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因素复杂系统最佳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思路——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唐静[1](2019)在《基于云模型的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文中研究表明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是国家出台土地调控政策、编制国土规划等的重要依据。针对传统综合评价方法主观性和随意性较大的问题,通过引入云模型,应用于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中,构建基于云模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次研究首先从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概念和理论入手,结合五通桥区概况及土地资源利用现状,从水土资源承载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承载力和经济承载力四个方面选取21个评价指标建立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根据评价等级的标准区间和相关文献的计算规则,计算得到了各评价等级对应的云模型的3个数字特征:期望、熵和超熵(Ex、En和He),构建了基于云模型的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然后由正向云发生器求取20112015年五通桥区各评价指标隶属各评价等级的隶属度,运用熵权法确定权重;最后加权确定综合模糊隶属度矩阵,得到20112015年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结果。并将结果与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的结果进行对比。评价结果显示:(1)云模型结果和投影寻踪评价模型结果基本一致,结合实地调查和专家意见,验证了基于云模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模型的可信性和适用性。(2)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2011年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属于Ⅱ级,即低承载,20122015年土地综合承载力均属于Ⅲ级,即中级承载。说明五通桥区近年来土地综合承载力比较稳定且维持在中级水平,土地综合承载力接近于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但仍然具有一定的开发潜力。(3)五通桥区较低的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较好的森林覆盖率以及逐年提高的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等都有利于土地综合承载力的提高;但快速发展的城镇化,较低的人均耕地面积和逐年下降的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等也给土地综合承载力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在分析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提高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以期更好的为国土资源管理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本文将云模型引入到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中,开展基于云模型的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既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其评价结果也为提高五通桥区区域土地综合承载力提供了科学依据和理论支撑。
吴多[2](2017)在《基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地区间交通需求的日益迫切,越来越多的各类桥梁被架设在江河、湖泊、峡谷甚至海洋之上。为进一步完善桥梁管理、提高使用寿命,并且保障其正常寿命期间的安全,对大中型桥梁进行实时监测便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当前监测理论、方法的不完善,技术的不成熟,极大地限制了桥梁监测学科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对从桥梁建设期-运营期的全寿命过程监测入手,对各寿命阶段桥梁监测中的损伤识别、状态评估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与方法研究。并以沮河特大桥为工程背景,对构建桥梁全寿命一体化监测系统进行了探讨、分析。(1)首先,以目前桥梁测点优化布置的常用方法与评估准则为基础,分析不同参数条件对测点优化布置的影响。其次,以一座典型桥梁为例,采用有效独立法、运动能量法以及QR分解的方法等传统优化方法对其进行测点布置问题研究,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逐步加减序列法的精确测点布置方法。算例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地满足实际桥梁工程中传感器优化布置要求。(2)以灵敏度法为基础,对现阶段典型计算模型修正方法进行分析,提出一种分阶段逐步修正的桥梁模型修正方法。通过对结构整体构件参数、局部构件参数进行两阶段的逐步修正,以特征参数为目标进行函数拟合操作,可大大提高模型修正的效率与准确度。实例结果表明,采用这一修正方法,能够较大程度地还原桥梁结构的真实响应,为桥梁的全寿命监测选取准确的“基准模型”。(3)为进一步提高运营阶段桥梁监测中损伤识别的精度与准确度,本文在现有的曲率模态类识别方法上,进一步研究相关参数指标,提出了几类改进方法。通过相应桥梁实例验证可知,本文提出的改进类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其效果均有较明显提高。另外,通过进一步研究,得到不同参数特性差异化,也会对损伤识别造成一定的影响。(4)为解决当前损伤识别方法不能准确定义损伤程度这一缺陷,本文首先对曲率模态曲线参数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了损伤程度与曲率模态曲线的变化关系。其次采用多项式拟合与神经网络拟合的方法,对损伤程度进行精确确定。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较好地确定发生损伤的位置与程度。最后,对曲率模态差振型?P及其产生的畸变面积振型?S进行推导研究,对实际桥梁的实时损伤监测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5)以贝叶斯理论为基础,提出一种基于B-TBU模型的桥梁状态评估方法。将概率类算法应用于桥梁的状态评估工作,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并将神经网络类算法引入该模型中。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可得到较好的评估结果,引入的神经网络算法的结果也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6)对桥梁建设期-运营期这两阶段组成的全寿命一体化监测系统的监测意义、监测内容、系统特点与功能、仪器设备等各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分析。以某桥为工程依托,对其构建从施工阶段-运营阶段的全寿命一体化监测系统。保障该桥梁的全寿命过程中的安全施工、运营,为同类桥梁布置监测系统提供宝贵的参考意义。
王明磊[3](2017)在《滨海相沉积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广泛分布着滨海相软土。这类软土含水量高、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差。如果在这类软土上修建道路,包括公路、铁路等,则会造成路基开裂、不均匀沉降等严重工程事故。特别是对于一些大面积深厚软土地区,地基处理结果将影响工程的进度、投资和质量,所以针对此类工程要进行相应的场地试验或修建试验段,制定不同的地基处理方案,并对处理结果进行对比与分析,得到最佳的加固方式,为之后的施工提供指导。福建省某港区地处滨海滩涂地,地质勘察报告表明地表以下为滨海相沉积软土。由于港区场地及道路扩建,需要进行地基加固处理。因此,本文以该工程建设中软土地基处理为背景,结合场地环境,制定了六种地基处理方案,通过现场试验、现场监测、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等手段,经分析得到不同处理方案之间的差异和优劣。最后采用FLAC3D数值模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预测了运营期的工后沉降。为此,本文做了如下工作:(1)根据工程质量总体目标,应先修建试验段,本文考虑了防护区和路基区两种情况,分别在各自区域内划分出三个试验段,共对应六种不同的软基处理方案。在试验过程中对其进行现场监测,得到不同处理方案下地基的沉降规律,为后期的方案对比提供依据。(2)为了分析不同处理方案的效果,在该工程各试验段上进行原位测试,包括十字板剪切试验和静力触探试验,得到地基处理前后的强度及承载能力变化规律。通过钻孔取样及室内土工试验,得到了地基处理前后的土体力学参数,为后面的沉降预测提供依据。(3)选取最具代表性的三种地基排水固结处理方案进行分析,分别对应试验段2(排水板堆载预压)、试验段3(真空联合排水板)和试验段6(堆载预压和砂桩堆载预压)。以现场监测数据为依据,结合原位测试及室内试验结果,采用FLAC3D数值模拟与神经网络相结合的方法,估算了地基处理期间的前期沉降,并在此基础上对运营期的工后沉降进行分析预测。该工程在福建沿海滩涂地区中极具典型意义,相应的试验过程及沉降预测方法也有着实际意义,为以后类似条件下的软基工程提供了积极的参考价值。
李宇巍[4](2017)在《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积极推进水利工程的建设,水利工程的环境影响评价也被广泛的应用与推广,由于水利项目空间跨度大、影响范围广等特点,以及环境系统渐变、弹性、长期的特征,研究学者与管理者逐渐认识到评价的局限性,一方面潜在的、间接的、积累的环境影响分析与定量工作开展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水利工程在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方面相互关联的复杂性,使得指标体系的建立尚不够完善,综合的评价法方法尚未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借鉴国内外环境承载力与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研究成果,以环境承载力评价思路的出发,从自然资源承载重力、生态环境承载力、社会环境承载力三个方面对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进行系统分析,并筛选出11项评价指标,建立了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补充了重要湿地影响、水土流失治理率两项评价指标,完善了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功能;应用改进层次分析法与环境承载率相结合的评价方法,确定指标权重并计算综合环境承载率,将无法直接比较的单个指标,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以实现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最后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程度做出判断。
刘文[5](2016)在《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高密度背景下城镇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面对土地、交通、人口和生态的巨大压力,以机动车为中心的社会构造已经无法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而地铁则因其快速、安全、运量大等优势成为缓解都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首要选择,并由此确立了其在公共交通系统中的核心位置。在大城市交通和空间矛盾日益尖锐的情况下,如何将土地的高度利用与以地铁为中心的城市规划相联系,建立以地铁站点为节点的城市空间框架网络布局,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的课题之一。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将建筑空间与城市空间有机相连的要素,是在土地集约化、空间一体化以及功能复合化的要求下产生的,通过系统论的导入,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空间统一体,置入城市视角系统的整体研究中。作为功能复合和空间立体的集聚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不仅因交通要素的汇聚对公共交通系统的完善有着极重要的整合意义,还因其高密度、多用途以及多流量的特殊属性,迸发出极高的经济潜力和商业价值,吸引着众多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目光。文章立足我国基本国情,试图通过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宏观整体层面,中观区域层面和微观建设层面的现状研究,对未来的规划和设计提出建设性意见,使得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更具理性化,充分发挥节点的触媒作用,为区域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定贡献。文章的结构可分为以下三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旨在概念的确立和明晰,包含文章的第一、二、三章。通过对商业综合体和地铁建设历史脉络的分别梳理,整理出两者的“交汇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轨迹,并对相关内容进行解析,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念进行界定。同时,将复杂性科学理论引入城市建筑领域,在对城市复杂趋向的理论分析下,指出作为城市子系统之一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体系,也是具有一定的复杂特性,并对整体的支撑因子以及单体的发展方向做出一定的阐释。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作为复杂体系的一种,充满了多样性和不稳定性,它的发展与当下多元化探索以及社会时代所包含的对立冲突,尤其是中国的城镇化进程是相契合的。第二部分旨在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整体认识研究,包含文章的第四、五、六三章。宏观方面,主要是通过目前我国地铁网线规划以及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情况的研究,探讨城市结构变化与两者之间的互动协作关系,总结发展趋势,为土地集约利用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中观方面,对北京、上海、广州三个城市三条线路已建成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进行梳理,构建包含3大类、9小项的因子框架模型,利用ARCGIS平台对地块周边要素进行分析,探讨其与复杂环境之间的融合;微观方面,以多样业态、交通换乘以及空间感知三个方面为切入点,分析了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运作情况,在多元整合有机协作的建构理念指导下,结合各自有机关联的总体特征,针对体系内各子系统发展的主要问题做出相关对策研究;第三部分为文章的第七、八章,旨在对之前研究结果的基础上进行总结,提出围绕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的相关发展策略和设计方法,同时指出论文研究上的不足和对后期未来的展望。文章立足我国现实国情,对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相关研究理论与实践情况进行结合,不仅丰富了城市空间的开发内容,还为我国高密度的城市转型提供了一个更实际、更系统、更全面和更具操作性的视角及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刘江平,王莹莹,刘震,潘小康,宗育泉[6](2015)在《近地表反射和折射法的进展及应用》文中指出针对近地表物质非均质极强、各向异性明显及地形复杂等特点,系统阐述和讨论了近地表折射和反射法的国内外研究与应用进展,认为:1综合利用纵、横波的优势,开展多波多分量联合勘探对提高浅层地震勘探的精度和分辨率具有重要作用;2现在的浅层地震勘探主要是对地震剖面进行解释,容易忽略一些隐含的地质异常现象,属性提取技术是充分提取地震信息,进行全面综合解释的有效手段;3开展多层折射介质的观测系统和解释方法研究,尤其是折射层析成像研究,是提高多层折射介质成像精度的途径;4开展黏弹性、双相和各向异性介质的地震反射与折射波法研究是提高近地表地震勘探成像和物性参数提取精度的新思路.
李清明,唐辉明[7](2015)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两难困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传统的综合指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等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因素权重的取值困境问题,而人工神经网络评价方法的缺点是存在训练样本和检测样本的选择困境问题。本文对一个工程地质环境系统的单元进行了分类,提出了敏感单元、不敏感单元和类不敏感单元的概念,并定义不敏感单元为单元质量类别不随因素权重组合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单元。在不敏感单元概念的基础上,定义标准训练集为由不敏感单元的输入一输出对组成的集合,进而提出了一种基于标准训练集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为解决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的两难困境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法。
毕文哲[8](2015)在《深圳市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城市居住区开发不断向郊区转移,对住房有较高刚性需求的人群成为此类居住区的消费主体,其对居住环境实用性要求的提高促使着居住区景观设计向“经济、实用、美观”的本质回归。儿童是居住区最主要的活动人群,对居住区外环境有很强的依赖性。儿童户外活动场地不仅是居住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日常活动机会最多的地方,其建设水平的高低一方面直接影响整个居住区景观的品质,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儿童的户外活动质量和身心的健康发育。目前受政策影响,在居住区开发成本提高,景观投资萎缩的现状下,如何改善设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使儿童活动场地既能满足儿童的基本需求,又丰富多样;如何在保证场地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场地的营建速度,降低建设成本和后期管养的费用和难度,最终实现质量与效率的平衡成为我们更应关注的问题。本研究以此为出发点,选取深圳市普通住宅居住区为主要对象,引入模块化理论,将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系统进行分解形成模块,在明确模块设计要点和管理标准的基础上,探讨模块的多样化组合方式。以期通过模块化研究规范设计师工作,为其提供设计参考;以种类多样的组合化产品满足不同儿童群体的需求,同时为管理者提供管理标准和评判依据,以新的视角探讨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建设的新思路。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结合基础理论与实地调研对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研究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其次,对儿童活动场地系统进行分析分解,通过要素的提取和分离,构建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模块系统。然后从模块系统的外部设计和模块的系列化设计两个方面入手,对不同层级的模块依次进行具体设计,得到可用于组合的各级通用模块和选择性模块。在此基础上,根据模块的特点,提出模块系统的管理方法,包括各级模块施工管理标准的制定和模块编码以及电子数据库的构建。最后,根据居住区儿童的年龄分组,及不同的绿地类型,从模块选择、模块组合及模块化产品组合三个方面分别提出建议和方法,以期形成适合各年龄段儿童的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产品,实现对模块系统的应用。
王先杰[9](2013)在《基于热点因素分析的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研究 ——深圳情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新《消防法》对我国消防机构的职责作出了规定,正式明确了消防的应急救援职能,这也标志着我国消防机构从单一的消防灭火救援职能扩展到了综合性的事故应急处置职能。城市消防站是消防机构在城市当中的基础单元,也是重要的城市应急设施之一。目前,国内外对城市消防站的研究多集中在设施、设备的先进化上,现有的消防站选址方法,也多是从传统角度,依据经验人为的定性划定,缺乏科学实用的选址方法。因此,本文对消防站的选址优化问题进行研究,可以较为可靠地得到城市消防站的选址方法,能够切实有效的提升城市综合安全水平,节约社会和经济成本,及时、高效地保障应急救援行动的开展,也能够充实城市公共设施选址布局的相关理论。第一,研究了国内外城市公共基础设施选址的方法,综合分析了现有消防站选址方法的优劣,并且通过软件结合数据,对城市进行了火灾风险分析。第二,按照火灾风险大小进行消防区域划分,确定消防站的数量和责任区面积。在深圳市进行调研,收集大量的调查数据,以数据的统计分析为手段,从事故热点区域分布、事故热点时间分布、重点保卫对象热点分布、拥堵道路热点分布等四个方面数据进行分析,讨论上述因素对消防站选址的影响,并根据分析结果建立选址模型。第三,引用事故簇节点的概念,利用地理信息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结合对国内外模型的研究,选取定位配给模型来进行选址的优化分析,简单来说,就是用集合覆盖模型计算得出所需要的最少的消防站数量,运用最大覆盖模型来对选址结果进行优化分析,力求达到最大的服务区域,能够尽可能多的覆盖所有需求点。最后,依据选址结果及影响因素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选址效果评价,实现对已建成和已规划的消防站选址进行评价和修正。通过结果分析,为深圳市消防规划的制定以及消防部门选址建设消防站提供理论参考。
彭建[10](2013)在《基于不同能耗计算方法的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建筑能耗模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软件的选择、实际建筑的建模及参数的输入等。能耗模拟软件作为绿色建筑评价手段及工具,在绿色建筑评价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目前众多的建筑能耗模拟软件,由于开发人员考虑的问题的不同,致使软件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会对绿色建筑能效评价结果产生影响。本文采用中美常用的DeST,eQUEST,IES三个能耗模拟软件,建立典型建筑模型,通过模拟结果,分析三个软件在能耗模拟方面的差异。研究发现三个软件在冷负荷计算方法、室内辐射换热模型上的不同是造成能耗模拟结果差异性的主要原因。具体体现在:(1)非透明围护结构的瞬时得热引起冷负荷的热模型不同。在无窗户及室外气象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以IES的模拟结果为基准,DeST与其最大正偏差达到了38.8%,eQUEST与其最大正偏差达到14.8%。(2)透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冷负荷热模型不同。在室外气象条件相同、外墙及屋顶太阳辐射吸收系数为零的情况下,以eQUEST模拟结果为比较基准,DeST与其最大正偏差为35.4%,IES与其最大正偏差为15.0%。对比中美两国绿色建筑节能标准,选取九个能耗影响因子进行单因子影响程度分析。定量分析三个软件的能耗影响因子对建筑能耗的影响程度,并拟合了其关系式。对三个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分析和对比后发现,围护结构热工参数因子,主机性能系数因子及室外气象参数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的影响较大,风机效率因子,水泵效率因子,室内设计温度因子及室内送风温差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次之,而照明密度因子及人员密度因子的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最弱。同时对比《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及ASHRAE90.1-2007规定参数下的建筑的能耗量,发现两部标准在建筑节能方面的侧重点不同,如《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侧重于通过室内人员密度来提高建筑节能性能,而ASHRAE90.1-2007则将围护结构热工参数,主机性能系数等作为建筑节能的重点。该研究结果对建筑的节能设计及改造提供了依据。以万科总部为例,对比三个软件在中美绿色建筑节能指标评价上的差异。参照中国建筑节能标准时,DeST计算的节能率为33.7%,eQUEST为34.56%,IES为32.30%,均满足中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能评价指标的规定;参照美国建筑节能标准,DeST计算的节能率为21.6%,eQUEST为23.35%,IES为20.17%,LEED得分分别为3分,4分,3分。
二、多因素复杂系统最佳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思路——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因素复杂系统最佳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思路——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模型的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土地承载力研究现状 |
1.3.3 土地承载力定量研究方法 |
1.3.4 云模型方法研究现状 |
1.3.5 小结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概念 |
2.1.1 土地人口承载力 |
2.1.2 土地资源承载力 |
2.1.3 土地综合承载力 |
2.2 土地综合承载力相关理论 |
2.2.1 资源稀缺理论 |
2.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3 人地关系理论 |
2.3 云模型 |
2.3.1 云模型基本理论 |
2.3.2 云模型优势 |
2.4 熵权法 |
2.5 投影寻踪法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五通桥区概况及土地利用情况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地理位置 |
3.1.2 地形地貌 |
3.1.3 气象水文 |
3.1.4 资源环境 |
3.1.5 人口及社会经济概况 |
3.2 土地资源现状 |
3.2.1 土地资源利用现状 |
3.2.2 土地资源利用特点 |
3.3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3.3.1 土地利用率高,后备资源不足 |
3.3.2 土地利用区域差异显着 |
3.3.3 工业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突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 |
4.1 基于云模型的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思路 |
4.2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
4.2.1 指标选取原则 |
4.2.2 指标体系框架 |
4.2.3 指标具体解释 |
4.3 确定分级评价标准及指标权重 |
4.3.1 确定分级评价标准 |
4.3.2 确定指标权重 |
4.4 云模型参数选取 |
4.4.1 云模型特征数的计算 |
4.4.2 构建评语集云模型 |
4.5 样本数据评价 |
4.5.1 计算云模型隶属度矩阵 |
4.5.2 加权确定综合模糊隶属度矩阵 |
4.5.3 云模型计算结果 |
4.6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校核 |
4.6.1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原理 |
4.6.2 投影寻踪评价模型计算过程 |
4.7 云模型评价结果分析 |
4.8 提高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的对策建议 |
4.8.1 加强耕地数量与质量并重管理,提高耕地承载能力 |
4.8.2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承载能力 |
4.8.3 促进人口合理流动,优化人口布局 |
4.8.4 防治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承载能力 |
4.9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2)基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桥梁监测系统 |
1.2.1 起源与发展 |
1.2.2 国内外研究情况 |
1.3 全寿命周期监测中的问题研究 |
1.3.1 测点的优化布置 |
1.3.2 计算模型修正 |
1.3.3 局部损伤定位与程度识别 |
1.3.4 运营后阶段的状态评估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桥梁建设期的测点优化布置与影响因素研究 |
2.1 测点优化布置的评估准则 |
2.1.1 模态置信度准则 |
2.1.2 最小均方差准则 |
2.1.3 最好抗噪性能准则 |
2.2 测点优化布置的方法 |
2.2.1 有效独立法(EI) |
2.2.2 运动能量法(KEM) |
2.2.3 基于QR分解的MAC方法 |
2.3 模态参数识别 |
2.3.1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2.3.2 模态分析方法 |
2.3.3 环境激励下的模态识别 |
2.3.4 模态识别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4.1 仿真模型 |
2.4.2 不同方法的布置结果 |
2.4.3 分析结果对比分析 |
2.5 结构参数对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影响 |
2.5.1 不同截面形式对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影响 |
2.5.2 不同边界条件对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影响 |
2.5.3 不同单元划分对传感器优化布置的影响 |
2.6 测点优化布置的新方法研究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桥梁建设期的计算模型修正研究 |
3.1 计算模型修正理论 |
3.1.1 概述 |
3.1.2 基本原理 |
3.2 修正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
3.2.1 频率误差指数 |
3.2.2 模态振型误差指数 |
3.3 模型修正的方法研究 |
3.3.1 矩阵型方法 |
3.3.2 设计参数型方法 |
3.4 结构模型的逐步修正法研究 |
3.4.1 修正参数的选定 |
3.4.2 模型的逐步修正 |
3.5 实例分析 |
3.5.1 悬臂梁分析 |
3.5.2 复杂桁架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桥梁运营期的子系统损伤识别问题研究 |
4.1 桥梁结构的子系统识别方法探索 |
4.1.1 子系统理论 |
4.1.2 当前的损伤识别方法 |
4.1.3 子系统体系的识别方法 |
4.1.4 子系统的解析方法 |
4.2 曲率模态方法的研究 |
4.2.1 曲率模态理论分析 |
4.2.2 现有的曲率模态类方法 |
4.2.3 曲率模态类新方法的研究 |
4.3 桥梁结构的仿真分析 |
4.4 基于曲率模态现有方法的损伤识别比较 |
4.4.1 基于受损结构的曲率模态方法的研究----Ⅰ类子系统 |
4.4.2 基于结构损伤前后的曲率模态方法的研究-----Ⅱ类子系统 |
4.5 基于曲率模态新方法的损伤识别比较 |
4.5.1 曲率模态损伤因子差(DDF)的方法 |
4.5.2 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差(ADDF)的方法 |
4.5.3 一阶曲率模态损伤因子比(DFR)的方法 |
4.6 不同参数对损伤识别的影响分析 |
4.6.1 考虑单元划分方式-----Ⅲ类子系统 |
4.6.2 考虑截面变化形式-----Ⅳ类子系统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桥梁运营期损伤程度的定量分析研究 |
5.1 桥梁曲率模态曲线的研究 |
5.1.1 曲率模态曲线理论 |
5.1.2 整体曲线变化趋势的研究 |
5.1.3 损伤位置曲线畸变面积的研究 |
5.2 实例分析 |
5.3 损伤程度与面积变化的规律研究 |
5.3.1 多项式拟合方法 |
5.3.2 神经网络拟合方法 |
5.3.3 损伤识别流程 |
5.3.4 实例训练 |
5.3.5 实例验证 |
5.4 受损结构整体曲率模态曲线变化研究 |
5.4.1 单损伤时曲率模态曲线的变化研究 |
5.4.2 多损伤时曲率模态曲线的变化研究 |
5.5 受损结构曲率模态畸变面积的变化研究 |
5.5.1 单损伤时曲率模态曲线畸变面积的变化研究 |
5.5.2 多损伤时曲率模态曲线畸变面积的变化研究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桥梁长期运营过程中的状态评估问题研究 |
6.1 桥梁状态的层次分解 |
6.2 桥梁状态评估理论 |
6.2.1 传递贝叶斯更新模型(TBU)理论 |
6.2.2 桥梁传递贝叶斯更新模型(B-TBU)理论 |
6.2.3 状态评级 |
6.3 (B-TBU)模型的评估过程 |
6.3.1 参量确定 |
6.3.2 状态的更新 |
6.3.3 状态的再更新 |
6.4 (B-TBU)模型方法的工程实例验证 |
6.4.1 权重划分 |
6.4.2 桥梁常规综合评估法 |
6.4.3 梁式桥实例部分 |
6.5 神经网络的训练 |
6.5.1 BP神经网络算法 |
6.5.2 Elman神经网络算法 |
6.5.3 神经网络训练后的实例验证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桥梁全寿命一体化监测应用研究 |
7.1 引言 |
7.1.1 概述 |
7.1.2 系统的组成 |
7.1.3 重要意义 |
7.2 桥梁全寿命一体化监测的内容 |
7.2.1 建设阶段的施工监控内容 |
7.2.2 运营阶段的健康监测内容 |
7.2.3 (建设期-运营期)两阶段监测项目的对比 |
7.3 建设期的施工监测与控制要点分析 |
7.3.1 系统组成 |
7.3.2 特点与功能 |
7.3.3 建设阶段主要的监控项目 |
7.4 运营期的健康监测系统要点分析 |
7.4.1 系统分析 |
7.4.2 系统特点与功能 |
7.4.3 运营阶段主要的监测项目 |
7.5 监测仪器的选择 |
7.5.1 建设期间施工监控的仪器选择 |
7.5.2 运营期间健康监测的仪器选择 |
7.6 全寿命一体化监测工程的系统布置 |
7.6.1 工程概况 |
7.6.2 监测仪器 |
7.6.3 测点布置 |
7.6.4 监测系统云平台 |
7.7 全寿命一体化监测工程的应用研究 |
7.7.1 初始模型及模态分析 |
7.7.2 测点优化应用 |
7.7.3 模态识别研究 |
7.7.4 模型修正研究 |
7.7.5 实时数据监测与修正 |
7.8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滨海相沉积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软土地基沉降计算 |
1.2.2 软土地基沉降预测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2 地基处理与监测 |
2.1 工程概况 |
2.2 现场试验 |
2.2.1 场地安排 |
2.2.2 防护区试验方案 |
2.2.3 路基区试验方案 |
2.3 现场监测 |
2.3.1 监测内容 |
2.3.2 监测仪器埋设 |
2.3.3 监测结论 |
2.4 现场检测 |
2.4.1 现场检测内容 |
2.4.2 十字板剪切 |
2.4.3 静力触探 |
2.5 本章小结 |
3 室内土工试验 |
3.1 地基处理前室内土工试验 |
3.1.1 钻孔取样 |
3.1.2 试验安排 |
3.1.3 渗透试验 |
3.1.4 固结压缩试验 |
3.1.5 界限含水率试验 |
3.1.6 三轴压缩试验 |
3.2 地基处理后室内土工试验 |
3.2.1 钻孔取样与试验安排 |
3.2.2 试验结果 |
3.3 抗剪强度增长规律 |
3.3.1 软基处理前后强度参数的对比 |
3.3.2 抗剪强度增长的经验公式 |
3.4 加固前后变形模量增长的规律 |
3.4.1 软基处理前后变形参数的对比 |
3.4.2 变形模量增长的经验公式 |
3.5 本章小结 |
4 地基沉降分析 |
4.1 本工程特点 |
4.2 BP神经网络 |
4.2.1 人工神经元 |
4.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 |
4.2.3 BP算法描述 |
4.2.4 试验设计 |
4.2.5 后验差检验 |
4.3 FLAC3D简介 |
4.3.1 FLAC3D原理 |
4.3.2 求解流程 |
4.4 沉降分析 |
4.4.1 分析思路 |
4.4.2 试验段2的沉降分析 |
4.4.3 试验段3的沉降分析 |
4.4.4 试验段6的沉降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成果及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1.1.2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的局限性 |
1.1.3 环境承载力在水利环评中的优势 |
1.2 研究意义 |
1.3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研究成果 |
1.3.1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识别 |
1.3.2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
1.3.3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 |
1.3.4 指标的定量化处理 |
1.4 环境承载力应用研究成果 |
1.4.1 环境承载力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应用 |
1.4.2 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研究 |
1.4.3 环境承载力的量化研究 |
1.5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评评价方法 |
2.1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2.1.1 环境承载力的内涵 |
2.1.2 可行性分析 |
2.1.3 必要性分析 |
2.2 基于环境承载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
2.2.1 普遍性原则 |
2.2.2 特有性原则 |
2.3 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
2.4 改进层次分析法的应用 |
2.5 指标指数的合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力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3.1 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3.1.1 环境影响特征 |
3.1.2 环境影响方式 |
3.1.3 环境影响识别 |
3.2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分析 |
3.2.1 自然资源承力 |
3.2.2 生态环境承载力 |
3.2.3 社会环境承载力 |
3.2.4 生态环境影响的分析矩阵 |
3.3 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3.4 定性指标的量化处理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例应用 |
4.1 工程概况与环境现状 |
4.1.1 工程概况 |
4.1.2 环境现状 |
4.2 环境影响分析 |
4.3 工程污染分析 |
4.4 堤防工程环境影响评价 |
4.4.1 指标体系与指标值的确定 |
4.4.2 判断矩阵的构建与计算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研究对象及内容 |
1.2 研究现状及目标 |
1.2.1 国外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理论及实践研究 |
1.2.3 研究目标 |
1.3 创新点及方法框架 |
1.3.1 主要创新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建立及现状问题探讨 |
2.1 商业综合体的演进及“地铁城市”的兴起 |
2.1.1 商业综合体建筑的发展历程及内涵延伸 |
2.1.2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动力的发展脉络 |
2.1.3 商业综合体与“地铁城市”的对接 |
2.2 “横竖”穿插的立体模式——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2.1 横向——地铁对商业综合体的触媒作用 |
2.2.2 竖向——商业综合体对于地铁的适应性转变 |
2.2.3 横竖的整合——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提出 |
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现状问题探讨 |
2.3.1 策划方面——策划表面化和意志长官化 |
2.3.2 制度方面——管理混乱化和律法缺失化 |
2.3.3 设计方面——规划无序化和空间消极化 |
2.4 小结 |
第三章 复杂性理论背景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1 复杂性的引入 |
3.1.1 复杂性的起源及概念 |
3.1.2 复杂性的哲学思辨 |
3.1.3 建筑的复杂性 |
3.2 复杂性理论下的城市视角组织 |
3.2.1 城市视角的复杂性 |
3.2.2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特性 |
3.2.3 城市视角复杂性的语境分析 |
3.3 复杂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 |
3.3.1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基本认识 |
3.3.2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支撑因子 |
3.3.3 复杂性理论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发展趋向 |
3.4 小结 |
第四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城市层级视角的调配适应 |
4.1 城镇化背景下的城市层级框架 |
4.1.1 城镇化背景下的高密度城市空间 |
4.1.2 我国地铁交通的发展概况及特征 |
4.1.3 城市层级下地铁建设与城市空间的互动 |
4.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在城市设计层面的调整适应 |
4.2.1 我国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概况及特殊性 |
4.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城市空间的引导 |
4.2.3 空间结构视角下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与城市融合发展的趋势 |
4.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对原有城市层级的穿刺 |
4.3.1 地域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交通效益 |
4.3.2 时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经济效益 |
4.3.3 空间穿刺——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社会效益 |
4.4 小结 |
第五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之于区域复杂环境的有机融合 |
5.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围环境的融合 |
5.1.1 空间对话——高密度背景下的三维立体 |
5.1.2 功能对话——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杂交共生 |
5.1.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与周边环境互动的经验借鉴 |
5.2 区域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发展现状——以北京、上海、广州为例 |
5.2.1 城市线路的选择及相关背景 |
5.2.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周边环境的评价分析 |
5.2.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因子分析的架构 |
5.3 基于GIS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布局模型的建立 |
5.3.1 影响因子的内涵及相互关系 |
5.3.2 不同城市的GIS影响因子分布 |
5.3.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分布差异及选址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子系统的内部建构 |
6.1 多样业态之于子系统的活力研究 |
6.1.1 多样业态子系统 |
6.1.2 多样业态子系统开放状态下的演变 |
6.1.3 多样业态的建构原则及趋势 |
6.2 以便捷交通为框架的子系统内部资源间的优化整合 |
6.2.1 交通子系统在复杂体系中的特殊性及其设计原则 |
6.2.2 交通子系统之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空间整合 |
6.2.3 慢行系统的立体整合 |
6.3 基于SD法的内部空间感知 |
6.3.1 研究方式及相关数据 |
6.3.2 因子分析法的运用及空间感知的评价 |
6.3.3 空间子系统的设计对策 |
6.4 小结 |
第七章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建设实施的相关机制 |
7.1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城市视角下的开发策略 |
7.1.1 城市空间整合下的规划价值 |
7.1.2 统一理念指导下的机制健全 |
7.1.3 多节点规划导向下的开发管理 |
7.2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区域视角下的整合应用 |
7.2.1 明确现状发展下的多元矛盾 |
7.2.2 区域框架视角下的整合原则 |
7.2.3 联系不同要素下的城市设计 |
7.3 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系统内部的立体化实现 |
7.3.1 多样功能外向下的立体差异 |
7.3.2 复杂站城一体下的立体推动 |
7.3.3 高密度背景感知下的立体体验 |
7.4 小结 |
第八章 结语 |
8.1 论文的主要结论 |
8.2 论文的研究展望 |
8.3 关于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的几点想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近地表反射和折射法的进展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纵波反射 |
2.1 地震波的激发与观测 |
2.2 反射处理解释及相关技术 |
2.3 特殊方法与技术 |
3 纵波折射 |
3.1 折射波观测系统与正演模拟 |
3.2 折射解释及相关技术 |
4 层析成像与多波勘探 |
5 近地表折射和反射法的发展趋势 |
(8)深圳市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阶段城市居住区开发模式发生明显转变 |
1.1.2 居住区开发模式的转变使居住区景观设计面临新的困境 |
1.1.3 新形势下居住区景观模块化研究应运而生 |
1.2 研究对象及主要内容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小结 |
1.4 研究目的 |
1.5 研究意义 |
1.5.1 规范设计师工作,提高效率 |
1.5.2 提高儿童活动场地的多样性和合理性,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
1.5.3 实现后期管理的全面和可持续,保证儿童活动场地的质量 |
1.6 研究方法 |
1.6.1 文献研究与基础理论学习 |
1.6.2 实地调研 |
1.6.3 多学科综合研究 |
1.6.4 归纳总结 |
1.7 研究框架 |
2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分析 |
2.1 深圳市市域特征分析 |
2.1.1 深圳市自然特征分析 |
2.1.2 深圳市经济特征分析 |
2.1.3 深圳市人文特征分析 |
2.2 普通住宅居住区 |
2.2.1 普通住宅 |
2.2.2 居住区 |
2.2.3 普通住宅居住区 |
2.3 儿童及儿童户外活动 |
2.3.1 儿童及儿童年龄划分 |
2.3.2 不同年龄段儿童行为、心理发展特征 |
2.3.3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类型 |
2.3.4 户外活动对儿童的重要性 |
2.3.5 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
2.4 模块、模块化 |
2.4.1 模块 |
2.4.2 模块化 |
2.4.3 模块化的应用领域 |
2.4.4 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的模块化 |
3 基于实地调研的深圳市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研究 |
3.1 调查对象、方法及内容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方法及内容 |
3.2 现状调查与分析 |
3.2.1 对调查者基本信息的调查与分析 |
3.2.2 儿童活动的调查与分析 |
3.2.3 对儿童活动场地的调查与分析 |
3.3 儿童活动场地现存问题总结及思考 |
3.3.1 调研中发现的问题总结 |
3.3.2 现存问题给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的模块化研究带来契机 |
4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系统的构建 |
4.1 模块化系统构建方法及步骤 |
4.2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系统的分析与分解 |
4.2.1 系统分解的重要性 |
4.2.2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场所系统的分析与分解 |
4.2.3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绿化种植系统的分析与分解 |
4.2.4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景观小品的分析与分解 |
4.3 通用要素和选择性要素的提取和分离 |
4.4 明确模块层级 |
4.5 构建模块系统结构图 |
5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设计 |
5.1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系统外部总体设计 |
5.1.1 儿童活动场地位置选择 |
5.1.2 儿童活动场地规模及服务半径的确定 |
5.2 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模块系列化设计 |
5.2.1 模块设计原则 |
5.2.2 一级通用模块设计 |
5.2.3 一级选择性模块设计 |
5.2.4 一级接口模块设计 |
5.2.5 二级模块设计 |
5.2.6 三级模块设计 |
6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系统的管理 |
6.1 模块的管理 |
6.1.1 一级模块管理 |
6.1.2 二级模块管理 |
6.1.3 三级模块管理 |
6.2 模块的编码 |
6.2.1 编码的目的和意义 |
6.2.2 编码编制原则 |
6.2.3 模块编码编制方法 |
6.3 编制模块信息记录表 |
6.4 建立模块以及模块化产品电子数据库 |
7 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系统的应用 |
7.1 模块选择 |
7.1.1 一级模块选择 |
7.1.2 一级模块组合方式选择 |
7.1.3 二级模块选择 |
7.2 模块组合方式 |
7.2.1 拼接式 |
7.2.2 层叠式 |
7.2.3 改装组合式 |
7.3 模块组合-模块化产品设计 |
7.3.1 0-3岁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
7.3.2 4-6岁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
7.3.3 7-12岁学龄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
7.4 模块化产品组合方式 |
7.4.1 线状组合 |
7.4.2 环状组合 |
7.4.3 辐射状组合 |
7.4.4 复合型组合 |
7.5 模块化产品组合 |
7.5.1 全年龄段儿童户外活动场地 |
7.5.2 儿童与老年人户外活动相结合的场地 |
7.6 模块化产品的应用-以深圳市某居住区儿童活动场地设计为例 |
7.6.1 居住区概况 |
7.6.2 儿童活动场地现状分析 |
7.6.3 儿童活动场地模块化设计 |
7.6.4 小结 |
8 结论 |
8.1 结论 |
8.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8.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表格索引 |
图片索引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9)基于热点因素分析的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研究 ——深圳情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市消防安全现状 |
1.1.2 城市消防站建设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径 |
1.5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模型 |
2.1 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方法研究 |
2.2 城市灾害特点 |
2.3 消防站选址优化目标 |
2.4 深圳市消防安全概况 |
2.4.1 整体概况 |
2.4.2 存在的问题 |
2.5 影响消防站选址热点因素分析 |
2.5.1 事故热点区域分布 |
2.5.2 事故热点时间分布 |
2.5.3 重点保卫对象热点分布 |
2.5.4 拥堵道路热点分布 |
2.6 定位-配给优化模型 |
2.6.1 ARC-GIS 模型 |
2.6.2 定位-配给模型 |
2.6.3 模型选择 |
2.6.4 模型实现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 DEA 的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评价模型 |
3.1 DEA 方法分析 |
3.2 消防站选址评价的 DEA 模型 |
3.2.1 评价目标 |
3.2.2 DMU 的选取 |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构 |
3.4 指标权重分析 |
3.5 综合评价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深圳市消防站选址优化实证分析 |
4.1 深圳市区位环境 |
4.2 深圳市消防站布局规划目标 |
4.3 深圳市消防站选址规划原则 |
4.4 数据采集与处理 |
4.4.1 点属性表 |
4.4.2 线数据处理 |
4.4.3 面数据处理 |
4.5 选址优化方法过程 |
4.5.1 约束条件确定 |
4.5.2 网络拓扑生成 |
4.6 选址优化求解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消防站选址评价实证分析 |
5.1 选址核查 |
5.2 责任区生成与修正 |
5.3 选址评价 |
5.3.1 评价数据采集 |
5.3.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5.4 综合评价求解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基于不同能耗计算方法的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2.1 绿色建筑标准及政策对比研究 |
1.2.2 能耗模拟软件对比研究 |
1.3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论文研究方法 |
1.5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中美两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
2.1 中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
2.1.1 中国建筑节能相关标准 |
2.1.2 《绿标》的节能指标 |
2.1.3 中国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
2.2 美国建筑节能标准及政策 |
2.2.1 美国建筑节能相关法规及标准 |
2.2.2 LEED-NC 节能指标 |
2.2.3 美国节能建筑的经济激励政策 |
2.3 《绿标》及 LEED-NC2009 节能指标对比 |
2.3.1 节能指标内容设置 |
2.3.2 节能指标权重对比 |
2.3.3 中美两国推动绿色建筑发展的政策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美能耗计算方法差异性分析 |
3.1 能耗计算软件介绍 |
3.1.1 eQUEST 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3.1.2 DeST 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3.1.3 IES 能耗模拟软件介绍 |
3.2 典型建筑能耗模型的建立 |
3.3 软件默认参数设置下的比较 |
3.4 研究方法介绍 |
3.5 非透明围护结构瞬时得热引起冷负荷的热模型比较 |
3.6 通过外窗的太阳辐射得热形成的冷负荷热模型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 |
4.1 中美相关建筑节能标准对比 |
4.1.1 围护结构参数 |
4.1.2 冷热源主机能效比 |
4.1.3 建筑照明功率密度 |
4.1.4 基准建筑 |
4.2 参数变化对建筑能耗影响程度分析 |
4.2.1 围护结构热工参数 |
4.2.2 照明功率密度 |
4.2.3 人员密度 |
4.2.4 主机性能系数(COP) |
4.2.5 风机效率 |
4.2.6 水泵效率 |
4.2.7 室内设计温度 |
4.2.8 室内送风温差 |
4.2.9 气象参数 |
4.3 中美绿色建筑节能差异性分析 |
4.3.1 研究对象 |
4.3.2 设计建筑能耗模拟 |
4.3.3 参照建筑能耗模拟 |
4.3.4 能耗模拟软件对建筑节能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四、多因素复杂系统最佳因素权重确定的一种新思路——以深港西部通道工程深圳湾公路大桥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模型的五通桥区土地综合承载力评价[D]. 唐静.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2]基于桥梁全寿命周期的损伤识别及状态评估研究[D]. 吴多. 长安大学, 2017(06)
- [3]滨海相沉积软土地基处理及沉降预测研究[D]. 王明磊. 北京交通大学, 2017(11)
- [4]基于环境承载力的水利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 李宇巍. 黑龙江大学, 2017(06)
- [5]基于城市视角下的地铁站域商业综合体研究[D]. 刘文. 东南大学, 2016(12)
- [6]近地表反射和折射法的进展及应用[J]. 刘江平,王莹莹,刘震,潘小康,宗育泉. 地球物理学报, 2015(09)
- [7]工程地质环境质量评价中两难困境问题的一种解决方法[A]. 李清明,唐辉明. 2015年全国工程地质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5
- [8]深圳市普通住宅居住区儿童户外活动场地模块化研究[D]. 毕文哲. 北京林业大学, 2015(12)
- [9]基于热点因素分析的城市消防站选址优化研究 ——深圳情景分析[D]. 王先杰. 华南理工大学, 2013(05)
- [10]基于不同能耗计算方法的中美建筑节能标准差异性分析[D]. 彭建. 广州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