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刘广宁,齐信,黄长生,王芳婷

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刘广宁,齐信,黄长生,王芳婷

导读:本文包含了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变形破坏机理,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

发育形成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宁,齐信,黄长生,王芳婷[1](2019)在《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面上调查、资料收集与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发育特征、失稳模式及致灾机理进行研究。研究区大地构造上位于华南加里东褶皱系钦州残余海槽与大瑶山凸起交汇处,滨太平洋构造域与特提斯构造域的复合区内,断裂构造极其发育。地层岩性以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燕山期花岗岩为主。特殊的地质背景决定了该区地质灾害的发育特征:区内共发现地质灾害点238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以小型为主;空间上,75%以上灾害点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65%以上分布在坡度35°~55°斜坡,且80%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和花岗岩类斜坡中;地层岩性上,95%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和花岗岩中;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碎屑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沿基-覆界面滑移型、顺层滑移型、压溃-剪切滑移型、风化-坠落型和拉裂倾倒型5种类型;花岗岩区地质灾害主要失稳模式为拉裂-倾倒型、风化-坠落型、拉裂-溜滑型和沿基-覆界面滑移型4种类型。地质灾害影响和诱发因素主要为地层岩性、地质构造、人类工程活动和降雨。实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和变形破坏机理的研究,可以为区内防灾减灾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华南地质与矿产》期刊2019年03期)

齐锐,弓小平,俞帅一[2](2019)在《新疆察布查尔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滑坡是新疆察布查尔县的主要地质灾害,通过对新疆察布查尔县滑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成因机理进行了探究,发现其存在时空分布特点,诱发滑坡灾害形成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对新疆察布查尔县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岩土体性质与结构等条件分析,并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对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本文来源于《西部探矿工程》期刊2019年01期)

黄庆享,杜君武,侯恩科,杨帆[3](2019)在《浅埋煤层群覆岩与地表裂隙发育规律和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浅埋煤层群高强度开采对地表的损害严重。为了研究煤层群开采裂隙(缝)发育规律和形成机理,以陕北典型浅埋煤层群开采为工程背景,采用物理模拟、数值计算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得出覆岩裂隙主要为采空区边缘向上发育的上行裂隙和垮落区内的离层裂隙。地表裂隙(缝)主要为开切眼和停采线永久边界裂隙、随工作面推进周期性出现的平行裂缝、沿工作面间的煤柱边界裂隙。沿工作面间的煤柱边界裂隙的分布长度最大,是地表裂隙控制的主要对象。煤层群下煤层工作面来压步增大18%~30%,下煤层开采地表下沉系数有所减小。煤层群重复采动后边界裂隙最发育,且受上下煤柱位置的显着影响。通过合理布置煤柱,可以降低煤柱导致的应力集中,减轻不均匀沉降和地表裂缝发育。(本文来源于《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1期)

罗书文,杨桃,覃星铭,邓亚东[4](2018)在《大方县观音洞波状流痕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讨岩溶洞穴波状流痕(舌状流痕)的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对观音洞内的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参数进行测量,统计它在纵、横方向上的展布特征,分析洞道形态结构与波状流痕的展布关系;同时,根据地下河水运移规律,探讨波状流痕的形成原因.结果显示:(1)洞底波状流痕较均一,形态差异小于洞壁;(2)洞壁波状流痕在距洞底高1.0~1.2m范围内的流痕深度,较1.2~1.4m和1.4~1.7m这2个高度范围内的深度变化大;(3)洞壁波状流痕的形态特征变化与洞道形态结构有密切联系;(4)岩溶洞穴波状流痕是地下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共同作用的结果.认为地下径流是岩溶洞穴波状流痕的直接动力,洞道结构形态对径流过程产生的内波(VI)与梯度流(VT)的迭加作用的影响,导致波状流痕在洞内的展布特征.(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8年12期)

谢晓深,侯恩科,高冠杰,徐友宁,魏启明[5](2018)在《宁夏羊场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宁夏羊场湾煤矿Y110207工作面为研究对象,采用无人机遥感技术、野外调查与有限差分软件模拟方法研究浅埋煤层开采的地面塌陷类型、发育规律及其形成机理。(1)浅埋煤层开采地面塌陷以地表裂缝发育为主,地表破坏严重。(2)平行切眼裂缝间隔性出现,展布于整个工作面内,间隔距离为10~120m,局部裂缝形成错台高度约为15cm。平行顺槽裂缝为拉张型裂缝,发育在顺槽至外围一定范围。(3)采煤活动导致地下形成采空区,上覆岩层发生移动破坏,破坏区分为剪切破坏区、拉张破坏区及剪-拉破坏区,分别对压应力区、拉应力区和压-拉转化区。(4)当应力扰动传递至地表,应力值超过覆盖层抗拉强度时地表产生裂缝。随着工作面推进,覆岩内部裂缝带上行裂缝与地表下行裂缝贯通,形成错台。研究成果丰富了该区浅埋煤层的地面塌陷理论知识,为地面塌陷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地质通报》期刊2018年12期)

仲佳鑫,倪万魁,黄玮[6](2018)在《宁夏贺兰山区郑官沟水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宁夏贺兰山区郑官沟泥石流的现场勘查与室内试验,总结了泥石流形成的地质环境条件,分析了泥石流的产流汇流机理和地形条件,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泥石流的运动学、动力学特征值,并对其危险度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郑官沟泥石流的平均容重为1.73t/m~3,应属于水石流;泥石流启动的临界坡度为tanθ≥0.29,或=16°;泥石流流通区平均流速为4.08m/s;泥石流流量为98.14m~3/s;一次泥石流最大冲出量为2.38×10~4 m~3;郑官沟泥石流的危险度为0.397,属中危险度泥石流沟。(本文来源于《西北地质》期刊2018年03期)

关蕾蕾,古帅帅,王喆,蔡叶青[7](2019)在《乌东德K25岩溶形成发育地质机理与综合勘察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岩溶对工程建设选址和工程灾害预防具有重大影响.但因场地地质条件和地球物理场复杂多变,使岩溶形成发育具有较大随机性和隐蔽性,为了快速、精准定位岩溶空间位置及展布,研究岩溶发育地质机理具有重大意义.基于此,本文以乌东德K25岩溶为例,研究了岩溶形成发育地质机理及综合勘察方法,发现岩溶的形成发育受地质构造、构造运动、可溶岩和地形地貌等内因控制,并受到地下水活动、溶岩出露面积、地表水入渗面积、补给条件和溶蚀时间等外因影响;其中,作为内因的控水地质构造对岩溶的形成特征及空间分布的影响较大;综合多种勘察手段联合探测,克服了单一物探方法多解性并消除假异常,提高了探测范围和精度.结果表明K25岩溶沿可溶岩和非可溶岩地层分界面发育,向可溶岩内部延展,地下水沿分界面不断溶蚀,呈现多种因素影响的规律.本文综合勘察方法可快速圈定易溶蚀区域,探测深度和水平范围更广,耦合的地质-物探联合解译的方法提高了勘察精度和准确性.同时本方法可为其他水利水电工程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地球物理学进展》期刊2019年01期)

黎志豪,许光泉,余世滔,高加林,张海涛[8](2019)在《淮南舜耕山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淮南市舜耕山地区位于华北板块南缘,岩溶地貌发育且岩溶塌陷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区内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本文通过对区内碳酸盐岩裸露区和覆盖区岩溶野外地质勘查、岩溶塌陷特征统计、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总结本区岩溶塌陷发育机理。结果表明:裸露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塌陷发育主要受本区多期构造运动以及岩性组合的影响,岩溶塌陷发育构造形迹呈NW向居多,并多发育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界面处,以构造破坏-潜蚀为主;覆盖型碳酸盐岩区岩溶塌陷发育多为地面构筑物增加导致静荷载增加以及矿区强排水诱发的塌陷,以有效应力破坏-真空吸蚀为主。(本文来源于《中国岩溶》期刊2019年03期)

尹维大[9](2018)在《德保县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地质勘查与文献调研的方法对德保县滑坡进行了研究,发现德保县滑坡地质灾害隐患的形成因素主要有地层岩性、地形地貌、水文地质条件、降雨、人类工程活动等。其中,岩土体的结构性质是滑坡强变形区形成的主要内在因素。在地质环境条件改变或强降雨等不利条件影响下,极易发生小型崩塌甚至滑移,进而使得变形范围进一步扩大。这对防治工程的设计可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江科学术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吴瑞安,张永双,郭长宝,杨志华,刘筱怡[10](2018)在《西藏加查拉岗村巨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青藏高原地质构造活跃,内外动力作用强烈,加之气候异常变化,区内大型滑坡发育。以雅鲁藏布江断裂附近新发现的拉岗村古滑坡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调查、槽探揭露、地质测年和工程地质分析等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及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表明,(1)拉岗村滑坡属巨型岩质滑坡,体积达3.6×107 m3,最大水平滑动距离约3050m,滑坡后壁与堆积体前缘高差达965m,最大运动速率达78.1m/s,具明显高速远程特征;(2)受冷冻风化和冰体"楔劈"作用影响,滑坡后部岩体崩裂,全新世以来气候变化冰川逐渐消退,融雪降水入渗加剧劣化岩体结构,降低岩体强度;(3)根据14 C和10Be测年结果,拉岗村古滑坡形成于距今4140~9675a,沿雅鲁藏布江断裂发生的强震可能是该滑坡的直接诱因,岩体受到地震抛掷力作用,原有节理裂隙和新生破裂面发生张剪-拉裂破坏迅速贯通,首先沿断裂附近碎裂结构岩体发生破坏,上部岩体随之失稳并高速下滑。该研究可为认识青藏高原断裂带内大型古滑坡的形成机理提供借鉴。(本文来源于《地质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滑坡是新疆察布查尔县的主要地质灾害,通过对新疆察布查尔县滑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对其成因机理进行了探究,发现其存在时空分布特点,诱发滑坡灾害形成的因素分为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通过对新疆察布查尔县地质环境条件以及岩土体性质与结构等条件分析,并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两方面对滑坡灾害的危险性进行了评价。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1].刘广宁,齐信,黄长生,王芳婷.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J].华南地质与矿产.2019

[2].齐锐,弓小平,俞帅一.新疆察布查尔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9

[3].黄庆享,杜君武,侯恩科,杨帆.浅埋煤层群覆岩与地表裂隙发育规律和形成机理研究[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2019

[4].罗书文,杨桃,覃星铭,邓亚东.大方县观音洞波状流痕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

[5].谢晓深,侯恩科,高冠杰,徐友宁,魏启明.宁夏羊场湾煤矿浅埋煤层开采地面塌陷发育规律及形成机理[J].地质通报.2018

[6].仲佳鑫,倪万魁,黄玮.宁夏贺兰山区郑官沟水石流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西北地质.2018

[7].关蕾蕾,古帅帅,王喆,蔡叶青.乌东德K25岩溶形成发育地质机理与综合勘察方法[J].地球物理学进展.2019

[8].黎志豪,许光泉,余世滔,高加林,张海涛.淮南舜耕山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形成机理研究[J].中国岩溶.2019

[9].尹维大.德保县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江科学术研究.2018

[10].吴瑞安,张永双,郭长宝,杨志华,刘筱怡.西藏加查拉岗村巨型古滑坡发育特征与形成机理研究[J].地质学报.2018

标签:;  ;  ;  ;  

发育形成机理论文-刘广宁,齐信,黄长生,王芳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