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运移论文_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

导读:本文包含了油气运移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油气,组合,诺尔,辽河,潜山,埃塞俄比亚,元古界。

油气运移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1](2019)在《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欧加登盆地为东非大型含油气盆地之一,勘探程度低,资源潜力巨大,但该盆地油气运移模式的研究尚属空白,影响盆地高效勘探开发。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应用大量地震资料解释结果,分析盆地多期次构造演化过程,明确盆地断裂特征;采用有机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了主要烃源岩及气源,首次建立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互不连通的3期断裂提供油气运移的垂向通道,渗透性好的地层提供油气横向运移通道,断裂与渗透性地层相互配置,为油气的运移创造条件,逐步从古生代运移至中生代,由深至浅在不同层系储层内聚集成藏,形成现今欧加登盆地纵向上多层系油气分布的格局。该项研究可有效指导盆地的油气勘探工作。(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9年05期)

罗晶[2](2019)在《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不同运移方向下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类型及其确定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断盖配置类型与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向、距离及所需条件之间关系,对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差异性主要有3个方面:(1)对油气运移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断盖配置封闭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变径输导作用,而对油气侧向运移起继续输导作用;断盖配置不封闭对油气垂向运移起继续输导作用,而对油气侧向运移起变径输导作用;(2)对油气运移距离作用的差异性,断盖配置封闭使油气垂向运移至盖层之下,而使油气侧向运移超过输导断裂;断盖配置不封闭使油气垂向运移至盖层之上,而使油气侧向运移至输导断裂处;(3)阻止油气运移所需条件的差异性,油气垂向运移欲通过断盖配置运移动力相对较强,所需阻止油气运移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相对较大,而油气侧向运移欲通过断盖配置运移动力相对较弱,阻止油气运移所需封油气最小断接厚度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对指导含油气盆地源内和源外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赵弟江,郭永华,乔柱,陈心路,孔栓栓[3](2019)在《高精度油气运移模拟技术在渤中19-6油气田及围区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现有的油气运移模拟软件建立的叁维地质模型无法反映砂泥岩空间迭置关系,严重影响了油气运移模拟结果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以渤海海域渤中19-6油气区及围区为例,从单井数据出发,以地震属性为约束,井震联合刻画砂体分布,建立叁维地质模型,计算油源断层断面泥质含量,作为断层输导能力的定量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全叁维立体油气运移模拟。模拟结果表明,深部油气聚集主要受砂体与地貌造就的低势区的共同控制,中浅层油气聚集则主要受断层活动性与断面泥质含量高低的影响。高精度油气运移技术成功再现了渤中19-6构造成藏过程,显示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本文来源于《中国石油勘探》期刊2019年04期)

王振泽[4](2019)在《含油气盆地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油气勘探过程中,人们发现了大量的高产泥页岩油气藏,而且这些高产泥页岩油气藏的分布与“凹隆组合构造”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关于泥页岩中的油气存在,主要认为是源内滞留或吸附的结果,这不能有效地解释高产泥页岩油气藏中的油气富集。针对该问题,本文通过模拟实验、地质资料分析、岩心观察、镜下薄片观察等手段,对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运移的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进行了初步探究,为高产泥页岩油气藏的油气富集研究提供依据。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烃源岩系的凹隆组合构造具有驱动油气运移的统一或相关的驱动压差。在凹隆组合构造中,与构造高部位相比,构造低部位的埋深较大,孔隙的压实压缩程度和生烃增压程度较高,因此形成了由构造低部位指向地表和构造高部位的驱动油气运移的统一或相关的驱动压差。当油、气、水共存时,油气在水中受到浮力的作用,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2)凹隆组合构造中,驱动压差和输导介质的匹配决定油气的主要运移方向。一般来说,细粒烃源岩层平行层面方向的输导性能总体好于垂直层面方向,因此油气在压差的驱动下,会沿细粒烃源岩层的平行层面方向发生较大规模的运移。虽然浮力的作用是普遍存在的,但是在浮力驱动下,油气主要沿裂缝或扁平度较高的孔隙运移。(3)凹隆组合构造中,油气在压差驱动下的运移过程中会发生聚集,其主要原因是,在亲水岩层中,水相渗透率大于油相和气相渗透率,水的运移阻力较低。因此在同种驱动压差的作用下,水会优先于油气运移,造成油气的饱和度增加。当油气在细粒烃源岩层中进行规模性顺层运移时,若烃源岩层中具有较好的储集条件,则可形成规模性的油气聚集。(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9-06-30)

穆星[5](2019)在《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地层压力、流体势,结合原油密度及地层水矿化度的变化规律,确定了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优势方向。中浅层主要发育断层、砂体及不整合3类油气运移通道,形成了砂体–断层–砂体、断层–砂体–不整合、断层–不整合3种组合类型。这些组合类型对研究区油气成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控制了油气运移模式,形成了反"Z"字型输导运移模式、阶梯状输导运移模式;其次,控制了油气空间分布特征,断层–砂体–不整合型和断层–不整合型决定郑家–王庄地区油气具有"多层系分布、油气藏类型多样、运移距离远"的特征,单一的砂体–断层–砂体组合类型决定胜坨、单家寺地区油气具有"油气藏类型单一、运移距离近"的特点。(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9年03期)

徐长贵,彭靖淞,吴庆勋,孙哲,叶涛[6](2019)在《渤海湾凹陷区复杂断裂带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油气运移模拟》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渤海中南部地区复杂断裂带油气地质条件的大数据分析,得到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形成的定量/半定量条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造建模辅助分析,实现了黄河口东洼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源外充注点/段大数据搜索,并在此约束下进行油气充注、运移数值模拟,成功预测了复杂断裂带浅层的油气运移路径和油气富集断块。研究认为,活动断裂带浅层充注存在差异性,垂向优势运移通道的充注点/段是浅层油气运移的起点,对于浅层油气运移及其成藏非常重要;在浅层的断层中,切割深层中转仓或深层主要运移通道、断接厚度小于400 m、成藏期断层断距大于80 m的断层容易形成凹陷区垂向优势运移通道;新构造运动通过控制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其源外充注点/段的差异分布,决定了复杂断裂带的差异成藏。研究成果对于复杂断裂带的精细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图7参42(本文来源于《石油勘探与开发》期刊2019年04期)

葛思[7](2019)在《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苏仁诺尔地区位于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北部,是乌尔逊油气勘探的重点地区,主要目的层为南屯组。由于受其地质条件复杂性和人们认识水平的限制,使得对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分布规律认识不清,严重影响了其油气进一步勘探。针对这一问题,本论文在利用苏仁诺尔地区现有钻井、测井、地震和各种分析测试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南屯组生储盖条件分析,利用叁维地震资料研究南屯组油源断裂类型和分布,通过追索其断层面空间分布、研究油源断裂垂向运移路径、利用钻井资料结合油气显示特征研究南屯组砂体连通性,利用油气势能等值线法找汇聚线,研究南屯组砂体侧向运移路径,最后通过油气运移路径与油气分布之间关系,研究南屯组油气运移路径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与认识有:苏仁诺尔地区南一段油源断裂共发育22个垂向运移路径,在F_1和F_2油源断裂上垂向运移路径分布较多,南二段油源断裂共发育19个垂向运移路径,F_1和F_2油源断裂合并后的大断裂上垂向运移路径分布较多,这些油源断裂垂向运移路径是下伏南一段源岩生成油气向上覆南屯组砂体的运移通道。苏仁诺尔地区南一段共发育了11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其中西部发育5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由南向北延伸,有2个汇聚处,东部发育6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1条由北向南延伸,其余5条由南向北延伸,有1个汇聚处;南二段共发育了9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其中西部发育7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3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由南向北延伸,4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由北向南延伸,无汇聚处,东部发育2条砂体侧向运移路径,由西向东延伸,且汇聚运移。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藏为断层油气藏,主要为断块和断层-岩性油气藏,平面上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油气富集,南二段较南一段油气富集。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运移路径对油气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1)位于断裂垂向运移路径附近的南屯组断层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是造成苏仁诺尔地区东部南屯组油气较西部南屯组油气富集的根本原因;(2)距砂体侧向运移路径小于1000m的南屯组断层圈闭有利于油气聚集成藏;否则不利于油气聚集成藏。上述研究成果可用于指导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勘探。(本文来源于《东北石油大学》期刊2019-04-29)

李德华[8](2019)在《潜山油气运移条件分析与研究——以辽河西部西斜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以辽河油田西部凹陷西斜坡为例,对潜山油气运移的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首先阐述了西斜坡潜山圈闭的概况,然后从油气运移的主要方向和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两方面来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辽河西部凹陷西斜坡潜山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油气沿凹陷上倾方向,由洼陷至斜坡、由低至高、由近油源圈闭向远油源圈闭运移,油气运移的主要路径有潜山、断面、不整合面。(本文来源于《化工管理》期刊2019年11期)

文晨曦[9](2019)在《超压成因识别与定量评价及其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超压是油气运移成藏的重要动力,不同成因的超压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影响不同。因此超压成因的识别与定量评价至关重要。本文总结了判识和评价不均衡压实作用、构造挤压型超压和传递型超压的方法,研究超压对油气运移成藏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杨传超,张新涛,郭涛,姚城,郭瑞[10](2018)在《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主控因素及优势路径刻画——以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斜坡区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勘探程度的提高,渤海海域凸起高部位构造圈闭已勘探殆尽,凸起斜坡区成为下步勘探重点。对油气运移路径认识不清,制约了斜坡区的进一步油气勘探。通过综合分析石臼坨凸起斜坡区的石油地质特征,提出了"源-断-脊"叁元耦合控制凸起斜坡区油气聚集成藏模式。结合盆地流线模拟技术,对凸起斜坡区的油气优势运移路径进行精细刻画,共刻画13条油气优势运移路径。勘探实践证实,位于油气优势运移路径上的构造、构造-岩性圈闭是油气成藏的有利区。(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8年06期)

油气运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不同运移方向下油气分布规律,在断盖配置类型及其确定方法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断盖配置类型与油气垂向和侧向运移方向、距离及所需条件之间关系,对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进行了对比研究。其差异性主要有3个方面:(1)对油气运移作用方式的差异性,断盖配置封闭对油气垂向运移起变径输导作用,而对油气侧向运移起继续输导作用;断盖配置不封闭对油气垂向运移起继续输导作用,而对油气侧向运移起变径输导作用;(2)对油气运移距离作用的差异性,断盖配置封闭使油气垂向运移至盖层之下,而使油气侧向运移超过输导断裂;断盖配置不封闭使油气垂向运移至盖层之上,而使油气侧向运移至输导断裂处;(3)阻止油气运移所需条件的差异性,油气垂向运移欲通过断盖配置运移动力相对较强,所需阻止油气运移所需的最小断接厚度相对较大,而油气侧向运移欲通过断盖配置运移动力相对较弱,阻止油气运移所需封油气最小断接厚度相对较小。研究成果对指导含油气盆地源内和源外断裂发育区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油气运移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欧加登盆地多期构造运动控制下的传递式油气运移模式[J].特种油气藏.2019

[2].罗晶.不同运移方向下断盖配置对油气运移作用的差异性[J].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9

[3].赵弟江,郭永华,乔柱,陈心路,孔栓栓.高精度油气运移模拟技术在渤中19-6油气田及围区的应用[J].中国石油勘探.2019

[4].王振泽.含油气盆地凹隆组合构造油气运移驱动机制及运移、聚集机理[D].西北大学.2019

[5].穆星.东营凹陷北带中浅层油气运移通道组合类型及成藏作用[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9

[6].徐长贵,彭靖淞,吴庆勋,孙哲,叶涛.渤海湾凹陷区复杂断裂带垂向优势运移通道及油气运移模拟[J].石油勘探与开发.2019

[7].葛思.乌尔逊凹陷苏仁诺尔地区南屯组油气运移路径及其对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D].东北石油大学.2019

[8].李德华.潜山油气运移条件分析与研究——以辽河西部西斜坡为例[J].化工管理.2019

[9].文晨曦.超压成因识别与定量评价及其与油气运移成藏的关系[J].山东化工.2019

[10].杨传超,张新涛,郭涛,姚城,郭瑞.源外斜坡区油气运移主控因素及优势路径刻画——以渤海海域石臼坨凸起斜坡区为例[J].断块油气田.2018

论文知识图

红河油田长7优质烃源岩分布图东营凹陷沙四上亚段原油密度指示#~),所以滩坝油藏的砂体输导格架在~...东西方向油藏剖面图(EW02&EW07)同口北地区北东向地震剖面剖面瞬时振幅A(t)地震属性图

标签:;  ;  ;  ;  ;  ;  ;  

油气运移论文_李军生,张晓磊,汤文芝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