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规则自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规则,曲面,语义,维吾尔,语言,模式,事件。
规则自动生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高平,孙俊玲,肖贤[1](2019)在《金融系统考试试卷自动生成规则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研究金融系统考试试卷生成规则与算法,在试卷生成时,根据课程以及所要考查的知识点,试卷的难度,不同题型的不同分值和数量,以及总分的限制,通过遗传算法自动生成一套完整的符合要求的试卷。这样可以大大减轻老师工作量,丰富学生的考试内容,同时很好地满足老师教学的需求。目前题库系统建设过程中用到的组卷方法[1]主要包括以下几种:人工组卷、随机抽取算法、回溯法、标准遗传算法等。其中标准遗传算法是目前来说比较好的算法,整个过程跟生物的遗传过程一样,这种算法组成的试卷比较符合人们的需求,但是当题目过多时会缺少灵活性且花费时间较长。本文主要研究:利用遗传算法进行试卷生成的规则和方法。(本文来源于《财富时代》期刊2019年08期)
谭晶,夏佾,窦昊翔,郑铭洲[2](2019)在《基于规则推理的智能变电站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智能变电站操作票开票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实现顺序控制。目前开票系统的操作逻辑主要基于典型间隔,进行人工组态,工作量较大。提出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智能变电站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基于"五防"规则建立基本单元模型,并生成各类典型间隔设备的操作规则函数,实现系统知识库的构建;通过解析智能变电站的SSD文件得到一次设备的状态,以此构建一次设备拓扑表,并采用基于设备状态的推理算法结合设备操作规则函数,完成推理机的构建,实现操作票的自动生成。通过算例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方法具有完善的知识库,针对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操作任务,能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动开票,通用性及准确性较强。(本文来源于《电网与清洁能源》期刊2019年07期)
吴晓英[3](2019)在《规则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在医保审核中的运用》一文中研究指出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险的关键内容,与人们的生活密切联系。通过智能化的方式加强医保审核的管理与控制,利用计算机技术手段与大数据有效融合,可以提升医保审核的工作质量。未来的发展中,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的成熟,智慧医保审核系统会越来越完善。基于此,简单分析论述了规则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及在医保审核中的运用。(本文来源于《信息与电脑(理论版)》期刊2019年12期)
周恒吉[4](2018)在《基于3D测量数据的女裤装样板自动生成规则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纺织服装业作为基础性消费品产业,是传统涉及国计民生的重点产业。同时,纺织服装业也是创新型产业,集中反映了人类文化创意、技术进步和时代变迁,正在进行适应全球互联网化、智能化、服务创新化发展趋势的产业转型,纺织服装领域全球范围内进入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为标志的云经济时代。本文从叁维人体测量数据出发,根据人体下肢表面168个关键点构建了腿部个性化叁维数字人台并将其展平,研究了从人体二维矢量图到女裤装原型以及从女裤装原型到典型款式裤装的生成规则,完成了女裤装样板的自动生成与试衣系统的构建,实现了叁维人体到二维样板再到叁维服装的数字化生成。文章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内容和成果:(1)构建个性化叁维数字人台通过非接触式叁维人体扫描实验,得到点云形式3D人体测量数据。根据人体下肢表面168个关键点,运用NURBS曲面拟合技术,构建人体腿部叁维个性化数字人台。(2)个性化叁维数字人台的展平根据复杂叁维曲面到二维平面转换,保持面积不变的原则以及人体表面形状特征,设置合理的分割线后将虚拟人台展平,生成带有叁维人体特征的16片二维矢量图的同时保证展平精确度。(3)个性化女裤装基型样板的构建基于人体与裤装关系的深入研究,探索出从带有叁维人体特征的16片二维矢量图转换至个性化女裤装基型样板的普适规则,为生成个性化女裤装典型款式样板铺垫。(4)个性化女裤装典型款式样板的生成与验证从个性化女裤装基型样板出发,根据服装平衡原理和省道转移原理得到叁个典型女裤装款式样板的生成规则,完成了从叁维人体数据到二维服装样板的转变。(5)女裤装样板自动生成&试衣系统的实现基于AutoCAD平台,使用ObjectARX语言,通过对个性化女裤装基型样板生成规则和个性化女裤装典型款式样板生成规则的编译,同时结合Pattern Magic II软件加入虚拟试衣模块,建立了女裤装样板自动生成&试衣系统。系统运行时可针对女裤装样板进行修改与试衣调试。文章结合了人体测量学、曲面拟合技术、曲面展平技术和服装造型学,研究了从人体叁维人体数据到二维服装样板的变化规则,建立了个性化女裤装样板自动生成&试衣系统,对现有服装结构理论提供了进一步的补充与完善,为多学科的融合与交叉研究提供了基础,丰富和发展了服装叁维设计到二维样板展开的理论和实践内容。(本文来源于《东华大学》期刊2018-05-27)
黄国林,汪庆明,何镇镇,李学岭,朱勇[5](2018)在《基于规则的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技术浅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高速公路隧道成为交通事故的频发区域,并且由于隧道特殊的封闭环境,一旦发生事故,不进行快速有效的救援将造成极其严重的人生伤亡和财产损失等后果。本文针对这类问题,提出根据现场的设备布设和环境条件,制定预案生成的规则和方法,然后根据系统采集的事件发生位置和各种属性,自动生成应急预案,引导应急预案快速高效执行,提高事件处置的效率,达到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恢复交通,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目的。(本文来源于《中国交通信息化》期刊2018年S1期)
韦丽娟[6](2018)在《一种网络访问控制语义相容性推理规则自动生成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访问控制语义相容性本体推理规则编写繁琐、效率低且易出错的缺陷,提出了基于Lex&Yacc的访问控制语义相容性本体推理规则自动生成技术。分析了推理规则生成的相关技术,构建了推理规则生成算法,进行了算法的复杂度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生成满足本体推理需要的推理规则,效率及正确性高。(本文来源于《软件导刊》期刊2018年02期)
尚尔路[7](2017)在《规则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在医保审核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越来越多的软件系统使用规则引擎技术来实现业务功能,将业务规则从业务逻辑中分离出来,作为软件系统的动态可配置脚本。但是多数软件的业务规则必须由开发人员翻译为相应规则描述语言之后,才能被规则引擎理解和执行,因此新规则仍要通过开发人员学习理解,并编码、测试通过之后才能生效,同时业务规则也失去了保密性,于是业务用户更加希望实现规则的自动生成——即无需开发人员直接参与,通过简单易用的人机界面独立完成业务规则的生成和维护。本文基于Drools规则引擎设计了一种服务于业务人员的Ginkgo规则生成框架,作为业务系统中规则生成界面与规则引擎的中间件。Ginkgo框架由一种专用的规则描述语言GRL和解释器,以及一套用于提高Drools易用性的规则服务API组成。GRL基于抽象语法树和JSON数据交换格式设计实现,支持文本、数值、布尔、日期、时间和时间戳等6种数据格式,定义了常量、变量、函数、规则动作、规则和规则包等语法元素。GRL负责业务规则的表达和存储,但在运行时仍需解析为Drools原生规则描述语言DRL才能由引擎编译和执行,这一解析工作由GRL解释器完成。解释器基于JSON工具软件实现,首先按照GRL语法提取出全部规则元素,再根据DRL语法将它们组合为规则脚本,并补充必要的DRL语言成份。规则服务API对Drools的相关功能进行了封装,以简化业务规则的加载、编译和执行等操作。Ginkgo框架被实际应用于某医保审核项目,完成了全部元规则和复合规则的实现,经过实际测试,其功能逻辑和可用性得到了验证。其中,元规则是指条件中只含有单一逻辑的规则,复合规则的条件则由任意嵌套的组合逻辑构成。审核业务中还存在流程性的规则,Ginkgo框架能够支持线性的规则流,但尚无法实现包含复杂分支的规则流,这是后续研究待突破的主要方向。同时Ginkgo框架对Drools功能的支持仍不够全面,也有待进一步提高。(本文来源于《电子科技大学》期刊2017-03-17)
黄子中,韩伟红,贾焰[8](2015)在《基于攻击流量的网络安全规则自动生成系统NSRAG》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网络安全事件不断增加带来的手工添加和维护网络安全事件关联规则的不足,该文提出了一个基于攻击流量的网络安全规则自动生成系统NSRAG(Network Security Rule Automatically Generation Framework),该框架利用真实的攻击流量来触发网络安全检测和监控软件,收集它们产生的告警和目标状态信息,以此为数据源自动产生网络安全事件关联规则。NSRAG系统中关联规则自动生成算法有两种,在攻击模式已知的情况下采用基于攻击模式的规则自动生成算法,在攻击模式未知的情况下采用基于序列挖掘的规则自动生成算法。测试和实际应用表明,NSRAG可以根据网络攻击流量自动生成网络安全事件关联规则,减少了对网络攻击知识的依赖,提高了网络安全事件关联规则增加的效率。(本文来源于《电脑知识与技术》期刊2015年35期)
阿孜古丽·夏力甫,麦热哈巴·艾力[9](2015)在《基于规则的维吾尔语动词形态自动生成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维吾尔语动词形态的研究一直是语言学界关注的问题,语言学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维吾尔语动词的形态特征、句法功能及语义特点。动词的形态自动生成研究在汉—维机器翻译系统的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该系统依靠自动生成规则,便可以对目标语言(维吾尔语)的单词进行形态生成,最后得到机器翻译的译文。本文按照维吾尔语语音和谐规律,归纳分析了词干与附加语素的22种组合模式,并在此基础上实现了维吾尔语动词的自动生成。(本文来源于《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6期)
赵龙,杨勤[10](2015)在《基于图元库和分布规则的矢量图形自动生成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首先定义了用于图形自动生成的图元库和规则库,在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的课题下初步试验了基于上述库和规则的矢量图形自动生成方法的可行性,尝试利用语义检索和文本检索相结合的检索模型,在检索结果基础上根据一套智能生成方法来生成创新的图形图案。(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5年03期)
规则自动生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智能变电站操作票开票系统能够有效防止误操作,实现顺序控制。目前开票系统的操作逻辑主要基于典型间隔,进行人工组态,工作量较大。提出一种基于规则推理的智能变电站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基于"五防"规则建立基本单元模型,并生成各类典型间隔设备的操作规则函数,实现系统知识库的构建;通过解析智能变电站的SSD文件得到一次设备的状态,以此构建一次设备拓扑表,并采用基于设备状态的推理算法结合设备操作规则函数,完成推理机的构建,实现操作票的自动生成。通过算例验证,测试结果表明,文中研究的方法具有完善的知识库,针对不同接线方式下的操作任务,能高效快速地完成自动开票,通用性及准确性较强。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规则自动生成论文参考文献
[1].王高平,孙俊玲,肖贤.金融系统考试试卷自动生成规则算法研究与系统设计[J].财富时代.2019
[2].谭晶,夏佾,窦昊翔,郑铭洲.基于规则推理的智能变电站操作票自动生成方法[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
[3].吴晓英.规则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在医保审核中的运用[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9
[4].周恒吉.基于3D测量数据的女裤装样板自动生成规则研究[D].东华大学.2018
[5].黄国林,汪庆明,何镇镇,李学岭,朱勇.基于规则的高速公路隧道应急预案自动生成技术浅析[J].中国交通信息化.2018
[6].韦丽娟.一种网络访问控制语义相容性推理规则自动生成技术[J].软件导刊.2018
[7].尚尔路.规则自动生成技术研究及其在医保审核中的应用[D].电子科技大学.2017
[8].黄子中,韩伟红,贾焰.基于攻击流量的网络安全规则自动生成系统NSRAG[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
[9].阿孜古丽·夏力甫,麦热哈巴·艾力.基于规则的维吾尔语动词形态自动生成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
[10].赵龙,杨勤.基于图元库和分布规则的矢量图形自动生成方法[J].现代机械.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