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国际反倾销立法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国际,进口国,同类产品,商法,因果关系,实质性,守则。
国际反倾销立法论文文献综述
陈斌彬[1](2010)在《国际反倾销因果关系标准的立法透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倾销同产业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是实施反倾销措施的必要条件之一。然在因果关系认定标准上,现有的国际反倾销规则并不明确。若解释为一般原因标准,则过于宽松,容易导致反倾销泛滥盛行,而表征为主要原因标准,又失之过严,难为各成员方所遵守。因此,从反倾销的贸易保护功能及WTO贸易自由化宗旨协调出发,比较现实的是将WTO《反倾销协议》中的因果关系定位为重要原因标准。为维护自身利益和推进多边贸易自由化,我国应坚决反对一般原因标准,力主重要原因标准。(本文来源于《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4期)
王瑞坤[2](2006)在《国际反倾销立法及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经过各成员国多边贸易谈判,已使关税有了大幅度降低,传统的贸易壁垒因而受到很大限制。为达到有效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各国纷纷寻求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以其特有的单边性、隐蔽性、合法性备受各国青睐。本文在阐述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法情况的基础上,就反倾销立法的原因,反倾销立法和反倾销实践的关系以及反倾销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本文来源于《黑龙江对外经贸》期刊2006年06期)
赵立[3](2005)在《国际反倾销立法中的“损害”问题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倾销实体规范当中一个重要的核心是“损害”问题的确定。而剖析是否造成“损害”,大的原则与步骤有叁,包括确定“国内工业”的具体范围,测定损害法定的程度以及倾销产品与损害之间的因果关系。这些原则又引申出一系列核心的关键字,包括如“同类产品”、“国内工业”、“实质性损害”等。比较各国反倾销立法,尽管有“反倾销协议”的大原则,它们对于这些核心关键字的规定、解释和运用其实还是不尽相同的。进口国当局对倾销损害中一个关键字的判定享有灵活的尺度,这很可能导致倾销成立或者不成立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另外各国反倾销立法规定大都较为笼统,不可避免地存在某些弹性条款或某些不确定的因素,这种立法趋向既为各国灵活认定低价倾销、损害事实以及倾销与损害的因果关系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公平公正适用反倾销法制造了困难。(本文来源于《外交学院》期刊2005-05-01)
于广学,黄黎明[4](2005)在《完善我国反倾销税的立法——兼评我国与国际反倾销法规的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我国关税税率不断调低和非关税壁垒的一一取消,反倾销成为现在和将来保护我国国内工业的有效措施。为充分运用这一手段,我国曾于1997年颁布第一部反倾销法,2002年1月1日,新的反倾销法开始实施。本文论述了这两部法规与世贸组织制定的反倾销法规的关系,新旧法规的差异,及进一步完善我国反倾销法的对策建议。(本文来源于《现代经济探讨》期刊2005年02期)
陈佳茵[5](2001)在《WTO与国际反倾销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今天,全球经济一体化及贸易自由化已是大势所趋,作为多边贸易体系的法律基础和组织基础,世贸组织正是在这种趋势下产生的。随着世界市场的日益饱和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国际上倾销与反倾销的矛盾愈加激烈,反倾销诉讼逐年增多,而我国则成了反倾销诉讼的最大受害者。本文通过对WTO及国际反倾销立法的研究,结合国外对我国反倾销现状的分析,提出对国外反倾销的对策以及对我国反倾销立法的建议,以期有助于促进我国出口贸易的发展,并使之符合WTO规则。(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1-06-01)
杨静[6](2001)在《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国际反倾销法比较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倾销措施,自1948年被纳入《关税及贸易总协定》这一多边贸易体制以来,已经成为当今各国防止或制止倾销行为、保护国内产业的一种重要的非关税贸易措施。随着乌拉圭回合谈判的结束与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业已制定反倾销法律的世界各国(如美国和欧盟)纷纷修订与完善了各自反倾销法律制度,广大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加入了反倾销立法和司法实践的行列。随着世贸组织属下各协定的实施,各成员方进口关税进一步降低,国际反倾销法律的实施力度正在不断加强,这已成为各国贸易和法律界广泛关注的问题。 20多年来,中国出口产品屡遭国外反倾销调查,与此同时国外许多产品也以倾销的方式打入中国市场,对中国相关产业造成损害。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尤其在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和面临加入世贸组织的情况下,比较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国际反倾销法的不足,研究怎样进一步完善中国的反倾销法规,学会正确运用反倾销这一已被国际社会所认可的手段,合理合法保护国内相关产业,具有重大意义。 全文共四章。第一章是反倾销法概述。它就中国产品屡遭反倾销调查和被征反倾销税情况,论述了倾销的危害性、中国遭至反倾销的原因以及制定反倾销法的必要性,论证了反倾销法作为自由贸易条件下公平竞争的规则与法律保护的性质与作用,阐述了反倾销法与贸易自由化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明确得出了中国需要反倾销法的基本结论。第二章和第叁章在深入分析和把握我国反倾销法的同时,特别注重采用比较的方法,将中国反倾销实体法和程序法的有关规定与国际相关法律制度进行比较,以进一步认识和明确其优缺的所在,达到不断加强和完善中国反倾销立法的目的。第四章在前叁章的基础上就中国反倾销法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本文试图通过对中国反倾销立法与欧美及WTO相关法律制度的比较研究,旨在阐明:中国在坚定地实行对外开放,自觉融入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同时,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努力制定和完善我国反倾销法律制度(包括实体法和程序法,行政措施和司法审查等各个方面),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被不公正对待的现状,才能分享自由贸易与国际分工带来的收益。(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1-05-01)
刘大为[7](2000)在《国际反倾销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分类号.密 级.U D C_学校代码 10151 学 位 论 文 国际反倾销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研究(本文来源于《大连海事大学》期刊2000-06-01)
黎学玲,缪晴辉[8](1996)在《国际反倾销立法发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构想》一文中研究指出反倾销法已经是将来更会是各国贸易保护使用最频繁最有效的法律武器。我国在其市场开放度日益扩大、关税日渐降低的今天,建立完善的反倾销法律制度已是当务之急。(本文来源于《开放时代》期刊1996年01期)
国际反倾销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关贸总协定框架下,经过各成员国多边贸易谈判,已使关税有了大幅度降低,传统的贸易壁垒因而受到很大限制。为达到有效保护本国产业的目的,各国纷纷寻求非关税壁垒,反倾销措施以其特有的单边性、隐蔽性、合法性备受各国青睐。本文在阐述世界各国反倾销立法情况的基础上,就反倾销立法的原因,反倾销立法和反倾销实践的关系以及反倾销法的作用进行了分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国际反倾销立法论文参考文献
[1].陈斌彬.国际反倾销因果关系标准的立法透析[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
[2].王瑞坤.国际反倾销立法及其作用[J].黑龙江对外经贸.2006
[3].赵立.国际反倾销立法中的“损害”问题研究[D].外交学院.2005
[4].于广学,黄黎明.完善我国反倾销税的立法——兼评我国与国际反倾销法规的差异[J].现代经济探讨.2005
[5].陈佳茵.WTO与国际反倾销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
[6].杨静.中国反倾销立法与国际反倾销法比较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1
[7].刘大为.国际反倾销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0
[8].黎学玲,缪晴辉.国际反倾销立法发展与我国反倾销立法构想[J].开放时代.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