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全桥论文-赵龙,赵兴勇,高鹏彦,李越,任帅

双向全桥论文-赵龙,赵兴勇,高鹏彦,李越,任帅

导读:本文包含了双向全桥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移相控制,电流应力,优化开关策略

双向全桥论文文献综述

赵龙,赵兴勇,高鹏彦,李越,任帅[1](2019)在《基于双重移相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优化开关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低压直流变换器,被广泛应用于微电网中。该文通过分析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在双重移相控制下的工作原理及其功率传输特性,推导出双向全桥变换器在双重移相控制下的传输功率模型,据此在双重移相控制的基础上,以该控制策略下的电流应力最小为目标,内移相比作为电流应力的优化量,提出一种基于双重移相控制的优化开关策略,通过改进双重移相控制,使双主动全桥DC-DC变换器达到最优的表现性能。最后,通过Matlab/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优化开关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自动化与仪表》期刊2019年11期)

王议锋,崔玉璐,马小勇,孟准,冀睿琳[2](2019)在《一种交错并联双Buck全桥型双向并网逆变器》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双Buck全桥变换器拓扑,提出一种交错并联型双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克服了传统H桥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且开关频率无法大幅度提升且桥臂存在直通危险的问题;为了在提高频率和功率密度的同时保证变换器效率,采用二通道交错并联结构,相同的输出电感电流纹波下,仅需要较小的电感量,同时还可以减小高频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损耗。该文对变换器的逆变和整流两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与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电感量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不同模式下滤波器设计要求,利用图解法对Buck电感和滤波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构建损耗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逆变和整流模式下的损耗分布。最后,搭建一台5kW的实验样机,对上述理论分析和计算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20%至满载范围内逆变器效率均高于98%。(本文来源于《电工技术学报》期刊2019年21期)

杨文涛,蒋赢,高金玲,黄蓉蓉[3](2019)在《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双重移相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主要采用传统的单移相(SPS)控制策略,但该控制策略存在较为严重的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效率不高。针对减小回流功率的这一目标,分析了双重移相(DPS)控制策略下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推导出了内外移相角与输出功率的关系,结合软开关实现的边界条件,对内外移相占空比进行优化计算,减小了回流功率和电流应力。最后在Matlab/Simulink平台搭建变换器仿真模型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证实该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本文来源于《上海电机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冯子秋,迟颂[4](2019)在《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移相优化的扩展双重移相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传统双重移相轻载状态下移相角调节范围小、变化率大的问题,提出了扩展双重移相控制。传统双重移相方式在轻载时移相角调节幅度较大,会造成系统失衡。将二次侧全桥内移相角扩展到负值,使系统轻载时移相角调节得到优化,进一步建立对应的数学模型,推导出不同工作状态下以功率回流最小为目标的优化控制策略。搭建Simulink模型对不同工作状态进行仿真,并基于该控制策略设计搭建小功率实验平台,验证了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9年07期)

李海平[5](2019)在《双向全桥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技术、储能技术以及微电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能够实现功率双向传输的隔离型双向DC-DC变换器在这些技术领域具有日益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以电动汽车与电网双向互动为背景,针对双向全桥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工作特性及谐振参数优化等问题展开研究。首先,在讨论双向全桥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工作模式,分析变频控制和移相控制下电路具体工作过程的基础上,采用基波分析法对该变换器进行建模,探讨了该变换器的工作特性,推导了基于感性电压增益最大值对一次侧谐振电感与励磁电感的比值k的约束关系和软开关条件对品质因数Q的约束条件,提出一种通过数学解析式结合图形实现谐振网络参数优化的设计方法,无需参数迭代,快速准确。其次,对双向全桥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主电路主要元件参数及部分关键电路进行了设计,采用上述的参数设计方法,设计了谐振网络的相关参数,并选用新型宽禁带半导体器件SiC MOSFET作为开关器件,结合该变换器的具体特点,设计了相应的SiC MOSFET的驱动方案。最后,为进一步验证理论分析和参数优化的正确性,采用PSIM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验证,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一台实验样机进行实验研究,结果均表明,该变换器在正向和反向运行时,逆变侧的开关管均能实现零电压开通,整流管均能实现零电流关断,且能实现宽范围调压。(本文来源于《西安理工大学》期刊2019-06-30)

李文君[6](2019)在《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国家工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新能源发电系统和节能用电电源的降本增效问题突出。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因能够实现能量的双向传输,不仅在直流输配电网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广泛应用于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航天电源系统、UPS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等场合。但目前应用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仍存在电感电流应力大、回流功率大、软开关范围受限等问题,使得变换器系统的效率低、器件开关损耗大。本文通过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单移相和双重移相控制下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模式的研究分析,建立了数学模型,并分析了变换器在两种控制方式下的功率特性;然后以变换器中的传输功率为约束条件,以优化系统中的电感电流应力为目标,构建拉格朗日函数,给出了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在两种控制方式下的控制算法,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双移相控制下变换器的功率特性优于单移相控制的结论;最后针对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电感电流应力大的问题,对控制策略进行了改进,提出一种双重移相控制优化算法策略,以变换器电感电流应力最小为目标实时计算最优移相比,给出了控制策略框图,并搭建了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小功率实验样机进行验证分析,仿真及实验结果证明了本文所采用的优化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图[62]表[7]参[64](本文来源于《安徽理工大学》期刊2019-06-03)

侯瑞雯[7](2019)在《移相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双向直流变换器随着绿色能源的发展,其应用越发广泛。不仅在微电网储能系统中具有削峰填谷的作用,还可在电动汽车电源转换系统中提高电动汽车的充放电寿命和续航能力,以及在航空航天领域上的燃料电池管理装置中让驱动电机系统的能量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开展对双向直流变换器的研究与设计,具有极其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首先在综合分析隔离型变换器的5种拓扑结构之后,确定本文设计的变换器为双向全桥式结构,然后对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拓扑组成和工作原理进行说明,之后确定变换器的控制方式为移相控制方式。再分别对SPS、DPS控制方式进行研究,在详细分析两种控制的多种运行方式之后,得出影响变换器工作效率的原因是电压电流极性不一致时产生的回流功率。为消除回流功率,分别对两种控制下的传输功率做数学建模,发现移相比影响回流功率的数值大小。基于移相比,本文利用拉格朗日函数设计优化控制算法来降低电感电流的最大值进而减小回流功率。并通过对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软开关范围的探讨和PSCAD仿真波形的对比分析,得出在DPS控制下优化后的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具有更小的回流功率,能够让变换器保持恒压值输出,变换器的工作效率更高。根据研究结果,对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做软硬件设计。首先确定硬件的总体结构,依据总结构再分别对主电路、采样调理电路、控制电路和驱动电路进行设计。然后,再对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主程序、中断子程序和PWM程序进行软件设计。最后按照设计方案组建小型试验样机,通过试验结果验证出本文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农业大学》期刊2019-06-01)

蔺晓强,贾燕冰,田晋杰,任春光,王金浩[8](2019)在《基于双向全桥的部分隔离型四端口变换器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提出了基于双向全桥DC/DC的部分隔离型四端口变换器。该变换器由两个Boost变换器和一个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构成,实现了功率的双向传递以及部分端口之间的隔离。根据其提出了四端口的运行模式,设计出四端口变换器在不同的运行模式下的控制策略,最后通过四端口变换器的各个运行模式以及模式之间的转换实验分析,验证了新型四端口变换器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可再生能源》期刊2019年05期)

张微微[9](2019)在《Buck/Boost变换器与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级联系统建模及控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快速发展,双向DC/DC变换器在电力储能系统中得到了大规模应用。双有源全桥(DAB)双向DC/DC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景的双向DC/DC,但其由于功率回流的问题不能适用于宽范围调压场合,在储能系统中无法大规模应用。因此研究适用宽范围输入下的DAB变换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展了用于储能系统的双向DC/DC的研究,对宽输入范围DAB拓扑结构和控制策略进行分析,确定了Buck/Boost级联DAB的研究方案。该方案综合了Buck/Boost和DAB的优点,实现电气隔离的同时扩展了双有源全桥双向DC/DC的输入电压范围。首先本文分别分析了一个开关周期内Buck/Boost和DAB的工作模态,建立了Buck/Boost和DAB的数学模型和等效电路模型,在此基础上建立级联系统的数学模型。其次,根据等效电路模型得出双向运行时各级变换器开环输入输出阻抗,基于级联阻抗稳定性判据分析了各级变换器电压单环控制时,闭环参数对输入输出阻抗的影响,得出环路增益越高,闭环输出阻抗越小输入阻抗越大的结论。之后,提出了级联系统协同控制策略,通过Buck/Boost双闭环控制系统和DAB单环控制系统的协同控制,使得DAB在稳定运行时变压器两端电压实现电压匹配,从而降低功率回流,提高级联变换器在宽范围输入下的工作效率。本文搭建了半实物仿真平台,实现了级联系统电路模型和控制器模型设计。本文在MATLAB中仿真级联电路模型,在DSP上实现控制器算法,通过硬件在环仿真验证了所提出的协同控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合肥工业大学》期刊2019-05-01)

张丰一[10](2019)在《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优化控制与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双向DC/DC变换器在智能微电网、新能源发电、电动汽车、不间断供电系统(UPS)等场合的应用日益增多。双向DC/DC变换器的种类多样,控制方法也多种多样且各有优缺点。因此对双向DC/DC变换器进行深入研究、改进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其中,双向LLC谐振变换器以其效率高、电压增益范围宽、易于实现能量双向流动等优点,受到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以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作为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变换器拓扑结构的工作原理以及优点。结合已有的控制方法,提出了两种针对该双向变换器的优化控制方法,即变频-单侧双重移相混合控制方法与同步整流控制方法。采用以上两种优化控制方法,均可使变换器工作在升压或者降压模式,均能实现开关管的零电压开通(ZVS),并能实现能量的双向流动。本文分别对两种优化控制方法的原理进行了详细分析,介绍了两种控制方法与已有的控制方法相比的优化改进之处,体现优化控制方法的优点。建立了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基波等效模型,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每种控制方法下的电压增益特性、软开关特性,给出了各种控制方法下的电压增益曲线图,并进行了相应的公式推导,从理论上对两种优化控制方法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验证。本文利用PSIM软件搭建了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仿真模型,并对本文中提出的两种优化控制方法的变换器增益以及软开关实现情况逐一进行了仿真验证,初步验证了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对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硬件进行了设计,并基于TIDSPTMS320F28335进行了软件编程,搭建样机实验平台,通过实验进一步验证了理论分析推导、仿真研究的正确性和可行性。(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19-04-29)

双向全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基于双Buck全桥变换器拓扑,提出一种交错并联型双向并网逆变器。该逆变器克服了传统H桥逆变器存在死区时间,且开关频率无法大幅度提升且桥臂存在直通危险的问题;为了在提高频率和功率密度的同时保证变换器效率,采用二通道交错并联结构,相同的输出电感电流纹波下,仅需要较小的电感量,同时还可以减小高频开关管的电流应力和损耗。该文对变换器的逆变和整流两种工作模式的工作原理与特性进行了分析;同时,以电感量最小为目标,综合考虑不同模式下滤波器设计要求,利用图解法对Buck电感和滤波器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此基础上,构建损耗分析模型,计算并分析逆变和整流模式下的损耗分布。最后,搭建一台5kW的实验样机,对上述理论分析和计算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20%至满载范围内逆变器效率均高于98%。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向全桥论文参考文献

[1].赵龙,赵兴勇,高鹏彦,李越,任帅.基于双重移相的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优化开关策略[J].自动化与仪表.2019

[2].王议锋,崔玉璐,马小勇,孟准,冀睿琳.一种交错并联双Buck全桥型双向并网逆变器[J].电工技术学报.2019

[3].杨文涛,蒋赢,高金玲,黄蓉蓉.隔离型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双重移相控制[J].上海电机学院学报.2019

[4].冯子秋,迟颂.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移相优化的扩展双重移相控制[J].电气传动.2019

[5].李海平.双向全桥LLC谐振DC-DC变换器的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19

[6].李文君.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的优化控制策略研究[D].安徽理工大学.2019

[7].侯瑞雯.移相双向全桥直流变换器的设计[D].东北农业大学.2019

[8].蔺晓强,贾燕冰,田晋杰,任春光,王金浩.基于双向全桥的部分隔离型四端口变换器的研究[J].可再生能源.2019

[9].张微微.Buck/Boost变换器与双向全桥DC/DC变换器级联系统建模及控制[D].合肥工业大学.2019

[10].张丰一.双向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优化控制与设计[D].山东大学.2019

标签:;  ;  ;  ;  

双向全桥论文-赵龙,赵兴勇,高鹏彦,李越,任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