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王宏斌[1]2003年在《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近二、叁十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扩张,作为其后果之一的全球环境问题日渐严重。一系列的环境问题逐渐表现出了全球性、超越意识形态性、严重挑战性的特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引发对当代国家主权的调整。主权国家作为最重要的国际行为体,在解决生态环境问题方面肩负着重大历史使命,并且承担着主要的责任。然而由于环境问题的全球化,客观上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和强化各种国际机制的作用,并且通过主权让渡和主权干涉的形式对国家主权进行着必要的调整,从而构成了对传统国家主权的严峻挑战。 全球环境问题导致环境NGO的广泛兴起。面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挑战,单一国家政府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无力应付这些危机,同时,政府间国际组织由于国家利益的制约,缺乏解决这些问题的必要性、灵活性及必要的资源。时代的要求为环境NGO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环境NGO在全球范围内建立起自己的网络结构,发挥着日益重要的国际性影响。 全球环境问题呼唤全球环境治理。全球环境日渐恶化,越来越威胁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迫切要求世界各国、各国际组织和全球市民社会组织共同行动起来,对已经发生的对国际社会有共同影响的环境问题和对全球环境有损害或潜在危害的活动,本着全球伙伴和合作精神采取必要的共同行动和措施加以解决。目前,尽管全球环境治理不会改变政府与国家的主导地位,但它毕竟突破了传统的国家中心,构建了一个由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非政府间国际组织、公民运动组成的全新的治理模式,为更加合理、更加全面的解决全球环境问题展现了广阔的前景。

周树春[2]2008年在《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文中研究说明在世界发展的转折时期和中国发展的关键阶段,中国执政党提出了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的重大主张。这一思想在理论外延上反映了现实世界与理想世界、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辨证统一,也体现了国家利益与世界利益、现实利益与根本利益的辩证统一。目前,我国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要成功地崛起为世界强国,我们必须在物质发展基础上,获得政治理念和价值观念上的世界认同。“和谐世界”是现阶段我国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理论的总结和升华,是我国对外关系和国际战略的纲领性指针,也是我国“软实力”在全球意识形态领域的最高抽象表现形式之一。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后,虽然传统发展观依然存在,但新的因素不断在全球政治中孕育,国家间的共同利益——全人类利益不断增长。面对新的形势,人类需要改变旧的生存和发展观念,实现国与国之间的和平相处、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以共同应对人类面对的各种严峻挑战。“和谐世界”理论揭示了世界发展的基本规律,符合世界转型的基本趋势,为建设一个更加理想的世界提供了基本方向。“和谐世界”理念凸显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和理论勇气,反映了对世界大势的乐观判断,也体现对人类未来的深深忧患,是对人类文明发展方向的高度概括,昭示着一个文明古国和负责任大国对人类精神的终极关怀,是当代中国对建设新的全球文明的重大思想贡献。但是,要使“和谐世界”理念获得更加普遍的认同,还面临一定的困难。首先是美日等西方国家怀疑我国提出“和谐世界”更多地是作为一种口号和策略。其次,国际舆论总体上仍呈现西强东弱、西强我弱的格局,我国尚未掌握话语权。特别是现实主义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主导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的主流话语。“和谐世界”作为一种富于理想主义价值理念的主张,需要有效地显示出对现实世界较强的阐述能力。这——是“和谐世界”理念面临的主要挑战。做好“和谐世界”理论研究和阐释工作,符合目前国内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是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壮大、国际影响与日俱增的必然要求,是我国发挥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责任、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现实需要,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战略性深远意义。这——是加强“和谐世界”理论研究的根本背景。要做好“和谐世界”理论化工作,除了将之塑造成为具有切实感召力的对外政策标记,重要的是努力把它与现行国际关系理论相对接和融合,挖掘“和谐世界”与西方思想文化在普世价值和通约理论上的交集,利用“和谐”的强大包容性超越意识形态差异,使“和谐世界”理论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普适性,进而将其发展成为主流国际关系理论学说和受到普遍认同的国际行为准则。同时,努力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的各种价值概念加以扬弃,根据当代世界发展特征,完整地提出21世纪中国“和谐”政治理念内涵,进而形成完整的当代中国和谐政治哲学理论体系。这——是“和谐世界”理论建设的终极目标。尽管“和谐世界”属于一种新型规范理论,但要实现普适化的目标,“和谐世界”理论化的工作重点则在于规律性阐释,即确立“和谐世界”的科学理论基础。“和谐世界”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解答“‘和谐世界’何以可能”这个基本问题。为此,第一,要以唯物史观为根本指导,以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为具体依据,以理性主义为通约范式,以中外和谐思想为价值资源,以当代中国的内外政策为实践支撑,正确地阐述“和谐世界”作为历史范畴的理论基础。第二,要以世界体系的形成为基本条件,以世界格局的演变为现实背景,以世界矛盾的特征为核心参照,正确地描述“和谐世界”作为时代产物的物质基础。第叁,要以国际秩序的发展为主要脉络,以人类文明的进步为根本取向,以全球治理的趋势为重要途径,正确地论述“和谐世界”作为理想目标的规制基础。总的来说,要围绕历史条件的变化,特别是当代国际关系中的利益结构演变特征,解答一直以来被认为处于“无政府状态”的国际社会在今天与以往究竟有什么不同,作为国际关系常态的国际竞争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为什么“和谐世界”不是中外思想史上曾经出现的“乌托邦”空想,而是一种符合人类历史发展趋势的现实理想目标。这——可以考虑作为“和谐世界”理论基础探索的初步框架。可以说,“利谐世界”既是当代世界在发展观念上的理性回归,也是现代中国在文明进程中的自然归位。一方面,随着全球化和多极化进程加快,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多元差异与整合统一并存的新时代,为人类文明进步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只有站在整个世界和人类发展的高度,突破传统的价值观、理性观、世界观,建立各国普遍认可的行为规范,建构一种符合全世界绝大多数民族的共同利益、得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可的政治文明范式,才能突破世界发展的困境,走向建立一个更为和谐世界的最终理想。另一方面,在经历了过去一个多世纪新的文化整合之后,中华文明可望在新的高度实现与国际文化的融通与对接,推动建设一个的新的思想文化体系,进而推动建设一个新的世界文化秩序。“和谐世界”既是关于理想世界状况的客观描述,也是推动建设这样一种世界的科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世界发展观,作为一种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和谐世界”从“应然”走向“实然”是必然的。在人类文明转型的关键阶段,世界寻求从“混沌”中进一步突围,需要新的理性启蒙,实现新的理性超越。历史将证明,“和谐世界”是引导21世纪人类文明理性的一面旗帜。

吴雷钊[3]2011年在《“全球良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罗马俱乐部是于20世纪60年代为解救人类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的各类困境问题而成立的第一个国际性学术研究团体,它首创了对威胁当代人类生存的各类困境问题的研究,在唤醒人类的生态意识、全球意识、整体意识和合作意识,激发人们的社会责任感方面,有着不可抹煞的历史功绩。在罗马俱乐部看来,新技术革命使人类进入全球时代,由此引起的问题也成为“人类困境”问题(即全球性问题)。这些问题包括:人口问题、工业化的资金问题、粮食问题、不可再生的资源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生态平衡问题)等。罗马俱乐部在全球问题研究中所着力的是,促进对构成我们生活中的自然、政治、经济和社会等各个组成部分的认识,促使全世界的决策者、研究者和普通民众都来关注这种新的问题,并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政策和行动的实施和开展,提出解决全球问题必须依仗全球性的普遍行动。罗马俱乐部作为一个国际性的、非政府的、超越意识形态的的学术性研究团体,聚集了一批世界着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他们围绕罗马俱乐部的的核心宗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提交了一系列专题报告,从1972年第一份报告《增长的极限》至发表于2009年的最新报告《五倍级》,罗马俱乐部已经走过了40年的春秋。在这4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罗马俱乐部从未放弃过对困扰人类未来发展的“人类困境”问题进行研究并寻求“通解之道”的努力,并取得了令世人瞩目和称赞的荣耀。罗马俱乐部的研究视角不断进行着转换和升华,指涉政治、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人等多个领域和要素,提出了一系列令人深省、甚至是惊世骇俗的思想理论,成为当代国际社会关注、研究和解决“人类困境”问题的基础性理论参考,具有任何组织、个人和国家都无法替代的里程碑式的价值和意义。尤其值得称赞的是罗马俱乐部向世人贡献了大量极具前瞻性眼光和人文道德关怀的宝贵知识价值和思想财富,如可持续发展观、全球主义理念和提升人的素质等观点,并且产生了长远而深沉的世界影响。尽管在发展历程中,罗马俱乐部也经历了繁荣与低迷、前进与停滞、继续抑或转型的困惑,但值得人类庆幸的是,作为“人类困境”问题研究开创者和引领者的罗马俱乐部坚持了下来,并一路走到了现在,而且已愈发以朝气和积极的姿态呈现在世人面前。那么,对于这样一个有着辉煌历史和优秀国际声誉的着名国际智囊团队,对其发展过程中的思想流变进行提炼、梳理和总结,并对其思想对当代国际政治的理论与实践所带来的影响进行剖析,以更好地指引当代人类社会前行的轨迹,无疑是国际关系和全球问题的研究者们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即试图对罗马俱乐部的思想进行全面、系统地研究,并探寻其思想价值的当代意义。本文第一章是导论部分,提出了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了研究方法、研究路径和创新之处,并对国内外已有研究文献做了学术史回顾。从第二章到第五章则在全面分析罗马俱乐部所有研究报告的基础上,分别对其发展观、科技观、人文观、生态观、社会文化观和全球观进行了阐述,详细总结了其思想指涉各个领域的主要观点、具体内容和演变历史,并对其中的某些重要思想观点进行了评析。第六章分析了罗马俱乐部思想体系的特征及其学理性贡献。第七章着重分析了罗马俱乐部思想的当代影响与现实意义,尤其注重分析了其孜孜推崇并倡导的全球主义、全球意识和全球伦理等价值观对当代国际关系进步与转型的影响,并论述了罗马俱乐部思想对与世界的联系日渐紧密、对世界的影响愈发增大的中国所具有的启示和意义。

郭晨星[4]2010年在《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结构模型建构及经验验证》文中研究指明全球性环境问题不像主权国家那样具有不可逾越的政治或民族的边界特征,因而旨在应对全球环境问题的全球环境治理就从根本上挑战着威斯特伐利亚体系建立以来的国际无政府状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正确应对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主要是国际政治层面的问题,而非单纯是经济、技术和观念问题。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工业化导致的环境污染在短时间内造成了大量人群的致病与死亡,震惊世界的环境污染事件频繁发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所谓的“八大公害”事件。为了应对此类生态环境恶性事件,西方欧美国家率先在国内建立了全国环保部门,不久,以联合国人类环境大会为标志,国际社会开始联合应对这一“人类生存危机”。尽管如此,工业化进程带来的环境污染并没有因为这些努力而停止,相反,生态环境恶化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日益扩展趋势。全球环境治理,既是国际社会对日益严重的全球环境问题积极应对的一种实践概括,也是进一步开展理论分析的核心概念。在这一基本分析框架中,笔者不仅涵指包括主权国家、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的多层面立体主体架构,还将其视为多元主体在全球环境治理领域中的合作型博弈进程。也就是说,在这场合作型博弈中,不仅主权国家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一员,而且政府间组织、非政府组织等新兴的国际关系行为体也成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重要力量。基于这种认识,本文的目标是对这样一种理想架构的现实发展状况及其面临问题进行研究,并且建构一个主体视角下的全球环境治理结构模型。全球环境治理主体模型的建构,不仅有利于从理论层面解读多元主体在该领域共同作用的复杂结构性特征,而且也有利于从实践层面验证这场特殊的合作型博弈所必需的条件是否已经具备。相应地,本文分为模型建构、经验验证和结论叁部分。其中,模型建构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在第一章中,笔者首先从治理主体的视角对国际关系各主要理论流派进行综述和分析,并将这些理论流派的“全球治理结构”观点以几何图形方式直观地做了表述。然后对有代表性的全球治理结构模型做了批判性分析。紧接着在第二章中,笔者指出生态环境本身具备的全球性、渗透性、非对抗性、非排他性和外部性的特性决定了全球环境治理是由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型博弈。在此基础上,笔者定性而非定量地将全球环境多元治理主体间关系静态地建构为一种“立体多面体”结构。从合作型博弈的必要条件入手,笔者将本文的研究重点确定为:多元治理主体间的互动机制和资金供给是“立体多面体”结构得以良性运行的保障性因素。本文的理论假设是:在多元治理主体互动机制运转良好并且具备足够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全球环境治理的“立体多面体”模型才能够实现良性运转。此外,笔者以两个必要条件具备与否为标准,推导出全球环境治理可能出现的四种情形。本文的第叁章与第四章是对分析模型两个侧面的经验验证。在第叁章中,笔者首先验证了在全球环境治理互动机制中多元治理主体间的静态“立体多面体”结构已经形成,然后以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和2002年可持续发展世界首脑会议为例对互动机制要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对议题的设置、主导的话语、主体间博弈和达成的共识四个方面的分析,笔者判定合作型博弈中的互动机制已经具备。在第四章中,笔者通过对全球环境基金机制的资金供给总量、资金供给的程序与原则、资金供给的领域与分布情况叁个方面的分析,详细验证了全球环境治理的资金供给因素。在多元治理主体共同参与的合作性博弈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资金供给渠道,而且运作良好,当然,它至今不能承担充足的职能。在结论部分,首先笔者在前两章对互动机制和资金供给两个必要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将现阶段的全球环境治理归纳为“治理主体间存在合作,但缺少实现合作目标的能力”,也就是与理论假设推论的第二种情形一致,即“有心无力的治理”模式。然后,笔者使用“立体多面体”分析模型对刚刚举行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做了初步分析。分析表明,这次会议既证实了一种立体化合作机制的存在,也突显其在良性互动与资金供给方面的局限。笔者认为全球环境治理中的这个单次博弈为:在全球环境治理“立体多面体”模式基本具备的情况下,治理主体间互动性机制运行不畅,且缺少充足资金供给。也就是说,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与理论假设推论中的第四种情形一致,也就是“名实不符的治理”模式。最后,笔者从一种现实的环境主义视角展望了后哥本哈根时代的全球环境治理趋势。一方面,笔者认为:全球环境治理的合作型博弈仍是主流方向,尽管大家对哥本哈根会议的结果都不满意,但终究还是会再次坐在一起找到一种替代方案。另一方面,笔者认为:由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性环境问题认知感受的巨大差异等因素,人类对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应对近期内可能更多呈现出国家间或区域性合作的特征,也就是“新国际主义”。也就是说,无论是国内层面还是国际层面,未来的全球环境治理将会更倾向于大国博弈和政府应对的局面。笔者承认政府以及政府间组织是解决全球环境问题的关键角色。因此,在可预见的未来,国家的中心地位会更加突出。此外,像欧盟、“10+3”、东北亚地区等区域性环境合作可能会更加受到国家的青睐。

黄全胜[5]2008年在《环境外交综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鉴于环境问题全球化、政治化、常态化、我国国内环境状况恶化、环境政治压力加大、我国外交理论与实践未能足够重视国际国内环境问题并有效为国内环境与发展服务、我国环境外交理论滞后于我国环境外交实践、国内外对环境外交理论和实践的系统研究不多,因此本文对环境外交理论与实践进行了较为系统深入的探索性研究。以全球视野、通过跨学科的理论梳理、借鉴与整合,就我国环境外交提出了若干对策建议,以求引发更多更深入而富有建设性的相关研究成果的涌现。本文以环境外交为首要概念,以环境外交、国家环境主权、国际环境关系为叁个核心概念,以全球化为宏观时代背景、以环境安全为战略层面的背景、以气候外交为实践层面的主题。本文采用了历史分析法、系统分析法、比较分析法以及实证分析法。全文包括引言、正文(共八章)和结束语。全文以全球环境问题—环境外交的综合解析—世界环境外交历程—各种行为主体的环境外交历程与角色—国家间环境关系—世界环境秩序—气候外交—中国环境外交历程及对策为研究的逻辑主线。引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对本文核心概念和若干重要概念进行了梳理,特别是提出了环境外交的综合定义,并强调环境外交包括战略与战术两个层面。第一章分析了环境外交的主体、客体、形式、分类、缘起、现实基础、根本目的、法律依据、指导原则以及环境外交与传统外交的关系。第二章评析了世界环境外交的历程。基于叁次“里程碑”式的国际环境会议,将世界环境外交的历程划分为自发阶段、兴起阶段、深化阶段和焦点阶段,并作出了“南北差异与分歧的深化、主权习惯与环境问题的全球性特征的矛盾、以及国际贸易规则与国际环境法的冲突等决定了世界环境外交将长期化且前景未卜”的判断。第叁章对美国、英国、日本及欧盟的环境外交政策与实践予以比较。分析了各自的外交战略、环境外交政策的演进过程、当前的政策重点与走势,比较其共性与个性,并对各自在世界环境外交实践中的角色进行了判断。认为美国是强大的摇摆者与挑战者、英国是气候外交和低碳经济的领跑者、日本是以经援开路的实用主义者、欧盟是世界环境秩序的“平衡器”与主导者。第四章分析了发展中国家与其它国际行为主体在世界环境外交中的角色。评析了发展中国家、政府间国际组织(以联合国为例)、非政府组织、跨国公司、以及欧洲绿党环境外交的历史成就、局限与困境、改革与发展以及现实角色。非主权国家行为体在环境外交中的参与度和重要性越来越不可忽视,同时也不能报以过高的期望。第五章研究了环境外交与国家间环境关系。本章评述了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关于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的基本论点以及国际机制理论,对国家间环境关系的类型进行了分类,构建了两国间环境关系的影响变量定性模型,阐述了环境外交对国家间环境关系的影响。第六章研究了环境外交与世界秩序的构建。主要以全球化为宏观背景,分析了环境问题与全球化的关系、环境外交与“绿色贸易壁垒”的关系,以图阐明环境外交与世界秩序构建的关系。认为环境外交理应介入贸易与环境问题,将后者纳入环境外交的研究和实践范畴,既有现实合理性,反过来又可丰富环境外交的内涵,提升其重要性。第七章分析了环境外交视野中的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本章是全文的实证分析专章,通过对全球气候变化这一全球环境外交焦点问题的由来、争议、缺陷、困境的评析,揭示环境问题全球化与环境问题政治化的特征,并通过对多方博弈过程的述评,反映发达国家如何争夺国际环境关系的主导权,争夺低碳经济的市场,预示环境问题政治化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中国国际形象构成的日益增大的长久压力。本文认为在世界气候外交中,欧盟是无可否认的领导者、美国是强大有力的挑战者、日本是进退两难的领先者、中国是积极有为的参与者。中国应当积极巧妙应对,趋利避害。此外,后京都进程谈判有破裂的可能。第八章聚焦于中国环境外交历程与对策。是全文的落脚点。评述了中国环境外交历程、总结了相关成就、分析了面临的挑战,进而提出了中国环境外交应当坚持的八项原则、阐述了对中国环境外交的系统思考和优先度建议。结束语部分对全文主要研究结论和观点予以小结,并提出需要并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的重点难点问题。

赵菁奇[6]2009年在《美国环保协会研究》文中提出现代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甚至引发了全球性环境危机。本文借助科学社会学和科技哲学的原理与方法,以典型环境非政府组织——美国环保协会为研究对象,在前人对环境非政府组织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方法、统计方法和SWOT分析法,分析了美国环保协会形成的思想背景和客观基础;探讨美国环保协会的内部机制、主要特点和工作模式;研究了美国环保协会在我国开展的项目及对我国环境政策和环境治理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进行了反思,并对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本文在定性分析、定量说明的基础上,对美国环保协会进行比较系统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性。主要工作如下:1)阐释了环境非政府组织的涵义及重要特点,说明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2)在环境伦理思想发展和环境保护实践基础上,分析了美国环保协会产生的思想背景和客观基础。3)从美国环保协会的内部运作机制分析入手,分析了美国环保协会的主要特点,探讨了其关注的主要问题,研究了其资金来源和工作模式。4)分析了美国环保协会在我国开展项目的必要性,对在我国开展的项目进行了分类,从项目概况、执行形式两方面分别进行了探讨,对项目取得的成果从理念层面、战略层面、制度层面和实践层面分析了美国环保协会对我国的影响。5)分析了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现状,用SWOT方法分析了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优势、劣势及机会、威胁因素,探讨了美国环保协会运作特点及工作模式对我国环境非政府组织的启示。

王江丽[7]2009年在《全球绿色治理如何可能?》文中研究表明生态安全是一种全球公共产品,怎样维护生态安全是非常复杂而综合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从生存原点出发,以全球绿色治理如何可能为研究内容探索生态安全之道。论文通过政治议程和科学议程回顾了生态问题安全化的过程,探讨了生态安全的定义、特点、实质及研究方法,指出生态安全是生存安全、全球安全,之于它的维护必须是包括各层级多行为体参与的全球绿色治理。但当下的现实却是生态危机的加剧和绿色治理的低效展开,其原因在于全球绿色治理的推进动摇了现实政治国家中心主义和人类中心主义两大根基,造成生态安全维护的四大悖论:安全与发展、权利与责任、主权与“球权”、人类终极文明与阶段性愚昧。这说明我们仍然缺失清晰的维护生态安全的基本价值理念和以此为基石的制度安排。就此,论文提出绿色思维和绿色正义,以寻求全球绿色治理的合法性。绿色思维,即全球生态价值观,其价值取向超越了以往以国家为单位的生存共同体和人类中心主义的视域,体现了“类伦理”和“全球安全共同体”的生存理念,希望通过绿色正义的平等原则和差别原则,形成生态文明社会法的秩序原则和伦理规范,建构起有效的制度规范和体系。并就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探讨了实现绿色治理的理想方案,在国家之内,坚持生态立国,着力推行绿色政治、绿色经济、绿色生活和绿色教育;在国家之外推动全球环境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注重自上而下的各层级政府间国际组织的重要作用,鼓励和促进自下而上的国际非政府环境组织参与全球绿色治理的力度。从而在空间上(个人、国家、地区、国际、全球、)时间上(人类代际间)和类间(人类、非人类物种)实现地球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相依共存,呼唤和展望生态文明社会和全球安全共同体的到来。

张骥, 王宏斌[8]2005年在《论全球环境问题与环境NGO的兴起——国际政治的视角》文中指出近二叁十年来,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在它的发展过程中,逐渐表现出全球性、超越意识形态性和严重挑战性的特征。环境问题全球化的一个重要结果便是环境NGO(非政府组织)的大量涌现。环境NGO凭借自身的特点和灵活性,建立起全球网络结构,对当代国际关系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张骥, 王宏斌[9]2003年在《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 ,全球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并呈现出全球性、超越意识形态性和严重挑战性的特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 ,传统的国家主权观念遭到严重冲击。全球环境问题对国家主权的影响主要表现为主权让渡和主权干涉。这成为国际政治领域引人注目的现象 ,日益为世界各国所关注。

吴巧生[10]2003年在《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油气资源是一种战略资源,一个国家的油气资源安全不仅关系到该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而且对世界的经济格局和政治、军事形势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保障油气资源安全的目的,就是确保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目标的实现。从中长期发展趋势看,中国油气供需矛盾将会十分突出,通过全球资源配置来保证油气资源的稳定供应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党的“十六”大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二○二○年力争比二○○○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经济力明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着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因此,考虑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和国际油气市场的新动向,从全球化的视角出发,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既从理论上揭示可持续发展条件下油气资源安全的宏观及微观机理,又通过实证研究和国际比较,为我国全面小康目标的实现寻求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的油气资源安全战略和对策,具有深远而重大的意义。 本论文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以多学科交叉的视角,包括资源产业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政治学、可持续发展理论等等,对油气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国际政治经济贸易等方面的关系展开全面的理论分析,努力构筑描述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理论体系,并建立可持续发展能源安全系统评价模型及相应的指标体系,对我国油气资源安全态势做出判断,结合油气资源安全的国际比较,提出富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战略。笔者认为,全球气候变化既是一个全球层次的能源环境问题,亦是国际政治问题和经济问题,已引起国际社会的普遍关注,它必将直接影响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和政策的走向,对中国油气资源安全产生直接作用。这是中国可持续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的理论前提。油气资源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发展”,即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实现油气资源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它以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基础。一是“稳定”,即国家经济体系所具有的抵御、化解国内外各种干扰、威胁利侵袭,确保国家经济稳健运行的素质、状态和能力,尤其是抵御能源中断产生经济混乱的能力。这是油气资源安全战略的内生机制。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我国油气资源安全战略的现实基础。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有序,树立资源环境一体化的安全观,在产业层面上实现产业生态化,在企业层面上创造环保型的企业价值,是油气安全战略的外生机制。对这一系列问题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构成了本文的主导脉络。 本论文的主要成果及创新之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对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全面展开了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在总结前人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人文发展差异与能源需求、能源消耗对环境的影响的分析入手,建立了新的能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结合能源—环境与经济整体优化模型的分析,指出,能源消费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世界各国必须采取相关能源—环境政策匕具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征收碳税可能是一种较为现实的办法。但就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尚需要很大的碳需求空间,从短期来看,征收碳税显然是不利于通过经济增长来满足人文发展需求的,能源一环境与经济整体优化目标的实现更可能依赖于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能源效率的提高。 (2)界定了可持续能源发展的概念。指出,所谓可持续能源发展就是将能源系统与环境、社会、经济发展密切联系起来,通过能源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日标的实现。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关键就是能源战略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相互作用的内在机韦l]的揭示,这种机制土要包括两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和协同机制。 (3)对全球气候变化进行了经济学分析,井结合中国能源开发利用的基本情况及二氧化碳排放情景的分析,提出了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战略。 (4)首次提出并界定了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从全球范围来石,所谓油气资源安全就是合理价格卜的可靠的、足够的油气供给。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研究范畴在水平方向上包括“油气供应安全”、“油气金融化安全”和“油气产业安全”二个“方面”;在垂直方向上,则可划分出“本土”、“区域”与“全球”二个不同的研究“层次”。将垂直的“层次分析”与水平的“方面分析”结合起来,就形成了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边界。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研究以本土层面即国家层面为自然边界,既要以全球层次分析为背景,又要以区域层次分析为支撑。 (5)努力构筑描述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理论体系,其中资源最适耗竭理论与石油资源最优开采模型、能源中断与国家储备机制、国际贸易理论与国际机制理论、油气地缘政治经济理论是观察油气资源安全态势必不可少的理论基础,它们从不同视角揭示了油气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稳定供应、宏观调控、与国际政治经济的关系等问题。 (6)通过对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的半结构性特征?

参考文献:

[1]. 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D]. 王宏斌. 河北师范大学. 2003

[2]. 全球治理和目标建构的新范式[D]. 周树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3]. “全球良知”[D]. 吴雷钊. 中国政法大学. 2011

[4]. 全球环境治理主体结构模型建构及经验验证[D]. 郭晨星. 山东大学. 2010

[5]. 环境外交综论[D]. 黄全胜. 中共中央党校. 2008

[6]. 美国环保协会研究[D]. 赵菁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9

[7]. 全球绿色治理如何可能?[D]. 王江丽. 浙江大学. 2009

[8]. 论全球环境问题与环境NGO的兴起——国际政治的视角[J]. 张骥, 王宏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9]. 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家主权的影响[J]. 张骥, 王宏斌.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03

[10]. 中国可持续发展油气资源安全系统研究[D]. 吴巧生. 中国地质大学. 2003

标签:;  ;  ;  ;  ;  ;  ;  ;  ;  ;  ;  

论全球环境问题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