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晚唐山水诗

试论晚唐山水诗

高国庆[1]2004年在《试论晚唐山水诗》文中研究说明山水诗在我国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早在《诗经》中就有许多关于山水景物描写的诗句。但是,这些诗歌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山水诗。这些山水景物只在诗中起“比”、“兴”的作用,直到南朝谢灵运的出现,才标志着山水诗的真正诞生。山水诗自产生之日起,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盛唐时达到了顶峰,形成了一个创作流派——“山水田园诗派”。而山水诗发展到晚唐,从内容和艺术风格方面都表现出与初、盛、中唐截然不同的特点。晚唐山水诗所涉及的内容主要有:渗入了咏史、怀古的意味;充满了佛学意蕴;以抒写凄清淡泊情怀为主。从艺术方面讲,晚唐山水诗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形式上以律、绝为主而少古体,内容上呈现出内敛性,艺术风格上充满了萧瑟、衰飒的特点。作为山水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晚唐山水诗在诗歌发展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我们应给予晚唐山水诗正确的评价。

毛妍君[2]2006年在《白居易闲适诗研究》文中指出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在《与元九书》将自己的诗歌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与杂律,他还对这四类诗做了界定。白居易自己最看重的是讽谕诗,取为压卷之作。在他心目中,可以和讽谕诗相抗衡的是闲适诗。狭义的闲适诗概念即指白居易集中自己所整理分类的标明为“闲适诗”的诗作。宝历元年(825)后白居易再没有以“闲适”、“讽谕”等对自己的作品进行整理分类,而实际上白居易一生坚持创作闲适诗。他的作品流传最广的除了《长恨歌》、《琵琶行》之外,就是闲适诗。可以说,闲适诗是白居易诗歌中数量最大、创作贯穿其一生、也是他后期诗歌生活中的主要内容。笔者按照白居易对闲适诗的定义,参考前人对于“闲适”的理解来重新筛选白居易诗作,从而定义为广义的闲适诗,本论文所探讨的闲适诗即在此范围内。 在以往的研究中,研究者对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对发扬美刺传统的讽谕诗极为重视,研究很充分深入,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而对白居易的闲适诗则不够重视。本文以白居易闲适诗为考察对象,分别考察闲适诗的历史渊源、白居易闲适诗的思想渊源、内容、现代意义及对后代文人和海外的影响,以期作出一个相对客观全面的评价。全文共分八章: 绪论部分在于说明本文的研究动机与目的,以及目前学术界的研究现状,指出白居易闲适诗研究的不足及其重要性。 第一章首先阐明研究的范围对象,对闲适概念作了界定。从历代作品中对“闲”、“适”、“闲适”以及“闲适诗”的概念进行梳理。“闲”与“适”本为两个词语,有着不同的涵义,随着时代的衍变,“闲”与“适”趋向近似的涵义。中唐白居易把它们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词,还开始明确地把“闲适诗”作为诗歌的类型之一,从此成为诗歌史上的一个重要题材。 第二章阐述了闲适诗的历史渊源,主要探讨白居易之前及与之同时代诗人创作闲适精神诗歌的面貌。观察出白居易之前的闲适情调的诗歌往往蕴含在山水、田园诗中,笔者挑选出陶渊明、王维、杜甫、韦应物四位对白居易闲适诗创作影响较大的诗人进行探讨,勾勒出白居易之前的闲适诗的发展状况。 第叁章探讨白居易闲适诗的思想渊源。从儒家、佛教、道教、道家思想入手,并且考察白居易的“中隐”思想,解读白居易丰富驳杂的思想。可以看出,凡是

刘云飞[3]2015年在《中晚唐诗僧山水诗意象研究》文中提出上世纪80年代起,中晚唐诗僧研究逐渐引起人们关注,成果丰硕,特点鲜明,在文献整理和研究方法上不断突破,研究对象亦不断扩大,极大深化了唐代文学与文化研究的深度。中晚唐诗僧山水诗意象研究是诗僧及其创作研究的重要组成,是诗僧研究进一步“文人化”和“文学化”的具体表现,对深入探讨僧诗在诗歌发展史上的价值和地位,拓展唐五代僧诗研究的新境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中晚唐诗僧山水诗为文本对象,重点探讨其中水、云、月意象的文学内涵及其与佛禅的密切关系,从而挖掘诗僧山水意象运用对唐代诗歌意象运用、意境塑造等方面的重要贡献。全文主要分六部分进行探讨:绪论:主要对诗僧、僧诗、山水诗等概念进行界定,概述东晋至中唐诗僧山水诗创作状况及本课题的研究现状、趋势、目标和方法。第一章:主要探讨中晚唐诗僧山水诗创作盛行的背景。包括动荡不安的社会背景、山水宴游传统与南禅宗相互作用的思想背景及僧士频繁交往的文学背景叁部分。第二章:主要探讨中晚唐诗僧山水诗创作的区域分布及整体情况。概述了诗僧山水诗创作的江南属性、禅林自觉的山水审美及创作意识盛行等状况,并对诗僧山水诗创作的整体成就作了量化统计和分析。第叁章至第五章:分别对中晚唐诗僧山水诗水、云、月意象进行探讨。在分析前代文学作品水、云、月意象类型及内涵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佛教水、云、月意象的传统意蕴及中晚唐诗僧水、云、月意象的独特内涵。第六章:主要探讨中晚唐诗僧山水意象运用在唐诗史上的贡献和地位。通过对比分析文人、诗僧山水意象运用的不同特点,突显诗僧对禅水、禅云、禅月意象成熟及开拓唐诗自在闲适意境方面的重要贡献。总之,中晚唐诗僧山水意象运用对唐代诗歌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对唐代山水诗创作、意境理论的发展和深化皆有重要影响。不但为繁荣古代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现在及以后文学、文化等领域的创新提供可供参考的范例。

王永波[4]2006年在《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皮陆诗人群体在晚唐诗坛是一个重要的创作群体,与以李商隐、杜牧、温庭筠为主的绮艳诗派相比,他们在诗歌的体裁、题材、风格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差异,代表了晚唐诗歌的另外一种创作风貌。皮陆诗人群体的成员有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虽然他们大多数是唐代的进士,但几乎都没有踏入仕途,属于寒士诗人群。长期的在外漂泊与干谒,接触到了广泛的社会阶层,对晚唐时期的政治、社会、市民生活有了较为充足的了解,使得他们的创作敢于揭露社会现实,批判时政,接近下层民众,反映民生疾苦。诗歌内容充实,艺术多样,继承了现实主义诗歌的优良传统。目前学术界关于“皮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皮日休和陆龟蒙身上,尤其是注重皮陆二人的唱和诗歌,很少将他们作为一个群体来予以审视和观照。现有的几部有关晚唐诗歌研究的专着,如余恕诚《唐诗风貌》、刘宁《唐宋之际诗歌演变研究》、赵荣蔚《晚唐士风与诗风》等,虽然也把皮日休、陆龟蒙、罗隐、杜荀鹤、聂夷中等人作为一个诗人群,目之为寒士诗人群或者干谒诗人群,但都过于简略,而且研究的重心也不在此。本文即以皮陆诗人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借鉴学术界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他们的文学创作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以弥补这个空缺。事实上,皮陆诗人群体的创作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艺术风格上,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而且对宋诗体格的形成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皮陆诗人群体都属于庶族地主阶层,接受传统的儒家思想和教育,渴望通过科举考试以求能够建功立业,这就决定了他们的诗歌理论和创作不得不受到儒家诗教观的约束。而且,他们的诗歌主张基本上不脱离儒家诗教观,虽然也有些差异。他们继承中唐白居易等人倡导的新乐府运动的诗歌主张,大力写作乐府诗歌,用乐府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社会现实,使得乐府诗这种诗歌体裁在晚唐再次大放光彩。除了用诗歌反映社会现实外,他们更多的创作内容就是描写日常生活中的点滴情事,田园风光、山水景物、隐逸情怀等内容大量地出现在他们的诗歌之中。亲情、友情、闲情逸致的诗篇明显的比以前的要多,在创作方式上出现了大量的组诗,而且还有大量的诗序,这是一个重要的特征。在风格上,他们主张多种艺术形式,尤其是提倡新变,主导风格呈现驰骛新奇和浅切通俗等多种风貌。他们的新奇和浅切虽然受到中唐韩孟诗派和元白诗派的影响,但又有变化,往往推陈出新,另辟新路,反映出他们对于诗歌创作的继承与开拓。他们在诗歌创作中广泛运用的“以文为诗”、“以议论为诗”、“以学问为诗”等等手法对宋初诗歌具有较大的影响,成为宋调的先导。皮日休、陆龟蒙在咸通年间创作了大量的唱和诗歌,对后世影响很大,本文专辟一章对《松陵集》以及他们的唱和诗歌进行了研究。除了诗歌创作外,皮陆诗人群体还创作了大量的小品文,这种讽刺小品文得到过鲁迅先生的大力称赞。皮陆诗人群体的小品文在思想内容上以揭露晚唐社会的各种时弊为主,对政局、世情、民风、个人修养等等丑恶的现象予以了尖锐的批判,运用各种艺术手法进行创作,立论大胆新奇,笔锋犀利辛辣,痛快淋漓,可以启迪人心。他们的小品文创作和诗歌创作的宗旨一脉相承,而且在某些方面具有一致性。有些诗歌前面有长篇的序言,其实就是小品文,而有些小品文里面也有诗歌,做到诗文合一,两种艺术形式得到了有效的结合。皮陆诗人群体在生活经历上往往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为科举考试和功名奔走,诗歌中多反映社会现实,诗风质朴自然。后期往往依附官僚,生活暂时安稳,闲情逸致的作品就多些,而且歌功颂德的应酬篇章多起来,诗歌的批判性、锋芒性就减弱。诗歌往往作为一种消遣的文字游戏,这种现象在古代相当普遍,只不过在皮陆诗人群体手中更为突出。皮陆诗人群体对后代诗歌具有较大的影响,本文分专章对此进行了研究,尤其是他们的唱和诗歌,一直影响到清代。本论文第一次将皮陆诗人群体集中起来进行综合研究,指出这个诗人群体虽然在政治上不得志,然而在诗歌、散文创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在体裁、题材等方面都有创获,在晚唐诗坛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在绮艳靡丽诗风蔓延的晚唐诗坛,他们的这种创作更为难得,具有现实意义。总的来说,皮陆诗人群体整体的诗歌成就不算高,无法和前期的诗人相比,但他们能继承汉魏六朝以来的诗歌传统,用诗歌干预社会反映现实,创作了一大批揭露时弊反映民生的优秀诗篇,使诗歌的发展趋向没有偏离正统的端庄大道。在艺术形式上他们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咏怀咏物咏史题材的大量出现,拓展了诗歌的内容,为宋诗高潮的到来作了准备,这些都是他们对诗歌史的贡献。这篇学位论文分为六章,对皮陆诗人群体的生平、文学思想、诗歌创作、散文创作、影响等等予以了专门研究,尤其重视他们的作品研究。文中所引用的诗歌,如《皮子文薮》、《甫里先生文集》、《甲乙集》、《唐风集》等,均是学界最新的校勘成果。《松陵集》则用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的《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至于其他的总集、别集、史料等材料,都用中华书局的本子,力争在文献引用上少出差错。引用的文字均标明书名、作者名、出版社、版次、卷数、册数、页码。文中凡引用别人的研究成果,均注明出处,做到文责自负。

韦春喜[5]2005年在《宋前咏史诗史》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全文由引言、八章与余论组成,近29万字。 引言,指出咏史诗研究的意义与以前研究现状。认为以前的研究虽然有成绩,但存在着很大的缺欠。另外简述了本文的研究方法与大体思路。 第一章 咏史诗的界定、范围与产生根源 所谓咏史诗,是指以历史人物、事件、古迹等为题材或感触点,对之进行吟咏、思索,借以抒发思想感情,表达议论见解、历史感悟或借咏史以娱乐、讽谏、教育等的一种诗歌类型。与咏史诗相关的问题比较多,如咏史诗与神话、传说的历史化问题;咏史与典故的区别;咏史与史诗、诗史、咏怀的关系;关于咏史范畴问题等。咏史诗的产生根源,主要涉及: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方式,以儒道为主的古代文化,宗法制度下的先祖崇拜,古代丰富的史学着作,“比兴”诗学精神,独特的时空观,封建专制性的文化语境,以及古代士子现实境况、孤独意识等原因。 第二章 先秦时期——咏史诗的萌芽期 《诗经》中的部分诗篇表现出一定的咏史因素。但占主体地位的史诗,因其民间集体创作性质、祭祖求福的神学色彩、主体性情感的不强等,使它们与后世咏史诗相比尚有较大的差距。屈原的《离骚》、《天问》和荀子的《成相杂辞》借史表达主体性情感、历史哲理思索,咏史性质更充分。但在这些作品中,“史”不占主体地位,不是关注的主要内容,不能看作咏史诗。 第叁章 两汉时期——咏史诗的形成期 两汉咏史诗分为乐府与非乐府两类。乐府类数量较多。音乐性较强,有时可决定作品的诗体特征。入乐目的是为了言志抒情,也具有一定的娱乐性质。初步展现了以史为鉴、讽时刺世、抒情言志的咏史功能。最早采用或确立了史传、代言、论述叁种咏史体式。非乐府咏史诗数量较少的原因是:从文体上讲,文人的咏史怀古创作多转向了辞赋;两汉诗歌大量佚失等。班固的《咏史》标志着咏史诗在完整意义上的最终形成,使咏史诗以一种类型式诗歌最早地出现在古代诗歌史上。 第四章 魏晋时期——咏史诗的发展、成熟期 曹魏时期的乐府咏史诗注重言志抒情,开拓出新的功能:讽鉴现实政治,具有政治实用性。在音乐性上,或借俗乐易于传播、接受的优势,来宣扬政治

韦臻[6]2011年在《唐代园林诗意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园林诗是唐诗一个重要题材类别。园林与山水、田园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在诗歌中也有不同的意象表现。本文以“意象”范畴为研究工具,以《文苑英华》居处类诗为研究对象和范围,对唐代园林诗的基本特征进行初步的、尝试性探讨,以明确其独立的审美价值。园林是以建筑、山水、花木来营造时空的艺术,园林诗是园林景象的意象表现。唐代园林的艺术特征。唐代园林艺术观念主要有叁个方面:有机体的艺术结构观念、寄托性情、以仙境为艺术范式。园林的艺术和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注重山水形势评价、按照一定的空间规则(“合形辅势”、“奥如旷如”)进行空间组织和分配,追求特定的空间审美特性(幽、清、深等);园林景象在本质上是通过艺术技法和手段进行营构的,园林的技法有写形和写意,构景则有虚景和实景。唐代不同时期的园林诗反映了相应时期的不同的形态和艺术特征。(一)初唐园林诗反映的园林特征主要有:别业具有“山水田园”的形态特点,“田”具有园林的审美性格:以建筑组织山水新秩序,山亭是以单体建筑进行山水景观组织的园林,园斋主要是以庭院进行山水景观组织的园林;山水的面貌表现为清、朴、野的自然本色。(二)盛唐的园林诗反映的园林特征:别业山庄崇尚自然,审美眼光主要投射在自然山水之上,对田园没有太多的关注;造园因借、顺应自然,园林穿凿较少;诗歌中的园林意象经过澄汰与净化,不似初唐的驳杂和朴野;一部分亭类诗反映了利用人工山水进行仙境的写意;盛唐的园林诗表现出强烈的独立境界意识。(叁)中晚唐园林诗反映的园林特征。多以门窗观景,“门”、“窗”成为启闭园林天地的意象;景物以池石花木为主;突出“深”的空间意象表现,体现了“壶中”的艺术理念。园林诗的意象类型和语词表现。园林诗的意象类别可以分为空间构成和非空间构成的意象。园林诗的意象属性类型可以分别为人文意象和自然意象二种。建筑是园林诗的特征性意象,具有园林审美的特征性构词表现,以“山”、“水”、“池”、“林”等修饰或限定建筑以及以花木修饰建筑;池石和花木也有特征性的构词表现,反映园林的文化内涵或艺术理念。“苔”承载着独特的园林文化,是表现园林意境的非常重要的特征性植物意象。园林诗的意象群和时空的意象表现。建筑、山水和花木因为艺术关系构成了园林基本空间,成为园林诗中必然关联的意象群体。意象群是有机的、相对稳定的,建筑意象是意象群中的核心意象,起着枢纽的作用。意象群是园林诗的形式特征,克就园林诗独立价值的诗学基础。园林基本空间构景主要是通过建筑与山水、池石以及花木以及山水池石与花木之间的意象直接关联来表现。园林诗具有独特的文化意象,“桃源”、“蓬瀛”、“壶中’反映了园林的文化观念和艺术理念,是园林艺术原型的意象。园林诗时空的意象综合表现为空间扩张的大宇宙图景和空间聚敛的小宇宙图景,后者具有典型性,它是仙境时空的映现。

张自华[7]2011年在《温庭筠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温庭筠是晚唐重要诗人,“温、李(商隐)”并称。后来的接受者还把他与李商隐、杜牧、许浑并称为晚唐四大诗人。温庭筠是词史上第一个专力填词的词人,被视为花间派的鼻祖,与晚唐西蜀词人韦庄被称为“温、韦”。温庭筠的骈文也写得好,与晚唐李商隐、段成式的骈文,被称为“叁十六体”。本文为温庭筠诗歌的整体性研究,分析了其家世生平和思想人格等诗歌创作背景,诗歌题材内容,诗歌艺术特点,诗歌的江南自然历史文化特色,诗歌的传播接受史。现存的温庭筠诗歌版本中,清朝曾益注、顾嗣立补注的《温飞卿诗集笺注》比较可靠,还参考当今刘学锴先生的《温庭筠全集校注》。本文在这两个版本集子的基础上对温庭筠诗歌进行分析,力求对温庭筠诗歌有新的认识和新的见解。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绪论》,介绍研究方向,评述以往研究成果。有关温庭筠研究专着有二十二种,研究论文有叁百余篇。其研究成果,八十年代后更加突出。专着集中于词选、传记方面及综合研究;研究论文主要是生平思想人格、词作及诗歌研究,诗歌方面的研究论文数量不及词。其中温庭筠的生卒年、籍贯、贬谪、从游庄恪太子永、思想人格是研究者比较关注的问题。第二章《创作背景》,温庭筠的远祖乃唐朝的开国元勋之一,这激发了他读书致仕重振家声的志气,他从小饱读儒家经典,吸取了儒家积极进取有为的思想,心怀安邦济民之志,但温庭筠一辈子困顿科场,终身未进士及第。温庭筠生活在晚唐前期,他有传统士大夫的儒家思想人格操守,批判时政,忧时伤国。积极进取,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作为仕进的捷径,温庭筠从游庄恪太子永。庭筠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抱负时,发泄怀才不遇的愤懑。温庭筠也受到时代影响,具有新型的士人人格特质。他纵情狭游,放荡不羁,关注个人的生活享受权利,将自己置身于世俗社会之中。庭筠甚至以文为货,代人考试,作弊科场。温庭筠张扬自己个性,反抗封建社会权贵。温庭筠这些行为偏离了儒家正统社会的价值标准,人格中具有叛逆的特征。第叁章《温庭筠诗歌的内容分类》,从八个方面进行分析。第一节为咏怀诗,处在内忧外患的晚唐,温庭筠有经邦济世的抱负。他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一辈子没有登第。因此诗歌中充满怀才不遇的感慨和愤懑。第二节为咏史怀古诗。他选择历史上典型的人物和事件,或浓墨重彩地刻画之,或慷慨激昂地议论之,批判历史上君王荒淫误国,痛惜历史英雄人物沉沦下僚,抒发自己怀才不遇的愤懑和忧伤。这可以分为两类: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第叁节爱情风怀诗,温庭筠流连歌楼楚馆,有机会体验风流浪漫生活。他对儒家传统士人的行为规范的背离,拉近了与歌妓们的情感距离。对她们的情感心理有了更为细致的体会和沟通。第四节羁旅行役诗,既有所游之地的风景风情的描绘,也有客居他乡的愁思抒怀,有的诗则表达人生感悟和时代心理情绪。第五节交游与怀旧伤悼诗,温庭筠交游甚广,也很重视友情,这一节分为叁个方面一、交游赠答,二、怀念旧友,叁、伤悼友人。第六节宴饮和歌乐诗,温庭筠参加豪门宴会,或者参加友人聚会,有相当一部分诗写宴饮,古人在宴饮时候也奏乐赏乐,故庭筠还有一部分赏乐的诗。第七节僧寺和郊鄠闲居诗,庭筠在羁游的时候,或者交游大德高僧的时候,写下了十几首僧寺诗,在长安西南的鄂杜郊居期间比较长,写下了表现闲居生活或描绘鄂杜附近风景的许多诗篇。第八节咏物和节令诗,温庭筠有些咏物诗可能有比兴寄托,有的可能没有比兴含讽,纯粹咏物或者咏节令。第四章《温庭筠诗歌的艺术特点》,温庭筠为晚唐一个重要诗人,其艺术风貌在晚唐具有代表性,这一章主要探讨温庭筠诗歌的艺术特点,主要从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这两个方面来分析。其艺术风格主要是“艳”和“清”两个特征,其艺术表现主要从技巧之美、色彩之美、体物之美和结构之美四个方面分析。温诗既有自然美,也有精雕细刻的艺术美。第五章《江南文化与温庭筠诗歌》,江南文化是一个包含自然环境因素和历史人文因素的多层次的概念,熏陶、濡染了后代的文人学者,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学创作。温庭筠在江南度过了青少年,江南的自然山水和风俗人情、历史文化深深影响了温庭筠,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温庭筠诗歌有着鲜明的江南自然历史文化色彩。第六章《温庭筠诗歌接受史》,晚唐诗坛,李商隐与温庭筠并称“温李”,温庭筠是晚唐、五代的重要诗人,影响了晚唐五代诗人的创作和晚唐五代的诗歌风格走向。大概从宋朝开始,温庭筠的影响没有晚唐五代那么显着。元明清叁朝对温庭筠诗歌的评价不是很高。其中道德评价因素起了重要作用。这一章主要就温庭筠诗歌的传播和接受史作一简单梳理,以期大致了解温庭筠的诗歌传播接受情况,总结一些现象和规律。

霍建波[8]2005年在《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文中指出本文主要探讨先秦至隋唐隐逸诗的发展流变状况,由述论与四章二十四节组成,约十八万字。 第一章主要做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工作。首先,对隐逸诗一词的历史来源进行了考证,对隐逸诗的内涵、外延给予了现代意义上较为科学的界定,对隐逸诗与山水田园诗、游仙诗的复杂关系予以了细致辨析。其次,对隐逸文化、隐逸文学、隐逸诗研究的历史加以回顾,现状加以分析,未来加以展望,并对研究隐逸诗的文学价值与文化价值做了一定阐述,认为研究隐逸诗是拓荒性的工作,且富有现实性,意义重大。再次,对本论题的研究思路与基本方法予以揭示。 第二章论述了隐逸思想形成的渊源。认为我国的隐逸思想历史悠久,来源复杂。其中《周易》导源于前,它开启了儒、道隐逸思想的端绪;儒、道各具自成体系的阐发,儒家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是手段式的待时之隐,它因为具有实际的操作性而成为后世不得志文人现实的行动指南;道家发扬的则是目的式的适性之隐,是隐逸境界的最高理想;二者既对立,又互补。另有荀子、韩非子等反对隐逸,为后代反隐思想开了先例,从汉代开始还形成了史家为隐士树碑立传的强大传统。先秦、两汉是隐逸诗的滥觞期,此时隐逸诗具有明显的不成熟性,但它们所开创的隐逸主题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隐逸思想的文学源头,对后世具有极其深远的影响。附节简单考察了隐士的十七种名称和两种别名的来历,并论及了十个既可称呼隐士又含有对隐士分类性质的名词,还列举了十叁种前人对隐士的分类方法,并简要表明了笔者对隐士分类的态度。 第叁章探讨了魏晋南北朝隐逸诗主题形态上的多元化发展局面。首先,从社会秩序、思想基础、士人心态、隐逸传统等方面阐述了隐逸精神高扬的社会根源和历史根源,并说明正是隐逸精神的高扬,才促使了隐逸诗的主题形态在此时获得了多元化发展。其次,对魏晋南北朝时代的所有诗歌进行考察,统计出了此时的全部隐逸诗作。再次,根据主题形态的不同,把此时隐逸诗分为游仙隐逸诗、招隐诗、田园隐逸诗、山水隐逸诗、佛理隐逸诗、吏隐诗等几种类型。其中,游仙隐逸诗成于阮籍、嵇康等人,并在郭璞那里得到进一步发展;招隐诗由淮南小山《招隐士》演变而来,经由张华、张载,发展到陆机、左思,完成了招隐题材的第一次新变,发展到王康琚则是招隐题材的第二次新变;谢灵运、谢朓等人创

谢泉[9]2005年在《唐代七言绝句研究》文中提出七言绝句是唐代诗歌中最具代表性的体裁之一。唐代七绝在近叁百年的演进过程中,体式逐渐定型,数量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内容日益丰富,风格逐步趋向多样化。唐代七绝诗坛名家璨若群星,佳作层出不穷,留下了无数的千古绝唱,为后来者树立了最高的艺术典范,提供了无尽的艺术营养,几乎从根本上决定了后世七绝理论批评与创作实践的发展走向。不论从哪方面看,唐代的七言绝句都堪称唐代诗歌史乃至整个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所重镇。 唐代的七绝诗人用这种仅有28个字的短小诗体描绘山川大漠,揭露社会现实,抨击朝政黑暗,书写友谊爱情,排遣离愁别绪,展现了唐代的自然风光、社会政治、风俗习惯、士人心态等多方面的图景,几乎无所不包,其题材涉及范围之广、开掘程度之深,在七绝发展史上是空前的。本文希望能够通过对山水、田园、边塞、战乱、怀古、咏史、离别、思乡、闺怨、奁艳、悼亡以及四时、宫怨、游仙等多种题材的研究,在体会唐代诗人喜怒哀乐的同时,也发现一些对于了解唐代社会状况与文学形态有所帮助的线索。 作为一种成熟的诗歌体裁,唐代七言绝句具有言微旨远、含蓄蕴藉、婉转悠扬、情韵兼胜的艺术特征,这一特征在唐代的近百年时间里,得到了很好的延续与发扬。但是,唐代七绝的艺术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唐代社会翻天覆地的变化,唐代七绝的艺术风貌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些改变。本文从意境美和音律美这两个方面入手,考察了七言绝句的艺术特征在唐代的发展、演变历程。

钟乃元[10]2010年在《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粤西是古代广西的别称之一。目前对粤西地域文学的研究较为薄弱,从地域文化与地域文学互相关联的视角来对粤西古典诗歌进行宏观、整体的研究还是学术空白点。唐宋两朝是粤西地域文化逐渐形成并获得初步发展的时期,其契机是粤西逐步成为独立的行政区划;粤西诗开荒拓土并迎来发展的第一波高峰也是在唐宋时期。研究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粤西诗的意义正在于此。诗歌是客观环境与诗人主体双向作用的结晶。在强调粤西地域文化对诗人的影响的同时,也应当注意诗人对粤西地域文化的能动作用。论文即以此为逻辑起点,探讨粤西地域文化与粤西诗之间的关系,以便对唐宋粤西诗有较为完整和清晰的认识。第一章探讨唐宋时期粤西生态环境对诗人心态以及诗歌题材的影响。粤西生态环境的特点是:地理区位的偏僻遐远,山川地貌的奇丽秀美,气候的炎热多瘴,物产资源的丰饶。诗人因地理偏僻遐远而产生沦落心态;因炎热多瘴而有忧惧心态;因奇丽秀美的山水风光而产生喜山悦水心态;因宜游宜赏的生态景观而产生乐游心态。受粤西生态环境所影响的诗歌题材有山水诗、岩洞诗、边疆诗、花木诗、物产及气候题材。第二章探讨粤西文化环境与诗歌创作的关系。唐宋时期粤西文化形成以中原文化为主导,土着民族文化与其他外来文化多元共存的局面,其发展靠外来先进文化的推动以及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间互相冲突、融合所形成的张力。中央朝廷在粤西地区所实行的以羁縻为主、武力征讨为辅的民族政策,粤西以文治教化为主要方式的文化整合过程,粤西文化景观中的聚落景观、农业景观、民间文化景观和宗教景观等,这些对粤西诗的题材内容、主题思想等有重要影响。第叁章探讨唐宋时期粤西交通与诗歌的关系。粤西交通状况既影响诗人的活动范围与流动走向,也影响着诗歌的内容、题材、创作方式、创作地点。唐宋时期出入粤西的交通孔道有东北部的全桂走廊与潇贺古道,东部的西江水路,南部的钦、廉海路,西部的郁江河谷;有桂州——梧州——钦州、桂州——柳州——邕州、桂州——象州——郁林州叁大南北交通主线。在粤西交通线上活动的诗人有流贬、行役、游历、避乱等。与粤西交通有关的诗歌题材有纪行诗、馆驿诗、关津与古迹吟咏、送别诗、寄赠酬唱诗等。第四章探讨各类诗人对粤西地域文化的不同反应以及由此产生的创作上的区别。贬谪诗人有着复杂的生命体验,他们对粤西地域文化的体验片面突出了其中的负面因素,对诗歌的意象、情感等有重要影响。宦游诗人以一定的文化策略对粤西地域文化进行干预和改造,其创作的基本特征是借咏粤西山川风物之美来写宦游生活之自足自乐,突出了粤西地域文化的正面因素。幕僚诗人则因自身处境的缘故,对粤西地域文化多采取较为客观、冷静的态度,这对他们的诗歌创作也有影响。本土诗人则普遍对中原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同时他们的本土文化意识也开始觉醒。最后是结语。第一,总结唐宋粤西诗的概貌及特征。创作队伍:从作家构成来及作品比重来看,以外来诗人为主体,未到过粤西的外地诗人和本土诗人为辅。空间分布可以概括为:一个中心,一条纽带。一个中心指桂州;一条纽带指全州——桂州——昭州——梧州——藤州——容州——白州——廉州——钦州这一条南北交通线。粤西诗的地域特征主要表现为作品中与粤西地域文化有关的语言、意象、意境等。第二,唐宋粤西诗的发展于曲折不平中逐渐上升,其发展脉络是:初唐拓荒期,盛唐低谷期,中唐上升期,晚唐五代平稳发展期,北宋初复为低谷期,北宋中期、后期至南宋前期持续强劲上升,南宋后期略微下降。诗歌的嬗变主要表现在题材、体裁、风格叁方面。第叁,分析唐宋粤西诗的影响。其影响主要表现在:诗人在粤西的事迹和文化遗址成为后来诗歌创作的触发点;诗歌的表现领域为后来诗人所继承并拓宽;诗歌的艺术成就与经验为后人所取法;诗人在粤西的文化活动和诗歌创作,促使后世粤西本土诗人的地域文化意识进一步增强。

参考文献:

[1]. 试论晚唐山水诗[D]. 高国庆. 内蒙古大学. 2004

[2]. 白居易闲适诗研究[D]. 毛妍君. 陕西师范大学. 2006

[3]. 中晚唐诗僧山水诗意象研究[D]. 刘云飞. 湖北师范学院. 2015

[4]. 晚唐皮陆诗人群体研究[D]. 王永波. 四川大学. 2006

[5]. 宋前咏史诗史[D]. 韦春喜. 山东大学. 2005

[6]. 唐代园林诗意象研究[D]. 韦臻.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7]. 温庭筠诗歌研究[D]. 张自华. 广西师范大学. 2011

[8]. 隐逸诗研究(先秦至隋唐)[D]. 霍建波. 陕西师范大学. 2005

[9]. 唐代七言绝句研究[D]. 谢泉. 武汉大学. 2005

[10]. 唐宋粤西地域文化与诗歌研究[D]. 钟乃元. 广西师范大学. 2010

标签:;  ;  ;  ;  ;  ;  ;  ;  ;  

试论晚唐山水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