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潮藻毒素论文_刘玲玲

导读:本文包含了赤潮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毒素,赤潮,生物,机理,东海,贝类,大田。

赤潮藻毒素论文文献综述

刘玲玲[1](2017)在《赤潮藻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技术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赤潮中有些有毒藻含有对人体健康和水产动物产生危害的藻毒素,藻毒素通过食物链食物网的传递形式在海洋生物体内积累,人类食用后产生中毒现象。文章简单介绍赤潮藻毒素的基本性质、作用机理、中毒现象,并简单分析赤潮藻毒素的几种检测方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最后展望了每种藻毒素的应用前景和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希望提高公众对赤潮藻毒素的认知。(本文来源于《西部皮革》期刊2017年20期)

葛蔚,王继芳,柴超[2](2010)在《赤潮异弯藻毒素的溶血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实验室纯种培养的赤潮异弯藻为对象,研究了赤潮异弯藻毒素的产生部位,分析了藻毒素浓度与溶血活性的相关性,并对理化因子对藻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含物、细胞再悬液和细胞碎片的百分溶血度分别为35.68%、65.62%、88.23%和83.21%,细胞再悬液和细胞碎片的溶血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分,赤潮异弯藻溶血毒素主要来自于细胞内和细胞结构物质。赤潮异弯藻毒素存在浓度相关的溶血性,但不存在光敏感性,并在中性偏酸时溶血活性最高。Mg2+、Zn2+、Cu2+抑制了溶血活性,Ca2+、Mn2+、Co2+对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显着。金属鳌合剂EDTA对赤潮异弯藻毒素的溶血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本文来源于《海洋环境科学》期刊2010年05期)

徐凑友,黄其祥,胡衍华,陈彰旭[3](2010)在《赤潮藻毒素中毒机理及症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中国部分沿海地区赤潮频繁发生,许多赤潮藻毒素不仅使海洋生物中毒,也危害人类健康。文章介绍了赤潮藻毒素中毒机理及症状研究,以期提高公众认知程度。(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0年04期)

唐勇,向军俭,陈耀强,贺文妃,王宏[4](2009)在《赤潮藻毒素GTX_(2,3)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的建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为了提高赤潮藻毒素GTX2,3检测方法的灵敏度,以抗GTX2,3单抗-纳米金-DNA为基础,建立检测GTX2,3高灵敏度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方法。方法制备腹水型GTX2,3单克隆抗体,饱和硫酸铵、辛酸硫酸铵和ProteinA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确定单抗与纳米金标记偶联物的最佳pH和最小蛋白浓度,制备单抗-纳米金-DNA,应用于竞争ELISA建立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技术。结果在pH8.5、0.096mg/mL抗体浓度下成功偶联GTX2,3单抗和纳米金,并制备出GTX2,3单抗-纳米金-条码DNA复合物,建立的检测GTX2,3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法灵敏度为0.74μg/mL。结论本研究建立了GTX高灵敏的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法。(本文来源于《免疫学杂志》期刊2009年06期)

柳俊秀,何培民[5](2009)在《赤潮藻毒素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世界各地包括我国部分沿海地区赤潮发生过度频繁,许多赤潮藻毒素不但使其他海洋生物中毒,对人类健康也有潜在的危害,因此对赤潮藻毒素的研究已经成为海洋环境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我们介绍了赤潮藻毒素的危害,并详细综述了赤潮藻毒素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通讯》期刊2009年03期)

柳俊秀,何培民[6](2009)在《赤潮藻毒素种类与化学结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海洋微藻毒素的发现多起源于贝类或鱼类,故又称为贝毒或鱼毒。有毒藻毒素的结构差别很大,既有复杂的多(聚)醚类化合物也有简单的氨基酸。根据毒素对人类引发的中毒症状和藻源来进行分类,常见的藻毒素可分为:麻痹(本文来源于《中国医药生物技术》期刊2009年02期)

[7](2009)在《一种赤潮藻毒素危及深海生物》一文中研究指出一些海洋浮游藻类在特定环境下暴发性增殖会形成赤潮,这些赤潮藻会释放毒素,危害其附近的动植物。美国科研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一种名为拟菱形藻的赤潮藻所释放的毒素会在深海沉积,其危害超过以前(本文来源于《企业技术开发》期刊2009年03期)

陈洋[8](2008)在《DSP等赤潮藻毒素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四株哺乳类细胞(两株正常细胞:小鼠皮肤细胞JB6-C41和人肝细胞HL-7702;两株肿瘤细胞:人肝癌细胞Bel-7402和小鼠神经瘤细胞Neuro-2a),通过MTT比色法、光学显微镜和电镜观察、Annexin V-FITC&PI双染法、TUNEL法和TBA比色法等方法,研究了腹泻性贝毒的主要组分大田软海绵酸(Okadaic acid, OA)、利玛原甲藻(Prorocentrum lima)、东海原甲藻(Prorocentrum donghaiense)、米氏凯伦藻(Karenia mikimotoi)、相关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affine)和塔玛亚历山大藻(Alexandrium tamarense, AT-6)的提取物对哺乳类细胞增殖的影响,并就OA、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米氏凯伦藻极性脂类组分对哺乳类细胞形态和结构的影响以及它们和相关亚历山大藻去藻过滤液未知毒性物质诱导细胞凋亡或细胞氧化损伤等致毒机制展开研究。结果显示:OA和利玛原甲藻的脂溶性组分显着抑制小鼠皮肤细胞、人肝细胞、人肝癌细胞和小鼠神经瘤细胞的增殖,且这种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其对四株细胞增殖的24h IC50分别为100ng/ml、85 ng/ml、65ng/ml、70ng/ml和6000cells/ml、4000cells/ml、2000cells/ml、1000cells/ml。米氏凯伦藻的极性脂类组分对四株细胞的增殖均有显着的抑制作用,而非极性组分和水溶性组分对四株细胞的增殖无明显的不利影响。相关亚历山大藻的去藻过滤液>5K组分对四株细胞的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藻细胞内容物无明显的不利影响。东海原甲藻的脂溶性组分、塔玛亚历山大藻(AT-6)的去藻过滤液和藻细胞内容物对四株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的抑制作用。这表明:OA和利玛原甲藻、米氏凯伦藻、相关亚历山大藻产生的一些毒性物质能够抑制哺乳类细胞的增殖。OA和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能导致四株细胞的形态和超微结构发生明显改变:细胞变圆,细胞膜皱褶、卷曲、发泡,细胞之间相互分离,部分细胞脱壁,可见膜包裹的凋亡小体;细胞表面微绒毛减少或消失,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成团块状或边集,核膜破裂,细胞内容物以发泡的形式排出,细胞质显着空泡化,这些变化符合凋亡细胞的典型特征。Annexin V-FITC & PI双染法及TUNEL法检测也发现:OA、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能够诱导四株细胞发生凋亡,这与形态学观察的结果一致。Annexin V-FITC & PI双染法检测还发现:相关亚历山大藻的去藻过滤液>5K组分能够诱导四株哺乳类细胞凋亡。这表明:OA、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和相关亚历山大藻未知毒性物质可能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对哺乳类细胞造成影响。米氏凯伦藻极性脂类组分导致四株细胞变圆、脱壁、肿胀,细胞膜破裂,这表明细胞发生坏死而非凋亡,双染法的检测结果也进一步证明了细胞发生坏死。而且,这种未知毒性物质导致四株细胞培养液中丙二醛的含量均明显升高,表明:米氏凯伦藻内的未知毒性物质能够引发细胞脂质过氧化,对细胞造成氧化损伤,这与OA、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和相关亚历山大藻未知毒性物质对哺乳类细胞的影响机制明显不同。四株不同类型的哺乳类细胞对毒素或毒性物质的敏感性略有不同,但差异不明显。小鼠神经瘤细胞和人肝癌细胞略敏感,其次分别为人肝细胞和小鼠皮肤细胞。本研究首次将小鼠神经瘤细胞应用于DSP等赤潮藻毒素的毒性检测,发现:该细胞对毒素反应较敏感,检出限与其它化学或生物检测方法的检出限相当;而且,这些细胞毒性检测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样品处理流程简单,所需样品量少,因此,应用该株细胞进行的细胞毒性测试方法具有发展为DSP等赤潮藻毒素毒性检测常规方法的潜能。Neuro-2a细胞既可用于PSP毒素毒性的检测,也可用于DSP等赤潮藻毒素的毒性检测,这将为赤潮藻毒素的快速检测提供便利。综上所述,DSP毒素和我国沿海的重要赤潮原因种(米氏凯伦藻、亚历山大藻等)能够产生毒素或毒性物质,并通过诱导细胞凋亡、引发氧化损伤等方式对哺乳类细胞造成毒性影响,因此,赤潮藻毒素或毒性物质通过食物链的传递进入人体后,有可能危害人类的健康,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另一方面,由于赤潮藻毒素或毒性物质对肿瘤细胞的抑制活性,其潜在的药用价值值得进一步去探索。(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期刊2008-05-01)

于仁成[9](2007)在《赤潮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风险与管理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赤潮发生的频率和规模都在逐渐增加,赤潮现象有在全球蔓延的趋势。根据 Sournia 的统计,海洋中微藻约有3365-4024种,其中能形成赤潮的有184-267种,占海洋微藻种类总数的5.5-6.7%,能够产生毒素的藻约有60-78种,约占1.8-1.9%。常见的赤潮藻毒素包括麻痹性贝毒(paralytic shellfish poisoning,PSP)、腹泻性贝毒(diarrhoeic shellfish(本文来源于《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期刊2007-09-01)

彭喜春,刘洁生,杨维东[10](2006)在《赤潮藻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合成毒素是赤潮藻类的一个常见特征,已知能够产生毒素的微藻有70多种。作为次级代谢产物,藻毒素的产生可能是一种压制或清除其它藻类竞争者的一种反应,在群落演替、种间竞争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人们对藻毒素生物合成机理依然知之甚少,相关基因的研究仍无明显突破。利用环境因子诱导毒素生成变化进而分离差异表达基因或者比较不同产毒藻株间基因表达的差异,从中克隆藻毒素生物合成基因似乎是一种极具潜力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期刊2006年01期)

赤潮藻毒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以实验室纯种培养的赤潮异弯藻为对象,研究了赤潮异弯藻毒素的产生部位,分析了藻毒素浓度与溶血活性的相关性,并对理化因子对藻毒素溶血活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去藻过滤液、细胞内含物、细胞再悬液和细胞碎片的百分溶血度分别为35.68%、65.62%、88.23%和83.21%,细胞再悬液和细胞碎片的溶血活性显着高于其他组分,赤潮异弯藻溶血毒素主要来自于细胞内和细胞结构物质。赤潮异弯藻毒素存在浓度相关的溶血性,但不存在光敏感性,并在中性偏酸时溶血活性最高。Mg2+、Zn2+、Cu2+抑制了溶血活性,Ca2+、Mn2+、Co2+对溶血活性的抑制作用不显着。金属鳌合剂EDTA对赤潮异弯藻毒素的溶血活性没有明显的影响。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赤潮藻毒素论文参考文献

[1].刘玲玲.赤潮藻毒素的性质和检测技术的研究[J].西部皮革.2017

[2].葛蔚,王继芳,柴超.赤潮异弯藻毒素的溶血活性检测[J].海洋环境科学.2010

[3].徐凑友,黄其祥,胡衍华,陈彰旭.赤潮藻毒素中毒机理及症状研究[J].广东化工.2010

[4].唐勇,向军俭,陈耀强,贺文妃,王宏.赤潮藻毒素GTX_(2,3)免疫吸附生物条码检测方法的建立[J].免疫学杂志.2009

[5].柳俊秀,何培民.赤潮藻毒素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2009

[6].柳俊秀,何培民.赤潮藻毒素种类与化学结构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生物技术.2009

[7]..一种赤潮藻毒素危及深海生物[J].企业技术开发.2009

[8].陈洋.DSP等赤潮藻毒素对哺乳类细胞的毒性效应及机制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海洋研究所).2008

[9].于仁成.赤潮藻毒素对人类健康的风险与管理对策[C].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2007

[10].彭喜春,刘洁生,杨维东.赤潮藻毒素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2006

论文知识图

和GTX3二级质谱图(母离子均为394....利玛原甲藻脂溶性组分作用12h的小鼠皮...红色赤潮藻对鱼鳃的损伤(Gobleretal...对小鼠皮肤细胞、人肝细胞、人肝癌...相关亚历山大藻未知毒性物质对小鼠皮...1 Saxitoxin 的生化合成可能途径[3]

标签:;  ;  ;  ;  ;  ;  ;  

赤潮藻毒素论文_刘玲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