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迟子建小说“自然景观”探秘

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迟子建小说“自然景观”探秘

杨瑶[1]2017年在《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现代社会日益严峻的生态危机,当代中国着名作家迟子建通过文字表达她对“原始风景”消失的哀叹和痛惜,并深刻反思现代都市文明,对人类毫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这一行径进行揭露和批判,向读者构建一个和谐的“北极村童话”,呼吁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彰显其独特的生态美学自然观:尊重热爱自然,亲近呵护自然。《额尔古纳河右岸》是一篇人与自然休戚相关、共生共荣的协同乐章,呈现出“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迟子建文学作品中的生态美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对自然生态美的描绘。其笔下的北国风光充满了诗意的美感,人与自然相处过程中所营造的和谐之美随处可见。其次,是对精神生态美的渲染。重点体现在自由愉悦的幸福观和理性豁达的生命观。最后,是对社会生态美的刻画。迟子建温情地叙述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主要表现为相亲相爱的人际关系和相濡以沫的两性关系。迟子建怀揣着“诗意栖居”的生态情怀,在当代中国文坛上散发着独特光芒。沈从文和迟子建作为乡土文学的代表人物,二者的生态情怀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也存在着细微差异。迟子建文学作品中所蕴含的生态美学思想资源,有利于从文艺作品和文学方面引导人类保护自然环境,缓解当前生态危机;有助于启发作家创作的责任意识,为人类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繁荣进步贡献精神力量。

崔喆[2]2003年在《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自然”角度切入迟子建的文本,试图从“自然”在叁个层面上的意义变化来探询这位特立独行的女作家的创作足迹。 在第一个层面上,“自然”指文本中对实实在在的自然景物的描写,按其不同的类型将迟子建的创作划分为叁个时期,逐步实现了“自然的人格化”,从而完成对“自然的生命”的诗意叙写;第二个层面指的是价值范畴中的“自然”,在迟子建的笔下,“自然”和“生命”是融合为一的境界,“自然”是精神自由的同构体,是故乡,是心灵的伊甸园;最后一个层面,“自然”是作家的哲学认识基础,她的创作遵循的是一系列的“自然”法则。

参考文献:

[1].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D]. 杨瑶. 湖南师范大学. 2017

[2]. 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D]. 崔喆.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自然的言说及其意义——迟子建小说“自然景观”探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