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卵黄囊瘤,CT,未成熟畸胎瘤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论文文献综述
孟颖,梁宇霆[1](2019)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7例CT及MRI诊断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s)较为少见,占卵巢所有恶性肿瘤的2%~3%[1],包括卵黄囊瘤、胚胎性癌、未成熟畸胎瘤、无性细胞瘤、非妊娠性绒毛膜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等[2]。既往文献[3-4]报道多为个案报道或临床诊疗相关,影像表现方面的总结较少。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本院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生殖细(本文来源于《首都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王瑾晖,杨佳欣,成宁海,曹冬焱,沈铿[2](2019)在《PET-CT在监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复发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5月至2019年2月为评估MOGCT复发情况行全身PET-CT检查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共进行27次全身PET-CT检查,在25次PET-CT检查后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PET-CT检查结果为真阳性22次,真阴性1次,假阳性4次,无假阴性病例。PET-CT检测MOGCT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0%、84.6%和100%,正确率为85.2%(23/27)。假阳性的良性病变主要是炎症和0级未成熟畸胎瘤。结论全身PET-CT在监测MOGCT复发中有较高价值,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是否能够成为监测MOGCT复发的常规检测方法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刊》期刊2019年09期)
梁锦晶[3](2019)在《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的护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s,MOGCT) 是指来源于胚胎性腺的原始生殖细胞而具有不同组织学特征的一组肿瘤,其发生率较低,大约占所有卵巢肿瘤的5%,但其生长迅速,恶性程度高,预后差[1]。临床常见于年轻女性,少见于5岁前儿童,且小儿MOGCT早期临床主要表现为腹痛、腹部包块、性早熟等一些非特异性症状,易被忽略[2]。MOGCT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治疗辅以规范化化疗。2015年6(本文来源于《全科护理》期刊2019年22期)
宗璇,杨佳欣[4](2019)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是一种少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好发于儿童及年轻女性。MOGCTs对化疗敏感,约80%以上患者经正规治疗后得以长期生存。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MOGCTs基因组学特征的研究得以不断深入,为进一步阐明其发病机制奠定了基础。本文就MOGCTs基因组学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希望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现代妇产科进展》期刊2019年10期)
谢燕,周园红,金红梅,罗幼珍[5](2019)在《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是胚胎性腺原始生殖细胞产生的,生长迅速的一类卵巢肿瘤,可表现为多种组织学成分。其中,组织学成分≥2种者称为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OMMGCT)。其发病率低,以儿童及青少年发病为主,以迅速增大的腹部包块、腹痛及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为主要特点。OMMGCT发病机制未明,多项研究认为染色体12p的异常可能在其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形态学检查和免疫组化检查可为OMMGCT提供准确的诊断依据。但因OMMGCT临床罕见,目前仍缺乏明确的处理原则。(本文来源于《巴楚医学》期刊2019年02期)
施冬辉,冯峰[6](2019)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症状及MRI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临床资料及MRI图像,其中无性细胞瘤1例、卵黄囊瘤3例、未成熟畸胎瘤2例和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1例。结果:7例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腹痛1例,腹部肿块3例,腹胀3例。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AFP明显增高6例,CA125升高3例。MRI表现:7例均为单侧病灶,其中右侧4例,左侧3例。类圆形6例,分叶状1例,边界均清晰。最大径均大于9 cm。除无性细胞瘤为实性成分外,其他6例均为囊实性。无性细胞瘤内见低信号分隔,2例未成熟畸胎瘤见小囊样液性信号区,并可见散在脂肪信号。增强扫描:无性细胞瘤中等度强化,内见持续强化分隔;6例囊实性肿瘤实性部分不均匀持续强化,3例卵黄囊瘤可见"蜂窝征",2例未成熟畸胎瘤见多发小囊样不强化区。5例伴有腹腔积液,2例卵黄囊瘤网膜不规则增厚。无性细胞瘤伴盆腔和腹膜后淋巴结肿大,其他病例均无淋巴结肿大。结论:结合临床表现、术前肿瘤标记物检测及MRI表现有助于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正确诊断及鉴别诊断。(本文来源于《CT理论与应用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丁晓燕,张采欣,周磊,孔庆暖[7](2018)在《DNMT3L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DNMT3L(DNA methyltransferase 3-like)蛋白在不同种类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在生殖细胞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59例,包括原始生殖细胞肿瘤52例及未成熟性畸胎瘤7例,原始生殖细胞肿瘤包括胚胎性癌10例,卵黄囊瘤22例,无性细胞瘤13例,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7例;同时收集非生殖细胞肿瘤17例,包括浆液性癌5例,颗粒细胞瘤5例,卵泡膜细胞瘤7例,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肿瘤组织中的DNMT3L蛋白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病理特征及组织学类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DNMT3L主要在原始生殖细胞肿瘤表达,总体阳性率为73.1%(38/52),其中混合性生殖细胞肿瘤阳性表达率为85.7%(6/7),无性细胞瘤阳性表达率为84.6%(11/13),卵黄囊瘤中阳性表达率为68.2%(15/22),胚胎性癌阳性表达率为60%(6/10)。DNMT3L在7例未成熟畸胎瘤及17例非生殖细胞肿瘤中均未见阳性表达。临床病理特征分析显示DNMT3L阳性表达率与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FIGO分期有关,与年龄及肿瘤大小等无关。结论:DNMT3L在原始生殖细胞肿瘤阳性表达率高,对其诊断具有较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DNA甲基化的改变可能在卵巢原始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生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临床与病理杂志》期刊2018年08期)
纪逸萱,盛菲,马妍,丁海遐,章青[8](2018)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基于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分析不同临床病理特征的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患者预后。方法选取监测、流行病学和结果数据库(SEER)中MOGCTs的患者的临床病理数据共2 801例进行分析。用Kaplan-Meier法绘出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分析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MOGCTs预后与年龄(c~2=93.119,P=0.000)、种族(c~2=12.894,P=0.002)、病理类型(c~2=316.287,P=0.000)、肿瘤分化(c~2=27.476,P=0.000)、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c~2=187.837,P=0.000)、肿瘤位置(c~2=36.959,P=0.000)、肿瘤大小(c~2=319.981,P=0.000)、淋巴结转移(c~2=20.849,P=0.000)和手术方式(c~2=170.370,P=0.000)等有关。多因素分析显示MOGCTs预后与FIGO分期(P=0.004,95%CI=1.204~2.603)、病理类型(P=0.010,95%CI=1.109~2.144)、发病年龄(P=0.009,95%CI=1.340~7.584)有关。结论 FIGO分期、病理类型和发病年龄高是MOGCTs其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黄巧丽[9](2018)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评估》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95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临床病例,数据来源于湖南省肿瘤医院2004年1月1日到2018年3月30日。将其分为研究组(126例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与对照组(169例未行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在不同病理类型、不同FIGO分期、保留生育功能、青少年及儿童MOGCT(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中,进行分层统计分析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所有数据使用SPSS 23.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数)表示。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使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log-rank法进行生存分析组间比较。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分层统计分析,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MOGCT患者中,不同病理类型(p=0.015)和早期(I-II期)(p<0.01)的患者,比较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的5年生存率,统计分析显示差异有显着性。2.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术的MOGCT患者中,中晚期(III-IV期)(p=0.264)、保留生育功能(p=0.379)和青少年及儿童患者(p=0.552),淋巴结转移者与未转移者5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患者与未清扫的MOGCT患者,5年生存率的比较(p=0.64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不同的病理类型(无性细胞瘤、胚胎癌和混合型MOGCT)以及早期(I-II期)的MOGCT患者,淋巴结转移是降低患者生存率的因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有临床价值。2.FIGO III期MOGCT患者淋巴结转移率最高,但统计分析,FIGO III期和中晚期(III-IV期)、保留生育功能和青少年及儿童的MOGCT患者,淋巴结转移不是影响生存率的主要因素,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需综合多因素考虑。(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8-05-01)
黄巧丽,陈亦乐,陈笑,许向宁,袁礼[10](2018)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意义》一文中研究指出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OGCTs)发病仅次于上皮性肿瘤,多发生于年轻的妇女及幼女,恶性程度高,死亡率高。有效的治疗在临床上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找到有效的化疗方案,使其预后大为改观。手术治疗在MOGCTs(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初次治疗及再次治疗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起,全面分期手术(CSS)使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得到改善。腹膜后淋巴结的切除是卵巢恶性肿瘤标准全面分期手术的一个组成部分,本文就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行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意义从多方面进行探讨。(本文来源于《中国医师杂志》期刊2018年04期)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评价~(18)F-脱氧葡萄糖(~(18)F-FDG)全身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ET-CT)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malignant ovarian germ cell tumor,MOGCT)复发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协和医院2009年5月至2019年2月为评估MOGCT复发情况行全身PET-CT检查的2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分析PET-CT检查结果与临床资料。结果 25例患者共进行27次全身PET-CT检查,在25次PET-CT检查后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PET-CT检查结果为真阳性22次,真阴性1次,假阳性4次,无假阴性病例。PET-CT检测MOGCT复发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100%、20%、84.6%和100%,正确率为85.2%(23/27)。假阳性的良性病变主要是炎症和0级未成熟畸胎瘤。结论全身PET-CT在监测MOGCT复发中有较高价值,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是否能够成为监测MOGCT复发的常规检测方法尚需要大样本前瞻性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论文参考文献
[1].孟颖,梁宇霆.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7例CT及MRI诊断分析[J].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9
[2].王瑾晖,杨佳欣,成宁海,曹冬焱,沈铿.PET-CT在监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复发中的应用[J].中国医刊.2019
[3].梁锦晶.1例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儿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9
[4].宗璇,杨佳欣.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基因组学研究进展[J].现代妇产科进展.2019
[5].谢燕,周园红,金红梅,罗幼珍.卵巢恶性混合型生殖细胞肿瘤的发病机制及诊疗进展[J].巴楚医学.2019
[6].施冬辉,冯峰.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的MRI诊断[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19
[7].丁晓燕,张采欣,周磊,孔庆暖.DNMT3L在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特征[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8
[8].纪逸萱,盛菲,马妍,丁海遐,章青.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患者的预后分析:一项基于数据库的回顾性研究[J].中华生殖与避孕杂志.2018
[9].黄巧丽.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腹膜后淋巴结清扫的临床价值评估[D].南华大学.2018
[10].黄巧丽,陈亦乐,陈笑,许向宁,袁礼.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全面分期手术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杂志.2018
标签:卵巢恶性生殖细胞肿瘤; 卵黄囊瘤; CT; 未成熟畸胎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