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谐波放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谐波,滤波器,负载,极值,有限元,电力,电抗。
谐波放大论文文献综述
彭程,李文才,陈欢欢,高波,宫翔[1](2019)在《并联型APF补偿电容性非线性负载谐波放大效应的抑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并联型有源电力滤波器(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SAPF)应用于电容性非线性负载时,会造成负载侧谐波放大。本文首先介绍了SAPF应用的系统结构,接着建立了基于电压型非线性负载的SAPF谐波补偿数学模型,分析了造成非线性负载侧谐波放大的机理,并推导了相应公式;同时针对负载侧谐波放大效应,提出了通过改变阻抗比、降低补偿因子、并联补偿电容3种措施。最后,通过仿真软件进行了仿真研究,并给出了工程中已采用的措施。仿真结果及工程案例验证了提出措施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期刊2019年03期)
罗隆福,陈洁,崔贵平,邹津海,周方圆[2](2019)在《孤网系统滤波器谐波放大机理及抑制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析了发电机带整流负载孤网运行系统的一般结构,针对孤网系统运行时滤波器与发电机发生的谐波放大现象,从谐波放大等效电路、孤网运行频率下降、负载变化引起频率波动3个方面分析了其放大机理。并从谐波放大机理入手,研究了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节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参数优化和控制负载变化速率的谐波放大抑制方式,具有简单灵活的优点。以孤网直流融冰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对孤网系统滤波器谐波放大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及谐波放大抑制策略的有效性。(本文来源于《电气传动》期刊2019年04期)
陈亚娟,金庆忍[3](2018)在《城市轨道交通电缆对谐波电流谐振放大的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城市轨道交通A号线A主变电站为例,在35 kV电缆充电功率测试分析的基础上,开展了电缆等效容抗和长度计算,并仿真分析了当前工况下的谐波电流放大系数曲线,以及35 kV系统短路容量和35 kV供电电缆长度对谐波电流谐振放大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轨道交通的规划、运行及谐波电流的防治提供技术参考。(本文来源于《广西电力》期刊2018年01期)
刘建春,常帅,赵军,洪文瓞,洪秋玉[4](2017)在《抑制数据中心谐波放大及分布式治理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以某大型数据中心谐波治理为例,阐述数据中心谐波产生的原因和相应的有源电力滤波器谐波治理策略。在实际工程应用中不难发现,由于电力输配电设施老化、设计不良和供电不足等原因造成末端电压过低,前端电压过高,这对电压要求较高的精密设备造成了很大的威胁。据统计当前公用电网影响用户用电设备的问题主要有电压闪变、谐波干扰、电网噪声、频率漂移、过电压、欠电压、断电及间断等现象。以上问题不可能在短时(本文来源于《电气时代》期刊2017年12期)
李晓华,吴立珠,丁晓兵,张冬怡,吴嘉琪[5](2018)在《基于直流线路参数的50Hz谐波放大评估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近几年现场运行暴露出来的变压器空投时50Hz谐波电流流经直流线路出现放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通过直流线路参数来评估直流工程50Hz谐波放大的方法。首先,推导了长距离直流输电线路50Hz参数计算方法;其次,依托于某在运高压直流工程进行直流线路50 Hz参数计算,并以此深入研究了直流线路出现50Hz谐波放大的本质原因以及谐波放大的极值点,进而提出了用于评估直流谐波放大水平的指标;最后,通过EMTDC仿真平台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并应用于实际工程进行谐波评估。结果表明:通过50Hz参数计算方法评估的直流谐波放大水平与实际工程一致,所提出的谐波放大极值点计算和放大评估方法不依赖于详细直流模型和EMTDC仿真。(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自动化》期刊2018年06期)
马维勇,陈薪羽[6](2017)在《一起谐波放大对并联电容器损坏的案例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的非线性负荷的运行,向电力系统注入了大量的谐波电流。并联电容器会由于谐波电流引起绝缘介质损耗加大,加快电容器绝缘老化,甚至引起过热使电容器损坏。本文通过某500k V变电站并联电容器装置故障原因分析,提出相应建议,以实例说明谐波对并联电容器的影响。(本文来源于《2017年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论文集》期刊2017-07-12)
高立超,许立忠,李冲[7](2016)在《单级放大机电集成压电谐波电机设计与仿真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设计了一种单级放大机电集成压电谐波电机,阐述了该种电机的工作原理,给出了其设计方法、连续传动条件及参数选择原则。针对电机中容易发生失效的区域,推导了最大应力公式,通过有限元仿真对比验证了理论公式的正确性。分析了电机的固有频率和振型以及电机在简谐激励下的位移和应力响应。结果表明:电机理论最大应力为45.54MPa,与仿真最大应力相差4.04%;激励作用下,活齿振动位移最大,活齿架应力集中最严重。(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6年10期)
焦志宏[8](2016)在《激光电离气体的高次谐波发射和等离子体中背向拉曼放大》一文中研究指出由于激光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们改变和操控原子、分子甚至电子的运动成为可能。这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蓬勃发展,另一方面给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方法论和强有力的技术手段。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领域涵盖了激光与固体、气体、液体以及等离子体间的作用。由于激光与气体相互作用在实验中具有可重复性好、气体密度可控、产生的等离子体较容易诊断、不产生靶碎片等诸多优势,因此其在许多的应用研究中,如激光电离气体的高次谐波发射,基于激光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的背向拉曼放大、激光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的光波导等,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本文的工作就是基于激光电离气体的高次谐波发射和激光电离气体产生等离子体中的背向拉曼放大这两个应用研究来展开的。激光驱动气体产生高次谐波是获得远紫外XUV辐射源、X射线光源及产生超短阿秒脉冲的重要途径。基于超短的阿秒脉冲在超快光学的应用需要,人们一直在努力能够获得一个更短的孤立阿秒脉冲。目前在实验中获得的超短阿秒脉冲的最短纪录为67 as。实验中获得一个超短阿秒脉冲的常用手段是利用门电场脉冲来控制高次谐波的发射。此外,由于红外激光的波长较长而能够驱动电子产生一个更大的有质动力,而且红外激光技术现已非常成熟,所以常用红外电场来获得一个宽带宽的高次谐波谱。在我们的工作中,利用一个极化脉冲电场和其半频电场的组合电场驱动氦原子发射高次谐波,通过理论计算获得了一个极宽频的超连续的高次谐波谱,通过傅里叶变换迭加这一高次谐波谱,获得了一个42 as的超短脉冲。同时,通过经典分析和小波变换方法分析了该高次谐波的发射过程。该工作凭借具有实验依据的常用方法,通过理论计算展示了一个可能获得更短阿秒脉冲的可行方案。激光诱导气体产生等离子体在等离子体光波导、基于等离子体的背向拉曼放大及等离子体中的高次谐波发射等研究领域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这些或者更多的现实应用需要,对激光击穿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的实验诊断和理论模拟一直是人们所关注的课题。在诸多的等离子体特性中,等离子体密度作为许多研究课题中的一个重要参数而受到极大关注。目前的理论研究工作还没有提供对等离子体的2维密度分布的模拟。在我们的工作中,首先基于常用的光干涉法,通过实验布置探测了激光击穿空气的等离子体的2维电子密度分布轮廓。然后通过将等离子的动力学过程分割为等离子的形成和膨胀两个阶段的方法建立了一个理论计算模型,并模拟了在实验条件下产生等离子体的2维电子密度分布。对比发现,模拟的结果很好地符合了实验结果。本文的工作展示了一个能够有效模拟激光击穿气体产生等离子体的(特别是能够模拟实验上很难测量的等离子体形成早期的极高密度)理论模型,基于该模型可以分析等离子体的密度、温度以及轮廓随膨胀时间的演化。由于基于等离子体的背向拉曼放大技术能够克服极高功率激光对介质引起的阈值损伤,它被认为是继啁啾脉冲放大技术之后可能实现EW量级的超高功率激光输出的潜在途径。为了将来能够实现超高功率激光的输出,为数不多的几个团队都在自己的激光系统下进行这一全新放大技术的验证实验。激光诱导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被认为是实现基于等离子体背向拉曼放大技术的最可靠介质。在该部分的工作中,基于我们的激光系统,以激光击穿Ar气体产生的等离子体作为耦合介质,进行了背向拉曼放大技术的原理验证实验,在该实验中观察到了种子光被泵浦的放大输出。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发现,产生的等离子体密度偏低是造成该实验中放大效率较低的主要原因。利用前一章提出的理论模型模拟了能够产生满足需要密度的等离子体的2维电子密度分布轮廓。并结合实际的实验条件,通过分析计算结果给出了能够实现需要的等离子体密度的实验布置。(本文来源于《西北师范大学》期刊2016-05-01)
高立超[9](2016)在《单级放大压电谐波传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单级放大机电集成压电谐波传动是压电学、弹性力学、摩擦学、超精密加工以及控制理论等多个学科发展的结晶,该系统是利用压电陶瓷的逆压电效应实现驱动,采用活齿传动输出动力。与传统电机相比,实现了摩擦小、低转速、大扭矩以及高稳定性动力输出,可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精密仪器、机器人以及医疗设备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进行了单级放大压电谐波传动的结构设计,验证了尺寸的合理性,运用solidworks软件对该系统进行了叁维实体建模,进行了干涉检测,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对单级放大压电谐波传动进行了有限元分析,通过ANSYS Workbench有限元软件对该传动系统进行了静力学分析、模态分析以及谐响应分析。求解了系统在外部载荷作用下的应力分布云图,求解了系统的各阶固有频率以及模态振型图,分析了各阶模态的振动特征,求解了系统的动态应力响应曲线和位移频响曲线。通过改变样机的主要参数,分析了样机性能随系统主要参数变化的规律。改变摆杆长度、顶杆直径以及活齿数目等参数,通过应力分布云图分析了样机性能的变化情况,对样机尺寸进行了初步优化。基于UG NX数控加工技术,制定了合理的加工工艺路线,完成了单级放大机电集成压电谐波传动的加工和装配。对样机的固有频率进行测试,验证了有限线元分析结果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燕山大学》期刊2016-05-01)
刘敏,周晓霞,陈慧春,谢维兵,敬勇[10](2016)在《采用叁相不可控整流充电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放大效应分析与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电动汽车充电站并联有源滤波器工作时,可能引起流过充电站集电母线的充电电流谐波出现放大效应。针对谐波污染最严重的叁相不可控整流充电机,研究充电站各次谐波电流与谐波电压的耦合关系,定义电动汽车充电站总谐波电流放大系数,提出一种充电站集电母线电流谐波放大程度的量化方法。该方法实现了电流谐波放大效应的解析计算且具有较高精度。在此基础上,探讨谐波放大系数随充电机台数、有源滤波补偿率及相位差等因素的变化规律,为有源滤波器容量配置与控制设计提供依据。(本文来源于《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期刊2016年04期)
谐波放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析了发电机带整流负载孤网运行系统的一般结构,针对孤网系统运行时滤波器与发电机发生的谐波放大现象,从谐波放大等效电路、孤网运行频率下降、负载变化引起频率波动3个方面分析了其放大机理。并从谐波放大机理入手,研究了发电机调速系统的调节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滤波参数优化和控制负载变化速率的谐波放大抑制方式,具有简单灵活的优点。以孤网直流融冰为例,通过实验验证了对孤网系统滤波器谐波放大机理分析的正确性及谐波放大抑制策略的有效性。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谐波放大论文参考文献
[1].彭程,李文才,陈欢欢,高波,宫翔.并联型APF补偿电容性非线性负载谐波放大效应的抑制研究[J].电力电容器与无功补偿.2019
[2].罗隆福,陈洁,崔贵平,邹津海,周方圆.孤网系统滤波器谐波放大机理及抑制方法[J].电气传动.2019
[3].陈亚娟,金庆忍.城市轨道交通电缆对谐波电流谐振放大的影响分析[J].广西电力.2018
[4].刘建春,常帅,赵军,洪文瓞,洪秋玉.抑制数据中心谐波放大及分布式治理策略[J].电气时代.2017
[5].李晓华,吴立珠,丁晓兵,张冬怡,吴嘉琪.基于直流线路参数的50Hz谐波放大评估方法[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
[6].马维勇,陈薪羽.一起谐波放大对并联电容器损坏的案例分析[C].2017年电网节能与电能质量论文集.2017
[7].高立超,许立忠,李冲.单级放大机电集成压电谐波电机设计与仿真分析[J].中国机械工程.2016
[8].焦志宏.激光电离气体的高次谐波发射和等离子体中背向拉曼放大[D].西北师范大学.2016
[9].高立超.单级放大压电谐波传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6
[10].刘敏,周晓霞,陈慧春,谢维兵,敬勇.采用叁相不可控整流充电机的电动汽车充电站谐波放大效应分析与计算[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6