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正畸,正颌,唇腭裂术,牙颌面畸形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杨阿丽,訾和平,孙香[1](2019)在《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及疾病复发情况。方法按照随机抽样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7年2月医院收治的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患者7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观察组行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对照组行正颌外科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NB、U1-NA、L1-NB均较治疗前减小,ANB较治疗前增大,且观察组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语言功能及咀嚼功能评分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及复发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效果显着,可明显改善患者面部畸形,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期刊2019年01期)
李云杉[2](2015)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对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92例,对其进行术前诊断、X线投影测量分析,术前正畸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手术之后面部外形与咬的关系得到显着改善;患者上齿槽座点的后退量是(5.79±2.38)mm;患者术前牙覆盖是(6.87±2.46)mm,术后的覆盖是(2.1±1.3)mm;71例进行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一侧腭降动脉损伤断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处理后,患者股骨头没有坏死、没有出现感染;实施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2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对其牙根造成损伤。结论根据规范的治疗程序,通过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对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指南》期刊2015年26期)
李承昊[3](2013)在《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1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上颌前突畸形患者10例,均行正畸矫正联合上颌骨阶段性骨切开术(AMSO)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术后伤口均一期愈合,无严重手术并发症,根据X线测量分析及临床所见,均基本恢复了正常的外观效果和咬合关系,术后随访8~24个月,无复发。结论只有正颌正畸联合治疗,取长补短,才能达到形态和功能完善结合的治疗目的及稳定的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合理用药杂志》期刊2013年34期)
刘曙光,艾伟健,周会喜,薛国初,段培佳[4](2011)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矫治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疗效。方法对67例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按规范的术前X线头影测量分析、诊断,术前正畸,正颌外科手术,术后正畸及随访疗效评估的诊治程序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手术设计依畸形类型而定,基本术式为: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LeFortⅠosteotomy)整体后退上颌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anterior maxillary osteotomy,AMO)后退前颌骨,双侧下颌升支矢状骨劈开术(bilateral sagittal split ramus osteotomy,BSSRO)前移下颌,颏成形术(genioplasty)前移颏部等不同手术搭配进行。结果 67例患者上齿槽座点后退量为(5.8±3.2)mm;术前前牙覆盖为(7.5±3.5)mm,术后覆盖为(2.0±1.1)mm;术前∠ANB为(8.4±3.1)°,术后∠ANB为(1.7±1.3)°;所有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块坏死;术后随访12~36个月,所有患者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形态及曲线正常,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颜面外形明显改善。结论严格按照规范的诊治程序,应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可取得咬合关系和颜面外形俱佳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广东医学》期刊2011年22期)
刘曙光,艾伟健,段培佳,周会喜,薛国初[5](2011)在《111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畸形的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和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联合正畸治疗矫治骨性Ⅰ类双颌前突畸形。方法:自1996年1月~2010年3月,对111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全部病例均行上下颌前部骨切开前颌骨后退术,其中33例同期行颏前徙成型术。结果:111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块坏死。术后随访12~36个月,2例术后1~(本文来源于《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11-06-17)
王智勇,王亚亚,郑美红,万澎波[6](2009)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正颌外科手术联合正畸治疗的方法矫治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方法:47例唇腭裂伴牙颌面畸形患者,男性27例,女性20例,年龄8~38岁。上颌骨手术采用标准化截骨前移手术,伴牙槽裂的患者同期行髂骨取骨植骨术"手术方法包括:①牙槽裂已植(本文来源于《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期刊2009-10-09)
管燕华[7](2008)在《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是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之一。临床单纯的正畸或正颌外科手术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的疗效。我院2003-2006对22例患者采取术前正畸-正颌手术-术后正畸的联合治疗模式进行矫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临床护理配合的经验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本文来源于《内蒙古中医药》期刊2008年17期)
刘曙光,艾伟健,段培佳,周会喜,薛国初[8](2008)在《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和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联合正畸治疗在矫治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中的应用。方法对78例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全部患者均行上下颌前部骨切开、骨块后退术,其中22例同期行颏前徙成形术。结果78例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及骨块坏死。术后随访12~36个月,2例术后1~2个月出现轻度复发。所有患者治疗结束后,颌骨关系正常,牙弓形态及曲线正常,牙排列整齐,咬合关系良好,颜面外形明显改善,疗效满意。结论应用上颌前部骨切开术和下颌前部根尖下骨切开术联合正畸治疗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患者,可取得咬合关系和颜面外形俱佳的疗效。(本文来源于《广东牙病防治》期刊2008年06期)
安晓莉,周洪[9](2005)在《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中的若干伦理学问题》一文中研究指出就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成功的前提、基础、必备条件及关键问题作出阐述,作者认为,对于医生来说,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湛的医疗技术、严谨的科学作风、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保证正畸正颌外科治疗成功的重要的主观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学伦理学》期刊2005年03期)
程波,东耀峻,杨学文,李祖兵,叶翁叁杰[10](2004)在《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是常见的牙颌面畸形之一 ,临床治疗难以取得满意疗效。通过对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治疗的回顾性研究 ,探讨正颌手术和正畸联合矫治对于提高疗效、减少复发的临床意义。方法 按术前正畸 -正颌手术 -术后正畸的模式 ,对 5 8例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患者进行矫治 ,行单颌手术、双颌手术、颌骨整形、颏成形术、牵引成骨术共计 82例次 ,设计叁级疗效评定标准对手术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过正畸、正颌联合矫治的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 5 8例 ,满意 5 3例 (91.4 % ) ,基本满意 4例 (6 .9% ) ,不满意 1例 (1.7% ) ,该例经二次手术得以矫正。结论 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矫治必须坚持正颌与正畸的紧密配合 ,通过严格的术前术后正畸 ,可达到改善面形、恢复牙合关系、提高矫治效果 ,减少畸形复发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期刊2004年02期)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对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资料随机选自2012年11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的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92例,对其进行术前诊断、X线投影测量分析,术前正畸及正颌外科手术治疗,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进行手术之后面部外形与咬的关系得到显着改善;患者上齿槽座点的后退量是(5.79±2.38)mm;患者术前牙覆盖是(6.87±2.46)mm,术后的覆盖是(2.1±1.3)mm;71例进行Le FortⅠ型骨切开术的患者中,有2例患者出现了一侧腭降动脉损伤断裂,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处理后,患者股骨头没有坏死、没有出现感染;实施上颌前部骨切开术的21例患者,手术过程中没有对其牙根造成损伤。结论根据规范的治疗程序,通过正颌外科联合正畸对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杨阿丽,訾和平,孙香.正畸联合正颌外科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
[2].李云杉.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J].中国医药指南.2015
[3].李承昊.临床正畸治疗联合正颌外科矫治骨性上颌前突的临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
[4].刘曙光,艾伟健,周会喜,薛国初,段培佳.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骨性Ⅱ类上颌前突畸形[J].广东医学.2011
[5].刘曙光,艾伟健,段培佳,周会喜,薛国初.111例骨性Ⅰ类双颌前突畸形的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C].第六次中国国际暨第九次全国口腔颌面外科学术会议论文集.2011
[6].王智勇,王亚亚,郑美红,万澎波.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唇腭裂术后牙颌面畸形[C].第七届全国唇腭裂学术会议论文集.2009
[7].管燕华.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的护理[J].内蒙古中医药.2008
[8].刘曙光,艾伟健,段培佳,周会喜,薛国初.正颌外科联合正畸治疗安氏Ⅰ类双颌前突畸形[J].广东牙病防治.2008
[9].安晓莉,周洪.正畸正颌外科联合治疗中的若干伦理学问题[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
[10].程波,东耀峻,杨学文,李祖兵,叶翁叁杰.正颌外科和正畸联合治疗发育性下颌骨不对称畸形[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