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大麦属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大麦,蛋白,麦芽,序列,叶绿体,分子,麦草。
大麦属论文文献综述
周景乐,陈泰祥,陈水红,李春杰[1](2019)在《大麦属植物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麦属(Hordeum)植物多作为优良牧草和粮食作物被人类利用。禾草内生真菌(Epichlo?属)是生活周期全部或者大部分在宿主体内完成,不使宿主产生外部症状的一类真菌。禾草内生真菌可以改善宿主应对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的能力。研究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对于开发耐盐碱的牧草或者草坪草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简述了国内外大麦属禾草内生真菌共生体在侵染率影响因子、鉴定和抗逆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关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研究中影响带菌率和生物碱含量高低的因素尚不明确,对于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利用亦不充分。希望能够通过本文为大麦属内生真菌共生体的后续研究及利用提供指导。(本文来源于《草业科学》期刊2019年08期)
张学杰,王燕红,贾媛媛,樊守金[2](2015)在《山东省禾本科植物新归化属——大麦属》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发现于山东省沂山的一山东植物新归化属——大麦属(Hordeum Linnaeus)及一新归化种——芒颖大麦(Hordeum jubatum Linnaeus)。(本文来源于《种子》期刊2015年11期)
郭志富[3](2008)在《类大麦属物种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大麦属作为小麦族中较为少见的单种属,在其系统进化方面研究较多,而对其种子贮藏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深入了解类大麦属物种贮藏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类大麦属材料毛节草(Crithopsis delileana)的种子贮藏蛋白分别进行了分析与鉴定,并且对部分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how-molecular-weight glutenin subunits,HMW-GS)Kx基因进行了表达分析。本研究所获主要结果如下:1.毛节草种子贮藏蛋白SDS-PAGE和A-PAGE分析对2份毛节草材料种子贮藏蛋白进行了SDS-PAGE和A-PAGE分析。利用叁种不同的提取方法进行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普通提取方法中2份材料在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均仅有一条带,电泳迁移率介于普通小麦By8和Dy10亚基之间,推测为一个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普通小麦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出现若干条分辨率不高的蛋白条带。通过丙酮沉淀法提取分析,发现HMW-GS沉淀中只有电泳迁移率介于普通小麦By8和Dy10亚基之间的带存在,初步确认毛节草中只有一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A-PAGE分析表明毛节草种子醇溶蛋白存在着一些变异类型,与普通小麦中国春相应的α、γ和ω醇溶蛋白区域的电泳迁移率有一定差异。2、HMW-GS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利用已知HMW-GS基因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对1份毛节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两个长度分别为2.1和1.7kb的片段,经过序列分析表明2.1kb片段为Kx亚基编码基因,而1.7kb片段为Ky亚基(未表达)的编码基因。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AY804128和AY834230。Kx基因全长编码区长度为2046bp,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含682个氨基酸残基,具有x型HMW-GS的典型特征,包括2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86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端保守区,53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重复区,4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端保守区。N和C-端保守区内分别含3个和1个半胱氨酸(C)。重复区内,含有9个叁肽(GQQ)、56个六肽(PGQGQQ)、16个九肽(GYYPTSLQQ),以及位于重复区起始端的十二肽(RYYPSVTSSQQA)和十一肽(SYYPGQASPQR)和重复区末端的叁肽(GYD)。与其它亚基序列进行比较发现它与已知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间的主要差异在重复区内,且集中表现为可重复短肽类型和数目的增加或减少,以及可重复单元内个别座位氨基酸的替换和少量部位的缺失。目前,在已知x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中,Kx的长度是最短的。Ky亚基的全长序列长度为1725bp,由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样具有y型高分子量谷蛋白序列的典型特征。但在核苷酸序列中的1558位置上存在一个提前终止密码子,它的存在可能导致Ky编码基因沉默,从而导致Ky亚基不能得到表达。3、LMW-GS基因克隆与序列分析利用已知LMW-GS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一系列引物对毛节草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成功克隆了4个LMW-GS基因LMW-GSK1、LMW-GSK2、LMW-GSK3和LMW-GSK4,Genbank序列号依次为EU283813、EU283814、EU283815和EU283816。其中LMW-GSK3和LMW-GSK4为部分基因序列。同小麦族其它LMW-GS基因进行比对分析后发现,其5'侧翼序列和氨基酸序列同其它亚基存在较高的一致性,同样具备LMW-GS的典型特征,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结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氨基酸残基的替换以及重复区结构单元的缺失或插入。在LMW-GSK1基因序列5'侧翼区发现了2个顺式作用元件EM(5'-TGTAAAGT-3')和GLM(5'-GGCGAGTCAT-3')、2个TATA box、1个CAAT box和1个AGGA box。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一个由2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信号肽,一个15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N端保守区,一个由80个氨基酸组成的重复区和一个由182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C端保守区。LMW-GSK2和LMW-GSK4编码区内部均发现了提前终止密码子,故推测它们为假基因。根据所克隆基因的5'侧翼序列和保守区氨基酸序列同小麦族其他LMW-GS相应序列的比对结果进行分子进化分析表明,来源于K染色体组的LMW-GS可以和小麦A、D染色体组以及黑麦的R和大麦的H染色体组分别聚为关系相对较近的类群。4.醇溶蛋白基因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根据小麦族已知α和γ醇溶蛋白基因保守区设计引物,对毛节草进行PCR扩增,成功获得了3个α醇溶蛋白基因gli-Kal、gli-Ka2和gli-Ka3,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283817、EU283819和EU283820;2个γ醇溶蛋白基因gli-KrI和gli-Kr2,Genbank登录号分别为EU283818和EU283821。因在gli-Ka3编码区内发现了1个提前终止密码子,故推测其为假基因。毛节草的3个α醇溶蛋白基因与来源于小麦属普通小麦、乌拉尔图小麦和野生二粒小麦,以及具有S和H染色体组的披碱草属老芒麦、具有D染色体组的粗山羊草、具有W染色体组的澳冰草、具有V染色体组的簇毛麦和具有Ee染色体组的偃麦草属的相应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它们在结构上有着较高的相似性,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主要来源于氨基酸残基以及重复区内重复单元的的替换、缺失和插入。一致性分析表明3个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其它小麦族相应基因氨基酸序列的相似性在57.59%-88.18%范围内变化。2个γ醇溶蛋白基因与来源于小麦属不同品种相应基因之间同样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一致性在62.41%-85.53%范围内变化。保守区进化分析表明,3个α醇溶蛋白单独聚为一类,其同时与具有Ee染色体组的偃麦草属的α醇溶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与普通小麦的α醇溶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近;2个γ醇溶蛋白同样单独聚为一类,同时与来自于普通小麦品种Bobwhite的γ醇溶蛋白基因亲缘关系最近。5.HMW-GS基因Kx体外表达与植物转基因载体构建根据Kx基因编码区序列设计表达引物,扩增其切除信号肽部分的全长编码区后连接入pET-30a表达专用载体后,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诱导后Kx基因在细菌中获得表达,且表达产物电泳迁移率同种子蛋白中唯一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相一致。进一步设计遗传转化载体构建所需引物,扩增其全长编码区后连接入遗传转化专用载体pCMBIA1302中,经PCR、双酶切和测序验证了载体构建成功,为进一步利用转基因手段研究Kx与小麦品质的关系奠定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8-04-01)
刘春凤,李崎[4](2008)在《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大麦属vulgare L.)的麦芽、麦汁以及啤酒中蛋白组分的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对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麦芽的蛋白组分(大麦醇溶蛋白、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进行了研究,同时跟踪分析了由这两种麦芽制成的麦芽汁以及啤酒中的蛋白质变化情况。此外,对这两个大麦品种进行了工业酿造规模的研究。通过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大麦醇溶蛋白在发芽期间存在一个水解过程,导致其含量降低,同时产生较少的疏水性缩氨酸。相比之下,清蛋白和其他可溶性蛋白质在发芽过程中含量会增加。一些麦芽水溶性蛋白会由大麦醇溶蛋白质水解产生。我们还观察分析了这两个品种麦芽蛋白组分数量上的差别。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显示出麦芽汁中的绝大部分组分在成品啤酒中也可以观测到。然而,高效液相色谱数据的化学计量分析显示Scadett和Prestige大麦麦汁蛋白组分间存在数量上的差异。Scarlett大麦麦汁比Prestige麦汁中含有更多的蛋白质。与两种麦芽汁相比,两种成品啤酒样品中的蛋白相似性更强。试验将最优方法成功用于两种大麦麦芽蛋白质组分的研究中,同时跟踪分析了发芽期间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麦芽汁和成品啤酒中蛋白质组分的变化。(本文来源于《啤酒科技》期刊2008年03期)
郭志富[5](2005)在《类大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离》一文中研究指出类大麦属作为小麦族中较为少见的单种属,主要研究集中在系统进化方面,而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的研究尚未见报道。为了深入了解类大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及其编码基因,对类大麦属材料毛节草(Crithopsis delileana)的谷蛋白亚基进行了分析、鉴定,并对其高分子量谷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和表达分析,所获主要结果如下: 1.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分析 利用SDS-PAGE检测了2份来自于丹麦的毛节草种子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结果表明,利用普通提取方法,2份材料在小麦的高分子量谷蛋白区域均仅有一条带,电泳迁移率介于普通小麦By8和Dy10亚基之间,推测为一个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在普通小麦的低分子量谷蛋白区域,还出现了一条染色强度相当的带。通过丙酮沉淀法提取分析,发现只有电泳迁移率介于普通小麦By8和Dy10亚基之间的带存在,初步确认毛节草中只有一种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 2.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Kx和Ky分离克隆 利用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特异性引物,对1份毛节草材料的基因组DNA进行扩增得到两个长度分别为2.1和1.7kb的片段,经过序列分析表明2.1kb片段为Kx亚基编码基因,而1.7kb片段为Ky亚基(未表达)的编码基因。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AY804128和AY834230。(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郭志富,颜泽洪,魏育明,郑有良[6](2005)在《类大麦属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Kx的序列测定及表达》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DS_PAGE检测了2份类大麦属(Crithopsisdelileana)材料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组成,并对其中1份材料的x型亚基进行了克隆和测序。结果表明,2份材料具有完全相同的蛋白电泳图谱。在小麦的高分子量区域仅检测到一条蛋白质带,与小麦y型亚基的迁移率接近,但克隆测序表明其为x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其编码基因命名为Kx。Kx基因编码区序列长度为2 0 5 2bp ,编码长度为6 6 1个氨基酸残基的蛋白质,其序列具有典型的x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的特征。Kx基因能在原核表达系统内正确表达,其表达蛋白与来源于种子中的Kx亚基的迁移率完全一致。Kx亚基与小麦属A、B和D ,山羊草属C和U以及黑麦属R染色体组编码的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氨基酸序列非常相似,但在N和C保守区的氨基酸组成以及重复区长度上与它们存在明显差异。聚类分析可将Kx与Ax1聚类为平行的分支。由此可见,来源于C .delileana的Kx基因为一新的x型高分子量谷蛋白亚基基因。(本文来源于《生物工程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魏育明,颜泽洪,吴卫,郭红,张志清[7](2005)在《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叶绿体psbL和psbJ基因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份来源于中国和2份来自国外的不同大麦属物种或亚种叶绿体基因组psbL-psbJ区进行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10份大麦属材料的psbL-psbJ区序列长度均为365bp,且无变异位点。同时,将大麦属psbL-psbJ区序列与已报道的黑麦(Secalecereale L.)、小麦(Triticumaestivum L.)、水稻(Oryza sativa L.)和玉米(Zea mays L.)的相同序列比较,发现所有物种的psbL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17bp,且无核酸变异位点;psbJ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23bp,共检测到6个核酸变异位点。除水稻外,所有物种psbL和psbJ基因间区长度均为125bp,水稻psbL和psbJ基因间区为126bp。在psbL和psbJ基因间区,除水稻具有1个插入位点外,还发现8个核酸变异位点。psbL-psbJ区揭示的大麦属物种、黑麦、小麦、水稻和玉米的遗传分化距离变化范围为0.0055-0.0426。以玉米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发现,同属于小麦族的大麦属植物、黑麦和小麦间亲缘关系较近,而水稻与玉米则相对较近。(本文来源于《植物遗传资源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魏育明,颜泽洪,吴卫,刘登才,周永红[8](2005)在《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核rDNAITS区序列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对8份来源于中国和7份国外的不同大麦属物种核rDNAITS区进行了序列分析,并采用邻接法构建了其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表明,大麦属物种的ITS区序列长度为596~600bp,其中ITS1、5.8S和ITS2分别有43、4和54个变异位点。ITS区揭示的遗传分化距离变化范围为0~0.1121,平均值为0.0561。以雀麦属为外类群,采用邻接法进行系统发育关系分析发现,大麦属不同物种间聚类关系与其地理来源无关;各物种或亚种按照其亲缘关系与染色体组的划分进行聚类,其中具有H和I染色体组的物种各聚为一个分支。(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05年01期)
蔡联炳,张同林,Andrew,I.HSIAO[9](2003)在《根据叶表皮特征试论大麦属的范围及概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大麦属及其近缘的新麦草属、叁柄麦属15个类群的叶片表皮进行了光镜观察。发现这些类群的下表皮均由长细胞、气孔器、短细胞和刺毛所组成,无微毛和乳突,大毛仅在个别类群中发生,其结构类型与前人报道的狐茅型中小麦族亚型的叶表皮完全一致,实属典型的禾本科、小麦族类群。同时另一方面,15个类群呈现的下表皮特征是有差异的,其中最大的差异表现在由栽培(本文来源于《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期刊2003-06-30)
包颖,赵景龙[10](2001)在《内蒙古大麦属一新记录种》一文中研究指出In this paper,the authors report a new record species of Hordeum in Inner Mongolia- H.jubatum Linn.(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期刊2001年04期)
大麦属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报道了发现于山东省沂山的一山东植物新归化属——大麦属(Hordeum Linnaeus)及一新归化种——芒颖大麦(Hordeum jubatum Linnaeus)。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大麦属论文参考文献
[1].周景乐,陈泰祥,陈水红,李春杰.大麦属植物Epichlo?属内生真菌研究进展[J].草业科学.2019
[2].张学杰,王燕红,贾媛媛,樊守金.山东省禾本科植物新归化属——大麦属[J].种子.2015
[3].郭志富.类大麦属物种种子贮藏蛋白基因的分子克隆[D].四川农业大学.2008
[4].刘春凤,李崎.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Scarlett和Prestige大麦(大麦属vulgareL.)的麦芽、麦汁以及啤酒中蛋白组分的比较研究[J].啤酒科技.2008
[5].郭志富.类大麦属物种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鉴定与分离[D].四川农业大学.2005
[6].郭志富,颜泽洪,魏育明,郑有良.类大麦属高分子量谷蛋白基因Kx的序列测定及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2005
[7].魏育明,颜泽洪,吴卫,郭红,张志清.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叶绿体psbL和psbJ基因序列分析[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05
[8].魏育明,颜泽洪,吴卫,刘登才,周永红.几个中国大麦属物种核rDNAITS区序列分析[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5
[9].蔡联炳,张同林,Andrew,I.HSIAO.根据叶表皮特征试论大麦属的范围及概念[C].中国植物学会七十周年年会论文摘要汇编(1933—2003).2003
[10].包颖,赵景龙.内蒙古大麦属一新记录种[J].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