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正交切削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正交,有限元,复合材料,切屑,切削力,枞树,磨削。
正交切削论文文献综述
史红艳,赵先锋,姜雪婷[1](2019)在《滑移线场理论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研究现状》一文中研究指出切削是包含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剪切、冲击和热场等诸多力学现象的复杂过程,滑移线场理论是分析正交切削过程的有效力学工具.截至目前,国内外学者利用滑移线场理论已建立了许多中低速条件下的经典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为优化切削工艺参数和指导切削过程提供了理论支撑;但是随着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的发展,目前的模型无法完全解释切削过程的诸多物理现象.文中回顾70多年来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分析比较了各模型的前提条件和所侧重解决的问题,总结了目前各类模型的特点及不足之处,对滑移线场模型(包括均匀滑移线场、非均匀滑移线场、自由接触滑移线场、受限接触滑移线场、切屑与工件过渡区滑移线线场、刀具钝圆滑移线场、刃口磨损(负倒棱)滑移线场等)进行了总结,并讨论了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未来的发展方向,为建立高速切削和微细切削条件下的正交切削滑移线场模型奠定基础.(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马仲凯,韩冰,蒋麒麟,陈汝建[2](2019)在《AISI4340合金钢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及其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建立了不同切削速度下AISI4340合金钢切削力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力的分析,预测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并搭建在线检测平台,检测实际切削过程中工件所受到切削力,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本文来源于《装备制造技术》期刊2019年01期)
孙林平,伍世云,潘刚,崔怀丰[3](2018)在《磨鞋单齿正交切削叁维力学模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磨鞋是对井内落物进行磨铣的主要工具,其结构的合理性是提高磨铣效率的主要手段。本文从磨鞋单齿切削原理入手,综合考虑剪切面和侧剪切面的剪切作用,建立磨鞋单齿正交切削模型,得出磨鞋切削时的主切削力和主切削力矩的计算公式。基于J-C本构方程建立磨鞋单齿切削有限元模型,得到磨鞋单齿主切削力的仿真解,并分别对比叁维正交模型计算得出的主切削力值和二维平面下的平面应变模型值,验证了推导计算公式的准确性与可靠性。通过案例分析得出不同落物材料、齿前角等参数对主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给出了齿前角的推荐优化值为-15°或+10°。(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11期)
杨大勇[4](2018)在《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正交切削机理及表面粗糙度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是对石墨浸渍聚合物,以减少石墨孔隙率、提高强度和韧性,在燃料电池、机械密封、石油化工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相对于普通石墨,由于材料成分不同、组织结构不同、力学性能不同,加工机理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深入研究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切削机理对实际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尽管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有所改善,但仍属典型的脆性材料,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裂纹,在已加工表面形成凹坑和微裂纹等缺陷,且裂纹的产生和扩展有着独特的规律。为揭示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切削时材料的去除机理,建立了正交切削时切削区应力场有限元分析模型,预测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路径,并用边位印压实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正交切削时,随着刀具的切入,裂纹从刀尖处产生,并向工件内部扩展,然后朝待加工表面扩展,扩展路径呈圆弧形。对边位印压实验中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进行动态观察和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当印压载荷达到某一临界载荷时裂纹开始产生并迅速扩展一小段距离,随后短暂停止扩展;随着印压的继续,裂纹再次扩展并迅速延伸至试样表面。显微观察结果表明,裂纹在微观上呈锯齿形向前扩展。基于裂纹的产生和扩展规律,建立了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正交切削时的切削过程模型,材料去除过程包括大块去除、微小块去除和小块去除。该模型能较好地解释已加工表面和切屑的形成,以及切削力的波动。研究了切削工艺参数,包括刀具前角、刀具钝圆半径、切削厚度以及切削速度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其中,刀具前角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有着独特的规律,即刀具前角为正时,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加,表面粗糙度下降。为解释刀具前角对表面粗糙度的独特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前角时切削区的应力场以及裂纹产生和扩展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刀具前角的增加,产生的裂纹愈朝待加工表面扩展,从而使已加工表面质量得到改善。利用正交试验分析了刀具前角、刀具钝圆半径、切削厚度以及切削速度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对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影响最为显着的是切削厚度,而影响最弱的切削速度;利用正交试验所获得的最低表面粗糙度Ra为3.09 μm,并获得了该粗糙度的对应工艺参数。研究了切削工艺参数对切削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典型的切削力呈现出周期性波动,该特征与切削过程模型能够较好地吻合。在正交试验的基础上,利用信噪比分析了刀具前角、刀具钝圆半径、切削厚度以及切削速度对切削力的影响,获得了最小切削力的优化参数。建立了基于径向基函数人工神经网络的已加工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该模型经过训练后对于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a的预测误差在7%以内。利用遗传算法对训练后的预测模型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为1.81μm,并获得了最低粗糙度的工艺参数。验证实验表明,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最低已加工表面粗糙度Ra为1.95 μm。(本文来源于《华南理工大学》期刊2018-10-17)
李嘉伟,张东民,陈剑[5](2018)在《基于正交试验的枞树型轮槽加工切削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正交试验和数值模拟分析研究枞树型轮槽半精加工过程中切削参数对刀具磨损以及切削性能的影响,提高轮槽表面质量。设计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采用库伦摩擦模型和Usui磨损模型建立切削加工仿真模型,对不同切削参数下的轮槽半精加工进行仿真。结果采用极差方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与实际切削结果一致。研究表明:半精加工过程中各因素对刀具磨损及切削性能的影响程度不同,切削深度>进给速度>摩擦因子>旋转速度;轮槽半精加工最优组合为旋转速度为110r/min,进给速度为11mm/min,切削深度为0. 8mm,摩擦因子为0. 6。(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10期)
刘志刚,裴承慧,李妥,张童[6](2018)在《基于有限单元法和正交试验的灌木平茬机切削刃具的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在沙柳平茬过程中,由于刀具的不合理选择造成的进锯困难、平茬效果不佳和圆锯片磨损严重等问题,应用正交试验法对圆锯片平茬沙柳时受到的切削力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对正交试验的结果进行极差分析,得到影响平茬过程中锯切力的主次顺序:入切角>刀具前角>刀具后角,同时得到在同样锯切条件下入切角、刀具前角和刀具后角的最佳组合,即刀具前角10°、刀具后角32°、入切角30°。(本文来源于《江苏农业科学》期刊2018年12期)
杨绪启,姚巨坤,田欣利,江宏亮[7](2018)在《平面碳化硅深切削缓进给磨削力的正交试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裂纹扩展效应的平面碳化硅陶瓷切槽-推磨复合式加工技术是一种新型低成本、高效率的平面陶瓷加工技术,切槽加工是该技术的第一道工序。通过开展正交试验,重点研究了砂轮转速n、进给速度、切削深度对单颗粒平均磨削力的影响。在传统磨削力经验公式的基础上,在Eviwes8.0中用最小二乘法进行叁元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了金刚石砂轮深切削缓进给碳化硅陶瓷磨削力模型,为上述工序提供了加工参数优选依据。(本文来源于《机床与液压》期刊2018年11期)
蔡倩倩,于占江,杜强,许金凯,于化东[8](2018)在《微坑织构车刀正交切削钛合金试验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仿生摩擦学理论,在刀具表面上制备微织构可以有效提高刀具耐摩擦磨损性能和延长刀具寿命。利用激光加工技术,通过控制加工过程中的激光密度、打标次数、打标速度,在硬质合金刀具的前刀面上制备出直径为35μm、30μm、25μm、20μm的微坑阵列。正交切削试验对比微坑织构刀具和无织构刀具的耐磨损性能,从刀具磨损的长度、宽度、工件表面质量、钛合金的黏刀量等方面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表面微坑织构可以有效提高刀具的耐摩擦磨损性能和钛合金表面质量;随着微坑直径的不断减小,刀具的耐摩擦磨损性能不断提高,存储切屑和硬质合金颗粒的能力也不断提高,减少对刀具前刀面的犁沟作用。(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王子涛,石广丰,史国权[9](2018)在《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的滞留特性及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加工过程中,为了得到更好的表面质量和力学性能,对加工负前角为-80°~0°的正交切削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研究了负前角刀具加工中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和滞留现象。仿真结果表明:随着加工负前角绝对值的增大,剪切角迅速减小,剪切应变逐渐增大,刀—屑的接触长度增长,主剪切区域水平分布拉长,导致产生的切屑和滞流区趋于扁平化;随着加工负前角绝对值的增大,前刀面上的平均摩擦系数呈现先减小后反向增大的特点,刀尖点处的最大正压力迅速增大,垂直方向切削力分量迅速增大,切削作用逐渐遭到削弱,刀尖点处的犁、压作用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5期)
段春争,傅程,孙伟,冯占[10](2018)在《正交切削SiC_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PCD刀具对SiC_p/Al复合材料的正交切削试验,分析了切削用量、铝基体材料、颗粒体分比和颗粒尺寸对切削力大小和波动以及切屑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高体分比的SiC_p/Al复合材料,其切削速度与基体材料对切削力影响不大,切削力随进给量增大呈线性关系增长,随颗粒尺寸增大切削力下降,且颗粒体分比越大,下降幅度越大;切削力波动与刀—屑接触区颗粒数量有关,随颗粒尺寸增大切削力波动减小,随进给量和切削速度增大切削力波动增大;进给量一定时,在高的切削速度和低的颗粒体分比下,SiC_p/Al复合材料易形成卷曲状切屑,且随着进给量增大,切屑卷曲半径增大。(本文来源于《工具技术》期刊2018年02期)
正交切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有限元仿真软件ABAQUS,建立了不同切削速度下AISI4340合金钢切削力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不同切削速度下切削力的分析,预测切削力的变化规律,并搭建在线检测平台,检测实际切削过程中工件所受到切削力,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正交切削论文参考文献
[1].史红艳,赵先锋,姜雪婷.滑移线场理论在正交切削过程中的研究现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
[2].马仲凯,韩冰,蒋麒麟,陈汝建.AISI4340合金钢正交切削有限元仿真及其实验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9
[3].孙林平,伍世云,潘刚,崔怀丰.磨鞋单齿正交切削叁维力学模型分析[J].工具技术.2018
[4].杨大勇.石墨/聚合物复合材料正交切削机理及表面粗糙度预测[D].华南理工大学.2018
[5].李嘉伟,张东民,陈剑.基于正交试验的枞树型轮槽加工切削参数优化[J].工具技术.2018
[6].刘志刚,裴承慧,李妥,张童.基于有限单元法和正交试验的灌木平茬机切削刃具的优化[J].江苏农业科学.2018
[7].杨绪启,姚巨坤,田欣利,江宏亮.平面碳化硅深切削缓进给磨削力的正交试验研究[J].机床与液压.2018
[8].蔡倩倩,于占江,杜强,许金凯,于化东.微坑织构车刀正交切削钛合金试验的研究[J].工具技术.2018
[9].王子涛,石广丰,史国权.负前角刀具正交切削的滞留特性及力学性能有限元仿真分析[J].工具技术.2018
[10].段春争,傅程,孙伟,冯占.正交切削SiC_p/Al复合材料的切削力分析[J].工具技术.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