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论文文献综述)
杨春丽,李宗树,刘敏,孙宏侠[1](2021)在《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大脑中动脉栓塞: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文中研究指明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 AF)是目前临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类型, 已成为危害我国公共卫生健康的重要问题[1]。AF的发病机制包括心脏结构重塑、心房局灶性快速放电、多小波理论、自主神经刺激和阻断、炎症和氧化应激以及遗传因素等[2,3,4]。AF可引发心血管事件、心力衰竭、卒中、全身性栓塞事件等多种并发症, 严重时可导致死亡[5]。经导管射频消融术(radiofrequenc
孙丽娜[2](2020)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探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收治的16例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患者均未行左心房、肺静脉CT和造影,在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建立左心房及肺静脉三维模型,并指导穿刺房间隔和消融导管在心脏内的操作。结果:15例患者顺利完成心房颤动射频消融,平均手术时间96.0±14.3 min,透视时间6.1±1.2 min,X线透视剂量115.8±49.3 mGy,未发生心脏压塞、脑栓塞、左心房食管瘘、肺静脉狭窄及动脉瘤等并发症及死亡。1年随访结果显示,9例患者维持窦性心律,其中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持续性心房颤动2例。结论:对于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的患者,心腔内三维超声可以替代经食道超声,避免左心房造影及增强CT检查;心腔内三维超声不延长手术时间,显着减少X线曝光时间及剂量,可避免穿刺房间隔的并发症,提高穿刺准确性。
李进,史载祥[3](2020)在《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特别是在患有风湿性心脏病瓣膜病变的患者中发病率达30%~60%,西医治疗主要采用瓣膜置换术,术中同时行房颤射频消融术[1, 2]。现笔者报道1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行二尖瓣置换术,但未能同期行射频消融术,术后仍房颤的患者经史载祥教授以中医益气养阴、升陷祛瘀法治疗完全转复为窦性心律。笔者检索文献,未发现类似案例,故整理此案,供同道参考。病例介绍华某某,男,45岁,2017年6月27初诊。主
卫越[4](2017)在《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的演变特征》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心房颤动(房颤)冷冻球囊消融(CBA)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目前尚缺乏系统性的评估。本文旨在评估CBA引起的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程度及演变特征,比较不同因素、不同消融能源所致心肌损伤及炎症程度间差异,并研究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与房颤术后转归间关系。方法:1.针对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间于瑞金医院诊断并接受治疗的住院患者共150名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50名接受冷冻球囊治疗的房颤患者(AF组),50名行择期PCI的稳定性心绞痛患者(SA组),以及50名行急诊PCI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ACS组)。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24小时、48小时及72小时CKMB、c Tn I及hs CRP水平,分析并比较各组患者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演变特征。2.针对2010年3月至2015年12月间于法国Nouvel Hopital Civil医院诊断为阵发性房颤入院行导管消融治疗的患者共253名进行回顾性研究,包括164名接受射频消融术(RFA)治疗的患者(RF组),83名行CBA治疗的患者(CB组)。记录患者术前及术后6小时、24小时及48小时c Tn I、CRP及N/L水平;定义术后72小时为术后急性期,记录术后急性期的心律情况,比较不同消融技术引起患者心肌损伤及炎症反应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影响术后心律改变的因素。结果:1.SA组患者CKMB及c Tn I水平在术前及术后未呈现明显改变。AF组与ACS组患者CKMB及c Tn I水平于术后24小时达到峰值,hs CRP水平在术后48小时达到峰值;ACS组CKMB、c Tn I、hs CRP峰值均显着高于AF组和SA组。在AF组与ACS组中,c Tn I与hs CRP呈相关性(r=0.28,p<0.05,AF组术后48小时;r=0.35,p<0.05,ACS组术后48小时),术后48小时hs CRP/c Tn I比值在AF组中显着高于ACS组(4.3 Vs 0.8,p<0.001),术后24小时、48小时hs CRP/c Tn I比值可作为鉴别消融导致及急性心肌缺血导致心肌损伤的因素(hs CRP/c Tn I24h:0.66,敏感度0.74,特异度0.83;hs CRP/c Tn I48h:2.70,敏感度0.70,特异度0.88)。2.CB组患者术后c Tn I水平显着高于RF组,而RF组术后CRP、N/L显着高于CB组,同时RF组CRP/c Tn I显着高于CB组。术后急性期内房颤复发在RF组与CB组内各有13名(7.9%)和3名(3.6%),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术后24小时CRP是RF组急性期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1,p<0.05)。RF组中复发患者的术后24小时、术后48小时CRP显着高于无复发患者(p均<0.01),而CB组中复发患者的术后48小时CRP显着低于无复发患者(p<0.01)。结论:1.CBA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和炎症标志物在术后达峰方面结果相似,但两者的比值存在显着差异,说明CBA术后患者心肌损伤和炎症反应存在一定的特征性变化,同时该比值对鉴别急性心肌缺血与CBA术后引起的心肌损伤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2.CBA术后心肌损伤程度高于RFA,而RFA术后炎症反应程度高于CBA。CBA及RFA术后存在相似急性期复发率。过度的炎症反应可能是RFA术后急性期AF复发的重要因素,而在CBA术后炎症反应并非其急性期复发的因素。CBA术后急性复发的原因仍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以更好地指导AF消融术后的管理。
谢东明,朱延丹,危小军,谢东阳,钟一鸣,廖伟,廖祥中[5](2004)在《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文中指出
贺翔[6](2021)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初步探讨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9年7月1日至2021年1月31日在桂林市人民医院住院的年龄≥14岁,具备临时心脏起搏适应症的患者,剔除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完善术前准备后应用85cm长的美敦力主动固定起搏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术后达到拔除电极标准后拔除临时起搏电极。记录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年龄、性别、临时起搏指征和合并基础病等)、术中观察指标(起搏参数、手术时间、X线曝光量等)和疗效及安全性指标(临时起搏电极留置时间、临床转归和并发症等)。回顾性调查桂林市人民医院手术日期为2012年9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ICD-9-CM-3手术与操作编码为“37.78”,手术与操作名称为“暂时性经静脉起搏器系统的置入”的住院病例。剔除符合排除标准的病例,纳入年龄≥14岁,应用被动或主动固定起搏电极经股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住院病例。将本研究中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编为A组,将回顾性调查中纳入的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锁骨下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编为B组;将回顾性调查中纳入的应用被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患者编为C组。记录并比较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中观察指标、疗效和安全性指标。结果:应用主动固定起搏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研究(A组)共纳入患者25例,年龄66.8±13.7岁,身高159.3±6.5cm,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的植入部位24例在右心室流入道间隔部,1例在右室流出道间隔部。术中测试的起搏阈值为0.6(0.5,1.0)V,感知的R波振幅为8.0(6.7,11.2)m V,电极阻抗为746.2±113.0Ω,手术时间为46.8±7.3 min,临时起搏电极体外段的长度为27.0(26.0,29.4)cm,X线曝光剂量为15.3±3.0 m Gy。术后24h复测的起搏参数与术中测试的结果相似(p>0.05)。临床转归为植入永久起搏器19例,心率恢复正常5例,院内死亡1例(死亡与临时心脏起搏术无因果联系),25例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包括电极脱位在内的并发症。回顾性调查中B组共纳入47例患者,C组共纳入49例患者,A组、B组及C组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特征相似,术中测试的起搏阈值、感知的R波振幅、手术时间、X线曝光剂量的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A组患者的电极阻抗高于B组(746.2±113.0Ωvs 645.5±137.6Ω,p<0.01)和C组(746.2±113.0Ωvs 516.0±145.0Ω,p<0.001)。三组患者的临床转归无显着差异(p>0.05);A组25例患者均未发生手术并发症,而B组47例患者共出现并发症2例,其中术后电极脱位1例,气胸1例,两组间的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C组49例患者中共出现并发症12例,其中11例为术后电极脱位,1例为感知功能不良,其总体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电极脱位率均显着高于A组及B组(p<0.05)。尽管A组和B组患者的临时心脏起搏手术费用高于C组,但A组与B组的患侧下肢制动时间和监护病区留观时间均显着短于C组(p<0.001),三组患者的临时心脏起搏相关总费用无明显差异(p=0.498)。结论:(1)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是安全可行的;(2)与传统应用被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相比,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电极脱位率更低,可能更安全可靠,而且性价比更高;(3)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与安全性不劣于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锁骨下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4)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可能更适合部分特殊人群,可以作为临时心脏起搏术的一种有益补充。
张瑾,余文霞[7](2019)在《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永存左上腔静脉(PLSVC)患者经外周静脉留置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的安全性。方法报告2015年9月9日因"右乳癌改良根治术后20 d"入南京江北人民医院行PICC后导管误入左颈内静脉,进而发现存在PLSVC的患者1例,并结合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1991年1月1日至2017年10月1日的文献,进行文献回顾,分析PLSVC对PICC操作的影响。结果本文1例患者因化疗需要行PICC术,从左贵要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术中B超发现导管进入左颈内静脉,两次进管异位后于DSA下发现患者存在PLSVC,于造影引导下置管成功,导管末端置于PLSVC中下三分之一处。检索获得9篇文献(国内6篇,国外3篇)在PICC中发现PLSVC24例次,其中两篇行PICC 5 956例中发现PLSVC 14例(0.24%);其中4例次对操作造成影响:误入右心房3例次,先误入左颈内静脉继误入冠状窦1例次;经调整后均能顺利完成PICC操作,导管定位:24例次中除1例次导管最后定位于右上腔静脉,余均定位于PICC。结论本文报道及文献回顾分析认为,在没有其他先天性心脏异常的情况下,PLSVC患者无明显血液动力学改变,很少出现症状,但对于PICC置管过程及导管末端位置影响较大;故需加强完善操作前检查,保证PLSVC置管患者的治疗安全,以提供最佳护理。
赵文婥[8](2019)在《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一直以来,经胸室间隔缺损修补术是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pmVSD)的一线方案。在我国一些主要的心血管中心,由于经皮导管介入封堵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存在恢复时间短、手术创伤小、无体外循环相关并发症等优势,正逐渐成为传统经胸手术治疗的替代方案。然而,介入封堵术后一些相关并发症,如术后相关心律失常、主动脉瓣脱垂、三尖瓣反流等仍然限制着这一技术在临床的应用。目前国内缺乏对膜周部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后的中长期随访数据,尤其在儿科缺乏大样本量的系统研究。【目的】通过收集我中心成功施行pmVSD介入封堵术患儿术前及术后相关资料,回顾性分析并探讨儿童pmVSD介入封堵术后的相关并发症、危险因素及预后,行经验总结并阐释儿童pmVSD介入封堵的安全性及有效性,并为制定相关指南或专家共识提供一定的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回顾我中心2011年7月至2017年7月共计1108例经皮导管介入封堵pmVSDs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心电图、经胸超声心动图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数据及相关临床治疗方案和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体重和性别),并重点分析介入术后缓慢性心律失常、主动脉瓣脱垂及三尖瓣反流的发生率、预后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6例患儿出现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发生率为0.54%,其中1例行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发生率为0.09%。13例患者出现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发生率为1.17%,其中4例患儿最终未恢复正常传导但心腔大小及射血分数正常。缺损与主动脉瓣距离越远,封堵器直径越大和小腰大边封堵器,是术后发生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术前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患儿术后发生主动脉瓣反流加重情况较术前未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患儿更为常见,但反流加重情况多发生在术后远期(>1年),且无一例中度以上反流出现。随访时间是术后主动脉瓣反流加重的危险因素。左室-右房通道型三尖瓣反流在封堵术后反流程度可进一步减轻。24例患儿术后出现新发三尖瓣反流,发生率2.1%,且均为无需临床干预的轻-中度以下反流。术后早期新发三尖瓣反流有概率恢复。封堵器过大是导致术后新发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结论】在选择具有合适适应症的患儿、操作规范并具有相当相关操作经验的儿童心血管中心,经皮导管介入pmVSD封堵术是一种安全、有效、小创伤的封堵方法。但成功施行介入封堵的患儿术后仍应长期、密切随访经胸超声心动图及心电图。
李彬[9](2018)在《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早中期疗效观察》文中指出背景及目的Ebstein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先天性心脏病,由于发病率低,全世界除梅奥诊所外,尚无其他大宗病例报道。本研究的目的为报道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的近中期结果。方法从2006年7月到2016年4月,共346例患者于我院行Ebstein畸形矫治术,随访到患者共322例,随访率为93.1%,我们通过查阅患者病历记录,门诊随访和电话随访来获取患者疾病相关的信息。结果平均随访时间44.8±33.4月(从1月到124月),患者平均手术年龄为23.4±18.1岁(从0.5岁到66岁),女性占56.8%。手术患者中三尖瓣成形术(tricuspid valvuloplasty,TVP)292 例(90.7%),三尖瓣置换术(tricuspid valve replacemnt,TVR)26例(8.1%),仅行双向Glenn手术4例(1.2%)。早期死亡率为1.9%,随访中1例死于心脏骤停,5年及10年总生存率为97.6%。TVP患者中植入成形环患者63例(21.6%),与非植入成形环组(229/292,78.4%)相比并不明显影响三尖瓣早期残余反流率(1.6%vs.4.9%,P=0.473)及反流复发率(12.7%vs.21.9%,P=0.107)。与非自体心包片加宽组(223/292,76.4%)相比,自体心包片加宽组(69/292,23.6%)并不能明显影响三尖瓣残余反流率(1.4%vs.5.0%,P=0.305)和反流复发率(20.3%vs.19.7%,P=0.918)。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发现,TVP组患者死亡率低于TVR组(0.0%vs.11.8%),但无统计学差异(P=0.485)。Glenn组患者较非Glenn组患者Carpentier(C+D)比例明显增高(85.7%vs.11.5%,P<0.001),Glenn 组早期死亡率(2.9%vs.1.7%)和总死亡率(2.9%vs.2.1%)稍高于非Glenn组,但无统计学差异。9例(2.8%)同期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的患者同期行房室附加旁路消除术,术后无一例复发。7例(2.2%)患者于术中出现左室流出道梗阻(lef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obstruction,LVOTO)并发症,改良Danielson组较改良Carpentier术组LVOTO发生率明显增高(2.0%vs.10.3%,P=0.038),对于3例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2例通过再次手术处理房化右室解除了 LVOTO。结论1)Ebstein畸形患者经手术治疗可取得满意的近中期手术结果,在手术方式选择上,应首选TVP;2)在TVP中,植入三尖瓣成形环并不明显影响三尖瓣残余反流及反流复发的发生率;自体心包片的应用可以使瓣叶重度发育不良的患者取得与瓣叶发育较好的患者相似的近中期结果;3)对于行TVR的患者,也可获得与TVP相似的近中期手术结果;4)重度Ebstein畸形患者仅行或同期行双向Glenn术,可以获得与较轻病变Ebstein畸形患者相似的近中期结果;5)对于同期合并B型预激综合征的患者,术中可以在无标测的情况下进行房室附加旁道消除术,也可获得良好近中期效果;6)Ebstein畸形矫治术中及术后出现LVOTO并发症罕见,其原因可能是房化右室处理不当,通过再次处理房化右室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结果。
张静[10](2018)在《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调查及怡心汤干预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1.调查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2.观察怡心汤干预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的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调查发病情况:对406例确诊为期前收缩患者给予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量表评分,分析比较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2.第二部分临床观察:将60例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且中医辨证属肝郁脾虚血瘀证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口服美托洛尔治疗,治疗组口服美托洛尔加怡心汤治疗,一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四周为一疗程,统计分析两组治疗前后24h动态心电图情况、中医证候积分、焦虑自评量表积分情况。结果临床调查:1.406例门诊或住院期前收缩患者,确诊为焦虑和/或抑郁状态的患者共180例(44.33%),其中单纯焦虑状态的患者142例(34.98%);单纯抑郁状态的患者27例(6.65%);焦虑合并抑郁状态的患者11例(2.7%)。2.调查数据显示:无论是焦虑积分还是抑郁积分,女性、年龄大于等于60岁、病程>5年、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的患者积分较高,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焦虑评分:根据早搏类型分类,房早合并室早患者焦虑积分高于单纯房早和单纯室早患者(P<0.01),但单纯房早和单纯室早患者间差别无意义(P>0.05);频发早搏患者焦虑积分较偶发早搏患者高(P<0.01);文化程度对患者焦虑积分无影响(P>0.05)。抑郁评分:根据早搏类型分类,房早合并室早患者抑郁积分高于单纯房早和单纯室早患者(P<0.01),但单纯房早和单纯室早患者间无统计学差别(P>0.05);频发或偶发早搏及文化程度对患者抑郁积分无影响(P>0.05)。临床观察:1.两组患者室性早搏疗效比较:治疗组显效14人,有效11人,无效5人,有效率83.33%;对照组显效10人,有效14人,无效6人,有效率80.00%,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2.两组患者室早总次数比治疗前减少明显(P<0.01),但组间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治疗组痊愈5人,显效17人,有效6人,无效2人,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痊愈1人,显效7人,有效13人,无效9人,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1);与治疗前相比,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疗效更佳(P<0.01)。中医单项症状改善方面,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佳(P<0.05)。4.两组患者的SAS量表积分值比治疗前改善明显(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更佳(P<0.01)。结论临床调查:1.焦虑抑郁状态在期前收缩患者中发生率较高。2.女性、年龄大于等于60岁、病程>5年、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房早合并室早、频发早搏的患者焦虑积分较高,易出现焦虑状态;女性、年龄大于等于60岁、病程>5年、合并高血压病、合并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合并血脂异常、房早合并室早的患者抑郁积分较高,易出现抑郁状态;而文化程度对焦虑抑郁的积分并不产生影响。临床观察:1.怡心汤和美托洛尔相结合的方案对室性早搏的治疗可达83.33%的总有效率,有效且可行。2.怡心汤能明显降低肝郁脾虚血瘀证室早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较对照组更佳,且在改善患者胸胁胀痛、情绪抑郁或烦躁易怒、舌象等方面有很大优势,说明怡心汤能显着改善患者症状。3.怡心汤能明显降低室早合并焦虑状态患者的焦虑积分,未见不良发应及毒副作用。
二、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2)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预防血栓栓塞的策略 |
1.3 放置导管 |
1.4 术后处理及随访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心房颤动患者的基线临床资料 |
2.2 15例患者的射频消融情况、手术时间、X线透视时间和剂量 |
2.3 15例患者的1年随访结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心腔内三维超声在辅助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中的应用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已发表论文 |
(4)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的演变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注释 |
中文部分 |
绪论 |
第一部分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与急性心肌缺血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症标志物的动态演变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采集 |
2.2 术前准备 |
2.3 CBA策略 |
2.4 冠状动脉造影和PCI策略 |
2.5 血样采集 |
2.6 数据分析 |
3.结果 |
3.1 患者基线情况 |
3.2 手术参数 |
3.3 心肌损伤标志物测定 |
3.4 炎症因子测定 |
3.5 心肌损伤标志物及炎症标志物间关系 |
3.6 HsCRP/cTnI比值判断患者分组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 |
4.讨论 |
4.1 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改变及其意义 |
4.2 炎症标志物的改变及其意义 |
4.3 HsCRP与cTnI的比值在鉴别消融损伤及急性心肌缺血的作用 |
4.4 研究局限性 |
5.结论 |
第二部分 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与射频消融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与炎症标志物的动态演变 |
1.引言 |
2.材料与方法 |
2.1 病例采集 |
2.2 术前准备 |
2.3 RFA策略 |
2.4 CBA策略 |
2.5 评估指标 |
2.6 术后心律监测 |
2.7 数据分析 |
3.结果 |
3.1 患者临床基线情况 |
3.2 患者心脏影像学评估情况 |
3.3 手术参数 |
3.4 血清学检查 |
3.5 术后急性期AF转归情况 |
4.讨论 |
4.1 CBA及RFA术后心肌损伤特征 |
4.2 CBA及RFA术后炎症反应特征 |
4.3 CBA及RFA术后急性期复发及相关因素分析 |
4.4 研究局限性 |
5.结论 |
结束语 |
致谢 |
英文部分 |
INTRODUCTION |
PARTI KINETICS OF MYOCARDIAL BIOMARKERS AFTER CBA AND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
1. Introduction |
2. Patients and methods |
2.1 Patients |
2.2 Preparation preoperative |
2.3 CBA strategy |
2.4 Coronary angiography and PCI strategy |
2.5 Blood sampling and analysis |
2.6 Statistical analysis |
3. Results |
3.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
3.2 Interventional parameters |
3.3 Measurement of myocardial injury biomarkers |
3.4 Measurement of inflammatory biomarkers |
3.5 Cardiac injury markers and inflammatory markers |
3.6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HsCRP/cTnI in determining factor causing myocardial injury |
4. Discussion |
4.1 Kinetic of myocardial injury biomarkers and its implication |
4.2 Kinetic of inflammation biomarkers and its implication |
4.3 Role of HsCRP to cTnI in identifying cryoablation injury and acute myocardial ischemia |
4.4 Research Limitations |
5. Conclusion |
PARTII KINETICS OF MYOCARDIAL BIOMARKERS AFTER CBA AND RFA FOR AF |
1. Introduction |
2. Materials and methods |
2.1 Patients |
2.2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
2.3 RFA strategy |
2.4 CBA strategy |
2.5 Blood sampling and analysis |
2.6 Cardiac rhythm monitoring post-intervention |
2.7 Data Analysis |
3. Results |
3.1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
3.2 Cardiac imaging evaluation |
3.3 Interventional parameters |
3.4 Measurement of biomarkers |
3.5 Acute outcome of AF after ablation |
4. Discussion |
4.1 Characteristics of myocardial injury after CBA and RFA |
4.2 Characteristics of inflammatory response after CBA and RFA |
4.3 AF recurrence after CBA and RFA in acute phase and related factors |
4.4 Research Limitations |
5. Conclusion |
CONCLUDING REMARKS |
参考文献 |
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目录 |
(5)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
1.1 一般资料 |
1.2 心脏性生理检查 |
1.3 标测和消融 |
2 结果 |
3 讨论 |
(6)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资料与方法 |
1.1 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 |
1.1.1 研究对象 |
1.1.2 主要手术设备与耗材 |
1.1.3 术前准备 |
1.1.4 临时心脏起搏的手术操作过程 |
1.1.5 术后处理 |
1.1.6 拔除临时心脏起搏电极的指征 |
1.1.7 收集和记录观察指标 |
1.2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病例的回顾性调查 |
1.2.1 病例入选标准 |
1.2.2 病例排除标准 |
1.2.3 调查项目 |
1.3 三种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1.3.1 病例分组 |
1.3.2 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1.4 统计学分析 |
2 结果 |
2.1 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25例病例报告 |
2.1.1 临床基线资料 |
2.1.2 术中观察指标 |
2.1.3 疗效和安全性指标 |
2.2 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术中观察指标及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
2.2.1 三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比较 |
2.2.2 三组患者的术中观察指标比较 |
2.2.3 三组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指标对比 |
3 讨论 |
4 局限性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经静脉临时心脏起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课题 |
致谢 |
(7)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文献检索 |
2 结 果 |
3 讨 论 |
(8)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写对照 |
中文部分 |
绪论 |
第一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分析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3.1 术前准备 |
3.2 麻醉及术中监测 |
3.3 封堵器选择 |
3.4 封堵方法 |
3.6 术后处理及随访 |
3.7 统计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临床资料 |
4.2 封堵器选择 |
4.3 并发症与死亡事件 |
4.4 术后随访 |
5.讨论 |
6.结论 |
第二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心律失常的回顾性研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3.1 术前心电图及心超检查 |
3.2 术后心电图及心超检查 |
3.3 心律失常分类 |
3.4 统计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心律失常 |
4.2 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 |
4.3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 |
4.4 术后Ⅰ类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
4.5 术后Ⅰ持续性、中短期和晚期Ⅰ类心律失常危险因素分析 |
5.讨论 |
5.1 VSD介入术后相关心律失常 |
5.2 VSD介入术后相关心律失常 |
5.3 未来及展望 |
6.结论 |
第三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合并主动脉瓣脱垂的回顾性研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
3.3 封堵器的类型及封堵方法 |
3.4 术后随访 |
3.5 统计学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随访 |
4.3 危险因素 |
4.4 预后 |
5.讨论 |
6.结论 |
第四部分 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术后三尖瓣反流的回顾性研究 |
1.研究背景 |
2.研究对象 |
3.研究方法 |
3.1 临床资料 |
3.2 室间隔缺损的诊断 |
3.3 封堵器的类型及封堵方法 |
3.4 术后随访 |
3.5 统计学分析 |
4.研究结果 |
4.1 基本资料 |
4.2 术前合并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 |
4.3 术后新发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 |
4.4 术后新发轻-中度以上三尖瓣反流的危险因素 |
5.讨论 |
6.结论 |
英文正文 |
Introduction |
Part One Efficac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 in Pediatric Patients |
1. Background |
2. Patients |
3. Method |
3.1 Preoperative Preparation |
3.2 Anesthesia and intraoperative monitoring |
3.3 Occluder selection |
3.4 Procedure |
3.5 Assessment of curative effect |
3.6 Postoperative management and follow-up |
3.7 Statistical Analysis |
4. Result |
4.1 Clinical Data |
4.2 Occluder Selection |
4.3 Complications and deaths |
4.4 Post-operation follow-up |
5. Discussion |
6. Conclusion |
Part Two Retrospective Study of Arrhythmias After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
1. Background |
2. Patients |
3. Method |
3.1 Preoperative ECG and TTE |
3.2 Postoperative ECG and TTE |
3.3 Classification of Arrhythmias |
3.4 Statistical analysis |
4. Results |
4.1 Arrhythmias |
4.2 Complete atrioventricular block |
4.3 Complete left bundle branch block |
4.4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category I arrhythmias post operation |
4.5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subacute, late onset and continuous category I arrhythmias |
5. Discussion |
5.1 Arrhythmias related with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VSD |
5.2 Risk factors for category I arrhyrhmias |
5.3 Future prospects |
6. Conclusion |
Part Three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Aortic Cusp Prolapse |
1. Background |
2. Patients |
3. Method |
3.1 Clinical Data |
3.2 Diagnose of pm VSDs |
3.3 Type of occlu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
3.4 Post operation follow-up |
3.5 Statistical analysis |
4. Results |
4.1 Basic Information |
4.2 Follow-up |
4.3 Risk Factors |
4.4 Prognosis |
5. Discussion |
6. Results |
Part Four Retrospective Study of Transcatheter Device Closure of Perimembranous 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 with Emerging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
1. Background |
2. Patients |
3. Method |
3.1 Clinical Data |
3.2 Diagnose of pm VSDs |
3.3 Type of occluder and operation method |
3.4 Post operation follow-up |
3.5 Statistical analysis |
4. Results |
4.1 Basic Information |
4.2 Pre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
4.3 Post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
4.4 Risk factors for postoperational mild to moderate tricuspid regurgitation |
5. Discussion |
6. Results |
全文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相关论文 |
八年制学位论文要求 |
(9)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早中期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参考文献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资料和方法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局限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缩略词表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调查及怡心汤干预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 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调查 |
1 资料与标准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3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图 |
5 结果 |
5.1 期前收缩患者一般情况 |
5.2 期前收缩患者的焦虑、抑郁发生率 |
5.3 同一因素下SAS、SDS评分比较 |
6 讨论 |
6.1 SAS、SDS量表的选择与使用 |
6.2 期前收缩患者焦虑抑郁状态发生率分析 |
6.3 同一因素下各组SAS、SDS评分比较 |
7 结论 |
第二部分 怡心汤治疗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标准 |
1.1 病例选择 |
1.2 西医诊断标准 |
1.3 中医诊断标准 |
1.4 试验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对象分组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3 统计学处理 |
4 技术路线 |
5 结果 |
5.1 两组室早情况的比较 |
5.2 两组中医疗效比较 |
5.3 两组SAS量表积分对比 |
5.4 安全性评价 |
6 讨论 |
6.1 中医对心悸、郁证的认识 |
6.2 西医对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的认识 |
6.3 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的西医治疗 |
6.4 怡心汤组方 |
6.5 怡心汤治疗室性早搏合并焦虑状态的疗效分析 |
6.6 结论 |
6.7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四、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论文参考文献)
- [1]血管内机械血栓切除术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射频消融术中大脑中动脉栓塞:1例报道并文献复习[J]. 杨春丽,李宗树,刘敏,孙宏侠. 国际脑血管病杂志, 2021(09)
- [2]心腔内三维超声辅助下经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伴造影剂不相容患者的临床分析[D]. 孙丽娜.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3]风湿性心脏病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1例报告[J]. 李进,史载祥.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0(04)
- [4]心房颤动冷冻球囊消融术后心肌损伤及炎症的演变特征[D]. 卫越.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5)
- [5]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附153例报道)[J]. 谢东明,朱延丹,危小军,谢东阳,钟一鸣,廖伟,廖祥中.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04(06)
- [6]应用主动固定电极经股静脉行临时心脏起搏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D]. 贺翔. 桂林医学院, 2021(01)
- [7]永存左上腔静脉患者PICC置管1例并文献回顾[J]. 张瑾,余文霞. 中国临床研究, 2019(12)
- [8]经皮导管介入封堵儿童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的疗效、相关并发症及危险因素研究[D]. 赵文婥.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9]Ebstein畸形患者矫治术后早中期疗效观察[D]. 李彬.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18(02)
- [10]期前收缩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调查及怡心汤干预的临床观察[D]. 张静. 安徽中医药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