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会英[1]2004年在《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的根本任务就是确保粮食安全,满足人们的温饱需求,与之相关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滞缓,未能形成完整的产业体系。随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农产品的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新形势下如何生产高档、安全食品适应城乡居民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消费需求,是农业关联产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农产品加工业对于延伸农业产业链,使农业摆脱仅仅提供原料和初级产品的基础地位并成为“从田间到餐桌”的完整产业,增加初级农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富裕文明程度。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等国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已基本成熟,产业组织化程度高,行业管理规范,法律法规完善。而我国农产品加工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小、绩效差、研究创新投入不足、产业进入壁垒低、产业内竞争无序与过度竞争、产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及相关法律法规尚未健全等问题。因此加强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问题研究,优化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水平,规范行业自律,实现有效竞争是目前理论界、实践界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本研究从点、线、面叁维分析视角,运用产业组织、博弈分析及期权定价等理论和方法,在正确界定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特性和深入了解农产品品加工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规模经济、纵向关联经济和集群经济叁大竞争优势,并提出了农产品加工行业协会培育与产业组织政策的基本理论框架和具体运作规范,得出相关结论与建议。本研究除导论外共有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规模经济、关联经济、集群经济和产业规制五个部分。其主要观点如下:(1)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结构。这是研究农产品加工产业的起点。本部分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产业发展历程的系统考察,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与特征,并从产业经济学角度分析农产品加工原料与农产品加工产业的经济特性;从竞争结构角度分析了农产品加工的五种竞争力量的关系,指出农产品加工行业盈利能力是由其行业结构决定的,产业竞争的激烈程度取决于进入威胁、替代威胁、买方侃价能力、供方侃价能力以及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这五种竞争力的综合作用,据此提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行业竞争战略及其重点;最后以乳制品为例对农产品加工产业的市场结构、行为、绩效进行分析,为以后研究做好铺垫。(2)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经济。本部分从点的角度分析农产品加工业规模经济性,阐释如何将农产品加工企业规模做大,取得规模经济效应。目前我国农产品加工产业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加工技术水平低、产品差异化程度小、缺乏品牌竞争意识等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现有规模较小的主要原因是农产品加工产业市场进入壁垒低而退出壁垒高,导致农产品加工企业处于低水平重复建设,行业内过度进入,市场集中度低,市场竞争激烈、无序、效率低下;通过对农产品加工业大、小企业的智猪博弈(Boxed Pigs Game)分析,探求我国农产品加工业规模小所导致的技术创新动力 1
程广斌[2]2008年在《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研究》文中提出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是发达国家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国增强农业竞争力的必要途径。当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滞后是制约新疆农业发展的主要障碍,而产业组织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又是制约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根本原因。从产业组织视角来研究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发展问题,探寻制约其发展的产业组织根源,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对于优化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提高农产品加工业整体绩效,增强新疆农业竞争力,为新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产业组织理论是以特定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垄断与竞争关系为研究对象,以揭示产业组织活动的内在规律性、为相关决策者及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和政策建议为目标的一门应用性经济学科,垄断竞争理论是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而SCP理论范式是产业组织研究的主流分析范式。本文以垄断竞争理论为基础,以SCP理论范式为基本分析框架,对新疆农副食品加工等五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实证分析,全文共分为八章。第1章为导论。在提出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后,对相关文献、研究对象及范围、研究方法与思路、论文的创新点以及论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概要论述。第2章产业组织相关理论分析。对产业组织理论的相关概念和学科性质进行了界定,重点分析了产业组织理论的核心内容,即垄断竞争理论和SCP理论范式,这是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3章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从市场集中度、产品差别化、规模经济水平和进入退出壁垒等四个方面对新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结构进行实证分析。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市场集中度偏低,属于原子型或低集中寡占型的市场结构;产品差别化程度低;规模经济水平低,企业规模普遍小型化;行业的进入壁垒较低,而退出壁垒较高。第4章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行为。从价格行为、广告行为、科技创新行为和兼并重组行为等四个方面,采用统计描述与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实证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典型的市场行为。新疆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市场行为还处于低级化状态,不能有效地运用现代市场竞争的价格或非价格手段,主要体现在:定价方式单一,定价权力较小,往往只能“随行就市”;企业在广告宣传和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明显不足;兼并重组行为获得一定发展,但受政府行政部门的干预过多。这种行为特征的成因在于企业目标多元化、市场结构的分散化和地区发展水平落后等叁个方面。第5章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从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分别从国民经济增长贡献率、资源配置效率、技术进步状况、劳动生产率和行业亏损情况等五个方面,对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状况进行实证分析。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当前的绩效水平较低,表现在:对国民经济贡献度低;行业利润率低,资源配置效率低下;技术进步状况落后,科技投入少,成果少;全员劳动生产率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行业亏损严重,亏损面大。通过对结构、行为、绩效叁者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存在较为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基本符合主流SCP范式的理论观点。第6章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竞争有效性的判断。在结构、行为、绩效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竞争有效性的衡量标准,判断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的有效性。新疆农产品加工行业的市场竞争基本上处于低水平过度竞争状态。生产规模扩张与市场容量有限之间的矛盾、专业化分工与协作程度低、地方政府的短期行为以及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是造成这种局面的深层次原因。第7章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优化:目标、思路及政策建议。大、中、小企业合理分工,以“企业共生网络”参与市场竞争是世界各国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竞争格局是:大企业过少,大、中、小企业之间缺乏合理的分工与协作。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优化的目标是形成以促进有效竞争、提高产业竞争力为基本目标的适度集中的“寡头主导,大、中、小共生”的市场结构及竞争格局。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目前的竞争格局是在总量规模偏小、整体发展水平滞后的背景下的过度竞争,其产业组织优化要与整体规模扩张同时并举。据此,文章从促进产业组织优化和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两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第8章为结论与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概括性的总结,并对论文存在的不足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进行说明。本文在分析中主要运用了实证分析方法、规范分析方法、案例分析方法和比较分析方法,论文的创新点主要在于:(1)研究视角的转换。本文以产业组织理论为基础,运用SCP理论范式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在研究视角上具有创新性;(2)完善了测度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本文在测度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过程中,综合运用了宏观与微观两个层面五个方面的指标,完善了测度市场绩效的指标体系;(3)深入探讨了市场竞争的有效性问题。本文深入地探讨了市场竞争的有效性问题,对新疆农产品加工业市场竞争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与判断,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政策建议将更具有针对性;(4)提出“产业组织优化要与整体规模扩张同时并举”的观点。本文提出,新疆农产品加工业的产业组织优化要与整体规模扩张同时并举,整体规模扩大与产业组织优化是互为因果的关系。
刘楠[3]2016年在《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分工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和产业集群理论为理论基础,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了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现状,进而构建了发展思路;在此基础上,运用博弈论方法研究了组织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模式的机制设计,并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综合前述的分析和研究,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建议。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六个方面工作:(1)运用省际面板数据,对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行了实证研究,并分地区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城镇化水平、农业产业化发展水平、农业专业化发展水平因素对于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水平促进作用更为显着,同时,各地区在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和影响因素等方面还存在差异。(2)对国内外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分析了通过“科研院所+基地”、“检测中心+龙头企业”、以农产品终端为中心、“涉农银行+养殖公司”等模式开展农业科技推广、农产品监管、农产品流通、农业金融等服务,并分析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制约条件。分析了国外发展模式,主要表现为:以家庭农场经营构建生产性服务体系、以农工商综合体和农业合作社构建生产性服务业体系、立体式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农业产业链全过程流通网络服务体系和农业金融服务全覆盖体系。(3)提出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的思路。思路主要是基于现代农业价值网络基础上,围绕农业经济组织进行构建,同时需要政府转变和强化服务意识和服务职能、提升农民素质、鼓励新型农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土地流转方式和路径等。(4)研究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组织模式。运用联盟博弈沙普利值法研究了引入农业经济组织的模式,结果表明,农户先加入到农业经济组织中,农业经济组织与公司进行联盟博弈是最优策略;用同样方法研究了引入中间商和农业经济组织的模式,结果表明,农户无论选择何种中间机构进行合作都是较优策略,又分别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对完善农业合作组织建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共担”模式下,合作组织的规模和稳定性都有待加强,可以由政府提供公益性的生产性服务业或是鼓励建立小规模农业合作组织;“土地租赁”模式下,合作组织相对比较稳固和容易形成,但规模上容易受到成本上升的约束;“农产品回购”模式下,合作组织稳定性较弱,更加适合于受市场因素影响而出现价格风险较大的农产品,又分别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5)研究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机制设计。运用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方法研究了“涉农贷款+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结果表明,有约束条件贷款对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是有利的,但是低利率贷款可能造成道德风险,进一步研究在随机检查且一次贷款情况下,能够有效规避道德风险问题;运用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方法研究了“涉农保险+农业经济组织”模式,结果表明,政府不干预、双向补贴、对保险公司补贴都会造成保险市场失灵,政府强制保险会降低农业经济组织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积极性,而政府采取保费补贴与灾害发生相联系,能够有效发挥农业保险市场对于农业发展的积极作用,并分别对其运行机理进行了研究。(6)提出了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的具体政策和建议,包括:创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立高标准全过程质量监测控制体系、增强政府对农业金融支持和保护政策、优化服务促进农业产业链一体化、围绕农业产业集群提升服务业集群竞争力。
邢鹤[4]2007年在《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食品加工业是二十一世纪的主要工业之一,它的发展速度和水平是一个国家人民生活水平及改善程度的重要标志。食品加工业作为农产品转化最重要的后续产业,对农业产业化发展、农民增收和实现国民经济发展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食品加工业是吉林省叁大支柱产业之一,是建设吉林省农产品加工基地的“主力军”,是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核心产业。尽管吉林省的食品加工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但吉林省尚未完成成熟的食品产业体系,食品加工业的产业组织内部也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加强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产业组织问题的研究,优化食品加工业的产业结构,提高食品加工业的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水平,规范行业自律、实现有效竞争是目前理论界和实践界有待解决的重要课题,这对吉林省的食品加工业及整个吉林省经济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产业组织理论中哈佛学派的SCP范式,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进行分析,并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产业组织政策提出建议。本文首先对食品加工业的产业组织特征进行了总体概括;通过市场集中度、市场占有率、广告密度等指标体系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市场结构进行评价,并分析造成其市场结构特点的成因;通过吉林省食品加工企业的广告行为和技术创新行为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市场行为进行分析;通过利润率指标、产品销售收入、资产负债率等经济指标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市场绩效进行分析。最后基于对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分析的基础上,从政策体系、政策内容和政策手段叁方面提出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的几点建议。本文通过上述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市场集中度呈提高趋势,企业行为逐步优化,市场绩效有所提高。但仍普遍存在企业规模偏小、产业集中度低、产品差异化程度小、缺乏品牌意识等问题。2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不是垄断过度的问题,而是企业的集中化程度低、规模过小、无力与全球竞争的问题。因此,支持和发展经济性垄断将有助于形成规模经济。3吉林省食品加工业市场结构的目标模式应该是选择垄断竞争的市场结构,构建大中小企业并存的组织结构,形成即保持市场竞争活力又充分利用规模经济的有效竞争模式。形成以若干少数大型食品企业或企业集团为主体和大量中小企业并存的市场格局,将适度垄断的有限优势同竞争的基本优势结合起来,加强大小企业间的分工合作和资源的合理配置。4在注重市场结构的同时加强对市场行为的监管,加强对企业科技研发事业的支持和投入,建立和完善合理的食品加工体系,完善各种法律法规,加强品牌创意,加大对品牌的保护力度,严厉打击制假、贩假行为,加强企业及产品的信息透明度,维护正常市场秩序,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5构建合理的产业组织模式,实现组织系统的整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最佳结合,实现农户与企业的双向赢利:加大对吉林省食品加工业的产业政策支持,明确引导、鼓励、加速企业发展的政策取向,实行以市场为导向、政府为引导、企业为主体的指导思想;加大公共事业投资,规范政府行为,同时加强食品加工业行业协会自身建设,使它成为维护企业利益的有利武器。
杨丽莎[5]2014年在《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制约因素及促进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民合作是破除“叁农”困境,带动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实现农民增收的重要可行路径。从理论上讲,单个农户面对较大规模的市场时天然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农业生产中存在的产品生物性、地域分散性以及规模不均匀性,决定了农民合作存在必然性。国际经验也表明,通过农民合作向其成员提供农资统一供应、农产品统一销售、农产品包装或精加工等集体投资、技术和信息统一提供等服务,能够克服小农户在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中遇到的种种问题。但从中国的现实来看,目前农民合作存在诸多制约,无论是依托农村能人、专业大户、涉农企业等社会力量,还是借助政府、农技部门等都难以有效带动农民合作的积极性,农民参与合作程度低、合作绩效差是长期困扰中国农民合作的突出问题。现有研究为解读当前背景下农民合作的制约因素,探讨促进农民合作的政策路径提供了重要的启迪和借鉴。但现有研究缺乏针对山地条件下农民合作行为与绩效的具体分析。贵州是典型的山区省份,全省土地中有超过90%的面积为山地所覆盖,落后的经济条件以及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严重滞后。山地农业的独特环境和属性决定了拘泥于传统的小农经营模式只会积贫积弱,山地农业发展必须走出一条适宜路径,而合作经营便是重要的路径取向。本研究借鉴产业组织理论、合作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联系山地农业的基本属性和特点,分析了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的合作需求。并结合贵州山地农民合作的现状,剖析了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内外部困境。进一步通过实地问卷调查,运用数理统计方法,探寻特殊的山地环境下制约农民合作的主导因素,找出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主要难点,探讨在山地环境下促进农民合作的具体路径。一、研究的主要内容第一部分是文献分析和理论分析。现有研究中国农民合作意愿、行为与绩效的文献相当丰富,但缺乏针对山地条件下农民合作行为与绩效的具体分析,本部分将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明确本研究的立足点和重要意义。另外,本部分将梳理产业组织理论、合作组织理论和交易成本理论等相关理论,奠定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二部分是现状和问题分析。本部分将立足于山地农业的基本条件和具体特征,从-般性机理以及具体诱因出发刻画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需求产生的必然性。并基于贵州省农委等部门获得的统计数据,结合典型样本分析,在明确贵州山地农民合作的组织载体和推动策略基础上,剖析目前贵州推进山地农民合作存在的现实困境。第叁部分是调研与实证分析。本部分分别从近郊、农业发达地区以及偏远地区叁个区域选取样本展开实地调研,设计问卷对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意愿、合作行为与合作绩效进行调查,并采用有序Probit模型、Logistic模型以及Heckman两步修正法等计量手段,实证分析贵州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制约因素。第四部分是路径与策略分析。本部分将瞄准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制约因子,联系贵州山地农业的特点,提出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路径选择的基本原则,并在确立山地农民合作路径选择的总体思路基础上,从合作载体、内外部引导力量等诸多因素出发探索在山地背景下推进农民合作的优化路径。二、研究的主要结论(1)农民合作是山地农业特色专业化经营的必然路径。山地农业既存在资源多样性、环境多样性、非耕地资源丰富、经济后发、政策优惠等有利优势,也存在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耕地资源有限、居民文化素质不高、耕作技术传统和市场化水平低等不利层面,山地农业的各方面特征决定了山地农业发展往往需要采取与-般平原地区不同的发展模式,必须依托特色产业来带动山地农业发展和农民致富增收。山地农民合作既是整合农民力量保护农民利益的需要,也是整合优势资源开发特色项目的需要;既是疏通市场链条提高产业化水平的需要,同时也是发挥规模效应提升生产效率的需要,山地农业发展存在广·泛的农民合作需求。(2)贵州山地农民合作面临内外部困境。基于贵州省山地农民合作现状并结合案例分析,发现山地农业发展中推进农民合作存在内外部困境。具体内部困境包括:①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受到山地耕作空间限制;②特色优势产业的标准化生产受到技术和人才限制;③特色产业的优势培育受到农民短视束缚。具体外部困境包括:①扶持政策不到位;②扶持资金力度弱而散;③农民合作组织发展多头管理,各自为阵。(3)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基于贵州山地叁个类型区域9个行政村的问卷调查与分析:①采用有序Porbit回归模型发现制约农民合作意愿的因素主要在于农村劳动力结构与合作农业发展不匹配、农民局限于传统耕种方式而缺乏合作意识、农民对合作经济缺乏信心以及山地农业经营绩效低下;②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发现制约山地农民合作行为的因素主要体现在合作组织的推广示范程度与农民需求不对接、合作组织的经营效益与农民预期不相符以及合作组织的规模水平难以实现规模效应;③采用Heckman两步修正法发现制约山地农民合作绩效的因素主要在于合作社的资金规模与分配制度难以满足农民经营需要、合作社的技术溢出效应不明显,难以提高农民经营技术以及农民难以有效利用营销渠道和经营信息。(4)山地农民合作必须走出符合自身特点的发展路径。山地农民合作的基本思路应是在坚持相宜性原则、普惠性原则、长效性原则、可示范推广原则、优惠政策导向性原则、组织化原则基础上,立足于山地优势特色寻求产业载体、根据主导产业确立集聚载体、对接财政、金融和税收优惠政策敲定政策载体,依托专业化合作社稳固组织载体。本研究提出了山地农民合作必须以特色优势资源为产业载体,以品牌建设为集聚载体,以扶贫项目为政策载体,以专业化合作社为组织载体。并认为,促进山地农民合作必须以休闲农业为辅助产业、以互利互信为内部运行纽带、以政府诱导为发展主导方向,以“能人”带动为主要运行模式。当然,为保障农民合作载体的高效运转,在推进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可以配套发展休闲农业,并以政府诱导作为初始发展方向,充分发挥“能人”作用推进合作社长效发展,培育互利互信确保合作社内部润通。叁、研究的创新点(1)研究视角的创新。现有研究更多是从一般意义上探讨农民合作的制约因素和推进政策,而忽视了山地背景下农民合作的特殊规律,并没有针对山地条件下农民参与合作的行为与合作绩效进行分析。实际上山地资源的多样性、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非耕地资源丰富、地理位置偏远、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等多方面决定了山地农业发展中更需要展开农民合作。如果说平原地区农民合作是关系到绩效提升的话,那么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则直接关系到山地经济能否发展的问题。(2)研究思路的创新。在已有的研究中,对于山地农业的开发和改造基本都是围绕资源环境带来的劣势展开讨论,对于充分发挥山地优势,依托合作组织载体,将农民紧密联合起来发展现代农业的研究几乎没有。实际上,山地农业具有的资源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等特征,也决定了山地农业发展中更需要通过农民合作,依托特色产业化经营来谋求发展。而且山地往往更容易成为国家优惠政策的辐射区,这都为山地农民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3)研究内容的创新。以往在研究农民合作时,大多从合作意愿、合作行为或合作绩效单个方面出发,缺乏系统性的考察。本研究将基于贵州省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问卷调查,从合作意愿、合作行为和合作绩效叁个方面全面透视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的制约因子。并基于我们发现的制约因子,创新性地提出破解山地农民合作困境、推进山地农民合作的具体路径。四、进一步研究的问题(1)山地农业合作组织内部制度设计和微观管理研究。由于本研究重点是探寻山地环境下制约农民合作意愿、合作行为以及合作绩效的主导因素,具体分析也是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因此对山地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内部的具体制度设计和怎样提高经营效率等组织内部微观管理方面并没有做深入探讨,需要进一步研究。(2)山地农业合作组织多重融合问题研究。本研究主要探讨山地农民合作的经济效益,而实际上农民合作夹杂着文化等多重属性的融合,但对这些方面本研究并没有做过多讨论,这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另外,山地农业调研的特殊困难,也决定了本研究收集数据的有限,可能对山地农业发展的全貌难以完全展示,未来需要进行更为详实的调研。
李专[6]2016年在《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时空特征变迁及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现代化是中国农业发展的既定目标,也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农业现代化与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同步发展的具体要求就是秉承产业融合发展理念,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快速推进农业“接二连叁”发展,最终提升农业增收能力。而农产品加工业正是实现上述发展的核心抓手。因此,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进行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在上述现实背景下,中央及各省纷纷出台政策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从而在全国引发各种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实践探索。正是这些实践探索为开展农产品加工业相关研究提供了绝佳机会。辽宁省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农业大省,粮食主产区及农副食品基地,一直以来都很重视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2003年时,辽宁省政府就出台了《关于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推进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截止目前,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辽宁省第二大支柱产业。那么,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目前发展变迁如何,存在哪些区域空间特征,辽宁农产品加工业与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哪些因素决定了辽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水平等问题都是亟待回答的问题。本文的研究目标是基于19,98-2014年的统计数据,在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现状、行业结构及全国视角发展变迁的时空特征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计量模型对辽宁农产品加工业与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协整关系及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决定因素进行实证分析,从而为下一步发展提供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及结论:1.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总体情况、行业结构的时间特征变迁分析结果表明:2008-2013年期间辽宁省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除了企业单位个数有所缩减外,资产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全部从业人员和利税总额都呈现快速增长态势;辽宁农产品加工业具有以农副食品加工业为主,服装及其他纤维制品制造业、食品制造业为辅,其他行业兼顾的行业结构特征,且这种结构特征没有随时间发生明显的改变,具有一定的稳定性。2.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的省内区域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辽宁省14个地区产业发展差异显着,沈阳和大连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分别位列一二,它们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数量各占全省总数的1/5,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利税贡献等方面沈阳几乎占1/3,大连占1/5,有明显的集聚效应。对2014年480家农产品加工省级龙头企业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在各方面排名前两名的还是沈阳和大连,只是大连更强。3.对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进行全国视角的时间特征变迁分析发现: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所含的2/3行业发展水平都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上;相比企业单位个数优势来说,在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和税收总额等体现行业发展质量方面的优势更加明显;随着时间变迁,这种优势呈上升趋势。4.利用因子分析法和协整模型考察了辽宁省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之间的关系。利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和全国的农副食品加工业等4个主要农产品加工行业的11个经济指标进行降维处理和主成分提取,产生对每个行业综合发展水平刻画的综合指标。通过协整模型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发现,辽宁省和全国农产品加工业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看,前者对后者的影响较为明显,而长期看,前者还是在后者的发展中汲取更多营养。5.基于辽宁省14个地区2010-2013年的面板数据,对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决定因素的固定效应模型分析表明:各地区的农业产出水平,工业发展水平,人力资本教育水平,金融、零售业发展程度等外在经济环境,医疗失业保险水平等外在社会环境都对其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形成显着影响。因此,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应继续融入并努力引领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为此,辽宁省应继续在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提升工业的带动效应,提高市场流通便利性,健全创新创业的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方面出台相关政策;在充分考虑地区差异的条件下,继续对全省农产品加工业在14个地区的布局进行优化,从而实现农产品加工业的进一步繁荣发展。
谢立新[7]2003年在《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文中提出本文认为:地区竞争表现为地区之间资源汲取能力和产业发展环境的竞争,基础在于产业发展能力的竞争。研究地区产业竞争力,目的在于从比较优势出发,寻求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群,并以此为主导(支柱)重点发展,营造产业竞争优势,获取竞争收益。本文以中国沿海发达地区中产业竞争力比较强的福建泉州、浙江温州、江苏苏州叁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以叁市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产业空间聚散能力和产业组织成长能力为重点,通过对叁市产业产生、成长和演进能力的分析,试图研究和探讨地区产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一般规律。通过理论和实证分析,本文认为:提高地区产业竞争力必须从五个方面入手:一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在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在叁次产业协调发展中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二要以城市化和开发区建设为载体,加快中心城市发展,形成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中小城市、卫星城镇为依托的层级城镇体系,推动城乡协调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叁要立足地区资源赋予和区位特点,鼓励发展中小企业。通过兼并、战略联盟、股权投资、品牌延伸等形式,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经济实力的企业集团,形成以大企业为主导,以产业链分工协作为基础的特色产业集群,努力营造地区产业竞争优势。要继续强化个体营销和专业市场的功能,推行特许经营、专卖、品牌、虚拟经营等现代营销手段,重视区域营销和政府营销,不断强化产业组织的营销能力。四要健全完善以企业为主体,以行业技术开发机构为依托,企业、科研机构、中介组织等为基础的产业技术进步组织体系。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完善企业组织特别是家族企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推动产业组织成长和产业竞争力增强。坚持以可持续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五要通过界定和保护产权、发展行业中介组织、建立区域诚信系统、强化政府责任等措施,发挥好政府在提高产业竞争力的作用。
姜会明[8]2005年在《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以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宏观支持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为背景,在吸收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理论为研究的支撑,以实地调研为基础,静态局部均衡分析为主,适当引入动态全局方法,围绕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这一主题,重点研究怎样认识与怎样发展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问题。论文论证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必然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总结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基本规律,分析和评价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绩效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论文依据主导产业选择理论与基准确定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主导产业,阐述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重点,根据比较优势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基本思路,考察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的依存关系,构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化组织模式,提出了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必须立足资源优势,处理好加工企业与农户利益关系,保证农产品加工业获得优质、充裕的原料资源。论文分析了农产品加工企业内外部环境,采用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从横向对比角度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竞争力进行了评价,运用偏离—份额分析法从纵向动态角度对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部门结构竞争力进行了探讨,利用波特五种力量模型从农产品加工业内部竞争因素角度对农副食品加工业的竞争力进行了剖析。进而得出提升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竞争力的路径。在对现有产业政策评价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财税支持政策、金融支持政策和技术创新政策的相关建议。
王朝辉[9]2007年在《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果蔬流通企业扩张问题研究在我国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迄今为止我国对于果蔬品流通企业的扩张机理的研究几乎是空白,这并不是说学术界忽视农产品流通企业的规模扩张,而是没有把农产品流通企业战略扩张问题作为一个特定的对象系统的研究与剖析。本文将以国内外经典理论的观点做支撑和指导,同时在国内外农产品流通企业战略行为成果和实践经验基础上,借助于微观经济学、流通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商业经济学、农业经济管理学、计量经济学以及管理行为研究有关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问题进行系统深入总结、归纳和创新研究。研究表明现阶段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动因主要由外部主导,流通力对扩张绩效更重要。全文共分8章,各章内容如下:第1章为导言。介绍了果蔬流通企业扩张问题的由来、背景和研究意义,从经济思想史角度回顾前人关于企业扩张问题相关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确定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第2章对重要的概念及扩张问题研究的基本框架进行归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并详细研究了果蔬流通企业的特殊性,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果蔬流通企业扩张的一般分析框架。第3章对我国果蔬流通制度的改革与市场环境的变化进行全面梳理。文中探讨了我国果蔬流通制度市场化演变与政策环境特征,我国居民果蔬品消费结构的变化和农产品安全生产与我国果蔬供应供给模式新特征,以及我国果蔬绿色供应链模式新发展,阐述了流通制度与市场变化对果蔬流通企业经营行为的影响。第4章研究了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的动因。由于制度以及果蔬流通特性的差异,作者依托我国的果蔬流通制度的背景,提出了六大果蔬流通扩张动因的假设:利润驱动假设、效率驱动假设、愿景驱动假设、竞争驱动假设、要素驱动假设和政策驱动假设;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动因的阶段性差异;并对广州家盈、家宜扩张失败进行案例研究。第5章对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的基本状况与形式进行分析,为本文提供企业扩张全景式的描述。通过历年数据的研究归纳出我国果蔬企业扩张的基本状况,归纳了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的基本形式,文中研究了我国果蔬流通市场组织模式演变,并对外开放后在华外资果蔬流通企业战略性扩张的特征进行国际比较。第6章对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的效率决定的影响因素与绩效进行分析。在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范式基础上,作者构建了一个新的果蔬流通企业扩张效率研究分析框架,用以分析了蔬果流通企业的市场结构、流通能力与蔬果流通企业的扩张行为关系;并对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行为绩效进行测定;最后对深圳农产品公司成功扩张的经验进行案例研究。第7章分析了企业扩张的基本规律与我国果蔬流通企业盈利性扩张模式的实现。从纵向角度探讨了买方与卖方市场下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行为特征,从横向角度探讨了新技术条件下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行为特征新变化。根据企业持续增长思想作者构建了一个果蔬流通企业扩张持续盈利性模式,这一模式的理论隐含了果蔬流通企业扩张与流通力均衡;它的实现在产业政策上要求果蔬流通企业扩张行为的政府规制与引导、在企业对策要求对企业能力的提升。第8章是实证检验研究,是文章的定量分析阶段。介绍了研究的概念模型与研究数据、方法之后,依据对回收问卷进行的相关系数分析,验证了我国果蔬流通企业外部环境主导型扩张动因假说,以及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流通能力主导型扩张假说;最后作者得出了研究的结论和后续研究建议。
黄小晶[10]2002年在《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文中研究说明本课题是在国家农业产业政策不断完善和产业经济学科科学发展的背景下,从农业产业政策的实践出发,从大农业产业结构、组织、技术、资金、劳动力、土地等资源配置以及区域布局、国内外关联等角度,以农业产业政策与农业发展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提出了农业产业政策调整取向,初步形成和发展了政策理论。全文共分9章,主要运用一般均衡和局部均衡比较等理论,实证、规范经济学研究等方法进行探讨,对农业产业政策实施绩效、农村需求结构、就业结构、农业生产要素和布局、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国际化等命题以及对策建议作了比较全面深入的评析。本课题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观点:①初步搭建了农业产业政策和结构理论框架,设计了政策和结构体系图;②延伸了“农业”概念外延,提出了“大农业”的构想;③提出了农业产业经营组织再造和创新的公司化发展方向,设置了农业产业化、公司化发展模式图和产业化公司模型图;设计了农业可持续发展良性循环图和农业资金投入效益模型图;④提出了建立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推行内外贸一体制的观点;⑤建立了农业保障体系参照图,建议通过产业政策引导乡镇、私营企业和“叁资”企业发展;⑥剖析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区域布局、科技创新、农产品市场体系;⑦提出了加大农产品物流配送的整体思路;⑧提出了农业支撑体系新观念及扩大政府支农范围、重构农业保险体系、扶持弱势群体的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1]. 中国农产品加工产业组织理论与政策研究[D]. 陈会英. 山东农业大学. 2004
[2]. 新疆农产品加工业产业组织研究[D]. 程广斌. 石河子大学. 2008
[3]. 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研究[D]. 刘楠. 北京科技大学. 2016
[4]. 吉林省食品加工业产业组织政策研究[D]. 邢鹤. 吉林农业大学. 2007
[5]. 山地农业发展中农民合作制约因素及促进路径研究[D]. 杨丽莎. 西南大学. 2014
[6]. 辽宁省农产品加工业时空特征变迁及决定因素的实证研究[D]. 李专. 沈阳农业大学. 2016
[7]. 区域产业竞争力论——以泉州、温州、苏州叁个地级市为例[D]. 谢立新. 福建师范大学. 2003
[8]. 吉林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研究[D]. 姜会明. 吉林农业大学. 2005
[9]. 我国果蔬流通企业扩张问题研究[D]. 王朝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
[10]. 农业产业政策理论与实证探析[D]. 黄小晶. 暨南大学. 2002
标签:农业经济论文; 农产品加工论文; 产业组织理论论文; 农产品论文; 农业发展论文; 绩效目标论文; 组织绩效论文; 企业特征论文; 创新理论论文; 优势分析论文; 食品加工论文; 农民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