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观察病区江苏省连云港市222000
摘要:医院急诊输液室是全院各专科急诊患者进行临时输液和病情观察的场所,一般情况下各急诊输液室的日平均输液人数达100人次左右,输液的患者病种繁多,病情复杂,用药广泛,病情发生变化的概率也相对比较高,在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情况下给予急救护理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将我院急诊输液室收治的106例病情变化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讨护理人员对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过程中给予急救护理措施的临床重要性,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关键字:急诊急救护理;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效果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自2013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急诊输液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男49例,女57例,年龄18~68岁,平均年龄(41.28±5.82)岁;患者在输液过程中均出现病情变化,其中有药疹33例,呼吸困难21例,胸闷20例,低血糖23例,过敏性休克6例,晕针3例,将上述患者随机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两组患者在急诊输液的时间都>3d,各组患者一般资料之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研究所选患者都接受个性化急救护理管理措施:
1.2.1高热
惊厥患者。高热惊厥通常以儿童为好发对象,其体表温度通常会超过38.5摄氏度,不仅会出现呼吸暂停、身体后仰以及牙关紧闭等现象,而且还会有四肢抽搐以及脖子僵硬等问题出现。对于高热惊厥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体位进行合理调整,保持仰卧位,并使其头部偏向某侧,及时松开患者衣领,对其鼻腔组织、口腔组织中分泌物进行清除,再将牙垫放置于患者上牙与下牙间。此外,若患者牙齿处于紧闭状态,不可强行撬开,防止患者牙齿受损。
1.2.2输液反应患者
寒战本身属常见输液反应类型,不仅会使机体肌肉组织出现反射性的活动现象,还会导致患者体内温度值异常上升,用以补偿其皮肤温度,因此寒战后大多患者都会有高热问题出现。对于这类型患者,除了要予以测量体温外,还要立刻停止输液,并予以对症处理,再复测体温,观察患者体温恢复情况,并对输液室内温度进行合理调整。
1.2.3低血糖
一般而言,如果患者空腹、坐位输液,就可能出现低血糖症状,并表现出意识模糊、头晕目眩、脸色苍白以及脉搏细弱等现象。对于低血糖患者,护理人员要对其血糖值进行测定,取其平卧体位,在予以供氧的基础上(氧流量保持每分钟2.0L),询问患者疾病史及其家族疾病史,对其末梢血糖值进行测定,同时给予患者服用温热糖水或者白水,再结合患者病情静脉推注50%GS,并对其血糖值进行定期监测,直至患者症状缓解,确保其血糖值始终维持正常水平。
1.2.4心肌梗死
当患者出现心肌梗死先兆症状后,首先取其平卧位,使患者情绪保持稳定状态,避免对其进行搬动。其次,给予患者吸氧,使其心肌供氧条件得到充分改善。再次,护理人员还要对患者病情严密监护,重点监测其体温值、心率值、脉搏值、心律值以及血压值等指标,避免休克症状出现,再做好各项抢救准备工作,及时准确治疗心肌梗死的专用药品,以防不良症状出现。最后,及时展开溶栓治疗,遵照医嘱用药尿激酶等。
1.3判定标准
自制调查问卷,向每位患者调查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主要包括了急诊输液室的环境、输液时间、健康教育宣教、护理技术操作、主动服务的意识以及护理人员工作态度等六个方面内容,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其中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使用χ2检验,P<0.05为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6.23%(51/53),显著高于对照组84.91%(45/5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输液室展开护理管理工作时,通过推行急救护理管理技术,促进医院能够更好地建立起长效干预机制,鼓励护理人员有效转变其护理服务理念,进而使护理服务能够更加贴近患者生理、心理护理需求,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和亲切感,这对急救工作成功率的提高,医患纠纷发生率的降低均具有重要意义。在具体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还应重视如下几点:第一,当病情突变问题出现后,护理人员要以抢救机体生命为首要任务,因此对其专业水平、急救护理技术提出较高要求,需要护理人员不断优化自我,主动学习各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加强巡视力度的基础上,对患者病情状况严密监测,通过提高自身应急能力,提升疾病急救质量。第二,动态监测患者病情变化情况,准确判断其早期表现,再予以个性化急救护理。例如,当高热惊厥患者处于发病早期,其双眼会明显上翻,不仅身体呈现出后仰状,而且还会伴工作,通过落实心电监测工作、生命体征监测工作等,在加强气道干预的基础上,及时予以给氧,并且根据患者病情状况予以建立静脉通路、输液等,从而使急救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避免盲乱现象发生。此外,在急救过程中配合标准、规范、有效、程序化的整体性干预措施,有助于在短时间之内正确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以便及时作出正确的急救处理,促使护理人员将被动的急救工作转为主动,进而为患者开启新的生命通道,降低死亡风险。
研究结果显示给予研究组患者给予急诊急救护理方案之后患者的临床满意度高达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4.91%,组间比较差异显著。由此可见,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可能性比较大且临床表现多样性,给予急诊急救护理方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同时提高患者临床满意度,效果显著,可在急诊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周秋华.优质护理对门急诊输液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5(36)
[2]钟风燕.急诊输液室患者病情突变的急救护理管理[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16)
[3]刘艳英,周扬霞,李世忠.舒适护理在门急诊静脉输液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4)
[4]周景超.急诊输液患者突发病情变化的急救护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