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金属还原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金属,结核,选择性,催化剂,芽孢,空腔,回收率。
金属还原论文文献综述
蒋云霞,徐百灵,李艳,魏鹏达,杨晓梦[1](2019)在《咪唑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及相转移还原氧化石墨烯》一文中研究指出以4,4′-二羟基联苯,溴代十二烷,1,10-二溴癸烷,咪唑为主要原料合成了具有双长链的咪唑离子液体(CBphC-M-C)。CBphC-M-C与多金属氧酸盐(Na_(16)P_4W_(30)Cu_4(H_2O)_2O_(112))通过静电相互作用形成咪唑多金属氧酸盐(CBphC-M-C/P_4W_(30)Cu_4)。通过IR、~1H NMR、TGA对CBphC-M-C、Na_(16)P_4W_(30)Cu_4(H_2O)_2O_(112)和CBphC-M-C/P_4W_(30)Cu_4的结构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phC-M-C/P_4W_(30)Cu_4亲水性降低,在有机溶剂中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利用水合肼将氧化石墨烯(GO)还原为还原氧化石墨烯(RGO),RGO的水溶液与CBphC-M-C/P_4W_(30)Cu_4的二氯甲烷溶液进行相转移。通过Raman和UV-Vis进行表征,结果表明,CBphC-M-C/P_4W_(30)Cu_4可以将RGO从水相转移至有机相,形成在有机相中具有良好分散性的CBphC-M-C/P_4W_(30)Cu_4/RGO超分子复合物。(本文来源于《精细石油化工》期刊2019年06期)
刘虎,杨东辉,王许云,韩宝航[2](2019)在《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氧还原领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多孔配位聚合物。这类材料通常具有孔道规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设计及孔壁易修饰等特点,诸多的优点使得MOFs的研究从配位化学跨越到多个学科领域,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前沿热点之一。近来的研究发现,以MOFs为前驱体碳化后制得的碳材料可保留MOFs的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均匀的杂原子(如N、P、S、B等)掺杂,而且通过选择合适的MOFs前驱体可调控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尺寸,这些显着的结构特征使其具备了成为高性能功能性材料的潜力。最近,以MOFs为模板或前驱体制备的中空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中空结构可有效缓解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及受到的冲击,而且中空结构可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具有快速的传质过程,使得材料发挥出最优性能,故而此类材料可被用在二次电池、电容器、电催化等多种电化学器件和多个领域中。基于此,本文综述了MOFs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在储能器件及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硒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氧还原等领域,并对这类材料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本文来源于《无机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黄毅[3](2019)在《利用铁水脱硫渣中的金属铁还原水溶液中六价铬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铁水脱硫渣中选出金属铁,利用金属铁的还原特性对水溶液中的六价铬进行还原处理,研究了反应p H值、温度、时间和金属铁加入量对还原效果的影响,并比较了渣中金属铁与铁粉、铁屑的还原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40℃,p H=2,金属铁加入量为2g/L,反应时间为60 min时,100 mg/L的六价铬水溶液的还原率可达99%以上。渣中金属铁的还原效果要差于铁粉、铁屑,但渣铁的成本低,不用清洗,使用方便。(本文来源于《广东化工》期刊2019年19期)
郭东北,唐晨,张敏,范春,岳紫钰[4](2019)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耐铬(Ⅵ)菌株M52还原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从厦门近岸海域沉积物样品中分离筛选出的芽孢八迭球菌属菌株Sporosarcina saromensis M52在含不同浓度六价铬[Cr(Ⅵ)]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定位Cr(Ⅵ)还原酶,探讨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耐Cr(Ⅵ)菌株M52还原能力的影响。方法:将M52菌株的种子液接种于含不同浓度(0~600mg·L~(-1))Cr(Ⅵ)LB培养基中,培养0~48h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量600nm处M52菌液的吸光度(A)值,观察M52菌株在含0、50、100、200、400和600mg·L~(-1 )Cr(Ⅵ)的LB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将M52菌液超声破碎前、破碎后后离心所得胞内和胞外活性物质与对照组M52菌液在37℃、pH 7.5条件下培养0、12、24和48h,用二苯碳酰二肼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溶液中Cr(Ⅵ)的浓度,计算各时间点胞内和胞外活性物质中Cr(Ⅵ)的还原率。在LB培养基中分别加入0.2 mmol·L~(-1)的Mn~(2+)、Fe~(2+)和Cu~(2+),1 mmol·L~(-1 )SDS、1%Triton X-100和吐温80作为处理组,以未作处理的LB液体培养基为对照组,将种子液以4%浓度接种于处理组和对照组,计算M52菌株在0、6、12、24、36和48h对Cr(Ⅵ)的还原率,分析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处理组中M52菌株对Cr(Ⅵ)还原率的变化。结果:当Cr(Ⅵ)浓度低于100mg·L~(-1)时,随浓度增加菌株生长加快;当100mg·L~(-1)≤Cr(Ⅵ)浓度<600mg·L~(-1)时,随浓度增加菌株生长受到抑制;当Cr(Ⅵ)浓度高于600mg·L~(-1)时,M52菌株几乎不生长。与对照组比较,M52菌株对Cr(Ⅵ)的还原率在细胞内外均升高(P<0.05),胞内Cr(Ⅵ)的还原率最高。与对照组比较,Cu~(2+)和Fe~(2+)存在情况下M52菌株对Cr(Ⅵ)的还原率升高(P<0.05),且Cu~(2+)>Fe~(2+),Mn~(2+)存在情况下M52菌株对Cr(Ⅵ)的还原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小分子物质SDS、Triton X-100和吐温80存在时,M52菌株对Cr(Ⅵ)的还原率降低(P<0.05),且SDS>Triton X-100>吐温80。结论:低浓度Cr(Ⅵ)可以促进M52菌株生长,高浓度Cr(Ⅵ)则会抑制菌株生长,M52菌株对Cr(Ⅵ)的还原主要发生在胞内,Cu~(2+)和Fe~(2+)可促进M52菌株还原Cr(Ⅵ),吐温80、Triton X-100和SDS可抑制M52菌株还原Cr(Ⅵ)。(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期刊2019年05期)
张洪浩,俞寿云[5](2019)在《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过渡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是一类重要且实用的有机化学反应,可以立体选择性地高效构建碳-碳键和碳-杂键.可见光氧化还原催化可以利用绿色清洁的可见光能源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产生自由基或者自由基离子等高反应活性的反应中间体,被广泛地应用于有机合成中,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合成工具.鉴于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性,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逐渐引起化学家的兴趣.该协同催化的策略可以实现单一过渡金属催化难以实现的烯丙基取代反应,反应的区域选择性和立体选择性也体现出不同的特点,有望发展成为单一金属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重要补充.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不同过渡金属与可见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9期)
王成彦,杨成,张家靓,马保中,陈永强[6](2019)在《废加氢催化剂还原熔炼回收有价金属试验》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石化行业重油精炼加氢脱硫过程中产生的废加氢催化剂为原料,采用还原熔炼工艺回收其中的有价金属。结果表明,在SiO2添加量40%、B2O3添加量10%、CaO添加量29%、Na2CO3添加量80%、冰铜添加量100%、褐煤添加量5%、CaF2添加量5%、1 450℃还原3h,渣计Mo、Co、Ni和V的回收率分别为98.54%、96.51%、99.47%和37.41%。(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09期)
[7](2019)在《新型双金属位点型超薄光催化剂可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孙永福教授和谢毅教授课题组在光催化选择性还原CO_2方面取得新进展。该课题组设计了一种具有双金属活性位点的超薄纳米片催化剂并研究了其对CO_2光还原产物选择性的影响。众所周知,化石燃料过度利用导致的能源危机和过量排放二氧化碳引发的温室效应是当前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两个重大问题。受植物光合作用的启发,科研人员设计利用人工光合作用在自然环境条件下将二氧化碳催化转化为碳氢燃料,这(本文来源于《能源化工》期刊2019年04期)
赵峰,蒋训雄,汪胜东,李达,蒋伟[8](2019)在《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过程进行热力学和动力学分析,研究其热力学上的可行性和反应速率限制环节。结果表明,MnO2还原起始温度最低,优先被还原;NiO、CoO、CuO、Fe2O3四种氧化物的还原比MnO容易,其中最难还原的是Fe2O3,其开始还原温度约798℃(1 071K),而碳还原MnO的理论开始反应温度约为1 420℃(1 693K),为选择性还原提供了充足的温度范围;反应体系的反应速率受扩散过程控制,固相反应动力学方程符合金斯特林格方程。(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武卓敏,石勇,李春艳,牛丹阳,楚奇[9](2019)在《双金属MOF-74-CoM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水热法成功地合成了不同比例的双金属MOF-74-CoMn催化剂,并成功用于以CO为还原剂的选择性催化还原脱硝(CO-SCR)反应.实验结果表明,双金属MOF-74-CoMn催化剂的NOx转化率普遍高于单金属MOF-74-Co催化剂,且反应温度窗口更宽,其中, MOF-74-Co1Mn2的NOx转化率最高,在175~275℃的温度范围内接近100%.进而,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热重分析(TGA),扫描电镜(SEM),N2吸附/脱附,X-射线光电子光谱(XPS),氢气程序升温还原性能测试(H2-TPR)和原位红外光谱(FTIR)技术对双金属MOF-74-CoMn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和分析,发现金属Co、Mn的协同作用可以促进不饱和金属位点和氧空位的形成,从而提高CO选择性催化还原反应(CO-SCR)的效率.(本文来源于《化学学报》期刊2019年08期)
周磊,居殿春,周夏芝,徐玉松,程相魁[10](2019)在《深海多金属结核回转窑预还原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实现深海多金属结核高效冶炼,拟采用回转窑预还原—全氧熔池熔分新工艺。针对回转窑预还原阶段,研究了温度对深海多金属结核预还原的影响,结果表明,MnO_2逐渐还原为Mn_2O_3、MnO,最终生成Mn;Fe_2O_3还原为Fe_3O_4、FeO,最终生成Fe;CuO、CoO、NiO等直接还原为Cu、Co、Ni。预还原温度越高样品预还原程度越完全。在1 300℃时样品综合还原效果最显着,出现金属熔化重新凝聚现象,反应后样品中出现球状金属颗粒;在相同温度下,还原时间由1h增加到2h时,还原效果显着增强。(本文来源于《有色金属(冶炼部分)》期刊2019年08期)
金属还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etal-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一类由金属离子或金属团簇与有机配体通过配位键连接形成的具有周期性网络结构的多孔配位聚合物。这类材料通常具有孔道规整、比表面积大、孔隙率高、结构可设计及孔壁易修饰等特点,诸多的优点使得MOFs的研究从配位化学跨越到多个学科领域,成为当前多学科交叉前沿热点之一。近来的研究发现,以MOFs为前驱体碳化后制得的碳材料可保留MOFs的大比表面积和多孔结构,同时可以实现均匀的杂原子(如N、P、S、B等)掺杂,而且通过选择合适的MOFs前驱体可调控产物的组成和形貌尺寸,这些显着的结构特征使其具备了成为高性能功能性材料的潜力。最近,以MOFs为模板或前驱体制备的中空碳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中空结构可有效缓解材料在电化学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及受到的冲击,而且中空结构可暴露出更多的活性位点,具有快速的传质过程,使得材料发挥出最优性能,故而此类材料可被用在二次电池、电容器、电催化等多种电化学器件和多个领域中。基于此,本文综述了MOFs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在储能器件及电催化领域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锂离子电池、锂硫/硒电池、钠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电催化氧还原等领域,并对这类材料当前面临的挑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金属还原论文参考文献
[1].蒋云霞,徐百灵,李艳,魏鹏达,杨晓梦.咪唑多金属氧酸盐的制备及相转移还原氧化石墨烯[J].精细石油化工.2019
[2].刘虎,杨东辉,王许云,韩宝航.金属-有机框架衍生的中空碳材料及其在电化学能源存储与氧还原领域中的应用[J].无机化学学报.2019
[3].黄毅.利用铁水脱硫渣中的金属铁还原水溶液中六价铬的研究[J].广东化工.2019
[4].郭东北,唐晨,张敏,范春,岳紫钰.金属离子和小分子物质对耐铬(Ⅵ)菌株M52还原能力的影响[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9
[5].张洪浩,俞寿云.过渡金属与光氧化还原协同催化的烯丙基取代反应的研究进展[J].化学学报.2019
[6].王成彦,杨成,张家靓,马保中,陈永强.废加氢催化剂还原熔炼回收有价金属试验[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
[7]..新型双金属位点型超薄光催化剂可实现高选择性二氧化碳还原[J].能源化工.2019
[8].赵峰,蒋训雄,汪胜东,李达,蒋伟.多金属结核金属化还原过程热力学及动力学[J].有色金属工程.2019
[9].武卓敏,石勇,李春艳,牛丹阳,楚奇.双金属MOF-74-CoMn催化剂的制备及其CO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应用[J].化学学报.2019
[10].周磊,居殿春,周夏芝,徐玉松,程相魁.深海多金属结核回转窑预还原的研究[J].有色金属(冶炼部分).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