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_王灰飞

导读:本文包含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噻唑,药物,酮类,线粒体,糖尿病,格列,结构。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文献综述

王灰飞[1](2019)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结构修饰及抗乳腺癌细胞活性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抗2型糖尿病类药物噻唑烷二酮类,随着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它的副作用如肥胖、低血糖、骨质疏松等,也逐渐呈现出来,这些副作用严重阻碍了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发现由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PPARγ受体的完全激动作用,促使了它的副作用的发生。因此我们运用药物设计的基本原理,对具有良好活性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结构进行修饰来优化出毒副作用更少的PPAR调节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结构中,呈酸性的噻唑烷-2,4-二酮环是其起作用的主要药效团之一,本文对该部位上的N-H键进行结构修饰,通过S_N烷基化反应,运用互变异构和共轭原理,用活泼性较弱的酰胺a位氢或烯醇式氢替代吡格列酮噻唑环上的氮氢,使药物分子构象发生变化,从而使吡格列酮衍生物的药效团与受体结合的构象发生改变。因此,吡格列酮由完全激动PPARγ变成选择性激动或部分激动,其产生的活性相对减弱的同时也减轻了其完全激动带来的副作用。然后,对于已知的报道认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因此在已具有体外抗乳腺癌细胞模型实验条件下,运用MTT法对所有合成的15个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进行抗乳腺癌细胞株MCF-7、MBA-MD-231、453、CAL-120的活性研究。实验结果显示:所试的噻唑烷二酮类衍生物与阳性对照吡格列酮进行比较来说,部分具有较为显着的抗乳腺癌活性,其中化合物PGZ-15的活性较强。最后基于以上两部分对吡格列酮衍生物的设计、合成、抗肿瘤活性筛选的研究,为了更好的阐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PPARγ蛋白受体的作用机制,及化合物在体内的代谢动力学规律,因此还对15个吡格列酮衍生物与PPARγ的分子对接及药物代谢动力学规律进行了模拟研究。分子对接结果显示,与阳性对照吡格列酮比较,除了化合物PGZ-6、PGZ-12打分函数与对照相差不大之外,其它13个化合物与受体蛋白结合力均较好。且ADME模拟研究表示大部分化合物在体内不与血浆蛋白结合,为游离型,具有药物活性。综上所述,本文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进行结构修饰,结构表征及活性筛选,分子对接及ADME模拟,其结果均达到了本文设计的初步目的和要求。(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9-05-01)

屈秋慧,韩红芳,吴胜军,张小丽,李艳川[2](2018)在《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以及环格列酮叁种TZDs对宫颈癌细胞(CCCs)增殖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0μM、2. 5μM、5μM以及10μM浓度的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以及环格列酮刺激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HPV 18+),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脂肪累积,实时定量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2. 5μM和5μM的吡格列酮、5μM的环格列酮、以及10μM的TZDs在刺激第5天时均可显着抑制CCCs的增殖(P <0. 05)。吡格列酮与20μM顺铂或者100μM的5-氟尿嘧啶联合刺激比单独10μM吡格列酮刺激更能显着抑制CCCs的增殖(P <0. 05)。10μM的TZDs均可显着增加CCCs中脂质的累积(P <0. 05)。2. 5μM、5μM和10μM的TZDs刺激CCCs 5 d,均可显着增加PPARγmRNA的表达(P <0. 05)。结论叁种TZDs均可抑制CC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TZDs通过促进PPARγ的表达进而增加癌细胞中脂质的累积有关。(本文来源于《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23期)

霍立双[3](2017)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一类可以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并改善胰岛素抵抗的口服降糖药物,主要通过激活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 gamma,PPAR-γ)而发挥作用,目前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是临床上最常应用的TZDs降糖药物。TZDs不仅能有效地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还可用于治疗伴有胰岛素抵抗的代谢综合症。2型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需要长期治疗,在考虑降糖药物有效性的同时还要注意其安全性。然而,多项临床试验研究表明,TZDs能导致2型糖尿病患者骨量丢失、骨密度降低,甚至增加骨折风险。本文就TZDs对骨代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进行综述。(本文来源于《河北医科大学》期刊2017-03-01)

彭阳,王战建[4](2016)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s)是人工合成的PPARγ的高选择性配体,TZDs与PPARγ结合可以启动下游的基因转录,进而改善胰岛素抵抗,降低血糖。作为经典的胰岛素增敏剂,TZDs主要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此类药物曾因增加心血管事件及膀胱癌风险被禁用或限用,后又因证据不足被解禁,近年来有大型临床研究及Meta分析指出,TZDs类药物不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且有潜在的心血管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药品评价》期刊2016年05期)

欧阳靖霖,张璃[5](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TZD)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激动剂,它能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胰岛素抵抗,维持糖代谢和脂代谢的平衡,目前已被广泛用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TZD亦能通过多种途径干预肿瘤发展的不同阶段,进而发挥潜在的抗肿瘤效应,其中涉及的主要机制包括阻止细胞增长、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侵袭转移、限制能量供应等。(本文来源于《癌症进展》期刊2015年05期)

金霞霞,卢国光,姚龙,王冬莲[6](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前列腺癌风险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Meta分析评价采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治疗的糖尿病(DM)患者发生前列腺癌风险。方法通过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知网期刊数据库(CNKI),获得有关以TZDs与DM患者的前列腺癌患病风险关系的文献。由两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 11.0进行Meta分析,选用固定效应模型及随机效应模型计算合并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值及其95%CI值;运用Stata11.0软件,选用Egger法进行发表偏倚检测。结果共纳入5篇文献,研究对象共272375例,采用TZDs治疗的DM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与非TZDs治疗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0.90,95%CI为0.81~1.01,P=0.064),但各文献之间存在异质性。根据对照组采用的治疗措施不同进行亚组分析,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DM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低于采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HR=0.81,95%CI为0.73~0.90,P<0.001),采用TZDs治疗的DM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尽管低于采用非TZDs治疗(不包括仅采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例)的患者(HR=0.96,95%CI为0.85~1.08,P=0.454),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TZDs治疗的DM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并没有显着降低。但与胰岛素相比,采用吡格列酮治疗的DM患者患前列腺癌的风险降低。(本文来源于《浙江实用医学》期刊2015年04期)

敖文,碌越,朱首领[7](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的队列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服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哮喘发作之间的关系。方法将428例糖尿病患者根据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分成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和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哮喘发作情况及类固醇激素的使用情况,并采用多变量模型分析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因素。结果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伴有房颤及冠心病比例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哮喘发生率及类固醇激素药物使用率均明显高于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和是否使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有密切关联。结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能够降低糖尿病患者的哮喘发作风险。(本文来源于《重庆医学》期刊2015年21期)

呼丹[8](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肝脏线粒体毒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 TZDs)如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主要应用于Ⅱ型糖尿病的治疗,具有缓解胰岛素抵抗,延缓糖尿病进展的良好疗效,然而肝脏毒性是困扰此类药物研发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1]。曲格列酮在2000年因导致严重的肝毒性而在美国撤市[2]。2009年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在10年的药物使用不良事件报告中,也被指出具有一定的肝毒性[3,4]。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家族仍有新的成员在研发中,但其肝毒性的发生机制仍未得到很好的阐明,虽然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肝毒性已经较曲格列酮明显降低,但为何叁种药物的毒性相差如此之大,它们致肝损伤的机制有何差异?目前还缺乏叁种药物系统的毒性比较研究。众所周知,肝细胞中所富含的线粒体与肝脏的生物合成、代谢和解毒功能密不可分,同时在调节细胞内钙离子浓度、信息传递及细胞死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众多具有心脏毒性、肾毒性、肝毒性和肌肉毒性的药物,也大多经由影响线粒体的结构或功能而诱发毒性[5]。过去曾报道过曲格列酮的线粒体毒性,但具体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线粒体的影响与肝毒性的关系也需要得到阐明。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了更加优良的人肝癌细胞株Hepa RG细胞为体外模型,在叁种不同浓度的TZDs药物处理后,从细胞水平、亚细胞水平、代谢水平以及蛋白水平,全面研究线粒体毒性的特点和规律,分析叁种药物毒性差异并探讨其发生机制。加深对此类药物的线粒体毒性认识,也为该类药物的肝脏毒性的深入研究提供思路,同时,为进一步建立和完善药物临床前期线粒体毒性的筛选体系提供依据。本研究分为以下四部分:1.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Hepa RG细胞增殖、凋亡以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目的测定Hepa RG细胞生长曲线,了解了Hepa RG细胞生物学特性和培养的基本参数,为后续试验奠定基础。研究并比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对Hepa RG细胞增殖、细胞周期及凋亡方面的影响,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量Hepa RG细胞生长曲线并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FITC Annexin V和碘化丙啶双染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后细胞凋亡的情况。采用PI/RNase法,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对细胞周期的影响。用western-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ax、caspase-3、Bcl-2的表达,探讨叁种药物细胞毒性的作用机制。结果叁种药物均对Hepa RG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其中曲格列酮抑制能力最强,48小时的曲格列酮半数抑制浓度为50.44±2.12μM,罗格列酮LC50=64.75±3.66μM,吡格列酮LC50=68.2±3.01μM,。根据此试验结果,后续试验中,选择48小时为处理时间,药物的最高浓度均选择50μM。曲格列酮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细胞凋亡,50μM组作用较明显,罗格列酮仅在高浓度组发生明显改变,吡格列酮组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叁种药物抑制细胞周期的影响强于对凋亡的影响,均可将导致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曲格列酮能明显的上调去促凋亡蛋白Bax、caspase-3的表达,同时对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有下调作用,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50μM组最为明显。50μM罗格列酮对Bax、caspase-3有明显的上调作用,但对Bcl-2的表达没有明显影响。吡格列酮组的几种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小结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对Hepa RG细胞增殖有明显抑制效果,具有一定的时间浓度依赖关系:药物抑制增殖的主要原因是引起细胞发生G0G1期阻滞,曲格列酮和高浓度罗格列酮能够促使细胞发生凋亡。2.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Hepa RG细胞线粒体结构功能的影响目的研究并比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线粒体毒性,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为识别和防控此类药物的线粒体毒性提供指导。方法采用人肝癌细胞株Hepa RG为细胞模型,以12.5μM、25μM、50μM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处理48小时。使用海马生物能量测定仪实时检测细胞的呼吸耗氧量、化学发光法检测AT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ROS水平,使用RT-PCR法检测线粒体DNA含量变化、并测定线粒体复合酶Ⅰ、Ⅱ、Ⅲ、Ⅳ的活性,透射电镜观察线粒体超微结构改变等指标。结果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可引起不同程度的呼吸功能紊乱,包括耗氧量下降、线粒体呼吸酶链复合体活性下降、ATP含量下降和ROS水平升高,其中曲格列酮效力最强,在低浓度即可发挥作用,罗格列酮次之,吡格列酮仅在高浓度产生明显的影响。此类药物还可导致mt DNA含量下降,与对照组(100%)相比,50μM曲格列酮组mt DNA表达下降(28±2)%,25μM曲格列酮组mt DNA表达下降(56±10)%(P<0.05),12.5μM曲格列酮组未观察到明显改变,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组仅高浓度产生明显效应,其中罗格列酮组mt DNA含量下降(81±6)%,吡格列酮组mt DNA含量下降(88±3)%(P<0.05)。曲格列酮处理可引起膜电位下降,与对照组相比,50μM组膜电位下降(33.1±1.3)%、25μM下降(45.9±1.29)%,12.5μM组下降(56.43±2.02)(P<0.01),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处理未观察到明显改变。电镜结果显示,50μM曲格列酮组出现线粒体肿胀和空泡化,25μM曲格列酮组出现线粒体断裂消失,12.5μM曲格列酮组线粒体嵴排列紊乱,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组仅高浓度发生明显改变,其损伤表现与25μM曲格列酮组类似。小结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具有一定的线粒体毒性,曲格列酮线粒体毒性最强,其发生机制可能与呼吸功能的紊乱、氧化应激以及线粒体内膜通透性改变而导致的线粒体结构功能改变相关。3.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导致Hepa RG细胞氧化损伤及相关机制研究。目的系统地研究比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在导致细胞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特点,探讨其发生的可能机制,为进一步研究此类药物的线粒体毒性提供指导。方法我们采用Hepa RG细胞为体外模型,系统地研究比较叁种药物在导致细胞氧化损伤方面的作用特点,包括采用ABTS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总抗氧化能力的影响,采用WST法检测超氧物歧化酶活性变化,以及检测过氧化氢酶以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变化。用western-blot检测氧化应激相关蛋白去乙酰化蛋白SIRT1,SIRT3表达的变化,探讨叁种药物氧化损伤的作用机制。结果Hepa RG细胞经过药物处理48小时后,细胞的总抗氧化能力发生了下降,曲格列酮的效果最为明显。25μM曲格列酮组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至对照组的(87.36±0.06)%,50μM曲格列酮组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至对照组的(57.66±0.0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50μM罗格列酮组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至对照组的(85.48±0.056)%,50μM吡格列酮组总抗氧化能力下降至对照组的(80.00±0.0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超氧化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抑制效果较为明显,对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影响较小。50μM曲格列酮处理Hepa RG细胞48小时后,细胞内超氧化歧化酶的活性降至对照组的50%左右,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在50μM组处理下,超氧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发生了下降,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的活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A含量发生了明显的改变,与对照组(4.812±1.980)nmol/mg prot,相比,25μM曲格列酮组MDA含量升高至(8.776±1.254)nmol/mg prot,50μM曲格列酮组MDA含量升高至(16.841±2.860)nmol/mg pro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0μM罗格列酮组MDA含量升高至(8.678±2.340)nmol/mg prot,50μM曲格列酮组MDA含量升高至(6.727±3.104)nmol/mg prot,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曲格列酮能明显地下调去乙酰化蛋白SIRT1,SIRT3的表达,具有明显的浓度依赖效应,50μM组最为明显。罗格列酮组SIRT1和SIRT3的表达在中、高浓度组发生了下降。吡格列酮组的两种蛋白与对照组相比,未发生明显的变化。小结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其中曲格列酮效果最明显,罗格列酮次之;叁种药物引起氧化应激主要原因是活性氧的生成增多,超出细胞抗氧化能力范围,对部分抗氧化酶活性有抑制作用;药物引发氧化应激的途径可能与降低脱乙酰蛋白SIRT1,SIRT3的表达有关。4.基于ITRAQ的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线粒体毒性差异蛋白研究目的筛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处理Hepa RG细胞48小时后,不同浓度的药物处理与对照组的差异蛋白,并鉴定蛋白,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其余毒性指标,探讨其有害结局路径及分子起始事件,阐明毒性作用机制。方法我们采用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曲格列酮、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为研究对象,Hepa RG细胞为体外模型,以不同浓度药物处理细胞后,提取细胞总蛋白,使用i TRAQ试剂进行标记,经过酶解肽段离线预分离及LC-MS/MS质谱分析,并对结果进行DAVID生物信息学分析,探讨叁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前期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肝毒性的早期发现提供支持。结果在曲格列酮组i TRAQ的筛选结果中,共检出3474个蛋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p值小于0.05,且差异倍数均大于1.3倍或小于0.77倍的蛋白在高浓度组有358个,在中浓度组有299个,在低浓度组有216个。在罗格列酮组共检出4715个蛋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且差异倍数大于1.2倍或小于0.77倍的蛋白在高浓度组有134个,在中浓度组有119个,在低浓度组蛋白有175个。吡格列酮组共检出6477个蛋白,其中,与对照组相比,p值均小于0.05,且差异倍数大于1.3倍或小于0.77倍的蛋白在高浓度组有61个;在中浓度组有52个;在低浓度有77个。我们的结果显示,综合不同浓度组曲格列酮处理后差异表达蛋白的富集程度排序,发现蛋白定位转运、氧化磷酸化、线粒体呼吸酶链复合解耦联、核酸合成等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富集度较高,而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富集最高区域为线粒体以及细胞膜结构等,其分子功能主要包含酶、核酸装定,NADH泛醌化等,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罗格列酮处理后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富集在氨基酸代谢合成、呼吸过程等有关的生物学过程,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富集最高区域为高尔基体、线粒体膜等,其分子功能主要包含铁离子结合、金属螯合等;吡格列酮处理后差异表达蛋白的富集程度排序,发现激素代谢、线粒体形态、缺氧反应等有关的生物学过程富集度较高,,而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的定位富集最高区域为内质网、细胞膜结构、细胞表面,其分子功能主要包含肝素结合、碳氧结合等,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我们进一步筛选出了叁种药物作用的特异蛋白,对这些蛋白加以研究有可能阐明药物线粒体毒性机制。小结叁种药物作用机制各有特点,但叁种药物对细胞的呼吸功能,线粒体,氧化磷酸化均有明显的影响,这有可能是叁者肝毒性差异的重要原因之一。结论本研究以线粒体毒性为切入点,系统地研究和比较了叁种药物的毒性特点,曲格列酮对线粒体的毒性作用,可能是阐明其肝毒性有别于罗格列酮和吡格列酮的关键问题,同时,以线粒体毒性为指标开展临床前期药物安全性评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本文来源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期刊2015-06-10)

李艺,齐伟宏,朱军[9](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氯米芬抵抗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治疗有效性的Meta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系统评价罗格列酮、吡格列酮等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治疗氯米芬(CC)抵抗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CNKI、维普、生物医学文献、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截止至2015年1月。由两名评价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后,采用Rev 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4个随机对照研究,222例CC抵抗型PCOS不孕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TZD组在排卵率、妊娠率、成熟卵泡数、改善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睾酮(T)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中提高排卵率[MD=2.14;95%CI(1.16,3.95),P=0.02]、妊娠率[MD=2.02;95%CI(1.14,3.58),P=0.02]、增加成熟卵泡数[MD=0.82;95%CI(0.61,1.04),P<0.01]及降低LH值[MD=-1.18;95%CI(-1.76,-0.60),P<0.01]等4个结局指标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生育要求较强、经济条件好且胰岛素抵抗较严重的CC抵抗型PCOS患者,可首选TZD预治疗。(本文来源于《临床药物治疗杂志》期刊2015年03期)

霍光同,梁成宵,周维均,兰莹,顾明忠[10](2015)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代谢综合征、肥胖及胰岛素抵抗已经成为了世界性的健康问题,虽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病因未完全清楚,但它与代谢综合征之间的关系是相当密切的。基于这种联系,人们开展了大量胰岛素增敏剂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ZDs)治疗肝脏脂肪蓄积的临床研究。TZDs可影响胰岛素敏感组织中的糖、脂代谢,从而通过一些中间步骤来调控肝脏脂肪的含量。现就此做一综述。(本文来源于《西南国防医药》期刊2015年03期)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以及环格列酮叁种TZDs对宫颈癌细胞(CCCs)增殖的影响以及潜在的分子机制。方法分别以0μM、2. 5μM、5μM以及10μM浓度的吡格列酮、罗格列酮以及环格列酮刺激人宫颈癌细胞系HeLa(HPV 18+),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油红O染色分光光度计法检测脂肪累积,实时定量PCR检测PPARγmRNA的表达。结果 2. 5μM和5μM的吡格列酮、5μM的环格列酮、以及10μM的TZDs在刺激第5天时均可显着抑制CCCs的增殖(P <0. 05)。吡格列酮与20μM顺铂或者100μM的5-氟尿嘧啶联合刺激比单独10μM吡格列酮刺激更能显着抑制CCCs的增殖(P <0. 05)。10μM的TZDs均可显着增加CCCs中脂质的累积(P <0. 05)。2. 5μM、5μM和10μM的TZDs刺激CCCs 5 d,均可显着增加PPARγmRNA的表达(P <0. 05)。结论叁种TZDs均可抑制CCCs的增殖,其机制可能与TZDs通过促进PPARγ的表达进而增加癌细胞中脂质的累积有关。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参考文献

[1].王灰飞.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结构修饰及抗乳腺癌细胞活性筛选[D].重庆医科大学.2019

[2].屈秋慧,韩红芳,吴胜军,张小丽,李艳川.叁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宫颈癌细胞增殖的影响[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

[3].霍立双.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骨代谢影响的研究进展[D].河北医科大学.2017

[4].彭阳,王战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安全性评价[J].药品评价.2016

[5].欧阳靖霖,张璃.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抗肿瘤机制研究进展[J].癌症进展.2015

[6].金霞霞,卢国光,姚龙,王冬莲.噻唑烷二酮类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发生前列腺癌风险的Meta分析[J].浙江实用医学.2015

[7].敖文,碌越,朱首领.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糖尿病患者哮喘发作风险的队列研究[J].重庆医学.2015

[8].呼丹.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肝脏线粒体毒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2015

[9].李艺,齐伟宏,朱军.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氯米芬抵抗型的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治疗有效性的Meta分析[J].临床药物治疗杂志.2015

[10].霍光同,梁成宵,周维均,兰莹,顾明忠.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治疗作用[J].西南国防医药.2015

论文知识图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VS非噻唑烷1TZDs影响骨转换的可能机制TZDs...噻唑烷二酮类药物VS普通胰岛素...棕色和米色脂肪细胞发育进展的转录调节...2010年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解读

标签:;  ;  ;  ;  ;  ;  ;  

噻唑烷二酮类药物论文_王灰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