荚膜因子论文-孙玉丽,任鋆,高振杰,李笑樱,李桂冠

荚膜因子论文-孙玉丽,任鋆,高振杰,李笑樱,李桂冠

导读:本文包含了荚膜因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葡聚糖,肉仔鸡,TNF-α,IFN-γ

荚膜因子论文文献综述

孙玉丽,任鋆,高振杰,李笑樱,李桂冠[1](2019)在《日粮中添加葡聚糖对产气荚膜梭菌攻毒后肉仔鸡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日粮中添加水溶性β-1,3/1,6葡聚糖对攻毒后肉仔鸡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及血清中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葡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体现在提升单核细胞的吞噬性及对细胞因子的抗炎和促炎因子的双向调节方面,具备在饲料中替代抗生素的潜力。(本文来源于《农业开发与装备》期刊2019年06期)

张竞辉[2](2018)在《MarR型转录调控因子FabT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和磷壁酸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和磷壁酸(Teichoic acids,TAs)均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n)表面重要的毒力因子,对细菌的体外生长、宿主体内的定植与侵袭都有重要作用,但两者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调控相关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通过DNA-pulldown实验发现,MarR家族蛋白FabT(SPD_0379)与S.pn的CPS合成基因簇的启动子区域以及TAs表面连接蛋白RafX的基因启动子区域都有结合的,提示该蛋白可能对S.pn的CPS和TAs的生物合成都有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阐明FabT对S.pn的CPS和TAs合成的调控方式及机制,并确定其对S.pn毒力的综合影响,为细菌表面被膜合成调控相关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前期研究采用LFH-PCR方法构建了 D39ΔfabT,采用锌离子诱导的异位整合质粒pJWV25及原位整合质粒pEVP3构建D39ΔfabT的过表达异位回补菌Compl1和原位回补菌Compl2。通过Dotblot和ELISA方法对比D39 WT、ΔfabT和Compl1的荚膜和磷壁酸含量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39 WT、ΔfabT和Compl1的荚膜和细胞壁的变化。使用溶菌酶进行细菌亚组分分离,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比较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两者的含量变化,以进一步鉴定FabT调控TAs和CPS合成过程的可能环节。通过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验证并确定FabT与cps启动子及TAs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使用MEME软件分析上述启动子的DNA序列,预测并验证启动子上与FabT结合的可能的回文序列位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有相互作用的启动子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最后通过体外抗吞噬实验、黏附侵袭实验以及小鼠肺炎和菌血症模型,探讨FabT对S.pn的毒力的综合影响。结果:Dot blot和ELISA方法分析表明,在全菌中,D39ΔfabT的TAs和CPS含量较D39分别WT出现显着增高,异位回补菌Compl1诱导FabT表达使两者的含量出现了显着下调(p<0.05),Western结果显示,fabT缺陷菌中CPS出现了较野生菌更小的条带,而TAs结果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亚细胞组分的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中fabT缺陷菌的荚膜较野生和回补菌小分子条带明显增多,相应的大分子减少,而缺陷菌的条带中能观察到分子量更小的条带出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同样证明,fabT缺陷菌细胞表面的荚膜与磷壁酸含量较野生菌分别增加约162.4%和335.1%。然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相较于D39WT与Compl1致密的荚膜,D39ΔfabT出现了一种明显更加疏松的荚膜表型。EMSA实验结果显示,FabT与cps基因簇启动子和lic1/2、lic3、psr、lytR以及rafX基因启动子序列均有结合,但与预测的回文序列片段PPS没有结合。荧光定量PCR显示,D39ΔfabT较D39 WT的cps2A、tacF、tarI、spr1222、psr、lytR和rafX的转录水平均显着增高,且Compl1回补菌的转录水平降低至WT水平。体外毒力实验中,为了避免荚膜对细胞黏附的影响,我们使用无荚膜的R6及其缺陷菌株进行黏附侵袭实验,可以观察到R6ΔfabT的黏附与侵袭能力较R6WT显着增高,这与它们TAs变化相一致。而抗吞噬实验显示D39ΔfabT抗吞噬能力明显高于D39 WT,也与我们观察到表面CPS含量的增高相关。体内实验中,菌血症模型D39ΔfabT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较D39WT有所降低(p<0.05);而肺炎模型中缺陷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较野生菌显着增高(p<0.05),细菌载量结果同生存率结果相一致,缺陷菌在各器官中的细菌载量较野生菌均显着增高(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FabT具有转录调节因子的作用,可与多个合成TAs和CPS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对细菌TAs与CPS的合成具有负向转录调控作用。同时,它也可能正向影响到大分子CPS的合成。其介导的TAs和CPS含量变化影响到细菌的毒力,但其对细菌在不同感染模型的毒力影响并不完全一致。(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8-05-01)

李颖,李长青,王彦波,王园园,杨杰[3](2016)在《一起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检测食物中毒样本中的产气荚膜梭菌,为同类事件检测和判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快速显微镜便检锁定检测方向;利用TSC培养基厌氧培养产气荚膜梭菌;利用产气荚膜梭菌α、β、ε、ι毒素和CPE、β2肠毒素PCR扩增检测产气荚膜梭菌所含肠毒素类型。结果在食品留样、环境涂抹拭子和患者粪便标本中共检出产气荚膜梭菌阳性样本8例。1份食品样本和5份患者粪便样本中分离株毒素携带情况完全一致,为含有α、β和肠毒素β2的C型产气荚膜梭菌;从环境试子中分离的菌株6种毒素均为阴性。结论此次事件是一起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导致的细菌性食物中毒,食品与环境之间存在产气荚膜梭菌的交叉污染。作为重要食物中毒致病因的产气荚膜梭菌的监测与检测工作有待开展与标准化。(本文来源于《中国卫生检验杂志》期刊2016年23期)

徐丽,林迪斯,杨靖,李健,李蓓[4](2016)在《肺炎克雷伯菌KbvR调控因子对细菌生物膜与荚膜形成能力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构建肺炎克雷伯菌LuxR家族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与回补株,分析KbvR在肺炎克雷伯菌生长、生物膜形成及荚膜生成中的作用。方法通过自杀载体p KO3-Km质粒构建KbvR基因敲除株,然后扩增出包含KbvR基因编码区、启动子结合区及转录终止区的基因片段,克隆至p GEM-T-easy质粒上构建KbvR基因回补株。绘制不同菌株生长曲线,了解KbvR对细菌生长的影响。通过结晶紫定量实验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生物膜形成的影响,拉丝实验、离心试验及RT-PCR检测KbvR基因对细菌荚膜形成的影响。结果成功获得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及回补株,RT-PCR结果显示KbvR基因在缺失突变株中不表达,在回补株中重新表达。KbvR基因不影响细菌的生长速度,基因敲除株后细菌生物膜形成及荚膜生成能力下降。体外试管静止培养48 h,与野生株相比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而KbvR基因回补株在液体培养基表面能形成明显生物膜。结晶紫染色定量实验发现,基因缺失突变株生物膜形成能力显着低于野生株(P<0.01)。超粘性实验和RT-PCR结果均显示,KbvR基因缺失突变株荚膜形成能力明显下降,说明KbvR基因影响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和荚膜的形成。结论 KbvR基因作为密度感应系统LuxR孤儿调控转录因子,正调控肺炎克雷伯菌生物膜的形成。荚膜是细菌生物膜形成的重要因素,KbvR基因可通过影响荚膜形成而调控生物膜的形成。(本文来源于《南方医科大学学报》期刊2016年10期)

郑玉强[5](2016)在《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转录因子的筛选鉴定及其ComE对荚膜多糖的调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S.pn)是一种临床常见的革兰氏阳性条件致病菌,是引起儿童及婴幼儿死亡的首要病原;荚膜多糖(Capsule,CPS)是其的主要毒力因子,在S.pn的定植、粘附、抗吞噬和侵袭性致病中发挥重要作用;S.pn可通过调控CPS的表达量来适应宿主不同的微环境,提高其生存力和致病性。CPS的合成相关基因位于染色体的dex B和ali A基因之间,构成一个完整转录单位—cps操纵子,CPS的合成受cps操纵子的调控。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显示,cps操纵子的启动区域发生点突变,可显着影响CPS的形成,甚至引起CPS缺失。然而,目前尚不清楚S.pn的cps操纵子上游启动区域受哪些转录因子调控。我们以cps启动子区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DNA-pulldown技术、MALDI-TOF-MS技术、EMSA和缺陷菌方法筛选和鉴定cps操纵子的转录因子,并深入探讨转录调控因子ComE对S.pn的CPS的负向调控作用,为揭示肺炎链球菌CPS的转录调节和致病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cps启动子区域转录因子的筛选:DNA-pull down磁珠亲和层析法结合MALDI-TOF-MS以及EMSA筛选和鉴定cps启动子区域结合蛋白;LFH-PCR方法构建结合蛋白因子的缺陷菌,荧光定量PCR检测缺陷菌的cps2A转录水平变化,初步确定cps启动子的转录因子;利用p EVP3质粒构建D39的cps启动子的β-半乳糖苷酶活性报告菌和相应结合蛋白因子缺陷菌,通过评估β-半乳糖苷酶活性变化,进一步验证cps启动子的转录因子。ComE对cps基因座负向转录调控研究:LFH-PCR方法构建D39Δcom E,通过荚膜肿胀实验、荚膜免疫荧光染色以及透射电镜观察D3-WT和D39Δcom E荚膜变化。ComE模拟磷酸化证实ComED58E与cps启动子区域有特异结合能力。利用p JWV25质粒构建D39Δcom E的com ED58E异位回补菌和过表达菌,荧光定量PCR检测异位回补菌和过表达菌的cps2A的转录水平和Western blot及ELISA方法检测异位回补菌和过表达菌的CPS表达水平,证实ComE对CPS的负向调控作用。利用p AE03质粒构建cps启动子的GFP报告菌,通过CSP1诱导实验,进一步证实CSP-Com D/E感受态系统对感受态D39的CPS具有负向调控作用。通过LFH-PCR构建D39Δcom D,证实ComE对CPS的负向调控需要被磷酸化。通过Western-blot和ELISA检测不同葡萄糖浓度和温度培养条件下D39-WT和D39Δcom E的ComE以及CPS的表达,探讨葡萄糖浓度及环境温度对D39的CPS调控的影响。通过小鼠鼻腔呼吸道的粘附和定植实验以及小鼠肺炎和菌血症攻毒模型,证实D39Δcom E的粘附定植能力下降和毒力增强。通过探针截短的EMSA方法,确定ComE~p与CPS的结合位点区域;最后构建无标记的ComE~p结合位点区域缺陷菌,比较结合位点缺陷细菌与野生菌的转化率,证实ComE对CPS的负向调控有助于细菌转化。结果 DNA pull down磁珠亲和层析法结合MALDI-TOF-MS蛋白质谱分析,获得24个可疑蛋白,从中挑选了可信度较高的8个蛋白(Ccp A、ComE、Gnt R、Tr-act、Mar R、SPD_0410、Plc R和HU)作为cps的备选转录因子。通过EMSA分析鉴定出7个蛋白(Ccp A、ComE、Gnt R、Tr-act、Mar R、SPD_0410、和HU)与cps启动区有特异性结合,成功构建5个蛋白(ComE、Gnt R、Tr-act、Mar R和SPD_0410)的缺陷菌。荧光定量PCR以及β-半乳糖苷酶报告基因方法,筛选出ComE、Gnt R和Tr-act对CPS的转录有明显作用,其中Tr-act对CPS表达有上调作用,ComE和Gnt R对CPS表达都有明显下调作用。双因子缺陷菌的cps2A的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ComE、Gnt R和Tr-act转录因子之间无明显的相互作用。D39Δcom E的荚膜较D39-WT显着增厚:荚膜肿胀实验显示,D39Δcom E的荚膜平均厚度(0.6271±0.1343μm)显着大于野生型D39(0.4678±0.0985μm);荚膜的免疫荧光染色显示,缺陷型较野生型更容易荧光着色;透射电镜显示,D39Δcom E较野生型D39有更厚的荚膜,其荚膜厚度分别为37.57±0.5214nm和21.43±0.4933nm。荧光定量PCR显示,D39Δcom E较D39-WT的cps2A转录水平升高约44.4%,CPS的表达上调约80%,而D39::com ED58E与D39的cps2A的转录和CPS表达水平无显着性差异。EMSA实验显示,CSP1与CPS启动区无特异性结合,而CSP1诱导实验显示,在0.1OD620nm的感受态条件下,500μg/L的CSP1可诱导D39-p AE03-cps-prom.的ComE表达显着升高,诱导10min后达峰值,升高可达诱导前的3.38倍,而D39-p AE03-cps-prom.经CSP1诱导后GFP的表达被显着抑制,在诱导15min左右达到最大抑制,GFP表达下降达83.8%;这种GFP的抑制与ComE的诱导表达呈负相关,并且有一定的时序性;而D39Δcom E-p AE03-cps-prom.的GFP诱导表达无显着性差异变化。ELISA检测经CSP1诱导的D39-WT和D39Δcom E的ComE和CPS表达量,结果显示经CSP1诱导10min,ComE表达显着升高了120%,而诱导15min后的CPS表达量显着下降了67.1%;D39Δcom E的CPS经诱导无显着变化。Com D缺陷菌实验显示,Com D缺失会影响ComE的磷酸化,从而影响ComE对CPS的转录调节,而体内模拟磷酸化com ED58E异位回补后无论Com D缺失与否,均可显着下调D39Δcom D或D39Δcom E的CPS表达。环境影响因素实验显示,ComE对CPS的调节作用受葡萄糖浓度的影响,ComE在一定浓度范围内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降低,但CPS的表达随葡萄糖浓度升高而升高;D39Δcom E的CPS表达量变化较D39-WT变化明显减弱;温度变化对D39的CPS表达有影响,但对ComE调节CPS的作用影响不显着。小鼠呼吸道的粘附和定植实验显示,D39Δcom E的粘附和定植能力较D39-WT差;小鼠鼻腔和腹腔攻毒实验显示,D39Δcom E的毒力强于D39-WT,这与它们的荚膜变化相一致。通过探针截短的EMSA实验和报告蛋白GFP表达水平检测,确定ComE~P与cps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位点为:TGTCATGTTCTTATTTCATTTTACTATATTTTT;成功构建无标记的ComE~P与cps启动子区域的结合位点缺陷菌D39ΔJD3。ELISA结果显示,D39ΔJD3的CPS表达量较D39-WT显着性升高45.8%。比较D39-WT、D39Δcom E,D39Δcom E::com ED58E和D39ΔJD3的转化效率,D39Δcom E几乎没有转化功能,D39Δcom E::com ED58E的转化率是D39-WT的73.9%,而D39ΔJD3的转化率仅是D39-WT的29.6%,这表明ComE对CPS的负向调节影响了感受态细菌的转化。结论 ComE是cps基因座的转录因子,对CPS具有负向转录调控作用,但是ComE需要被磷酸化才具有对CPS的负向调控功能;在一定浓度范围内,葡萄糖浓度变化对ComE介导的CPS调控有影响;ComE介导的CPS负向转录调控增加细菌的粘附和定植能力而降低细菌毒力,在细菌侵袭性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CSP-Com D/E感受态调节系统在细菌感受态形成过程中参与了CPS的负向调控,这种负向调控可促进细菌的转化。(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6-09-01)

徐红梅[6](2015)在《GntR型转录因子SPD_0064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荚膜多糖是肺炎链球菌重要毒力因子。通常鼻咽部定植的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含量较低,发生侵袭感染后荚膜多糖表达增加。转录水平的调控是—种常见的生物性状调控方式,但荚膜多糖合成调控的相关调控子和调控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我们前期利用DNA pulldown技术筛选到多个候选蛋白能结合cps操纵子启动子区域,其中SPD 0064蛋白隶属GntR转录因子家族。本研究探讨的是SPD 0064对荚膜多糖操纵子转录调控的调控效应和分子机制,明确相关宿主刺激因素,并揭示SPD 0064依赖的荚膜多糖合成调控在肺炎链球菌侵袭致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凝胶电泳迁移率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明确SPD_0064与cps操纵子启动子区结合,采用DNaseⅠ footprinting实验寻找具体的结合序列,进一步通过结合位点定点突变实验分析结合位点的特异性;构建肺炎链球菌D39型SPD_0064缺陷菌和D39型SPD 0064异位回补过表达菌,在此基础上构建cps-LacZ报告菌,通过检测p-半乳糖苷酶活性分析SPD_0064缺失对cps操纵子转录水平影响;同时提取野生菌和SPD_0064缺陷菌总RNA,qPCR检测cps2A-cps2C基因的转录水平,利用Dot blot和ELISA方法分析野生、缺陷、过表达菌叁种菌株CPS含量;体内定点突变SPD 0064与cps操纵子启动区结合位点,分析突变后启动子启动效率;改变培养基中葡萄糖浓度和培养环境温度,寻找体外调控SPD 0064表达的影响因素;构建败血症模型和定植模型,分析各组小鼠生存时间和鼻腔灌洗液细菌载量,明确SPD 0064介导的荚膜多糖合成在细菌侵袭致病中的作用。结果EMSA实验显示SPD_0064能与cps操纵子启动子区域特异结合,DNase I footprinting实验明确SPD_0064结合的具体DNA序列为一段33 bp的片段(5'-TGTCATGTTCTTATTTCATTTTACTATAT-TTTT-3'),位于转录起始位点上游89-121个核苷酸处;β-半乳糖苷酶活性实验结果显示SPD_0064基因缺陷后细菌cps转录水平上调20%;qPCR结果显示,相比野生菌,SPD 0064缺陷菌cps2A-C mRNA水平平均增加了6倍;Dot Blot和ELISA方法分析表明SPD 0064缺陷菌较野生菌CPS表达水平上调59%,SPD 0064异位回补过表达菌在SPD 0064蛋白为野生菌的2倍时,CPS表达水平下调57%;特异性结合位点体内定点突变后,相比于野生型,突变后启动子启动效率显着上调;体外培养条件下,当葡萄糖浓度低于正常培养基葡萄糖浓度时,SPD 0064蛋白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下调而下调,而CPS表达量随葡萄糖浓度下调而上调,但随温度变化而无明显变化;在小鼠败血症模型中,相比感染野生菌的小鼠,感染缺陷菌的Balb/c小鼠中位生存时间显着缩短;而小鼠定植模型中,感染缺陷菌的小鼠其鼻咽部细菌载量显着低于野生菌组。结论GntR型转录因子SPD_0064通过直接结合cps操纵子启动子负性调控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操纵子转录和荚膜多糖表达,这种调节与环境葡萄糖浓度有关,SPD 0064介导的荚膜多糖合成影响细菌毒力和粘附能力,在细菌侵袭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来源于《重庆医科大学》期刊2015-05-01)

刘紫玲[7](2013)在《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结合DC-SIGN对DC分泌细胞因子及成熟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证实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enumoniae,Mp)的荚膜多糖(capsularpolysaccharied,CPS)是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表面树突状细胞特异性细胞间黏附分子-3-结合非整合素分子(dendritic cell-specific intercellular adhesionmolecule-3-grabbing nonintegrin,DC-SIGN)的病原相关分子模式(pathogen-associatedmolecular patterns, PAMP),了解Mp CPS与DC-SIGN结合后对DC分泌细胞因子、吞噬功能及成熟的影响,为研究Mp的免疫逃避机制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方法:复苏和培养Mp M129菌株,离心收集菌体沉淀并抽提纯化CPS和脂质相关膜蛋白(lipid associated membrane proteins,LAMPs),用苯酚-硫酸法和BCA法分别测定CPS和LAMP的浓度。通过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健康人新鲜的外周血中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并将其诱导成为DC,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吉姆萨染色观察及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FCM)鉴定所培养的细胞是否为DC;通过间接免疫荧光分析(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assay,IFA)检测Mp CPS和DC-SIGN的相互结合;收集CPS和/或LAMPs处理的未成熟DC(immature dendritic cell,iDC)培养上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检测CPS和/或LAMPs作用于iDC后,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e10, IL-10)和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e12, IL-12)的表达水平。FCM检测CPS和/或LAMPs刺激前后iDC对FITC-dextran(多聚糖)的吞噬能力,了解其对DC吞噬功能的影响。同时用FCM检测CPS和/或LAMPs处理后DC表面HLA-DR抗原、DC特异标志CD83以及协同刺激分子CD80/B7-1、CD86/B7-2的表达,分析CPS和/或LAMPs对DC成熟的影响。结果:1.抽提的CPS的浓度为0.751mg/ml,LAMPs的浓度为0.217mg/ml。2.显微镜直接观察和吉姆萨染色观察发现贴壁的人PBMCs经完全培养基培养1~2d,尚未诱导成iDC,细胞呈散在状态。培养3~5d在细胞因子的刺激下分化成iDC,部分细胞呈克隆增殖团。在第6d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刺激后诱导成熟的mDC可出现典型的树突状态,细胞的体积略有增大;FCM检测发现经LPS刺激后,HLA-DR表达由(29.525±8.19)%升高为(77.47±19.11)%,B7类分子CD80由(48.50±0.59)%升高为(86.85±11.24)%,CD86由(32.71±12.70)%升高为(84.95±1.81)%。3.用IFA分析CPS与DC-SIGN的相互作用,发现用同源荧光抗体染色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CPS发绿色荧光,DC-SIGN发红色荧光,而细胞核用DAPI染色后发蓝色荧光。未处理组DC表面可检测到红色的荧光颗粒,用DC-SIGN的特异性中和抗体预处理后,DC细胞表面检测不到红色荧光,表明抗体可封闭DC-SIGN。CPS作用后的iDC和成熟DC(mature dendritic cell, mDC)表面可同时检测到绿色和红色荧光,两者融合后发黄色荧光,而且用DC-SIGN封闭抗体处理后,DC细胞表面检测不到绿色和红色荧光。4. CPS和/或LAMPs刺激iDC18h后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IL-10和IL-12的表达水平,发现LAMPs单独处理组与对照组IL-10表达水平差异无显着性(P>0.05),CPS单独处理组及其与LAMPs共处理组和对照组细胞相比,培养上清中的IL-10水平差异有显着性(P<0.001);且CPS和LAMPs共处理组iDC分泌IL-10较两单独处理组显着增高(P<0.05),用2.8μg/ml CPS与7.2μg/ml LAMPs共处理时iDC分泌的IL-10的含量最高。而各处理组之间iDC分泌的IL-12无显着性差异(P>0.05)。5. CPS和/或LAMPs刺激iDC18h后FCM检测DC对FITC-dextran的吞噬作用,结果显示CPS单独刺激组较未处理组iDC吞噬的FITC-Dextran平均荧光强度显着增加(P<0.01)。CPS和LAMPs共刺激组较未处理组iDC吞噬的FITC-Dextran平均荧光强度差异无显着性(P>0.05)。6. FCM检测CPS和/或LAMPs刺激前后DC细胞表面膜分子CD80、CD86、CD83和HLA-DR的变化,发现CPS单独刺激组较未处理组DC细胞膜表面四种膜分子的表达显着下降(P<0.05),LAMPs单独刺激组DC较未处理组iDC的四种膜分子显着性增加(P<0.001);CPS和LAMPs共刺激组DC表面的CD80、CD86和HLA-DR膜分子均较未处理组DC和CPS处理组DC显着性增加(P<0.001),但与LAMPs单独处理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而共刺激组CD83较未处理组和LAMPs处理组显着下降(P<0.001),与CPS处理组差异无显着性(P>0.05)。结论:1. DC-SIGN可识别并结合Mp CPS;2. Mp CPS可促进iDC分泌IL-10;3. Mp CPS可促进DC的吞噬功能和减少CD80、CD86、CD83和HLA-DR的表达抑制iDC的成熟,而LAMPs可刺激这四种膜分子的表达而促进DC的成熟。(本文来源于《南华大学》期刊2013-05-01)

田冬青,蒋玉文,杨京岚,陈小云,孙晔[8](2010)在《产气荚膜梭菌次要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产气荚膜梭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的病原体,可引起人的食物中毒和动物胃肠疾病。近年来,对产气荚膜梭菌的次要外毒素、肠毒素和酶类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综述了产气荚膜梭菌的θ和κ外毒素、肠毒素以及神经氨酸酶的组成、结构、理化性质、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畜牧与饲料科学》期刊2010年10期)

魏豪[9](2010)在《鸡源产气荚膜梭菌致病因子检测及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对实验肉雏鸡回肠组织和菌群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A型产气荚膜梭菌是鸡肠道内正常菌群之一。为了调查NetB基因在四川地区产气荚膜梭菌中的检出率,对75株鸡源产气荚膜梭菌做了PCR检测。然后检测试验菌株胶原蛋白酶活力和种内拮抗性能两项致病因子,进一步筛选出用于动物试验用菌株。通过叁次动物试验筛选最佳试验菌株和攻毒剂量,并检测在最佳条件下菌株对回肠绒毛长度、组织病理学变化、回肠菌群结构的影响。1.鸡源产气荚膜梭菌的分离鉴定从四川省成都、雅安等地区的规模化鸡场采集具有肠炎或腹泻症状的鸡小肠内容物和新鲜粪样共93份,通过紫牛乳培养基富集培养后接种1%葡萄糖血琼脂平板、CW平板、TSC平板叁种鉴别培养基分离鉴定得到19株产气荚膜梭菌,分离率为20.4%。2.产气荚膜梭菌致病因子的检测根据文献报道的PCR方法检测75株四川规模化鸡场分离菌是否存在NetB基因,结果均未检出。对胶原蛋白酶活力和种内拮抗能力的检测结果显示,不同来源的产气荚膜梭菌的胶原蛋白酶活力差异不显着,而其种内拮抗能力差异较大。3.动物试验动物试验一比较了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与产气荚膜梭菌FR,单独使用菌液与菌液和球虫联合使用两种方式对雏鸡回肠组织的影响;用回肠绒毛长度和回肠组织病理学的变化表示回肠组织病变的程度;通过对不同日龄雏鸡回肠中产气荚膜梭菌活菌数的测定找出产气荚膜梭菌在灌喂菌液后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灌喂球虫能增加产气荚膜梭菌在回肠中的数量,也能增强产气荚膜梭菌对回肠组织的损伤作用;且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和球虫联合使用能达到更好的致病效果。产气荚膜梭菌活菌数在灌喂后先升高后降低,峰值在23日龄。动物试验二是对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的不同剂量组合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采用不同使用剂量组合的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对25日龄雏鸡回肠绒毛长度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的影响没有显着差异。动物试验叁,处理组在15日龄灌喂球虫卵囊100万个/mL/只;在17到20日龄每天灌喂一次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每次灌喂(1-2)×108CFU/mL/只,而对照组灌喂等量的生理盐水或无菌培养基。回肠菌群计数、回肠绒毛长度测定和PCR-DGGE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球虫和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共用能引起肉鸡回肠组织发生炎性反应和局部损伤,但不能引起严重的组织坏死;能降低回肠绒毛长度;引起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类杆菌、总厌氧菌在试验肉鸡回肠中数量的减少,同时能增加回肠中大肠杆菌、总需氧菌的数量,引起肠道菌群失调。(本文来源于《四川农业大学》期刊2010-06-01)

迟佳琦,李闰婷,朱战波,曹宏伟,崔玉东[10](2009)在《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及荚膜基因的PCR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的基因型特征,本实验利用聚合酶链式反(PCR)方法,对S.aureus的3个标准株和30个临床分离株的凝集因子A、凝固酶、溶血素等33种致病因子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各分离株在毒力因子方面存在一定差异。这些差异的检测将为进一步研究S.aureus的致病性和有效防治提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预防兽医学报》期刊2009年11期)

荚膜因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荚膜多糖(Capsular polysaccharide,CPS)和磷壁酸(Teichoic acids,TAs)均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S.pn)表面重要的毒力因子,对细菌的体外生长、宿主体内的定植与侵袭都有重要作用,但两者生物合成途径的转录调控相关机制至今尚不清楚。我们在前期研究中通过DNA-pulldown实验发现,MarR家族蛋白FabT(SPD_0379)与S.pn的CPS合成基因簇的启动子区域以及TAs表面连接蛋白RafX的基因启动子区域都有结合的,提示该蛋白可能对S.pn的CPS和TAs的生物合成都有调控作用。本研究旨在阐明FabT对S.pn的CPS和TAs合成的调控方式及机制,并确定其对S.pn毒力的综合影响,为细菌表面被膜合成调控相关分子机制提供新的证据。方法:前期研究采用LFH-PCR方法构建了 D39ΔfabT,采用锌离子诱导的异位整合质粒pJWV25及原位整合质粒pEVP3构建D39ΔfabT的过表达异位回补菌Compl1和原位回补菌Compl2。通过Dotblot和ELISA方法对比D39 WT、ΔfabT和Compl1的荚膜和磷壁酸含量变化。通过透射电镜观察D39 WT、ΔfabT和Compl1的荚膜和细胞壁的变化。使用溶菌酶进行细菌亚组分分离,通过ELISA和Western blot和流式细胞术比较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两者的含量变化,以进一步鉴定FabT调控TAs和CPS合成过程的可能环节。通过凝胶电泳迁移实验(Electrophoretic Mobility Shift Assay,EMSA)验证并确定FabT与cps启动子及TAs合成相关基因启动子的相互作用。使用MEME软件分析上述启动子的DNA序列,预测并验证启动子上与FabT结合的可能的回文序列位点。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有相互作用的启动子下游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最后通过体外抗吞噬实验、黏附侵袭实验以及小鼠肺炎和菌血症模型,探讨FabT对S.pn的毒力的综合影响。结果:Dot blot和ELISA方法分析表明,在全菌中,D39ΔfabT的TAs和CPS含量较D39分别WT出现显着增高,异位回补菌Compl1诱导FabT表达使两者的含量出现了显着下调(p<0.05),Western结果显示,fabT缺陷菌中CPS出现了较野生菌更小的条带,而TAs结果也出现了相似的结果。亚细胞组分的Western blot实验显示,细胞壁与原生质体中fabT缺陷菌的荚膜较野生和回补菌小分子条带明显增多,相应的大分子减少,而缺陷菌的条带中能观察到分子量更小的条带出现。流式细胞术分析同样证明,fabT缺陷菌细胞表面的荚膜与磷壁酸含量较野生菌分别增加约162.4%和335.1%。然而透射电镜结果显示,相较于D39WT与Compl1致密的荚膜,D39ΔfabT出现了一种明显更加疏松的荚膜表型。EMSA实验结果显示,FabT与cps基因簇启动子和lic1/2、lic3、psr、lytR以及rafX基因启动子序列均有结合,但与预测的回文序列片段PPS没有结合。荧光定量PCR显示,D39ΔfabT较D39 WT的cps2A、tacF、tarI、spr1222、psr、lytR和rafX的转录水平均显着增高,且Compl1回补菌的转录水平降低至WT水平。体外毒力实验中,为了避免荚膜对细胞黏附的影响,我们使用无荚膜的R6及其缺陷菌株进行黏附侵袭实验,可以观察到R6ΔfabT的黏附与侵袭能力较R6WT显着增高,这与它们TAs变化相一致。而抗吞噬实验显示D39ΔfabT抗吞噬能力明显高于D39 WT,也与我们观察到表面CPS含量的增高相关。体内实验中,菌血症模型D39ΔfabT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较D39WT有所降低(p<0.05);而肺炎模型中缺陷菌感染小鼠的死亡率较野生菌显着增高(p<0.05),细菌载量结果同生存率结果相一致,缺陷菌在各器官中的细菌载量较野生菌均显着增高(p<0.05)。结论:肺炎链球菌FabT具有转录调节因子的作用,可与多个合成TAs和CPS相关基因的启动子区域结合,对细菌TAs与CPS的合成具有负向转录调控作用。同时,它也可能正向影响到大分子CPS的合成。其介导的TAs和CPS含量变化影响到细菌的毒力,但其对细菌在不同感染模型的毒力影响并不完全一致。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荚膜因子论文参考文献

[1].孙玉丽,任鋆,高振杰,李笑樱,李桂冠.日粮中添加葡聚糖对产气荚膜梭菌攻毒后肉仔鸡单核细胞吞噬能力及细胞因子含量的影响[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

[2].张竞辉.MarR型转录调控因子FabT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和磷壁酸多糖生物合成的调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8

[3].李颖,李长青,王彦波,王园园,杨杰.一起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检测[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6

[4].徐丽,林迪斯,杨靖,李健,李蓓.肺炎克雷伯菌KbvR调控因子对细菌生物膜与荚膜形成能力的影响[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6

[5].郑玉强.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转录因子的筛选鉴定及其ComE对荚膜多糖的调控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6

[6].徐红梅.GntR型转录因子SPD_0064对肺炎链球菌荚膜多糖的调控作用及机制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15

[7].刘紫玲.肺炎支原体荚膜多糖结合DC-SIGN对DC分泌细胞因子及成熟的影响[D].南华大学.2013

[8].田冬青,蒋玉文,杨京岚,陈小云,孙晔.产气荚膜梭菌次要毒力因子的研究进展[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

[9].魏豪.鸡源产气荚膜梭菌致病因子检测及产气荚膜梭菌CVCC2030对实验肉雏鸡回肠组织和菌群的影响[D].四川农业大学.2010

[10].迟佳琦,李闰婷,朱战波,曹宏伟,崔玉东.奶牛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因子及荚膜基因的PCR检测[J].中国预防兽医学报.2009

标签:;  ;  ;  ;  

荚膜因子论文-孙玉丽,任鋆,高振杰,李笑樱,李桂冠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