《适用装甲车辆的爆炸反应装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介绍了当前适用于装甲车辆的爆炸反应装甲的装备情况及研究发展现状,对其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研究论述,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本文来源于《山西化工》期刊2016年01期)
郭正祥[7](2016)在《详解俄罗斯坦克爆炸反应装甲》一文中研究指出发展历史渊源随着反坦克弹药威力的不断增强,很显然单纯用被动方法(增强基体装甲)来增强装甲车辆防护已经不能满足要求了。因此,有必要使用其它外在能量。这些能量可能是炸药、电能以及化学物质在反应过程中生成的能量。已有多种利用爆炸反应原理来防御来袭反坦克弹药的装甲问世,例如以色列"茄克衫"爆炸反应装甲、俄罗斯"接触"系列和"化石"爆炸反应装甲、乌克兰"利刃"爆炸反应装甲等,它们的区别在于所利用爆炸反应能量(本文来源于《国外坦克》期刊2016年02期)
余辉,刘天生,王凤英,刘迎彬[8](2015)在《基于正交设计法的爆炸反应装甲优化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提高爆炸反应装甲对长杆动能弹的防护能力,应用LS-DYNA仿真软件,结合正交优化设计方法,对爆炸反应装甲的结构进行正交优化设计研究。结果显示:着弹角θ是影响穿深P的主要因素,其次是面板hf,影响最小的是反应装甲与主装甲距离H;权衡空间因素,最佳设计参数θ=60°、hf=4 mm、hb=2 mm、H=10 mm。在此参数组合下,剩余穿深P下降80%左右,侵彻行程W下降79%左右,质量增益系数FWG高达2.54,数值计算的结果和实际结果基本一致,为爆炸反应装甲的设计研究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研究方法。(本文来源于《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期刊2015年06期)
柳魁,沈兆欣[9](2015)在《反应装甲射流在爆炸场中的断裂模型》一文中研究指出阐述了爆炸反应装甲受装甲倾角影响很大,射流侵彻能力与射流断裂时间有关,同时给出了射流在空气中的断裂时间计算公式以及射流在爆炸场中的断裂模型。(本文来源于《科技创新与应用》期刊2015年11期)
柳魁,弯天琪[10](2015)在《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应装甲可以有效的保护坦克不受到外界损害,在战争中有着重要的防护作用。介绍了反应装甲的结构以及反应装甲对射流干扰的机理,并分析了射流与反应装甲的作用,根据质量流之比将面板对射流的干扰模型分为连续干扰模型和间隙逃逸模型。(本文来源于《黑龙江科技信息》期刊2015年09期)
爆炸式反应装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揭示叁明治结构爆炸反应装甲(ERA)对爆炸成型弹丸(EFP)侵彻效应的影响,开展了铜质杆式EFP对披挂典型斜置角ERA主靶板的侵彻效应实验。采用脉冲X光摄影方法拍摄了EFP与ERA相互作用的图像,并获得了EFP对主靶板的剩余侵彻深度(RDOP)。实验结果表明,EFP对披挂ERA主靶板的RDOP随着ERA斜置角的增大而呈非线性下降,相对无ERA时的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呈指数增长的变化趋势。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D为装药口径)时,当斜置角为0°和30°时,EFP的RDOP和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变化较小;当斜置角从30°增大到60°时,EFP的RDOP从0.50D减小至0.19D,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则从41%迅速增大到77%.随着ERA炸药层厚度的增大,EFP的RDOP减小、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增大。其中,ERA炸药层厚度为0.027D时的相对侵彻深度下降百分比比ERA炸药层厚度为0.018D时平均增大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爆炸式反应装甲论文参考文献
[1].孙建军.爆炸反应装甲对聚能射流干扰作用的效能评估研究[D].中北大学.2019
[2].聂源,蒋建伟,王树有,刘瀚.爆炸反应装甲对爆炸成型弹丸侵彻效应影响的实验研究[J].兵工学报.2018
[3].孙建军,李如江,万清华,张明,杨玥.爆炸反应装甲防护包络的数值仿真[J].高压物理学报.2018
[4].刘迎彬,石军磊,胡晓艳,孙淼,张明.双层楔形飞板爆炸反应装甲干扰聚能射流的数值模拟[J].高压物理学报.2018
[5].吴攀.陶瓷面板爆炸反应装甲抗射流性能研究[D].中北大学.2017
[6].李辉,张峰庆.适用装甲车辆的爆炸反应装甲研究[J].山西化工.2016
[7].郭正祥.详解俄罗斯坦克爆炸反应装甲[J].国外坦克.2016
[8].余辉,刘天生,王凤英,刘迎彬.基于正交设计法的爆炸反应装甲优化设计[J].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2015
[9].柳魁,沈兆欣.反应装甲射流在爆炸场中的断裂模型[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
[10].柳魁,弯天琪.爆炸反应装甲对射流的干扰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