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徐州市铜山区柳泉镇中心中学孙艳
一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信息技术革命正悄悄地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阅读思维方式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就语文教学来说,我们知道,语文教学要教会学生一种生活方式,21世纪是网络时代,是知识经济时代,青少年学生处于以高社会化、高信息化、高效率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中,网络是最重要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工具,这让我们不得不考虑网络的最佳使用问题。而且网络的发展已经让我们不得不考虑他对语文教学的影响,作为教学一线的语文教师,我们对网络环境下的语文课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一、网络环境为教师拓展课堂空间,提高课堂效率插上了翅膀
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学资源共享,互联网上的多媒体教学软件库存,为广大教师从查阅教学资料提供了便利条件,教师可以从网上选取名师课件和教案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联网上的资源共享。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备课水平和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故宫博物院》时,我从网络上搜索了其课件,该课件直观地展示了故宫的全貌。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既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让学生进行了一次免费旅游,岂不是双倍丰收吗?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师生互动,合作探索
教学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一种合作,更是师生互动交往,共同发展的过程。利用网络教学既能开拓师生的视野,又利于师生互动、合作探索;利用网络教学,使语文课中那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具体、形象、生动。师生尽情地驰骋在网络世界里,大胆尝试、合作探索、共同求知。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苏州园林》时,对于从未见过苏州园林的同学来讲,不管怎样去欣赏阅读,都只能是纸上谈兵。基于此,师生分组进行网上搜索,通过查找苏州园林的相关图片、视频、文字介绍等内容,自主查询,对比阅读,既丰富了教学内容,又拓展了师生的视野,为学生真正成为知识信息的构建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网络提供“情景交融,多感官感知”的教学环境
网络教学集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内容于一体,网络提供了大量与语文相关的文字、音乐、图片、影像等资料,恰当地避免了阅读教学的单调性、枯燥性。如“中学语文资源站(http://www.ht88.com)”教学资源网(http://www.ruiwen.com)音乐,图片和影像都可以渲染情境,打破课堂教学的时空限制,给学生展现一个更为广阔,丰富的空间,给语文课注入活力,增强了语文教师教改的信心和勇气。如:在教学《天上的街市》时,从网络上搜索了《星空》这一乐曲做背景音乐,这种恬静、美好、惬意的氛围,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主动性。配乐朗诵,再现语言文字的本色。又如:在教学《云南的歌会》一文时,因其介绍的对象学生极为不熟悉,我们借助网络资源了解云南的当地风俗以及云南风光,通过视频欣赏云南歌会的盛大场面,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用语之准确、生动。使学生受到感染,从而达到对作品的领悟和再创造。又如:我在教朱自清的《春》一文时,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精心设计了一个课前导入和朗读环节。在讲授新课之前,先播放春、夏、秋、冬四季景色。让学生观察指出哪幅是春景图,口头简要描述画面,并背出表现春天的诗句,然后在声画背景下播放全文的朗读。学生听着声情并茂的录音,看着栩栩如生的画面,欣赏品味形象化的语句,通过声情并茂、动静结合、情景交融的感官刺激,使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产生激动人心的情景效果。从而激发起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
创新意识是指一种发现问题积极探求的心理取向,而创新思维是指用独创新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网络教学的开放性打破了学科内容与教学时空的界限,为学生提供了更多能自主选择、合作研究的空间和丰富、生动的学习资源。例如:我们在进行“追寻人类起源”这一综合性活动时,,先确立活动目标,之后,让学生围绕这一目标在网上收集大量的相关信息,在搜集,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多方面的综合能力,更为显著的是学生的创新意识在网络求知的过程中得到培养,这对学生来说,是终身受益的。
网络资源的使用,给老师上活语文课打开了一个新的途径,只要我们愿意探索和尝试,网络资源将为语文教学开拓广阔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