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例SARS患者康复后精神状态调查

103例SARS患者康复后精神状态调查

一、103例SARS病人愈后心理状态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吴齐星[1](2021)在《新冠肺炎康复者心理成长小组的设计执行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张丹丹,黄金迪,罗楚亮[2](2021)在《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武汉疫情防控策略转变的效应分析》文中提出我国的新冠疫情防控政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效,为世界各国的防疫提供了宝贵经验。武汉在三个月内成功地应对了"医疗挤兑",实现了新冠患者清零。本文分析了武汉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的抗疫过程,强调了疫情防控策略转变对救治效果的影响,以及在这种转变过程中政府有效管控的重要性。基于武汉一家新冠收治定点医院的诊疗记录,从病死率和愈后恢复情况,分析了"应收尽收"的普惠医疗对新冠救治的积极影响。研究发现,相比早期的医疗挤兑阶段,武汉逐渐实现普惠医疗后新冠患者死亡概率明显降低;院内的医疗资源稀缺程度改善(联排氧装置启动、医患比例上升),也显着降低了新冠病死率;危重、高龄患者的病死率对医疗资源获得性更为敏感;此外,经历过医疗挤兑的新冠患者在痊愈后心理健康状况相对较差。本文强调了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为避免挤兑的发生,需政府介入在短期内加强稀缺医疗资源供给的重要性。

季天宇[3](2021)在《新冠疫情初期公众的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任非非,郭蓉娟[4](2021)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神经系统影响的中医认识》文中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可入侵脑内,通过影响神经系统血管紧张素转换酶2受体功能导致疾病发生或加重。中医疫戾之邪发病急骤,传变迅速,易伤脑神而发为脑病。脑与肺脾以经络相连,生理功能和病理改变均密切相关。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神经系统影响的特点,其防治策略需注意以下几点:(1)针对既往无脑血管系统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充分发挥中医"治未病"优势,未病先防,可利用饮食、运动、调畅情志等生活方式预防脑病发生。(2)对于有脑血管系统基础疾病或存在脑血管病发生高危因素的患者,在保持原治疗方案的基础上,以中医脑病治疗常用之治风法、祛湿法、祛痰法、活血化瘀法及补益法等辨证治疗。(3)对于重症与危重症患者,若病情进展出现窍闭神昏表现,或出现厥证和脱证等危象,可紧急给予回阳救逆之法,常用方剂如参附汤、独参汤及四逆辈等,必要时可鼻饲给药。对于神志昏迷者,也可用醒神开窍法以苏醒神志,如安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或给予醒神开窍针刺救急治疗。(4)全程注重调气以治神,辨治脑病首重调神,而调神之法首在调气。

薛巧云[5](2020)在《新疆某三甲医院DDH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DDH患者卫生服务利用情况、住院费用及功能恢复的影响因素,全面测量其疾病经济负担,为降低DDH患者疾病经济负担提供可行建议。方法:通过问卷调查法,了解DDH患者病史和既往诊疗情况、治疗前残疾失能水平和家庭经济负担情况,掌握患者治疗后不同时期功能恢复情况和康复期间的误工天数以及家庭经济负担水平。建立通径分析模型探索影响DDH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通过生存分析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筛选影响DDH患者功能恢复的因素;运用直接法测算患者直接经济负担,运用人力资本法和YLD相结合的方式测算间接经济负担。结果:(1)本研究基线共调查853例患者,在随访期间失访87例,最终完成调查共766例,失访率11.36%。(2)患者的确诊机构主要为三级医院(42.95%)和二级医院(37.34%),患者首次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为步态异常(51.43%),平均治疗延迟时间为11.70年,中位数为4年;在基线调查时有53.61%的患者未采取任何措施进行治疗,最主要的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31.78%);有28.85%的患者治疗前有正规残疾评级;治疗前Crowe分型为Ⅱ型患者占比最高(36.95%)。(3)2015-2019年DDH患者人均年就诊次数为3次;不同文化程度、就业情况、患者来源、就诊时间的患者过去3个月门诊就诊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5-2019年DDH患者年平均住院率为17.10%;不同年龄、就业情况、医疗保险、治疗延迟年、就诊时间的患者过去12个月住院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药品费、手术费和材料费三部分之和占患者住院总费用的75%以上。文化程度、患者家庭月平均收入以及治疗方式不仅是影响DDH患者住院费用的因素,同时也是影响DDH患者住院天数的因素,并且会通过住院天数间接影响其住院费用,治疗方式和住院天数影响DDH患者的总效应大小分别为0.906和0.265。(5)治疗前不同年龄组、治疗方式、Crowe分型的DDH患者在疼痛、活动度和畸形、步行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四个维度评分以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及以上,不同年龄组的患者在除活动度和畸形外的三个维度评分以及总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rowe分型和治疗方式的患者在疼痛维度评分以及总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患者来源、治疗方式、治疗前Crowe分型、治疗延迟年、家庭月平均收入的DDH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相同随访时间下,60岁以上的患者功能恢复至正常的可能是24岁患者的0.116倍(P<0.05),家庭月平均收入5000元及以上的患者功能恢复正常的可能高于家庭月平均收入为1000元以下患者(P<0.05)。(7)DDH患者例均总疾病经济负担为388630.03元,例均直接经济负担为43001.62元,例均间接经济负担为345628.41元。治疗前Crowe分型四种分型中Ⅰ型患者的例均总疾病经济负担最低为74326.12元;治疗方式为闭合复位术的患者例均总疾病经济负担低于截骨矫形术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微博19829.32元。结论:(1)DDH患者治疗延迟时间较长,家庭经济困难和医院服务能力有限是治疗延迟的重要原因,治疗延迟导致DDH成年患者治疗前残疾率高。DDH患者对卫生服务的利用率高,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月平均收入会影响其卫生服务的利用情况。(2)药品费、手术费和材料费是DDH患者住院总费用的主要组成部分,影响DDH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治疗方式、住院天数、年龄、家庭月平均收入和文化程度。(3)DDH患者治疗后下肢功能可以得到明显改善,治疗3个月后Harris评分明显提高。治疗后恢复时间相同的情况下,24岁和家庭月平均收入高于5000元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较好。(4)DDH患者的疾病经济负担沉重,且主要来源于伤残损失生命年所带来的间接经济损失。患者治疗前Crowe分型等级越高、治疗方式越复杂其疾病经济负担越沉重。早诊早治是降低DDH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的有效方式。

罗辉[6](2019)在《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文中指出中医体质和疾病相关性(简称“体病相关”)是中医体质学的关键科学问题之一。2009年4月《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简称“《标准》”)的发布,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科学、公认的标准化测量工具。因此,近10年来采用该标准开展临床研究所发表的文献从无到有,迅速增长,积累了大量的临床证据,对于认识体质和疾病的关系,促进体质在中医治未病和疾病诊疗中的应用,均具有重要的价值。但目前尚未见到对于现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以及临床研究方法学的全面系统研究。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如何?研究的重点病种和体质有哪些?各研究在体质和疾病的相关性方面有哪些发现?现有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如何?如何深度挖掘和有效利用现有文献对临床实践的价值?如何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等等,对于这些问题,目前尚未见到相关论文发表。因此,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计量分析、系统评价、理论研究等方法尝试对上述问题进行系统研究和分析。1研究目的(1)通过对《标准》发布以来的所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分析和评价,总结现有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特征、体病关系结果、研究质量等,以期为读者了解体病相关研究领域的历程、现状以及各中医体质类型和疾病的相关性,提供较为全面的信息。(2)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选择一个特定的病种(代谢综合征),检索、纳入所有研究该疾病与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通过对文献中相关数据的meta分析,研究该疾病人群的体质分布特征、体质与疾病发生的相关性,以获得基于更大人群的体病关系结果,从而为疾病防治提供更高级别的循证医学证据,并为今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及时总结和应用提供示范。(3)分析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和面临的方法学挑战,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和报告提出具体的建议和对策,以期为今后开展高质量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提供方法学指导,并为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实施和报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从而推动更多高质量临床证据的产生和应用。2研究方法文献计量研究(研究一):全面系统地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PubMed和Embase数据,检索期限从2009年4月1日(《标准》的颁布日期)至2018年12月31日。纳入所有研究中医体质与疾病关联性的文献(包括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从各文献中提取文献计量学特征、内容、结果、方法学要点等内容。采用横断面研究AHRQ标准、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的NOS量表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所有数据均采用描述性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系统评价研究(研究二):以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为例,采用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的研究方法开展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研究,分析MS患者的中医体质分布及其与性别和年龄的关系、与MS发病有关的危险体质因素。文献的检索数据库、研究类型、质量评价方法同研究一。采用R 3.5.2软件对各研究报告的MS患者人群中主要体质比例数据进行meta分析;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iewer Manager 5.3软件比较MS患者和一般人群中各体质的分布差异,并用倒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方法学研究(研究三):在研究一、二的基础上,综合采用文献和理论研究、访谈循证医学和中医体质学专家等方式,应用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思路分析中医体质研究的特殊性,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实施、质量评价和报告方面提出提高研究质量的相关建议。3研究结果研究一:共纳入1441篇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样本量总数达858271例。研究地域覆盖中国大陆29个省区、台湾、香港以及马来西亚、韩国、新加坡、泰国、法国。研究病种313个,覆盖了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的19个疾病类别,研究较多的病种包括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失眠、痛经、乳腺癌、乙肝、脂肪肝、骨质疏松症等。研究类型以横断面研究最多,共1300篇(90.2%),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分别有81篇和60篇。各体质的疾病谱分布:(1)气虚质在糖尿病、脑梗死、艾滋病、慢阻肺、冠心病、亚健康、失眠、慢性疲劳综合征、乙肝、乳腺癌等疾病中分布较高。(2)阳虚质在不孕症、骨质疏松症、肠易激综合征、膝骨关节炎、痛经、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类风湿关节炎、复发性流产等疾病中分布较高。(3)阴虚质在高血压、糖尿病、便秘、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干眼症、肺癌、复发性脑卒中、失眠等疾病中分布较高。(4)痰湿质在高血压、脂肪肝、糖尿病、代谢综合征、脑卒中/梗死、冠心病、血脂异常、高尿酸血症、多囊卵巢综合征、肥胖/超重、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中分布较高。(5)湿热质在痤疮、高尿酸血症、慢性胃炎、少弱畸形精子症、湿疹、乙肝、便秘、胆石症、高血压、痛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6)气郁质在乳腺增生、乳腺癌、失眠、抑郁症、卵巢早衰、偏头痛、青光眼、不孕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结节、子宫腺肌病等疾病中分布较高。(7)血瘀质在冠心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脑卒中等疾病中分布较高。(8)特禀质在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疾病中分布较高。各体质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1)气虚质发生肥胖、糖尿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焦虑症等的风险较高。(2)阳虚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肥胖、颈椎病、慢性疲劳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3)阴虚质发生高血压、骨质疏松症、糖尿病等的风险较高。(4)痰湿质发生脑梗死、高血压、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代谢综合征等的风险较高。(5)湿热质发生便秘、高血压等的风险较高。(6)气郁质发生亚健康、更年期综合征、骨质疏松症、焦虑、乳腺癌、乳腺增生、痛经等的风险较高。(7)血瘀质发生骨质疏松症、脑卒中、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的风险较高。(8)特禀质发生哮喘的风险较高。方法学质量:横断面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4.6%、90.8%和4.6%;病例对照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7.2%、51.9%和21.0%;队列研究高、中、低质量的文献分别占28.3%、58.3%和13.3%。各研究在体质测量的质量控制、控制混杂因素、应答率等条目的报告较差。研究二:共纳入23项研究代谢综合征与中医体质相关性的临床研究文献,总样本量21239例,其中MS患者13393例,对照组人群7846例。按研究设计分类,病例对照研究3项,横断面研究20项,无队列研究。MS患者体质类型比例最高的3种依次为痰湿质[30%(22%-39%)]、气虚质[20%(15%-26%)]和湿热质[14%(11%-18%)]。痰湿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75(95%CI:1.17-2.62),校正混杂因素后的OR值为3.46(95%CI:2.14-5.59)。气虚质发生MS风险的OR值为1.39(95%CI:1.04-1.85)。男性患者的痰湿质、湿热质比例分别是女性患者的1.19和2.10倍,女性患者的气虚质比例是男性的1.32倍。45岁以下MS患者痰湿质、气虚质和湿热质的比例在各年龄组人群中均为最高。2项横断面研究属于高质量文献;20项横断面研究均属于中等质量文献。倒漏斗图分析显示:各文献向周围分散,呈现明显的不对称,提示发表偏倚和研究异质性的存在。研究三: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属于一种特殊的观察性研究,开展高质量研究面临各种方法学挑战:一是观察性研究在中医药领域的应用较少,临床方法学研究滞后;二是体病关系的研究受多种混杂因素的影响,且体质对疾病的影响贯穿从发病到预后的全过程;三是体质自身存在的特殊性,包括体质的主观性对量表调查质量提出更高要求,体质的动态可变性不利于长周期研究的开展。横断面研究、病例对照研究和队列研究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中各有其应用范围和作用,对揭示体质和疾病的关联或因果关系的论证强度也有差异,应根据研究目的和条件选择设计类型。研究实施阶段,受试者纳入尽可能选择典型体质的新发病例,并报告样本量估算依据;基线资料信息的采集做到全面、定量;体质测量应高度重视质量控制,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数据统计分析应采用多元分析方法,控制混杂因素对结果的影响;谨慎客观地作出体病关系的结论。观察性研究国际公认的现有标准和规范具有普适性,大部分条目适用于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评价和报告。本研究根据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点,尝试在现有标准和规范的基础上对相关条目进行完善,为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实施和报告规范提供参考。4研究结论《标准》发布10年来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充分验证体病相关理论的科学性,发现各体质类型与相关疾病存在的密切关联,为体质辨识在中医临床和公共卫生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循证医学系统评价研究方法有助于对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深度分析,提供体病关系的更高级别证据,并为辨体-辨证-辨病诊疗模式提供参考。开展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在遵循临床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相关标准规范的前提下,需充分考虑体质研究的特殊性,根据研究目的选择适当的设计类型,研究实施全过程均应重视质量控制,降低偏倚,研究的报告应遵循相关的报告规范,并体现中医体质的特色。最后,本文提出了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的修改和完善建议,以期为高质量研究的开展和发表提供指导,从而促进中医体质在疾病治疗和治未病中的应用。

时勘[7](2017)在《社区心理学组织行为研究的探索历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回顾了社区心理学在组织行为研究方面的探索历程,具体包括在应对SARS传染病方面全国17个城市的社区心理学调查,汶川大地震中进行的灾难教育和孤儿、老人、救援人员的心理援助研究,上海静安区开展的老人社交网络、临终关爱和哀伤辅导研究,广州市荔湾区开展的社会排斥和融合研究,重庆市渝中区开展的廉洁文化评估模式研究以及山东能源肥城矿业集团进行的安全文化建设,最后,讨论了北京市应急救援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和北京市红十字会进行的救援活动。社区心理学的组织行为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需要社会各方的更多支持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孙雯波[8](2010)在《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文中指出随着社会文明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传染病已不仅仅是一种可导致个体躯体损伤和疼痛的单纯的生物学意义上的流行病,或是可给病人添加躯体和精神痛楚的复合的心身事件,而是世界性、复杂的社会疾患,同时还是一种复杂的文化、社会现象,小到影响家族的繁衍,大至改变人类文明的进程。人类社会发展和医学实践中,政治、道德文化因素在传染病防治和社会控制、约束人们行为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在现实中,传染病已经超越了生理层面的具象意义,其道德隐喻使得病人在身体病痛之外还须承受那些加诸疾病之上象征意义的重压;疾病因果报应观和天谴观将疾病与病人的善恶品性相联系,赋予疾病以复杂的道德色彩;“医人”到“医国”隐喻的建立使疾病治疗与社会变革有机联系起来,流行性传染病的防控与社会政治控制一脉相承,传染病的起源与政治迫害相关,细菌战、生化武器使得传染病毒走向了政治暴力,疾病被政治化、道德化,社会对某些传染病患的道德评判,与特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态和社会道德统治的需要相结合,道德偏见转变为行动上的社会歧视、排斥甚至政治迫害。这直接践踏了公民尊严的底线,侵害了病人的正当权利,伤及社会公正的终极价值,也影响了社会和谐。人类的历史是科学战胜疾病的历史,也是人权平等与歧视偏见抗争的历史。通过伦理分析、政治批判和文化祛魅,倡导观念启蒙和科学普及,改变寻找意义的隐喻性思维方式,确立道德的边界,将疾病去政治化和道德化,明确界定传染病的科学内涵和伦理意义是做好传染病防控工作的前提条件。在传染病防控中,个体权利和公共健康之间何者优先呢?传染病关怀道义与功利的价值博弈,保护病人隐私与保证公众知情的艰难选择,传染病防控公权的边界不确定等常常使传染病防控工作和对传染病患的关怀陷入矛盾与冲突中,围绕传染病防治诸环节中的道德现象和道德关系以广阔的伦理文化视野从理论上溯源、厘清;于冲突中比较、选择;在现实中实践与论证,克服和突破传统生命伦理学的局限,致力于建立和发展一个以个体病人弱势群体为中心的医学人文伦理学,构筑一种兼顾个体人道关怀和社会整体功利的公共健康伦理学。广泛借鉴和拓展各种社会伦理资源,充分调动政府、民间、社区家庭及病患自身的积极力量,贯彻权利、人道、义务、和谐的理念和原则,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病人的自我尊严和社会权利,倡导和强化保护弱者的公共道德意识,呼吁社会公正,反对社会歧视和排斥,不伤害。同时也提出病人的社会理性约束和道德义务,倡导全社会范围内传染病关怀的社会伦理运动,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促进民族健康水平,这是当代伦理学的责任所在,也是本文主旨所在。本文着力于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运用现象学和跨学科等研究方法从医学、伦理、政治、社会等方面架构传染病伦理,力求理论研究与公共卫生政策和社会伦理实践紧密结合。

胡佳梅[9](2010)在《“甲流”爆发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研究目的了解“甲流”爆发流行期间邵阳地区各病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从而“甲流”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心理干预咨询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按分层整群抽样的原则抽取“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七所医院各科室医务人员400名,其中有效问卷382名,有效率为95.5%。由科室领导配合,统一发给调查表问卷,分别填写一般资料问卷,“甲流”一般知识、心理状态、行为方式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量表(SSR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方法主要采用进行一般描述性分析、t检验及多元逐步回归分析、χ2检验、F分析、方差齐性检验、相关性分析、路径分析。研究结果1.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对于“甲流”知识知晓情况非常乐观,有92.7%的被调查者能够清楚的知道“甲流”主要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有79.8%的医务人员认为有信心抵御“甲流”的肆虐;2.与全国常模相比,本研究中的382名医务人员在SCL-90的各因子分与总分均略低于全国常模,但差异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甲流”高暴露病区与非高暴露病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水平、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4.多元回归分析发现,消极应对、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3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多元相关系数为0.340,其联合解释变异量为0.115,亦即这三个变量能联合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的11.5%的变异量;5.路径分析表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能够显着预测心理健康,其路径系数分别为0.136,-0.235。结论1.“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甲流”高暴露病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高暴露病区医务人员的心理状况之间不存在差异。但该地区不同科室、工种、学历、职称、婚姻状况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存在差异。2.“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水平在不同工种、职称、科室、婚姻状况之间存在差异。3.“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应对方式上,积极应对维度不存在差异性,但在消极应对维度上,差异显着。4.研究得知,婚姻状况、学历、职称、工种、科室等因素都会影响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医务人员的社会支持水平和应对方式能够显着预测其心理健康状况,也是影响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兰晓霞,高宏生,胡役兰[10](2007)在《SF-36量表在SARS康复人员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评价SF-36量表用于SARS康复人员生活质量的信度和效度。【方法】对天津市SARS康复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由被调查对象自己填写。计算各条目得分,采用相关分析、Cronbach′sα系数和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信度和效度。【结果】SF-36问卷8个健康标度的Cronbach′sα系数都大于0.70;效度分析显示,8个标度的集合效度均达到100%,除总体健康(GH)外,其他各标度的区分成功率都大于90%。判别效度分析结果显示与理论推断结果一致。因子分析产生了2个主成分,解释了总方差的71.95%,分别代表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结论】SF-36问卷用于SARS康复人群信度和效度良好,适于对该人群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价。

二、103例SARS病人愈后心理状态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03例SARS病人愈后心理状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2)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武汉疫情防控策略转变的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对武汉疫情防控的回顾
    1.1 被动响应阶段:2019年底—2020年1月20日
    1.2 积极防控阶段: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
    1.3 应收尽收阶段:2020年2月10日—3月18日
2 防控策略转变对死亡率的影响:基于定点医院的诊疗记录
    2.1 定点医院基本情况
    2.2 患者特征的描述性统计
    2.3 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对新冠死亡的影响
        1)截面数据分析
        2)面板数据回归分析
    2.4 不同救治策略下出院后的心理健康
3 总结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神经系统影响的中医认识(论文提纲范文)

1 COVID-19对神经系统影响特点
    1.1 SARS-CoV-2受体分布广泛
    1.2 COVID-19与神经疾病相互影响
    1.3 COVID-19疫情背景下心理应激对神经疾病产生影响
2 COVID-19对神经系统影响的中医认识
    2.1 疫戾之邪多伤脑神
    2.2 病位肺脾与脑相关
    2.3 七情五志过极影响脑神
3 防治策略
4 结语

(5)新疆某三甲医院DDH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研究内容与方法
    1.资料来源
    2.研究对象
    3.研究内容
    4.研究方法
    5.统计方法
    6.质量控制
    7.技术路线
结果
讨论
小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导师评阅表

(6)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理论综述
        1 体病相关理论的渊源
        2 体病相关理论的内涵
    综述二 体病相关理论的临床研究进展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开展的背景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计量学研究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文献综述
    综述三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及方法学质量评价
        1 适用于研究体病相关的临床研究方法概述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设计的质量评价和报告规范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现状
前言
第二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系统研究与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文献检索和筛选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文献计量学特征
        2.3 研究设计基本信息
        2.4 各体质类型的疾病谱分布
        2.5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高的疾病
        2.6 各体质类型发病风险较低的疾病
        2.7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
        2.8 纳入研究的体质测量方法信息
    3 讨论
        3.1 近10 年来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学术成就和贡献
        3.2 各体质与疾病的关联性及其对临床和公共卫生的意义
        3.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分析
        3.4 与其他同类研究结果的比较
        3.5 对今后体病相关研究和应用的启示
        3.6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三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以代谢综合征为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排除标准
        1.2 检索策略
        1.3 资料筛选与提取
        1.4 方法学质量评价
        1.5 数据分析
    2 研究结果
        2.1 检索结果与流程
        2.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2.3 中医体质分布的meta分析
        2.4 代谢综合征患者与一般人群体质类型比较的meta分析
        2.5 中医体质在不同性别、年龄的分布比较
        2.6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2.7 倒漏斗图分析
    3 讨论
        3.1 代谢综合征与体质的关联性分析
        3.2 纳入研究存在的方法学问题
        3.3 对临床和科研的启示
        3.4 本研究的局限性
    4 结论
第四部分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方法学研究
    1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特殊性
        1.1 中医药领域观察性研究应用和方法学的相对滞后
        1.2 体病关系的全过程均易受到混杂因素影响
        1.3 体质自身的特殊性对体病关系研究的影响
        1.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相对其他观察性研究的优势
    2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设计和实施
        2.1 研究设计类型的选择与比较
        2.2 受试者纳入和基线资料采集
        2.3 体质测量中的质量控制措施
        2.4 研究数据的处理和统计分析
    3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质量评价
        3.1 现有标准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中的适用性分析
        3.2 根据现有标准制定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质量评价标准的建议
    4 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报告规范
        4.1 现有报告规范在体病相关临床研究论文报告的适用性分析
        4.2 在STROBE声明基础上完善体病相关临床研究报告质量的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7)社区心理学组织行为研究的探索历程(论文提纲范文)

一最初的社区心理学探索
    (一) 我国民众对SARS信息的风险认知及心理行为调研
    (二) 应对灾难事件和重大事件的社会心理的研究工作
    (三) 初步的研究成果及几点启示
二抗击汶川地震的心理行为研究
    (一) 《地震灾难心理应对》教学录像及时送到前线
    (二) 地震灾难后孤儿和孤老的心理援助
    (三) 地震救援人员的心理应对
三上海市静安区社区管理模式的研究
    (一) 抗逆力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幸福感的作用机制研究
    (二) 老年人社会网络对健康影响机制的研究
    (三) 临终关怀的整合模型:精神、心理与生理的关怀
    (四) 丧亲人群哀伤辅导的研究进展
四广州市荔湾区社会排斥与融合的研究
    (一) 用实验法探究社会排斥的心理奥秘
    (二) 青少年跨群体友谊与群际态度的关系研究
    (三) 职场排斥对员工反生产行为的影响研究
    (四) 珠江三角洲社会融合的促进模式研究
五重庆市渝中区廉洁文化评价模式的研究
    (一) 清风半岛, 廉洁渝中
    (二) 纪检监察干部的廉洁行为胜任模型研究
    (三) 城市廉洁文化建设有效性评估:基于诚信领导的探索
    (四) 重庆渝中:科学评估助推城市廉洁文化建设
六安全应急与培训模式的研究
    (一) 应急救援培训模式的创新与探索
    (二) 创建安全心智模式、促进员工健康成长
    (三) 红十字组织作为国家安全维稳力量应予重视

(8)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研究的缘起
    1.2 研究的意义
        1.2.1 研究的理论意义
        1.2.2 研究的现实意义
    1.3 研究现状之分析
        1.3.1 传染病的伦理分析
        1.3.2 传染病防控的理论与现实研究
    1.4 论文的思路、结构和方法
        1.4.1 论文的思路、结构
        1.4.2 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传染病的医学与社会认识
    2.1 病原体的肆虐:传染病认识之医学维度
        2.1.1 疾病的医学诠释:医学模式的转变
        2.1.2 传染病与传染病人: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
        2.1.3 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人类与疫病的千年博弈
    2.2 文明的利器:传染病认识之社会向度
        2.2.1 疾病概念的社会文化建构
        2.2.2 传染病成因的社会诠释
        2.2.3 传染病后果的社会分析
        2.2.4 传染病防治的社会努力
第三章 传染病的道德附魅与道德祛魅
    3.1 隐喻与附魅:传染病的社会道德渲染
        3.1.1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评判
        3.1.2 传染病隐喻与道德象征
    3.2 报应与天谴:传染病的原罪传统剖析
        3.2.1 天道之轮回:传染病因果报应说
        3.2.2 上帝的怒火:传染病天谴论
    3.3 附魅与祛魅:传染病道德化批判
第四章 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与身份认同
    4.1 歧视与排斥:传染病人的社会接纳危机
        4.1.1 麻风病:与人类纠缠不休的魔咒
        4.1.2 艾滋病模式:处处倾斜的天平
        4.1.3 乙肝歧视:科学无知与道德狭隘
    4.2 谦卑与疏离:传染病人的身份认同嬗变
        4.2.1 羞耻与放纵:疾病的人性意蕴与背反
        4.2.2 疏离与冷漠:传染病患的生活世界呈现
    4.3 认同与接纳:传染病人道德关怀回归
第五章 传染病政治化的非道德性批判
    5.1 东亚病夫:传染病隐喻与政治表象
    5.2 血吸虫病与SARS:流行病与政治控制
    5.3 疾病在别处:传染病与社会政治迫害
    5.4 生化武器、细菌战:传染病与政治暴力
第六章 传染病防控伦理价值观的确立
    6.1 人道主义与人权观念:传染病防控的权利观
        6.1.1 人道主义与传染病防控
        6.1.2 人权观念与传染病防控
    6.2 自主选择与个体责任:传染病防控的义务观
        6.2.1 由他人书写的身体:自我保护和疾病关怀的伦理互惠性
        6.2.2 宇宙中的生物舞蹈:健康追求的道德义务与理性约束
    6.3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传染病防控的和谐观
        6.3.1 何者优先:传染病防控中的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的调节
        6.3.2 生态伦理:传染病防控中人与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
第七章 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与理论拓展
    7.1 现实冲突激荡:传染病防控的伦理困境
        7.1.1 道义与功利:传染病防控的价值博弈
        7.1.2 隐私与知情:个体与公众权利主体的利益权衡
        7.1.3 正当与合法:传染病防治的公权边界划定
    7.2 实践抉择智慧:传染病防控伦理应对
        7.2.1 人道功利主义:传染病防控的价值皈依
        7.2.2 公共健康伦理:传染病防控的具体指导
第八章 传染病防控的现实诉求与对策
    8.1 国家政府的制度安排
        8.1.1 国家传染病防控的体制完善
        8.1.2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机制创新
        8.1.3 国家传染病防控工作中的法制健全
    8.2 社会舆论的规范导向
    8.3 医疗行业的道德约束
    8.4 民间组织的伦理实践
    8.5 社区家庭的伦理关爱
        8.5.1 发展社会关爱和宽容
        8.5.2 强化家庭之爱
        8.5.3 病患教育与自我关爱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干燥的灵魂潮湿的心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9)“甲流”爆发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2.2 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
        1.2.3 心理健康的评估方法
        1.2.4 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研究现状
    1.3 "甲流"的爆发流行与心理危机
        1.3.1 "甲流"对普通群众的心理行为影响
        1.3.2 "甲流"对一线医务人员心理行为的影响
    1.4 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因素
        1.4.1 对疾病的认知评价
        1.4.2 应对方式
        1.4.3 社会支持
        1.4.5 其他影响因素
    1.5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
    1.6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
    1.7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8 研究目的
第二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工具
        2.2.1 一般资料问卷
        2.2.2 "甲流"期间医务人员一般知识、心理状态、应对方式现状调查表
        2.2.3 症状自评量表(SCL-90)
        2.2.4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
    2.3 研究方法
        2.3.1 施测程序
        2.3.2 统计学处理
第三章 结果
    3.1 人口学特征
    3.2 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对"甲流"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结果
        3.2.1 邵阳地区医务人员"甲流"知识知晓情况
        3.2.2 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对于"甲流"的态度
        3.2.3 邵阳地区医务人员"甲流"疫情暴发以来的行为变化
    3.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
        3.3.1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SCL-90各因子分与常模的比较
        3.3.2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高暴露—非暴露病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3.3.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性别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3.4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工种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3.5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科室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3.6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学历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3.7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婚姻状况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3.8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职称医务人员SCL-90测试结果比较
    3.4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SSRS测试结果
        3.4.1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性别、不同工种医务人员SSRS测试结果比较
        3.4.2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科室医务人员SSRS测试结果比较
        3.4.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医务人员SSRS测试结果比较
        3.4.4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不同婚姻状况医务人员SSRS测试结果比较
    3.5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SCSQ测试结果
    3.6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相关因素分析
        3.6.1 单因素分析
        3.6.2 社会支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分析
        3.6.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四章 讨论
    4.1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1.1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整体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1.2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不同性别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1.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不同工种、不同科室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1.4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不同学历、不同职称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1.5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不同婚姻状况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4.2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社会支持水平分析
    4.3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应对方式分析
    4.4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甲流"疫情爆发期间邵阳地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与"甲流事件"、社会支持、应对方式影响模式讨论
    4.6 本研究对提高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的启示
    4.7 本研究的局限性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附录四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103例SARS病人愈后心理状态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冠肺炎康复者心理成长小组的设计执行问题研究[D]. 吴齐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2]从“医疗挤兑”到“普惠医疗”:武汉疫情防控策略转变的效应分析[J]. 张丹丹,黄金迪,罗楚亮. 经济学报, 2021(02)
  • [3]新冠疫情初期公众的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季天宇.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4]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对神经系统影响的中医认识[J]. 任非非,郭蓉娟. 中医学报, 2021(02)
  • [5]新疆某三甲医院DDH患者疾病经济负担研究[D]. 薛巧云. 新疆医科大学, 2020(07)
  • [6]中医体质学体病相关临床研究的系统评价和方法学研究[D]. 罗辉.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4)
  • [7]社区心理学组织行为研究的探索历程[J]. 时勘. 社区心理学研究, 2017(01)
  • [8]传染病及其防控的伦理分析[D]. 孙雯波. 中南大学, 2010(01)
  • [9]“甲流”爆发期间医务人员心理状况调查与相关因素分析[D]. 胡佳梅. 中南大学, 2010(02)
  • [10]SF-36量表在SARS康复人员中应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 兰晓霞,高宏生,胡役兰. 武警医学院学报, 2007(02)

标签:;  ;  ;  ;  ;  

103例SARS患者康复后精神状态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