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抗癌生物活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生物活性肽,分类,抗癌,作用机制
抗癌生物活性论文文献综述
李宁,石爱民,刘红芝,刘丽,胡晖[1](2019)在《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癌症患病率和致死率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首要问题。生物活性肽具有生物相容性、靶向性、无免疫原性、低毒性等优点,已成为癌症预防和治疗的新宠并为科研人员所关注。本文就生物活性肽的抗癌活性、作用机制等问题进行综述、分析,以期为抗癌生物活性肽的研发究提供新思路。(本文来源于《中国食品学报》期刊2019年11期)
崔健,方起程[2](2018)在《新型水溶性抗癌光/声敏剂HPS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设计、合成水溶性敏化剂2-(1-己氧基)乙基二氢卟吩f钠盐(HPS),并对其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脱镁叶绿酸-a甲酯(MPPB)为原料,对其E环进行氧化开环,得到含有2个游离羧基的化合物,并将其成盐得到水溶性化合物HP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及溶解度,并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HPS稳定性好,水溶性高,并且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肿瘤生物活性。结论:HPS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肿瘤光动力和声动力敏化剂,值得深入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新药杂志》期刊2018年10期)
李福[3](2017)在《靶向光动力治疗—化疗联用抗癌药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无侵害性的肿瘤疾病新疗法,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具有诸多优点,但是PDT属于局部治疗技术,不适宜治疗巨大或有转移的肿瘤。PDT-化疗联用不仅可以增强对肿瘤病灶和转移肿瘤的杀伤作用,还能降低化疗药物的毒副作用以及克服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酞菁光敏剂具有长而强的红光吸收、单线态氧量子产率高、结构易修饰等优点,被公认为是具有潜在应用前景的第二代抗癌光敏剂。但它对肿瘤细胞的靶向性摄取不高限制了它在PDT中的应用,提高光敏剂的靶向性和增强PDT与化疗的联合运用己经成为PDT领域研究的热点。本论文报道了一种兼具靶向、PDT、化疗特性的酞菁化合物,并研究了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及体外生物活性。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光动力治疗和光敏剂的发展历程,并对影响酞菁光敏剂性质的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归纳。介绍了靶向治疗和化疗的基本概况,以及光动力治疗-化疗联合运用在肿瘤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第二章合成、表征 了目标化合物 Biotin-ZnPc-Coumarin、ZnPc-Coumarin 及其对照化合物Coumarin、ZnPc-OH,并研究了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和脂水分配系数。结果表明:叁种酞菁化合物在DMF和细胞培养基中具有较好的光稳定性,且具有相似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Biotin-ZnPc-Coumarin和ZnPc-Coumarin在细胞培养基中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而ZnPc-OH聚集较为严重;叁者在DMF中具有相当的荧光量子产率(0.17、0.14和0.14)和单线态氧量子产率(0.74、0.81和0.77),由脂水分配系数可知叁者均表现出了两亲性。第叁章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及其对照化合物的离体光动力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叁种化合物 ZnPc-OH、ZnPc-Coumarin 和 Biotin-ZnPc-Coumarin 均表现出较高的光动力抗癌活性(IC50值分别为0.71、0.12和0.26 μM),ZnPc-Coumarin和Biotin-ZnPc-Coumarin的光动力抗癌活性明显高于ZnPc-OH,且表现出与Coumarin相似的暗毒性;竞争摄取实验表明人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对Biotin-ZnPc-Coumarin的摄取明显高于人胚肺成纤维细胞HELF,说明生物素和香豆素的引入提高了酞菁锌光敏剂的靶向性和抗癌活性,实现了 PDT靶向治疗和化疗的共同抗肿瘤作用;ZnPc-OH和ZnPc-Coumarin被MCF-7细胞摄取后主要分布在溶酶体和线粒体中,Biotin-ZnPc-Coumarin则主要分布在溶酶体中,而叁者在细胞核均无明显分布。(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马家林[4](2017)在《基于氟硼二吡咯抗癌光敏剂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一种具有高度选择性的治疗肿瘤与非肿瘤类疾病的方法。PDT主要由光、氧、光敏剂叁者组成,光敏剂是其中最关键的元素,光动力治疗的效果往往直接由光敏剂的性能决定。氟硼二吡咯(Borondipyrromethene,BDP)是一种新型的荧光染料,由于具有较高的摩尔消光系数、光热稳定性好、结构易于修饰等优良性能,BDP作为具有潜在应用价值的第二代抗癌光敏剂正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本论文主要针对光敏剂现存的缺陷,对BDP进行了部分结构修饰和功能优化,期望能够提高光敏剂的性能,并对其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和体外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第一章简要介绍了光动力治疗和光敏剂的发展历程,光动力治疗的主要作用机制;并对BDP的合成方法和目前部分功能性光敏剂做了简要归纳总结。第二章设计并合成了两种水溶性光敏剂,分别为离子化BDP衍生物8a和叁个羧基取代的BDP衍生物3b,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两种化合物的光物理、光化学性质和离体生物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水溶性基团的引入提高了光敏剂的水溶性,降低了其在水溶液中的聚集,两种光敏剂在细胞培养基中主要以单体的形式存在;二者均具有较高的单线态氧量子产率(Φ△),分别为0.42和0.38;在光照条件下,两种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HepG2和宫颈癌细胞Hela均具有较高的光动力活性,8a和3b在HepG2细胞中的IC50值分别为0.16μM和0.12 μM,在Hela细胞中的IC50值分别为0.26 μM和0.25 μM;并且两种光敏剂均无明显的暗毒性;两种药物被细胞摄取后主要分布在线粒体和溶酶体中,在细胞核中无明显分布。第叁章叁氟甲基是众所周知的药效基团,它可以增强药物的药效和代谢稳定性。本章在BDP母核上分别引入了叁个和六个叁氟甲基,得到了两种光敏剂3c和3d,并对两种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研究了二者的光物理、光化学、光生物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叁氟甲基的引入并未降低光敏剂的溶解性,3c、3d在细胞培养基中虽然少部分的聚集,但仍主要以单体形式存在;MTT实验验证了两种药物对HepG2细胞和Hela细胞均具有较高的杀伤能力,其中3c在HepG2细胞和Hela细胞中的IC50值分别为0.49μ 和0.42 μM,3d在两种细胞中的IC50值均为0.45 μM;亚细胞定位实验表明两种化合物在HepG2细胞和Hela细胞的细胞核中几乎没有分布,在线粒体和溶酶体中分布较强。目标产物及其中间体的核磁共振氢谱和高分辨质谱图列于附录。(本文来源于《福州大学》期刊2017-06-01)
苏依拉其木格[5](2017)在《抗癌生物活性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抗癌生物活性肽(Anticancer biological activity peptide,ACBP)对人肺癌NCI-H226、NCI-H460、NCI-H1299、A549和A549/DDP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的影响,进一步明确ACBP的抗肿瘤机制。方法体外分别培养五株人肺癌细胞,采用MTT比色法检测ACBP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细胞苏木精-伊红(HE)染色、Annexin-V/PI染色、细胞迁移-划痕实验、流式细胞术(FCM)等技术检测细胞形态、细胞膜结构、细胞凋亡、细胞迁移能力和细胞周期的改变;应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Gli2和Gli3的蛋白表达,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Gli2、Gli3和miR-132/212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1)MTT检测显示,ACBP对肺癌细胞生长增殖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呈浓度-效应依赖性;与5-Fu单独用药比较,ACBP/5-Fu作用后对肺癌细胞的IC50降低。(2)细胞HE染色显示:ACBP和ACBP/5-Fu组处理细胞24h后,细胞形态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如细胞核变小、染色质浓缩、出现凋亡小体等;5-Fu组细胞出现死亡,但凋亡特征少见。(3)细胞迁移-划痕实验可见,与对照组比较,各组药物作用20h后,均呈现抑制肺癌细胞迁移能力的作用,ACBP和ACBP/5-Fu组作用比5-Fu更显着。(4)FCM检测发现,经ACBP和ACBP/5-Fu处理细胞24h后,Annexin-V/PI双染结果显示细胞发生的凋亡率较对照组增多(P<0.01)。5-Fu组处理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除NCI-H226细胞凋亡没变化,其他四株细胞均出现凋亡率增加(P<0.05)。FCM分析各组细胞周期变化显示,作用24h后,各组均显示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的变化。(5)Western-Blot检测发现,与对照组比较,ACBP和ACBP/5-Fu处理细胞24h后,肺癌细胞Gli2蛋白表达降低(P<0.01),Gli3蛋白表达增加(P<0.01)。5-Fu组处理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li2和Gli3蛋白表达没有变化。(6)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ACBP和ACBP/5-Fu组Gli2基因表达降低(P<0.01),Gli3基因表达增加(P<0.01),miR-132和miR-212基因表达均降低(P<0.01)。5-Fu组处理细胞24h后,与对照组比较,Gli2、Gli3和miR-132/212基因表达没有变化。结论(1)ACBP对分化不同的人肺癌NCI-H226、NCI-H460、NCI-H1299、A549和A549/DDP细胞有显着的生长增殖抑制作用。研究证实(1)ACBP可能抑制人肺癌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之后,诱导其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0/G1期。(2)ACBP有效抑制肺癌细胞miR-132/212家族的表达,间接作用于肺癌细胞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转移能力;(2)ACBP与5-Fu联合用药可增加5-Fu对分化不同的人肺癌NCI-H226、NCI-H460、NCI-H1299、A549和A549/DDP细胞的增殖抑制,增加5-Fu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医科大学》期刊2017-05-01)
张茜[6](2017)在《草乌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抗癌活性研究及1,2,4-叁氮唑叁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草乌是毛茛科北乌头的干燥块根,含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能够治疗风湿、关节疼痛等疾病,是一种常用中药材。本文对草乌中的活性物质多糖进行提取工艺优化,并对制备的草乌多糖金属配合物进行抗癌活性研究,其研究的具体内容有:1.以水为提取溶剂从草乌中提取多糖时,确定了草乌多糖(RPS)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90℃,提取时间4 h,料液比1:50;2.以草乌多糖为配体,制备4种多糖金属配合物(RPS-Ca、RPS-Zn、RPS-Cu、RPSFe),并采用MTT法,以配体草乌多糖为对照,测试4种多糖金属配合物对肝癌细胞(HepG2)、乳腺癌细胞(MCF-7)和结肠癌细胞(HT-29)的抑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草乌多糖铜配合物对所测试的3种癌细胞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草乌多糖铜配合物的结构经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圆二色谱(CD)、电镜扫描(SEM)和热重分析(TGA)得到表征。叁氮烯类化合物被广泛用于金属离子的检测,官能团的转化和杂环的合成。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叁氮烯类化合物还具有抗癌活性,并因此开发出达卡巴嗪(DTIC)、替莫唑胺(TMZ)等抗癌药物,但存在吸收差、副作用大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本文以具有多种生物活性的1,2,4-叁氮唑为先导化合物,叁氮烯结构为取代基,利用拼合原理合成30个新型1,2,4-叁氮唑叁氮烯类化合物,以期得到活性高,副作用低的化合物。其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以对氨基苯甲酸为原料,依次经过酯化、重氮盐偶联反应、肼解、关环,再与取代苄氯反应,合成16个新型1,2,4-叁氮唑叁氮烯类化合物。2.以硫醇和硫脲为原料与中间体3-[(4-叁氮烯-1-基)苯基]-4-氨基-5-巯基-1,2,4-叁氮唑反应,得到了14个3-[(4-叁氮烯-1-基)苯基]-4-氨基-5-二硫醚-1,2,4-叁氮唑类化合物。采用MTT(噻唑蓝)法,对合成的化合物进行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结果表明部分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活性。(本文来源于《郑州大学》期刊2017-04-01)
张璐[7](2017)在《基于CDK2和STAT3蛋白结构的抗癌小分子的筛选、改造和生物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背景:随着分子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的发展,作为受体的生物大分子的叁维结构被越来越多的发现和测定。根据已知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信息,利用计算化学和计算生物学方法筛选与其相互作用的小分子,即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structure-based durg design,SBDD)。这个方法能够大大降低新药研发的成本和周期,因此越来越多的应用在目前的药物研发领域。肿瘤作为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疾病,一直是科学家们致力于攻克的目标。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 dependent kinase,CDK),是丝/苏氨酸蛋白激酶家族中的一员,是参与细胞周期调控的关键酶。CDK2作为其中一个亚型,其与cyclinE和cyclin A结合后,能够促进细胞G1到S期的转变,同时参与调控S期进程。有研究发现,超过80%的癌症都会出现CDK2过表达,如肝癌,乳腺癌等,因此发现靶向作用于CDK2的抑制剂有利于发现新型抗癌药物;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ignal transducer and 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 3,STAT3)参与JAK-STAT3信号通路的作用,JAK-STAT3信号通路是由细胞因子刺激而激活的信号通路,参与细胞核基因转录调控,对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的维持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STAT3的持续激活会诱导一系列基因高表达,促进细胞增殖,恶性转化,抑制细胞凋亡,从而导致癌症的发生,促进癌症进程。近年来也陆续发现STAT3在多种癌症中高表达,使得STAT3成为发现抗癌药物重要靶标。目前CDK2-cyclinA复合物和STAT3的叁维结构都已发现并研究报道,这也为研究针对特异蛋白的小分子抑制剂提供了基础。研究目的:利用CDK2-cyclinA复合物晶体结构设计发现作用于CDK2蛋白ATP口袋的新的母核结构的化合物;利用STAT3晶体结构设计靶向作用于其SH2结构的抑制剂。研究方法:本文以CDK2-cyclinA和STAT3蛋白叁维结构为基础,首先运用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方法进行分子对接,筛选商业化合物库,对小分子进行打分和排序,购买其中打分靠前的小分子。对购买的CDK2潜在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体外活性初筛,挑选活性最好的进行药物化学改造,以提高小分子的生物活性。将改造后具有相同母核、不同取代基的小分子进行体外活性检测,得到最好的小分子在癌细胞中进行CCK8实验,接着运用米氏方程验证小分子抑制剂的竞争性。运用FP实验对购买的STAT3潜在小分子抑制剂进行体外活性初筛,将活性较好的几个在MDA-MB-468细胞中进行CCK8实验,最终筛出活性最好的一个在多种癌细胞中进行CCK8验证。使用Biacore实验验证其作用位点。实验结果:CDK2抑制剂:初筛得到81号化合物,半数抑制浓度IC50是30.34μM。经过药物化学改造,得到CDK2抑制剂WZ-26,其IC50是3.81μM,较初筛得到的化合物活性提高了近10倍。在人源肝癌细胞HepG2中进行细胞增殖抑制检测,其IC50是30.58μM;经实验验证WZ-026是ATP竞争性抑制剂。STAT3抑制剂:FP实验初筛后挑选几个对STAT3具有最佳结合力的小分子进行细胞增殖抑制检测,最终得到作用于STAT3的抑制剂B9,在MDA-MB-468细胞中,IC50为5.1μM;在MDA-MB-231和DU145细胞中的IC50为18.87μM和63.77μM,表现出了明显的细胞增殖抑制活性,同时还利用Biacore的方法验证了小分子的作用区域是STAT3的SH2结构域。结论:运用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方法得到了:(1)具有抑制CDK2活性的小分子81,对其进行药物化学改造后,得到了小分子WZ-26,它是一个ATP竞争性抑制剂,在人源肝癌细胞中表现出增殖抑制活性;(2)具有抑制STAT3活性的小分子B9,在乳腺癌和前列腺癌细胞系中都表现出了增值抑制活性。其作用区域位于STAT3蛋白的SH2结构域。(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阎德峰,李德鹏,马克东,蒋革,张晓辉[8](2016)在《4-硫胸苷类似物的合成及近紫外光辅助其作为抗癌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肿瘤化疗取得了相当的进步,肿瘤患者的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但化疗药物缺陷在于杀死癌细胞的同时也杀伤了正常的细胞,所以寻找毒副作用较小的抗癌药物己成为前沿课题。2001年英国的Peter Karran和徐耀忠博士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对癌症患者有帮助的治疗方法—近紫外光/4-硫胸苷(UVA/Thiothymidine),即利用近紫外光(UVA)与4-硫胸苷协同作用来损伤癌变的DNA及其杀死癌细胞[1]。研究表明,1)近紫外光照对癌细胞的杀伤力远远高于正常细胞,因为近紫外光/4-硫胸苷的细胞毒性依赖胸苷激酶(TK酶)的活性。2)4-硫胸苷与胸苷的结构类似,很容易经胸苷激酶(TK酶)的作用进入癌细胞的DNA。3)对正常组织细胞无害的低剂量近紫外光可以轻易地将含有4-硫胸苷DNA的癌细胞杀死,尤其是对膀胱癌,皮肤癌(黑色素瘤),还可以进行白癜风和牛皮癣的治疗。可以说近紫外光辅助的4-硫胸苷类药物是一种靶向抗癌药物。构效关系研究表明,对5-取代-2'-脱氧胸苷的类似物,在碱基C-5位上具有吸电子基或能与杂环共轭的基团时,形成波长较长核苷类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2]。所以在光的辅助下具有吸电子基或能与杂环共轭的基团的含有硫羰基的核苷类化合物具有强的穿透组织的能力,因为光敏剂穿透组织的能力与该波长有关,波长越长,其穿透组织的能力,就越强,易进入组织内层细胞。本着这个思路我们探究一些波长较长的新化合物4-硫胸苷类似物的合成及利用体外MTT法考察4-硫胸苷类似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小鼠黑色素肿瘤细胞(B16)和人正常皮肤细胞体外增殖的影响对黑色素瘤细胞的增殖作用影响,并利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下4-硫胸苷类似物对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周期的影响。研究显示4-硫胸苷类似物对黑色素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但对正常皮肤细胞无抑制作用,这些研究表明该化合物对细胞作用时具有选择性,有可能成为新型靶向抗癌药物的候选者。因此这些结果说明发展具有较长波长的,双官能团修饰的核苷类化合物光敏剂化合物很有意义。综上所述,我们开发这种新型近紫外光(UVA)辅助4-硫核苷类靶向治疗肿瘤的药物,进行细胞和动物的体外研究,为临床研究遴选出低毒、有效、安全、可靠的治疗恶性肿瘤的药物提供重要依据。(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叶发荣,马家林,刘见永[9](2016)在《生物素介导的靶向抗癌光敏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光动力治疗(PDT)是针对肿瘤治疗的一种新的治疗形态。研究表明,PDT在抗肿瘤治疗方面己经取得了显着的成效。光敏剂是PDT中的关键元素,酞菁作为新一代光敏剂,具有很强的可修饰性,通过改变苯环上的取代基可以改善光敏剂的溶解性及其理化性质,达到对肿瘤细胞的高效杀伤。低聚乙二醇是一种两亲性分子,将其引入酞菁环可以提高酞菁分子的生物相容性。~([1])生物素作为靶向基团所取得的显着效果己经在细胞和动物实验中得到了证明。~([2])本论文以酞菁分子为母体,将生物素通过低聚乙二醇链连接到酞菁环上,大大提高了光敏剂的溶解性和靶向性。同时,为了探究光敏剂的靶向抗癌效果,本课题选用人体乳腺癌细胞(MCF-7)作为受试细胞株,对其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本文来源于《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期刊2016-07-01)
李晓晖,王燕云,田甜,汪晴[10](2016)在《促渗肽协同抗癌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促渗肽TD-34协同抗癌药对几种肿瘤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多肽固相合成法合成促渗肽TD-34,分别与抗癌药物盐酸阿霉素(DOX·HCl)和甲氨蝶呤(MTX)形成混合物,MTT法检测细胞毒性,倒置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仪定性和定量考察细胞对药物的吸收及保留情况。结果与单独给药相比,TD-34与DOX·HCl混合处理后,MCF-7(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由67.0%下降为21.5%,细胞吸收增加了26.7%,24 h后的吸收强度仍有50.4%;Caco-2(人结肠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为48.5%,细胞吸收提高了8.6%,24 h后的吸收强度仍有44.0%。TD-34与MTX混合处理后,非抗性细胞系MCF-7以及抗性细胞系MDA-MB-231(人乳腺癌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分别由65.6%降为37.8%、96.0%降为48.3%,Caco-2的细胞存活率下降了30.0%以上。结论促渗肽TD-34可增强药物对细胞的毒性,克服癌细胞的耐药性,增加药物的细胞吸收和保留时间,是抗癌药的有效促渗剂。(本文来源于《中国生化药物杂志》期刊2016年05期)
抗癌生物活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设计、合成水溶性敏化剂2-(1-己氧基)乙基二氢卟吩f钠盐(HPS),并对其水溶性、稳定性和生物活性进行考察。方法:利用脱镁叶绿酸-a甲酯(MPPB)为原料,对其E环进行氧化开环,得到含有2个游离羧基的化合物,并将其成盐得到水溶性化合物HPS,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化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及溶解度,并进行了生物活性研究。结果:HPS稳定性好,水溶性高,并且具有较好的体内外抗肿瘤生物活性。结论:HPS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肿瘤光动力和声动力敏化剂,值得深入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抗癌生物活性论文参考文献
[1].李宁,石爱民,刘红芝,刘丽,胡晖.生物活性肽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食品学报.2019
[2].崔健,方起程.新型水溶性抗癌光/声敏剂HPS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测定[J].中国新药杂志.2018
[3].李福.靶向光动力治疗—化疗联用抗癌药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7
[4].马家林.基于氟硼二吡咯抗癌光敏剂的合成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福州大学.2017
[5].苏依拉其木格.抗癌生物活性肽通过Hedgehog信号通路抑制肺癌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的作用及机制[D].内蒙古医科大学.2017
[6].张茜.草乌多糖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和抗癌活性研究及1,2,4-叁氮唑叁氮烯类化合物的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D].郑州大学.2017
[7].张璐.基于CDK2和STAT3蛋白结构的抗癌小分子的筛选、改造和生物活性检测[D].大连医科大学.2017
[8].阎德峰,李德鹏,马克东,蒋革,张晓辉.4-硫胸苷类似物的合成及近紫外光辅助其作为抗癌药物的生物活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9].叶发荣,马家林,刘见永.生物素介导的靶向抗癌光敏剂的合成及活性研究[C].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摘要集-第九分会:有机化学.2016
[10].李晓晖,王燕云,田甜,汪晴.促渗肽协同抗癌药物作用于肿瘤细胞的生物活性评价[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